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2024-04-11

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共4篇)

篇1: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

二〇一六年二月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自治区教育工会领导莅临我校

乡村少年宫工作 检查“职工之家”工作

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来我校 市委副书记曾万芸同志

指导工作 来我校进行调研工作

市教育局局长胡俊同志 军地共建谋发展来我校进行调研 自治区文明办副主任来我校视察

以德立校 全员育人

-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中心学校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我校自2013年成功创建州级德育示范校以来,通过这几年的巩固与提升,使学校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在育人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于2016年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现将我校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疆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学校创办于193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乡村学校,也是国家级“乡村少年宫”示范点、自治区级农村足球示范校、州级“德育示范校”和“文明单位”。学校位于库尔勒市南郊17.5公里处,地处库尔勒市中环乡,界临阿瓦提乡、普惠乡和尉犁县。目前全乡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村级教学点。总班级数为42个(初中9个、小学33个),学生人数1425名。全校教职工201名,中教高级职称教师 8名、中教一级职称教师46 名;在职党员教师35名,退休党员18名。校级学科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8名,已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机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校内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拥有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验室、少年宫各大室等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设施。

学校设有二室三处:办公室、教研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团支部、少先大队、工会、妇委会群团组织齐全。学校现有校级领导5名,其中校长1名、书记1名,副校长3名(其中一名为专职德育副校长),配备了中层干部16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2名(自治区级心理培训)。同时,形成了四支德育队伍:一是由校领导—德育处—班主任—班委会组成的管理育人队伍;二是由中心校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队伍;三是由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组成的活动育人队伍;四是由总务处—财务室—后勤人员组成的环境、服务育人队伍。

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基础,致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个家长收获希望。学校始终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健康、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兴趣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团结、勤奋、文明、创新”的校风;“敬业、精业、严明、爱生”的教风;“刻苦、惜时、诚实、守信”的学风。师生在自治区、州、市的比赛中,佳迹频传。

二、提升内涵质量,促进特色建设

(一)军地共建谋发展 助学圆梦鱼水情

(1)空军94040部队 我校自2012年与空军94040部队结成“牵手圆梦”共建学校以来,得到了该部队的大力支持。2012年为中学捐赠物资10万元(18台电脑、1部多 功能投影仪、3万元的图书); 同时,该部队于2013年1月组成十八大宣讲组来我校进行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其基地政治部副主任卡哈尔亲临我校,调研“牵手圆梦”落实情况,并根据军地共建协议,该部队向我校1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承诺每年资助800元,直到高中毕业。2013年发放贫困助学金10000元;2014年发放贫困助学金15000元。

(2)乌鲁木齐民族干部管理学院 在2013、2014年为我校贫困生发放助学金20000元;2015年投入1万元资金成立了哈拉玉宫乡中心学校“红柳足球队”,为足球队添置服装和购买足球用品。

在军地共建中,军地双方开展了互访、联谊活动,加深了我校与94040部队、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的深厚友谊。如:军地举行春节联欢晚会;“五〃四”青年节邀请我校领导、优秀团员教师到该部队参观、体验军队生活,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国防教育意识;建军节,学校领导组成慰问组,向94040部队官兵送上了一份真诚的祝福。

(二)民族团结之花永开不败

学校始终以“五爱”教育为主旋律,让民汉师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无论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我们始终都是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

1、民汉团结一家亲 我校总务副主任李波同志在2015 年1月突发脑瘤,生命垂危,而治疗费用大致在15万元左右。学校领导得知后,立即发动教职工献爱心,大家你1000,我500的进行爱心捐款,缓解了其治疗的困难。同时,在2015年春节期间,学校领导安排相关人员驱车500多公里到自治区医学院看望。

2、危难之时见真情 2015年12月,我校3年级学生李艳梅、4年级学生张冲在家取暖煤气中毒,深度昏迷。张冲抢救无效死亡。李艳梅因家庭及其困难,急需抢救费用。学校党支部、工会得知此事后,紧急动员全校师生捐款。在捐款现场,民汉师、生、退休老干部,纷纷向捐款箱投去一份份爱心,全校师生捐款达10000元。李艳梅同学顺利度过难关,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

3、大爱无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每当一听说哪里受灾后,就牵动着远在边疆各族儿女的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天灾无情,人有情。虽然我们的爱心只是汇成大江大河中的一滴雨,但大爱是无疆的。只要人间有爱,生命的力量就一定能够焕发!只要人间有情,美好的家园就一定能够重建!为地震灾区献上我们的一份爱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累计捐款3万多元。

(三)少年宫建设 靓丽风景线 我校充分依托少年宫,大力推动我校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在中央文明办20万元专项资金的扶持下,我校于2011年7月正式成立了乡村少年宫。目前,我校充分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通过购买、修缮、改造、共享等办法,从实际出发,本着方便实用,适应学生需求的原则,开辟了必要的活动场所、添置了必要的文化活动和体育器材,因地制宜做好少年宫工作,开展了相关活动。如: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腰鼓队、鼓号队、手工组、跆拳道队、绘画组等。通过上课期间、节假日的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快乐、健康成长,真正办起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为使少年宫建设更好的开展,学校在辅导员队伍欠缺的情况下,聘请社会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少年宫的长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家长、社会、学生的好评。2012年,在市团委、少工委组织的腰鼓队比赛中荣获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农村学校仅有一所荣获此项殊荣。2014年,我校三年级学生韩锦航同学代表学校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少儿组钢琴赛,荣获铜奖。同年8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少儿钢琴比赛中荣获优秀奖。2015年参加自治区举办的“童心唱响”钢琴选拔赛中,荣获银奖。

(四)阳光体育 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十分重视阳光体育活动,一年两次运动会更是烘托出我校的节日喜庆气氛,为孩 子们课余文化生活增添乐趣。三年来我校师生在文体方面取得好成绩,2013年小学足球组荣获全市第一名、初中足球组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2015年1月,我校小学生女足获得州级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2月,代表巴州参加在吐鲁番市举行的南疆片区资格赛。在资格赛中,小学女足荣获第五名,2015年8月参加伊犁州举办的自治区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中荣获第六名的好成绩。学校的跆拳道队在我校是一个新新的体育发展项目,在每次学校的大型体育活动中都得到了展示,获得了上级领导与家长的好评。为此,我校被自治区命名为农村足球俱乐部。

