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4-05-05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共8篇)

篇1: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九五”计划期间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建设一支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现就“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1.“八五”时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好时期之一。《教育法》、《教师法》的颁布实施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大计,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和国家倡导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九五”期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截止1995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由1990年的861.44万人增长到899.8万人。从数量上保证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基本需求。

--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了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从1990年的74%、46%、45%分别提高到1995年的89%、69%、55%。

--教师队伍的人员效益不断提高。通过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逐步调整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民办教师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民办教师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1990年至1995年,民办教师的数量从300万下降到180万。民办教师占中小学教师的比重由32.5%下降到20%。迄今为止,京、津、沪、浙四个省市以及其他省区的部分地区民办教师问题已基本解决。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在提高教师地位和改善教师待遇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作了大量工作。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总体上得到提高,部分地区提高的幅度较大;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得到改善,部分地区实现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全国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有较大提高。一些地区前些年流失的教师开始出现回流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流失严重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教师队伍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等与《教师法》配套实施的法规和规章。许多地方制定了《教师法》实施办法。教师队伍建设正在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教师的合法权益逐步得到法律保障。

2.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中高级职务教师比重偏低。1995年,全国初中、高中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仅为2%和15.73%,小学教师中具有中级职务的比例为17.56%,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仅为0.65‰,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务的平均比例,影响所及是多方面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超偏,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以及劳动技术课教师短缺。

--教师队伍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城市教师局部超编与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

严重缺编并存。由于城乡差别等原因,余缺难以互补,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地区“普九”的进程。--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缺乏。特级教师数量不足,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特级教师作用不够;高级职务教师的年龄偏大,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偏低位次的状况仍未改变,1995年中小学年人均工资水平低于全国职工年人均工资水平;部分地区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教师生计和政府声誉;教师医疗、住房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教师补充渠道单一。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亟待建立相应的机制。目前,教师补充渠道单一,非师范毕业生从教和向社会招聘教师较少,这种状况既难以满足对教师的需求,也不利于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

二、“九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深化改革,理顺体制,依法治教,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待遇,探索并初步建立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良好、数量适当、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2.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是:

--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完善《教师法》配套法规,形成包括教师资格认定、遴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提高待遇在内的完整的教师队伍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全面实施《教育法》、《教师法》及《教师资格条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资格、遴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教师申诉等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总量需求得到满足,人员效益进一步提高。在继续控制教师总量,提高效益的同时,保证满足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学教师应达到602万人,初中教师应达到330万人,高中教师应达到56万人。在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大体分别达到1∶22.

38、1∶16.67、1∶15.24。

--教师队伍的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全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应分别达到95%、80%以上;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争取达到70%左右;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努力提高中小学校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重。到2000年,全国中小学具有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4%和4.5%左右。其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1%和1.5%左右;初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6%和6.5%左右;高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43%和22%左右。大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发达且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中高级教师的比例应高于平均水平。随着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国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重应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应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骨干教师的新老交替,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到2000年,高级职务教师中45岁以下的应不低于40%,特级教师达到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

--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并得到有效保障。根据《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所规定的教师待遇的目标,提高和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较大范围的地区,实现民办教师工资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教师住房的家庭人均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和成套率70%的水平;按《教师法》的要求建立与当地公务员享受同等医疗待遇的教师医疗制度。按照国家整体部署逐步建立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分阶段工作目标是:1996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由1995年的20%减少到17%;1998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减少到7%;到2000年完成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工作。对离岗退养的民办教师,各地要参照相同条件退休公办教师的待遇给予妥善安置。

三、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建设,是依法治教、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九五”期间,国家将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办法》、《教师职务条例》、《教师聘任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教师法》配套法规和《中小学编制管理规程》、《关于加强教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等规章。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使教师队伍建设尽快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尤其要强调职务聘任的杠杆作用。要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各地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好教师考核工作。考核工作要根据《教师法》的规定,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聘任、评聘职务、晋升工资、实施奖惩、“民转公”等方面的主要依据。

3、大力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和创造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放手使用,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进修提高、职务聘任、评选特级教师等方面,要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利用“九五”期间新老交替的契机,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骨干教师队伍。

要高度重视特级教师工作,加强特级教师的评选和管理。认真执行《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使特级教师评选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加强特级教师考核,把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等作为特级教师职责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特级教师学术假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特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基金,为特级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4、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统一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及其过渡办法的规定,在完成教师资格过渡基础上,面向社会认定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争取尽快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办法》,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并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做好教师资格制度、任用制度、培训制度、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工作。

