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2024-04-25

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共8篇)

篇1: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双井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

双井地区是老工业区,当前正处于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同时并进的特殊时期,兼有“三多三大”的阶段性特征,即不稳定因素多,社会矛盾多,信访问题多;化解难度大,肩负责任大,承受压力大。近年来,街道工委、办事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宜居新双井为目标,积极探索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着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解决群众正当诉求,积极疏导群众负面情绪,形成了“三统三揽”工作思路,妥善化解了市、区挂账的重点矛盾19件,化解重点人29人,包括市级挂账的一级高风险重点人6人,街道信访工作被评为市、区信访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统在思想认识、揽在理念思路的创新性,党工委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

街道工委针对地区实际,从做好群众工作入手,从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出发,广泛树立了“群众工作涵盖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的理念。

一是强化领导。领导班子充分认清地区信访形势的严峻性,定期召开工委会,分析研究解决重点民生工作和化解重点矛盾的突破口,做好信访风险评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强化机构。建立矛盾调处分中心,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任双领导,成立街道信访办,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信访维稳工作,并在社区建立了信访维稳工作网络。三是强化制度。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如月排查例会、月信访维稳通报会、协调会及领导包案、信息研判、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机制,促进了信访工作有效落实。

四是强化责任。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对重点矛盾隐患,明确包案领导,重点开展化解工作;通过会商会、科长例会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有效推进矛盾化解工作。

二、统在民生工程、揽在和谐社会的全局性,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

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在民生工程上,切实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过程,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一是创新载体,全面了解社情民意。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检验民心向背的“大考场”,必须动真感情、拿硬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按照区委区政府整体部署,街道全面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和“社会单位大走访”活动,并结合实际,在党员中开展了“三谈两访”活动,“三谈”指“三个层次谈心”,即处级领导干部与分管科长谈心,科长与科员谈心,包社区领导与社区工作者谈心;“两访”指“两个层面走访”,即包社区领导走访社区居民代表,处级领导走访社会单位代表。活动从2月初开始,共谈话278人次,走访居民代表300人次,走访社会单位130家,召开各类座谈会20次,搜集各类问题23条,合理化建议22条,对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在和平村、垂杨柳拆迁区域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派专职干部负责具体协调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并充分 发挥社区党委、居委会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将预防关口前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疏导,紧紧围绕稳定大局,密切注意掌握民情,认真倾听百姓意见,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隐患。

二是想民所想,保持与民血肉联系。群众工作的重点是民生热点,抓住统筹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群众工作的现实着力点。针对地区困难群体多、残疾人多、老年人口多等特点,着力打造了全市首家“为老服务一条街”,使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服务和优质低价商品;筹建了市首家“残帮残”特助服务队,开创了居家助残新模式;为解决辖区居民生活出行难问题,创新思维,标本兼治,开通了辖区“便民电瓶摆渡车”,解决了居民“门前一公里”出行的问题,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三是大局为重,做好特殊区域民生保障工作。针对垂杨柳危改拆迁区产权单位撤管后引发的各类问题,街道承担了房屋管理的兜底工作,及时处理跑冒滴漏、管道堵塞等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维护市政系统,保障基础设施日常运转,避免引发次生衍生事件;针对拆迁区域供暖设施老化、温度较低等情况,对拆迁区域内的楼房采取封堵门窗、包裹管道等措施,保障居民安全越冬、平稳越冬;针对夏季汛期时拆迁区域居民生活情况,街道对拆迁区未搬迁居民进行全面摸底,提前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方案,全力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

四是搭建平台,形成自治共建合力。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群众工作新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建设协调委员 会作用,探索社区“1+3+1+N”工作体系,即“社区党委统领;社区居委会、居民事务协调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三委共治;社区服务站服务;若干社区品牌队伍支撑”的社会共建模式,促进居民合理诉求有效解决在基层。

三、统在制度机制,揽在实干操作的规范性,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是做好信访工作的保障

街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与信访工作相适应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了“6+1”体系模式,即“六个预防化解机制,加一个督查保障机制”推动了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操作。

