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2024-04-11

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共9篇)

篇1: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双辽市永加乡永加中学:尚春昕

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教学看成是一种艺术,一种美的艺术。因为面对的、要服务的是“人”。早在四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知识是做“真人”的基础,要传授“真知”就必须先尊重“人”的情感。生物科学是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处处体现着生命的美,学生即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同时也是生物科学研究范畴内的主体。

美的视觉感受

美的直观表现首先是色彩和形态,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揭示色彩美和形态美的本质,充实美的内涵。生物课上讲解花色、毛色、肤色、色素的种类、色素比例和颜色成因等内容,能使学生了解天然色彩美的来源。缤纷的色彩让我们赏心悦目,而对动植物却有着重要作用:花卉可以利用它招引昆虫;昆虫可以利用它逃避敌害;绿色植物有了色素才能光合作用;猛兽斑驳的皮毛帮助它隐伏捕食;皮肤中的黑色素能阻挡紫外线等„„这些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理解色彩美真正的内涵。生物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能欣赏婀娜多姿的花木,优雅的天鹅,威武的雄狮和奔腾的骏

马,却不愿接受黑色的乌鸦和皮肤裸露的蟾蜍,其实这种审美角度较片面,老师可以依据生物的形态生理学原理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对学生作这样的解释:生物的形态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结果,一切生物都能体现出自然美而就的行为美、整体美、协调美和适应美,进而使生物界呈出现多样美,相互依存的生物生生不息、世代交替的现象,更使大千世界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的审美心态,在欣赏生物的美丽色彩和优美形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色彩美和形态美更深层次的自然美。

美的听觉感受

在教学语言上,不仅要做到清晰、准确和符合语法规则,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美。生物学教学语言要善于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构思巧妙的悬念。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渲染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生动的面部表情,以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感。比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采用这样的开场白(带感情地):“当一束阳光穿过寒冷而黑暗的天空,到达地球,照射在一片绿叶上的时候,一个伟大的奇迹便发生了!”(紧接着板书:光合作用)。有情有景,妙趣横生。课堂教学虽然不能像舞台表演那样大喜大悲,但同样要做到有喜有忧、情理交融,使生物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美的行为感受

“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生物学发展

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现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生物高新技术的变革,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伟大生物学家的励志探索过程,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例如发育较早的学生起初不愿接受逐渐明显的第二性征和脸上的青春痘,在接受了青春期教育后,他们不再觉得难为情,能正确地对等和处理相关的问题,并珍惜这与生俱来的青春美;乌鸦的黑羽毛不美,但它却有孝顺亲鸟的行为美;一片看似平凡的绿地或树林,实际上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和人(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和无机环境之间保持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平衡,构成了生物和环境的协调美。学生有了这样的审美心态,审美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视野扩大了,能从多方面层次去观察事物,从而客观地辨别美,即有了全面的审美角度和科学的审美标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以提高。

美的心灵感受

美的感知不止是瞬间的,还应是持久的,是震撼心灵的。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是形成健全审美心理结构的关键。例如松树特化的针叶和发达的根系,使它能耐干旱抗严寒,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地自下而上。老师讲解这个知识点后,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松树苍劲有力的形态美和适应美展开审美想象和联想,去理解和感受松树刚正不阿和自强不息的品质。

生物教学的过程是传导美的过程,它将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美与大自然绚丽多彩之美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欣赏自然美,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教师通过讲述植物用地下茎和根进行营养生殖的原理,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学生学习了奏叶芽发育的知识,更能想象出“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色美景;如果学生相验证秋叶中红色花青素的形成,也会学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去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了。只有学到科学的“真”,才能丰富自然的“美”,才能有美的情感、美的境界和美的心灵。

发挥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的优势,能够使学生保持客观的审美心态,多层次多侧面地感知美的生活和美的世界,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并调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深刻理解美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感悟美的真谛,最终组合成自然而协调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篇2: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青田高湖镇中心小学 章春芬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小学古诗教学要以形态为手段,以想象为翅膀,以情感为纽带,以意境为归宿,通过感悟、积累、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古诗的无穷魅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掘美、展示美、体验美,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1]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学习感受美

一、学习古诗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2001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2]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与原因

