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4-04-28

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精选6篇)

篇1: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甬政发〔2008〕7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良好的新型住宅小区,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但同时各地还有不少老小区,这些老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房屋老化程度高、物业费收费难等薄弱环节。为了提高我市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甬政(2005)131号)精神,现就我市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原则和总体要求

指导原则: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绩效评价,考核补贴;多方联动,业主参与”的原则,充分结合社区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新体制。

总体要求:物业管理坚持属地政府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科学划分市、区、街道管理职权和任务,实现“权随责走,责随事转”的目标;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管理业绩确定物业企业的补贴额度;建立市、区两级在老小区物 1

业管理工作上的联动机制。

二、加快体制创新,重心下移,切实建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体制

遵循“重心下移、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地要充分重视属地街道在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协调作用;针对老小区物业管理业态的复杂性和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在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中要健全以属地街道为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体制。

市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制定全市性老小区物业管理政策;加强对各县(市)、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指导;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行为,推行规范化的服务标准;推广全市各地和兄弟城市老小区物业管理先进经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全面负责辖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成立相应的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各县(市)、区分管城建的副县(市)、区长兼任,小组成员由辖区建设、城管、规划、公安、工商、物价、物业、街道或乡镇政府等部门组成,并采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辖区内物业管理重大事宜。

属地街道负责属地老小区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定期召开辖区内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业务上接受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二是在社区服务中心基础上增加物业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区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受理和协调业主的初级信访,监

督物业企业的服务行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属地街道可以借助辖区内服务质量较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力量,对未实施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实行就近服务,并给予成本补助。

基层社区居委会要充分认识到老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是社区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极指导业主委员会加强自身建设,参与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和物业管理纠纷的调解工作。

各县(市)、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采取物业管理模式的老小区加强日常检查、人员培训工作,推行规范化的老小区物业管理标准,提高我市的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三、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全面提高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在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推行中,各级政府应着力于规范管理单位的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使居住在老小区内的广大市民能充分享受到优质服务。

(一)市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结合属地政府的意见,制定相应的老小区物业管理考核标准,明确考核指标,通过市、区两级考核来评定管理单位的业绩。

(二)要将财务公开与服务标准公开相结合。各县(市)、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醒目处将业主委员会确定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公布,便于业主对照标准监督管理单位的服务质量;同时,应明确小区公共经费及政府补贴经费的用途和使用程序,并每半年公布,使广大业主充分了解本小区的经营状况,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将政府监管同业主满意度相结合。在评定物业企业管理业绩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充分听取业主委员会的意见,且每年作一次业主满意度调查,并将业主满意度作为评定管理业绩的主要依据。

(四)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各县(市)、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应建立辖区老小区物业管理投诉处理机制,明确属地街道、辖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在老小区物业管理投诉纠纷中的工作职责和处理程序,强化属地街道协调处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矛盾纠纷的作用;属地街道应建立物业投诉受理制度,受理业主投诉,并积极探索由“属地街道、基层法院、辖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三方联动的物业投诉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使投诉纠纷能得到有效处理;同时,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掌握和熟悉纠纷起因的基层优势,协助街道召集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房屋产权单位等小区相关单位成立小区物业投诉纠纷基层协调小组,在属地街道的指导下减少小区内投诉纠纷的发生,防止纠纷的恶性扩大。

(五)建立信用档案体系。市物业管理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对全市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体系,提高行业的诚信度和服务水平。各县(市)、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也要对辖区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六)不断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宜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来

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由业主委员会成员担任评委;同时通过细化“事先告知、即时审计、重新选聘、及时移交、适当缓冲”等程序,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退出老小区的程序,确保老小区物业管理的交替有序进行,维护小区的和谐与稳定。

四、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市、区两级政府补助扶持体系

当前在老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着收费标准低收缴率低、物业服务质量差、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积极性不高以致业主满意度低等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民生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的扶持措施,保障老小区物业管理长效运行。

(一)将老小区物业管理补贴资金计入老小区建设或整治成本,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工作不仅要注重于“住房的建设”也要注重“住房建后的管理”,通过相应的考核程序,用于老小区物业管理的补贴。

(二)对管理老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优惠。

(三)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由市政、环卫、绿化等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能和费用,在实施物业管理后应通过属地街道的协调和结算,经过相应的委托和考核程序划拨给管理老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

(四)实施考核后再补助的管理经费补助政策。在制订政府补助经费划拨办法时,将政府的奖励经费划拨与管理业绩相结合,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办法,建立信用档案体系,结合物业管理业绩,并根据“管

理业绩越好补助经费越多”的原则,以奖代补,激励管理单位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强自治力度,遵循民意,建立物业服务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在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的“物业管理、准物业管理、业主自治、平安小区管理”四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市建委、市民政局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重视对老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索,总结经验,加大各种政策扶持,要多种管理模式间相互平衡,充分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区业主的积极性,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大多数业主的意愿来选择管理模式、管理单位、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具体管理事宜,并积极引导和鼓励业主及业主委员会根据小区实际创新管理模式,不宜采用政府大包大揽的“一刀切”管理模式。坚持业主自治和社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社区居委会协助物业企业的日常管理、指导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履行职责,利用住宅小区完善的共建配套设施举办各项公益活动等实现社区基层组织和物业企业的资源整合,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选择物业服务和社区服务模式,针对不同住宅小区的特点采取市场化和社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老小区无人管问题,提高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

