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2024-04-21

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精选8篇)

篇1: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

摘 要:商业银行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不同、收益与风险偏好不同,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内生的合作需求与可能。本文主要讨论了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的双边合作机制。

关键词: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信贷

一、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及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意义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市场,积极寻找和培育高品质的中小企业,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有可能为银行打开一片新天地,实现银企双赢。如今,不仅是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在价值。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后,在争夺大客户的同时,眼光也开始瞄向我国的中小企业。然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而中小企业是风险最高的企业群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现有的贷款金融工具使商业银行没办法分享中小企业高成长收益。

所以,如何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享中小企业高成长收益是问题的关键。商业银行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不同、收益与风险偏好不同,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内生的合作需求与可能。

二、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

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对于解决高风险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过高具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机构专注于高科技行业,具有技术评估优势,能对贷款需求方的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银行与其合作,可更加科学地评估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还本付息能力。通过合作,银行还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参与分享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收益,从而使风险与收益相称。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而言,银行贷款则可以增大所投资企业的财务杠杆,提高其股权投资收益率。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两种。对于获得PE/VC投资的中小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因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使其拥有更多的资产,从而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外部资金的注入还向银行传递了关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信息。对于银行来说,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很难从其披露的信息中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PE/VC作为直接投资者,通过其向企业提供管理和加强监督,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就可以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诚信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对于PE/VC,通过发掘一些高成长、高收益的中小企业,并参与公司经营和监督,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管理,可为其向银行提供良好的资信证明,有利于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模式,常见的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合作指银行发放贷款给获得风险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纵向合作就是银行直接贷款给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再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著名的硅谷银行模式就是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成功的典型。当前国内一些银行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浦东发展银行与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顾问+托管”;招商银行联手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等机构的“财务顾问+多元化融资服务”;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惠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发展与中科智PE投资基金的一体化金融合作[1]。

三、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由于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信用能力不足,难以按照传统途径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如果引入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则可以产生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分配,有利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优势,在接手每笔担保贷款业务前,担保公司都要对所担保项目进行调查、评审,这对银行来说相当于风险审查的前置,既可以帮助银行筛选项目降低银行的成本,还可以为银行提供一些风险提示[2]。

2006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我国逐渐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几年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融资担保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合作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地位不对等,银行的强势地位影响了合作。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放大倍数不够,使融资担保服务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在贷款项目的共同监管上,大多数担保机构也无法和协作银行达成风险共担协议,银行只设定义务,而没有实质性的配合。

所以,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应与担保机构共同承担风险。就监管部门而言,要防止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应该创新风险分散机制。比如,可以建立再担保制度和贷款保险制度来分散风险,以及通过反担保制度来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风险高。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贷款业务是一个对策。

对于银行来说,保险贷款既分担了自身的风险,又降低了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并且保险贷款这一担保方式与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相比,在发生贷款损失后,更容易从第二还款来源收回贷款。对保险公司来说,贷款信用保险为保险公司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有效途径,开展贷款信用保险业务可以使保险公司的产品多样化,同时也可以拓宽自身的业务规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保险公司的介入,可以间接地告诉银行自己的资金状况及信用状况,从而有利于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被保险企业的信用评级。所以,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银、保合作不仅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且还可以扩展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业务规模,实现三方共赢[3]。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在我国已有实例。华夏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联手向中小企业推出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是在全国范围内由省市级保险主体和银行主体合作开展中小企业保证保险业务的首次尝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中小企业融资,出口商在中国信保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信保根据相关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中小企业融资银行的业务。

五、路衢模式为代表的多边合作

银行可与多个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优势共同为中小企业融资。如银行、担保和保险,银行,担保(或保险)、租赁三方互动机制;银行,担保、保险、VC/PE的多方互动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创造的“路衢模式”中,以债权信托基金为平台,银行、担保、信托、风险投资进行合作,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高效率的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该模式中,银行以理财产品形式出售信托凭证,实际上是利用了自身网点优势,在多方合作中提供销售渠道。如此,银行在不承担信贷风险的情况下,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业务。

(一)基本运作模式

由牵头的专业机构作为信托顾问,负责运营,发起信托计划。信托公司负责信托发行,商业银行任信托管理,以银行理财产品形式对外发行,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产品可以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或私下转让。所发行的信托产品由政府财政资金(或专项引导基金)、社会一般公众资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认购,所募集资金投向经过筛选的参与计划的企业。

(二)风险和收益分配

财政投入的资金,需要还本,但是不要求利息回报。

政府、银行和一般社会公众资金由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担保。风险投资机构以“劣后”方式认购,可以获得远高于社会公众投资者所获利息率,但是没有担保,如果基金投资失败,此部分资金将首先承担项目的风险损失。此外,在产品设计上引入股权质押和期权。当筹资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时,将以部分股权偿还债务;在满足触发条件时,风险投资可以入股筹资企业。

参考文献:

[1] 王延田.PE热潮与商业银行市场机会[J].农村金融研究,2009(2):21-25.[2] 赖建平,王自锋.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开放导报,2009(04):16-17.[3] 莫凡.对现行抵押贷款引入保险机制的设想[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54-57.

