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2024-04-17

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精选5篇)

篇1: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走入课堂。在这里,动画、声音、色彩融为一体。学生可以直接观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老作家养花的生活情趣,运动员射门那一刹那间创造的体育经典。如今,直观化代替了语文的形象思维,朗读成为被语文课堂遗忘的角落。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悟性与审美”即语感主要采用的是朗读策略。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情感化,是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更多的体现和崇尚人性,语文课堂也更多的体现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朗读是感受三美的基本手段。

一、让学生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美景交融

景色绚丽,光彩夺目的春天,江南的美景,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的神奇,走出课堂,同学们可以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但在语文课堂内,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还难以情景交融。我们又怎样去感受呢?那就是朗读的精妙。首先,让学生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画面,用清脆而又亲切的声音,赞美而感叹的语调,较慢的语速放声朗读。然后闭上眼睛去想象语言描写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自然景物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与景交融的目的,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从而亲近大自然,陶冶美的情操。

二、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生活美

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朗读可以自然贴近作者感情。〈养花〉的乐趣学生没有体验过,老舍先生的文章生活情趣十分浓厚,养话的喜忧、笑泪在老舍心中有独到的体会。我们怎样去感受“秉烛夜游”的快乐与“花遭雨袭”的忧伤呢?让学生先听录音,让他们进入角色,进入文章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读,一适中的语速、充沛的感情朗读,情随声出,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出来,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情趣。从而使他们热爱生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人生。

三、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人性美

语文课堂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课应充满人文关怀,更多的弘扬人性美已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话题。〈放弃射门〉中运动员的团结,关爱他人的人性美跃然纸上。如果单让学生观看足球比赛的场面,同学们更多的是体验到比赛的紧张与激烈,而文章所表现的人性美却不被关注。让学生用充满激情的声音,轻快的语速,高亢而短促的语气去朗读,让学生用敬佩的心情去赞美运动员放弃一次成功辉煌的思想境界,采用比赛朗读的形式把运动员高尚的体育风范表现出来。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认真朗读,可锻炼想象、联想能力。如读朱自清的《春》,边读边想,仿佛总能觉得春风在轻轻的吹;仿佛能陶醉在春泥、春草、春花散发的芳香中;仿佛能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似乎自己已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课堂充满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吧,它能唤取美好的回忆与联想,它能读出春天燕子的矫健与活力,读出老舍先生养花的喜悦,读出比赛场面的激烈,读出人性美的魅力。动口动手动情去读,读出语文的美好。

篇2: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张莹悦

语文是美丽的,教材中的语文则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重任。然而这些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都能为学生所理解识别,就像煤一样,需要教师悉心引导,促使学生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煤和学生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本中的语文美?朗读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显然,这样的朗读过程是一个“美读”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朗读进行审美感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感受音韵美

中国古来即为一个诗的国度。自先秦以后,代代都有诗歌杰作,其中唐代杰作最多,名家也最多,而构成唐诗的重要部分就是格律诗。最能代表唐诗的是绝句与律诗,可以说,没有五律就没有王维,没有七律就没有杜甫,没有绝句也不会有李白。

格律诗自唐朝逐渐定型之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传承不衰,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错、起伏有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几乎是感受诗歌音韵,走进诗歌意境的唯一途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学了半天,找不到门径。那林黛玉就教导她了:“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成了”,“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间的音韵

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我们可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平仄。在格律诗中,平仄的交错出现体现了诗词的音韵美。如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观其格律,平仄交错结合。吟之诗文,音韵抑扬顿挫,高低跌宕起伏,产生了一种音韵回环美。如此,产生音韵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产生了音韵的旋律美,而这种旋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现,不足以感受。

除诗歌外,其他的体裁的优秀作品同样也有优美的音节、音律潜在其中,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以《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为例,这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其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抑扬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文中长句平稳舒缓如千里月下之碧野,短句急促有力似西楚霸王舞刀枪。长短句交错,则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真是倾海为墨难详其妙!请看:“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又如:“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情不自禁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这样,我们便在朗读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吮吸知识的甘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二、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

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以《国殇》为例说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⑴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战争”一词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如此,他们从电视影像、语言文字或者他人的讲述中,自己的思考想象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识和积累,借助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看到了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鸦鸦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时,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对战争的认识,战争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这时候,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对这一形象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朗读时语言自然会生动活泼,丰富有趣。

⑵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全过程,用语凝练,总共才十句话,但其中景别 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描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有远景的展示“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面对文字,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去看,让他们的耳朵去听,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三、感受逻辑美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看看王尚文在《语感论》中的一段话:

人们一般总是怀着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去读这类文章的,而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

由此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字的语言,往往富有气势情韵,这同样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审美体验。

篇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美的陶冶呢?

