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2024-04-23

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精选8篇)

篇1: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吴海峰

搞好农村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把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时期怎样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更富有成效,我认为,必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个核心,注重两个环境,抓好三个培育,实现四个结合。

一、坚持一个核心,就是坚持改善农村贫困群体的民生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开发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扶贫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贫困群体的民生条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伟大事业。

我们改善农村贫困群体的民生,不仅要关注“吃、穿、住、行”,还要关注教育、医疗、文化等。世界银行的一份全球调查指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而且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缺乏影响力等。我国农村的贫困地区,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同时包括教育文化落后、人口素质差和思想观念上的贫困,是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的贫困线是很低的,目前人均收入标准才约700元人民币。而世界银行根据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消费水平,提出了每人每日1美元贫困线,每人每日2美元贫困线,简称1美元贫困线、2美元贫困线。世界银行还将1美元贫困线定义为最低标准贫困线,相当于最低生存线,1美元贫困线划定的贫困人口属于赤贫人口。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贫困线,其中只有11个国家的标准低于每天1美元的标准,我国为其中之一。即使按1美元的标准,目前我国仍有1亿贫困人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前不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医疗和教育等基本需要在内的“发展贫困线”,来取代现有的以维持基本生存为主的“生存贫困线”。按此标准,中国目前处于“发展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有8000多万。发展贫困线是在生存贫困线之上的一条收入线或消费支出线,不仅包括了维持基本生存水平所需要的收入,也包括了社会平均水平的教育、医疗保障所需要的支付能力。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使得贫困人口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致贫的原因。

十七大提出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社会建设内容。这些必将为农村贫困居民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二、注重两个环境:就是注重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注重使贫民脱离本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总的看来,农村贫困地区只所以贫困,主要是因为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具体表现为区域欠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态脆弱等硬环境,以及与此相关产生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落后的软环境。因此,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必须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强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用电难等问题。同时,也要着力改善这些地区的软环境,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好贫困地区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反贫困、反返贫能力。

另一方面,不少贫困地区,因其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偏僻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其恶劣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这些地方消除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难度很大、实现小康目标十分艰巨。目前我国2000多万的绝对贫困人口中,居住在山区的占51%,有76%的贫困群体长期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种环境也使得贫困人口素质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一些刚刚脱贫的人群,稍遇变故就可能返贫,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对于这些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不如多投入一些移民安置费,让贫民早日脱离这种恶劣环境。这里扶贫开发的重点,不该是“愚公移山”,而应是“愚公搬迁”,努力使贫民脱离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政府要制定鼓励移民搬迁的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异地扶贫,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三、抓好三个培育:就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培育艰苦创业精神、培育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致富的带头人

首先,大力培育艰苦创业精神。彻底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主要靠当地农民的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进行扶贫开发,建设好新农村,必须首先在贫困地区发扬光

大艰苦创业精神,必须把艰苦创业精神变为脱贫致富的现实。如果贫困地区缺乏“穷则思变、要干、要发展” 的精神,光靠外界扶贫肯定是不行的,很可能养成严重的“贫困依赖”思想。因此,对贫困地区进行精神扶贫,即大力培育艰苦创业精神、培育农民的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意识,甚至比物质扶贫更重要。农村扶贫开发的条件越艰苦,越需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越需要激发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奋斗、自我发展、知难而进的奋斗意志。要努力把艰苦创业精神转化为摆脱贫困的巨大力量,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

第二,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农村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必须因地制宜找准扶贫开发的产业发展路子,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如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劳务业、特色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在贫困山区,往往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的潜力很大。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的根本,当然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在特色产业的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把潜在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项目,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开发的产品,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产业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

第三,大力培育发展致富的带头人。贫困农村只所以贫困村,关键是因为致富带头人的缺失。农村致富带头人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村、成功于农村,是广大农村最具潜力的创业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就是一个科技示范场、示范园。致富带头人,往往“一人带一片,几户富一方”。因此,必须把培育、用好致富带头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加大对农村致富能人能力的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贫困农村经济的“催化剂”,农村结构调整的“推进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要积极实施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工程。把那些素质高、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人及时选拔到村干部的岗位上来。

四、实现四个结合:就是农村扶贫开发要与城市化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与提高扶贫资金效果相结合1.与城市化相结合农村扶贫开发需要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镇化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带动作用。必须把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也只有农民逐步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才能使贫困地区人口不断

减少,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当地农民的务农收入。

扶贫开发,既要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为贫困群众牵线搭桥到外地就业,又要搞好外地务工的农民工的扶贫,解决好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农村问题,保障输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在城镇有稳定工作但收入低的农民工,政府有责任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其家人向城镇迁移。要鼓励贫困地区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置换等各种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

从全国来看,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雨露计划”实施几年来,完成了不小的培训任务。但从监测情况看,扶贫重点村和重点县这几年外出就业劳动力人数的增长,都落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2002~2005年重点村和重点县外出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提高了4.21和3.76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平均则提高了6.82个百分点。而且,重点村和重点县来自劳务输出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收入平均增长了

53.94%,而同期重点村和重点县分别才仅增长31.16%和25.39%。事实说明,扶贫开发在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必须加大力度。

2.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要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机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标,以培植森林资源为重点,着力搞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同时,也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积极推动以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的生态能源建设,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展现农村“蓝天、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

在扶贫开发的导向上,必须改变所有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就主要不是做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应允许那些生态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放慢增长速度,一些乡村甚至可以保持零增长或负增长,以牺牲局部利益、保护全局利益,牺牲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为此,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对于这些地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降低城镇建设

强度,降低工业发展强度,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完善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在禁止开发区域,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开发活动。在这些地区,扶贫开发的产业发展要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并实现特色农业的生态化和旅游业的生态化,促进生态建设与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协调和共生共荣。