一是完善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机制。街道制定并完善维稳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由专职工作人员为主,各包片机关干部、社区居干为补充的应急处置机动队伍,对重点矛盾排查分析,提前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开展针对性演练,完善应急处突程序,做到“四个第一”,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到位,确保了辖区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二是广泛发动,建立健全信息搜报机制。建立了社区居干、党员积极分子、楼门组长、居民代表等组成的信息员队伍,要求信息员在摸排不稳定情况时做到“四会”,即会把握重点,会发现隐患,会及时上报,会协同配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建立了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信息员积极性,在近年几次处置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主动排查,建立健全研判预警机制。坚持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重要矛盾梳理后,由工委会通报,明确责 任领导和包案领导,加大调处力度。召开科长例会,对矛盾排查调处工作进展情况和近期重点矛盾隐患进行讲评和部署,强化信访工作的意识;完善信息网络,对重点区域、施工单位、重点人、重点事等实行专项排查,对各类矛盾隐患和苗头,做到发现早、信息准、情况明。牢牢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关口前移,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坚持“5235”即“五包、两线、三室、五员”群众工作机制,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采取领导包片、科室包段、社区包块、居干包楼、骨干包户的方法,构建群众工作责任体系;畅通网上信访、热线电话两条渠道,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快速解决百姓难题,构建快捷通道;利用信访接待室、群众恳谈室、党员代表工作室,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搭建倾诉平台;建立以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五员合一”为内容的社区和谐促进员队伍,积极探索自主自治、共建共促的群众工作载体。街道主要领导坚持与重点人保持联系,积极协调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其逐步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以情感化,消除原有的抵触情绪,为彻底化解矛盾奠定了基础。

五是多方配合,建立健全矛盾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实行各级各部门联动,针对疑难矛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主动拉上级、拉委办局、拉产权单位,征求意见,通报情况,积极协商,共同分析研究工作措施,妥善化解了通惠河南岸拆迁居民聚集、九龙花园使用工业用电引发的群众聚集等矛盾;与公安机关配合,对个别继续坚持召集组织和影响较大的重点人进行告诫谈话,时刻掌握重点人的思想动态。六是综合施策,建立健全重点人稳控机制。按照“因案制宜、因人(事)施策”的原则,针对辖区重点人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策略,坚持敏感时期实施稳控与日常感化教育管理与相结合,定期分析研究化解重点矛盾的突破口,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综合施策,取得较好效果。如为化解市级挂帐重点人崔某、张某的矛盾纠纷,街道领导多次反复与其谈话、劝导,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国庆前夕,崔、张二人接受了调解,从此息诉罢访。

七是务求实效,建立健全信访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到街道目标管理考核中,明确领导责任、科室责任、社区责任,实现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强化对重点事处置、重点人管控等的进行监督检查,健全考评办法,有效推进了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当前,双井地区正处于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很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工作网络,形成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就近做、随时做的良好局面,努力使双井地区的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篇2: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动员报告 各位老师,同志们:

根据院党委的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动员大会,正式启动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工作。这是在高等教育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我院又一次举办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是一次再学习、再认识、再统一和再提高的过程。

一、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背景

1.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赋予了高等学校新的使命,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新世纪赢得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中央提出要通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促进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首要推动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源于优秀的高等医学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科技的进步,21世纪高等医学教 育正面临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社会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严峻挑战。医学发展进入了“现代医学”时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疾病与健康。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对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都将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疾病谱也已经发生变化,新的疾病层出不穷,但是医学课程中还是在教授、研究老的疾病谱;医疗服务观念也由传统的单纯“治病”向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转变。显然,目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三段式”办学模式,与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基于这些新的变化,许多医学教育专家提出要建立“以系统整合代替学科中心,加强人文教育,强调终生学习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这无疑对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是一大严峻的挑战。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医学教育改革。2.是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十五”期间,学院在保持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护理学等传统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不同卫生人才的实际需求,适时开办了医学影像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和精神医学等五个新的本科专业,并基 本建立和完善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涉及学科门类34个;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教学投入不断加大使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我院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教学工作是学院中心工作”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全员育人的氛围尚未形成;在处理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三者关系时,仍存在重科研、重医疗而轻教学的倾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相对滞后,教学过程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教会学生获取、应用、探求和创造知识的本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多单向灌输而少双向互动、启发;部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的热情不高;机关工作作风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助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问题正是目前影响学院发展和改革的瓶颈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创新模式,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讨论来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为我们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这也是我们提出开展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内在动因。