一、巧用多媒体, 在朗读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课文, 如低段的《北大荒的秋天》《水乡歌》, 中段的《拉萨的天空》《九寨沟》等, 高段的《黄果树瀑布》《秦兵马俑》等, 这些文章皆是描写祖国各地名胜、歌颂大自然奇美风光的名篇佳作。教学这些类型的课文,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使用多媒体, 利用图像和音乐创设的情景, 唤起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向往与赞美。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课《西湖》, “月光下的西湖, 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清风徐来,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浮动。远处, 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 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在月色里了。”

教师轻轻地朗读:“月光下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随机播放幻灯片西湖夜景:夜幕低垂, 明月东升, 华灯闪烁……随着图片的流动, 音乐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缓缓而起。优美的图片和轻柔的音乐创设的情境仿佛把学生带到了西子湖畔, 音乐唤起学生对西湖的向往, 赞美之情呼之欲出。

学生们的读书声朗朗而起, 文字随着感情而跃动, 一个个景象如画卷在眼前铺陈而来。

二、抓关键词, 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的课文, 课文中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朱德, 有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布鲁斯王子, 有谦虚律己的萧伯纳, 有坚韧不拔为国争光的徐悲鸿, 还有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王冕等。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个个都生动鲜明, 富有强烈的个人魅力, 教师和学生都很喜欢他们。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感受人物的魅力, 引发心灵的共鸣, 并树立生活学习的榜样,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着眼文本, 抓关键词。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少年王勃》, “王勃边看边想, 突然回转过身来, 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不一会就写成了。”

师:同学们, 什么叫胸有成竹?

生:就是心里有把握了。

生: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 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 十分沉着。

师:对!让我们带着很有把握的语气先来读读这个词。

生:胸有成竹。

师:那么从这个词可看出王勃是个什么样的少年呢?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少年。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很敏捷的少年。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才学的少年, 因为他只是看到江上迷人的秋景一会儿, 就有了答案。

师:对, 同学们, 你们说得真好。少年王勃看着窗前的秋景, 思绪如潮, 灵感纷踏迩来, 不愧为少年才子, 真是令人敬佩呀!让我们带着对这位少年才子的赞美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着眼文本, 分析关键字词, 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此时的美读一呼即出。

三、展开想象, 在朗读中享受童年的乐趣

《看菊花》《蘑菇该奖给谁》《放小鸟》《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花瓣飘香》《赶海》《珍珠鸟》《雪儿》《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桂花雨》《苹果里的五角星》《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些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课文。这些文章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 用清新朴实的文字展现一个个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体会篇目中的童年乐趣, 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以淳朴的文笔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表达作者对槐乡、对勤劳能干、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文风活泼, 语言清新, 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享受“游览”槐乡的乐趣。

指导过程:

“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只要小朋友走进槐乡, 他呀, 准会被香气熏醉了, 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都是槐乡的客人, 来到槐乡, 各种香味随风而来, 淡的、浓的、甜的、蜜的, 当你置身在这样的槐乡,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又会想做些什么呢?

生:我感觉槐乡太美了, 我要站在槐花下使劲地闻一闻花香, 还要把槐花饭吃个够。

生:我会觉得自己就像在花的王国里, 不想回家了。生:槐乡真美呀, 我一定会在槐乡玩个够, 吃个够。生:我会在槐乡摘好多槐花, 然后吃得饱饱的, 再在树下美美地睡一觉, 做个甜蜜的梦。

生:槐乡是花的海洋, 我要在这里纵情歌唱, 还要约上我的好朋友也来槐乡吃槐花饭。……

师:是呀。槐乡浸在花的海洋里, 所以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此时教师适机引读:“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只要小朋友走进槐乡, ……”学生接读:“他呀, 准会被香气熏醉了, 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师:薰醉了, 不想回家。同学们, 美丽的槐乡, 真让人流连忘返, 请大家有感情地再读一读课文, 读出槐乡的美, 槐乡的乐吧。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令教师惊喜, 阅读声中充满了孩童的天真活泼, 欢乐的气氛弥漫整间教室,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情感并不是灌输出来的, 有感情地朗读, 需要学生的真情流露。朗读指导中, 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激发学生的情感, 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让学生在经历上、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教师范读, 在朗读中唤起美的共鸣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多媒体走进课堂, 给课堂注入了无法比拟的新鲜活力, 但是太多的图片、音乐、音像资料的重叠交织, 让我们在热闹之余似乎感到有些疲惫和苍白。其实纵观现实的课堂, 扪心自问, 有多少教师能每节课使用多媒体, 有多少学生能天天看多媒体?现实中, 更多的时候, 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教材, 一群孩子。