(五)特色校报---《红柳之花》 自2010年4月起,学校为了扩大素质教育成果,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我校特创办了《红柳之花》校报维吾尔语版和汉语版,确立以“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办报宗旨,在风格方面力求积极向上,在内容方面力求丰富充实,在版面设计上力求活泼明丽,图文并茂。本报在校期间每月一期,设立了校园快讯、故事栏、猜谜语、师生作品、幽默、诗歌欣赏、宣传教育、学习方法介绍等栏目。《红柳之花》已圆满的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热切关注下,也创刊50多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育人等方面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六)科技创作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由于我校在这方面起步晚,底子薄,为了更好的开展好这方面的工作,学校多次派出科普教师到内地、疆内进行观摩,投入经费大致在3万元左右。观摩后,科普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年都开展了相关的科技活动,科普作品的质量越来越好。2013年学生创作的“多功能尺子”荣获国家专利;2014年我校组织的科技活动中,1名学生创作的“不漏气的刷子”作品获得自治州二等奖;1名学生创作的“滴眼配注器”荣获自治区三等奖; 9年级学生参加在乌市举行的“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5年11月,我校两名学生参加自治区第二届星特朗杯中小学生天文奥林匹克决赛,荣获三等奖。

三、创新德育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提高德育成效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思想,突出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和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统一全校教职工思想认识,明确以立德树人、德育为首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重视师德教育,通过看录像、听讲座、学理论、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全校教职工的认识,明确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确立全员育人观念,德育不仅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学科教育更要加强德育渗透,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考虑到德育的目标,后勤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真正做到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

(二)建章立制 拓宽德育途径 形成多渠道育人格局。

1、管理育人

(1)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为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研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支部、少先队负责人为组员。制定和完善了《哈拉玉宫乡中心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班主任工作例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哈拉玉宫乡中心学校升降旗制度》、《哈拉玉宫乡中心学校家访制度》等,使学校德育工作沿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2)学校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每天由一名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带领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值日教师、值日班级组成值日团队,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两操、课间活动等日常事务。带班领导佩戴红袖标,早到校、晚回家,确保当天学校的正常秩序。做到每个楼层有人管,每个课间有人巡视,每件事有人处理。通过该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保障了管理育人目标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校风校貌的转变。(3)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主力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主要实施者,因此班主任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从合校以来,学校一直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从班主任的选拔到任用、培养和指导、培训和进修、考核和奖惩,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批优秀班主任在我校的建设中起到了中坚骨干的作用,并为全校教职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发挥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要求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间的文明竞争,培养了学生自觉守纪讲究卫生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严于律已敢于负责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和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每周一升国旗时,都要对上周各方面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彰,一个个优秀班级、班主任脱颖而出。2013—2015年,我校有15名教师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0名教师荣获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2、教育育人

(1)重视师德建设,更新育人理念

我校是民汉合校,民汉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能力存在差异,为此,学校确定以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其他途径加强师德修养。2014年邀请原市教育局副局长亚森〃托合提来我校进行师生民族团结教育、师德宣讲; 12月,自治州人大副主任来我校进行“校园抵制宗教活动渗透”宣讲;2015年由市教育党工委组织的“去极端化”宣讲组莅临我校宣讲;我校教师亚 森江〃艾海提同志被抽调到市“去极端化”宣讲组进行为期7天的市级宣讲。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贯彻《巴州中小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试行)》(巴教发„ 2014‟215 号),学习《 自治区教育系统七起违反师德师风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品德修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努力争做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里强的好干部,做有历史责任感、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专业过硬的“ 四好”老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自治州党委九条和库尔勒市党委九条规定时刻牢记在心,始终保持高度警醒,自觉做到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令行禁止。通过这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使我校教职工的育人队伍面貌有了较大改观。(2)学科育人 学科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中具有不能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尤其是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民族团结教育课,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民族团结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充分发挥政治、语文、时事政治学科,进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科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对学生最了解、最熟悉,要求并鼓励教师关爱学生,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做到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多谈心、多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转化和对单亲子女的关爱。2013—2015年,1名教 师荣获州级“优秀教师”称号,18名教师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0名教师荣获乡级“优秀教师”称号。

3、活动育人

(1)主题教育

学校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少先队,根据每年节日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活跃了学生身心,又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内容丰富多彩,如:书画展览,劳技科技作品展,演讲比赛,现场书画比赛,英语比赛,文艺汇演以及各类体育比赛等。使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吸引师生主动参与,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潜移默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专题教育方面,学校党支部积极开展 “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以唱红歌、诗歌朗诵、演讲、征文、书画等形式,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2)多措并举让“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入脑入心。通过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校讯通、黑板报、宣传栏、书法、绘画、手工作品、手抄报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得到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去极端化”宣传氛围。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及“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利用家长会主题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活动,跟孩子一起接受“去极端化”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家长对非法宗教活动及去宗教极端化思想的认识。

4、服务育人

浓重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的必备条件,它对培养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所民汉学校,民族团结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现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1)校园绿化、校园布局合理 教学楼高大轩昂,楼前场地开阔,树木郁郁葱葱,每到三月梨香满园。近三年中为绿化建设投入资金10多万元。

(2)宣传氛围浓厚 每年都根据形式的需要更换宣传内容,每年大致用在宣传方面的经费为5万元。

(3)读书明智 开办学生阅览室,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加强教师的阅读指导,以提高阅读质量,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加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4)红领巾广播站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和少先队的宣传阵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是团结全体同学的纽带,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 为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特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我们的宗旨是:创办孩子的栏目,传达孩子的心声,展示孩子的风采。

(5)服务育人 发挥后勤服务工作中的育人作用。在学 校组织各项活动时(如校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在食堂学生就餐管理等工作中,都考虑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努力塑学生美好的心灵,以期达到服务育人的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存在的问题:

1、德育科研较薄弱。

2、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努力的方向:

1、学校虽然将德育科研工作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但在实际中由于缺乏可操作行,致使德育科研工作开展的不到位。今后,我校要将此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对取得好成绩的教师将进行奖励,使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走入正轨。