3.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在农村扶贫开发中,要充分发挥社会扶贫的作用。政府扶贫属于第二次分配,社会扶贫属于第三次分配。社会扶贫与政府扶贫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趋势上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并有意愿捐款扶贫的人越来越多,属于第三次分配的社会扶贫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属于第二次分配的政府扶贫的作用会相对下降。

在社会扶贫方面,政府要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和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其关键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更多的人表达社会责任心和施展才华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组织筹措扶贫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形成各行业、社会、政府共同推动的大扶贫格局。

目前,我国的“第三次分配”力度小与捐款减免税政策的力度不够有关。在国际上,有的国家按30%减免,有的按50%减免,有的实行税前全免,美国企业捐赠的免税比例为11%,我国只有3%,无法使企业形成捐赠激励。这就需要加大捐款减免税政策的力度,以激励公民的募捐意愿。据统计,美国的捐赠款每年都在20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其中2003年为2410亿美元,人均善款46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而我国目前募集的善款仅占GDP的0.05%,潜力是很大的。

4.与提高扶贫资金效果相结合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需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扩大信贷扶贫资金规模,加快推进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探索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方式和途径,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和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覆盖到了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有利促进,但不能替代扶贫开发。因为,财政扶贫政策措施有其特定的扶持对象、区域和内涵。但是,需要建立扶贫开发政策与其他支农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整合部分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以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

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必须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为此,要加强民主管理,把扶贫项目的选择与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结合起来,让群众有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他们明确具体帮扶项目、帮扶单位、资金来源、技术措施以及目标要求,结合实际自主选定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多数村民能够受益的项目。同时,要建立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度,提高扶贫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完善项目评审、公告公示、专账和报账、审计考评制度,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确保支农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运行,更好地促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作者:吴海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篇2: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分类: 原创

在新的世纪,希望与挑战并存。对一名新时期的财政所工作人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

是怎样在新时期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我,自我挑战,发挥个人“才能”,促进财政事

业的发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财政所人员如何才能搞好本职工作、发挥个人才能,促进财

政事业的发展?

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一个

永恒的主题,无论我们是领导还是职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算是称职的职工,否则

就是一颗松动的螺丝钉。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如果我们每一个财政人

员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财政事业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我认为,必须结合自己的本职岗位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

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只是因为生计的缘故,也应该对得起这碗饭。现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

代,财政所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其他行业的一面镜子,直

接关系到我们财政系统的声誉。

二、树立责任心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财政所工作人员,要搞好本职工作,一定要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

坚持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重点,克服一切困难,集中一切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为财政

工作服务。没有责任心的人不仅仅是害了自己,害了本单位的利益或工作进度,也会影响到

别人的工作进展。没有吃过“青稞面馍馍”的年轻干部,怎么会有较强责任心呢,这话有点

牵强、苛刻。但这话我认为不假。

三、遵纪守法

新形势下,我们财政干部要坚持财经纪律,强化自己的财经法律法规意识。按照财政规章制

度的规定,认真执行个人服从单位,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不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财经法规。加强自身修养,行使好自己权利,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摆正个人和单位的关系,积极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自觉

地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严格按财政法规办事,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无条件地纳入上级财政部门和本级党委、政府的组织纪律的轨道。

四、加强财政服务职能

作为基层的财政所工作人员。应该以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一切为了人民,始

终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为上级财政部门和本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做好服务是我们财政所人员应该加强的一项长期工作,主要是看我们的实际行动。作为一名从事财政工作的人员,其主要工作就是为党委、政府理好财,为财政负好责,为群众做好服务。

别愁自己知识匮乏,别觉得自己不行,只要从现在做起,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将手头的工作做精、做好、做透,“水果”熟了自然好吃,当人们称你为专家时,自会受人

尊敬和重用。

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加强对计算机网页制作的学习,为全县各乡镇的政府网络信息化建设(乡镇政府网络化建设应包括所属各单位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贡献。服务于本行政辖区的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对各乡镇之间的信息提供交流、学习、共享的平台,节减不必要上县办理业务而形成的差费开支。这也是我们财政所人员在新形势下应该做的一件体现先进性、发挥个人才能的一项比较好的选择

五、做好本职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我们是领导还是职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算是称职的职工,否则就是一颗松动的螺丝钉。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如果我们每一个财政人员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财政事业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有责任,我们还要对别人负有责任。任何一个人对责任的懈怠都会影响到单位。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其实我们能否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整个财政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意义。

做好本职工作,从现在做起:具体说要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知难而进,以大局为重,以单位的利益为重,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做好本职的同时,献计献策,乐于创新,力争为财政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规范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做到“把职业当事业,把单位当做家”!如果我们像对待恋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自然能把工作做好。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那都是单位的需要;每样工作自有用处,甚至不可或缺。既然应承了工作项目,就当义不容辞,专心专意做好它。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对工作如认真研究,抱有好奇心,并尝试去喜欢“她”,就会觉得有趣,也自然渐渐熟练。熟能生巧,在外人看来很复杂的事情,对你来说,没什么难处可言。就像爱人一样,如果分心了,她会不高兴,可能不让你舒服过日子。

我们既然“嫁给”财政,就应该对它忠诚,对它负责,对它热心,为它服务,为它奉献。

作好本职工作,加强政府网络信息化建设

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加强对计算机网页制作的学习,为全县各乡镇的政府网络信息化建设(乡镇政府网络化建设应包括所属各单位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贡献。服务于本行政辖区的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对各乡镇之间的信息提供交流、学习、共享的平台,节减不必要上县办理业务而形成的差费开支。这也是我们财政所人员在新形势下应该做的一件体现先进性、发挥个人才能的一项比较好的选择。