二、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指导思想、意义和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探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为实现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这一教育主线贯穿在今后教育工作的始终,在多层次医学教育教学中,强化过程管理、环节管理、细 节管理,为医学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二)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及更新。目前学院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应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指导学院的教育发展,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热潮,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力求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初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的思想观念;树立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树立高校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今年迎接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头等大事,认真搞好“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是我们完成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进一步明确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的需要;是进一步探讨我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是进一步思考我院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标准、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等的需要。切实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内容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的教育教学等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我们必须树立“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的理念。可以预计这次大讨论会涉及很多具体问题,我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思路和教育发展战略问题。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先进办学理念

教育观念,就是对教育的认识和观点。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四书五经”启蒙的,是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教育目的,是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取象的。当前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由“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越反映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办学理念是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教育目标、培养模式、学科建设、校风、学风等的指导方针和理性精神。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也愈发重要。对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教学工作,从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及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重新审视以往的教育思想。挖掘既与学院历史、传统相适应,又与时代、需要相吻合的办学思路,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区特色、医学特点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育思想观念上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和“六个树立”,即转变“计划分配”的教育思想,树立“市场选择”的教育观念;转变以继承为主的教育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基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转变封闭模式的办学思想,树立开放模式的办学观念;转变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树立自主创造岗位的创业观念;转变一次性教育的思想,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进一步审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功能定位 现代教育学认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遵循“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结合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分析了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了学校的实力和有利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存在的困难,进一步明确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的意识,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扩大办学门类,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水平,把蚌医建成以医药卫生和生命科学为主要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更为鲜明、在省内一流、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型医学院校”作为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问题是教学型学校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融合,使之相得益彰、互动发展?如何界定教学型学校中人才培养的地位和特点?如何体现区别于其它研究机构、为大学所独有的人才培养的根本属性?明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定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3.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工作地位中心意识

多年的本科办学历史,我们的教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现在到了狠抓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这是形势和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紧迫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各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有的甚至是跨跃式发展,但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没有做到同步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居安思危,每位同志都要牢记“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这个思想,并贯穿于工作 的全过程。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和为教学工作服务意识,确保把主要精力真正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唱响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旋律,以具体工作成效证明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4.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究竟如何科学定位?在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要深入研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各类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的光荣历史使命。何为创新型医学人才?如何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创新因素,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如何借鉴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标准,积极主动地适应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努力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举措,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5.进一步探索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必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博雅教育”,主张宽口径、厚基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国际上的一种通行模式,目前我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还完全束缚于窄口径的专业框架之下,本科教育的模式还 难以提升到“通识教育”的高度。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必须更新课程内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由“专才”向“通才”、传授向学习、教学向教育的“三个转变”,这才是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依据我们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何构建既有蚌医特色、又能满足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6.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紧密互动关系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建设、离不开育人环境的营造等等,但归根结底离不开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包括思想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模式和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政策和管理创新。其中思想和观念创新是前提,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关键,模式和内容创新是核心,方法和手段创新、政策和管理创新是保障。用创新教育来推动和深化教育创新,用教育创新来保障和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以及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在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创新教育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关键地位,充分认识和理解创新能力培养在创新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走通创新教育之路。7.进一步树立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时代主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如何较好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全面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何真正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句话,如何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要花大力气去面 对和解决的。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强调“品行、品德在培养人才中的突出地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在日常与大学生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我们觉得同学的理想和抱负还不够远大,渴望毕业后迎接新的挑战的激情和士气还不够高,想干大事、肯干大事、干成大事的气魄也不够。当前,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对学生的培养重知识、重专业,轻育人、轻人文,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甚至有些专业教师、机关干部错误认为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事情,与已无关。实际上,对学生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崇高品质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课内课外的方方面面。

全校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首要地位,分析我院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思想状态的真实情况,分析思想教育工作的机制、体制、模式等诸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在信息和网络时代条件下,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校风、教风、学风、考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切实解决“教书”和“育人”相分离、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二张皮”的问题,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之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这一理念不只是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各项工作的计划和文件中,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校每位教职工的工作意识和行为准则。

8.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实现我院的整体目标,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势在必行,教师必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为准则。在此次大讨论中,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奋发进取、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和放任自流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以良好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教育、引导、影响和塑造同学,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营造“以教为荣、能教为乐”的教学氛围。

三、时间安排

此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从5月下旬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中旬——5月下旬