篇2: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出租房屋的安全管理,加大对“群租”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维护房屋租赁各方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平安上海建设的统一要求,现就加强本市住宅小区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综合管理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深化人口服务管理综合调控出发,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准,加强本市住宅小区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落实区县、街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化解“群租”等矛盾纠纷,消除治安、消防等各类安全隐患;建立健全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始终做到安全总体受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二、综合管理机制

(一)构建管理体系

市级层面成立由综治、高院、房管、公安、地税、工商、规土、城管、卫生计生、司法、法制等部门参加的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市的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协调推进小组下设联合办公室。

各区县应当建立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区(县)委、区(县)政府领导下,立足区域实际,组织、协调各相关管理部门,统筹、整合各方面管理力量,建立健全出租房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各街镇应当搭建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平台,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基层相关管理部门、社区基层组织、综合协管队伍及楼组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做好与出租房屋管理相关的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群租”治理等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自身职责,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综治部门负责将“群租”治理工作纳入本地区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整体规划,纳入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加强督导、检查,重点协调、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

房管部门负责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会同工商部门做好房地产经纪管理;依法查处违规租赁、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规从事房屋租赁经纪业务的行为;会同街镇加强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

公安部门负责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和消防监督检查,加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指导力度;依法查处涉及出租房屋的治安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房地产经纪机构、执业经纪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房地产经纪机构、执业经纪人的违规经营行为;对利用出租房屋进行无照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取缔。

地税部门负责依法加强出租房屋的税收征收管理。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规土、城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查处违法建筑,配合开展集中整治。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区县加强法制宣传;指导、监督街镇做好涉及“群租”等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等工作。

三、加强“群租”综合治理

(一)综合治理范围

对本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城镇内,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突出、居民反映强烈的住宅小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纳入“群租”综合治理范围: 1.将单位集体宿舍设在住宅小区内;

2.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割、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

3.将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人员居住; 4.出租房间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

5.每个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

(二)综合治理流程

1.发现机制。各区县要依托“大联动、大联勤”等各类平台,及时受理市民热线举报、居民投诉、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综合协管员上报的“群租”问题,并建立信息记录、分送、跟踪、反馈等制度。

2.认定机制。接到涉嫌“群租”的投诉举报信息后,由街镇组织房管办、人口办等部门,通过房屋面积信息、实有人口信息进行比对,或上门核查等方式,对“群租”行为作出认定。上门核查时,出租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综合协管员和公安等部门应予配合;对阻碍核查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3.责令整改。经认定为“群租”的,由街镇协调房管、公安、工商、地税等部门,针对不同的违规行为,分别向租赁当事人出具《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可采取送达或上门张贴告知的方式,要求相关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整改,并明确告知逾期不整改面临的行政处罚或权利限制。

4.行政处罚。逾期不整改的,相关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启动行政执法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集中整治。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对于“群租”矛盾突出、居民投诉集中的住宅小区,由街镇组织房管、公安、消防、工商、地税、规土、城管、卫生计生等相关管理部门,对违规租赁、违反治安、消防和人口管理规定、无照经营、偷逃税款、“居改非”、无证行医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落实执法力量,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其中,对利用出租房屋,以旅店、招待所等名称制作招牌字号,招揽住宿,或按日出租收取费用等经营行为的,向房屋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手续。未取得开办旅馆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开办旅馆。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未经工商登记擅自开业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对利用出租房屋开办旅馆,未落实治安管理责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四、禁止违法建筑出租和用于经营

违法建筑不得出租,违反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同时应当将违法建筑情况报告区县拆违办进行拆除。

对申请租用(或自用)居住房屋开展经营的,应当经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属于违法建筑的,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对已经租用违法建筑开展经营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出租人予以处罚,工商部门应当依法对经营者查处,限期整改并予以取缔。

对租住在违法建筑中的来沪人员,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临时居住证,不享受持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可以享受的相关权益待遇。

五、强化出租房屋相关主体监管

(一)明确相关主体责任

1.出租人应当确保所出租房屋符合规定的安全条件,并对承租人使用出租房屋的情况进行监督,禁止将违法建筑和其他依法不得出租的房屋出租,出租房屋不得违反最小出租单位、最低承租面积和租住人数限制的相关规定。

2.出租房屋的安全责任由出租人负责,禁止将存在建筑隐患、治安隐患、消防隐患的房屋出租;出租人应当与基层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并切实履行相应责任。3.禁止向无身份证明的人员出租;禁止向利用出租房屋进行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出租;发现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有犯罪活动嫌疑的,出租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4.集中出租房屋供他人居住,出租房间达到10间以上或者出租房屋居住人员达到15人以上的,出租人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专门的管理人员,并在《治安责任保证书》中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同时设置监控、灭火等治安防范、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建立信息登记簿或者登记系统,并将相关登记信息报送公安部门备案。