篇3: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探析

1 农村扶贫开发的运行方式

1.1 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政策的一种重要运行方式, 是指以贫困村为扶贫的具体帮扶对象, 领导联系到村, 帮扶对口到村, 计划分解到村, 资金安排到村, 扶持措施到户, 项目覆盖到户, 扶贫效益到户。其目的在于利用较多的资金及其他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以村为单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口素质、改变村容村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整村推进扶贫政策的实施给贫困农村地区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纯收入的较快增长。

1.2 产业化扶贫

产业化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利用贫困地区的特有资源,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贫困农民脱贫增收的目标。其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企业为龙头, 围绕一种产品或者一项产业, 实行加工、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经营, 形成一种“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二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其特点在于把一家一户联合起来, 把分散的经营组成一定的规模, 主要解决单由一家一户无法干好的事情。中介组织具体包括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三是优势产业带动型。充分发挥当地的独特资源优势, 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原则, 积极开发特色明显的产品与产业, 形成集加工、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四是乡村旅游带动型。基于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 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下, 通过合理开发旅游业, 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良性的轨道, 使贫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

1.3 劳动力转移培训

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的直接目的是让农民提高就业技能和素质,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实现农民有效就业,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在对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需求分析时, 应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产业发展形势, 着眼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 分析产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二是结合地区行业特点, 测算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三是结合企业发展状况, 针对具体岗位要求, 分析培训具体内容。在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配套措施方面, 加强包括电子网络、人脉网络在内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 增强就业的有效性。据统计, 1978年以来, 我国已有近2亿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转移。

1.4 自愿性移民搬迁

移民搬迁扶贫是指将生存条件极差、社会经济条件极其落后、发展难度大且成本高等地域内的贫困人口, 迁移到生活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 实施异地开发扶贫。移民搬迁可以帮助生活生产处于极端恶劣环境下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在实施移民搬迁时, 应重点做好四项工作:首先, 深入村组农户, 认真进行调查摸底, 准确掌握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搬迁意愿。其次,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 对居民点进行科学规划, 完善道路、水利、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 解决迁移户的基本生产资料问题, 实现“搬迁一户、稳定一户、脱贫一户”。再次, 获取土地、财税、林业和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在搬迁过程中, 涉及到各项相关手续和费用, 相关部门应予以优惠和减免, 以降低搬迁成本, 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最后, 对移民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要密切关注, 及时提供帮助, 可以通过科技培训、文化教育等方式, 帮助迁移户脱贫致富。

1.5 金融扶贫

金融扶贫就是为缓解贫困地区及其农户的贷款难问题, 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生产, 国家通过小额信贷的方式, 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创造发展机会, 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生产问题。2000年以来, 我国对金融扶贫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奖补资金模式。即承贷银行向贫困地区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后, 由国家财政拨付奖补资金用来贴息、弥补部分损失、奖励贷款回收率高 (达92%以上) 的机构。二是担保资金模式。银行机构向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 需由政府公职人员担保, 以加强对借款人的约束。三是民间金融中介模式。即贫困地区的小额扶贫信贷由我国非政府组织提供, 如:扶贫经济合作社 (1993年设立)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合作组织 (2006年启动建立) 等。四是国际援助模式。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对我国贫困地区提供的扶贫信贷项目, 如:联合国儿童规划与发展项目 (2001年启动) 、农村社区滚动发展资金子项目 (世界银行于2007年在河南启动) 等。

2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自大规模实施农村扶贫开发以来, 在扶贫政策、措施和机制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经验, 如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强调开发式扶贫为主并辅之救助式扶贫、兼顾生存贫困与发展贫困的动态治理等, 这对于缓解我国农村贫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农村扶贫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机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2.1 扶贫开发运行机制有待改进

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我国反贫困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在以后的扶贫开发中继续采用。然而, 随着农村反贫困实践的持续深入和反贫困难度的不断加大, 这种“自上而下”的扶贫开发模式, 难以充分发挥贫困农户的主体性, 他们缺乏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致使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扶贫的代价较高且可持续性也较差。

2.2 贫困人口的发展成本快速增长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都明显偏低, 造成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其基本生活。而近年来的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迅速增加, 大大超过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过高的教育与医疗费用促使刚性的必要支出上涨, 导致贫困农户中的相当部分依靠举债度日, 从而加深了贫困农户的贫困程度, 并使得部分刚达到贫困线之上的农户在事实上已处于贫困状态。

2.3 防止返贫的任务艰巨

贫困农户的家庭经济薄弱, 收入不够稳定, 发展的波动性和抵御生产生活风险的能力较差, 所以通常难以实现稳定脱贫。他们仅能够维持简单的生产与生活,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疾病发生和市场风险等情况, 就会重返生活困苦之中, “因病、因灾、因学”致使农户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

2.4 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加大

经过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 在那些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 贫困农户已基本实现了脱贫;但剩余的贫困农户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文化落后等原因, 还处于贫困状态之中。要解决这部分人群的贫困问题, 投入的成本更高, 脱贫的难度也更大。

2.5 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贫困农户的脱贫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 市场经济对于农村扶贫开发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价值规律、竞争特性和利润最大化是其固有本性。贫困地区由于基础条件差、自身实力弱,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必定会处于劣势地位。比如, 贫困地区的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往往流向条件好、回报率高的发达地区, 这对农村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3 完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对策建议

3.1 充分发挥贫困农户的主体性

新时期实施农村扶贫开发, 要针对由于贫困农户被动参与而影响扶贫开发成效的问题, 可通过增强农民权利意识、赋予农民相应权利、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途径, 建立健全贫困农户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性运行机制, 进而充分发挥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赋予贫困农户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要求参与到扶贫开发的整个过程, 以提高扶贫开发资源的使用成效, 并逐步提升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力, 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2 突出贫困农户的发展要求

