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分析了从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根据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这些机构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从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分析论文 篇1:

统一监管视角下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监管研究

【摘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主要包括银监会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社两大类,其中农村资金互助社因监管过严发展缓慢,农民资金互助社因野蛮生长风险频发。本文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民资金互助社 资金互助组织

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主要包括银监会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社两大类,其中农村资金互助社因监管过严发展缓慢,农民资金互助社因野蛮生长风险频发。本文拟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现状

我国农民資金互助组织主要包括银监会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建立的资金互助部)两大类。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首次提出要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解决农村金融支持薄弱的系列问题。2007年,银监会先后印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7〕7号)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银监办发〔2007〕51号),将农村资金互助社明确定性为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由银监部门实行属地监管,并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条件、社员和股权管理、组织机构、经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六十六条规定,只有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以下(含县级)地区,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含县级)以下地区可以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江苏等东部农村地区只能“望洋兴叹”。此外,即使在中西部、东北、海南等试点地区,由于监管部门在高管任职、经营场所、业务规则等方面军参照商业银行设定严格监管标准,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经营成本较高、经营发展困难。以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为例,该社资金来源少、业务发展慢,基本处于“冬眠”状态,经营面临困难。加上银监部门对试点地区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计划管理”、“总量控制”,农村资金互助社一直发展缓慢。据银监会统计,自2012年5月23日批准设立最后一家山西稷山县稷峰镇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后,全国未再设立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农村资金互助社仅48家。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

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试点范围有限,试点地区农村资金互助社准入、监管过严,一些地方开始“另辟蹊径”,以《农业合作社法》和中央三农政策为依据,推动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社。

在地方政府推动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6月末,仅江苏盐城一地,就有163家在盐城市农工办登记在册的农民资金互助社,远远超过了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全国总数。此外,盐城当地还有大量尚未履行备案手续、脱离政府监管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此类组织与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仅有一字之差,业务模式也完全相同,多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形式在民政部门注册,或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在工商部门注册,但由于未取得银监会金融业务许可证,被称为“山寨”资金互助社。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分析

(一)差异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相比,在监管模式、法律依据、组织性质上都有明显差异。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银监会依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批准设立并负责监管,性质属于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社员存款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而农民资金互助社主要由地方政府以《农业合作社法》、中央三农政策和地方政府红头文件为依据批准设立,并指定部门(农工办、金融办、供销社等)负责监管,没有规章以上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农民资金互助社组织性质也比较复杂,除“三无”资金互助社外,主要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法人和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性法人两大类。

(二)同一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差异源于监管制度不同,但事实上两者均从事农民资金互助业务,在业务宗旨和运作原理上存在同一性。

一是宗旨相同。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都是通过资金互助模式提高社员财产性收益,解决农民融资难题,促进金融包容。二是运作原理相同。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均通过集体组织内农民自愿入股组成,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等作为资金来源,集中社员闲散资金向有融资需求的社员提供融资服务,互助社由社员自主管理,自负盈亏。

可见,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在银监会监管框架下农村资金互助社准入、监管制度不尽合理的背景下,为满足农民信贷需求,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产物。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运作模式的同一性,对两者统一监管是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应有之义。

三、“山寨”农民资金互助社风险多发亟待规范

(一)资金投向“非农”领域风险多发

农民资金互助社设立宗旨和监管目标都是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但从近几年爆发的风险事件看,资金投向远远超出“互助”的范畴,“非农”经营倾向明显。如河北省元氏县北诸乡潘石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股金600多万,将大部分资金用于煤厂、煤炭运输等投资,后来受煤炭行业下行影响投资无法收回、发生严重兑付危机。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管理不科学

一是合规操作意识淡薄。农民资金互助社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金融业务操作流程。贷款调查、审批、发放缺乏应有的程序,往往由社员简单评议或理事长个人(主要是企业主、能人大户等)决定,对于所发放的贷款也没有合理的准备金和风险拨备,甚至资金都存储在高管个人账户上,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农民资金互助社没有贷款发放审批制度、财务报表等内控制度,或者虽然根据监管要求建立了制度,但只用于应付检查并不实际执行。实际操作中,高管贷款审批权过大,容易滋生给关系户贷款的关联交易,风险隐患多。