(二)专题讨论阶段:5月下旬——6月中旬

(三)总结提高阶段:6月中旬——7月中旬

四、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当前,学校各项工作繁忙,评估工作紧锣密鼓,各级党政组织都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讨论计划。既要深入开展讨论,又要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认真把握好大讨论的每一个节点,组织好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深入教学、科研、临床医疗第一线,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及时传递学校的声音,切实把这次大讨论作为一次学习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的过程。2.认清形势,全员参与。全院教职医护员工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重要意义,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这场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寻找差距,在“聚焦、落实、突破”上下工夫,注重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有序推进,分类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讨论的议题不尽相同,可灵活采用不同的学习讨论模式,加强分层、分类、分专题的指导,切实让这次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激发学生关注教学、参与教学的热情,使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把我们蚌医的学生引导到确立远大理想、报国为民的人生目标上来,引导到自我加压,充分发挥内在动力的成才道路上来。有关部门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切实做好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4.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这次讨论,要力戒形式主义,要认认真真地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使本次讨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我们投入的精力有大家看得见的产出和收益,务必使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落地有声”、“开花结果”。

篇3: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吃透两办《意见》精神

一是层层传达、认真学习。市档案局先后组织召开局领导班子会、局务会、全体干部职工会, 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学习两办《意见》。对照二十三条意见逐条深入分析领会精神;弄清楚《意见》精神能让我们做什么, 我们做什么能更深入贯彻两办《意见》精神;二是对照职能, 层层分工。按照两办二十三条意见, 结合局内科室职能, 层层部署任务, 真正将两办《意见》融入到2015年工作部署中, 真正将两办《意见》作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指向标;三是时时跟踪, 督办落实。主管领导时时跟踪两办《意见》落实情况, 督促要求主管科室贯彻两办《意见》不能敷衍、不能走样、不能走神, 并要求贯彻两办《意见》有特色、有新意。

二、落实两办《意见》战场全面铺开

(一) 坚持两手抓, 打造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两办《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档案干部头脑, 鼓励他们埋头苦干、乐于奉献、锐意进取,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市档案局通过多种途径, 坚持两手抓, 思想业务并重, 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教育引导坚持不懈。市档案局把政治学习放在重要位置, 长期坚持每周五集体学习制度, 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及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政治课常上, 警钟长鸣, 不因为档案局是清水衙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集体学习成常态、中心组学习成惯例, 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业务研讨蔚然成风。要求各科室根据本科室业务, 撰写业务调研文章, 总结工作的经验、做法, 正视自己的不足, 提出相应的对策;开展档案业务知识普及。要求每个科室针对本科的业务, 制作业务授课课件, 择期进行讲授, 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对其他科室业务的了解, 同时也加深了授课人员对本科室业务的深入研究;三是开展全市专兼职档案员调查。近期我们开展了全市专兼职档案人员状况调查, 此项工作将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最终我们要摸清全市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人员数量、专兼职比例、人员职称现状、年龄结构等数据。综合分析队伍知识结构、掌握专业水平, 科学制定档案队伍素质提升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 广开渠道, 扩大为公众服务的覆盖面。

两办《意见》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档案局切实转变工作思路, 进一步贯彻两办《意见》, 一是举办了“家·春秋———大庆市家庭档案展”。300余件家庭档案参展, 2014年11月3日完成筹展, 并对外开放。大庆家庭档案展用老照片、实物、资料、证书、自传、书信等形式, 展现了普通家庭的历史记忆, 讲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透过家庭的记忆, 展现了社会的繁荣进步。“家·春秋———大庆市家庭档案展”深受老百姓欢迎, 市民纷纷来我馆参观。大庆电视台百湖频道专门作了采访, 并在当晚《今晚六十分》节目中播出;二是拉开全市家庭档案建档指导序幕。《大庆日报》用半个版面, 发表题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文章, 对大庆家庭档案展情况、家庭档案知识、家庭档案建档注意事项作了介绍、宣传, 并公布了大庆家庭档案业务指导咨询电话, 拉开了全市家庭建档的序幕;三是积极主动开展家庭建档服务。为了提高一些市民家庭的档案管理水平, 我们开展了送档案用品、送档案技能活动。免费为一些市民家庭送去档案用品, 并现场进行了档案业务知识的普及, 让其掌握基本的保管档案注意事项及档案整理技能;四是服务理念提升。在查档服务过程中, 秉承“三多”的工作理念, 即:多问一句, 深入了解办事群众的需求;多查一遍, 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仔细查阅与核对;多看一眼, 注意是否有被遗漏的细节和其他问题, 避免群众走冤枉路, 确保每位利用者都能够满意而归;五是利用服务进一步方便公众。对于远道而来的市民, 服务时间拉长, 尽量为其一次性查全所需档案资料;由于工作需要, 市里有关部门着急用某些档案资料, 档案查阅部门就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为有关部门查阅相关档案, 确保档案工作不误事, 而且要帮成事。

