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方法

2024-04-20

决策方法(共8篇)

篇1:决策方法

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

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

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一执行一再决策一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投资决策具有择优性。

投资决策与优选概念是并存的,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实现投资目标的几个可行方案,因为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对诸投资方案进行评判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眩优选方案不—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

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

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性,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做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投资决策的意义企业的各级决策者经常要面临与资本投资相关的重大决策。在面临投资决策时,必须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某些选择。

篇2:决策方法

提要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平均资本成本且企业价值最大的结合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其是否适当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

通过研究资本结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引导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企业正常、健康地运行。

篇3:决策方法

土地储备是解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供求矛盾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重要手段,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土地储备政策基本定位于促进都市有计划且均衡发展; 提供住宅,改善都市生活环境;抑制土地投机, 平抑地价。我国土地制度与国外相比存在特殊性,在土地储备政策的制定上差异较大。杨继瑞、 朱仁友(2002)将我国土地储备目标归纳为下述方面:保护耕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土地资产,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增加财政收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土地管理法》的贯彻实施,利于安居工程的实施;防止过度炒卖地皮,实现土地单租或短租;保障土地资产的发展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自开始运作以后,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偏离其初衷,土地储备决策带有浓厚的“经营性”“行政性”色彩, 公益性目标、远期发展目标缺失,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且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供应的情势下,容易导致政府土地供应结构失衡。

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反思与重构土地储备决策目标,实现土地储备决策向“公益性”“公共性”转变,探讨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理性均衡发展下土地储备决策转变路径与科学决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决策目标转变的逻辑 思考

2.1 不同阶段土地储备决策目标分析:逻辑思 考的前提

随着制度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演变轨迹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和目标上。按照土地储备政策目标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2.1.1 土地储备起步阶段:盘活国有资产、消化 处置闲置土地

土地储备起步阶段,其目标主要围绕盘活国有企业土地资产、消化闲置土地,根据城市发展和企业改革需要做出统一计划和整体安排,在土地储备体系中进行土地和资金平衡,加快企业存量土地盘活进度,确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 企业利用所获得的资金重新定点选址,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

2.1.2 土地储备发展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推动 旧城改造

20世纪90年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推行“退二进三”土地置换。 对城市内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搬迁, 推动旧城改造。这一时期,土地储备政策的制定主要为支持城市产业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储备计划,逐步清理中心城区高耗能、高污染、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支持并发展第三产业,重塑城市景观与功能空间,优化建成区空间布局。

2.1.3 土地储备异化阶段:依赖土地财政、弱化 公共利益

分权化与市场化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掌控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权,也给它们带来了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通过土地盘整、出让来增加地方可支配收入,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这一时期,受地方自利性等因素影响, 以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的出台,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土地储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离了其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目标,最终异化为地方政府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引起土地投机行为的增加,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价值异化由此产生。

2.2 土地储备决策是公共决策:逻辑思考的支点

根据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可划分为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建立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决策就是私人决策;而公共产权具有产权的非排他性,此基础上的决策是一种公共决策,多由政府或者其委托机构做出,为提供公共服务和生产公共产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在可能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也称政府决策。

从目的上看,公共决策是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利益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决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个人偏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但公共决策能够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保障公共服务的提供、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一项制度安排,应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用地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地收购储备收益,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稳定、生态环境等。土地储备价值要实现市场、城市和资源有效运行与合理利用, 显然社会性与公益性是其价值选择的最终归宿。

在我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城市政府拥有国有土地所有权,并可依法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 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用地需求。《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从法律层面上也修筑了一道“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坚固堡垒。城市的供地体制呈现单轨化格局,有利于政府通过调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供应结构和时序促进城市有序且均衡发展,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抑制土地投机。然而城市土地储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益性目标发生偏离, 出现异化。因此,“经营性”“行政性”的土地储备决策应回归“公益性”“公共性”。

2.3 土地储备决策应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为目 标:逻辑思考的结果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土地储备作为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为其决策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城市建设和空间结构调整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整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首先,我国土地公有制和城市土地供给单轨制为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提供了制度前提。其次,土地储备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确立提供了事实依据。最后,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带来了粗放型土地开发和低密度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问题,许多城市空间发展普遍存在内城衰退、功能布局混乱、住房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应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的重要目标。

3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下的土地储备决策目 标体系诠释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储备决策过度关注经济效益,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考虑,致使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用地布局紊乱等城市空间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城市多维空间发展维度即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四个层面建构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3.1 调整城市形态布局,实现城市物质空间网 络化