三是高杠杆率抗风险能力差。农民资金互助社主要以自有资金开展业务,但由于在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监管要求较低,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杠杆率过高,抵抗不良贷款和流动性风险能力较弱。

(三)资金来源脱离互助范围涉嫌违法

部分农民资金互助社为扩大经营规模,入社门槛非常低,甚至没有实行社员制,容许非社员存入活期互助金、定活两便互助金,违反了《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有关未经银行监管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规定,涉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及非法经营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犯罪,给当地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四)地方政府无法可依难以有效监管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对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准入和监管作出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取缔未经批准擅自营业的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依据不足,导致部分资金互助社处于监管空白,为农村合作金融留下了风险隐患。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红头文件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约见谈话、停业整顿等监管措施,也缺乏充足法律依据。如《江苏省盐城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盐办〔2010〕4号)第五十六条规定,“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有下列行为之一,除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外,市、县(市、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应责令其改正,对其停止试点,提交民政部门给予停业整顿、取消登记处罚”,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的规定,且“取消登记处罚”也不属于法定的行政处罚种类,面临较大的行政法律风险。实践中为避免行政涉诉风险,地方政府不愿采取此类监管措施,监管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风险多发恶化地方金融生态

部分农民资金互助社网点装修刻意模仿银行或农信社,造成和银行同属正规金融机构的假象,地方政府对此多采取默许态度。一旦此类互助社发生风险事件,农民的“股金”得不到偿付,不仅使农民对互助社本身失去信任,更会对政府和整个金融行业失去信任,地方金融生态急剧恶化。事实上,2014年震惊全国的盐城射阳农商行挤兑事件,起因就是当地群众多次因“山寨”资金互助社倒闭遭受资金损失,对金融机构“谈倒闭色变”,最终被“射阳农商行要倒闭”的谣言所迷惑,集中前往射阳农商行进行取款造成挤兑。尽管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及时处置、科学应对,成功化解了此次挤兑事件,但该事件对当地金融生态的负面影响至今未能彻底消除。

四、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健康发展,应当平衡好发展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既要合理适度监管、放宽市场准入,又要避免监管套利、防范金融风险。就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而言,应当坚持“同类业务、同类监管”的监管理念,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合理设定监管标准,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规范发展。

(一)合理适度监管,杜绝监管套利

建议银监会修订《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扩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范围,放宽行业准入门槛,鼓励发展立足社区、服务农业、风险可控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提高金融包容水平。该办法应确立行为监管理念,以互助金融合作为基点,尊重社员自治管理,拓宽业务范围,构建与其业务特征适应的适度有限监管框架,将农民资金互助社纳入银监会监管框架,对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资金互助社实行统一监管。

(二)加强因势利导,及时分类处置

建议由银监会牵头,地方政府配合,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分类处置专项行动。一是对违规经营、风险突出和脱离监管的“三无”资金互助社坚决取缔。二是引导运作规范、运营良好的农民资金互助社申请转型为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对运作规范、风险可控但转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确有困难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引导其转型为农村投融资信息P2P中介平台和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立足社区、了解社区、对借款人充分了解的信息优势。

(三)创新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

由于银监会在县一级没有分支机构,难以对远在乡镇和农村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有效监管,一旦未来大量的农民资金互助社转型为农村资金互助社,银监部门更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建议参考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经验,一方面明确银监会负责制定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统一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将日常监管职责交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属地监管优势和人民银行县支行专业监管优势,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明确监管责任,实现常态化、专业化的属地监管。

(四)借鉴国际经验,促进金融包容

发展农村金融,提升金融包容水平历来都是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包容性联盟(AFI)等主要国际组织也不断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水平。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监管道路时,我们要放眼国际,主动学习借鉴国际社会农村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如秘鲁大力发展农村储蓄信贷机构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EDPYME,畅通非银行金融机构转型银行的通道,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金融包容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亦平.《“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规范之缺失》[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5):66-70页.

[2]邵传林.《金融“新政”背景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实困境——基于2个村的个案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6):27-35页.

[3]谢勇模.《是市场准入,还是计划准入?——全国1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背景调查》[J].《银行家》,2009,(9):114-117页.

[4]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金融许可证查询”:http://xukezheng.cbrc.gov.cn/ilicence/licence/licenceQuery.jsp.

