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2024-04-14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共8篇)

篇1: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注重个人金融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战略之一

近年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网络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我国银行业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虽然商业银行“稳中求进”,创新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金融机构调研中发现,目前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中面临七个方面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需妥善应对。第一、存款波动性加剧,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第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贷款投放压力加大。第三、直接融资加速,优质客户维护压力加大。第四、利率市场化提速,定价管理压力加大。第五、不良贷款反弹,风险管控压力加大。第六、创新能力不足,业务竞争压力加大。第七、银行社会关注度高,外部经营环境压力加大。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大量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循环。受传统意识以及在变革时期对未来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大额支出预期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居民储蓄额处于高速增长通道。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交易工具稀缺,参与主体少,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不丰富,限制了商业银行资金交易收益。虽然近几年推出了买断式债券回购、债券远期交易、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但交易量相对于银行掌握的巨额资金而言明显过低。

中国商业银行要成功转型必须大力发展个人金融及交易类业务。

资金交易业务是商业银行成长很快的业务,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失衡、国内资本和货币市场结构性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高速增长,流动性相对过剩。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主要是对多余头寸的消化,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易业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非信贷资产的高速增长。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向看,资金交易业务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对商业银行而言,公司业务的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维持现有盈利能力不下降,尽可能扩大优质信贷资产的比例和市场份额,尽可能维持存贷利差的利润贡献度,有效途径更多的是进行结构调整,包括尝试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个人金融业务是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业务。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产生了强烈的财富效益,无论是增量还是现有客户中都已出现一大批高端客户。另一方面,个金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是可创新性,在个人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资金流动的管制较少,国外有关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很多,创新的空间很大;二是风险分散性,由于其客户众多,风险分散,更有利于经营利润的稳定;三是业务兼容性,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对原有金融业务不产生冲击,不影响现有盈利能力,更多的是提升和优化。

建设银行自2008年8月份在全行推广零售网点转型二代以来,首批成功完成转型的100家网点。零售网点转型二代项目的改进延续了一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促进VIP客户服务销售工作从“产品驱动”模式向“客户需求驱动”模式转变,通过实施客户分层分析、明确客户经理职责、优化销售服务流程、设计标准化工具等措施,满足VIP客户的差别化需求,实现提高客户经理服务能力和销售业绩,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业务目标。以此使个人用户更了解金融业务并扩大个人金融业务范围。

通过推广VIP客户管理、服务及销售、主管指导等11个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28个业务工具,使得客户经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有效地改善了VIP客户一致性体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在实施了二代转型“六步”销售流程及相关工具后,首批转型网点在客户经理周均总销售额、合格白金卡客户增量两项关键测量指标上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客户经理周均总销售额(包括销售的利得盈、汇得盈、财富系列、国债、保险、新增存款、基金和黄金等产品)达到60773万元,比转型前35830万元增加24943万元,增长70%;合格白金卡客户增量则由转型前的529户增长为转型后的936户,增长77%。

二代转型更注重于“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来提升网点对VIP客户的服务能力。因此,建行还将积极开展个人客户数据分析工作,提高基于数据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对客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深层次地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营销和差别化服务,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在银行零售网点的方面的成功转型,更说明银行业最赢利的业务是面向个人和家庭的零售银行业务,这是我国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刺激消费的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要发生重大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更多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为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必须向更多注重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

商业银行今后必须不断优化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CRM),通过整合二代转型的流程和工具、理财规划以及交易销售功能,打造个人客户经理专属的基础工作平台;建立事件式营销体系,挖掘客户潜在销售商机,提供对客户经理实施精准营销的支持;建立个人客户综合积分系统,为建立根据个人客户的贡献大小实施差别化的服务和产品销售的定价体系提供支持;开发个人客户风险偏好评价功能,更全面地评价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从而更好地支持产品销售。

注释: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之路,2006年06月14日,中国经济时报,徐志宏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2012年01月20日,《当代金融家》,林晓楠

篇2: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摘 要】 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个人金融业务交易额也屡创新高。特别是近年来,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发展,为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发展优势,并为银行智能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个人金融 网点智能化 精准营销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纷纷求新求变。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争相以高科技和智能设备装备“智能银行”,掀起金融业智能化的风潮。在银行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金融、电子渠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再满足于传统金融服务,而不断追求个性化服务体验。

一、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个人金融业务是相对于公司金融业务而言,以个人、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其提供综合、多方面、多功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西方国家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为完善,已经形成了涵盖了与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委托理财、代收工资费用、外币兑换、财务咨询管理;此外还通过网络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个性化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体系。较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比较落后,因为我国长期只重视对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一)个人财富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影响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个人财富的增加和资本的集中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个人财富增加使得居民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发生变化。我国居民开始重视和关注理财业务,改变以储蓄为主的理财活动和理财观念,促进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其次是金融业的变革和发展,促使银行开始关注并发展个人金融业务。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国内银行要与境外银行进行激烈的竞争,只依靠传统业务银行难以维持生计。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逐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目标,对自己的个人金融业务进行定位后开始采取措施为个人金融顾客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二)大企业金融业务利润空间下降