就是如此的真实!此时, 课堂呼唤教师, 呼唤教师充分地发挥个体的作用, 用真情唤起学生内心美的共鸣。

例如,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月光启蒙》, “民谣唱过了, 我还不想睡, 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 让我猜, 母亲说:“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 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 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师:唱完童谣, 母亲和孩子正在月光下猜谜语呢, 通过初读, 我们已经知道“妈妈给我猜了一个关于花生的谜语, 我没猜出来, 妈妈说:‘你真笨呀!’哎!妈妈说:‘你真笨呀!’妈妈是真的在说我很笨吗?”请同学们听我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边听边思考, 母亲是真的在说孩子笨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 (注:教师在范读“你真笨呀!”这句话时, 感情充沛, 充满了爱意, 而且还轻轻用手指地指了一下“孩子”的头, 眼神中有嗔怪的爱意。)

师:妈妈是真的在说我很笨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从妈妈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不是责骂, 那是因为“我猜不出谜语, 母亲看着我傻傻的样子, 觉得我很可爱, 所以说我很笨。”

生:我从妈妈的话中, 听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疼爱。

生:我听出了“妈妈很爱我”。

师:对。“你真笨!”是对孩子的疼爱, 是一份暖洋洋的母爱, 是母亲对孩子爱的语言!同学们, 回想一下, 你的妈妈曾对你说过的爱的语言。让我们带着这份感觉来一起读读“我和妈妈猜谜语”。

范读激情, 以情促读——涓涓母子情, 尽在字字间!

篇4: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当我打开一年级的数学课本时,它给我的印象就像一本童话书,美观漂亮,且每一课的内容都由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密切联系。

一、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教学应该“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北师大实验教材一年级《动手做》一课中,最后一个环节我这样设计:“小朋友,请开动你聪明的小脑袋,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围出你最喜欢的图案,送给你最喜爱的人。”

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创造”出的“作品”图案优美,形态各异:有展翅高飞的小鸟;有含苞欲放的鲜花;有亭亭玉立的少女;有充满童话色彩的圣诞树……仿佛一个色彩缤纷的美丽世界。最后,让学生勇敢地把自己的“作品”向同学、老师展示,不但体现学生能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而且使学生明白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充分展示了生活中的“数学美”。

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测、科学实验、验证猜测的过程中揭示出来的,如果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经历类似的活动,他们或许就能发现并提出大胆猜测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以验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获得提高。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听“山上有座庙”的故事,再听闹钟重复不断的“嘀嗒”声,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入:“数学上有一种特殊的数,就象闹钟的嘀嗒声一样,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这就叫做‘循环小数’。”这样,就建立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并不神秘,而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评价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学生初步知道了生活中存在着数学美后,如何引导他们发现它、欣赏它、评价它呢?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这三种图形的关系。与往常一样,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然后由同学向全班汇报,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兴致高昂地报告他们的结论。就连胆小的小张也勇敢地站起来说:“我认为是一些非常美丽的图形,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把平行四边形的边拉直就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一样长就成了正方形。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好像是爷爷、长方形好像是爸爸、正方形好像是儿子。”我立即热情洋溢地表扬他,大大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千奇百态、色彩斑斓的,我们应善于从其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为他们乐于接受和思考的学习素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美”,并与教育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达到智力、意志、人格上的统一。让“生活中的数学美”走进课堂,将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跳动的音符。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广东广州 510631)

篇5: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七年级下册, 编选了鲁迅两篇作品: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篇是《社戏》。这两篇文章都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美的画面, 美的人性, 美的情感, 美的情趣贯穿了这两部作品。因此, 教学时, 要注意跟随作者一起感受美。