3.1.1 分散中心城区职能,发展多中心空间结构

随着人口和就业的郊区化,交通工具的变革,城市郊区出现新的聚集中心(郊区次中心), 这些聚集中心具有相对综合的功能,并高度专业化,形成城市新的居住中心也是就业中心,郊区次中心的发展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化。多中心结构不仅促进了城市中心功能的分化,而且有助于缓解大城市发展中单中心集聚带来的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是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政府在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化发展时,土地储备机构需要做好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搭建的前期土地储备工作,以实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调整。

3.1.2 抑制城市老城区衰退,实现城市更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尤为严重,而且城市郊区化发展旧城衰落逐步凸显,这就倒逼城市发展向城市更新要空间,以此抑制城市内城衰退,转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而促使这一需求转变的源动力就是土地储备,一方面,通过对土地进行拆迁整理、改变其原有不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划用途,促进内城用地结构、功能分区趋于合理,实现城市中心区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通过混合类更新改造转型升级为高端的产业集聚空间,为城市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3.1.3 优化边缘区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城市空间 合理扩展

边缘空间作为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是城市连接乡村的重要节点。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膨胀,规模失控,城市边缘区布局杂乱无序,生态恶化,基础设施缺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担城市功能、承担产业转移;确定相对稳定的城市边缘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形成城市合理的增长边界和绿色屏障,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3.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协调城市经济空间发展

3.2.1调整科技产业建设模式,实现城市空间网络化发展

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开发区和大学城建设为代表。开发区、大学城由于其独特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了城市空间形态布局。通过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功能分区呈现融合、兼容的发展趋势,加快了城市经济活动的分散化、集中化趋势,从而形成多个亚中心、分散化的制造业和更集中的服务业,促使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的单中心形态向分散的多种形态转变。

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同质化竞争, 统筹考虑交通便捷、生态敏感度及其制约性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满足经济活动对城市空间需求,促进城市形成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在促进大学科技城等创新空间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交通可达性以及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在确保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将其提升为城市可持续的增长战略,拓展出完整的城市机能,组成系统的城市框架,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跨越性转变或空间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快速改善周边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和延展。

3.2.2合理发展高端产业,增强核心区辐射功能

第三产业快速崛起导致经济结构重构,城市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发生深刻转变。以商务、金融服务为核心功能的高端产业逐渐成熟,同时经济增长逐渐向多中心演化,核心—边缘结构日趋凸显,城市核心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对加强增长极的集聚效应以及带动中心区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 政府过于强调城市高端产业,导致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大于扩散效应,城市核心的周边地区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政府要合理发展金融服务等为主导的高端产业,避免高端产业集聚区同质化,在区位选择时要有充分需求以及服务能级支撑,避免选址在相关配套功能缺失区域, 提高城市核心区竞争力,增强核心区辐射功能。

3.2.3合理布局新商业空间,实现城市边缘地域重组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城市郊区化及新商业业态的大量出现,由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 大型专业性市场等新兴商业业态形成的商业空间在城市边缘区地带迅速涌现,并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业向郊区扩散的主要载体。当前城市边缘区内的商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商业整体布局呈现出结构合理性不足, 空间布置零散现象严重,未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多方面需求。因此从功能、级别上对城市商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加服务半径,促进城市商业业态的多样化发展,使其在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上对城市传统商业空间和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产生猛烈冲击,并逐渐演变成边缘地域功能重组的催化剂,扮演城市空间扩散过程中增长极角色,以此实现城市边缘区地域重组。

3.3促进阶层收入融合,缓解城市社会空间藩篱

3.3.1倡导居住用地混合布局,引导居住空间良性分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结构的转型,政策制度的变革,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 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均促使社会阶层加速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日渐明显。当前居住空间分异在我国主要体现为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商品房的空间结构关系问题。政府考虑到级差地租,为降低成本,保障性住房选址在区位差、配套设施落后地区,布局大多采用大型化、集中化和边缘化的空间策略,导致居住分异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在保障房空间选址与布局时,城中应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加强不同收入阶层的接触空间;针对保障性住房区位差、配套设施落后等,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大混居小聚集”的保障房建设模式。

3.3.2优化公共用地资源配置,弱化城市各阶层隔离分化

居住空间分异是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层面的物化反映。居住空间分异导致弱势群体聚居的贫困边缘化,不同经济阶层之间的相对隔离,形成社会冲突,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对弱势群体造成“再次剥夺”。政府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应积极应对这种社会极化现象,针对城市不同区域,相对均衡地、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提高低收入人群居住周边的社会资源配套水平优化城市公共用地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提升阶层关联度,加强不同阶层间的阶层融合。