5、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各地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和本意见提出的2000年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目标,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中级、高级职务比例。要按照《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认真研究制定继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措施和办法,认真做好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培训、考核、评审机制,加强政策导向,加强聘后管理和上岗后的履职考核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师职务聘任这一政策杠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教师职务评聘的政策要有利于激励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改革教师选任制度,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按照《教师法》及有关规定,在主要依靠师范教育补充教师的同时,结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和人事制度改革,可在编制定额范围内,吸收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中小学任教,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队伍学缘和学科结构,保证满足边远落后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

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

7、严格执行编制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的编制管理制度是国家管理基础教育的基本制度。各地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编制管理规程,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中小学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要严格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并强化编制管理和人员使用的约束机制,减少机构,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提高中小学的人员效益。要强化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在编制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禁止非编制管理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随意干预学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严格控制非教学单位从中小学抽调或借用教师。继续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8、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养工作。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人民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要根据当地中小学教师的余缺情况,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生物、地理、外语、劳技、计算机、特殊教育等专业和学科教师的培养工作。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想、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师范招生、就业制度和办法,继续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解决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招不进、分不去”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师范生服务期制度,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切实保证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要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杜绝教师“拔高使用”现象。

9、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继续加强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使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尽快取得合格学历。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教师进修院校。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把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及时转入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继续教育基本框架和办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工作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努力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使教师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学考核、职务晋升、实施奖励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10、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继续开展奖励优秀教师的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选拔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人翁作用;加大《教师法》的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各级人民政府要具体规定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比例,并采取保障措施予以落实。要认真抓好已出台的关于教师待遇的各项法规和政策的落实。保证新的教师工资制度正常运转,做好正常晋级增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津贴制度,适时提高教师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等津贴标准。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各种地方性政策,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要大力提高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教育费附加的使用要首先保证支付民办教师的统筹

工资。目前民办教师的工资至少要达到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二,其中由政府支付部分不少于二分之一。随着民办教师减少和教育费附加的增加,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同时,民办教师离岗退养费应尽可能做到与同职务(条件)退休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机制。凡是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地区,教师工资必须收归县财政统筹解决。农村教育费附加要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的办法,确保教育费附加首先用于支付民办教师工资。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督政职能,督促各级政府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兑现,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现象的发生。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意见的通知》精神,加速解决教师家庭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使教师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改善。各地要制定具体的措施,保证实现到2000年教师住房达到或超过国家提出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成套率的目标。

--千方百计为教师办实事,排忧解难。要采取措施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就医难的问题,使教师的实际医疗待遇达到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医疗待遇水平。在教师子女就业、家属“农转非”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11、尽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对民办教师工作的认识统一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决策,充分认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民办教师工作“关、转、招、辞、退”的五字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实行地方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总体规划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在本世纪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具体计划并予以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现行各项规定,做好“民转公”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民转公”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要充分考虑民办教师的特殊情况,以及教师的职业特性,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今后国家将把解决民办教育问题的进度和水平作为教育督导和“普九”验收的重要内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如期实现。

12、依法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和治事与用人相结合的原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依法担负起教师队伍的管理职责,确保教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的管理工作包括教师的资格认定、考试录用、任用调配、编制管理、职务评聘、工资晋升、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均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四、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各级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纳入科教兴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要切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牵头和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2、要认真制定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各地要根据《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以及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普九”的需要,本着分区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要及时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使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落到实处,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保“两基”、促“两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篇2: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9月7日发布。《意见》要求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同时,健全大学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把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考核评价的基本内容;加强教师管理,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规范高等学校教师兼职兼薪等,都在《意见》中予以了明确规定。

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

《意见》明确,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

国家出台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鼓励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小学任教

《意见》要求,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小学、教学点任教的新机制。

根据《意见》,将修订《教师资格条例》,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健全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探索符合不同学段、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

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倾斜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类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职务(职称)评定标准,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兼职教师申报相应系列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意见》要求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现教师职务(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机结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意见》还要求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

篇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 乡村医生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服务条件显著改善, 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 乡村医生队伍仍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 难以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经国务院同意,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 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从我国国情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长远建设出发, 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 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和培养培训政策,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 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 主要目标。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 力争使乡村医生总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 逐步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乡村医生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较好保障, 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 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 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明确乡村医生功能任务

(三) 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 (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下同) 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并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四) 合理配置乡村医生。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 各地要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 合理配置乡村医生, 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

三、加强乡村医生管理

(五) 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 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条件不具备的地区, 要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要求, 由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人员进入村卫生室执业的具体办法。