(一)现状

审视如今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有老师在中、高段随机抽取了十名小学生,提问他们“是否喜欢古诗”时,只有一名小学生表示“因为古诗读起来很舒服”而比较喜欢,有三名小学生表示“没感觉,无所谓”,其余六名小学生则表示“不喜欢古诗”。当问到为什么不喜欢时,其中一名小学生说“不感兴趣,不觉得古代的东西有什么好的地方”,四名小学生说“不知道在说什么,没兴趣”,另外一名小学生则用方言说“古诗太‘背时’了,学了也没什么用,一点也不想学”。虽然调查的只是一部分小学生,但至少也说明了小学生中存在着对古诗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

为此,浙江大学教育系朱作仁教授的题为《古诗词精选》序文中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九次常委会议的几位文化界人士谢冰心、启功、张志公等向会议提出了关于《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认为“中国文化时至今日,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目前我们一代人的古典学科基础已远不如上一代人之深厚,断我们而起的年青一代则更无起码的古典基础可言。”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诵读古诗文尚处于一种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

(二)原因

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归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条:

1、社会原因:

今天的小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所面对的是前人从未遭遇过的崭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缤纷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着喧嚣、浮华与诱惑,令人躁动不安的时代。网络文学、卡通漫画、影碟光盘(其信息良莠不齐)等通过发达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纷至沓来,像打开了潘多拉音乐盒似的毫无遮拦地向人们涌来,迎合了追求轻松与时尚的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于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社会各个角落,不自觉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置身于这样的时代,一些少年儿童也跟着浮躁的社会风气走,争先扑向网络、卡通等新奇事物。课堂外捧起的是漫画等时尚读物,在家里拿起的是游戏开关,漫步于校园与家庭之内,我们寻常可见的是,许多同学对动画片、漫画书,以及各类电视剧,尤其是武打、枪战片的热衷,却鲜见有自发诵读古诗词的现象,巨大的外界诱惑和冲击,使得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姿态。

2、应试体制原因:

现在的应试体制使得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不得不过度注重分数,古诗词在语文卷中的权重也小的可怜。考试是“四量拨千斤”的玩艺儿,古诗词只占5%左右的比重,而且只要粗粗地浏览一下各地的语文试卷,对古诗词的命题几乎是千卷一律:一则默写,二则解释加点词、句,三则考查诗词的主题思想。且答案是《教参》上的“唯一”。能引起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吗?难怪众口一词的:“不读唐诗宋词一样考高分”,发到学生手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就当废书束之高阁了。他们认为,让学生读那么多的古诗文有何益处?试卷上就那么几分,读读课本上的也就足以应付了。何必还让学生浪费时间呢。老师和家长也跟着学生“同甘苦、共存亡”,疲于应付考试,无暇分出多余精力进行诵读古诗文。正像北京师范大学正泉根教授指出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太过功利和浮躁,在于从大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小学整个教育人才培训机制的不当。” 呜呼!这位诗歌老人“杨白老”又是雪上加霜。

3、其他因素:

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没有意识到诵读古诗文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迅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有的教师虽然已经明白古诗的重要性,但教师往往自身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文学修养不足,而且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内容的解析上,围绕着一首古诗词,往往要从诗人的简历到写作背景,乃至每一个字、词、句,一路解读分析下来,显得繁琐而又庞杂。而且,这样的教学显然超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少、差、慢、费”的过程,学生们经历得多了,自然会对古诗词产生敬而远之之感。另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兴趣指向性强,要他们自觉静下心来背古诗文,确非易事,家长不了解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和要求,从而也无法知道督促。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不能好好地诵读古诗文的重要原因。

三、在学习古诗中感受美的策略(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4]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3]