5.承租人承租居住房屋应当用于自住,确需转租的,应征得出租人同意,且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承租人应当对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负责,应当配合出租人做好出租房屋的登记工作,并做好居住登记;应当服从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镇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承租房屋的规划设计用途;不得利用租赁房屋从事生产、加工、储存、经营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和其他违法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

6.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应当依法开展房屋租赁经纪业务,积极配合街镇开展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不得为不符合规定的房屋租赁当事人提供经纪服务,不得参与或者教唆他人参与不符合规定的租赁行为。

(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1.出租人

(1)出租人违反本市最小出租单位、最低承租面积和租住人数限制规定的,由房管部门依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出租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向社会公开该套房屋信息,限制其买卖,并将违法“群租”和行政处罚信息在房地产登记簿中予以记载。出租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后,撤销限制。

(2)出租人未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出租房屋的,由公安部门依据《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3)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集中出租房屋供他人居住,出租房间达到10间以上或者出租房屋居住人员达到15人以上,出租人未按规定落实相应安全管理责任的,由公安部门依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责令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5)不按规定缴纳税收的,由地税部门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属情节严重的,应当给予纳税人从重处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将违规出租人信息作为不良记录,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供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和符合条件的社会主体依据相关规定查询。

2.转租人

(1)转租人违反本市最小出租单位、最低承租面积和租住人数限制规定的,由房管部门依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转租人抗拒执法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将违规转租人信息作为不良记录,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供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和符合条件的社会主体依据相关规定查询。

(4)对于被处罚的转租人,建立“黑名单”,分别抄告工商、地税等部门加强监管,并通报各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为“黑名单”上人员居间代理房屋租赁业务。

3.承租人

(1)租住“群租”房的,依据本市居住证管理及相关规定,在落实整改以前,由街镇通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暂停办理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暂停受理居住证、临时居住证申请;已经办理居住证的,暂停办理签注;已经办理临时居住证的,暂停续期手续。

(2)开展集中整治前,街镇应向承租人履行告知义务,并给予承租人适当的过渡期限。

4.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

(1)从事“群租”业务,或为“群租”提供经纪服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由房管部门依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的网上备案资格,对房地产经纪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以上处罚信息抄告工商部门,对于房地产经纪机构,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记入信用档案,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向社会公示;对于房地产执业经纪人,在注册、变更及审验时,作为重要审核条件。

对有上述违规行为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由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取消“规范门店”参评资格,并记入该经纪机构信用档案。

六、自律疏导机制

(一)加强居民自我管理

各区县、街镇要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业主大会的作用,调动楼组长、业主代表、志愿者积极性,加强对小区居民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管理意识,创新自我管理方法,并引导租赁当事人使用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工商局联合制定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按照规定办理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

1.街镇应当帮助社区居民通过召开业主大会等方式,在居民中形成自律共识,修订完善业主管理规约,增加禁止“群租”、规范租赁行为的约定,并赋予物业服务企业相应的管理职责。

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委托,加强小区出入管理和动态巡查,履行好发现、劝阻、制止、报告责任,并积极协助业主,通过完善门禁系统等技防措施,源头防范“群租”。

3.经认定为“群租”的,业委会、业主大会可依据业主管理规约,约谈教育、书面责成业主终止“群租”行为;“群租”中改变房屋功能、破坏承重墙等行为构成相邻妨害的,相邻业主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排除相邻妨害,维护自身权益。

4.房屋业主应当自觉遵守《业主管理规约》,落实出租房屋安全管理责任。出租房屋出现“群租”等违法违规情况,危及房屋安全,被相关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的,业主应当及时整改,或者书面授权第三方机构代为整改,并采取临时性措施,确保出租房屋使用安全。

(二)积极探索代理经租业务模式

各区县政府要研究制定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社会专业机构等,收储社会闲置房源,开展居住房屋代理经租业务,逐步扩大租赁住房供应规模,优化租赁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租金水平。

物业服务企业在其提供服务的住宅小区内,开展居住房屋代理经租业务,可参照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相关部门和各区县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开展住宅小区出租房屋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平安建设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责、主动跨前,把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作为夯实本市社会和谐稳定根基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强化组织保障。各区县要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对街镇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重点对“群租”综合治理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对各职能部门、街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群租”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县、街镇要通过告居民书、宣传手册、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出租房屋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居民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形成有利于“群租”综合治理的舆论氛围,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篇3: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1.1 加强舆论宣传, 树立抗旱信心。

今年以来持续干旱, 降水稀少, 上游来水不足, 水库蓄水少于往年, 旱情形势持续加剧, 对当前春耕春播造成了一定影响。水务、农牧、林业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平台, 宣传报道当前的旱情形势, 增强群众抗旱意识。同时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指导农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开展抗旱生产, 牢固树立抗大旱、保增收的信心。

1.2 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各乡镇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 大力压减小麦、套种玉米等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 积极落实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亩耗水在400方以下的产业面积。