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既要在满足贫困农户基本生活的基础上, 还应突出他们的发展要求。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 为贫困农户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以提高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其二, 加大对贫困农户的资本投入, 健全劳动力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体系, 为贫困农户的就业创造条件;其三, 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设施环境, 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 增加贫困农户的创业和发展机会。

3.3 构建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稳定脱贫, 必须在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 增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构建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对此, 一方面要发挥产业化扶贫的优势, 突出产业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 打造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产业链, 加快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 要建立高效、多元的扶贫格局。为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必须充分挖掘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和帮扶单位的扶贫能量, 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联动, 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3.4 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

由于贫困农户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导致扶贫难度加大。对此, 要认真调查并全面分析造成贫困的多种因素, 着眼于贫困地区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在充分认识农村贫困状况、分析贫困成因的基础上, 采取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既要满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与生存问题的现实需求, 更要为他们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迈向小康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基础。

3.5 激活贫困地区的内部潜力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而言, 努力争取外界的帮扶是必要的, 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理清发展思路, 提供好的项目以争取外界的帮扶和支持。对争取到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资源必须积极配合、强化管理, 确保帮扶项目起到很好的扶贫效果。但外界帮扶仅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 要实现脱贫, 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应注重激活贫困地区的内部潜力, 发扬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与扎实苦干的精神, 坚定信心, 艰苦创业, 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篇4:搞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一、万安县扶贫开发成就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江西万安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综合素质、创造发展机会为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强化项目管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概括为“一减两增三提高”,即: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减少;人均纯收入、财政扶贫资金总量;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产业规模得到提高,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的18364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11500人,重点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1年底的895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1971.46元;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26.2元,低收入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186.4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由2002年的380.1万元增加到2008年度的1004.3万元。主要做法有:

1整村推进,用活10万、撬动100万、带动1000万。一是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分析贫困乡村的致贫原因,明确扶贫规划的重点扶持对象,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实施项目,掌握了扶贫开发规划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捆绑使用扶贫资金。采取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整合老建、农业、交通、科技、卫生、文化等部门的扶贫资金,确定投资重点,实行任务分解到单位、目标落实到单位、奖罚兑现到单位,切实保证重点村规划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发挥项目扶贫效益。几年来,以每个重点村的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为“酵母”,吸纳汇聚定点扶贫单位、县直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帮扶资金和群众自酬及投劳资金100万元以上,使分散单项的各类资金被有机地捆绑起来,确实达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给每个重点村每年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从2002年开始,在重点村新修(改建)村组公路282条363.07公里,水利设施82处,学校12所2490平方米,沼气池建设4790座,“户户通”自来水建设163处,“三清三改”建设82处,举办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班872期,培训贫困群众48913人次。

2移民扶贫,搬迁一户、新建一村、稳住一方。自2003年被列为江西省移民扶贫搬迁试点县以来,该县共搬迁移民2917户11998人,大量的移民通过扶贫搬迁,在新安置地安居乐业、新建家园。一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在移民搬迁对象的选择和确定上,紧紧结合县情,做到“四先四后”,即:先库区、后山区,先整村(整组)、后个别,先上乡(主要是库区和深山区)片、后下乡片,先集中安置、后分散安置。二是规划建设移民新村。为了确保移民新村起点高、标准高、配套全,对所有移民新村统一安排资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优惠政策、统一提供服务,并结合小康示范村、“五通一气”示范村、“三清三改”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移民能够搬迁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发展空间长足的移民新村。三是加大后期扶持力度。移民搬迁后,要稳得住、富得起,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扶持。我县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移民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生产,送发科技资料。县劳动局、县扶贫办优先安排移民户子女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先安排贫困户子女外出务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并组织1536多名党员干部与搬迁移民结对帮扶,从资金、政策、信息、物质、科技等方面为移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扶持。

3产业扶贫,确定一业、扶持一片、形成一品。全县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是因地选择发展产业。围绕全县的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确定了水产、生猪、肉牛养殖和水果、竹木种植等主导产业,编制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实施计划,制定了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二是拓展壮大产业规模。在库区大力发展“猪——沼——鱼”及特种水产养殖,在山区大力发展“猪——沼——果”和优质脐橙种植。目前,全县有水产养殖户1.4万户,养殖面积9.85万亩,水果种植户3800多户,种植面积6.8万亩,商品猪年出栏13.4万头、肉牛年出栏1.5万头。三是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培植一批种养业专业大户,发展各类农副产品流通销售组织,培育了“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水果有限责任公司”和“肉牛养殖协会”等一大批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创新产业化扶贫机制,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互相联结、互相弥补,加快了产业的发展步伐。

4劳动力转移,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家。把提高贫困群众的职业技能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引导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发家致富、依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一是市场抉择培训内容。根据劳务市场信息和需求,灵活安排培训时间,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大范围地安排培训实践,重点举办了电子技术、电脑应用、机械制造、家政服务、幼儿教育等市场就业形式广阔的培训班232期,培训学员7612人次。二是定单输出劳务地点。通过全县及各乡镇驻外招商站、县就业局、在外务工人员、县工业园区企业的信息提供和联系交流,与广东、浙江等沿海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地,签定劳务输出“定单”合同,采取县负责培训学员、用人企业负责安排劳动力的合作方式,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训学员,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也极大了激发了学员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定期反馈培训效果。县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并根据千变万化的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培训时限、培训内容。同时,加强与外出务工学员的跟踪回访,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更好地组织劳动力转移借鉴新经验,探索新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贫困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贫困人口抵御灾害和风险性差。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一遇大的自然灾害,血本无归,缺少避灾和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例如我县2008年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全县76个重点村及增补村林木和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坏,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全县76个重点村及增补村受灾群众达7.7万人,因灾返贫人口达8146人,人平均纯收入减少382元左右,经济损失十分严