古诗的教学,忌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朗读。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我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模仿。在巩固练习朗诵时,我除了让学生分组读、比赛读之外,还会让学生通过拍节奏的方式朗诵古诗,让学生边拍边读,也可一组拍节奏另一组按此节奏朗读,这样使学生掌握了古诗的节奏,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在学生比较熟悉古诗之后,则让学生表演背诵,学生通过表演提高了学习兴趣,还会通过一些动作或表情的辅助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古诗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比如,通过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进行朗读,读出古诗的古典韵味。让学生模仿诗人的样子,摇头摆尾的吟诗,学生们都是非常有兴趣的。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诗与画相提并论。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意大利大画家达·芬奇说得更形象:“你如果把绘画叫做‘哑巴诗’,画家也可以把诗人的艺术叫做‘瞎子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人在谈到诗与画的共同点时,常以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依据。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如丹青妙手,抓住春雨如酥、草芽初露的特征,运用国画家的渲染技法,以淡淡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色彩朦胧的“早春烟雨”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如果教师能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出古诗的画面,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描述中感受到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描绘的是骑牛高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其四,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有的教师将绘画渗入古诗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位教师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先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的简笔画。教前两句诗时,让学生自己画出“香炉峰”、“生紫烟”和“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教后两句诗时,教师在学生画的瀑布上再有力地添上几笔,以突出瀑布的动态和“飞流直下”的气势。这样,学生对诗中的画面美就有了深刻的感受。

(三)批文入境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人高兴时,高山起舞,大海唱歌,江河弹琴,花草欢笑;人悲伤时,大海哭泣,江河哽咽,鲜花溅泪,鸟鸣惊心。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前两句“移舟近烟渚,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仅仅是描写景物吗?显然不是。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诗人孟浩然出身寒微,40岁到长安,求仕失望,其愁之深是可以想见的。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等旧怨新愁,都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了。因此,这两句诗看似“景语”,实为“情语”,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7]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曰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有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它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情。二曰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三日悟境。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由于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6]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曰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曰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三曰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叶圣陶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像力。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努力优化古诗文教学,通过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古诗,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的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 江平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上海三联教材文库.2001 [2]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戴宝云.小学语文实用教学90法[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 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5]参见刘梦溪.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p61 [6]参见蒋勋.艺术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7.p122 [7]参见周振甫.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M].江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p28-29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篇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美的陶冶呢?

一、巧用多媒体, 在朗读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课文, 如低段的《北大荒的秋天》《水乡歌》, 中段的《拉萨的天空》《九寨沟》等, 高段的《黄果树瀑布》《秦兵马俑》等, 这些文章皆是描写祖国各地名胜、歌颂大自然奇美风光的名篇佳作。教学这些类型的课文,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使用多媒体, 利用图像和音乐创设的情景, 唤起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向往与赞美。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课《西湖》, “月光下的西湖, 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清风徐来,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浮动。远处, 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 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在月色里了。”

教师轻轻地朗读:“月光下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随机播放幻灯片西湖夜景:夜幕低垂, 明月东升, 华灯闪烁……随着图片的流动, 音乐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缓缓而起。优美的图片和轻柔的音乐创设的情境仿佛把学生带到了西子湖畔, 音乐唤起学生对西湖的向往, 赞美之情呼之欲出。

学生们的读书声朗朗而起, 文字随着感情而跃动, 一个个景象如画卷在眼前铺陈而来。

二、抓关键词, 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的课文, 课文中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朱德, 有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布鲁斯王子, 有谦虚律己的萧伯纳, 有坚韧不拔为国争光的徐悲鸿, 还有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王冕等。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个个都生动鲜明, 富有强烈的个人魅力, 教师和学生都很喜欢他们。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感受人物的魅力, 引发心灵的共鸣, 并树立生活学习的榜样,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着眼文本, 抓关键词。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少年王勃》, “王勃边看边想, 突然回转过身来, 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不一会就写成了。”

师:同学们, 什么叫胸有成竹?

生:就是心里有把握了。

生: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 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 十分沉着。

师:对!让我们带着很有把握的语气先来读读这个词。

生:胸有成竹。

师:那么从这个词可看出王勃是个什么样的少年呢?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少年。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很敏捷的少年。

生: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才学的少年, 因为他只是看到江上迷人的秋景一会儿, 就有了答案。

师:对, 同学们, 你们说得真好。少年王勃看着窗前的秋景, 思绪如潮, 灵感纷踏迩来, 不愧为少年才子, 真是令人敬佩呀!让我们带着对这位少年才子的赞美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着眼文本, 分析关键字词, 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此时的美读一呼即出。