前面提到,我国银行的传统客户是大企业,即为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为大中型企业的资产优良,金融风险小,各个银行对大中型企业都金融追逐。但是,大中型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类客户有着超强的议价能力,银行所提供的利率水平已经不能够让他们满足。而中小型企业不能达到银行的融资条件,银行不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企业用户的利润贡献度的占比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客户的利润贡献度占比却逐年上升,因此,银行将自己的客户瞄准了个人客户,业务也由以前的对公服务向公私兼顾方向发展。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银行功功能的转变,由经济功能向金融功能方向转变,同时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有利于银行业务的转型,由大中型企业客户群体向个人金融业务进行转变,有利于优化银行的客户机构,寻找银行业务的新的经济增加点。

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个人金融业务交易额也屡创新高。特别是近年来,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发展,为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优势

“智能银行”将科技融入金融产品,体现“人机互动”,代表着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以中国银行为例,自助开卡机、智能叫号机、大堂智能服务系统、远程专家系统等中国银行不断加大网点转型力度,推进实施网点智能化升级,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网点服务体验。在中国银行个人客户办理业务,通过大堂经理的客户识别和分流引导,除少数需要办理定期倒存和挂失类业务的客户,其他诸如国际汇款、跨行汇款、基金买卖、外币兑换、借记卡办卡、借记卡激活、短信签约、现金存款等业务全部可以在自助终端上完成。中行智慧银行还研发了“大堂智能服务系统”、“远程专家系统”等。大堂经理可根据智能服务系统,结合客户实际需求,提供预填单、外汇牌价查询、理财、基金及各类金融产品推介功能。客户对投资和财务管理有任何疑问,还可以通过“远程专家系统”与中行远程专家沟通和探讨,获得全方位的咨询建议。下面,本文将对那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的机遇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给银行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互联网金融发展给支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以电子支付为主要的支付手段,代替了现金支付方式。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减少了用户对银行等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依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记录查看交易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分析财产状况、消费习惯等等。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网点面临着业务分流、客户分流、渠道分流的压力,加之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在急速增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持续促进网点转型,提高网点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二)技术优势

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步替代传统手机和电脑,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并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形影不离时,一种员工的移动设备可以接入公司的办公系统,实现移动办公和在家办公的工作模式,开始悄然流行。这种技术的发展给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IT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精准识别用户和需求,准确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使营销更为精准。比如,大堂经理可以使用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精确识别客户,为顾客进行差异化营销服务;也可以利用无线终端,实时监控网点运营情况,大幅提升业务处理(开卡、签约、理财等)或引导的效率,从而缩短排队与等号的时间。

(三)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通过自助设备,简单的业务客户自助即可快速办理,复杂业务可连接到远程客户服务专员实时提供协助,少数特殊业务由网点人员提供现场协助。银行智能网店发展完善后,银行管理人员无论是在办公区、会议室,还是在外地出差,都可以使用智能终端随时接入办公网并处理业务(如邮件收发、公文处理等)。

银行网点的IT运维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随地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第一时间接入处理技术问题。当需要部门之间或与外部服务人员协作时,还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无需像以往那样耗时费力地架设临时网络,进而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用户也不用跑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打破了办理银行业务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三、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建议

(一)精准定位、确定品牌优势

银行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优势同样非常重要。传统银行网点的设置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结算服务和各种零售业务的网点,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变化,银行也在积极进行转型,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精准定位确定自己的品牌优势。

银行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银行的主要业务,就要合理设置银行网点,吸引更多的用户成为银行的顾客。银行可以根据网点的用户结构、区域特点和服务方式等情况,精准定位网点,对网点进行科学规划,打造自己的银行品牌优势。

银行进行精准定位的前提是对顾客进行细分,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收入、消费习惯、理财理念等进行产品设计,对目标顾客进行有目标的产品推广。银行网店智能化可以让用户自己使用银行提供的智能设备选择符合自己的产品,也可以跟专业的理财转件进行网络视频沟通,听取专业的理财意见和建议。因此,银行可以通过精准定位确定品牌优势,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的推广等。

(二)注重用户体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银行业开始大规模运用互联网技术,相继推出网银、移动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电子银行替代率不断提升。然而,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银行提供的服务往往因为客户体验不佳而受到诟病。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之下,银行一方面积极布局、改进线上业务,同时在线下业务方面,将物理网点的智能化看作零售业务转型、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头戏。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社区银行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能不能及时捕捉到客户需求。