3.4 加快生态网络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3.4.1加强城市绿地建设,优化景观生态布局

城乡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牺牲城市绿地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交通拥挤、水质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生态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还需将绿色开敞空间引入到城市人工开发强度高、人均绿地空间相对较少区域,增加建成区内的景观异质性,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强对现有绿地的质量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

3.4.2 建设绿色廊道网络,重塑绿地空间格局

城市用地蔓延对城市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存在潜在威胁,在城市和城郊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四分五裂,而且建设过程中见缝插针式的发展,造成城市生态格局的萎缩以及连续植被的孤岛化、破碎化。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内容,尤其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建设城市绿色廊道的网络化建设,在城市和郊区绿地景观中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 加强绿色水系廊道、道路廊道网的建设,改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实现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重塑。

4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土地储备决策 转变路径

路径锁定状态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治体系的改变。因此,土地储备决策的突破与优化应积极利用外部压力显化内部危机,通过政府干预促进路径的修正与发展,形成科学的土地储备决策运作机制,如图2所示。

4.1 推进决策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4.1.1 决策机构由集权结构向多主体参与的分权 结构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设有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等类似的土地储备决策机构,实际是由少数官员或专家组成的集权决策机构。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储备决策由集权向多主体参与的分权结构转变也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这一决策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转变过程中通过组建以国土资源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部以及土地储备机构为核心的决策机构(城市发展委员会),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土地储备规划(土地储备潜力分析与空间分布、土地储备数量与空间分布、土地储备投放数量与空间分布);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使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拥有不同程度的决策自主权,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决策。

4.1.2 政府机构经营土地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机构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只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服务,即所谓的“小政府、大市场”体制格局。目前,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同时担当土地经营者和土地管理者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身份悖论是制度赋予主体价值异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土地储备机构需由“双职能”角色向管理职能转变,通过逐步剥离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职能,探索由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公司代表政府经营,政府专注于土地微观规划管制与土地市场的管理调控的模式,以生态保护、用地发展控制、城乡文脉传承等作为指导城市空间统筹的总体方向;对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原则性的引导。

4.2 土地储备内在机制转变

4.2.1 “以地生财”向共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变

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的事权加大,财权萎缩,通过土地财政弥补财政缺口自然成为其必然选择。因此,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遏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动力,撇除土地储备目标异化动因,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这一公共利益目标。首先,通过健全 “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缓解地方财政负担,遏制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内在动力,切实通过“收购— 储备—出让”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和规范土地市场的能力;其次,逐步将现行的土地“批租制” 改为“年租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必要的财政和金融保障,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最后,改革我国现行土地税收制度,建立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保障城市建设所需资金,尽量避免或减轻由于体制机制转换可能引起的阵痛。

4.2.2 “多规分立”规划体系向“多规融合”有 效转变

目前,我国三大法定规划在规划主体、技术标准和编制办法、实施手段和监督机制以及各部门规划期限、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开发管理混乱,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审批流程复杂,储备项目落地困难,信息共享不足,行政效率低下,也成为冲击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因素。 因此,由“多规分立”的规划体系向“多规融合” 转变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的关键。通过 “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构建信息联动平台,形成内容层次清晰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管控能力, 有效引导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发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精明增长,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降低土地储备决策的风险,保障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高效实现。

4.3 土地储备计划编制思路转变

4.3.1 无序蔓延发展模式向精明增长模式转变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促进城市理性增长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成为控制城市蔓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所在。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对控制城市无序蔓延,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精明增长作为土地储备决策的指导理论, 要求政府要控制城市增量土地储备,高效利用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抑制内城衰落;土地储备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居住和产业用地的混合布局,促进混合式多功能的土地开发, 实现空间尺度上居住与就业的平衡,减少城市钟摆式交通,也为支撑公交车站和发展商业服务中心提供基础;考虑到土地级差地租,在城中应储备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为中低收入家庭及外来打工者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削弱日趋明显的社会阶层的分离;控制工业区与不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所引发的城市盲目扩张与土地低效利用,达到优化城市土地储备结构的目的。