三、展开想象, 在朗读中享受童年的乐趣

《看菊花》《蘑菇该奖给谁》《放小鸟》《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花瓣飘香》《赶海》《珍珠鸟》《雪儿》《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桂花雨》《苹果里的五角星》《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些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课文。这些文章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 用清新朴实的文字展现一个个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体会篇目中的童年乐趣, 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以淳朴的文笔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表达作者对槐乡、对勤劳能干、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文风活泼, 语言清新, 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享受“游览”槐乡的乐趣。

指导过程:

“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只要小朋友走进槐乡, 他呀, 准会被香气熏醉了, 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都是槐乡的客人, 来到槐乡, 各种香味随风而来, 淡的、浓的、甜的、蜜的, 当你置身在这样的槐乡,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又会想做些什么呢?

生:我感觉槐乡太美了, 我要站在槐花下使劲地闻一闻花香, 还要把槐花饭吃个够。

生:我会觉得自己就像在花的王国里, 不想回家了。生:槐乡真美呀, 我一定会在槐乡玩个够, 吃个够。生:我会在槐乡摘好多槐花, 然后吃得饱饱的, 再在树下美美地睡一觉, 做个甜蜜的梦。

生:槐乡是花的海洋, 我要在这里纵情歌唱, 还要约上我的好朋友也来槐乡吃槐花饭。……

师:是呀。槐乡浸在花的海洋里, 所以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此时教师适机引读:“在洋槐开花的季节, 只要小朋友走进槐乡, ……”学生接读:“他呀, 准会被香气熏醉了, 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师:薰醉了, 不想回家。同学们, 美丽的槐乡, 真让人流连忘返, 请大家有感情地再读一读课文, 读出槐乡的美, 槐乡的乐吧。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令教师惊喜, 阅读声中充满了孩童的天真活泼, 欢乐的气氛弥漫整间教室,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情感并不是灌输出来的, 有感情地朗读, 需要学生的真情流露。朗读指导中, 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激发学生的情感, 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让学生在经历上、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教师范读, 在朗读中唤起美的共鸣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多媒体走进课堂, 给课堂注入了无法比拟的新鲜活力, 但是太多的图片、音乐、音像资料的重叠交织, 让我们在热闹之余似乎感到有些疲惫和苍白。其实纵观现实的课堂, 扪心自问, 有多少教师能每节课使用多媒体, 有多少学生能天天看多媒体?现实中, 更多的时候, 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教材, 一群孩子。

就是如此的真实!此时, 课堂呼唤教师, 呼唤教师充分地发挥个体的作用, 用真情唤起学生内心美的共鸣。

例如,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月光启蒙》, “民谣唱过了, 我还不想睡, 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 让我猜, 母亲说:“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 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 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师:唱完童谣, 母亲和孩子正在月光下猜谜语呢, 通过初读, 我们已经知道“妈妈给我猜了一个关于花生的谜语, 我没猜出来, 妈妈说:‘你真笨呀!’哎!妈妈说:‘你真笨呀!’妈妈是真的在说我很笨吗?”请同学们听我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边听边思考, 母亲是真的在说孩子笨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 (注:教师在范读“你真笨呀!”这句话时, 感情充沛, 充满了爱意, 而且还轻轻用手指地指了一下“孩子”的头, 眼神中有嗔怪的爱意。)

师:妈妈是真的在说我很笨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从妈妈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不是责骂, 那是因为“我猜不出谜语, 母亲看着我傻傻的样子, 觉得我很可爱, 所以说我很笨。”

生:我从妈妈的话中, 听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疼爱。

生:我听出了“妈妈很爱我”。

师:对。“你真笨!”是对孩子的疼爱, 是一份暖洋洋的母爱, 是母亲对孩子爱的语言!同学们, 回想一下, 你的妈妈曾对你说过的爱的语言。让我们带着这份感觉来一起读读“我和妈妈猜谜语”。

范读激情, 以情促读——涓涓母子情, 尽在字字间!