银行网点智能化的推广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银行网点智能化也需要注重用户体验。银行智能化节省了人力成本,打破了银行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对顾客办理业务的限制性,用机器代替人力,更应该注重银行的用户体验。银行可以对客户的大量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主动向客户通过移动渠道授信。同时,银行应该优化业务流程,客户可在网点自助了解银行产品、办理业务。

但是,金融服务具备很大的私密性和特殊性,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没有网点而只在互联网上,这一点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无法让客户感受到银行对客户的用心服务。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直接接触,才能得到客户更多的信任,客户也才会把金融需求更放心地放在银行。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技术和工具,是银行业的一个有效补充,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物理网点。

(三)实现网点服务移动化和社交化能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点服务移动化成为可能。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个人用户成为银行顾客,因此,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发展一定要实现网点服务的移动化,增强银行网点的社区化能力。

由于其植根乡土、贴近百姓的特色,社区银行被认为是争夺客户资源、深挖小微企业的有效途径。一段时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探索在不同地域成立规模较小的自助式或全功能式社区银行网点,希望以更少的成本拓展基础客户,弥补和大银行相比网点不足的缺憾。针对不同的居民社区和产业社区,银行的网点设置应当实现一定的差异化和针对性,强调线上线下的结合;社区银行开展小微业务,同样应当强调通过流程的标准化、电子化,实现批量化审批。

篇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是指商业银行凭借其优越的地位、信誉、资金实力、技术设备、人力资源、广泛的信息网络和机构网点以及社会经济联系面广等优势, 不运用或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为社会公共提供各式各样的资产负债表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 并从中取得一定手续费收入的经济行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规定的中间业务包括九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中间业务、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以及其他类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 是指为满足个人及家庭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以及商业银行通过对个人金融资产的重组和再利用, 使其得到保值增值的业务。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有了较快发展且成绩突出, 但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无论是市场需求、业务品种、功能作用和发展机制方面, 还是采用先进操作工具设备的水平都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因素有:

(1) 我国金融领域的立法滞后, 与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有关的法制不全以及金融管理制度不尽完善、不够合理。

我国现在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被限制在有限的几个种类上, 如:代理外汇买卖、代理发行和承销政府债券、发行银行卡、代理保险业务等;而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密集知识性中间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完全被禁止如:租赁类、资产管理类、金融衍生品交易类等。此外法律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没有明确的、系统的规定, 可操作性差,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2) 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制约了我国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信誉于一体的典型特征。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不但需要先进的技术作支撑, 也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我国这两项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时间有限;各商业银行对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投入普遍不足, 而且员工的素质、技术手段以及操作工具与发展业务的需要还相去甚远。

3 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巨大潜力和有利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有主导地位, 在资产规模、营业网点以及网络管理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显著地改善。国家正在进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财税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促进网络银行的兴起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又一广阔平台。近年来,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也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下几点为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加强立法,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金融政策管理制度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强商业银行和个人金融业务的人才储备和培养,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法人意识,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1999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严格要求, 资本市场大快速发展使企业融资更加方便等因素使得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已经几乎无利可图。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纷纷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服务。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调查, 着重分析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四个因素, 以及发展这两项业务有利因素和巨大潜力, 从而进一步提出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詹小颖.四大国有银行改革走向何方———从中行和建行改制看我国国有银行发展趋势[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5, (2) .

篇4: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在2015年机构业务亮点纷呈:对公存款时点增长5.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7%,其中机构存款3.8亿元,完成省行任务的112%;对公存款时期余额增加4.8亿元,完成省行任务的184.6%;销售养老金理财产品5250万元,完成省行任务的228%的基础上,2016年该行以营销拓户、养老金理财和职业年金为重点,通过抓客户、抓服务、抓源头,从九方面着力拓宽存款增长渠道,促进对公存款稳定快速增长,提升市场份额和同业竞争能力。