4.3.2 自上而下规划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反规划” 模式转变

为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沿用传统的土地储备和供应模式, 重视建设用地的储备和供应,忽略城市生态环境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储备,致使空城、鬼城现象频出,城市空间结构严重失衡。促进城市“自然生长”,构建生态导向的土地储备结构和供应时序成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关键。将“反规划” 理念引入到传统的城市规划当中,优先进行生态空间建设,建立区域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形成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框架,依据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储备数量控制和空间布局, 划定生态用地红线,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扩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生产用地比例,增加生态用地的供应比例,建设湿地、公园等城市生态空间,改善城市绿地空间的连续性;在土地储备供应时序上,对于不同区域同功能土地的储备拉开足够的时间梯度,合理安排生态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供应时序,保证土地合理高效利用。

4.4 土地储备决策技术与方法转变

4.4.1 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向基于 GIS 平台动态管 理信息系统转变

信息是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媒介,土地储备信息系统的构建成为完善土地储备的关键点。在土地储备信息化全面推进背景下,当前的土地储备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GIS平台构建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可更好地剖析土地储备的变化规律,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高质量数据信息。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土地储备地块空间配置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来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储备地块的效用最大化;与GIS相结合,利用模糊规划方法,设计储备数量预测方案,确定土地储备工业、住宅及商业用地数量,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利用GIS工具将动态变化的土地管理信息进行存量计算和叠加分析,了解土地储备动态变化趋势,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依据。

4.4.2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向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 利用动态监测转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常规实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已经不能满足土地利用信息快速更新、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预测其变化、 演化趋势,指导政府土地利用管理与决策,实现我国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土地储备决策科学性。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城市重点区新增建设用地和城市边缘区耕地动态变化, 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利用遥感NDVI波段及其他波段组合,掌握城市生态用地布局状况,可以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生态绿地的合理布局;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分析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信息采集终端系统,为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提供技术保障。

4.4.3 单一的领导决策方法向多元化定性、定量 决策方法转变

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决策机制使得我国土地储备决策机制缺乏科学考量的绩效测评机制, 在其决策过程中“拍脑袋”决策方式仍普遍存在。从西方国家来看,在公共决策领域已形成一套定性、定量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及技术,如系统分析、操作博弈等(张红凤等,2014),我国土地储备决策可以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吸收和借鉴。在广泛运用各种数量化的技术性方法的同时,注重社会、伦理和文化效应等因素,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 战略等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5 结语

篇4:决策方法

关键词:土地储备;决策;路径;方法

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土地供求矛盾逐渐尖锐,并出现很多难以协调的问题,而土地储备能够有效解决土地问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土地储备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耕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盘活土地资产,避免浪费资源,增加政府收益,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但是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开始实施起,有的地方政府远离了初衷,增加了经营性及行政色彩,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續发展,使土地供应结构失去平衡。因此,重构土地储备决策目标,走向公益性轨道势在必行。

一.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下对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的诠释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储备制度背离了公益性的轨道,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交通拥挤、基础设施欠缺、紊乱的用地布局等。因此需要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下载物质、经济、社会及生态的角度全面构建储备据测体系。

1.调整城市形态布局,实现物质空间网络化。第一,城市发展的多中心结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功能的分散,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单一到来的城市拥堵,土地储备机构可以为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搭建平台,优化结构,促进郊区次中心的发展。第二,城市经济的发展,旧城逐渐衰退,土地储备可以作为抑制内城衰退,转变粗放模式的原动力,实现城市的更新,—方面可以拆迁整理,改变原有的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另一方面可以向高端产业集聚空间,发展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

2.优化产业布局,协调经济空间发展。第一,加快建立可以产业模式,将开发区和大学城作为开拓空间的代表,加快城市空间的跨越性转变,及时调整空间结构,延展城市的创新空间。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端产业的逐步走向成熟,加快发展高端产业成为毕竟之路,同时,在发展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产业的同时,最好选址在配套设施齐全的趋于,增强核心辐射能力。第三,新兴商业的发展迅速涌现需要在功能和几倍上合理规划商业结构,加速商业业态的多元化,实现城市边缘地域重组。

3.融合阶层收入,缓解社会空间矛盾。第一,在居住用地方面,政府应该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居住空间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不同阶层收入人们接触的机会,融合阶层收入。第二,居住空间分化很容易导致社会空间矛盾的产生,在公共资源的运用上对弱势群体再次剥夺,所以,在土地储备过程中,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提高低收入人群所居住地区的配套设施,实现社会资源的均等化。