2 加强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2.1 科学制定水库汛期调度计划。

水务部门要科学编制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 加强汛期水量调度管理。要兼顾水库防汛与灌溉的相互关系, 形成科学合理的地表水调度机制。积极研究制定水库汛期调度方案, 非灌溉季节重点保障草畜产业灌溉配水, 水库汛期、农作物非灌溉期要满足饲草灌溉需水, 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表水灌溉效益。

2.2 优化地表水调度方案。

各灌区要结合各村社轮次水量确认表确定的灌溉轮次, 合理安排地表水灌溉次序, 优化地表水调度运行方案。每一轮次地表水灌溉时, 各干渠要同时开口灌溉, 支渠要集中流量实行轮灌和续灌。即:本轮次配水量可满足需水量时, 安排所属斗渠全部开口浇灌;若本轮次配水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水量时, 可安排所属的部分斗渠开口浇灌。同时要以斗渠或行政村为单位, 建立地表水灌溉次序轮换制度。

2.3 适时启动“三水”联合调度措施。

加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度, 有效增加降雨量, 建立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联合调度长效机制。在灌区农作物灌溉期间, 县水务和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区域天气变化情况, 当一次降雨量达到5毫米以上时, 拉长轮次灌水间隔时间;当一次降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时, 减少一个轮次的灌水量。在作物灌溉期间, 继续推行1亩1轮次节约1度电计划, 分轮次安排农业灌溉用电量, 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过程性控制。

3 落实工程节水措施, 提高灌溉效率和效益

3.1 加强已建节水工程运行管理。

全面启动运行已建节水工程, 建立健全重点治理项目等已建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措施, 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 提高群众自主管理节水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要细化大田滴灌的运行管理监管责任, 明确区域监管第一责任人。要将大田滴灌工程运行和水权落实相挂钩, 对工程未运行或运行效果不好的区域, 核减相应水权。

3.2 抓好田间常规节水措施落实。

积极推广以膜下滴灌、小畦灌溉、垄作沟灌、地膜再利用免耕四项农田节水和设施农业节水为主的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切实提升用水效益。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加强管理, 认真抓好落实,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 全面推行合理的灌溉制度。

及时向群众宣传节水灌溉技术和合理的灌溉制度, 积极推广生物、农艺、工程、管理等多项措施, 动员群众及时采取顶凌覆膜、耙耱镇压等传统保墒措施, 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保持土壤水分, 增强抗旱能力。

3.3.1 节水型畦灌技术。

畦灌作为渠灌及低压管灌的配套措施, 适用于窄行距密播作物, 田块规划与调整也是节水土地整理的重要方面。

3.3.2 节水型沟灌技术。

沟灌作为渠灌及低压管灌的配套措施, 适用于灌溉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如棉花;玉米和薯类作物, 某些宽行距的蔬菜也采用沟灌, 沟灌比较适宜的土壤是中等透水性土壤。

3.3.3 农田覆盖灌水技术。

农田覆盖作为渠灌、低压管灌及滴灌工程的配套措施, 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作物间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 是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 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

3.3.4 推广平整土地及深耕技术土地平整作为渠灌和管灌工程的配套措施, 是最常规的农业节水措施, 主要是根据作业田块的地面坡度, 田面高差、土层厚度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项目区属于老灌区, 田块在农户耕作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错略平整, 为了进一步减少水分流失与深层渗漏, 提高灌溉的均匀度, 缩短灌水时间, 本次设计利用激光平地设备进行土地平整。从而降低田间无效蒸腾, 降低灌溉定额。

3.3.5 增施有机肥, 推广节水施肥技术。

大田作物推广增施有机肥料, 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使土壤容重变小, 孔隙度变大, 能使雨水和地表径流水渗入土层中。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把入渗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 以减少蒸发。因此, 增施有机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 又可改善土壤结构, 增大土壤涵蓄水分的能力, 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 达到以肥调水、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效果。

4 实行精细化管理, 切实转变灌溉模式

4.1 严格水权审批, 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水权分配、轮次控制、逐级审批、水电双控、动态考核、审计监督、责任追究等水权监管措施, 继续推进水资源预决算管理和审计工作, 加强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职责, 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权监管长效机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水资源常态化管理模式。

4.2 落实农业用水差别水价制度。

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推行农业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 以水价调控措施大力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全县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4.3 完善智能化控制设施运行管理。

加强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的运行管理, 设计安装机井水泵电缆线防盗设施, 杜绝低压线挂接或绕过智能化控制器搭接线路偷电取水现象。对机井小表的管理与智能化控制器的管理, 一并列入水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对智能化控制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加固防撬防盗功能,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规范取水行为。

5 强化过程控制, 严格责任制考核

5.1 强化水权监管网格化管理。

水务部门要加强水权监管和水政执法网格化管理力度, 层层划分网格, 及时更新责任区责任人, 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和任务, 对网格内的水资源管理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实施动态管理, 形成全县水权监管和水政执法全覆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体系。加大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 做到查处一起, 震慑一片, 通过严格水政执法, 有效保证取用水程序规范有序。

5.2 加强水资源预算执行审计。

各乡镇、各水电管理单位、各村用水者协会, 要自觉接受审计, 正确对待审计, 主动配合审计, 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5.3 严格责任考核。