篇2: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摘要】本文通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异同的辨析,以及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的比较,阐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般涵义。

【关键词】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用创造

一、导言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比重逐渐增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日益凸现。一方面,它是银行的补充,是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融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独有的作用。此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方式是逐渐剥离共有经济,重点进行增量式的发展,以此扩大非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顺应了这一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并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基于此,可以断定,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不断的发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必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内涵和外延的正确理解,是研究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涵在国内学术界鲜有明确的表述。一般情况是,尽量回避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界定,在不得不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作出解释时,往往采取诸如“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从事金融性业务的企业组织”之类描述性的定义(刘国光等,1998),缺乏科学的界定。更多的情况是,通过借助其外延即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来代替对其的界定。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涵义的界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有重大意义。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涵义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二是通过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的比较,进一步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般涵义。

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涵与外延在西方国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指契约型储蓄机构和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其中契约型储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人寿保险、财产和灾害保险)和养老基金(私人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包括互助基金(股票债券互助基金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和金融公司(米什金,2000)。

在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本质尚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从事金融性业务的企业组织,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以及共同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原则;在业务上,受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监督;在资金来源方面,采取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与企业集资相结合的方式,有些还采取向个人集资的股份制形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判别标准是:“不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能力”+“没有银行字样”+金融机构。其理由有三:首先,经济转轨所造成的体制摩擦,使得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叠严重,丝毫没有信用创造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社就具有一定的信用创造能力。因此,对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根本性区别,主要是看它们信用创造价值是否一样以及信用创造力的强弱;其次,中国现实的做法是,对不同于一般银行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命名,都避免使

用“银行”字样;最后,将没有“银行”字样作为判定标准,就有更大的包容性,便于避免对今后新产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认同障碍。

按照不同的标准,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作多种分类。如,按所有制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国有制非银行金融机构、集体所有制非银行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组织体制和活动区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业务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合作性金融机构、城乡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机构、证券经营机构、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性租赁公司、投资基金公司、邮政储蓄机构、典当行、资产管理公司等。

2、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异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均以信用方式聚集资金,形成金融资产,以获取赢利。但它们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西方与中国的理解不近相同。

(1)国外的理解。根据西方权威经济理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本质上是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是指从资金盈余单位吸收来的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的媒介。根据米什金(2000)的划分,金融中介由存款中介、契约中介和投资类中介三部分构成。存款类金融中介通常被称为“银行”金融中介,即格利和肖(1994)所指的“货币部门”,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互助储蓄银行等;契约类和投资类中介机构通常被称为“非银行金融中介”,即格利和肖(1994)所指的“非货币部门”,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退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互助基金、金融公司等。按照国外学者对金融机构的划分,银行是“银行型”金融结构即间接金融的主要中介机构,而非银行金融中介是“市场型”金融结构即直接金融的主要中介机构。在间接金融中,银行金融中介以负债的形式从资金的盈余单位取得资金,然后以资产的形式提供给资金的需求单位,从而完成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中介机构具有债权人和债务人双重身份。而在直接金融中,非银行金融中介是金融市场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作为市场交易的中介人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既不是债务人也不是债权人。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虽然都能创造出金融债权,但他们创造金融资产的性质不同。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其信用创造的功能。其特殊性在于其货币创造,即银行仅仅依靠增加其负债就能达到创造多倍存款货币的目的。银行的派生存款形成了新的购买力,引导新的资源输入到经济循环中,从而完成向经济循环中输入货币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讲,银行不仅仅是资金从储蓄者向使用者转移的中介,而且是“货币的生产者”,是高杠杆性的融资机构。而非银行金融中介通过购买初级证券创造对自身的非货币性债权,这种债券是以基金份额、保险单、股份以及其他证券形式存在的流动性资产。这些多样化的流动性资产只是货币的替代品,是对现存货币的重新分配,不能形成新的购买力。因此,非银行金融中介无法完成向经济循环中输入新的资源的任务。

(2)国内的理解。关于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虽然目前很难找到权威性定论,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具体经营和管理实践的分析,来对两者进行区别,从而进一步认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般涵义。①非银行金融机构名称中没有“银行”字样。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法》在第十一条的第二款明确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根据这样的规定,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应是按《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其相关金融法规和《公司法》设立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机构主业以外的其它金融性业务的法人企业。因此,从表面上可以从这样两条标准来判断是否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一看该机构是不是金融机构;二看该机构有没有冠以“银行”名称。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要求低,且业务范围较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得使用“银行”字样,还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要求较低。即使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超过银行,但它不像银行那样专门经营金融业务而不经营其他业务的单纯的金融机构。按照法律规定,银行只能经