2、学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健康室,同时配备了两名兼职的心理咨询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开展的不尽人意。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迎新年文艺汇演 欢庆六〃一儿童节

腰鼓队比赛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德育工作思路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全校师生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道德素质。

校 风

团结、勤奋、文明、创新

教 风 敬业、精业、严明、爱生

学 风刻苦、惜时、诚实、守信

篇2: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焉耆县第二中学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复验汇报材料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校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特别是近两年多来,学校致力于完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法,营造德育氛围,融真善美于一体,促知情意行于全程,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形成管理有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德育工作格局。现将我校创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后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焉耆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78 年,占地约76亩。现有43个教学班,其中40个汉语教学班,3个蒙语教学班;有2202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90名,占学生总数的40.42%;有202名教职员工,由汉族、回族、蒙族等民族构成,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69人。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三处(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两室(行政办公室、教研室)、三个年级组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团委、少先队、学生会和工会等组织机构。

第二部分 创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后的认识

2006年9月,我校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的验收,并于同年12月被授予“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称号,这一创建工作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过程、重参与、求实效。创建德育示范校的过程,就是全体教职员工对上级有关文件、理论的再学习过程;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反思的过程; 是健全、理顺德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制度、职责,抓好德育工作落实,改进提高质量,促进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的过程。由于我校对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工作认识到位,非常重视,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尽其责,使整个创建工作得以紧张有序、高效地开展,可以说这次创建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上”的目的。但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1、在制定德育计划时,有些内容不能按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制定。

2、教育科研薄弱,制约了德育工作向更高方面发展。

3、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教师师德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图书阅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依据专家们的指导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感到责任的重大,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我校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探究科学的德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德育管理,力争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部分 具体做法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德育工作“始终为先”的意识,规范德育管理,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学校仅有一支精良的德育队伍,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恰当的评价机制,各个部门、年级组、班级管理的好坏2 优劣就难以判定,学校德育就会流于形式。为此,我校修改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加强管理。特别是把对年级组工作的考核与班主任工作挂钩,作为年终评先选优依据;把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与班级基本工作、班风纪律、清洁卫生、公物管理、流失生管理挂钩。用制度约束、评价年级组、班级,让每一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通过日常工作记录,自上而下形成了校长、德育团队、年级、班级层层分工、层层落实的管理机制。

2、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氛围。(1)设臵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教育阵地。有黑板报、德育长廊、校园广播站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校园广播站开设了“每周一歌”“散文诗歌”、“时事政治”、“师生祝福”、“周月主题内容宣传”等栏目。规范了办公室、教室、黑板报布臵,力求主题突出,思想鲜明,凸显特色,图文并茂。教学楼道文化力求不同年级体现不同内容,如一楼侧重体现养成教育,以“遵纪守法”为主题,以活泼向上的画面为背景;二楼侧重体现环保教育,以“自然和谐”为主题,以胡杨、沙漠为背景;三楼侧重体现爱国爱校教育,以“立志成才”为主题,以竹简、大鼎为背景;四楼侧重体现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教育,以“奋斗拼搏”为主题,以国画为背景。此外,教学楼内的名人名言、办公楼内的70余幅师生自创画、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新增的30余块校园教育宣传板,形成了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次校园文化氛围,形象而又直观,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2)抓好校园读书活动。除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增加开放时间,提供读书活动资料,组织学生利用阅读课涉猎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外,每个班增设了图书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此外,文学社的成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掀起了校园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潮。

(3)采取追踪调查,掌握德育成效。学校针对德育工作,开展了对已毕业学生的德育成效追踪调查活动。利用双休日、假期召开历届毕业生座谈交流会,一方面了解学校毕业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并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为在校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进行德育成效追踪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了解了内高、普高、升入大学的大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对未来的设想、对二中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发现,我校毕业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持认可态度,对班主任、对学校比较怀恋,对当前一些不良社会思潮、青少年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表示反对,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表示满意。疏理出的问题中,毕业生还是希望学校严格管理,从细节、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促进青少年形成自律意识,将规章制度内化为人格、素养,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校的基础。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是依法治校最经常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校对此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手瞄准教师法律素质提高,抓好法制教育队伍建设;一手瞄准中学生法律知识普及;实现两个转变:即初步实现了广大教职工、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学校除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外,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基础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第一、体现在主渠道中。我们将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作为课程内容,做到每月不少于一节法制课,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努力使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加规范化、课程化,更加深刻,更具效果。我们要求全体学科教师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法制、规则教育元素,进行卓有成效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基本法律知识。第二、落实在德育常规中。一方面我们结合教育形势有针对地组织报告会和讲座,深化教育内容。一方面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让学生在常规管理中,适时地接受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第三、蕴含在阵地建设中。我们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务公示栏、法制宣传橱窗等常规宣传阵地和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普法宣传。为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聘任了2名法制副校长,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制讲座,并为学校教师的法律教育提供理论指导。第四、融合在教育活动中。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中学生“知法守法”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 活动,孩子乐于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接受着深入浅出的教育,效果很好。特别是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观摩赛,以及在全校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活动,邀请了400余名家长以及社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县团委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观摩,受到了县领导、家长、嘉宾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们除结合主题宣传教育月(日),净化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外,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在德育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校给学生一个角色、一个岗位,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的方法,已贯穿于我校德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1、开展“捡起身边一片纸”环保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街头打扫卫生活动,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通过开展“我和树木同成材”、“我为学校做贡献”绿化美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校园及学农基地的栽树、锄草等活动,使他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而且养成了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深入企业开展的环保实践活动以及校园内用学生回收的易拉罐摆出来的“祝福祖国”四个大字,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也拉开了我校“庆祖国六十华诞”系列教育活动的帷幕。特别是“吸烟有害健康”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医院、走进看守所,不仅了解到了吸烟有害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了解到了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吸烟成癖导致交友不善,与人偷窃,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这一实践活动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和反思,同学之间相互监督,6 有力地遏制了吸烟现象,同学们还纷纷向家长写信,规劝并监督家长戒烟。此外,学校还制定了《绿色家庭文明公约》,发动各班级收集整理环保手册,开展了“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虽然活动不大但收效显著。