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和节水灌溉措施的落实, 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部门和各乡镇要根据签订的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在水权落实过程中违规和不执行水权配置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 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切实巩固水权制度改革成果。

摘要:加快转变传统的灌溉方式, 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保大旱之年农民收入不减, 水权控制约束性指标全面实现, 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篇4: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一)加强审计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把审计监督提升到与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8大监督的同等地位,同时作出了加强审计工作的重大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狠抓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推进审计职业化等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意图,增强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自觉性。

(二)加强审计工作是建设“三个陕西”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坚持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加强对中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尤其要在“促改革、促发展、促反腐”上积极主动发挥作用,为 “三个陕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三)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不得设置障碍阻扰审计。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的财务会计、业务和管理等资料,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和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已经制定的应予修订或废止。对不配合、不接受审计,阻扰审计工作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审计机关依法处理,或提请本级政府或者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严肃查处。

(四)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电子数据。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依法向审计机关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的技术文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接口,按照审计要求的数据格式提供电子数据;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工作环境等方面积极协助审计机关开展联网审计。

(五)积极协助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履行职责需要调查、函证、问询、查阅相关资料时,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要积极予以协助和支持,并对有关审计情况严格保密。完善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对审计移送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有关部门要认真查处,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查处结果。审计机关要跟踪审计移送事项的查处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告。

(六)加大审计成果运用。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审计机关上报的重要审计情况、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审阅和研究,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部门考核、领导干部奖惩、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

(七)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事业单位要落实内部审计职责,加强日常内部审计监督。审计机关通过内部审计自查、审计机关抽查方式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三、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八)加大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发挥审计促进中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全省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实施好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着力督查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加大跟踪审计力度,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及时予以反映,推动改进和完善。

(九)加强公共资金审计监督,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从财政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全过程强化审计监督,促进财政预算管理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建设。要看护好财政资金和社会公益资金以及行业协会资金等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安全。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持续开展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以及“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情况等方面的审计监督,有效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加大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认真贯彻《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建立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平台,从投资项目建设程序、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投资效果等全过程开展审计监督,促进投资项目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顺利实施。

(十)加强民生资金、“三农”资金以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扶贫、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严防挤占挪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确保各项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环保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十一)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履职尽责。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全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重点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职尽责情况,深化审计内容,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依法依纪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以任中审计为主,创新审计方法,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专项审计相结合,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高审计效能和效率。

(十二)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注意发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维护法律尊严。要着力反映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妨害公平竞争等问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十三)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揭示力度,维护全省经济安全。要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各级政府性债务、重点地区金融稳定等情况,注意发现和反映非法集资、违规借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以及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等业务环节的风险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

(十四)加大对经济案件线索的查处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审计发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查处力度,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投融资环节、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注意发挥好审计与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合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力度

(十五)健全整改责任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按照《陕西省审计整改工作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12〕124号)印发的规定和要求,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工作的主体,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通过本单位网站等公开媒体向社会公告。

(十六)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全省各级政府每年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工作以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政府督查督办事项。对审计反映的问题,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政府督查等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根据各级人大监督的需要,审计的重点单位和部门,可直接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十七)严肃整改问责。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监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审计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被审计单位要及时研究,完善制度规定。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政府分管领导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并将问责结果向社会公告。

五、提升审计能力建设

(十八)推动审计管理模式、审计方式的创新。加大全省审计机关审计计划、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业务统一组织管理力度,从工作安排、组织实施、工作报告、审计处理等业务环节积累统一管理经验。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强化系统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工作报告等制度,各级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和重大案件线索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型企业集团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项目中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方式,解决审计力量和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涉及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

(十九)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逐步推行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资格并行制度。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系统内审计人员的交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严把审计人员进口关,审计机关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招录审计人员应加试审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专业性强的职位可实行聘任制。

(二十)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省级审计数据系统,省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支持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创新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推进对各部门、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审计。

(二十一)保证履行审计职责必需的力量和经费。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依法行政要求,配备合理的人员力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切实做好审计工作。按照科学核算、确保必需的原则,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切实保障本级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需经费。

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二)健全审计工作领导机制。全省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直接领导本级审计机关,支持审计机关工作,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加强政府监督检查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已有的检查结果等信息,避免重复检查,维护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全省各级政府要关心审计干部成长,重视审计干部的选拔任用,对优秀的审计干部,可以选拔充实到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或单位任职。

篇5:1。关于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苏公厅(2007)609号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居民小区停车秩序管理,有效缓解停车乱、停车难及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建设厅、公安厅《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明确适用范围和管理单位

(一)本意见适用于居民小区内部及周边支路、背街小巷的停车秩序

管理。

(二)公安机关交巡警、派出所、消防部门应会同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加强和规范居民小区停车管理规定。

二、建立停车状况报告和预警制度

(三)交巡警部门应会同辖区派出所、消防部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对居民小区内部道路、专用停车泊位、车辆以及小区周边

道路等情况进行调查排摸,全面掌握居民小区停车状况。

(四)对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的,交巡警部门应及时向政府及有关

部门提出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议和意见。

(五)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的,交巡警部门应根据居民小区停车需求及发展趋势,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提出建设停车