营银行业务,不能从事贸易、投资、劳务和资源方面的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相对来说要比银行窄一些。除信用合作社之外,其他金融机构不能经营居民储蓄这样的零售性金融业务,只能经营批发性的金融业务。③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质上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从本质上讲,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银行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具有创造货币功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无此机制。一般而言,银行在再贷款过程中创造货币,即它在转移贷款使用权时,通过自身存贷款机制,可增加货币供给和需求量,从而创造货币。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仅仅在货币存量既定的条件下转移资金,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它改变的是存量结构,影响的是货币周转率,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没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二者在业务活动中的这种区别,银行活动对金融和经济形势的波动影响较大,因而受到政府的管制较严,它也就成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主要调节对象。相比之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由于与货币供给的增减没有直接的联系,受到政府的管制相对要少。

三、结论

在创造派生存款上,商业银行一般可在不减少储备的情况下,增加放款,在增加放款的同时,也往往增加存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必须减少资金储备才能增加贷款。如果非银行金融中介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市场的借款,来履行信用创造的功能,它就必须增加其储备资产作为借款的保证,这样会增加融资的成本,降低融资的规模,难以达到信用创造的目的。

综述所述,非银行金融机构从本质上讲是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在实际中可以是否含有“银行”字样进行辨别。

【参考文献】

[1] 刘国光:金融体制改革及运作全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3: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关键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它作为银行的补充, 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 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对银行而言, 具有加快融资、高新技术、高风险识别能力等多种优点, 这些都加速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 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因此,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是改革和时代发展的产物,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 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一、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异同

为充分地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区分, 首先应该明确两者的概念, 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依据法律建立的, 主要通过经营货币信贷业务来获得盈利的一种金融机构。所以可以根据银行的职责, 划分银行的类型, 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等, 银行的出现, 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长期性投资获得盈利, 在资金的筹集中也不同于银行, 它们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 提供保险等不同于银行的形式, 进行资金的筹集, 来满足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 两者存在相同的地方:第一, 两者通过信用的方式筹集大量的资金, 通过资金的周转来获得盈利;第二, 两者都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能忽略法律法规的存在, 因此在两者划分活动范围时要满足国家经融法规的要求。

尽管两者存在相同之处,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 两者信用业务形式不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 因此在机构开展的形式中, 主要依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来完成资金的筹集, 而银行主要通过面向存款者筹得资金, 两者信用业务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其次, 两者社会资金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银行是国家与市场资金循环的纽带,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资金的流通, 保障人们的生活需求, 而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 在整个社会资金流动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 这种中介地位主要指通过买卖证券, 在证券的交易过程中不断进行初级证券和间接债券的买进与发放, 促进社会资金的循环, 而在这种循环中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方的成本, 而且可以降低投资方的投资风险。所以当下, 许多客户都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以期通过改变贷款的期限结构, 最大限度的减少流动性危机, 避免风险, 使得那些流动性比较小的资产也能够正常实现预测偿付, 促进资产的发展。此外, 两者贷款的发放形式不同, 银行主要通过利息的方式对贷款进行发放, 而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 不仅可以用利息支付, 还可以通过发放红利的方式, 分得股东的资金, 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 还可以通过优惠贷款条件, 进行贷款的发放。正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多种贷款发放途径, 吸引越来越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 进行大规模的借贷活动, 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大量的资本, 也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最后, 两者所创造的金融资产的性质不同, 银行是货币的生产者, 主要指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负债的形式, 获得大量的资金, 从而为银行进行借贷提供资本,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的形式周转资金, 从两者差额之中获得盈利, 但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 通过买卖证券获得盈利, 取得大量的流动性资金, 这种债券不能形成购买力, 只是货币价值的替代品, 不能为经济循环输入货币。

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

1. 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

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三方共赢。首先, 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这就给企业的融资造成严重影响;其次, 银行如果对企业进行融资, 将面临高额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如果保险贷款损失, 银行将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得一定资金的补偿, 但这种补偿耗时耗力, 造成银行人力、物力的损失;最后,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为企业进行贷款, 不仅可以增加保险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也能保证公司的正常发展, 因此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 对于改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以及加快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发展, 都是有利无害。