篇4: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美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快乐;感受音乐美

音乐是什么?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他把“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排在第一,说明学习音乐首先是快乐的。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往往注重切身感受,内心体验,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如果学生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得不到快乐,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她(他)就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音乐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音乐教育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如此看来我们的音乐课必须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美。那么,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如何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美?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引入环节

人們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学生对你的课没兴趣,随你说得天花乱坠也白搭。你可以用游戏引入,也可以情境引入,可以播放视频,可以讲故事等等,只需要2~3分钟时间即可。你的引入必须是引人入胜、别开生面的,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我在七年级四班上了一节高效课堂展示课,课题为《音乐在我身边》,这一节课是含有表演、朗诵、活动、讨论、创作等内容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我采用游戏引入,学生左右换脚跳动、右手举到头顶划圈、嘴巴念词:我手里拿着矛,上山去打猎,我打……我打……我打……他或她(猎物),手指指向猎物,充当猎物角色的同学要发出“啊”的惨叫声,表示挨矛刺中,完成游戏。游戏结合着语言、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是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学生被吸引了,听课的老师也被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更高了,在接下来的各环节中,纷纷抢着发言:学校运动会上,生日晚会上有音乐,车站、码头、广场、超市上……到处有音乐,确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愉悦中完成学习目标。

二、创设合适的情境

情境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体验。情境大多设在开头或中间,因为学生需要时间领悟、深化情境内容,要有一个过程。设置情境不是目的,而是我们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我在七年级上了《我们的晚会》,这是一节既有唱歌也有欣赏、创作的大容量综合课型。一开始,我就把我们学校去年的文艺晚会的录像展现给学生(节选精彩部分)。在情境中,同学们观看了大哥哥动听的歌声和大姐姐优美的舞姿。这些大哥、大姐们,有的是他们村里的,有的是表哥、表姐,有的甚至是他们亲哥、亲姐,看了这样的情景他们兴奋不已,就会想:今年该有自己的身影了吧!于是,接下来布置任务:创作我们晚会的节目单这一任务,同学们积极性就高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互相讨论,很快晚会的节目单出来了。他们的节目还挺丰富的呢!唱歌、舞蹈、相声、小品都有,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有三句半这个民间群众曲艺表演形式。我们可千万别低估学生的能力,尽管这节目单还存在一些不足,可也是同学们合作创造的结果,他们的创作过程是愉快的,他们的心里是美滋滋的。

三、多给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

音乐中的吹、拉、弹、跳、唱无一不需要实践活动来体现。让学生亲身实践最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你在介绍大钹、小钹、碰铃、双响筒、钢片琴的时候,你只展示这些乐器给学生看,只在理论上给学生介绍,下课学生又眼巴巴地看着你把乐器搬走了。学生连摸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我估计学生罢课的念头都有了。教师介绍用法后,一定要把乐器给学生敲一敲、打一打。我是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小组成员面对面坐),各小组长领取本组乐器,教师给出各组不同的简单节奏型,用12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此阶段学生全部站起来,教师就在各组之间巡视和指导。时间一到,各组开始依次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拨,给出奖励(红点数量)。小组展示结束后,四个小组进行合奏。各组还可以交换使用乐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正可谓其乐融融。

四、多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听赞扬的话。哪怕有一个小小的进步,你也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赞扬。特别是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个人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都有小组展示的机会,这就提供给老师一个评价学生的好平台。我们多给学生赞扬和激励,有助于美好情感的培养,而美好情感的形成正是审美功能的体现,真正达到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美。

参考文献:

[1]王晓秋.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05.

[2]曹理,谬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郁文武,谢嘉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篇5:让学生感受美