(六) 规范乡村医生业务管理。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 促进合理用药,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 规范开展乡村医生考核。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 由乡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乡村医生学习培训情况以及医德医风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和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

四、优化乡村医生学历结构

(八) 加强继续教育。各地要按照《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2011—2020年) 》要求, 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 (卫生) 院校 (含中医药院校) 接受医学学历教育, 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医学相应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 政府对其学费可予以适当补助。

(九) 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中、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

五、提高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

(十) 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在同等条件下, 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 进一步吸引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聘用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

(十一) 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各地要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 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 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各地可选派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优秀乡村医生到省、市级医院接受免费培训;乡村医生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 进修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乡村医生应学习中医药知识, 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六、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

(十二) 开展契约式服务。各地要结合实际, 探索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乡村医生或由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 (含全科医生) 和乡村医生组成团队与农村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 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 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并按规定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 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乡村医生提供签约服务, 除按规定收取服务费外, 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 鼓励乡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十三) 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在现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规定, 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考试大纲, 统一组织, 单独命题, 考试合格的发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可以按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七、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

(十四) 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各地要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 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

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核定的任务量和考核结果, 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在2014年和2015年将农村地区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乡村医生的基础上, 未来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继续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 用于加强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未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签约服务的地方, 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 要通过设立一般诊疗费等措施, 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分担。在综合考虑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 科学测算确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 原则上不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 并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 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 给予定额补助。定额补助标准由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乡村医生人数核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动态调整乡村医生各渠道补助标准, 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水平。

(十五) 提高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对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服务的乡村医生, 地方财政要适当增加补助。

八、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政策

(十六) 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各地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 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对于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 各地要结合实际, 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十七) 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 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确有需要的, 村卫生室可以返聘乡村医生继续执业。

九、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

(十八) 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各地要依托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 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 进一步支持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加快信息化建设, 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建立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并延伸至村卫生室, 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算管理、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

(十九) 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建立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可采取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 不断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

十、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 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统筹考虑。各省 (区、市) 要在2015年3月底前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并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十一) 落实资金投入。县级人民政府要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和省级人民政府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予以支持, 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补助力度。各级财政要及时足额下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 确保专款专用, 不得截留、挪用、挤占。

(二十二) 开展督导检查。各地要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 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督查和通报机制, 确保乡村医生相关政策得到落实。

2015年3月6日

篇4: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

探索设立农村幼儿师资特设岗位,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新进幼儿园教师实行公开招聘。现在还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在职教师要在2018年底依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期满仍未取得任教资格的,予以清退。其他学段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应在上岗前接受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幼儿园教师按照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标准配备。

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每年举办园长和骨干教师市级培训,鼓励幼儿园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依托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力度。

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10年的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

建立和完善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在城镇学校跟班学习1年后应到农村学校任教3~5年以上。城市中小学教师应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聘任中级教师职务,有2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10年的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左右。

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支教活动,每年组织 “名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健全和完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长期稳定的校际对口支援制度。

岗位职数优先向农村教师倾斜

在全市实行职称评聘地方政策试点,对部分具备资格但受岗位数量限制未能聘用的优秀教师,由同级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保证其工资待遇。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同一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职数在优先向农村教师倾斜的基础上可以互补余缺,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统筹使用。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已聘人员教学业务的定期量化考核,对于无法胜任所聘职务的人员可以不受聘期限制进行调整,予以解聘。

按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费用

依法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的落实,市(县、区)财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按教职工年度标准工资(不含绩效工资)总额1.5%的标准统筹安排培训经费。中小学校按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费用。民办学校举办者也要按不低于本校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所有学历不达标、距离法定退休时间超过10年的在职教师必须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各县(市、区)要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提高教师学历规划并认真实施。

篇5: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乡村医生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乡村医生队伍仍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难以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从我国国情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长远建设出发,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和培养培训政策,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主要目标。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使乡村医生总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逐步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较好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明确乡村医生功能任务

(三)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四)合理配置乡村医生。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各地要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

三、加强乡村医生管理

(五)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条件不具备的地区,要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人员进入村卫生室执业的具体办法。

(六)规范乡村医生业务管理。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规范开展乡村医生考核。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由乡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乡村医生学习培训情况以及医德医风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和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

四、优化乡村医生学历结构

(八)加强继续教育。各地要按照《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要求,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医学相应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政府对其学费可予以适当补助。

(九)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中、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

五、提高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

(十)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在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吸引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聘用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

(十一)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各地要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各地可选派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优秀乡村医生到省、市级医院接受免费培训;乡村医生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进修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乡村医生应学习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六、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