(三) 多措并举, 提升档案人员及社会的档案法治观念。

两办《意见》指出, 要切实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档案人员及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 一是召开档案法治建设研讨会。全市档案法治建设研讨会已经被市社科联列为全市学术研讨项目, 拟在10月份举办。将召集全市档案法制人员对新时期档案法制工作进行理论研究;二是请专家授课, 提升档案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拟邀请市法制办有关专家为我市档案执法人员讲授档案执法业务知识, 进一步规范我市档案执法工作流程;三是举办档案知识有奖竞赛。在今年6·9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 拟在《大庆日报》上开展档案知识有奖竞赛, 重点对《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及《档案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及档案管理基础常识进行普及。同时我们在查阅大厅常年向前来查阅档案资料的市民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及宣传单, 使市民增加对档案法律法规的了解。

(四) 重点突出, 开展围绕时事、政治主题的特色展览。

两办《意见》指出:支持个人保管、展示其收藏的档案。根据这一意见, 结合当前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主旋律, 我们将在6月份举办“永远在路上”———大庆市反腐倡廉剪纸文化艺术展。主要展示我市著名剪纸艺术家葛涛同志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剪纸作品, 在展览结束后, 市档案馆拟征集其代表作入馆;两办《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及人民群众的需要, 举办档案展览, 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我们将在10月份, 举办“血染的风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展。我们将广泛利用县、区档案馆及社会有关抗战的档案资料, 开展纪念抗战胜利档案展, 让广大市民永远铭记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激发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和热爱。

(五) 服务动真格, 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两办《意见》指出要强化服务功能。为了进一步服务基层, 一是筹备图书系统档案员业务培训。针对图书系统档案人员对档案业务知识的需求, 我们安排档案业务骨干老师, 精心备课, 在近期走入图书馆, 为全市图书系统档案人员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二是深入县区搞调研。局领导班子分头带领有关业务科室人员深入县区档案局, 听取县区档案局对今后全市档案工作的建议, 比如有的县区反映要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业务的培训, 我们认真采纳, 并加以落实;了解县区档案工作的难点、困难, 真正为县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些县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 由于年代久远, 有的已经有字迹褪变迹象, 但县档案馆经费有限, 且档案数字化设备有限, 人员技术不强, 造成有些珍贵档案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局领导班子及有关科室人员在到基层调研过程中, 了解此事后, 召开有关科室人员会议, 研究对策。经研究决定由市档案局集中人力、物力, 帮助县档案馆完成珍贵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六) 宣传基层做法, 传递档案先进人物正能量。

两办《意见》指出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在新的时期, 我们需要具有时代精神的档案人员先进人物来激起全市档案人员干事创业的热忱。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重点挖掘大庆市让胡路区银浪社区档案员王传慧的先进事迹。局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多次深入到社区, 与王传慧的领导及同事召开座谈会, 并专门采访王传慧本人, 广泛收集宣传素材, 重点宣传她创新、进取, 敬业、始终怀有不尽工作热忱的精神, 为全市档案人树立榜样, 带动全市档案人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

(七) 积极进取, 展现大庆档案人的风采。

篇4: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和上级部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践行“德育为先,精心育人;学生为本,突出服务;管理有章,运作有序”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1.德育为先,精心育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1.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旋律”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坚持周三下午学生党团活动和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学习、讨论、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研讨、交流会,让教师结合自身实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

1.2加强青年学生党建工作

注重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做到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1.3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以引导学生做“有远大理想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以理想信念、时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主旋律”系列教育活动。挖掘学生身边的鲜活资源,充分利用身边典型、身边课堂、身边载体来教育学生。

1.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自我教育过程中,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1.5全面实施文明修身工程