4.优化生态网络化建设。第一,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生产绿地,逐步提高生态的系统功能,优化景观布局。第二,重建绿地空间格局,城市建设中要注意维护景观的生态过程,加强边缘地区格局的规划,建设绿色水系廊道,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维护自然残骸斑块的联系。

二.建立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基础上的土地储备决策转变路径

路径的转变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或者政治体系的决策。所以,优化土地储备决策需要借助政府干预,才能有效修正路径,形成科学的运作机制。

1.改革决策机构,促进职能转变。第一,由集权向分权转变。我国大部分的土地储备决策机构都是集权的,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础上,需要加速向分权结构转变。可以组建以国土资源部或者规划部为核心的决策机构,分析土地储备潜力、空间分布及数量等,制定科学规划,通过灵活的方式增强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性。第二,政府部门由经营土地职能转向管理职能。在发达国家,土地的储备机构一般只是提供管理和服务并不参与市场,而在我国,储备机构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镈饪其经营职能能够促使政府将重点放在管理调控方面,坚持以保护生态、传承城乡文脉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

2.转变土地储备的内在机制。第一,改变用地生财之道,坚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特权,需要对财税进行改革,消除土地储备目标异化的内在动力,促进城市格局发展的优化。通过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或者将批租制改为年租制,提供财政支持,拓展融资渠道。第二,又多规分立向多规融合转变。我国的城市规划在主体、标准及监督机制方面都存在差异,管理出现混乱,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冲击着城市空间结构,因此有必要进行多规合一的改革,搭建联动的信息平台,逐步提高规划的管控水平,引导城市土地储备的发展。

3.转变土地储备计划编制的思路。第一,良好的城市储备制度能够有效加速城市的理性增长,可以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这样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增量土地储备的控制,避免内城的衰落。同时,在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居住和产业用地的布局融合,多功能利用土地,实现平衡发展,建立土地精明的增长模式。第二,转变规划模式。地方政府在实施土地储备制度的时候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重视建设用地,忽视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失衡。为了达到城市自然生长的良性循环,需要将反规划纳入到传统模式中。优化景观生态格局,在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控制土地储备,优化空间布局。

结语:城市储备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良性更新,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宏观调控,优化土资源。土地改革的深化对土地储备决策的路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坚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势在必行。在决策调整时,应该依据不同地域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土地储备决策向公益性方向发展。

篇5:企业经营决策方法

E:方案的经济效果,效益费用比。

V:方案的劳动成果,效益指标。

C:方案的劳动消耗,费用指标。

企业经营决策方法二: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方法

这是一种特殊的解决单目标确定型决策的一种方法。它的决策过程是:确定问题、明确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模型;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的配置方案。这一决策过程,似乎看不到方案设计和方案选择的基本环节,其实它已隐含在模型求解的过程中了。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资源可有多种配置方案,但最优的只有一个,而这个最优方案又是直接由所建立的数字模型导出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三项:

(1)变量:这是决策问题需要控制的因素,也称为决策变量,用X或%,表示。一个变量表示一个需控制的因素。模型的变量越多,就越能反映实际,但模型求解也越复杂。

(2)目标函数:这是决策者对决策目标的数学描述,是一个极值问题:即极大值或极小值。如经营管理中常见的目标有产值最大、利润最大、效率最高,或者成本最低、费用最小、时间最短及距离最近等。

篇6: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一、什么是管理决策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选择方案的行为。决策就是决定的意思。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给人们、企业或国家带来受益或损失。新产品研制中的决策,一个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几万、几百万或更多,国际市场的竞争活动中,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造成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说在一切失误中,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一着不慎,损失重大。

决策也是指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某些宏观或微观的问题按予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从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找出最满意的一个方案,进行实施直至目标的实现。

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软件求解、结果分析,以上过程被称为控制,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案。

通过将抽象的问题建立起数据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例如成本与收益,边际效益等。

关于决策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赫伯特.A.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这就是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二、一些没有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的案例

1、秦池标王

广告“ 标王”大战杀出“ 秦池”一片

1995 年11 月份, 中央电视台的第二届电视广告竞标会, 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宾馆多功能厅举行, 经过几轮角逐, 山东秦池酒厂以6 666 万元夺得1996 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全年广告播放权, 一举成为“ 标王”。

1996 年11 月份, 仍在上述地点, 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广告“ 标王”大战, 重燃战火。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激烈角逐, 中央电视台1997 年每天4 分40 秒的黄金时段广告,“ 竞”出了一年24 亿元的天文数字, 超过标的总额的3 倍。山东秦池酒厂以3.2 亿元的“ 天价”, 再次蝉联“标王”, 再度震撼全国。