2、学校通过献爱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了为聋哑学校及社区贫困居民“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地区及灾区捐助活动。2007年以来,全校师生为本校、外校、外县贫困生、患病学生、老师、社区贫困户等捐款,累计金额六万余元。特别是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踊跃,先后为灾区捐款五次,捐款金额达35492元,其中仅学生捐款就达17925.4元。2009年初,了解到我校八年级一名学生家庭极度困难,面临辍学,全体师生奉献爱心,仅学生捐款就达近7千元。11月,全体师生向一氧化碳中毒的我校已毕业学生范子洋捐款,共计8000余元。一系列捐助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爱不幸者、弱势群体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3、开展了以“知恩与图报”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二中行”系列活动。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活动,给父母或恩师写一封感激“养”、“育”之恩的信等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橱窗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有些毕业班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感人至深,学生发自肺腑的感言,让家长很受感动。

4、体验艺术,享受艺术,陶冶情操。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大小型艺术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能力和育人的目的。除学校每两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 节外,每学期举办师生书画、手抄报、手工制作展。特别是大课间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立与辅导,扩大并配备了新硬件的美术室的开辟,不仅吸引孩子们投其所好,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收到了育人的实效。在举办每两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体育节活动时,学校、老师不作包办代替,不把组织活动视为自己的专利,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领会活动意图,学生可以在各类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臵,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节目主持人、文艺天才、体育尖子。通过班级学习、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教学楼内外张贴、展示学生自创画、书法、手抄报、剪纸画、手工制作、科技制作以及各班丰富多彩的实践、评比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着力教育资源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模式。

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今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各自无法替代的职能。但是,家庭、社会形成的教育氛围已不能同快速发展的学校教育齐头并进,教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尴尬局面。在某些方面还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对此,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巩固现有德育基地,加强校外德育阵地和活动场所功能的发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定期组织学生打扫社区街道、社区贫困户家庭卫生,为社区贫困户捐款捐物等,定期召开社区评教议教活动。上学期就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师德师风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家校共育”家长调查问卷900份,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2次。座谈会上,校领导汇报了学校工作情况、发展和规划。就收集到的家长、行风评议员、社区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疏理,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并由校长在会上向家长代表及相关人员做了答复。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也对学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以办好“家长学校”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坚持做到定时、定主题、定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教案。通过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素质,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倡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尊老爱幼、待人处事、工作态度和人生观方面为孩子做好表率。倡导家长平时洁身自好,读书学习,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倡导家长妥善处理家庭矛盾、感情问题,不要因此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创伤,从而心情郁闷,对生活、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倡导家长与孩子沟通情感,爱而不宠,严而适度,正确引导,因材施教,不要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使孩子面服心不服,产生逆反心理。指导家长开展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子女健康成长。培训办法是:(1)选派有教育经验、懂家庭教育 的教师承担主要培训任务;(2)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3)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仅上学期已开展家长培训3次。

3、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除通过电话、网络、校讯通联系家长外,每学期亲自深入学生家中家访。经过努力,形成了家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4、优化育人环境,净化文化场所,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就周边环境问题,会同派出所进行了整治;就部分学生上网严重的问题,会同文体局进行了整治;就小卖部向学生零售烟酒,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整治,从而有效地遏制了部分学生身上不良习惯的滋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以维稳工作为抓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抓住学校中心工作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师生的生命线来认识,把具体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党政及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

1.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居安思危、稳中思险、稳中识患、未雨绸缪。学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党(团)课、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演讲等宣传媒介,广泛学习宣传新疆地方史、宗教演变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认识反分裂、反渗透的紧迫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10 思想,教育广大师生正确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掌握民族习俗与宗教活动的区别,使广大师生明白稳定社会秩序,正确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只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我校对师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单调的书本理论,还借助于一些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或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一些有声有色的典型事迹来感染和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增强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各民族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在具体工作中,本着“组织——引导——创新”的思路,组织各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英雄故事;引导学生开展向“我身边的少数民族模范人物和英雄”学习;为少数民族孤老送温暖,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帮困献爱心;班级间结对子、与焉耆县一种的少数民族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学校开展了“唱一首民族团结的好歌,读一本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民族团结的好事,交一位民族团结的好朋友”的“四个一”活动以及“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师生一方面围绕“四个一”及“四个认同”为内容开展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了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上街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把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演 讲比赛等活动作为强化师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师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民族团结好事不断涌现。特别是针对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和新疆“7.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对全体师生除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知识讲座、撰写心得体会、座谈、测试、召开主题班队会外,还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大走访活动、联合社区做好对清真寺的巡防活动,有力地杜绝了我校师生参加宗教活动。

铁的事实和学校坚持不懈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了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分清了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明确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明确了新疆的历史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反对分裂、抵御外敌入侵和捍卫祖国统一的历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全校师生已达成共识,认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重要,如同做好自家的工作一样重要,一家人能亲密无间地相处才能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正因为学校把这项工作放在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和谐、各民族共同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并进行了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交流、业务学习、互帮互助互学等活动,才使得学校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全校无一人参加宗教活动,构建了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协调、持续的发展。

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德育工作中,不可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德育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初中生特殊的年龄段导致了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康。尤其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不良行为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解决,让孩子的心理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为此,我校近年来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重新布臵了心灵驿站,投入1万余元配备相关的硬件设施。同时,加强了软件的建设。于去年派一名教师参加了心理导师培训,并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障。心理健康导师除承担对少数问题生的心理辅导外,还承担着对全体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本学年已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开展了心理健康讲座,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好评。我校心灵驿站对学生而言是个让自己充分轻松,与同学、老师促膝交谈、相互倾诉的心晴室,随时开放,让学生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和内心抑郁。要求心理导师与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孩子交流时,自己心里有数,不对孩子表明,避免了孩子产生进心灵驿站就是心理有问题的后顾之忧,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七、加强德育科研,实施德育导师制,以离异家庭子女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难度最大的是初中的问题生。这和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由于生长 发育迅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控制自己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强,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学生品德方面的缺陷。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我们调查摸底发现,因家庭环境不良导致的问题生占多数,并且大都是离异家庭或离异后重新组合家庭的孩子。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问题生档案,跟踪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开学初首先对问题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的态度及是否家庭和睦等情况做了家访,并对教育对象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2、实施德育导师制,强化对问题生的疏导和管理。德育导师制,是把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我校德育导师主要承担着对问题生的跟踪帮教转化工作,选拔责任心强、有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的任课老师担任。在100多名单亲家庭孩子中找出问题突出、很难教育、具有代表性的20多人作为帮辅对象,由德育导师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目前,此项活动已初见成效。今后,我校的德育导师制还将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由部分德育导师向全员导师制的育人14 模式发展,让更多的孩子都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引导和疏导,从而走上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的道路。