重;二是扶贫开发工作方式没有把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和自然资源开发并重层面上,依然停留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没有充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扶持对象在当家作主参与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增强自信、增长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服务,促进良好扶贫成果的实现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要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扶贫开发工作方针,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作用,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完善服务体系,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变“要我富”为“我要富”,提高村民参与整村推进积极性,以提高贫困人群综合素质、创造发展机会为突破口,为贫困群众搭建创业平台,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一要完善服务体系,拓宽农民致富渠道。目前应注重以多个方面强化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各级领导、包扶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根据市场的瞬息变化要求,多方搜集农村科技致富和开发项目信息,及时提供给广大贫困农户,帮助他们选择好项目,规避市场风险;三是技术服务。畜牧、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养殖业、种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深入养殖、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防疫、灭病原菌和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等实际问题。三是中介服务。积极为贫困村、贫困户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帮助农户宣传、推介产品、签约定单位等等,搞好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环节;四是组织劳务输出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把转移贫困劳动力作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和重要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贫困村的农民到县内外、省内外、输出劳务,增加收入。应组建贫困地区民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进城打工提供就业指导和法律援助。五是社会保障服务。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配套服务措施上实施一揽子跟进,探索建立农户种植、养殖项目保险服务,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等因素,不至于因此而返贫致贫。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等等,使经济增长最终得以覆盖贫困人口。

篇5:新时期如何搞好党建工作

温久而知新,重新学习了《四届八次全会报告》内容,对此也有了新的认识、体会,针对其中“党建决定根本”这一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我浅谈一下新时期如何搞好、开展好党建工作:

一、抓学习,搞调研,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进一步武装党员同志的头脑,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自觉性,树立他们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在学习中,创新学习方式,尽量让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职与离职相结合,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例如我们可以改变以往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不再以念书念报为主,而是采取以专题发言为主,集中研讨某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的讨论式学习方式,先由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就工作中某个主要问题进行中心发言,然后分管领导作点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建议。这种专题研讨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党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学习型、研究型的党组织打下良好基础。集中学习时可以通过党委中心学习组、召开学习会议、党支部以及党小组进行学习。自学时可以指定一定的必读篇目,让许多同志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认识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思考一些重要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职学习:可以派出一些优秀的党员代表走出企业,去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思想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在学习中着力于思想和工作相结合,认真交流思想和学习心得体会,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另外,还可以鼓励党员同志深入基层和企业,认真调查研究,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理论分析,积极公司出谋献策。

通过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创设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一定能使他们做到观念上转变,思想上进步,作风上改善,工作上创新,视野上拓宽,心胸上开阔;一定能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统一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上来。

二、强化基础建设,为党建注入生机活力,不断挖掘人才表彰先进.

首先,我们进一步可以引深“五好党支部”和“无违纪支部”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党员访谈制度,开展支部成员和党员、党员和党员之间的谈心活动,结成对子,搞好帮扶,沟通思想,加深感情,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第二是在党员入党纪念日,开展送温暖活动,送上一束鲜花、一声问候、一片期望,使党员有一种“我是党员我自豪”的荣誉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和信任感、归属感的党员之家。第三是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召开党员大会,缅怀党的丰功伟绩,评选表彰优秀党员。我们在深入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中,可坚持要求各党支部工作结合公司具体实际,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真正使党建工作与经济中心工作结合,为推进企业建设培养更多人才、表彰更多闪光点、挖掘更多领军人物和产业领袖。为此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各类评选活动如:双争先锋模范、双爱双评活动,青年岗位能手等等.最后我们可以创新用人机制,及时调整充实各支部班子,把有朝气、有觉悟、有素质的青年党员选拔到支部领导岗位上来,提高班子的活力。并且坚持吐故纳新,注意发展新党员。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年初有计划,帮带有人管。实行一帮一,具体落实到人,严肃纪律,在发展党员方面,不照顾情绪,不照顾资格,坚持符合一个,发展一个,并公开亮相,全面公示,认真考察.

三、抓党建,探路子,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面对新时期的企业党建工作,结合实际,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一是在企业改革中同步推进党的建设。围绕企业改制中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认真抓好新时期的党组织建设。做好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及管理工作。如果可能可以纳入计算机系统,建立党内统计信息库,对党员进行动态管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与各基层党组织的信息联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企业党组织设置,充分作好各项基础工作。三是抓好标准和规划的制定,建立党员管理制度,给党员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对党员干部建立长期的学习制度、检查制度、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使本系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能够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采取的措施,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明确怎么做。四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

四、抓作风,重服务,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思维模式,把精力集中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上来。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惩处,使每位党员都积极争取做一名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开拓创新、人民满意的优秀党员。按照“文明言行、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的要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事事处处为企业的形象着想,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使公交企业成为文明言行、环境优美,团结和谐,办事高效,服务优良,秩序井然的服务部门。

篇6: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鲜明地指出了我党的工作方法,几十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人大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内容,也应该时刻注重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履行人大各项职责的全过程。

一、进一步提高对搞好新时期人大调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调查研究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做好其他各项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查研究,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准确依据,从而使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各级人大对调研工作应该说是重视的。一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建立和发展,各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建了副部级研究室,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正厅局级研究室,3个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副厅局级研究室,市级人大常委会基本上都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较高、具有一定人大业务知识和一宗研究能力的干部队伍。二是常委会领导经常给机关工作人员出题目、压担子。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领导对调研工作极其重视,他们围绕民主法制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谋划调研题目,组织带领机关全体干部到基层进行调研,并要求每位同志写出有情况、有观点、有建议的调查报告,从而使机关的调研工作日趋活跃。三是定期召开人大理论研讨会,活跃人大调研工作。有的地方定期召开人大理论研讨会,每次会议突出一个主题,及时将省、市、县、乡各级人大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总结推广,从而使人大工作不断得到创新和提高。四是各地人大工作者把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功,认真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找出对策,提出建议,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服务。然而,我们还应看到,有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负责同志对调研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人大工作者对调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偏面的看法,所有这些都是与新时期人大调研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一是认为理论是空洞的,与实践脱节,可有可无。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过列宁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他主张,一切有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可见坚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对于推进我们的各项事业与时俱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实践来看,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缺乏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相对于日益活跃的人大工作来说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人大的普遍重视,研究的力量还比较分散而薄弱,这是与人大在实施依法治国和建设政治文明过程所处地位和担负的历