实际上, 在1996 年10 月17 日,《广告导报》头版头条独家刊登了《’97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大透视》, 文章作者做出了“ 大胆的预测”: 标王将在酒类企业中产生, 所出价格将在1 亿元左右。这种分析也与中央电视台的设想吻合。

1996 年的黄金时段投标, 不仅比1995 年的激烈, 而且超过1 亿元的企业就有10 家, 其中酒类企业就占了70%。投标前, 有人说, 此次招标不能太乐观, 并预测: ’97 年“ 标王” 不会过亿元。

可是, 这些预测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995 年秦池竞标时销售收入才6 000 多万元, 而1996 年用6 666 万元夺标后, 到参加竞标时, 销售收入已达8 亿元。

可见, 广告的作用之巨大, 秦池酒厂是尝够甜头了。同时, 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主任谭希松宣布: 中标者高于末标的投标金额, 中央电视台将赠送其他段位的广告补偿。这就意味着, 中标企业在“ 竞”得5 秒广告时间的同时, 实际上获得了中央台每天40 分钟的广告播放权。

秦池酒厂深知上述事实。但商场如战场, 秦池酒厂在竞标前却保持低调, 大施欲擒故纵之计, 放出话来: 无意再争“ 标王”。果然, 在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设宴款待全体投标企业时, 相伴左右的依然是孔府家、宴“ 两兄弟”, 1996 年的“ 标王”秦池没有露面。

人们纷纷议论: 下一匹“ 黑马”是谁?

其实, 秦池心中已有盘算: 用6 666 万元的广告费, 换来了收入8 亿元, 实现利税2.5 亿元, 广告带来的好处是明白的, 1996 年应该加大广告费投入。对于投标费多少为好, 秦池也做了分析: 酒类竞标企业共有40 家, 预计超过1 亿元的有10 家, 超过2 亿元的有5 家: 可能是“ 扳倒井”、“ 齐民思”、“ 两孔”和“ 秦池”。基于这种认识, 秦池设计了三种方案:

一、若允许以集团名义联合竞标, 则出价3.7 亿元;

二、把秦池厂办的电话3212118 作为竟标额(即用3.2 亿元投标);

三、在1995 年的6 666 万元数字前加一个“ 2”(即用2.666 6 亿元投标)。

广告竞标大战到1996 年已是第三届了, 届届引起轰动, 首届标王被“ 孔府宴”捧走, 二、三届由“ 秦池酒”蝉联标王。实际上, 最

大的赢家是中央电视台, 每天4 分40 秒的黄金时段广告“ 竟”出了24 亿元的总额, 与1995 年的10.8 亿元相比, 足足翻了一番。

篇7: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方法

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远景做出的决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如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方针、新产品开发等决策。

战略决策由企业最高层领导做出。它具有影响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作用程度深刻的特点,是战术决策的依据和中心目标。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企业发展前景。

战术决策是指企业为保证战略决策的实现而对局部的经营管理业务工作做出的决策。如企业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采购,生产、销售的计划、商品的进货来源、人员的调配等属此类决策。战术决策一般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做出的。战术决策要为战略决策服务。

按决策的主体不同

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是由企业领导者凭借个人的智慧、经验及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的决策。决策速度快、效率高是其特点,适用于常规事务及紧迫性问题的决策。个人决策的最大缺点是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对全局性重大问题则不宜采用。

集体决策是指由会议机构和上下相结合的决策。会议机构决策是通过董事会、经理扩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权力机构集体成员共同做出的决策。上下相结合决策则是领导机构与下属相关机构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形成的决策。集体决策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集团智慧,集思广益,决策慎重,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缺点是决策过程较复杂,耗费时间较多。 它适宜于制定长远规划、全局性的决策。

按决策总是是否重复

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的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已经有了处理的经验、程序、规则,可以按常规办法来解决。故程序化决策也称为“常规决策”。例如,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果处理?商店销售过期的食品如何解决?就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的问题是不常出现的,没有固定的模式、经验去解决,要靠决策者做出新的判断来解决。非程序化决策也叫非常规决策。如企业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商品流通渠调整,选择新的促销方式等属于非常规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条件不同

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

它是指决策过程中,提出各备选方案在确知的客观条件下,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比较其结果优劣作出最优选择的决策。确定型决策是一种肯定状态下的决策。决策者对被决策问题的条件、性质、后果都有充分了解,各个备选的方案只能有一种结果。这类决策的关键在于选择肯定状态下的最佳方案。