2. 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

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型企业中, 在贷款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即贷款成本过高和交易信息不对称。这两个问题的存在, 增加了科技型企业进行贷款的负担, 而此时, 如果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有效的合作, 将很好地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问题。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创业投资机构的一个分支, 主要从事于高科技行业, 拥有技术测评的能力, 能对贷款方的科技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判断项目的市场价值, 从而判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进行合作, 能有效地判断贷款方的还款能力, 促进资金的及时回笼, 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 分享收益, 从而在风险和收益中取得平衡, 提高两者的收益。在具体的合作方案中, 主要采取纵向和横向两种合作模式, 但是国内关于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的案例还比较少, 具体的实践过程还不是很成熟, 因此我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 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 在我国广泛开展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

3. 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 需要向银行提供信用信息, 只有信用信息达标, 银行才会发放贷款, 但是由于缺乏抵押资产, 导致信用不达标的案例比比皆是, 由此中小型企业为获得贷款, 不仅可以向保险结构合作, 也可以向担保机构进行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一方面银行可以省去对项目进行审评的时间, 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 减少银行贷款的损失。另一方面担保企业可以通过对项目的测评, 进行正确的担保, 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 但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为更好的促进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两方应该共同承担风险, 提高监管力度, 避免地位不对等情况的发生, 更好的促成双方的合作。

三、结语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具备的特点, 要求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自身的同时, 也要加强两者间的合作, 通过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的合作, 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实现三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杨洋, 徐妍.转型经济时期的金融管制——对制度冲击与信息约束的初步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3) .

[2]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松山.?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及其监测体系重构研究[J].浙江金融, 2011 (01) .

[3]田杰, 陶建平.社会经济特征、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排除——来自我国1765个县 (市) 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 2012 (01) .

[4]徐忠, 邹传伟.硬信息和软信息框架下银行内部贷款审批权分配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J].金融研究, 2010 (08) .

[5]中国银监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 高家宁.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研究——基于青海省视角[J].青海金融, 2012 (01) .

[6]胡红业, 刘博.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多样化研究[J].南方金融, 2010 (06) .

篇4: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

但是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在体制转轨背景中得以发展的,在法制不健全和中央银行监管弱化的情况下,作为以货币特种商品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某种财产损失的可能,从非银行金融机构诞生之日起,就与风险相伴随,而且不断积累并逐步凸现。与银行机构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可供选择的应急手段有限,再加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产生危机的可能性和实际频率要远高于银行机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由于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和利润,违规事件屡有发生,相当一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已出现资不抵债,有些发生支付困难,面临破产。可见,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非银行机构所面临的现实和潜在风险,正确分析这些风险的危害和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潜在风险,化解现实风险,已成为非银行机构健康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原因

1.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规范的资金流动是形成经济风险的根源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主要受到利益动机的驱使,对基础产业和生产领域投入资金比重过小,而相当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等非基础产业和高风险领域。同时,业务违规问题也时有发生。尽管中央《艮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及每一项具体业务都有明文规定,但各类机构明知故犯钻政策空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以信托存贷款名义从事一般性贷款业务,以拆借名义做短期贷款业务,公开或变相提高利率,透支,或挪用客户资金自营、拆借、投资,以回购、返售名义买空卖空,以贷揽保,以寿险准备金赔付损失险,向股份制企业贷款、返售证券,争取股票承销业务,联手操纵市场,虚买虚卖或自买自卖,制造虚假价格信息等等。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形成了潜在的经济风险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规定的业务和资金来源范围内从事经营,已不能满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机构违规经营,应付日常周转和扩张的需要,这部分非规范资金以前主要是采取“同业拆借”方式,整顿金融秩序后,国家银行违章拆借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近几年以来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获得资金,仍利用各种方式(如證券回购)从银行拆入资金。这些资金,或被投入股票市场,或被长期投资、或被占压在房地产上,在短期内很难收回,有些则已变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国债回购市场中资金逾期和坏账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原有三角债之外,又添加了新的“金融三角债”。

3.备付率严重不足,资产质量低下问题突出

与商业银行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更低,据调查,2001年9月份平均备付率只有3%,比资产比例管理要求低4个百分点,有的信托投资公司备付率还不足1%,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城乡信用社资金质量问题较突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严重程度更是超过城市信用社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不到7%,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同样不足,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则比信托投资公司更低,大量的不良贷款也使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变差,城乡信用社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亏损,少数信用社出现了支付困难和资不抵债的情况。

4.短期信贷资金投入长期资本市场导致新经济风险

在改革过程中,金融业务在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在逐步发展,但同时,由于经验不足,监管力度不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很不规范,尤其在涉足新领域时很容易产生新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是以短期信贷资金投入长期资本市场所致,一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固其持有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会很快暴露出来,而由于直接开展这类业务的主要是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本身规模较小,因而容易使风险集中爆发。