一是积极做好旺季存款“开门红”营销竞赛工作。该行高度重视,年前缜密部署,要求各支行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并根据各行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出年初旺季抓存竞赛活动方案,细分存款市场,锁定目标客户,落实抓存措施,尽快取得实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全年各项存款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切实加强与当地政府、人民银行、财政局的联系沟通,争取最大化支持,增加财政性资金在该行的摆放份额。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有增长潜力的财政、社保、国土等资金的挖转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瞄准目标,充分发挥一切人脉关系和存款信息资源,奖励兑现挖转有功人员和支行及相关部门。三是努力做好机构客户拓户和提质工作。该行突出近期保险、证券、信用社、村镇银行四类机构客户拓户重点,将拓户工作压力传导到每个对公从业人员,并调整机构金融业务考评指标,将大幅提升机构客户拓户工作在考评指标的分值比重。四是积极发展同业存款业务。该行按照省分行要求,同业存款业务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开花,每一个支行都必须有同业存款任务,都必须面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开展营销活动,要求每一个支行迅速行动起来,都必须营销成功一户同业客户。五是大力发展养老金业务。严格落实总行养老金业务部的要求,每个支行必须实现一单养老金理财销售,利用养老金理财业务收益高的特点,作为挖转他行存款的有利武器和创造更多中间业务收入的最佳捷径之一。六是积极发放公积金委托贷款。要求各县支行一如既往地营销公积金委托贷款,市分行将按各行所发放的委托贷款还原对公存款。通过委托贷款发放额所占比例提升,争抢公积金资金在我行的摆放比例不断提高。七是扎实做好存量客户维护。要求各支行安排客户经理做好机构客户营销系统中客户的认领和资料补录工作,认领率达到lOO%,并对lOOO万以上的重点大户落实好具体维护人,要求支行行长或主管行长带队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上门走访,了解客户需求和对工行的服务要求,不断提高重点大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八是继续跟进居民社保卡发行工作。要求各支行加强与当地人社局的联系,做好城镇居民社保卡发行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有实力单位的社保卡发行。九是积极跟进公共资源招投标及房管项目。继续安排专人跟踪此项目的营销,争取成为公共资源平台招投标系统的代理行:继续加强与房产局的联系,争取实现对住房维修基金、二手房买卖和新房保证金业务的代理合作,促进对公存款增长。

篇5: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部分 银行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章 银行法人机构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管理

一、法规制度 列举法规名称,文号;

(可与附录“外汇管理相关法规”通过标注页码对应)

二、政策要点

归纳总结相关政策,以要点形式列出;

三、检查内容

归纳检查内容,以要点形式列出;

(一)……

(二)……

(三)……

(四)……

四、检查方法

(一)……(违规风险点1)。关键词(标签,便于电子版检索):主体/业务/责任/操作 1.法律责任(罚则)

2.非现场检查方法(数据分析和比对): 非现场检查数据提取与利用,至少包括:(1)数据内容及其来源

包括:数据内容、形成过程、关键字段等;(2)数据核对方法:

(注:针对检查要点,尽量逐项描述非现场检查方法及数据筛选、核对过程,层次清晰、内容详尽)

(3)注意事项

3.现场检查方法(现场资料调阅、凭证核对、现场取证)现场检查资料的提取与利用,至少包括:(1)现场调取的资料及来源渠道或系统 包括:现场提取的数据、资料、凭证等;(2)现场检查方法:

(注:针对检查要点,尽量逐项描述现场检查方法及数据、资料、凭证的核对过程,层次清晰、内容详尽)

(3)注意事项

(二)……(违规风险点2)。(结构同上,下同)

五、检查典型案例

考虑到对各个银行的检查方式方法有所区别,并为更加直观 地表现检查方法,就

(三)所列每项检查要点,选不同银行典型案件作为检查方法专题材料,以供参考。

典型检查案例1: 典型检查案例2: 典型检查案例3: ……

典型检查案例格式:

【案例名称】:

【政策背景】可以分别从政策背景、检查背景两方面或者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陈述。

【案情简介】案情详实,内容至少包括但不限于:违规主体、时间、金额以及情节等基本要素。

【检查方法】按照

(四)、(五)相关要求,针对该检查案例重点介绍检查方法。

一是非现场检查方法: 二是现场检查方法: 三是相关证据要素名称等。

描述检查方法时,为直观需要,具体步骤可插入截图予以说明,但应采取适当方式抹去敏感信息。【定性依据】

【案件点评】一是对案件本身进行点评,二是对检查方法进行验证评估;三是其他。第二节

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的合规性检查(结构同上,下同)第三节

自身结售汇业务的合规性检查 第四节

短期外债指标管理合规性检查 第五节

对外担保指标管理合规性检查

第六节

银行直接申报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检查 第七节

外汇市场交易与牌价管理合规检查 第八节

结售汇人民币专用账户检查 ……(请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二章 银行分支机构自身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结售汇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

第二节

自身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的合规性检查

如:代债务人结汇、银行自身货物、服务贸易项下收付汇等 第三节 银行外币代兑机构备案合规性检查 第四节

外汇牌价管理合规检查 ……(请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三章

银行分支机构经常项下代客外汇业务检查 第一节

货物贸易购付汇和收结汇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二节

服务贸易项下购付汇和收结汇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三节

经常转移、收益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合规检查(不含个人外汇业务)

第四节

办理保险公司项下外汇收支的合规性检查 第五节

办理个人外汇业务的合规性检查 第六节

办理外汇账户业务的合规性检查 第七节

保税区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 ……(请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四章 银行分支机构资本项下代客外汇业务检查 第一节