(十二)开展契约式服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乡村医生或由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含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团队与农村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乡村医生提供签约服务,除按规定收取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乡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十三)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在现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规定,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考试大纲,统一组织,单独命题,考试合格的发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可以按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七、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

(十四)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各地要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

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核定的任务量和考核结果,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在2014年和2015年将农村地区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乡村医生的基础上,未来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继续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用于加强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未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签约服务的地方,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要通过设立一般诊疗费等措施,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分担。在综合考虑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科学测算确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并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给予定额补助。定额补助标准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乡村医生人数核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调整乡村医生各渠道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水平。

(十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对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服务的乡村医生,地方财政要适当增加补助。

八、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政策

(十六)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各地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对于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十七)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确有需要的,村卫生室可以返聘乡村医生继续执业。

九、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

(十八)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各地要依托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进一步支持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加快信息化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并延伸至村卫生室,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算管理、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

(十九)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建立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可采取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不断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

十、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要在2015年3月底前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十一)落实资金投入。县级人民政府要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和省级人民政府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予以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补助力度。各级财政要及时足额下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

(二十二)开展督导检查。各地要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督查和通报机制,确保乡村医生相关政策得到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3月6日

篇6: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进一步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主要目的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养,师德为先。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多年来,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模范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校教师队伍中还存在少数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爱岗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意识不强,治学不够严谨等问题,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通过对学校教师队伍的调查研究,探索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工作步骤

(一)开展学校教师党员队伍现状大调查。对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学生、家长和群众对教师的意见,找准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校调查摸底情况,对存在问题的教师,由相关处室和教研组、年级组对其制定提升目标,强化整改转化措施,明确转化时间。

(二)创新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强化,把教师的从业道德和党员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把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新时代赋予党员的新使命结合起来,制定强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党员教师“一岗双责”(站好本职工作岗位、履行教育工作者和共产党员职责)的具体方案,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形式,加强对学校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师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总结成果提炼经验。对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成果进行检验总结,调查收集家长、学生、群众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意见,提炼经验性做法,形成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提供组织保障。

三、任务分工

(一)细化方案。联系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实施细则,确保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具体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注重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三)安排进度。根据学校实际制定项目推进进度。

(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工、青、团委和职能处室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奖惩机制。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考核的内容,并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采取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座谈了解等多种形式,征求家长、社区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制定学校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听取家长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并将家长和社区的意见作为评估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进度安排

(一)调查研究阶段(4月初至5月底):对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摸底,通过教师自查,收集家长、学生、群众意见等方式,找准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查漏补缺阶段(6月初至7月底):对照教师从业标准和党员的基本要求,对学校教师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党员充分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强化提升阶段(8月初至11月底):根据新时代对党员的新要求,并结合校园中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强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

象。

(四)总结提炼阶段(12月):对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成果进行检验、总结,提炼经验性做法,形成总结报告。

扶风县第二高级中学

篇7: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情况汇报

2010年12月13日,XX县纪委监察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组织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并对文件中提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等九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现将学习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篇8: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扩大就业, 促进节能减排。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科学研究、统筹规划,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提高城镇化质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抓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推动城市节能减排,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 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影响和文物保护的要求, 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民生优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 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 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安全为重。提高城市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 消除安全隐患, 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机制创新。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优质。全面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理念,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水平, 优化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环境, 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和规范, 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围绕重点领域,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当前, 要围绕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资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一)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 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 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到2015年, 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 加快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设;推进换乘枢纽及充电桩、充电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提升道路网络密度, 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加强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 限期整改安全隐患。加快推进城市桥梁信息系统建设, 严格落实桥梁安全管理制度, 保障城市路桥的运行安全。各城市应尽快完成城市桥梁的安全检测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 到2015年, 力争完成对全国城市危桥加固改造,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桥梁信息管理系统。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 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保障出行安全, 倡导绿色出行。设市城市应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 加强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建设, 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二) 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市政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查, 优先改造材质落后、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 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到2015年, 完成全国城镇燃气8万公里、北方采暖地区城镇集中供热9.28万公里老旧管网改造任务, 管网事故率显著降低;实现城市燃气普及率94%、县城及小城镇燃气普及率65%的目标。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 用3年左右时间,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应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城市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质达标双目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与保护, 合理利用水资源, 限期关闭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 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基础上, 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 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加强城市河湖水系保护和管理, 强化城市蓝线保护, 坚决制止因城市建设非法侵占河湖水系的行为, 维护其生态、排水防涝和防洪功能。完善城市防洪设施, 健全预报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措施, 到2015年, 重要防洪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 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城市电网建设。将配电网发展纳入城乡整体规划, 进一步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 实现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到2015年, 全国中心城市基本形成500 (或330) 千伏环网网架, 大部分城市建成220 (或110) 千伏环网网架。推进城市电网智能化, 以满足新能源电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 优化需求侧管理, 逐步实现电力系统与用户双向互动。以提高电力系统利用率、安全可靠水平和电能质量为目标, 进一步加强城市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试点示范。