3、开展个案追踪活动。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德育导师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疏导谈心工作,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之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4、建温馨班集体,使问题生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子女在内心深处常会有一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在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时,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求班主任充分发挥班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子女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体活动、学习竞赛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共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特别是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与这部分同学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

第四部分 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虽加大了养成教育的力度,但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校养成教育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仍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拷问与挑战。调查结果显示:70%的班主任认为社会风气和家长的影响大于学 校的专门道德教育。我们不能无条件地要求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其实离开了社会这个主系统,学校德育这个子系统难以有所作为,“小气候”改变“大气候”是很难的。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与家庭分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校德育的危机。

2、当今社会,离异家庭孩子逐渐增多,学校虽然已将此问题作为课题在研究、探讨和实施,但实际工作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疏导和关注还不够全面、细致,不能持之以恒。

3、个别教师认为学生思想工作难做,存在害怕管的心理;还有个别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表现在:一方面是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难管,另一方面是怕管,主要是有些家长把老师对学生严厉的批评教育与变相体罚不分,使得老师的批评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个别教师对学生教育态度生硬,对问题生缺乏耐心。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辐射作用,以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互补作用,形成德育合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德育渗透工作。

2、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我校德育科研工作已拉开帷幕,今后需定期认真组织好德育课题研讨会,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力争使德育科研出成果。

3、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育人水平。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6 树立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自2006年荣获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以来,我校又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模范教(职)工之家、自治区“全民健身 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州花园式单位、自治州课改实验先进学校、自治州优秀少年团校示范校、自治州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州“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自治州绿色学校、自治州无烟单位,2008年11月顺利通过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复验,成为州、县同类学校中有较高知名度的初级中学,充分发挥了其示范作用,赢得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我校虽然在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我校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面对现实,新形势、新任务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原则,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以及新疆的特殊区情——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民族宗教情况复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凝聚智慧,讲究德育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和水平,坚持做到德育工作思想不松、力度不弱、措施不软、整改不停。

篇3: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奇台县第六中学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校长 王学军

奇台六中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把德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文化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工作内涵、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建校背景及基本情况

奇台六中创建于2008年,是由原奇台县天和学校和十三个乡镇汉语、哈语初级中学整合而成的一所公办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寄宿制双语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15亩,建筑面积38531㎡,绿化面积为99355㎡。学校现有教职工233人,教学班51个,在校生2332人,其中双语班13个,在校生641人。五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走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树立“规范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合力,促进学校高标准发展,形成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二、深化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德育工作发展思路。

中央8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奇台六中以创建寄宿制双语示范学校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研兴校和创建德育示范校为切入点,切实抓好四支队伍的建设,提高四支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学校宏观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规范教育,立德树

人”理念,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培育校园精神,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育人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新课改步伐,突出德育、体育及艺术教育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沿着这个思路,五年来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强化领导,优化队伍,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双线管理机制,即校委会—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和德育辅导员;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工会、团队和学生会,建立督查室,形成督查—反馈--评价—纠正体系,确保各部门工作有序、协调、高效运行。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实施师德教育、名师培养、激励奖励、青蓝工程、创先争优等教师文化工程,培育仁爱、乐干、廉洁、文明、负责、高效的班主任队伍;发展博学、善教、激情、敬业、向上的教职工队伍,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三精”管理(精心、精细、精致)与人本管理、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全面落实四项运行机制:目标导向机制、激励竞争机制、监督规范机制、反馈矫正机制,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二)坚持文化立校和课程育人,促进学生优质和谐发展

1、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一是落实观念文化建设。针对学生远离家庭,成份复杂、德育教育层次不齐的特点,提出“适宜、和谐、幸福”的办学理念;确立“一训三风”即:“立德、规范、崇学、睿智”的校训,“质朴、和悦、重实、扬善”的校风,“仁爱、善导、负责、高效”的教风;“纯正、励志、勤勉、自主”的学风。为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注重行为文化建设。实施幸福德育和规范教育,积极开展“三讲”(讲安全、讲团结、讲成效),“三有”(有秩序、有纪律、有形象),“三全”(全校见规范、全体讲规范、全程有规范)、“五个到位”(跟踪到位、安排到位、检查到位、指导到位、纠正到位)和“三项工程”(你丢我捡、右行礼让、排队行进)活动,有力促进了师生行为文明和谐以及学校环境的干

净、整洁。三是加强课程文化建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根据实际增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体音美、民族团结、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坚持标准化办班(每班不超过50人),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博雅大气,春风化雨。一是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精心规划。近年来学校自筹资金50万元,全面启动了“五路”(阳光路、浸润路、和谐路、幸福路、感恩路)、“五园”(杏坛园、桃李园、柳莺园、天健园、书韵园)、“一楼”(综合楼)、“一厅”(学术报告厅)的建设工程及校园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按照“实、新、美、特”的标准,加快学校“五创”目标(创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和平安校园)的实施步伐。二是对学校内部设施高标准装备。县政府投入50万元,装备七个实验室,三个计算机房(共有电脑200台);2010年以来,学校自筹资金20万元,装备两个专用多媒体教室,有计划的购置体音美器材,增加图书量,布设光纤网线,启动校园网络工程,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体音美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室齐全,学校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创新德育工作内涵。与当前“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模范班主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典型的培树活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坚持开展每天“一早操两课间”的体育锻炼活动(七年级大课间活动以踢毽子为主、八、九年级大课间活动以跳绳为主。),确保学生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坚持每年举办校运会(已举办四届),大力普及阳光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坚持结合重大节日、教育日开展主题教育,丰富德育工作的载体;全面开展文艺节目展演、书法绘画作品展示、科技作品创作展示、军事技能展示、书市交流和读书系列活动等为