1史重任所不相适应的。目前,我国法制还不太完善,一些问题尚未从法理上阐述清楚,人大各项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一些具体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诸如个案监督、述职评议、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等项工作还亟待制度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人大制度进行总体把握,对各项探索进行系统总结,对人大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高度理清工作思路,从理论上解疑释惑,指导人大具体实践。近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履行职权的过程中,探索和创造了许多有益的做法与经验,需要通过大力加强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和提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也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每一位人大工作者都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千差万别的客观实际,把握千变万化的社会走势,推进工作创新和理论创新。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理论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是认为人大调研是专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事,与其他人员关系不大。诚然,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重要任务。但这并不表明人大调研完全是研究室的任务,与其他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全无关。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搞好调查研究是人大各项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有效的调查研究,不能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开展人大工作就无从下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一府两院的工作千头万绪,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无法抓住影响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行使决议决定权;就无法发现一府两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就无法掌握拟任命人员和被任命人员的德才素质和工作表现,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就无法了解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哪些问题,进而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服务。可见,调查研究是人大的基础性工作,不会搞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讲就等于不会做人大工作,每一位人大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调研工作与自身所侧重的工作内容的内在联系,充分认识搞好调查研究对自身岗位的重大意义,苦练调查研究基础功,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认为人大调研就是走走形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搞调研是软任务,不需费很大气力,搞好搞不好也没有什么标准和尺度。也有此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调研工作“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正是在这些思想倾向的影响下,人大调研就真的成了“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看完以后吃顿饭”,整个调研过程下来,一点儿有价值的情况也没有掌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就更无从谈起,最后向基层的同志要份材料回来加一加工了事。像这样的调研的的确确是走走形式而已,根本触及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确实收效甚微。然而,人大调研不同于一般工作调研,相比之下,它具有法律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特点,它是人大履行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常委会决策提供依据,其性质是决策研究。在另一角度上讲,人大研究又是应用性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它主要是围绕常委会行使职权展开的,是以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的,因此其实践意义很强。由

此可以看出,卓有成效的调研是极富生命力的,每一位人大工作者都应将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把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我们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改进调研工作,提高调研水平

(一)明确人大调研的课题和任务,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的选择,是人大调研面临的首要问题,决定着调研的发展方向和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在这个问题值得下一番大气力。勿庸讳言,人大调研的内容来源于人大工作实践的内容,日益活跃的人大工作为调研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同时也向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任务。面临诸多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选择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调研工作不同于一般事务性工作和程序性工作,它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广泛的社会生活去汲取营养,又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某一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某一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前景,还需要提出一些富有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切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否则就没有什么深度和真知灼见。所以选择课题不能过滥,不能贪大求全。而应该坚持两个侧重,一是侧重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大如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等;二是侧重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村委会直选、维护司法公正、如何监督条管部门等。在明确了研究重点以后,还应注重调研工作的计划性,编制长远规划和计划,并结合工作实际逐步落实。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人大调研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人大开展调研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人大调研的重点往往是一些社会难点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不亚于隔靴搔痒,达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要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敢于说真话,坚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当然我们要作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全面客观的研究,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这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题中应有之义。

(三)坚持创新原则,突破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人大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而调研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前瞻性和创造性,就更需要我们把这种创新精神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遵循宪法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勇于破除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制,从那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做法中解脱出来,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提出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运用多种有效方式,推动调研工作向更深的领域拓展。俗语说:“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提大鱼”。搞好调查研究光靠闭门造车不行,因为好风景多在于险远之处,真正的调研成果往往等

待我们到偏远的基层去拿,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取。因此,我们要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明查暗访等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调研,同时注重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查研究,并在调研过程中坚持“两个务必”。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

(五)充实调研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专门机构的作用。从目前各地情况来看,人大调研工作还没有引起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人大调研机构还不太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这是与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调研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还相对较好,主要体现在人员较多,分工较细。而市级人大常委会的研究室人员较少,一般也就是 3—5人,但他们承担着常委会机关大量的文字任务,诸如起草领导讲话、搞好会议服务、起草文件和报告、承办内刊、负责对外宣传,有的还要为重要文稿进行把关等,这样一来,独立进行研究的力量显得比较薄弱,专门搞调研的时间就微乎其微了。而县级人大常委会由于编制所限,设研究室的很少,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由办公室或其他工作机构的一个同志应付,很难系统和深入。鉴于以上情况,研究室系统应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把各级人大常委会研究的力量联合起来,对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合作开展研究。从事人大调研工作的同志也要自我加压,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在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同时,在调研工作上多花费一些气力,多取得一些成果。

三、注重调研成果的宣传和转化

篇7: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目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用工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用工性质向多元化、市场化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针对新情况、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摆在我们企业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围绕这一时代主题,我们应如何搞好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

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要严格遵循“三好”班子创建活动要求,努力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着力培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集团公司党委和分公司党委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应对复杂局面、统揽工作全局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干事创业”的坚强集体。有效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委作为党在基层的一级组织,在企业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必须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切实做到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有思路,对企业工作要有指导,对当前改革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要有明确的意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既要抓选拔,更要抓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上下功夫,在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功夫,加大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培养和教育。另外,还要重点解决好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谋求发展的精神状态问题、发展战略调整问题、战胜困难的信心问题。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制度,注重培养后备干部,确保企业发展后继有人,避免干部断档现象发生。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当成一份责任、一项工作、一种境界,才能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机遇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的内容,把握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体现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紧扣发展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努力实现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和谐矿区进程,实现强企富民新跨越。