经历了学校生活的第一个秋季,我们就深信:美是善良和诚恳之母。赞叹长着火红色的硬果的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了的西红柿株――这一切都在唤起儿童对有生命的美好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在儿童心里,一株植物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这个生命在凛冽的寒风中会索索发抖,于是孩子就想保护它抵挡严寒……孩子们还欣赏被白雪覆盖的阔叶林,赞叹被阳光染成粉红色的积雪的闪光,观察正月傍晚的暮霭和二月的暴风雪,倾听冬季小鸟的啾啾声。我们不止一次地趁天色未亮就来到树林边,迎接冬天的日出,欣赏各种色彩在雪堆上的变幻,倾听清脆的滴水声,观看农舍屋檐上挂着的被阳光照射成各种色彩的宝石般的冰凌……在春天,孩子们欣赏万物复苏的景象。树上最早长出的嫩芽,春天最早开放的野花,青草最早出土的嫩叶,最早飞出的蝴蝶,最早传来的蛙鸣,最早飞来的燕子,第一次听到的雷鸣――这一切都作为永恒的生命的美进入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果园开花的.期间对孩子们来说是真正的节日。我们教导孩子们说:“在这些日子里不能睡得太久,否则会错过欣赏美的时间。”孩子们在日出以前就起床了,他们不想错过时机,去观赏第一束阳光怎样照亮那还带着露珠的花朵。关于这种美,要有人指给孩子看,讲给他们听,否则他们自己是不会注意这些的。敏锐地感觉自然界的美,欣赏这种美――这是感受生活的欢乐源泉和认识生命的价值的源泉。如果这个源泉是枯竭的,那就谈不上人的完满的全面发展。

――摘自《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

篇6: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谈谈语文课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感觉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而且还有传授对美的体验。教会学生欣赏课文的美,是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课文中所传承的美的精神为学生的知识点,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审美内在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爱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尤其是传授着一种自然魅力的美。鉴于学生的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对于课文的美的享受,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的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备课以及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下面,我就我们学校本学期的精品教学研究课题,谈谈我们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的。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黄财凤老师在教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凝是什么意思?在学生了解“凝”字的基础上,并同时使用多媒体显示瀑布的实景图,让学生明白经过直观了解瀑布,再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现象,脑子中就有了区别“凝”与“真”的不同。接着,让学生想一想,用上“真”有可能吗?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直观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例如:《绝句》描写的是春天的自然景象。课文对于春天景色的美的描写,()就在于它美的色彩和动静结合的充分体现,诗中的字词的对仗发人遐思,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教学时采用了“对画作诗文,看画学文”的方法,让学生如临其境、如会其情。课文提到的春天美景的颜色,诗中的动景与静景描写的明显对比,以及用词用句上的对仗理解,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然后再边读文边加深理会,将复杂的古诗理解化为简易。

三、对比入境,整体上感受美

比较是认识美的差异的基本手段。教学《雷雨》这类内容中含有明显比较因素的课文,可设计让学生进行学习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色变化截然不同,让学生对雨前和雨后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清楚地识别雨前和雨后不同的景色美。

四、感情朗读,提升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例如:感情朗读《雷雨》一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到雨前天气的变化与雨后天气的截然不同的自然美的体会。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模仿雨后青蛙的欢叫,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加上范读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在理解课文以及范读的指引下,再让学生进行感情的朗读,真正提升了学生对于课文的审美情感。

五、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杜甫的《绝句》有这样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引导学生现象,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美丽意境来,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篇7: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毛嘴小学丁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归真返璞,班上作文写得好、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往往都是爱读书的学生。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绿色通道,“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即把少做题而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多背几篇名文,多记几段佳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文化根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几乎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体验到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也极力想培养他们高尚的阅读品位,让他们有读书的过程中认识人生,进而增加其生活厚度,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他们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一、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西方一位美学家曾说:“当你只是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同样,阅读也切忌肢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我们把文章当作翱翔于空中的飞鸟去欣赏,当作沉浮于河塘的游鱼去品读,当作纵横沙场的骏马去观照。如教《田忌赛马》时,我创设了“聪明辩台”、“创新舞台”两个活动,活动中有的学生争当广播员,要向大家转播田忌与

齐威王赛马的精彩过程;有的学生争当齐威王的谋士,给齐威王出谋划策,使他在第二场赛马中照样赢;有的学生围在一起议论,争当裁判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成了师生探究知识的场所,洋溢着轻松、活泼、愉悦的气氛,弥漫着浓烈火的对话氛围,跳跃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阅读是一种情绪的交流,作为阅读者应该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敞开自已的情怀,沉醉到作品之中,与作品同悲同喜,与人物共沉共浮,达到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和精神同构,最终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融合、心灵的对话,以至灵魂的拥抱。教学《小珊迪》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进行朗读体验。当学生读到珊迪一次次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特别是到了第三次乞求时,多数学生的声音颤抖着,眼里含着泪,仿佛自已就是故事中那可怜的孩子;当读到珊迪身受重伤还让弟弟送回零钱,读到临死的他躺在破床上还在牵挂弟弟时,学生把那句“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又读得那么坚定,这时候,他们又俨然成了文中的“我”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就这样在无拘无束的对话平台上“潜心会文本”,发表自已的看法,交流自已的见解,深化自已的认识。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这种多元解读,足以使人们对文本的认识趋于全面、细致和深刻。阅