代客直接投资项下合规性检查 第二节

代客境外投资合规性检查 第三节

代客境外放款合规性检查 第四节

代客外债项下合规性检查

第五节

代客境外担保项下境内本外币贷款合规性检查 第六节

融资性对外担保合规性检查

第七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公司)开立外汇资金账户、账户收支及结售汇合规性检查

第八节

居民个人资本项下账户开立、外汇收支及结售汇合规性检查

第九节

境内QFII、RQFII托管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十节

境内QDII托管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十一节

境内QDII业务合规性检查 ……(请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五章 银行分支机构国际收支项下代客外汇业务检查 第一节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检查

第二节

银行结售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检查 第三节

货物贸易核查信息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检查 第五节

报送外汇账户数据的准确性检查 ……(请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二部分 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章 保险公司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保险经营机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变更与退出管理合规性检查

第二节

保险经营机构外汇账户合规性检查 第二节 保险项下结汇、售汇及付汇合规性检查 ……(请补充检查业务类别)第二章 证券公司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证券公司开立B股保证金账户管理合规性检查 第二节

B股保证金账户使用范围合规性检查 ……(请补充检查业务类别)第三章 财务公司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合规检查 第二节

外汇贷款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三节

外汇担保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四节

境外投资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五节

短期外债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六节

结售汇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七节

境外放款合规性检查 第八节

外汇资金池业务合规性检查

第九节

数据报表及账户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检查

……(可进一步补充检查业务类别)第四章 信托公司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第一节

受托境外理财合规性检查 ……(请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第五章 金融租赁公司外汇业务检查方法 ……(请补充检查业务类别)

附录一 外汇管理相关法规

…… …… …… 附录二 金融机构外汇检查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篇6: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本文所指的银行指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指担保公司、贷款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融资机构。本文所指的信贷业务是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投向信贷而获取利润的相关业务。

前段时间,私营银行放开申请,全国上下一轰而上,实力私营企业纷纷报名,我依然一如既往的预言和警告:一两年内私营银行将全国遍地开花,三五年后,将纷纷出现不良贷款,六至十年将纷纷倒闭,最后余下的只有极少部分能坚持银行风控制度的私有银行存活下来。那些私有银行申请者看到本文,也许骂我是乌鸦嘴,但这是事实,是中国现有的经济规律,无法改变。就象本人当年对担保公司、贷款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网贷公司预言一样,还被三度踢出研究论坛,但现在他们终于知道,如果早期听我的警示,不会有今天困境和倒闭的下场!

银行信贷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比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更高,所以,没有一定专业和经验的人才及可控的风险控制机制,形成不良及至倒闭就成为必然。

形成不良的信贷业务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主观原因造成,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或没用适应风控的专业人才

经济建设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事在人为,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是人,不同的人经营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结果。

1、银行用人混乱。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后借鉴国外先进银行几百年的管理经验,有着相对可控的风险制度,但由于长期以来公平的用人机制被领导绑架,重用的不是靠送的就是靠关系的,所以用人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乱象,这是银行内部不可否认的事实。导致没有用专业水平的人混入了信贷相关部门,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风险,也不知道如何施行已十分建全的银行规章制度,导致制度执行偏差,最终执行结果对于风险当然是不可控的,后果就不难想象了。

2、专业人才缺泛。由于国内银行职员工资收入较高,行业稳定,所以担保公司、贷款公司、资产公司、信托公司、网贷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信贷公司很难招到有专业的实战人才。有专业知识的银行职员者知道,那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虽收入高,但并不能给人安全稳定的工作,工作压力过大,都在以透支青春来换取生活,所以他们根本不愿意跳槽。跳的一般都是业务能力差,在银行无法混下去的人或者对行业风险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过去。当然也会有一些有远大抱负的人想行走江湖,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但极少。在论坛调查中发现,从银行跳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工作后悔的高达96%,让人始料未及。招不到真正的专业人才,自然制定不出能控制风险的相关制度,而公司员工是按公司制度开展业务,自然办理的业务达不到风险制度的要求,所以风险无法控制,不良贷款自然应运而生。

3、人事管理不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参照银行风险控制制度,但一般都老板说了算,而老板绝大部分没信贷实战经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贷风险制度,在其干扰下制度根本不能执行,一旦脱离了风险控制制度,风险将无法控制,不良形成就成为必然。

4、非银行金融机构错误的用人制度让风险成为必然。调查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部门的人员基本都是业务不熟悉的人担任,而把有专业技术的人分流到前台开展业务,他们以为,这样不用管理就能控制风险,但他们并不知道公司的责任,管理部门本为制度建设、指导和监督执行的部门,管理部门人员业务不熟悉,根本不能制定出能控制风险的相关制度,更不用说业务指导和监督。前台部门是按公司规章制度办理业务,他们水平再高,再专业也只能按公司的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如果规章制度对风险无法达到控制目的,前台部门办理的业务自然也没有达到风控要求。所以,应当把专业水平高的人员担任管理部门要职,制定出能够控制风险的制度,只要前台部门人员按公司制度办理业务,就能有效地控制业务风险,这样业务风险才可控,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5、其它如人员配备不足、不重视员工培训、不合理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处罚机制等都影响风控制度的执行而导致风险的产生。