[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

[6]2009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该条例“附则”中明确规定“农民从事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有关的劳务合作、资金互助合作,以及消费合作,可以参照本条例的规定,依法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尝试以地方性法规赋予农民资金互助社合法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该《条例》并未对从事资金互助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入和监管作出具体规定.

[7]财新网.周学东代表:尽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规范民间金融[EB/OL].http://topics.caixin.com/2015-03-06/10078902 5.html,2015年3月6日.

[8]张德峰.《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有限监管》[J].《现代法学》,2012,(6):126-135页.

[9]周梅丽,王佳,顾陈杰.《秘鲁小微金融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金融》,2014,(12):54-57页.

作者简介:顾陈杰(1988-),男,江苏启东人,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金融包容;辛晶晶(1987-),女,河南南陽人,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普惠金融;黎敏(1988—),女,湖南浏阳人,扬州市烟草专卖局,高级专卖管理师,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欧盟商法硕士,研究方向:商法。

作者:顾陈杰 辛晶晶 黎敏

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分析论文 篇2: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

[摘 要]本文分析了从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根据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这些机构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从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发展前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传统的原因和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的运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措施力度不够,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增长与资金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因此,对于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很有必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需不平衡、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的背景

1.1 政策背景

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开始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连续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允许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三类机构,并在机构性质、市场定位、业务范围、存贷利率、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三类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作了具体的规定。

1.2 微观背景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虽然几经改革,至现在处于农村金融体制的逐步开放阶段,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条比较漫长的道路,并且在改革的路上,我们可以看见,农村金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2.1 农村金融机构少,银行网络覆盖面低

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步,基本上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和放款权,至2010年共撤销了约31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乡镇农村金融基本被排除在网点之外。大量撤并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削弱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力量,而且不能为农民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

1.2.2 农村金融抑制严重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其表现是政府过多的干预农村金融导致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效率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二元性。结果是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目的难以达到,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1.2.3 农村金融资金供需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也有了飞跃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致使资金需求向集中、大额方向转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定,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亿万亿元,农村地区存在巨大的信贷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网点收缩,大量吸收存款而贷款规模不足,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开办不久、规模较小,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直接导致新农村建设出现巨大资金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1.2.4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运行效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尤其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撤销机构以后,农村金融市场几乎被信用社垄断,缺乏外在竞争和内部改革的动力,致使其不断出现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达到金融服务“三农”的目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2007年3月,首批3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自此,中国农村金融开始了新的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国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19家;从经营情况看,截至2010年2月,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5.1万户、65.5亿元,小企业贷款0.5万户、91.2亿元,分别占其貸款余额的36.2%和50.4%。

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成绩。以四川省为例,截至2010年5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17家,总资产共56.99亿元,总负债49.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57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19.08亿元,农户贷款7.2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2.5亿元,对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填补县域农村空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功能上还是不足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其无法完全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3.1 内部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较差

由于村镇银行的规模决定了其营业网点不能覆盖到更广的地区,并且业务处理还是靠简单的内部网络,结算系统不完善,资金清算渠道不通畅;小额贷款公司的营运需要现代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是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承担的,因此它不能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系统,制约了其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李英军、周宏斌,2009),大多数村镇银行的高管素质尚可,但客户经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夏旻,2010)。

3.1.2 资金来源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资金的渠道比较少,受到比较多的限制。其一,由于这些机构处于农村地区,农民的闲置资金比较少,限制了资金的来源;其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比较短,农民还没有对其有充分的信赖,造成吸储困难;其三,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虽然撤出了网点机构,但是也带走了大量的存款,导致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比较严重。这些机构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选择中高收入群体的“城市化”农民和大企业发放贷款,那些真正需要贷款资金的农村客户就很少得到他们的支持了,这样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大打折扣,支农惠农的作用就减弱了。

3.1.3 服务功能不全,创新能力不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单一,贷款呈脱农化、短期化趋势,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开办的业务仅仅局限于储蓄存款业务、质押贷款业务、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和票据转贴现业务,几乎没有中间业务,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面比较狭窄,功能还不全。

3.1.4 运营成本较高,赢利较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设立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客户基本上都是农民,经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金融机构的利润率本身就比较低。另外,由于农村居住人口的分散性,金融要充分的覆盖农村地区需要设立很多网点,也要求金融机构有很高的流动性资产,这其中的成本是很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承担的。