场或停车泊位的意见。

(六)交巡警部门应向居民公示小区周边道路停车状况,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居委会公示小区内部停车状况,及时准确发布停车服务

信息,提示居民购车前充分考虑停车泊位问题。

三、规范封闭式居民小区内部停车秩序管理

(七)充分利用居民小区内部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人防工程停车,在停车泊位充足情况下,业主车辆应停放居民小区内。小区内原

则上停放小型客、货车,禁止停放大客车、大货车。

(八)居民小区内没有专用停车泊位或专用停车泊位不足的,交巡警部门应会同辖区派出所、消防部门,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经业主同意,在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小区道路施划停车泊位。

(九)小区内用作单侧停车的道路,其最低宽度不得小于4米;连接小区进出的主要通道如设置单侧停车,其最低宽度不得小于6米。小区汽车停放点的出入口应不少于2个。小区防火间距内和消防通道、高层公用建筑及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得设置停车泊位。消防栓附近

10米之内不得停靠车辆,并设立明显的禁停标志。

(十)派出所应指导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停车尚未达到

饱和或在白天停车平峰时段可临时向社会开放。

(十一)交巡警部门应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内道路限速、禁停

等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和日常维护。

(十二)派出所应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小区业主车辆和停车泊位基础台帐。加强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管理,车辆进入小区后减速慢行、规范停车。将规范停车要求纳入管理规约内容,对乱停乱放的,在小

区范围内予以曝光,居民有单位的,抄告其单位。

四、规范居民小区周边道路停车秩序管理

(十三)对开放式居民小区、无停车场地或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的居民小区,交巡警部门应主动会同消防部门、派出所对周边道路网络条件、交通组织和交通流量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合理利用支路、背街小巷、建筑物间空档施划夜间临时停车泊位,对夜间交通流量较小的次干道的慢车道施划限时停车泊位,供居民停放车辆。

(十四)施划停车泊位,要按照省建设厅、公安厅《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和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江苏省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设置规范(试行)》的要求实施。机动车道宽度不能达到要求的,可根据两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情况,在不影响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情况下,借用部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施划停车泊位,但施划停车泊位后的道路通行最低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不低于4

米)。

(十五)交巡警部门应会同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积极协调辖区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园等,在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开放空余

场地供周边居民临时停放车辆。

(十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要求,配建停车场地,供本单位及其职工的车辆和外来办事车辆停放,不得在单位外占用道路停车。

(十七)公安机关应当招聘辅助力量,对占用道路停放的车辆进行看

管。

(十八)交巡警部门应完善道路禁停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做

到醒目、清晰、完好。

(十九)交巡警部门应加强小区周边主次干道交通秩序管理,派出所应加强对小区周边支路、背街小巷停车秩序的日常管理,努力减少违

法停车行为。

五、广泛宣传停车秩序管理规定

(二十)派出所应指导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结合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工程,向辖区居民发出规范停车倡议书,广泛宣传规范停车的重要意义,倡导居民自觉遵守停车规

定。

(二十一)交巡警部门应指导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在居民小区设立道路交通安全专栏,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公告小区内停车状况。

六、严格查处违法停车行为

(二十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的,张贴违法停车处理通知书,责令当事人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妨碍交通,特别是堵塞消防通道、妨碍消防设施使用的违停车辆,一律实

施拖移。

(二十三)对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通行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二十四)对故意阻碍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秩序的,依据《消防法》,对当事人处警告、罚款或者10日以下拘留。(二十五)派出所民警对居民小区周边支路、背街小巷的违法停车行为张贴处理通知书,固定证据,由当事人到交巡警部门接受处理。对居民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的,由派出所指导物业服务企业予以劝阻;拒不改正的,由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责令限期整改,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

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二十六)交巡警部门应对派出所管理居民小区及周边支路、背街小巷停车秩序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对违法停车处理通知书和采集的证据

进行审核把关,统一录入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系统。

七、规范停车收费行为

(二十七)停车收费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二十八)公安机关收取的道路停车费用,用于看管停放车辆人员用

篇6: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xxxxxx部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县物业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物业管理秩序,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xx省物业管理条例》《xx市物业管理条例》等规定,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职责,形成推进物业管理工作的合力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业主自治与专业服务、社区管理和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物业主管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协作,属地政府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共同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形成抓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合力。

(一)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

1.负责住宅小区工程施工、房屋质量安全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2.负责全县物业管理活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3.贯彻执行上级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全县物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县物业企业依法依规搞好物业服务;

4.负责公共部位专项维修资金的收集,并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共部位专项维修资金情况进行监督;

5.负责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业务指导;

6.结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物业服务等级动态调整机制;

7.对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

8.做好《xx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归属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所有工作;

9.制止和查处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的行为;制止和查处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或者降低节能效果的行为;

10.对开发建设单位未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将房屋交付购房人使用的行为进行查处;

11.对施工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行为进行查处;

12.调解处理因上述内容引起的矛盾纠纷;

(二)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会属地管理作用。对全县物业管理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县物业进行业务指导;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行政领导,具体进行组织实施。