二、不能制定和执行银行或公司的风控制度。在140多家论坛调查中发现,银行基本都有完善的风控制度,只要员工严格按银行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就能达到预期的风控目的。而非银行参照银行规章建立制度的不到20%。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不良且可能形成损失的贷款,银行90%以上都是不严格执行制度引起的。调查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全纯属乱来,无论是多大的、多有实力的、国有的还是私营的业务办理过程都乱。早期我的风险提示,他们根本不屑一顾。所以目前我们国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用钱去赌明天,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参照银行风控制度,制定适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制度,让员工严格执行,走规范专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那才是出路,否则你们有一天一定会为自己的乱来买单。

三、过度授信是不良贷款最直接的原因。在对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国有银行客户176户、非银行金融机构客户269户不良贷款调查发现,银行176户全部存在授信过度的情况,非银行金融机构有252户存在授信过度的情况,整体过度授信率达到96%。所以目前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整天怪经济下行导致不良,其实并不然,超授信更易引起的不良。什么是超授信呢?银行授信是一项客户信用控制的过程,也是风险控制过程,在按照一定科学条件测算后,得出可控制风险的授信额度,也是最适合企业用信的额度。如果超过这个授信额度,风险将加大,不足将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调查发现,银行由于多头授信、被迫授信等情况使得授信过度,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绝大部分根本没有可控的风控制度,风控只看抵押物,只要有抵押就授信,忽略了经营指标,完全脱离风控制度,往往造成授信过度,给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种子。

为什么说超授信会引起不良呢?调查发现,过度授信后,企业把超出正常经营使用部分资金将用于投资,投向主要有一是国家多年限制的房地产行业。二是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见别人能赚钱就乱投。三是发放高利贷。四是高利借给他人或高利借给风投、高利贷公司。五是购基金股票等。投入这些致命行业,调查的445户不良贷款客户中,大部分都涉足以上投资行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所以信贷业务必须严格控制授信额度,四大国有银行都有严格合理的授信额度测算方法,希望各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都遵循国有银行那套授信方法,严格控制过度授信。对于一些非银行机构所说的中小微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无法测算,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该制度的原理制定一些简便的额度授信方法,比如通过平均占用资金原理,可推断出授信额度控制在实际平均占用流动资金75%以下。采用资产原理,可以测算授信额度在净资产减长期应收帐款后一半以内。这样不会出现过度授信,也不会在贷款形成不良后形成损失等。

四、见益思迁,为了赚钱,不顾风险,转以小贷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名义发放高利贷。这是加速非银行金融机构走向毁灭的道路。如担保公司在成立之初,都能按规定,老老实实从事担保业务,但由于本人在2008年初,在论坛上发布了担保公司的可行性报告中,报告中有相关经营平衡点的测算后,他们觉得,担保公司并不是他们想象的一样,很赚钱,实际风险很大,利润率低,最终可能得不偿失。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呈现波动,银行信贷开始有所限制,高利贷市场兴旺起来,由于高利率,年收益率达到60%以上,个别高的年率100%以上。在高利诱惑下,担保公司纷纷成立小贷公司,把资金投入高利贷,他们根本不知道,高利意味着高风险,在担保业务都无法控制风险的公司是不可能在高利贷那么高风险的业务中控制风险的。历史以来,发放高利贷的人往往比借高利贷的人死得更惨,可想而知,年利润率达到60%以上利润空间的生产或商贸企业基本没有,这意味着,借高利贷的企业将走向毁灭,自然放高利的人也随之灭亡。东南沿海论坛中140多家担保公司不顾本人多次风险提示均成立有小贷公司,都从事高利贷业务,这使他们一步步走向绝路,目前几乎没几家正常了。

五、急功近利,使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突破风控防线。国有银行或非银行金融企业领导为了业绩不顾风险,不顾业务实际给员工下达任务不符实际的任务,并以扣工资、免职等威协员工办理高风险业务。特别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以开除威协。所以员工不得不超越风险控制防线办理高风险业务,导致风险的产生。

六、领导独断专行,员工没有主人翁和归属感,业务办理身不由己或放任,削夺员工的责任感。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一把手权利过于集中,可以说是行内一手遮天,领导为了达到个人升迁或其它目的,往往不顾风险,压迫员工违规办理高风险业务,员工为了生存,不得不按领导指示办理,领导乱了,员工也只能随之乱了,就这样,风险自然就容易产生了。

七、不现实的任务压力是违规办理业务的推动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下达的任务往往超越现实的,规范做法根本无法完成任务,但任务不完成员工工资被扣,少则几百,多则千元,非银行金融机构更重,有上万,甚至几万的,弄不好,一大半年都得白打工,所以调查中发现,从国有商业银行辞职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后悔的。在任务压力下,为了生存,为之违规,迟早会死,不为马上死,所以各分支机构只能违规办理高风险业务,使得风险无法控制,最终将形成不良。