3.1.5 风险大

第一种是操作风险。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兼职情况普遍,内部的监控力度不够,增加了操作风险;第二种是信贷风险。由于农业具有周期短、自然风险大的特点,农村地区的保险和抵押担保业务等发展跟不上农村金融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一直比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一般都是信用贷款,面临着比较大的道德风险。第三是政策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成立的,对政策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是我国目前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3.2 外部环境问题

3.2.1 准入门槛低

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我国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在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信用合作组织,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圈子贷款公司,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降低准入门槛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持三农建设,然而较低的准入门槛会吸引大量的投机者,使一些实力比较差的机构混入其中,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风险隐患;另外,由于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贷款信用风险高,较低的注册资本不能很好地使得金融机构抵抗风险。

3.2.2 社会认知度不高,法律地位不明确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品、特质性成本与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为主的四大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解决这四大问题首先就要让农民接受这一事物。然而,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其社会认知度仍然不高。虽然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法规,但是对于三类金融机构的地位仍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这些机构在进行经营过程中由于身份地位问题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3.2.3 监管困难

我国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因此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机构就比较多,使得监管机构的监管任务繁重,很多机构出现监管人员由其他职务的人兼任,可能造成监管不到位。另外,由于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监管机构不能很好地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现场监管,也提高了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3.2.4 政策制度体系有限制

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由于一些优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相互牵制,难以真正落实,使得这些政策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3.2.5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完善

一是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开展。二是农村保险体系不健全。由于农业的周期长、季节性强,面临着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两大风险,使得大多数保险机构不愿意为农民的经营承保,因此农村地区的保障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保障环境来支撑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环境保障。

4 关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前景的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其绩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农村地区发挥了一定的金融纽带作用,发展前景很明朗。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打破了传统的信用合作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单一主体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了其在农村连接资金剩余者和需求者的纽带作用,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4)作为金融纽带,它填补了有些地方金融机构网络覆盖空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前景的建议

4.2.1 国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现在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工作指引、意见及规定,但是这些政策体系并不完善。国家还应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方面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国家应该继续推行对这些机构的支持政策,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充分的支持后盾。另外,还应针对农村地区服务手段落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等问题,推进银保合作,促进农村保险业务的拓展,保障农业生产。

4.2.2 完善功能定位,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新型金融平台,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完善产权结构,改善组织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准确定位市场功能。另外,要优化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尤其是村镇银行要因地制宜、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原则,精简部门,建立质量比较高的人力资源团队,提高村镇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4.2.3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入机构的整体质量

国家应该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让真正能服务三农的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可以从审批流程及审批规则方面严格把关,这样有利于试点机构在农村地区建立比较好的信誉机制,得到农民的认同,更好地在成立初期开展工作。

4.2.4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提高农民相关的金融知识入手,增强他们的信用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水平。还应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机制,减小新型机构的信贷风险;其次保险行业应该重视农村这个市场,充分挖掘农村中的可保风险,第一,拓展业务。第二,提高农村市场的保障程度,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第三,在创新抵押担保物方面,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农民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土地使用权等纳入抵押物范围,减少土地流转限制,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改善抵押物品不足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适当放松利率管制,中央银行可以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让这些金融机构在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的制定利率,更好地发挥他们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4.2.5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农村金融存在产品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地位,要想有新的突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加快和農业银行、农发行、农商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合作,利用它们的力量完善自己在农村地区的服务网络,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可以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满足农村地区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4.2.6 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

监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和完善非现场监管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属地监管、并表监管、联动监管等方式优化监管资源。另外,中央的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细则来对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指导,并帮助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监管人员,从而更好的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赵小晶.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0.

[2]邵红岭,崔玉姝,高春景.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

[3]陶月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金融观察,2009(9):9-11.

[4]马丽华,宋亚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2010(4).

[5]郭金金.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52):155-156.

[6]夏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3):13-16.

[7]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11).