二、要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

加大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作用有许多方面,如振兴企业、改善管理,目标导向、全面发展,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道德约束、制度控制,服务公众、辐射社会等。要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工作思路。党委要统揽协调“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认真落实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要对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定出时间,定出具体目标,要形成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持续发展积蓄后劲,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突出工作重点。当前,我们重点应抓好企业精神的宣传和培育,用企业精神唤起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荣辱观,把职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出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

活力;职工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对企业来讲,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就是以企业的全体员工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满足职工的需要,实现职工的利益。以人为本,应作为我们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一定要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应改进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广度,扩大涵盖面,加大力度,增强实效性,增强亮度,提高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实做细。应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魂”纳入企业文化这个“体”中,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激励人心的力量。要注重同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形成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要正确把握好创新、继承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创新上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创新必须要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持续增长,有利于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提高党组织的生命活力。

四、要进一步发挥群众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篇8:新时期怎样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一、存在问题

(一) 贷款规模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扶贫政策效应弱化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98年—2003年的6年间, 中央的扶贫贴息贷款累计达到721亿元。1998年的扶贫贷款数量为100亿元, 2003年的贷款数量增加到180亿元, 尽管扶贫贷款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 但在扶贫资金中所占比重并不稳定, 从2000年的60.7%降低到2005年的54.5%, 并且由于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每年实际发放的贷款数量呈递减的趋势。从总体上看, 扶贫贴息贷款的投入规模较小, 难以满足广大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以甘肃省为例, 甘肃是贫困面较广的省份, 有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贵州省农行介绍, 2000年贵州省发放扶贫贷款金额为23亿元, 而2005年仅有8.36亿元。2006全省有140万贫困人口, 约40万贫困农户需要扶持, 按照新的贫困标准, 如果不考虑加工业贷款需求, 仅保证贫困农户的需求, 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计算, 每年若只有一半的贫困户得到贷款扶持, 就需要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2亿元, 而若是全部贫困户都得到扶持则需要24亿元, 因此发放的扶贫贷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同时由于发放的扶贫贷款的短期性,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扶贫贷款的效率, 影响了扶贫效果。

(二) 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1.资金漏出率高。

据张宝民 (1997年) 的调查, 大约有40%的扶贫资金没有用于扶贫。首先扶贫贷款“农转非”。据2004年审计署报告, 就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看, 扶贫贴息贷款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工业、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性和竞争性行业, 而用于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却逐年萎缩。其次扶贫贷款扶富不扶贫。申请扶贫贷款需要财产抵押与担保, 而贫困户正是没有抵押并难以找到担保的群体, 因此尽管一部分贫困户和企业急切需要资金,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担保而失去机会;而扶贫贷款的低利率也吸引了许多非贫困户与企业的加入, 他们为了得到低利率的贷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导致了寻租行为的产生。银行出于商业化经营原则的考虑, 也乐意将贷款给予这些比贫困户更具有还款能力的农户与企业。再次贷款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一些贫困县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干预扶贫贷款的使用, 将扶贫贷款用于行政事业费开支或者投向了有利于提高财税收入的企业。

2.贷款回收率低, 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扶贫贷款政策性强, 同时又以解决贫困户的温饱为基点的贷款, 因而容易导致基层和群众把它当作救济款, 从思想上认为不用归还。有的认为扶贫贷款利率低, 尽管能偿还也不愿意归还, 他们把扶贫贷款留作流动资金或者存银行, 从中获得扶贫款的时间使用价值。而对于一些贫困户由于扶贫项目选择的失败、自身素质有限或者经营不力, 根本无力归还贷款。对于贫困地区的农业企业来说, 由于交通、经济、信息落后、人才匮乏等原因, 企业经营管理粗放, 或者由于一些地方只是热衷于上项目而忽视了项目自身的发展前景, 对于投资项目没有进行严格审核, 致使选择上的失误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另外部分投资项目回收期长, 近期内无法形成经济效益, 也导致了贷款流动性差, 回收缓慢。

(三) 扶贫贷款风险高

扶贫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项目风险、承贷主体的信用风险和贷款的财务风险。其一, 由于扶贫贷款扶持的承贷主体自身的状况使扶贫贷款缺乏风险保障。穷人不仅没有财产提供抵押, 而且穷人远离市场, 信息来源单一, 这决定了他们选项上的单一, 穷人受教育少, 技术知识缺乏, 生产性资金可能落入消费陷阱;贫困地区企业的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 以及技术与人才的缺乏, 这都增加了银行贷款给贫困户与贫困地区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其二, 由于宣传不到位及认识不足等原因, 有的地区信用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废债、赖债、逃债等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 个别农户和企业还通过破产、改制等手段逃废银行债务, 导致银企、农户关系的疏远。其三, 扶贫贷款资金由银行自行筹集, 银行承担了全部风险。沉淀的扶贫贷款给承办银行造成了沉重的包袱;而政府对贷款的贴息难以到位也加重了扶贫贷款的风险。

(四) 信贷扶贫政策的制约, 影响了扶贫的力度

由于政府的政策性扶贫目标和银行的商业性利润目标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在银行自主放贷和对项目、贷款对象有最终决定权并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银行必然会选择以牺牲政策性目标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其次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从扶贫项目的审批到扶贫贷款的投放, 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但实际执行中因为松散的管理体制而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及效益的发挥。部门间分歧不断, 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 缺乏资金回笼机制与对贫困户的制约措施, 这都影响了信贷扶贫的进一步发展。再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扶贫项目的确立缺乏群众的广泛参与, 没有发挥项目监督小组的作用, 对扶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对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公示, 未能接受外部的监督。