造成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实上的利率双轨制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创造了前提条件,而混业经营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的重要原因。如银行办证券帐户、回购返售证券、透支或协议借款;信托投资公司主要经营的不是信托业务,而是商业银行的存放款业务,以及大量的证券与房地产投资业务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势必使国家银行资金向系统外大量泄漏,支撑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的扩张。同时,由于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软约束和近年国家银行存款扩大及其规模控制的强化,使得国家银行的一部分暂时闲置资金能够通过比较隐蔽的渠道向系统外流动。目前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靠利率双轨制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金融风险的现实情况,采取一些标本兼治的措施,抓紧处理好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农村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暴露的局部风险,防止出现地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使当前的金融风险得以化解。

1,坚决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特别是实行证券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分业经营管理。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如果参与证券业务,容易将客户的储蓄短期资金用作证券长期投资,一方面高风险高收益的证券投资一旦得手,商业银行支付给客户有限的存款利息后的所有剩余收入都归银行的股东所有;另一方面,如果证券投资失败,绝大部分的损失由所有的存户或银行保险公司来承担。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预期的损失有限而预期的收益无限,必然会使银行大量地经营高风险的证券投资业务,不仅与储户利益相悖,又容易在利益的追逐下,人为地造成股市暴涨暴跌,如果证券公司参与了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证券抵押贷款,也容易使客户有限的资金进行多倍的证券交易,既人为地造就了股票市场虚涨的水份,造成虚假繁荣现象,也容易在股票暴涨暴跌中出现信用链断裂,造成金融动荡,出现金融危机。因此,应严格走证券业与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道路。

2.中央银行要把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否全面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作为其进一步拓展业务的重要考核依据。

经验证明,不强化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稽核监督在内的整个金融监管,就不可能健全金融微观运行机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因为缺乏必要的约束,金融秩序必然混乱.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和存贷款内控制度。凡是会计制度不健全,甚至造假账,搞“两本帐”,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中央银行要把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内容,要善于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领域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大的缺陷问题,发现潜在的风险苗头,及时予以解决,以最大限度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避免重大损失。

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该按规定提取呆滞准备金,对于呆滞金提取比例和冲销办法,也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改革.此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应严格地把税后利润的大部分用于公积金(包括信贷资金,发展基金),防止搞“分光吃净”的短期行为。

3.对经营效益不好或存在巨额亏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走兼并破产的路子。

银行的倒闭、兼并和合并是银行发展中极为正常的现象,有竞争才有发展,有竞争就有银行的倒闭、兼并和合并.银行的兼并和合并既可以挽救破产的银行,又可以促进资本的集中,提高金融资产的效率.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切实化解现实的金融风险.通过兼并方式,把经营状况不好,问题较多的金融机构并入经营良好的金融机构通过整顿方式,对资产不抵债,风险较大,尚可挽救的金融机构,重新注入资本,或冲销一定数量的债务使其起死回生,这是让金融机构的股东、债权人共同承担经营责任,一起化解风险共同努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撤销、关闭方式,结束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的金融机构不使其风险继续影响经济生活。对极少数个别资不抵债,无法挽救的金融机构要实行破产。

4.发展新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专业化住房押贷机构、提供消费信贷的财务公司或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等。

住房贷款机构、消费信贷机构的建立不仅有助于解决居民住宅紧张的问题,也有助于消除市场和经济的波动。同时以证卷业、信托业在整个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位置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并且积极推动投资公司,持股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房地产抵押机构、消费信贷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尤其把发展养老基金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相结合,在完善人寿保险的同时,建立以各种基金构成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同时,对业已发展起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其相应机构一一邮政储蓄所,不应只视为吸收储蓄存款和信贷资金来源的单位,也应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合并考虑.

5.加强中央银行对全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增加金融机构的外部约束,严格分业经营。

明确各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调整业务范围,平衡资金来源和运用关系,以防止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依法实施对非铱行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市场退出管理。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资本充足串。

务必把金融监管,防止金融风险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完善金融法规,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将整个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把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系统性监管和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内部稽核、管理结合起来,遥步建立起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基础上的严密。严格的金融监控系统。

篇5: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风险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

辖内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近年来,在我局的持续督导下,辖内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非银机构)对信息科技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信息科技资源不断完备,信息科技对业务发展和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然而部分非银机构由于信息科技基础薄弱,在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测试、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外包等重点领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为督促辖内非银机构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提升信息科技建设质效,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特组织开展非银机构信息科技风险自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查内容

各非银机构要认真对照《关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6〕188号)要求,明确主体责任,开展信息科技风险排查,重点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自查:

(一)信息科技治理。一是董事会、高管层履职情况,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组织机构)及信息科技管理部门的设立情况,应明确划分信息科技管理职责。二是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制定和执行跟踪情况。三是科技人员队伍配备及重点岗位的人员备份情况,科技队伍人员稳定性情况。四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及相关制度制定情况。五是信息科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跟踪、整改情况。