[作者简介]廖丹(1989—),女,四川内江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廖丹

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分析论文 篇3:

真正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

2006年1月24日-2月4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和《银行家》研究中心“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合理布局”课题组一行6人,赴四川南充市下属仪陇县和阆中市,以及河南驻马店市下属遂平县和确山县的农村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和走访。目的是了解和摸清业内各方对此前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理解和反应。课题组经过12天的奔波,通过对350多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走访,采集了大量的样本数据,掌握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在田间地头和床炕行走的同时,我们还与四县人民银行、农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座谈,对四川和河南两地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布局和运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作为课题组的一员,参与其中,管中窥豹,断断续续地进行一些思考,我有些许感受如文。

多年来,财政对农村投入相对不足,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连年下降,即便是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实际投入农村和农业的比重也不大。由于财政投入不够,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农村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如河南和四川等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因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农村经济盈利能力差等原因,长期以来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效率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撬动能力十分有限。在2003年中央决定并在很多省市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后,2005年央行又启动了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此前,一些监管层和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现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存量尚不足以支持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金融供给的不足难以体现高层对农村的关注程度,并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格莱岷银行创始人尤努斯发展小额信贷的影响和启示,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2日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新政,以降低准入门槛、加强监管约束等政策思路,意图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可是值得思量的是,政策的意图符合基层的想法和实际,具备可实践性并会被有效接受和运用吗?现行农村金融实际情况如何?农户的金融需求行为怎样?农村金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机构?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

现实中的农村金融组织

我国目前的正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部分组成。从商业性金融的角度来看,在大多数国有银行金融机构已经上市和建立了适当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和约束下,其目标函数已经是绝对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最大化的经营利润和效益。所以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自然会“嫌贫爱富”,以此顺应于上级行的要求和考核。由于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收益来源于服务所在地农村经济和农民所创造效益的部分外溢流出,由于中西部农村地区现实经济基础薄弱,许多项目缺乏好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的盈利能力难以满足商业性金融的盈利和考核要求。收益难以覆盖展业成本后的事实使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大量撤并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或者只开展只存不贷的少量业务,于是信贷资金流向发生了变化。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可以下判断的是,商业性金融从来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随着各大银行总行层级发展战略的更趋现代商业银行化和国际化,除非国家政策要求其必须将在农村地区吸收的存款业务量一定比例用于来源地的涉农贷款,否则寄希望于商业性金融今后服务于农村金融是极不现实的。

对于农村政策性金融力量而言,目前其职能由农发行和农业银行共同行使,但以农发行为政策上的主体。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定位并不清楚,运行机制上的不健全和缺乏保证障机制将使其在农村金融中应起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和减弱。农业银行当前仍负有农村扶贫贴息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但受制于本身主要从事商业性业务追求利润的目标,考虑到开展的小额扶贫贷款运营成本较高,以及一些农户和农村企业将其作为财政救济资金而随意拖欠不还的现实,再加上扶贫贷款超过贴息期和展期、逾期则不再享有贴息政策的顾虑,其开展农村扶贫贷款的原动力已大大减弱。农业银行县及县以下一些机构人员撤并后,到户扶贫贷款的总量已连年下降。农业综合开发业务贷款也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信誉、担保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农行放贷亦不积极。就农业发展银行而言,由于目前一定程度上仍专注服务于粮棉油购销环节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业务单一。且其法律地位和政府的风险补贴机制并不健全,再加上向现代商业化银行转型的战略提出和实施,因为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行事规则总是存在冲突等原因,希望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充当生力军,担负起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角色也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事实上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农发行并未向农户直接提供多少贷款。所以总的来说,农村地区从事政策性金融的两家机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是农信社,自1998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后,农信社逐渐借势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占据了准垄断地位,尽管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曾与其有过一定意义上的竞争,但农信社身上的正规金融外衣迅速起了作用,帮助其迅速将有利息支付的民间借贷驱除出了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对驻马店下属两县和四川两县大量村庄的农户调查发现,至少95%的农户已未与高利贷等民间借贷进行金融交易。还值得说明的是,现今让农村信用社贴近大多数农户,并提供更多更好的信贷金融服务与产品是短期内难以到达的目标。基层农村信用社去开发和挖掘,以满足和普惠广大农户的动力并不十分充足,河南农村等地很多农信社的存贷比十分明显的事实可以验证这一推断。实际上现在农信社的行为模式已与当初建立时候合作金融的定位背道而驰。2003年的农信社改革试点使大多数地方的农户已经不是农信社的股东,原先的社员地位也随即慢慢丧失。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信社的社员已不是其服务半径和区域内的农户,许多早期农信社的社员已经退股,农信社的产权已不是农民所有,农信社的经营者也不再真正由社员选取产生,而转由官方性质的上一级联社行政式任命。同时,很多地方省联社功能定位的不明朗化给行政干预基层农信社的经营提供了方便,这使更基层的农信社为中小弱势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概率和积极性大大降低。河南一些地方贫困村庄的贫困农户难以得到农信社的贷款支持,最后只好向亲戚朋友进行特殊的无利息的民间信贷。而拥有一定地位和关系(如村干部)的大农户却能一年内基本不受限制的到农信社进行信贷活动,甚至自身“寻租”这一资源。事实说明,农信社的合作金融性质现今已所存无己,农信社因为管理体制和内部人控制等原因正在成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已经与此前的社员不是利益共同体,其“官办”特征很难使之再从多数农户社员的需求出发提供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信社已经变成一种特殊的商业金融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