(三) 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 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 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到2015年, 36个重点城市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建设完成污水管网7.3万公里。按照“无害化、资源化”要求,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0%左右;加快推进节水城市建设, 在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质量差的地区, 加快推动建筑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到2015年,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复城市水生态, 消除劣Ⅴ类水体, 改善城市水环境。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大中城市为重点,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加大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到2015年, 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到2017年,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确保垃圾处理设施规范运行, 防止二次污染, 摆脱“垃圾围城”困境。

(四) 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城市公园建设。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弃置地生态修复等, 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 完善生态园林指标体系, 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到2015年, 确保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60%。加强运营管理, 强化公园公共服务属性, 严格绿线管制。

提升城市绿地功能。到2015年, 设市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 水、气、电等设施齐备, 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结合城市污水管网、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建设, 通过透水性铺装, 选用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等, 建设下沉式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 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

三、科学编制规划, 发挥调控引领作用

(一) 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 遵循城镇化和城乡发展客观规律,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统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民生为本,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严格禁止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滋生腐败的“豆腐渣工程”。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防止各类开发活动无序蔓延。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 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统筹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 实现合理开发利用。

(二) 完善和落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提高科学性和前瞻性, 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尽快编制完成城市综合交通、电力、排水防涝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抓紧落实已明确的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城镇供水、城镇燃气等“十二五”规划。所有建设行为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三) 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统筹。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 要统筹考虑城乡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场站等, 完善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 加强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建设。

四、抓好项目落实,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 加快在建项目建设。

各地要统筹组织协调在建基础设施项目, 加快施工建设进度。通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系统, 全面掌握在建项目进展情况。对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消防设施建设等在建项目, 要确保工程建设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各地要列出在建项目的竣工时间表, 倒排工期, 分项、分段落实;要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建设资金、材料、人工、装备设施等及时或提前到位;要优化工程组织设计, 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推进在建项目实施。

(二) 积极推进新项目开工。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落实具体项目, 科学论证, 加快项目立项、规划、环保、用地等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简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逐步转向备案、核准与审批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模式。要强化部门间的分工合作, 做好环境、技术、安全等领域审查论证, 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建立审批“绿色通道”, 提高效率。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 对经审核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 要抓紧落实招投标、施工图设计审查、确定施工及监理单位等配套工作, 尽快开工建设。

(三) 做好后续项目储备。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 超前谋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解放思想, 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 通过统筹研究、做好用地规划安排、提前下拨项目前期可研经费、加快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措施, 实现储备项目与年度建设计划有效对接。对2016年、2017年拟安排建设的项目, 要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统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

五、确保政府投入,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一) 确保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大力推进。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城镇污水管网专项等现有渠道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要确保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和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对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 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要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确保建设用地供应。

(二) 推进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应集中财力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 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 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 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创新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运营管理方式, 实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分开, 形成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管理专业的市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现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 建立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研究出台配套财政扶持政策,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六、科学管理, 明确责任, 加强协调配合

(一) 提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保持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系统性, 避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要建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城市道路为核心、地上和地下统筹协调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城市管网综合管理, 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统一规划、建设、管理, 规范城市道路开挖和地下管线建设行为, 杜绝“拉链马路”、窨井伤人现象。在普查的基础上, 整合城市管网信息资源, 消除市政地下管网安全隐患。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电子档案, 实现设市城市数字城管平台全覆盖。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提升数字城管系统, 推进城市管理向服务群众生活转变, 促进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和节能减排功能提升。

(二)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省级人民政府要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监督、指导和协调力度, 结合已有规划和各地实际, 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城市人民政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要切实履行职责, 抓好项目落实, 科学确定项目规模和投资需求, 公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项目和进展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 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对涉及民生和城市安全的城市管网、供水、节水、排水防涝、防洪、污水垃圾处理、消防及道路交通等重点项目纳入城市人民政府考核体系,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城市予以表彰奖励;对质量评价不合格、发生重大事故的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 限期整改, 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三)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财政等支持政策;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金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上一篇:汽车美容实习体会实习报告下一篇:难忘的师生情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