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开展加强课堂、宿舍文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勤奋、自律、文明”为主题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为本,突出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普通话大赛、粉笔字比赛、讲故事比赛、书画大赛、手工作品大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宿舍文化评比”等活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2.2打造素质教育品牌

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完善学生智力结构、培养学生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丰富校园文化、拓展素质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四个环节,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

2.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心理健康安全体系、以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为主要途径的心理健康安全预警体系,以有效遏制心理极端问题发生为首要任务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体系,形成全方位心理防护网络,有效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人格。

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优势,以“心理健康活动月”为主题,开展“5.25”现场咨询等活动, 通过电话、网络、坐诊(面对面交谈)、走访、征文、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立体化、规范化水平。

2.4实施帮困助学工程

重视帮困助学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救济制度,建立了“特殊群体大学生信息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健全领导机构,积极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建立贫困生档案,并通过“奖、助、补、贷”等多种措施,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让大学生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2.5占领网络、宿舍、社团三大阵地

(1)占领网络阵地。依托“学生QQ群”、学生工作网页,积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2)占领生活园区阵地。在宿舍建立党团小组,设立“党员工作站”和“党员示范宿舍”,积极创建校文明宿舍,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3)占领社团阵地。重视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积极为学生社团聘请指导教师,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活动,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2.6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1)结合专业特点和当前社会需要的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个别谈心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

(2)邀请一线名师、优秀毕业生代表现身说教,开展模拟招聘会、就业意向调查、人才测评等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择业技巧。

(3)实施“党员爱心促就业”工程,不断开拓服务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电子邮件、电话和走访的形式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牵线搭桥。

3.管理有章,运作有序,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3.1建章立制,推进学生管理制度化

不断完善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件、制度,如修订完善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学生德育考评细则》等。通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加强了工作计划的系统性建设,突出精细化管理。

3.2突出重点,实现学生管理规范化

(1)严格日常管理程序,建立有序的請假、销假、报告制度,加强与家长的双向联系,加强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完善早晚自习、归寝检查制度,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2)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风建设。以“勤”、“恒”、“严”、“实”、“能’、“活”六字学风建设为抓手,纠正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散漫等现象,以管理促进学风,以环境养育学风,以典型推动学风,创建和谐校园。

3.3形成特色,实现学生管理人性化

(1)采用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摸清学生思想状况,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就业方面的所思所想,使得工作更有针对性。

(2)关注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完善心理高危人群、特殊人群预警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

(3)体现人文关怀和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成长成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下,在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思想教育研究.2009.9:3-6.

[2]苏超,唐李静.新形势下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法制与社会.2009.11:302-303.

篇5: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以“两网化”建设为抓手

不断开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局面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劳动保障监察战线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与大家交流学习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经验,感谢省厅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以及长期以来对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09年,濮阳市被省厅列为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市以来,濮阳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两网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目标,现将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在濮阳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克服种种困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两网化‛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得到省厅领导的的认可。濮阳市五县两区设立8个劳动保障监察二级网格,82个三级网格,配备

人员,部分网格聘请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集中进行了培训,办理了专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形成了一支比较固定的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止目前,全市共配备专兼职监察员452名,协管员12名。为加强管理,市人社局制定了濮阳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乡镇(街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工作职责》、《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职责》、《濮阳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目标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县(区)、乡制定了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监管职责、工作程序、监督考核、奖惩措施等制度。

(三)夯实基础,务求实效。一是建立信息档案。濮阳市人社局拨出专门经费,印制了2万余份《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采集表》,调动基层网格人员,深入到濮阳市5000多户用人单位进行分类登记填写,利用我省‚两网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电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做到了‚基本情况、用工情况、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五清。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开展‚两网化‛管理工作以来,我们共组织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参加培训学习3000多人次,召开各种形式的案例分析会议20次。2010年11月3日至5日,在濮阳市公务员培训中心举办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软件操作培训班‛,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110名监察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全面提升了监察员业务系统

清,信息全,情况明。

(二)妥善解决经费和人员问题。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充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加大监察力量。

四、几点体会

两年来,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形成了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领导重视才能有一个好的建设和发展环境。在省政府及省厅的支持下,濮阳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措施,出台文件,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形成‚上下一个调,步步有实效‛的有利工作局面。