八、竞争压力,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违规办理高风险业务。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占领市场,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顾风险,抢占客户,使风险控制制度成了纸空文,只要客户提出的条件都去满足,从而过度授信,没能按风险定价等,给客户挪用埋下伏笔,企业投资风险加大,从而促使信贷业务风险的产生。

以上为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风险产生主观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诸如贷前调查不细致、贷后检查不到位、员工弄虚作假等次要的原因,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得到控制。

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审核不严,不符合条件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滥成灾。银行由银行监局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当地金融办监管,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接待就是效益,接待好了,什么违规的业务都不算事,在这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下,内外部监管形同虚设。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的审核由当地金融办负责,金融办为政府部门,调查发现,大部分监管者都没有金融相关专业或没金融实战经验的人员担任,根本不知道金融风险的存在,也不知如何审核风险可控的成立条件,更多的只是关注是否给当地政府带来收益。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滥成灾,一个城市,成千上万家,竞争激烈,使他们成为脱疆的野马,形成风险不可避免。

二、经济形势波动影响。受世界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下行影响,导致企业经营亏损倒闭,贷款形成不良。

三、房产泡沫破裂的影响。由于政府被房价绑架,脱离政府物价监管,房价定价混乱,房产泡沫越吹越大,2009年,进入国民房产消费剪刀叉。国民合法正常收入根本无法购置住房,只有些有钱人在炒作房产。2013年房产泡沫开始走向破裂,房产泡沫的破裂将带来经济下行的强烈振痛,这是经济规律,现在金融部门都感觉到,自己的客户纷纷经营困难,甚至部分已走向关门倒闭,不良贷款压力重重。这就是房产泡沫带来的经济表现。这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经济困难和恢复期,形势非常严峻,要充分做好应对的准备。

四、“国家政策”误导,银行中枪。国家似乎不相信房产的泡沫存在,仍在不断唱多房价,但大家应该看到国民平均收入一年不吃不喝甚至买不起一平米房产,这还不是泡沫是什么?但金融机构面临目前的不良压力后,也基本意识到了泡沫事实,几乎所有形成不良的贷款都与房地产行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中枪。我们也知道,国家目前唱多房地产,也是为了保持地价和消化库存,但我们金融机构要擦亮眼睛,不应为泡沫再买单。

以上是本人以前在东南沿海金融研究论坛的一些观点的总结,不到之处望指正。

金融研究员:

Seetoper 余多笔

篇7: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种虚拟的银行形式――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它是通过电子流和信息流来实现离柜银行业务,是银行柜台的拓展和延伸。网上银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上银行是指在网络中拥有独立的网站,并为客户提供一定服务的银行,这种服务可以是:(1)一般的信息和通信服务;(2)简单的银行交易;(3)所有银行业务。狭义的网上银行是指在互联网上开展一类或几类银行实质性业务的银行。这些业务包括上述的(2)(3),但不包括(1),一般都执行了传统银行的部分基本职能。目前,我国对网上银行的界定,采用的是狭义定义法。本文就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提出如下浅见。