2.风险型决策

它是指这样一类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结果可以知道,其发生的概率也可测算,在这样条件下的决策,就是风险型决策。例如某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提出两个备选方案: 一个方案是扩大老产品的销售;另一个方案是开发新产品。不论哪一种方案都会遇到市场需求高、市场需求一般和市场需求低几种不同可能性,它们发生的概率都可测算,若遇到市场需求低,企业就要亏损。因而在上述条件下决策,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故称为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影响预测目标的各种市场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而每个方案的执行结果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决策中, 不论选择哪种方案, 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3.未确定型决策

篇8:决策方法

关键词:财务外包,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决策方法

1 企业财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

企业进行财务外包业务, 首先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企业采用财务外包, 内部的薪金支出、应收账款管理、纳税申报等事务均转化为与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外包服务商之间的服务性协议, 从而使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好外包协议, 根据协议, 企业可以把传统的银行服务转变为银行内部业务, 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其次, 进行外包后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因为企业自己运转财务管理的时不是特别专业, 很多业务流程只有经过了多次后才能够熟悉, 进行外包后不仅仅可以更好地让企业的财务良好运转, 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更为可行比较强的财务管理方案, 能够较好地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次, 财务外包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透明性和信用度, 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的思想影响, 对于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隐秘性, 这就隐秘性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财务外包有助于消除我国企业管理者将财务作为企业最高机密这一理念, 提高我国企业财务透明度, 强化企业在国外投资者心目中的财务信用。此外, 企业的财务外包可以让企业更好地避免各种办公用品的硬件和软件带来的各种风险,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针对企业的财务外包问题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关系到企业的核心, 并且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 同时企业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 甚至很多财务管理信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首先, 财务外包使得企业缺乏灵活性, 主要表现在沟通不畅和时效性差。其次, 财务外包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我国不够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律监管体系, 导致开展财务外包业务的企业控制力降低。再次, 财务外包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获得专业化、低成本等竞争优势, 但同时丧失了提高自身财务专业管理能力的机会,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 财务外包威胁财务信息机密性, 这会影响到企业整个战略的实施。此外, 财务外包服务机构的不健全, 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过硬, 使财务外包可能进一步损害企业利益。

总之, 财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 在为企业产生效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风险。因此, 科学的财务外包决策至关重要。

2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内容与程序界定

2.1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内容界定

明确财务外包决策内容, 有助于引导企业有效发挥财务外包的优点, 同时规避财务外包风险。企业财务外包决策内容具体包括确定外包边界、选择外包合作伙伴、制订外包价格标准和确定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原则。

(1) 确定外包边界。当前, 我国财务外包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企业可以将相对独立的财务操作流程转包给相关的专业机构, 这其中可以包括员工工资、税务筹划、财务报告编制、差旅费和招待费核算以及应收账款管理。财务外包边界可以是一个财务部门, 同时还可以是一个财务管理部门的一项职能或者某个项目, 可以把企业本身不熟悉或者操作有难度的业务进行外包, 同时保证外包策略的实施不会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或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

(2) 选择外包合作伙伴。对于外包机构的选择, 一定要经过良好的筛选后在确定, 因为当前财务外包机构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很多参差不齐的机构, 要对相应的机构专业能力、规模和信誉度进行考核后, 才能够进行外包。

(3) 制订外包价格标准。企业应结合自身承受能力和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 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营运成本为参照系制订外包价格标准。

(4) 企业与外包服务商之间通过契约事先确定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原则, 即选择合适的外包方式, 通过与外包商进行充分协商, 在外包商的独立程度与企业的控制能力之间建立有利于双方的制衡机制, 明确收益分配标准和责任归属, 使风险和收益得到理想的平衡。

2.2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程序界定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程序界定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决策人员管理水平有限而导致的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 切实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步, 明确企业财务外包决策目标。这是企业财务外包决策的起点, 也是终点。总的来说, 企业进行财务外包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好外部专业机构的优势, 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第二步, 进行企业财务外包的环境分析。这是企业进行财务外包前的基础工作, 这主要包括财务外包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能拓展等各个方面;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外包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技术发展等因素。

第三步, 进行企业财务外包的优势和风险分析。企业需充分考虑其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可能涉及到的外包风险, 正确分析预测财务外包对企业的利弊影响。