(二)人员和经费投入是前提。以濮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为例,一年预算内经费只有五万元,投入‚两网化‛建设是杯水车薪。我们就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大量宣传工作,向市政府申请到54万元专项建设经费,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针对部分网格区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现状,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按照公益性岗位人员安置使用,再由使用单位划出一部分经费补贴协管员工资,加强了队伍稳定性。

篇6: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今年4月以来,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三育”工程、“百局联千村、千干联万户”活动、薄弱村(社区)“赶超”工程、农村(社区)基层党建示范工程为内容的党建工程,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农村党建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牢了基础。

一、以“三育”工程为主线,干部队伍逐步充实 镇党委针对村级发展后继乏人,年轻党员少的现状,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滚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是规范名册台账。建立了4类台帐:培养了23名农村实用人才;19名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了36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了12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下一步将确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台账资料的完善等,力求可操作性强。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交流、远程教育平台等形式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总体素质和技能水平。重视对能人党员、流动党员回乡、普通党员的创业帮扶工作,引导成熟的带头创业致富党员带动党员、群众发展生产,建立联户表.重视对创业致富典型、党员帮带典型、示范点建设典型及各类创新举措的正面宣传。

二、以“双联”工程为重点,民生工程逐步实施

在“双联”工程实施过程中,我镇主要采取一个部门联系一个村(社区)的结对方式,对全镇12个建制村和1个社区实施全覆盖。前期已建立了联户工作台帐,制定了实施方案,《走访、接访日记工作手册》已分发到各挂点干部手上,做到人手一册,要求他们每月写记1篇以上,遇重大、紧急事项要随时记录。区直单位选派干部也已相继到联系的村(社区)走访,并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沟通谈心,记录“走访日记本”,了解家庭情况,寻求解决办法。下一步将注重收集挂点单位在入村联户过程中典型帮扶事迹,报道办实事好事情况。

三、以“赶超”工程为动力,党建工作平衡发展 我镇目前有2个村(石山、黄浪水村)被纳入市整治计划的薄弱村,1个社区(韶东社区)纳入区级整顿计划的薄弱社区。挂点3个薄弱村(社区)的驻村干部,均深入到村(社区),通过召开两委会、座谈会,走访群众、入户调查、实地勘察等形式,对联系点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干群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镇党委与区直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及具体的帮扶工作计划,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第一书记”积极参加村各种重要会议,协助做好村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积极填报进度表。下一步将制作“联系卡“,按户发放,让群众了解“赶超”工程意义、目标、整顿措施、进度及工作组成员情况,提高群众知晓率。

四、以“示范”工程为着眼点,党建龙头作用充分发挥 根据今年区的组织工作安排,我镇围绕“班子团结、队伍坚强、硬件达标、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对村、社区党组织进行摸底、分类,打造5个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镇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东联、大陂、莲花、东河、东山村),在此基础上,东联、大陂为创建区级示范点,同时,力争申报东联村这个点成为市级农村示范点。前期已安排镇的党委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党建示范点,参照“双联双进”活动、“赶超”工程,确定一批素质好的干部作为示范点的联系人,帮助示范点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各创建点正在按照“七个一”和“七个有”的标准,建立了专门的台帐,力争每个示范点都能突出一个亮点,实现“5+1”效果。

以上为我镇前期党建工作的汇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区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完善,在工作中提高,按照既定时间,既定要求,力争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推动我镇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篇7:以群众工作为统揽 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我校促进就业工作的主要路径

1. 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在实处

我校由校长亲自担任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与就业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在各学院, 由院长担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分管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上下形成就业工作领导网络, 并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和贯彻落实领导指示。学校将就业工作列入年度计划, 每年召开全校就业工作会议, 组织就业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分析就业形势认真贯彻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并经常召开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 及时研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定期召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交流就业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经验, 切实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到了实处。

2. 完善校院二级就业管理机制, 开创以学校为指导, 学院为主体的就业工作制度

我校一直实行校院二级就业管理机制, 但以学校集中管理为主, 学院为辅。从2006年开始, 学校建立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工作的重心向学院转移, 毕业生就业专用章下发到各学院管理, 充分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 增强了学院的责任感, 并有利于学院及时掌握毕业生的签约进程, 也方便了分散在多个校区的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有效提高了就业管理工作效率。许多学院还建立了吸收社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就业委员会, 拓展毕业设计与就业实习的结合, 并提出“先就业再择业”“先基层后高层”及“到需要我的地方去就业”等口号。学校对此积极引导并鼓励, 发文公布了学院就业工作评奖办法, 每年10月份评选出学院就业工作优胜奖和鼓励奖, 有效地激发学院从事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学院不断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方面下功夫。