(二)基础设施。一是数据中心(机房)地理位置、楼层等选取的合理性,应远离风险隐患并满足专用机房建设要求。二是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运转情况及物理环境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包括设备性能、冗余、保护措施等。三是数据中心(机房)功能区域划分的有效性,如存在其他机构或外包商设备托管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物理隔离措施。四是数据中心(机房)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巡检、值班等制度的执行情况,机房门禁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机房及重要基础设施房间整洁度。

(三)开发测试。一是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参与重大项目(或重大变更)情况。二是相关制度和规范制定及修订情况。三是开发测试全生命周期管理情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对非功能性需求的考虑情况,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等。四是开发测试中的数据安全管理情况。开发、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应相互隔离,对开发、测试使用的数据应进行脱敏处理。

(四)运行维护。一是运维管理制度及技术文档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二是运维管理队伍的规模与专业技能与本机构系统运维需求的匹配度。三是运维变更的规范性,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的有效性,容量管理与容量监控的合理性。四是生产设备巡检的开展情况,应保证关键设备备机、备件充足,及时修复监管机构、厂商发布的基础软硬件产品缺陷,及时更新升级老旧版本软硬件。五是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系统、应用监控及预警的有效性。

(五)信息安全。一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专职安全管理岗位的设置情况,关键岗位人员安全保密协议签署情况,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的开展情况。二是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域的划分情况,访问控制策略设置情况及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有效性。三是系统及应用安全方面,系统及应用安全技术防护措施的有效性,重要信息系统定期应用安全检测与评估情况。四是数据安全方面,生产数据提取、使用、销毁等环节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重要数据存储保密性、传输保密性。五是终端安全方面,终端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六)业务连续性。一是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落实情况以及业务影响分析的开展情况。二是重要信息系统高可用技术运用情况,备份及恢复性测试工作开展情况。三是信息科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近两年应急演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对于无法通过手工替代方式开展业务或对系统交易实时性要求高的机构,还应排查灾备中心(机房)的设立情况。

(七)信息科技外包。一是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关联外包、跨境外包、非驻场外包方面的管理要求全面性。二是信息科技外包管理职责落实情况。三是外包商尽职调查开展情况。四是外包服务合同内容要素的全面性。五是外包人员管理的有效性。六是重要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定期评价和异常退出预案制定情况。

(八)重大突发事件及重大事项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及报备的及时性、合规性。

二、自查要求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各非银机构要高度重视此次信息科技风险自查工作,结合自身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

(二)全面排查,以查促建。各非银机构要全面深入排查信息科技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测试、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外包等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真实反映信息科技风险状况。同时,各非银机构应以此次信息科技风险自查为契机,增强信息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专业化的信息科技队伍,确保信息科技水平稳步提升。

(三)按时报送,认真整改。对于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要建立问题台账,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和时间计划表,并层层跟踪落实。各非银机构应根据自查情况形成问题台账(模板见附件)和自查报告,其中自查报告内容应包含本机构信息科技整体情况、对照自查内容逐项排查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已采取的整改措施以及下一步整改计划等。各机构应于2021年6月31日前将自查报告(含问题台账)可编辑电子版和加盖公章的扫描件(pdf版)发送至我局联系人监管信息网邮箱,邮件标题规范命名为“机构规范简称+信息科技风险自查”。

我局将对各机构的自查工作进行评估,持续跟踪、督导问题整改情况并抽取部分机构开展快速巡查。对于自查不深入、整改不到位的机构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联系人:毛中慧 58391737

潘红莉 58391961

北京银保监局

篇6: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999年我国为了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

其中;

华融(工行的机构)

长城(农行的机构)

东方(中行的机构)

信达(建行的机构)

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正在探索实行股份制改造及商业化运营。信托公司

一般采取委托人和受托人签订信托合同的方式,信托投资公司受托管理和运用信托资金、财产、只能收取手续费、费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依据2004年7月27日修订实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允许从集团外吸收存款,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母公司有义务在所属财务公司出现支付困难情况下负责提供资金,满足支付需求。

金融租赁公司

兼营或专营租赁业务,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供贷人的选择或许可,将其从供贷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货币经济公司

通过电子技术或者其他手段、专门从事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外汇交易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向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经纪服务,不得从事任何金融产品的自营业务。

六、汽车金融公司

是指专门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

从事一下业务:

1.接受境内外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

2.提供购车贷款业务;

3.办理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的贷款;

4.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

5.向金融机构借款;

6.为贷款购车提供担保;

7.与购车融资活动相关的代理业务;

8.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信贷业务;