读中个体思想的多维以及由此形成的碰撞、砥砺,是阅读中自由精神的闪烁。如教学《荷花》后,设计“赏荷”(实地观赏荷花)、“咏荷”(搜集、吟咏描写荷花的诗词)、“议荷”(讨论古今中外作家为什么喜欢荷花)、“写荷”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荷花种种美神韵,体验到作家优美的情思和语言的魅力,进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读中放飞心灵

语文是各门功课的“基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上自已的“亲人”,都有阅读的对象和实践的机会。教《南辕北辙》,大部分学生对该文的寓意深信不疑,唯有一个男生突然说:“我认为‘南辕北辙’也可以到达目的地。”全场惊愕。我笑问:“你能说说理由吗?”那学生拿出一个小皮球,边比划边说:“教自然的老师告诉我们地球是椭圆形的。如果人带的路费多,马又跑得快,总有一天可以到过目的地的。”课堂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上《金色的秋天》,开展看秋天的画、听秋天的歌、读秋天的诗、跳秋天的舞、写秋天的景等活动,在有机结合中取得综合效应。阅读有如此切实而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就应经常性地“串门走亲戚”,适时地与种类学习资源进行对话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思想驰骋自由王国和个性发展的最大空间。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自已看书,和作者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对话,用自已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已的心体味人生。“欣赏一个作家”,让学生买或借自已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让经典名著与杂志时文并存;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化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篇8: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美浅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美,探索问题

高中阶段的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有的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认为数学枯燥乏味, 是大伤脑筋的玩意儿;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抽象难懂, 成天与数字打交道, 没多大意思;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 把听数学课、解数学题看成是最头痛的事.这些学生只看到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学习的困难, 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数学中的美.数学中的美, 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 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 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像.罗素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 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

一、数学的简洁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深邃

爱因斯坦说过:“美, 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 只有借助数学, 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 在数学界, 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 简单, 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 又底蕴深厚, 才称得上至美.数学基本概念、理论或公式所呈现的简单性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简洁美, 而在这一种简洁美中, 往往又包含了物质世界的伟力和完美性, 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味.

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就是“简洁美”的典范.世间的圆形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周长C、半径R, 都必须服从刚才所给出的公式, 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 概括了所有圆形的共同特性, 能不令人惊叹不已?在数学中, 像周长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 勾股定理、正弦定理等.

化繁为简, 化难为简, 力求简洁、直观, 是数学在解题中的要求.因此在解题过程中, 经过冥思苦想, 若能获得一个极其简单的解法, 其兴奋的心情往往是难以言状的.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简洁美, 让他们自己寻找最简洁的解法, 体会胜利的喜悦,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数学的和谐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完美

和谐性也是数学美的特征之一, 和谐即雅致, 严谨或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数学的严谨自然流露出它的和谐, 为了追求严谨, 追求和谐, 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数学总是尽量做到完美无缺, 这就是数学的最高“品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比如在根据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 出于数学美的考虑, 列式化简后得 (a2-c2) x2+a2y2=a2 (a2-c2) , 这能否作为椭圆的方程呢?完全可以, 但是结构复杂, 不符合数学简洁美的特征.为此将上述方程适当变形整理为undefined, 与前相比, 方程变简单了, 但还是不符合数学美的要求.所以我们引入b>0, 使b2=a2-c2, 从而将方程化为undefined, 这就使椭圆方程具有最简单、优美的形式.最初引入字母b似乎纯粹是为了追求方程的和谐美而引进的, 但在研究椭圆性质时, 可进一步发现a, b恰好为椭圆的长、短半轴长, b竟有鲜明的几何解释.人们内心世界所追求的美恰好在外部世界得到如此完美的表现, 这实际上也体现了美与美之间和谐的统一.教师在推导过程中的示范, 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也进入到美的境界, 得到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定义画出椭圆, 且要求他们用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 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的同时, 激励他们创造美, 使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数学的对称美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发现数学规律

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而圆和球形正是几何中对称美的杰出体现, 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 也是关于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对称的.球形既是点对称, 又是线对称, 还是面对称的.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 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 精美的建筑, 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 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 多彩的生活美.