一、调动感官感受画面美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是鲁迅童年的乐园。那里自然界的色彩艳丽如画, 植物的果实酸甜可口, 鸟虫的鸣声也成了美妙的音乐。静景与动景相映成趣, 展现了大自然特有的美:美的视觉、美的听觉、美的味觉。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 调动学生的联想去感受画面内容。有条件的要制作出相应的挂图或电视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社戏》中鲁迅又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的动感的画面:“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船, 大家跳下船, ———有说笑的, 有嚷的, 夹着潺潺的船头的激水的声音,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使我们好像看到了, 月光笼罩下的村庄, 水雾弥漫的河面, 河面上停泊的白篷的小船, 船上有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孩子们的说笑声, 使我们感觉到那船头激起的浪花声就是为孩子们喝彩的声音。这种美包含了视觉的、听觉的和感觉的。

身临其境, 还可以嗅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可以感觉到水气“扑面的吹来”带来了夏日的凉爽, 可以感觉到由于船飞快而岸边的群山如野兽般飞奔。

二、可以听到笛声的婉转悠扬

月光、水气、戏台的灯火, 三者融合在一起, 组成了水乡夏夜如梦如幻的仙境。加之豆麦水草的香气弥漫空中, 怎么能不使身在其中的人陶醉?陶醉得自己也要消散成无形的香气、如雾的水气、如水的月色、如霞的灯光。

这里, 鲁迅为我们描绘了色、香、味俱全;动、静、响结合的境界。只有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 才能领略其中的美。

三、品味细节发现人性美

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虽然运用的是封建私塾教育方式, 但他对孩子们是慈善的。这可以从以下细节中看的出来。当学生们去后面园子里玩的人多了时间久了时, 他只是“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他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 但都不常用, “总不过瞪几眼, 大声道:读书”。先生的严厉只是“大叫”、“瞪几眼”罢了。足见先生有一颗慈善之心。

《社戏》中更是充满了人性美的光辉。姥姥因为家里人没有为“我”叫到船去看戏而“气恼”, “怪家里人不早定”, “说我应当不高兴, 他们太怠慢, 是待客的礼数礼从来所没有的”。表现出了一个长者的慈爱。

美好的人性在少年们身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伙伴们钓了虾“归我吃”, 因为“我”是大家的客人。坐船去看戏时, “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 我不用去摇橹。一群不识字的乡下伙伴如众星捧月般呵护着“我”这个会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客人。表现出了乡下孩子的淳朴善良, 热情好客的品格。

这种美还表现在个体身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 让大家偷自己家的罗汉豆, 透露着乡下孩子的憨厚质朴;双喜以偷多了阿发妈会哭骂为由, 让大家转偷别人家的豆, 表现了为他人着想的品格;看戏时桂生去给“我”买豆浆, 没有买到就要去给“我”舀一瓢水喝, 小小年纪如此体贴周到。

人性美不仅体现在孩子们身上, 也体现在大人身上。八公公并没有追究柴盐的事;六一公公责问孩子们也只是因为孩子们“不好好摘, 踏坏了不少”。当双喜说摘都是为了请客时, 六一公公便不再提起偷豆的事, 转而热情地询问“我”这个小客人“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而当“我”说豆很好时, 他又高兴的送给我家一大碗豆, 刻画出六一公公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四、透过人性美体验感情美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的人性美, 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美。私塾先生并没有因为学生贪玩而惩罚学生, 还与学生一起“人声鼎沸”地读书。透露出的是和谐的师生感情;

祖孙之间的感情既表现在姥姥的宠爱上, 也侧面表现在“我”的撒娇上, “我”因为看不成戏就不去钓虾, 也少吃饭。没有母亲和姥姥的宠爱, “我”哪里敢使性子?当善解人意的双喜打包票历数乘船看戏的安全理由时, 外祖母和母亲“都微笑了”, 这微笑里包含着的是孩子能如愿以偿地去看戏的欣慰, 这欣慰里包含着的是浓浓的亲情。

“我”与小伙伴们之间感情是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感情, 他们优待“我”、呵护“我”, 事事处处为“我”着想, 把我当做上宾, 而“我”也由衷地佩服他们娴熟的划船动作, 佩服他们的聪明能干, 喜欢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的品性。与他们在一起感到了无比的快乐, 并把与他们之间的友谊永久珍藏在心灵的深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这两篇文章, 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正如普希金诗中所说“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鲁迅正是带着这种怀恋, 将童年的一景一物, 一人一事行云流水般倾注在笔端, 作品也因为镀上了作者美的情感, 而让我们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这种美好的情愫感染着我们, 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使我们的心弦与之共振。

摘要:鲁迅作品的审美价值极高, 七年级下册选入的两篇文章都是鲁迅童年生活的缩影, 具有多方面的审美内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美得意蕴, 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上一篇:高三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词语充实的必考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