1.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工作要求,负责本区域内物业管理各项活动。

2.负责组织、指导本辖区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

3.负责监督公共部位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首先由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所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报,乡镇街道进行把关,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拨付。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应急维修工程未及时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限期完成;逾期未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组织进行,所需费用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4.负责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对小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新建小区前期物业入驻前,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相关部门参与监督招投标活动。

5.负责调解处理物业管理纠纷,对居民涉及物业管理的各类举报和投诉要及时解决;属于相关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相关部门、单位要及时解决,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对涉及多个行政主管部门的问题,由物业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执法。

6.负责召集物业联席会议,做好辖区内物业企业退出交接工作;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办理交接时,交接各方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电梯、消防、监控等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现状进行确认,并报物业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原业主委员会届满后或者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后不按时移交有关资料、财物和印章的,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责令交回;拒不移交的,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协助移交;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7.加强对住宅小区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源头管理,对辖区内的私搭乱建、圈占绿地、占用消防通道、改变房屋性质等违规行为予以责令整改,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参与物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物业企业的考核评比工作。

8.负责组织实施旧住宅区、单位家属院等无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简易物业管理;对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住宅小区代为履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负责协调处理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违反业主管理规约的行为。

9.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在实施前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报计划,然后由县物业办报省市审批。

10.建设单位应当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下,按照规定向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和资料。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各小区物业收益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督管理。

(三)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

1.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职责: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物业管理区域规划建设、市容环境卫生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1)对擅自占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或者其他场地进行建设,擅自在建筑物顶部、底层或者退层平台进行建设的行为进行查处;

(2)对违章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擅自改变住宅立面、在非承重外墙开门、开窗的行为进行查处;

(3)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楼道以及公共设施、路面、立杆、树木等物体表面张贴广告、涂写刻画广告性文字、图案以及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等影响城镇容貌和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查处;

(4)对擅自改变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性质的行为进行查处;

(5)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擅自占用、破坏绿化用地和设施建造车位或其他设施的行为进行查处;

(6)对擅自损坏、修剪、砍伐花草树木或破坏、改变绿化用途、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7)制止和查处擅自拆改供暖、供气管道和设施等危害建筑安全的行为;

(8)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其他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9)调解处理因上述内容引起的矛盾纠纷。

2.县公安局职责:负责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秩序维护人员开展安全防范,指导监督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消防管理工作,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治安、流动人口、车辆停放进行监督管理。

(1)对进行家庭娱乐、身体锻炼以及饲养动物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休息生活,或者在午间和夜间从事产生噪声污染的装饰装修、货物装卸、生产加工等严重干扰周围居民及其他业主正常生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2)对破坏业主共有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其他公私财物的行为进行查处;

(3)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停放大型客车、货车和油罐车(危化品车),违规存放有毒、易燃易爆物品予以及时拖离和查处;

(4)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5)对打架斗殴、聚众赌博、涉毒、涉黄、恐吓、盗窃、抢劫、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6)指导监督物业管理企业保安员考核发证、着装整治等保安监管措施,对违反保安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3.县规划服务中心职责: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工程及各类配套建筑的规划设计及调整变更的监督管理。

(1)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工程及各类配套建筑的审查和批后管理;

(2)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审批后、竣工规划验收前的建设项目(工程)进行批后跟踪管理;

(3)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及时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4.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职责: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排污、噪声、辐射、环境污染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1)对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架设大功率电力设施、大功率发射装置以及安装其他辐射、放射源等造成辐射污染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2)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3)调解处理因上述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

5.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责: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和专业经营单位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特种设备、计量装置的安全运营,对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注册登记审核,按职责分工对其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物业服务收费公示工作,对物业服务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1)对不按规定安装使用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和电表、水表等各类计量装置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定期对住宅小区内电梯进行技术性安全检查,对超期未检、不按规定维保的行为进行查处;对电梯维保单位、电梯维修单位超资质或无资质维保、维修行为进行查处;

(3)出现电梯损坏、停运、关人、夹人、坠落等事故后,会同电梯维保单位、电梯生产厂家、物业服务企业等责任单位对问题原因及责任进行认定;

(4)对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的行为进行查处;

(5)对电梯维保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接到故障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应急救援措施的行为;对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行为进行查处;

(6)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依法应当审批的,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对应当具备特定条件的住所,或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性质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文旅、卫健、公安、消防、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法监管;

(7)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注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其违法经营行为;

(8)对各类虚假广告,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9)配合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因上述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

(10)对未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的行为进行查处;

(11)对超出政府指导价浮动幅度制定收费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12)对低于服务等级要求提供服务并收费的行为进行查处;

(13)对采取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14)对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的行为进行查处;

(15)依法受理相关价格举报投诉,查处价格举报案件;

(16)对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6.专业经营单位职责: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宽带数据传输等专业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79号)《xx省物业管理条例》《xx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好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工作。

7.消防救援机构职责:

(1)对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埋压、圈占、遮挡消防栓或占用防火间距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2)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或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8.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机构改革政策职能划转履行法定职责。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的运作机制