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军绿之星技能大比拼等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培育、锻炼学生艺术情操和综合能力;抓住开学初一周的入学教育活动,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卫生环保教育、纪律安全教育、尊师爱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品质;抓好体育、艺术教育。按兴趣分组开展体育艺术活动,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发展成为校本课程;加强班级管理,落实德育分层教育目标,初一年级侧重于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迈好成长第一步,做自尊自理的中学生。初二年级侧重于法纪教育,引导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做自重自律的中学生。初三年级侧重于责任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迈好理想的第一步,做自强自主的合格毕业生;推进多元化评价方式,开展“十佳”、“星级”、“十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道德讲堂、文明礼仪监督岗及各类志愿者服务小组活动,激发校园正能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德育主旋律。一是坚持每天升国旗制度,51个班张贴了中国国旗和中国地图,在两栋教学楼大厅以牌匾形式展示了中国国旗和中国地图,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开展唱红歌、诵经典、看红色电影、读红色书籍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上进心和爱国热情;三是注重课堂渗透教育: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思想品德课、地方课、并结合新疆实情上好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等课程,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工作计划、教案中都能通过“三维目标”体现德育教育,并将德育教育的实效做为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四是以“五爱、四有”为主题,开发出九本校本教材:《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爱科学》、《我爱劳动》、《我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理

想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有纪律的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五是依托德育基地和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古城烈士陵园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古城博物馆定为古城文化教育基地,把北部沙漠防风固沙林区定为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同时与奇台县天和社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犁铧尖派出所、交警大队建立友好关系,作为我校的社区教育机构。

(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突出学校特色。一是开展城乡共建活动。与共建学校(乔仁中心校、五马场中心校、半截沟中心校)签订共建协议,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校领导到共建学校交流指导工作,双方互学共进,实效突出。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一个党员联系一名双语教师、一个汉族骨干教师联系一名双语教师、一个汉语班联系一个双语班、团委和少先队骨干成员分别联系一名双语学生活动,形成浓郁的帮困、帮学、帮带氛围。三是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和党的“六史”教育,坚持开展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等警示教育活动、民族团结月“手拉手、一助

一、友谊班”主题班队会、互学语言等主题系列活动,夯实民汉团结基础。四是掀起学双语活动。通过印发《奇台六中双语学习手册》、播放双语学习音频材料、开展双语学生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五是通过双语教学的“六统一”(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学生作业、考试测评)、双语教师经验交流会、双语教师讲课赛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形成平安、健康、和谐的学习工作氛围。

(六)构建德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经过五年努力,现已形成较为健全的德育网络:①校委会---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②校党总支---各党支部---党员;③校委会---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④校委会---总务处;⑤校党总支---学校工会---各工会小组;⑥校党总支---团委---少先大队---学生会---团支部;⑦校委会---宿管处;⑧学校---家庭(家

长委员会)---社会(派出所、法院、检察院、交警队、文体局、社区等部门);⑨校委会——德育处——综治办——护校队;⑩年级部——班主任——年级家长委员会。德育网络的建设,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畅通渠道,保障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七)人人争做文明六中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树立依法治校和安全第一的意识。全面贯彻“安全六十五条”,严格落实“三讲”(讲安全、讲秩序、讲形象)和“一日三查”措施,聘请法制副校长,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强化值班制度。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和分级管理责任追究制,坚持“谁值班、谁负责”原则,对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采取人防和技防并举措施,严防出现失窃、打架、踩踏等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和校园安全。三是设立“文明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绿色种植园”、“红领巾示范路”、“共青团员、红领巾文明一条街”,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如锄草、维持学生上下楼秩序、检查学生仪表、打扫、检查卫生等,活动的开展深受师生好评。四是实行德育辅导员制度。把工作量不满的教师确定为德育辅导员,负责检查学生文明礼仪、校园环境卫生、日常行为规范、上下楼梯的安全疏散等工作。五是做到安全培训和演练长效化。坚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出行活动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各类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演练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维护校园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1、取得的成绩。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六中全体师生人心思上,人心思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六中学生参加国家、区、州各类竞赛共获奖1938人次,教师优秀辅导奖212人次;教师教学论文获奖144篇;各级讲课赛62人获奖;课题研究立项15项,5项已结题,中考成绩连年攀升。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中的德育论文获国家级、区级奖95篇;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德育子课题已结题。校园情景剧《沟通》被自治区教学研究室评为一等奖并被评为自治区级德育科研先进校;学校先后荣获奇台县“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优秀组织奖、奇台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保险杯”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和昌吉州手拉手示范学校、县级家长示范学校、州级精神文明单位、州级花园式学校、州级德育达标校、奇台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奇台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昌吉州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奇台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先进单位、州级科技特色学校和州级绿色学校等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2、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1)营造全社会育人氛围尚需进一步加强,社区对学校工作的评教和议教工作也需要加强。

(2)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学生教育时常与学校教育脱节,家校配合需要进一步探索。

(3)学生生理成熟早,而心理成熟慢,青春期心理困惑较多,需加大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4)学校德育科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经验型的东西多,理论型的少,需进一步加强德育课题研究的步伐。

四、今后的的打算

1、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加强德育理论的研究,用德育理论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2、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强化“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在育人”的理念。

3、学校需要更主动地与派出所、文体局和社区取得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尽可能地营造社

区育人的环境。

4、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特别是在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有突破。

5、进一步加大对主题教育和体验教育的研究,增强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规范教育,立德树人”的观念和“三育人”的思想,坚持“德育必做,德育实做”,细化德育管理,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以环境文化育人为抓手,以社会活动为着力点,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工作,着力扩大教育内涵,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篇4: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吉木萨尔县一小创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工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概况

1、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地处县城北庭路,建校于1950年,占地面积25334m2,校园建筑面积4786m2,现有学生1502名,24个教学班,教职工79人,小学高级教师65人。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设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三个职能部门和学校工会委员会、少先大队两个群团组织。领导班子科学配备,业精气正。2006年至2010年学校连续五年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考核为党建教学“双目标”优秀单位,教育教学水平连续六年居于全县小学榜首,连续五年被县委组织部门考核为优秀班子。