3. 开设职业辅导课, 加大就业队伍专业化建设力度

我校在原开设的《就业指导》选修课的基础上, 近几年又先后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通识选修课。另外, 《浙江大学职前教育网络学堂》还提供45门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HR主讲的课程, 供同学们免费在网上自主学习。这些课程有效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对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择业与职业发展以及创业基础知识的需要。

学校鼓励就业中心和学院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或行政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目前全校已有22位老师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 (G C D F) 任职资格, 近几年还先后有5人获得职业指导师任职资格、3人获得人才测评师任职资格、6人获得KAB创业 (中国) 项目讲师任职资格。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4. 发动学生社团参与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活动

学校就业中心先后成立和指导了四个校级学生社团 (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成长互助训练营、企业俱乐部联合会和KAB创业俱乐部) , 为社团活动提供业务指导和经费支持, 放手将不少接待服务项目、团体辅导项目、与企业的联络工作等交给学生社团, 不仅提高了就业中心的工作效率, 也给了学生社团成员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目前四个学生社团均已发展成为学校就业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和社团成员锻炼成长的大舞台, 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积极加入。学校还利用每年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月的机会, 广泛发动并资助各学院的团委、学生会和各级学生社团策划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 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就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注重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调研结果的及时反馈

分别针对我校2005-2008届毕业生, 连续四年撰写了浙江大学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白皮书;最近两年还分别面向2006、2007届毕业生开展了大规模的有关工作适应性、起薪、就业满意度等指标的调研, 完成了浙江大学2006、2007届毕业生“择业行为、职业适应与起薪状况调查报告”;2007年面向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开展调研工作, 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调研结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学校教学部门和在校学生反馈, 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6. 重视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学校通过依靠、培训学生社团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一对一的高质量服务, 获得了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不仅老“客户”年年来, 这几年新“客户”也纷纷涌入。以2008届毕业生就业为例, 从2007年9月底到12月中旬, 学校安排了328场知名企业的专场招聘宣讲会, 不仅在总量上比2006年同期增加近30%, 而且有许多是第一次来校招聘的著名企业;另外, 地方政府带队组团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学校一年一度的大型综合招聘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会单位。优质服务为毕业生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市场环境。

二、我校就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实践探索

1. 尝试实施学生职业发展导师计划

为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 我校于今年6月份制订了《浙江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导师计划实施方案》。该计划旨在聘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友担任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 与学生交流分享自身经历及成功经验,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目前首批119位和第二批20位担任浙江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导师的校友名单已确定并由学校发文公布, 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报名踊跃。

2. 尝试开拓海外实习项目

为有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我校目前先后与美邦国际合作开展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与中欧通合作开展赴德“专业实习项目”, 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赴港实习项目。2008年暑期, 我校有30多名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的“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现已全部返校。学校将对这些海外实习项目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3. 出台政策,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

我校对于到西部, 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实施表彰奖励及母校关怀政策。结合中组部和教育部指示的贯彻, 从2008届毕业生开始正式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5月份开办了首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6月份出台了相关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选聘我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 (党委发[2008]32号) ) , 从学校层面帮助解决到村任职毕业生在服务期内和期满后的跟踪培养与后续发展问题。学校将在年底对经选聘到村任职的2008届毕业生进行表彰, 并将与他们签订协议, 以保障学校的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顺利落实到位。

4.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业规划指导工作有机结合

我校新生入学后需要在1-2年内自主确定主修专业, 因此面向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重点是在引导学生树立起自主责任意识和生涯规划理念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将生涯规划理论与自身的学业规划相结合, 把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整合在一起考虑, 切实把握住学校大类招生和交叉复合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更多的职业生涯选择机会和更广阔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学校为此专门在本科生院学务处成立了学业指导中心。当前要深入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密切合作, 协同进行。

篇8: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与会同志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并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畅谈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学习,大家对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决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上,加强常委会及机关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聂文权在会议结束时做总结讲话。他指出,要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聂文权强调,要全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要通过学习讲话精神,继续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继续前进,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须正确处理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通过更有力、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断完善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科学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菽庄花园讲解词下一篇: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