(一)规范物业管理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xx市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物业项目交付使用时,由房产管理部门对物业管理用房配置情况、物业设施配套等情况进行核实,未按规定标准配置物业管理用房、物业设施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不得交付使用。开发建设单位要按照规定与物业服务企业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将物业图纸资料等移交给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要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有关事项进行查验,并做好登记。物业交接后,发现存在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修复;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规范前期物业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者商品房现售备案前,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向房产管理部门提供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证明申请等级评定。

(三)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房产管理部门在收到新建物业项目等级评定申请后,要牵头成立评审工作组,根据物业项目总体规划、硬件设施配套情况,评定该项目的物业服务等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物业服务等级及标准等因素,测定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实际成本、法定税费及物业服务企业的合理利润,制定与物业管理服务等级相适应的政府指导价格,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市场监管部门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全面推行明码标价制度,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等在住宅小区向业主进行公示,定期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多收费、乱收费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四)依规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根据《xx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商品住宅的业主应当在办理房屋交付手续前,一次性足额将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交存标准为:多层20元/平方米,带电梯的多层、小高层、高层40元/平方米。截止竣工交付尚未售出的住宅,由建设单位交存首期维修资金,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建设单位应当交纳的维修资金可以从监管的预售资金中划转。未按照规定交存首期维修资金的,建设单位不得向业主交付房屋,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受理产权登记申请。

(五)规范物业企业行为。根据《xx省物业管理条例》《xx市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2.公共绿化的维护;

3.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维护;

4.公共区域的秩序维护、安全防范等事项的协助管理服务;

5.物业使用中对禁止行为的告知、劝阻、报告等义务;

6.物业维修、更新、改造费用的账务管理;

7.物业服务档案和物业档案的保管;

8.听取业主委员会、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改进和完善物业服务;

9.其他物业管理事项。

同时,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1.物业服务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后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撤出时不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或者不按照规定移交财物、资料;

2.挪用、骗取、套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3.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公共场地以及公共建筑的用途;

4.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损害业主共同利益;

5.擅自改变原规划设计设置路障,妨碍消防、救助等特种车辆通行;

6.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委员进行恶意骚扰,采取暴力行为或者打击报复;

7.泄露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信息;

8.损害业主权益的其他行为。

物业服务企业违反以上规定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六)规范业主委员会行为。根据《xx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或者损害业主共同利益和合法权益的活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同时,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不得有下列行为:

1.阻扰、抗拒业主大会行使职权;

2.挪用、侵占业主共有财产;

3.索要、收受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有利害关系业主提供的利益或者报酬;

4.利用职务之便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减免物业公共服务费或者其他费用;

5.泄露业主资料或者将业主资料用于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6.擅自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名义作出决议,侵害业主共同利益或者扰乱正常物业管理秩序;

7.其他侵害业主共同利益或者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行职责的行为。

业主委员会委员有违反以上规定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终止其委员资格。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三日内将其保管的档案资料、印章以及其他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财物移交业主委员会;不按时移交有关资料、财物和印章的,由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交回;拒不移交的,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协助移交;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七)规范业主(使用人)装饰装修和日常行为。根据《xx市物业管理条例》《xx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小区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缴纳物业公共服务费,确保物业企业有能力提供服务,同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未与物业企业签订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的情况下私自装饰装修房屋;

2.违反装饰装修协议或有关规定,违规在室外安装防盗网、遮阳罩;

3.在规定以外的区域安装空调外机、太阳能等设施;

4.损坏或者擅自改变房屋承重结构、主体结构和门窗位置;

5.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侵害业主共同利益;

6.损毁树木、绿地或者在公共场地种植蔬菜和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7.擅自占用消防通道,损坏或者擅自停用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材,妨碍公共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

8.擅自在道路、楼道等业主共有区域堆放物品和停放车辆;

9.擅自在建筑物上悬挂、张贴、涂写、刻画及架设电线、电缆;

10.擅自在业主共有公共区域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

11.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性物品;

12.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禁止的其他行为。

小区业主(使用人)违反以上规定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进行劝阻、制止,并向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业主委员会报告,由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违搭乱建的依法进行拆除。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给其他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业主委员会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侵害业主共同利益的行为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三、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加强物业管理的重要性,相关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加强物业管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为做好物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房产管理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与载体,加强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让业主和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物业管理工作,树立物业管理商业消费观念。要抓实抓细,抓好典型带动,做好正面典型引导,对反面典型公开曝光警示,引以为戒。党员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带头示范,积极支持物业管理工作,为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依法行政,加强监管。凡在我县范围内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企业,均应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要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服务应急秩序,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有机衔接。对管理水平低、收费不规范、业主满意率低、社会形象差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因物业服务企业过错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媒体曝光或存在其他严重不良行为的企业,计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并对辖区内环境秩序差、物业管理乱造成不良影响的物业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四)严格考核,确保实效。建立管理检查考核机制。房产管理部门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细化目标责任,加强自我检查,确保工作落实。组成联合考核小组,对住宅物业管理项目合同约定的服务等级标准进行考核,通过服务等级标准考核,纠正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市场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自律和诚信服务,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上一篇:不得不说的作文审题:“从文题本身寻找思路下一篇:你聪明填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