2、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有教学楼两幢,图书室藏书4.6万余册,学生实验教学设备先进、配套,多媒体综合教室一个,学生微机室一处,90台微机用于学生上课,教师办公室配有微机48台,另有电子备课室,校园微机宽带上网。体、音、美教学设备齐全配套,建有红领巾广播站。各类教学设备基本到位,作用发挥良好。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学校先后获全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优秀示范学校、国家级“十一五”德育课题实验先进学校、自治区级手拉手结对子示范学校、区级模范教工之家、档案工作自治区二级单位、州级文明单位、州级德育示范校、州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州级先进工会、州级红十字示范学校、昌吉州花园式学校。

依法治校,以德执教,走科研兴校之路,用学习成就人生,建学习型团队,打造“书香校园”,建研究型的教师队伍,突出教育的人文关怀,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县一小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二、坚持“以爱育德”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我校提倡的“以爱育德”、依法治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学校党组织始终把政治过硬、作风严谨、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做为班子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不动摇,班子成员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对外代表学校、对内树好形象,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始终进入状态并展示先进性的形象。以此引领和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加强学习和具备良好的学风,以我校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唯学习才能视野开阔、思路常新,进而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不断提升驾驭工作的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坚持班子及班子成员干事业、做学问、谋发展、求创新,把环境抓好、把过程抓精、把细节抓严、把服务抓实、把安全抓牢的县一小“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座右铭工作作风。实现管理的规范化、过程的精细化、办学的特色化目标。这些举措的不断深入,打磨和塑造了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

学校形成支委会、校委会两种机制,一套人马。成立了工会委员会,有专职工会主席。学校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多个互为兼职职能工作领导小组。各处室和各职能小组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强化学习引导,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教师对职业的挚爱与忠诚,来源于自身教育思想的铸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践行又是自身教育思想形成的关键。故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强师德师风学习,逐步细化对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效果的评定。

学校十分注重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坚持选拔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的选择、任用,既要注重政治素养,又要注重心理素质,既要注重教育能力,又要注重教学能力;既要考虑工作热情,又要考虑年龄结构,更要考虑综合素质。每学期进行班主任校本培训,特别是县、州、区级的班主任培训,一经发文,学校一定派人参加,回来后进行交流,以扩大培训面。学校把对班级的评价与对班主任的评价紧密结合,以《县一小班级量化考核评价细则》为抓手,每天进行一次评价、公开,每周进行一次总结、量化,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以此作为对班级的终结评价,学校将这一评价与班主任的津贴挂钩,加大了

班主任的管理力度,增强了班主任的责任心。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开拓进取、善教经营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学校德育的认识

学校德育就是塑造人的教育,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必须并举并重。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发(2004)8号以及自治区(2004)6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成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职责。吉木萨尔县一小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明确地给学校德育工作定位。

办学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科研兴校之路,创学习型教育氛围,建研究型教师队伍,育合格“四有”新人;依法治校、以德执教,突出教育的人文关怀。

办学宗旨: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注重养成。

办学理念:德育为首、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经营名校。

(二)学校德育的保障体系与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书记为副组长,副校长、工会主席、思政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学校德育工作。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部分学科教师为组员的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督促评价小组,考核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支持校长做好德育工作。“学校无小事,养成是关键”,事无具细已成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学校成立德育处,有副书记、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德育专干各1人,成立校大队委,下辖24个中队。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讲求合作、步调一致,严格执行德育规划和计划,工作与时俱进,突出特色和创新。学

校领导挂靠年级组抓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年级组对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措施的落实。

(三)学校德育的基本措施

1、德育规划、计划

学校有五届一次教代会讨论通过的《县一小第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2011年3月学校又制定了《县一小第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德育处在学校前一个五年规划和新的五年规划基础上,依据德育纲要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赋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任务等,制定了《县一小2009-2012年德育工作三年规划》,明确了新时期一小德育工作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德育处依据规划和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起草制定学校德育专项工作计划,计划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讨论通过后,再要求班级、年级组、少先队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执行落实德育计划,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学校其它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期末班主任、年级组、少先队等均有执行计划的学期总结,德育处学年末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详实的总结学年德育工作。

2、队伍建设

(1)学校德育主任、团队专兼职干部自身思想道德水准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意识,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德育专兼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提高工作,重视取经传宝,多次派德育工作者到内地、区、州和县市考察学习。通过多次培训与相关活动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我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开阔了工作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激励了他们工作的进取意识。所有学科教师都结束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学校为德育队伍培训、考察和学习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德育专职干部工作务实,尽职尽责,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强,顾全大局,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胜任德育工作。

(2)我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每周一,安排具体、资料提供及时全面,内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各级会议重要讲话及业务要求等培训;升国旗教育,晨会教育,专题讲座均要求教师参与,教职工参

加政治学习工作日每周远远超过两个学时,寒暑假严格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集中组织教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法制、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学校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和昌吉州教师廉洁从教的若干规定,以及教师从教“十不准”等要求,加强师德要求和从业行为要求,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行为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处事态度感染影响学生。学校每学期家长会上总要向家长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特别是师德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对家长反映的教师自身问题,党支部及时找相关老师谈话教育整改,对属于不了解实际情况所提的问题,通过电话、家长会、民主日、校务公开等途径予以解释。

(3)学校掌握教职工思想动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坚持民族团结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我校集中反邪教警示教育扎实进行,参与率100%。教职工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强,多年来,学校及教职工没有违纪违法现象,无一人参与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等活动。

3、制度建设

(1)我校德育工作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和人文关怀,并不断充实和完善。现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业务考核细则等几十余项,学生养成教育制度、措施10多个方面。学生养成教育制度多次印刷,新生入校时时处处教育。执行制度配套的措施建立建全,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制度措施重在平时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学生知其然、明白该怎样做。建立化性为量,以量定性的《县一小班级管理量化细则》,其内容就是各项制度措施在班级每个学生个体上的细化执行。评价结果是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产生的依据。

(2)在《校本德育研究》这个母课题统领下,学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其中的子课题进行实验,课题组及实验教师已获得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结题认证。

4、德育实践

我校德育实践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利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等节日进

行体验教育;爱祖国,必先爱家乡、爱学校,用自己的行动从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做起,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环境体验活动,体验人与环境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校运会、校园艺术节、县文化专场等活动,发展了学生特长,展示了学生才艺;远足活动增进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社会的意识;教育学生爱父母爱师长,良心发现,学会感恩;参与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体验环境与文化带给他们成长的快慰;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