证券机构

篇7:第七章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

投资银行是指经营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有证券发行承销、证券交易、兼并和收购、财务顾问、风险投资、项目融资、金融衍生、研究开发银行与投资咨询以及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投资银行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保险公司作为社会经济安全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机构,其业务经营是根据风险分散得原理。将在社会上个别的风险通过保险,分散于多数人,以利于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稳定。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将投资者分散的基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产业,并有投资者承担风险,享受投资收益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

信托投资公司是专门办理委托、租赁、签证、担保、咨询等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所谓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业务。

本章重点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保险的原理及其种类、投资基金的分类 本章难点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保险的原理

核心概念

篇8:抗战时期的陕西非银行金融机构

陕西的保险业早在1914年就开始了, 当时成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西安中兴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 中国的金融资本相继投资于保险事业, 使得保险公司迅速增加, 业务竞争也日趋加剧。抗战前, 中国保险公司和太平保险公司就先后于1933年和1935年在西安设立代理机构筹设公司。

抗战时期, 陕西的保险业以西安为中心, 顺次发展到渭南、安康、南郑等地。截至1949年5月, 全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包括代理) 共33家。西安先后设立的有20家, 其中7家属于官办银行投资的官办保险公司, 13家是与金融资本有密切联系的私营保险业。每家保险公司专职办理保险业务的人员多则8人, 少则1人, 20家公司专业保险人员总共不到40人。

抗战时期, 陕西地处大后方, 许多沦陷区的工商业都迁于此地, 西安就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加之, 华北、华中等产棉区沦丧后, 陕西就成为战时中国最重要的产棉区之一, 而棉花的存储、打包、运输等都需要保险业为其提供保障。在此刺激之下,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宝丰产物保险公司、天一保险公司等许多保险公司纷纷在西安设立分支公司或代理机构, 形成了抗战中陕西保险业兴盛的局面。陕西关中地区盛产棉花, 当时年产量在百万担以上, 仓储、打包、运输量均很大。各家银行大都有棉花抵押贷款和棉花押汇等业务, 这便成为保险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从各家保险机构业务对象看, 中国保险公司以中国银行放款业务和该行开办的雍兴公司的几十家工厂企业为主要依托, 业务相对较多, 其他机构虽有自己的经常业务来源, 但业务量不是很大。陕西保险机构的业务手续费率和条款均由上级公司统一制定。保险费率在当时既高又细, 经常计算到小数点后三四位。如仓储险费率, 铁机棉为13.75%、木机棉为27.5%、散花棉为41.25%, 其他工业还有20.605%、30.3125%、30.9375%。而且由于手续烦琐, 造成实务工作量都比较大。

二、抗战时期陕西的信托业概况

陕西的信托业, 从西北通济信托公司成立开始。该公司成立于1931年, 设立于西安粉巷, 系私人集资经营, 股本约十余万元, 以买卖房产地皮为主要业务。该公司于1934年开始组织筹集股金, 资本总额为银元25万元, 共分500股, 每股500元。当时十七路军的冯钦哉认股最多, 占到半数。1935年6月公司领得营业执照, 1936年元月正式开业, 当年即盈利7万元, 转为资本;1940年11月股本全部收足;1943年7月增资为50万元。该公司经营存、放、汇金融业务, 主营业务则是投资于房地产, 在西安市区兴建了不少住宅和商业用房, 有通济坊商业大楼1座、住宅楼4座、玄风桥花园式住宅3院、仁寿里7条街平房住宅130多院、东大街等商业楼房20多座、平房120多间, 在成都、咸阳设有办事处, 并与京、津、沪等地建有通汇关系。

1939年5月10日陕西省银行成立了信托部, 资本额50万元, 并由该部拨款20万元, 设立裕秦总庄, 经营购销土产业务。该部成立后即针对陇海铁路通车到西安后, 铁路员工和沿海内支援大西北人员大量涌入西安, 加之抗日战争沦陷区的机关和人员蜂拥而至, 住房产生极大困难这一问题, 办理房地产买卖经租业务, 并办理房产代购代售及出售地皮等业务。当时有名的七贤庄即为八路军办事处所在地, 六合庄中的六合新村、五陵庄、四皓庄、三秦庄、二华庄、一德庄等地皮均是经该信托部经手的。信托部还开办了仓库业务和代理宝丰保险公司的保险等业务, 并和抵押放款配套推进, 为抵押品仓储提供条件, 还从中获得了经济收益。信托部还负责代管陕西省银行两家附属企业, 一家为西京机器厂, 另一家为启新印书馆, 该书馆在规模上是当时省内最大的印刷厂。从1938年到1941年, 这两家企业分别盈利40万元和10万元。