二、对策与建议

(一) 提高对做好新时期信贷扶贫工作的认识, 加大扶持力度

信贷扶贫工作是加快贫困地区实现小康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信贷扶贫不仅有利于促进贫困农民增收, 而且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各级各部门应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 进一步提高做好信贷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要的是各部门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共同努力完成这一系统工程。政府应明确职能、规范行为, 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投入, 通过自身服务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自由运作的环境, 而不能利用自身权力干预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行为。承办银行不能只为寻求利润最大化而减少政策性贷款, 或者将资金挪作他用, 应该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 制定促进贷款回收的措施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要加强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政府、银行与扶贫办要真诚加强合作协调, 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共同对扶贫项目认真论证仔细审查, 严格把关, 共同把扶贫贷款管好、用好。同时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产业调整动向、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 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 减少项目的盲目性, 为扶贫贷款形成“放得出、收的回、有效益”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二) 改革扶贫贷款的管理体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改革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体制。

一是改革现行的农行专营的扶贫专项贷款管理体制。建议在农行内部成立相对独立的扶贫信贷部门, 加强对扶贫贷款的发放与回收的管理, 并专门制定一套不同于商业贷款的标准、规则, 使其独立运行、独立核算。也可以考虑通过招标的方式让其他金融机构来参与管理, 国家对参与发放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与适当的政策优惠, 比如减免贷款中扶贫部分的税负或者为金融机构提供部分资金, 以提高金融机构参与扶贫贷款的积极性。在短期内可以鼓励信用社开展对贫困户的信贷扶贫业务。因为农村信用社的大部分客户是农户, 信用社比农业银行更能深入到农村, 更了解农村与农户, 也有能力管理到户的信贷资金。对企业的资金可以继续由农业银行来管理。二是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管理, 督促贫困户和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对扶贫信贷资金的投资实行政府、部门、银行、农户共同决策的方式, 把贷款投入规模产业运行, 支持农户发展市场需求的种养业、兴办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符合当地资源优势的开发项目, 并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由专人管理资金回收问题, 以确保扶贫的资金投入的效果与资金的回收。

2. 改革目前不合理的贴息方式。

贴息方式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 调动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扶贫, 贴息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将贴息资金直接补贴给参与信贷扶贫的金融机构, 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信贷扶贫的积极性。二是将贴息资金直接补贴给按正常利息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农户, 可以防止扶贫贷款被挪作他用。针对目前出现的扶贫贷款的贴息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 导致的扶贫贷款可持续性问题, 可以通过延长贴息贷款期限的方式来解决。贷款贴息期限尽量与扶贫项目或者农业生产周期一致, 特别是在明确扶贫项目性质的前提下, 延长贴息期限, 体现国家利率优惠的政策效应。

(三) 建立担保与信用惩戒制度, 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为了鼓励金融部门参与信贷扶贫的积极性、降低参与的风险, 可以成立政府事业型担保公司, 专门负责对农业政策性贷款在内的各项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担保任务, 以减少贷款投向盲目性, 达到减少贷款风险的目的。其次可以利用部分财政贴息资金建立贫困农户的信贷风险基金。当贫困农户因为自然和市场变化而不能按时还贷时, 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从信贷风险基金中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 从而保证金融机构不会因为农户无力偿还贷款而承担全部的损失, 也不会因为能获得全部补偿而不认真地选择贷款客户和回收贷款。再次可以建立农业保险公司或者在现有的保险公司业务中增加农业保险, 一方面增加农户和企业对贷款项目的信心, 同时为防范贷款风险提供保障。

在扶贫贷款的运行中, 要保证贷款的保本微利, 除了通过以上建立风险防范的机构, 还需要通过优化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来实现。这一方面要提高承贷主体对扶贫贷款的认识, 改变习惯于依赖无偿扶持的意识, 同时逐步树立起市场意识和诚信意识, 开展创建信用档案的活动, 对贫困户或者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根据信用级别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对已发放贷款的农户与企业进行信用登记, 如有恶意欠债、逃债、废债行为可以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形式来规范信贷主体、承贷主体、政府各部门在扶贫贷款中的职责, 加大“寻租”的风险成本, 从制度上保证“寻租”行为的减少;建立科学高效的信贷奖惩制度, 充分调动承贷主体和信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劳动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承贷主体使用扶贫贷款的效率。

(四) 完善扶贫贴息贷款配套政策, 确保扶贫贷款真正发挥效益

扶贫贷款的目的是缓解贫困地区与农户的贫困程度, 但是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资金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完善扶贫贷款管理机制的同时, 也要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措施, 为扶贫信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政府应该在提供资金扶持的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服务。政府应根据当地具有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或者推动建立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并对农民进行通讯信息、技术推广、销售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自身综合素质, 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抓好特色产业化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政府应切实解决交通、通讯、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这是确保扶贫项目成功的基础。

摘要:信贷扶贫是1986年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扶贫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政策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 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但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 信贷扶贫政策、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极大地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损害了扶贫开发的效果, 影响了扶贫的进程。

关键词:信贷,扶贫,贴息贷款,资金,管理体制,扶贫项目,政策,效率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吴国宝.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讨论[J].中国农村观察, 1997, (4) .

[3]文秋良.中国的信贷扶贫政策与管理方式的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4) .

[4]杨新文, 王红芳.浅析扶贫贷款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华北金融, 2002, (12) .

[5]张季.中外扶贫资金管理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6]王君, 尹力.当前扶贫贷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金融, 2003, (6) .

[7]中国人民银行新化支行课题组.信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 2003, (10) .

上一篇:简办婚丧嫁娶实施方案下一篇:非政府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