5、德育经费

我校德育经费主要涉及:①、德育干部培训学习;②、德育工作者津贴和奖励;③、德育宣教设备、资料的购置;④、校园文化建设投入;⑤、德育外宣投入;⑥、德育书报征订;⑦、德育表彰奖励;⑧、德育阵地建设等。只要德育处有计划,学校行政则全力支持,实报实销。多年来学校德育经费投入足额超标,经费有保障是我校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四)学校德育特色

1、我校自2004年启动的“小学生上马路 担当交警排头兵”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自治区互联网上得以推广,带动了全县各校的学习与实施。

2、我校的师生解说员培训,已开发为学校校本课程,师生神情并茂的解说已多次承担了区、州、县级大型活动的解说。同样也引发了全县各校的推广与培训。

3、师资、设备是教育资源,学校的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面墙、每一盆花也都是教育资源。我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先后开展了五期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楼一至四层分别命名为养成教育楼层、科技楼层、北庭文化楼层和感恩楼层;校墙文化突出安全、《弟子规》内容,班级布置突出特色中队的内容,水房以节水为主题,处处渗透了德育内容。同时,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和社会实践考察为途径,鼓励学生为环境付诸行动,感悟人生和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学会生存,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学会成长,如何把握人生的每一个环节,使“心动”与“行动”有机结合。清洁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具有了陶冶人、感染人的功效,文化意境的渗透,使育人氛围更浓,效果更好。活动文化、景点文化、墙壁文化、生态文化、楼道文化、厕所文化、灯箱文化、橱窗文化、标牌文化、构图文化、石头文化等,其中厕所文化是我校文化建设中一大亮点,曾受到区、州、县各级领导的好评!让墙壁说话,让景点育人,让整容镜正行。在这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震校石“博爱”当先,真情园情意浓浓,感恩园恩爱溢满人间,爱心园师生德爱相连。师生们不再有不文明行为,因为他不忍心去破坏美。曾有学生在校广播站访谈节目中说:当我把一张纸片捡起来的时候,我觉得我捡起的不是纸片,而是一种美德。

挖掘校园资源潜力,通过环境及其行为促进质量,用环境育真人、育新人是我校德育的特色之一。

4、加强师德建设,实现“以爱育德”的教育成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师表风范作用和尽职、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行为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处事态度等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影响至关重要。我校五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县一小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办法》从党支部、行政、教务、德育、年级组、教研组等多层次、全方位地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结果成为我校产生师德标兵的依据和教师任职、评优、晋升等的依据。此举措进一步规范了我样教职工的从业行为,增强了自律意识,强化和促进了我校师德建设,使我校教职工在学生心目中既可亲,又可敬,真正树立起了长者形象、学者形象和挚友形象,收到了以德育德的效果。

5、加强阵地建设,拓宽德育领域,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1)升国旗是一项德育常规,但我们在程序和内容上赋予新意和特色。有固定的升旗手、护旗手,师生共同参与,班级品学兼优学生的国旗下讲话,每周都有针对性和专项倡议性。因而我校每周的升国旗过程就是一次师生互动的教育过程。

(2)晨会是学校德育处、年级组联手教育学生又一主要形式,安排在星期一第二节下课,时间为20分钟(平时是课间操),年级组主持召开,学校挂靠领导协助。晨会前,德育处将上周一学校校务会议研究的对学生教育、年级组工作要求等内容和安排整理书写后下发到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在总结 的同时,传达学校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当周工作,保证了学校、年级组、班级教育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3)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课前20分钟,统一安排全校广播读报课,由学生播音室负责。星期一:健康广角,讲解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的知识;;星期二:德育在线,主要是讲身边的感人故事,宣传校园内的先进事迹;星期三:每周一歌,广播教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和校园歌曲;星期四:英语快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星期五:佳作欣赏,主要播出学生自己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校园内学生最喜爱的声音。

(4)为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使校纪校规入心入脑,礼仪品牌校的创建扎实有效地进行,学校每年在班级学生中举行《争做一小文明学生承诺书》倡议活动,提高学生“自律”意识,承诺目标逐年提高,师生礼仪得以升华。

(5)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开展“知北庭、爱家乡、赞家乡”活动。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知北庭、爱家乡、赞家乡”活动,并编写校本课程教材《魅力北庭》、《腰鼓》、《绘画与手工》《舞蹈》等,使北庭文化正式进入我校教材。这是我校“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在现代文化的引领下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的产物,这本教材的使用,将我校“知北庭、爱家乡、赞家乡”活动向深层推进。以培养小宣传员和开发实施“知北庭、爱家乡”校本课程为引领,同学们在了解古今北庭文化、自然历史地貌的基础上,争做家乡小宣传员。通过一首歌、一首童谣、一首古诗、一个故事传说和电影故事,加上简单的解说,向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宣传家乡,与大家分享家乡的美。

(6)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基地。2010年第五期家庭教育培训邀请了全国家庭教育导师首席专家顾晓鸣,用三天时间分六个场次为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家长做了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培训讲座,听讲座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家长学校培训共10学时,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起三支队伍,即专家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家长队伍教育体系。各班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委

员会,负责本班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区教育厅审定编著的《家长手册》的引导要领,组织家长看书或上网学习,批阅家长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四、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1、我校在营造社区育人氛围上与社区联系不够,社区对学校指导、评教议教工作需要加强。

2、家庭教育跟不上,家长的素质及家庭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还需继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争取抓出实效。

3、加大净化社会环境治理工作,消除不良思潮和风气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4、学校思想教育阵地缺乏,希望各部门能协调解决阵地建设问题。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1、大力营造学校德育科研氛围,引导德育工作者形成敏锐的德育科研意识,善于从德育实践中捕捉和确定德育科研课题,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提升理论水平,有效地培育德育成果。

2、继续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功能,通过专家引领、家长教师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育人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注重对孩子的精神优化,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立自理能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塑造健全人格。

3、学校主动积极地参与社区净化环境治理工作,最大限度消除不良社会风气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如社会上的网吧、家庭中的棋牌桌等)

4、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学校“以爱育德”的教育意识,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注重养成。

5、德育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上一篇:暑假实践报告3000会计下一篇:练跆拳道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