第四步, 明确财务外包决策内容, 具体包括确定外包边界、选择外包合作伙伴、制订外包价格标准和确定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原则。

第五步, 进行外包方法的选择和财务外包决策。综合分析企业财务外包的可行性、优势及风险等, 选择适当决策方法进行财务外包的决策。

第六步, 确定外包合同的具体条款, 签订详细的外包合同。

第七步, 过程监控与成果评估。

3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方法

3.1 价值理念分析法

价值理念分析法立足于企业理财目标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对内和对外两部分来实现, 对内主要是各个部门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外主要是公司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对于公司内部的部门一定要按照公司职能来确定, 任何部门的设置都要和企业的各项职能相关联, 和企业的项目投资、产品开发相一致, 必须遵守成本效益的原则, 对于那些缺乏相对优势的部门可以进行外包, 进而更好地优化各部门的职能。

3.2 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利润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一个就是收入最大化, 另一个就是成本最小化, 对于财务部门来说, 不能创造利润, 只能是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财务部门通过采取外包来降低成本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同时还可以采取自行财务管理和部分外包的形式, 对于这三种方案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成本分析进行比较,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把所有的成本都纳入到成本中来,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成本, 都要计入成本中, 为了更加直接明了, 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管理中的成本分为设备成本和外包风险成本及日常运行成本。如图1所示。

C1表示投资成本, 这是一条呈现下降趋势的曲线, 它是随着外包程度的不断加大而不断下降的曲线, 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外包可以减少企业采购硬件设施和软件, 同时还可以降低人员费用。

C2是一条外包风险成本曲线, 这是一条呈现出上倾斜的曲线, 当企业进行外包时, 就会面临着自己的财务信息泄露的风险, 但是这种风险是随着财务外包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 外包份额大的时候, 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到企业核心数据的时候, 表现就更为明显。

C3是日常服务运行成本, 这个日常运行成本主要是针对企业把财务业务进行外包时支付的各种费用, 这个费用比企业自己管理运行时要高一些。

C表示以上三种成本的总和, 企业应该选用总成本曲线C达到最低点时的外包程度来进行外包。由相关数学知识可以证明, 图1中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总是在X轴的中部附近达到, 即财务部门的总成本在实施部分外包的情况下最低。通过这个图标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进行财务外包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这是提高财务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是企业的不同阶段, 这种效益也会不同, 通过图1的分析来看, 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自身情况不同的时候, 需要采取不同的外包形式及程度, 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3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企业是否进行财务外包, 财务外部边界是什么, 均取决于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外包经济性;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外包市场成熟度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包括外包商信用度、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等) 。由此可见,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 仅仅通过一个或者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 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建立多项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将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 以此从科学进行相关的财务外包决策。

4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财务外包业务决策内容, 遵循科学的财务外包决策程序, 选择合理的财务外包决策方法, 是企业做出科学有效决策的关键。除此之外, 企业财务外包决策过程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 决策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 要正确认识财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优势, 对于决策人员来说, 要明确企业采取财务外包是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益处, 是解决财务问题的捷径, 而不是“问题外包”、“责任外包”;对于财务外包不要存在恐惧心理, 一定要认识到财务外包是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为企业服务, 这是企业进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财务外包并不能解决企业所有的财务问题, 企业自身仍然要强化自身财务人员培养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以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

其次, 坚持既提高效率、又避免商业秘密泄漏的财务外包决策原则。财务中的很多信息关系到企业的秘密, 这是财务外包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 为此, 决策过程中应合理确定外包边界, 充分重视对外包服务商职业道德、内控制度及其自身对外包活动控制力的评价。

再次,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财务外包, 动态调整外包决策内容, 避免企业对外包的过分依赖。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及环境的变化, 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时度势, 动态调整外包范围, 有效借助外部力量, 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及规章制度, 要有意识地认识对财务外包的种种依赖, 让企业的财务真正成为公司提升价值的战略资源。

最后, 注重财务外包决策相关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收集影响到决策方法的选择, 进而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因此, 决策人员应重视决策相关的信息收集及论证, 尤其是外包服务商相关信息的收集, 如外包服务商的信誉、服务质量、规模、理财经验以及客户满意程度等, 以防范道德风险。

5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会出现各项的分工, 同时还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财务外包正在变成一种趋势, 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但是我国的财务外包还处于发展阶段, 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面对财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 企业不能单纯的决策外包与否, 而更应该努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这才是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英]卡卡巴德斯等.灵捷外包[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风雅的作文850字下一篇:话别母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