综上所述,中国十多年来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中由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形成的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无一是从广大农户的角度出发运营和发展。其服务农村和广大农户的功能已然失效,农村金融缺位和压抑比较突出,农村尚无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大吗

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后,业界普遍对其进行了解读。认为监管部门基于对农村金融竞争不够充分,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难以与农村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考虑,以降低准入门槛等吸引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真正为农村和农户提供理想的金融服务。应该说,银监会的逻辑思路是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绝对量,以打破目前相对封闭的农村金融市场,并希望用流量推动存量改革,适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现有金融机构存量的改造,提升其效率,以满足当前农村金融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但是,供给方面解决后,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农村金融的需求情况如何呢?

从河南的情况,再加上四川的一共四个样本县约350份问卷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笔者可以得出一些大致的结论:首先,农户的融资格局显示,目前农村地区正规金融融资渠道中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与商业性金融开展业务时对地区、农户地位、农户生产规模和经济状况存在相对大的歧视并反映到信贷投入上不同,农村信用社由于服务区域较小,信贷员对农户极为熟悉等原因,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的主要投入渠道。但是农信社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农户的信贷投向选择和歧视。例如,一些地方的农信社通过有选择地开展信用评级贷款对象,拒绝为一些农户提供信用评级和额度贷款;利用农户担心参加贷款联保小组受牵连怕麻烦的心理,通过要求贷款农户参加3人或5人的联保小组等方式拒绝对中小农户发放贷款;要求贷款农户在农信社有相当数量的存款,或强制农户在贷款时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股金入股等提高门槛,变相拒绝农户贷款申请;要求农户提供严格的抵押物和质押物、提供担保等直接拒绝贷款申请。笔者的调研表明,相当数量的农户融资需求并未从农信社得到满足,后者因为存在风险考量等仍普遍存在有信贷投向歧视。可以猜想和推断一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放宽后,那些有意进入农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未必能表现出超过农信社的信贷判断力和不良贷款的追索力,这可能影响其進入的积极性和成效而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其次,在以向亲戚朋友和其他个人为借款对象的农村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已经显示出贷款覆盖面远远超过农信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的局面。由于农村地区客观存在着农户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如打工和小孩大学毕业后赚取工资)的差别,加之农户普遍未建立信用档案、缺乏合规和合格的抵押担保品、可能借助于迁移等逃废债等现实,农信社等正规金融的信贷歧视将可能长期存在。这恰好为借贷利息极低或者无利息的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较好的空间,并将在农村具有备长期的不可替代性,甚至有取代正规金融而成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方式和渠道的势头。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新的农村正规金融将可能面临空间非常有限和狭小的农村金融需求的迎和,即使在其强行进入后也可能面临较大的失败挑战。