1.确保安全运作。网上支付信息的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的保密性、真实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以网上购物支付交易的全过程为例,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网站本身的安全性;二是交易信息在商户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三是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由于电子形式的金融产品和信息,对于知道网络机密并能不留痕迹进入的网络“黑客”而言,其伪造、篡改、复制成本极低,真假难辨,网上银行对非法侵入者的吸引力极大,SFNB开业仅两个月,就有1万名黑客企图非法入侵,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占50%,如此脆弱的网络安全体系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何确保安全交易,为客户保密,就成了发展网上银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完善立法体系。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性,它传递信息(包括契约)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从理论上讲,国外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乎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境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用性问题。(2)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问题。网络金融服务和交易合约,一般都要比商品交易合同复杂。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更加剧了金融合约的复杂性。在金融合约中,一般都包括了合约执行的条件、具体业务、相关责任、抵押和担保条款等。传统上,各国都要求合约涉及的的各方以书面形式签署和保管相应的合约。因此,网上银行产生的服务和交易的无纸张化合约,是否完全合法有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3)品牌与知识产权。当国外机构在网上使用相同或相拟的图标、称谓以及涉及其他一些知识产权问题时,其认定。取证和处理难度加大。(4)境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问题。网络银行的一些交易和客户信息有可能来自境外,这些信息对于网络银行所在地来说,是否能被管理当局认可,作为网络银行进行交易的业务依据。(5)语言。大部分国家要求银行应将客户的相关信息,用指定语言提交客户并提交金融监管当局。当网络银行的客户为非本国居民,存在语言选择的合法性问题。因此,解决网络立法滞后问题刻不容缓,这是保证我国网上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造就人才优势。只有造就了一大批精通金融业务,又熟悉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网上银行业务才能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措施是:一是培养人才。采取各种形式广泛进行人才培训,可以采取“请进来”,请国外知名专家搞学术讲座,传播网络技术和网上银行管理理论;“送出去”,将部分优秀人才选送到国外著名的.网上银行,如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等,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可采取“离岗培训”、“岗位培训”、“以会代训”等各种形式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重在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二是留住人才。我国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改革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奖励机制,使真正的人才,感觉到在供职的金融机构“物有所值”,不要把我国现存的金融机构变成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等的“人才培训中心”。三是引进人才。为了拓展市场、跳跃式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可以不惜重金从国内、国外聘请一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4.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不但要宣传网上银行的卓越功能,更要宣传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信心。网上银行只有达到一定的客户规模,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收益。尽管银行家们为扩大客户群绞尽脑汁,仍难以消除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疑虑。二是拓宽服务领域。应根据客户群的特点,大力发展代理保险、基金、债务、彩票、金融理财等多样化产品,实施“套餐”产品的差别服务及交叉销售策略等。三是壮大客户群。网上金融交易额的支撑对盈利至关重要。目前,网上银行的顾客面较为狭窄,数量较少,上网客户主要集中在20-35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知识阶层,目前网上交易屈指可数,这是因为大多数网上银行只提供网上查询、申请等非盈利性服务,真正的网上金融交易尚未实质性开展起来,无法实现盈利。只有壮大客户群,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网上支付,才能抓住源头,大大提高网上银行金融交易额,才能由“量变”(交易额增加)到“质变”(网上银行业务实现盈利)。这些方面已经引起了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篇8: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

一、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电子业务

1.互联网金融

从概念上分析,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吴晓灵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从而进行银行业务处理的金融模式。而谢平学者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 也不同于带有传统色彩的资本市场所进行的直接融资, 是属于第三类金融的特殊金融模式。其实, 互联网模式的金融是一种金融服务与网络技术彼此作用、相互融合的新时代产物, 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只要金融业务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载体而开展和进行的, 其所属范畴就为互联网金融。一般包括保险、银行、证券等实体化金融机构借由互联网开展和进行的线上金融服务。另外, 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在线平台为客户提供的直接或间接金融服务, 也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

2.商业银行电子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 其实就是银行开设的一种发展历史不长的新型服务渠道, 也可以称为新的服务方式。简单而言, 就是客户进行金融业务操作时, 不需要到达指定的银行网点, 只需要利用手机、电脑、POS、电话以及ATM等多元化电子终端, 即可进行账户余额查询、汇款转账、网上购物、国债、保险、基金以及缴费等各项业务操作。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其电子业务主要包括五大类, 分别是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企业银行。这几类电子业务也是我国大多数银行都具有的业务, 极大程度地节约了人们进行金融业务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的对比分析

对比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 可以发现, 互联网金融具有三个极其突出的特点。下面针对各个特点进行详细地对比分析:

第一个, 互联网金融进行的是以网络为平台的全面性管理。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其电子业务大多将网点式服务作为基本的服务模式。而互联网金融与之不同, 以互联网为基本载体的金融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金融中空间、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和约束, 其信息来源的途径更加多元化, 信息质量也更加优质化。除此之外, 互联网模式的金融信息范围比之商业银行而言, 也更广泛化好而全面化。

第二个, 在历史交易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信用不断进行挖掘, 从而形成了新型的评价体系。就我国目前实体银行的信用体系而言, 漏洞太多, 全面性和完善性都不够。商业银行进行的信贷业务大多是在担保或抵押物的基础上, 其约束性和限制性太强。但拥有大规模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则与之不同, 该金融模式在过往的交易数据上, 积极进行数据整合、统计, 确定出更加明确有效的数据指标, 从而创新了全新且科学有效的信用体系。

第三个, 是充分尊重客户体验的精神性灵活产品。由于互联网技术自身携带的独特优势, 其云储存以及大数据处理为整个互联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极大的帮助。在电子商业、电子支付等不断壮大发展的今天,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方式无论是在交易记录的数据保存上, 还是在消费记录的信息备份上, 都有着极大的缺陷。但是互联网形式下的金融模式则不同, 这一金融模式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还能根据具体的顾客市场, 为对应客户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化金融产品, 以此为其提供“一对一”且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三、结束语

通过互联网金融以及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的比对分析, 可以清楚地知道,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商业银行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积极进行互联网技术在其电子相关业务的渗透和发展,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强化。也只有这样,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业务才会重新获得客户群体的青睐, 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2:47-57.

[2]李渊博, 朱顺林.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因果关系检验[J].南方经济, 2014, 12:36-46.

上一篇:弘扬天府文化下一篇:班竹中学卫生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