三、抗战时期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工业合作金库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为发展工业生产合作社而设立的融资机构。它是抗战时期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人倡导发起的, 以发展工业支援抗战, 组织难民、伤残军人生产自救为目的;二战中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 在中国西北、西南后方建立工合基地, 影响较大, 年产值曾高达法币5亿元。工合金库为合作社筹集、供应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0年3月成立了宝鸡工合金库, 经理方逸民, 营运基金100万元, 由香港工合推进会拨付提倡股50万元, 余由各社认购。工合金库经营存、放、汇代理保险、代理收付等一般银行业务, 它着重为工合各社筹集资金。放款分长短期两种, 长期贷款为供各社购置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 短期贷款则为工合各社提供流动资金。1943年11月南郑 (汉中) 也成立了工合金库, 基金55万元, 西北工协拨付提倡股30万元, 余由各社认购, 经营业务与宝鸡工合金库相同。1944年6月结算时, 存款60万元, 放款150万元, 结益60万元。抗战胜利后,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将全部资财及档案移交给宝鸡县政府。

1939年山西、河南两省连遭水、旱、虫灾, 交通沿线城镇又被日军占领, 大量难民扶老携幼逃到陕西。他们往往谋生无路, 告贷无门。陕西赈务会在中央赈务会委员朱庆澜的支持下,

提要安全费用计提与使用管理制度自2004年制定并下发执行以来, 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变更。本文对最近一次核算变更后依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做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关键词:安全费用;会计处理;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为了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国家相关部门根据有关煤炭开采类企业行业特点及生产工艺, 制定了煤炭企业允许在吨煤成本中提取一定金额的安全费用, 作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 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采取先提后用, 余额可以留存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由于有安全费用这一项专项资金的保障, 排除了许多安全隐患, 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 顺利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4年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

于1939年12月呈经批准设立“西京市小本贷款处”一所, 主任朱曙。贷款总额原定为5万元, 贷款对象限于贫民、灾民、难民、志愿自力谋生而缺乏资本者。贷款额度:负贩者10~20元, 摆摊开小铺者10~100元, 小手工业者30~500元。贷款分五期归还, 每月还本一次, 不收利息。截至1941年下期, 贷款户数达470余户, 贷出款约4.8万元。1940年7月又报经批准在南郑 (汉中) 设立分处, 以后又在宝鸡、黄龙山、渭南、三原、长安各县及西安东关设立分处, 发放小本贷款。

储蓄方面, 陕西尚有邮政系统附设的储金汇业局办理邮政储金业务, 此前原有万国储蓄会, 自经国民政府取缔后, 中央信托局所设的中央储蓄会在西安设分会一所, 开办有奖储蓄业务, 发售有奖储蓄券, 以奖励储蓄吸收游资。开办以后, 成绩颇佳。1945年奖券停办, 中储会结束。

四、抗战时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

尽管在抗战时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力与银行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它们在抗战中也发挥了特殊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安全费用会计核算问题

□文/陈华

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和2006年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 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 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在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解释中规定煤炭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时, 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 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煤炭企业于未来期间使用已提取的安全

第一,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与发展, 活跃了战时陕西的金融业。在抗战时期, 陕西的金融市场中形成了以银行为主体, 保险机构、信托机构、储蓄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 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在不仅活跃了金融市场而且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 战时非银行金融机构配合了抗战需要, 有利地支援了抗战。例如, 保险业对陕西关中产棉区及棉花产业提供的服务, 就起到了间接支援抗战的作用。众所周知, 棉花在战时不仅是重要的生活资料而且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保险业对其的支持, 保障了战时棉花产运销的正常进行, 从而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再如, 陕西省银行下设的信托部所辖的西京机器厂, 原本就是一个修理军械的工厂, 战时又为有关单位制造机床、酒精机等重要生产资料;所辖的裕秦总庄, 在抗战时敌我争夺物资激烈的情形下, 侧重于为战时经济服务, 与第二战区经委合资抢购沦陷区的军用、民用物资运销后方, 支援了抗战。

第三, 战时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吸收游费用时, 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 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 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单列项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待有关安全项目完工后, 对于形成固定资产的, 应按实际成本, 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 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 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008年12月,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对煤炭企业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 (以下简称安全费用) 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

资, 便利民生, 安定社会。战时, 储蓄会举办的有奖储蓄不仅奖励了储蓄, 吸收了游资,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金融发展。工合金库为各合作社融通资金提供了方便则有利于生产事业的发展。陕西省银行信托向西京电厂投资33.5万元, 不仅为兴办地方电力事业提供了资金, 还使陕西由蜡烛、油灯时代走向电灯照明时代, 便利了民生。小本贷款处对贫民、难民、灾民给予的贷款不仅起到了便利民生的作用, 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杨希天等编著.《陕西省志.金融志》第3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2]《省档案馆存卷省工行87-19-21、70号》及冯启明、叶启贤写该公司经营情况.

上一篇:失误之后议论文下一篇:2024实验幼儿园爱国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