四、数学的统一美可以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的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一致.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矛盾性体现了和谐表现在一定意义上的不变性, 反映了不同对象的协调一致.例如, 数的概念的一次次扩张和数系的统一, 运算法则的不变性.

篇9: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一、在欣赏“自然美”中热爱生活。

自然界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极为丰富,同时,它们又是变化多奇、生气勃勃的。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但它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时,人们总是怀着一定的情感态度来欣赏它。教学中,孩子如能在教师的指点下发现这些令人神往的变幻,无疑会激起奇思异想,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优美情趣。许多事实证明,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不一定就能发现、感受和欣赏自然美,如何给孩子一把发现自然美的钥匙呢?

1、展示教材中的自然美。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本中的很多内容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向学生出示很多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为祖国山河美丽、神州风光无限好而感到自豪,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领略现实中的自然美。如在教学“走进秋天”这一单元时,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审美经验告诉我们,赏景中情景交融的出现,每每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在观景时,要缓步慢游,凝神静观。第二,要掌握“远望近看”的欣赏方法,既注意从远处欣赏风景的整体美,又不忽视细微之处的精华,这样才有可能有感于心而发为情。第三,要不断变化欣赏视角。第四,要注意时间、氛围的变化对欣赏过程的影响,自然景色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中会展现出不同的风貌,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第五,我们还要启发和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这样说.许多自然物之所以美,正是由于人仍以自然物的形象特征为依据,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结果。孩子们就在这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拨动孩子感受自然美的心弦,逐步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使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培养学生在行为上爱护花草、树木、植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情享受到生活的权利,体味生活中美好的滋味。

二、在感受“社会美”中学会生活

思品课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的画卷,这些故事孕育了一定的生活哲理,使我们感受、领略到了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这些生活美主要有:人情美;劳动美;行为美及文化传统美等。教学这类课要求教师在讲清道理、说明事理时,又要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社会生活是美好的。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所以,品德课要让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景,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单元时,我以《美丽的环境靠大家》为题,先出示了一些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街道和山清水秀的农村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从而想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再从环境污染的视频和图片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从分类投放垃圾、把可回收物品卖到废品收购站不扔到垃圾堆里、不使用或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物、不乱扔乱倒垃圾、外出游玩时正确处理垃圾做起,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还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栽花种草,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最后,大家一起演唱环保歌曲《大家来环保》以巩固学生已获得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督促学生进行环保,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其次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当孩子在学习上、集体劳动中(值日生)、课外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丁点儿成绩,作为品德与生活的老师应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语言适当给孩子以表扬、鼓励。教师作为一名“美的使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充满爱心,拥有童心,并保持一种亲切自然、潇洒的神态,给学生以优美高雅之感。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因此,我们应该俯下身子来,从儿童最贴近的寻常的生活常规入手,以联系儿童生活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发现美中生活,懂得在集体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也是社会美的一种体现。

三、在“鉴赏美”中享受生活

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对客观事物美的评价,往往具有不同的标准,对待同一事物,有的同学感受到美,有些同学却视而不见。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然,世界上任何事物并一定都是美的,只有加以鉴别才能分出美和丑。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与评价,它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美的鉴赏上,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鉴别与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如在学习《让校园更美好》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两组画面,一组是在校园里有人乱扔垃圾、吵架等现象;一组是是值日生做清洁,同学互相问好、帮助的行为;然后教师提问:看了这些画面,你觉得哪种行为是美的?为什么说他美呢?有的同学说,在校园里有人乱扔垃圾、破坏了公共卫生,影响他人健康,又不文明;值日生做清洁,美化了环境,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因此这种行为美。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完成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让孩子感受、领略到了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

四、在“弘扬美”中培养良好品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其内容极为丰富,就是现代社會所倡导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等。

上一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下一篇:留恋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