第三,以农户入股为主成立的小范围的社区型信用合作金融组织,这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因为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正在农村金融中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在特定的村庄和区域高效率的配置金融资源。因为农村地区作为农户主要财产的房屋、生产机具、家电和土地经营权、大牲畜等物品,因为处置成本高而难以被正规金融机构接纳为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物。但是对于信用合作金融组织等非正规金融机构来说,这些物品却成为其有效而可靠的抵押品和担保物。分析一下原因可知,社区型合作金融组织组织内的成员间一般相互熟悉和接近,各借款成员因为户籍、迁移和流动限制、祖籍居住地等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因素普遍存在,几乎不存在逃避组织债务的可能和动机。否则借款农户将背负周围社会舆论谴责、家庭信誉降低、社会信誉下降等无形惩罚。在民风相对淳朴的农村地区,祖辈几代人基本都生活在稳定的某一场所,农户将名誉和脸面看得非常重要,逃废债可能遭受大众各种惩罚的风险,这导致客观存在一种农户自觉履约的机制,于是使民间小范围的信用合作金融组织具备正规金融所无法比拟的各种优势,运行良好并深受农户喜爱和依赖。如四川仪陇县江南镇的一些村庄的这种组织,尽管无论借款额度大小,利率均一律超过20%,且要求每半个月还款一次,一年内还清所申请的贷款。表明看起来条件相当苛刻,但组织却经营良好。所以从如上所述的农村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行为和模式来看,至少在这些地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正规金融需求是非常不足的。

综上几点,可以发现河南和四川的一些农村非正规金融力量和覆盖面超过正规金融,这不禁使人对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后的展业和运行效益心存疑问。农信社的经营受到极大局限和挑战的同时,后来者行吗?

建立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

回顾此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而导致农村未建立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一结论,我们需要从中吸取若干教训。这些教训包括:一是必须正面对待而不能忽视在农村经营的金融机构正常逐利的客观本性。要求其真正面向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户,则首先应需要尊重金融机构从业行为的客观显性规则。金融活动本身是一种特殊性商业性交易活动,这与政府财政贴息的扶贫信贷不同,并不是公共产品和资源,不可过度依赖,政府与金融机构博弈的前提是金融机构的利益应该得以可靠确保。否则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在被迫“给政府面子”的场面上声称部分转向为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政策的公共目标,但事实上却暗中遵循其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和预算成本等约束条件,将显规则转为潜规则执行与政府暗中博弈,最后将农村的金融资源吸纳后投向农村之外。

二是面向农户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是不带歧视地服务于所有的农户的金融机构,而不应在信贷投向上瞻前顾后,进行事先的过滤选择。一旦如此,则此信贷对象结构型失衡的直接表现必将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大量流向少量的富裕农户和农村优质企业,而在农村中实际上占有绝对比例的中小农户和微小企业却得不到本应得到的支持。长此以往,最终不仅是造成农村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最后金融机构也必然越走越窄,经营在经历一个处于上升通道并达到波峰的壮观景象后开始走下坡路,出现亏损,重蹈以前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信社的困境和覆辙。

三是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发挥作用,则必须的外部支持机制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法律制度需要健全,必要的监管体制必须灵活,市场化或者半市场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应当及时跟上。

不过,理想的真正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产权为全部服务对象所有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农村金融中应强调发展和建立这种目前仍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的金融组织。监管部门对于在农村金融领域实行合作制应充分解放思想和加以推进。必须承认,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在农村处于较为偏远位置,正规金融即使有心开展工作也实在有点鞭长莫及的地区,建立农民自发的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非常必要。资金取之于社员,又被合作组织内的社员所用。这种依托农民为基础建立的组织既可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又可低风险地开展资金的运用,因为参与的社员原本参与的原因就是有着旺盛的资金需求,前面分析的原因又可确保这类机构资金运作的低风险。没有人比农户更了解自己的金融需求,也没有人会滥用自己的资产。合作金融为什么能体现对农民的服务,除运营方式适当、治理结构合理、信息对称以外,最根本的在于合作金融组织与社员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产权上的对等、互补和统一。合作金融是农村弱小农户的联合体,其资本从下而上进行积聚,运行过程是定向服务,因此在产品设计和信贷投向上也必定首先考虑服务于社员等弱势群体。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建立的农村社区型合作金融组织也可以追求市场盈利的目标,实际上也只有在追求盈利,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得上为社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合作金融与适当的商业化并不冲突。但是合作金融应该注意的是:只有社员得到良好发展和满意,合作金融组织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合作金融组织在趋利时必须保持长期的理性。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在机构设立和布局中改变以前的“面向农民,帮助农民”的观点,而改为“农民自有,农民管理”,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时重点强调“农民进入机构管理,机构参与农民决策”的思路和定位进行准确的体系设计,这或许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最佳路径,中国农村金融必须建立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作者:王光宇

上一篇:新课标下历史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转变下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