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024-05-04

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精选9篇)

篇1: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013年以来,禹村镇党委政府自我加压、完善制度、借力发展、为商服务,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截至今年8月底,禹村镇招商引资工作整体呈现出“招商方向更加明确,招商方式更加务实,大项目招商更加突出”的三个特点,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投资2600万元的禹翔制造有限公司环评已办理完毕,投资5亿元的昊泰化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将在泰山登山节上签约。

一是强化领导抓招商。该镇成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镇长、分工负责同志任副指挥,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8月10日至16日,镇长朱文静同志、人大主席李本文同志亲赴青岛、黄岛、泰州、上海、南京等地招商洽谈,与青岛世纪齐鲁工贸有限公司、上海阳初化工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全镇已形成上下齐抓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二是完善制度保招商。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制度保障,制定信息采集制度、联系在谈项目制度、联系在外老乡亲朋制度、强化督查制度,动员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三是通过活动促招商。该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把招商引资任务具体分解到各管区、各村、全镇各部门每位成员,并成立信息、洽谈、服务、宣传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信息汇总上报、项目洽谈、项目规划、项目宣传等工作,确保项目到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群策群力、奋发进取,把禹村镇招商引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四是优化环境引客商。该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镇区“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维护稳定工作力度,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篇2: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对贵州发展的最大支持,也是对六盘水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大支持。国发2号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把贵州的发展放在全国的视野进行审视,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文件科学分析贵州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既让我们正视不足,也让我们看到希望、发现自身优势、增强信心。

一、几点感受

(一)国发2号文件提出贵州五个战略定位也就是五个发展方向,非常切合贵州,也符合六盘水的情况,我市煤炭资源丰富,预测量深2000米以内总储量为768.73亿吨,煤种齐全,完全具备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实现优势资源转化,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扶贫开发攻坚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我们争取扶贫攻坚项目和投资的优势。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我们刚起步,说明我们的增长空间很大,我们有南北盘江壮丽奇观的峡谷风光,有姿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风情,有得天独厚的“凉都六盘水”的气候资源和品牌等,都为我们的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也就是对下游地区和各大城市的有力支持,受益的地区在返辅上游地区时我们也借此赢得发展的空间和支持,加强与下游地区的对接找到互助的项目大有希望。我们是民族地区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的前提下又有很多项目和机会。

(二)在发展目标上国发2号文件为我们详细规划了2015年要达到什么目标,2020年要达到什么目标,各项指标都十分符合我市实际,内容详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奋斗目标。在空间布局提出要积极推动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每个产业都有相关政策支撑,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三)想要富先修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发2号文件提出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和改造贵阳、六盘水、毕节、安顺等一批铁路枢纽,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扩大国省道路网覆盖范围,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标准公路。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加快重点城镇、重点工矿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和专用公路建设。

(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物质,同时也是生命之源,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目前,全市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有17个,其中已建8个:光照水电站、清底河水库、盘南响水水库、玉舍水库、云贵响水电站、金狮子(二级)水电站和阿珠电站;在建10个:黔中水利、旧院水库、万家口子电站、白河沟水库、鱼洞坝水库、善泥坡电站、毛家河电站、泥猪河电站、响水电站二期工程、双桥水库;涉及三岔河、北盘江、南盘江干流水系。总库容34.18亿m3,防洪库容20.6亿m3,水库总面积82.72km2,总装机容量1374MW,年总发电量36.21亿km/h,灌溉总面积1万亩,防洪保护总面积2.3万亩,年总供水量710万m3,工程总投资96.98亿元。水库淹没涉及41个乡镇122个村,产生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25632人,其中享受后期扶持政策的移民人口11189人。国发2号文件提出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改造工程、“五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都蕴藏着丰富的项目和机遇。这些项目有指标、有政策、有资金,加快实施将为我们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可持续的条件。

(五)在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建议由政府来投资建设管理,为社会提供基础条件和社会服务的公共产品,经济发展在宏观政策引导下由市场的运作,市场有逐利的本性,只要有利可图就有发展的可能。

二、干字当头 敢字为先 拼字求胜

(一)六枝电厂被写进国发〔2012〕2号十年之久的等待即将变成现实,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热电联产机组,支持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大用户直供电。积极推动煤电联营。加强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城钢厂升级改造、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一体化资源深加工基地。在资源富集区推进煤炭深加工,建设六盘水煤制烯烃等项目。优化发展高载能行业。鼓励发展非金属精细化工,优化发展传统建材,积极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努力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中成药和民族药。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每一句每一条都是真金白银,都有待我们去抓落实,有待我们去实现。

(二)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粉煤灰、磷硫石膏、煤矸石、尾矿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利用。深入推进“城市矿产”、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六盘水物流节点城市,加强黔中城市群与六盘水等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实施六盘水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六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城际轨道项目。鼓励与东中部及周边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比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予以指导和服务。支持贵州依托重点工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观念、新定位、新设想都说在我们心坎上,让人兴奋、让人热血沸腾。

(三)支持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这些政策和产业导向都像是为六盘水量身定做的一样,每一项政策和项目的落实都会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是一项社会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发2号文件在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山地农业、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农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都为我们搞好新形势下移民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政策依据。我们将在实践工作中以国发2号文件为指导,努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五)文件提出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做好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跨省区转移接续工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我们认为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重大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这些保障体系和制度不断建立健全,社会特殊困难人群——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好转。

(六)全市“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中型水库18座(六枝的有懒龙河水库、赵家院水库、阿雨水库、纳革水库、小田坝水库、箐泥塘水库6座;盘县的有卡河水库、西得泥水库、石桥水库、迤车水库、清水河水库、雨夺箐水库6座;水城县有观音岩水库、赵家河水库、雨湾水库、万营水库、彭家桥水库、大滩子水库等6座)、小

(一)型水库20座、小

(二)水库30座,全市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人数将超过5万人,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缓解我市工程性缺水的被动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水利建设面临新的机遇,移民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在移民工作管理上我们将按照国发2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振干部作风,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审批事项,减政放权,重心下移,积极开展“移民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化解社会矛盾,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

三、其势已成 其时已至

(一)国发2号文件在财税政策上充分考虑贵州的支出成本差异,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加大对交通、水利、教育等领域支持力度。还将适当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促进贵州社会公益事业协调发展。在金融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贵州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产业政策上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在土地政策上全面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不突破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支持贵州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管控、动态评估与适时修改机制。在人才政策上支持贵州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贵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给予补助。在对口支援政策上鼓励东部发达城市对口支援贵州欠发达地区,确定“一对一”结对关系和主要任务,制定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撑,六盘水人已卯足了劲,六盘水腾飞指日可待。

(二)六盘水目前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省委省政府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已确定,新一届市委顺应历史、顺应潮流、顺应民心,审时度势,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在前五年基础上“翻两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行列;努力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和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六盘水,把六盘水建设成为贵州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谐社会模范区。目标已定,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局将团结全市移民局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只争朝夕、攻坚克难、永不懈怠,超前谋划,全力开创新局面,确保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宏伟目标实现。

(三)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六盘水人求发展盼发展的能量已经蓄势待发,六盘水跨越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六盘水跨越发展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机不可失时不待我,我们将以无比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增比进位”的热潮中,献出自己能力和智慧,为实现六盘水的大发展、大转型、大跨越而努力奋斗!六盘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篇3: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东港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东港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创建工作联动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村级组织增添档案工作设施设备。东港市档案局严格依照《乡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求, 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税费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宅基地、计划生育、土地承包、林权改革等档案材料及时纳入归档范围。通过召开村级建档现场会、巡回检查指导等方式强化培训、以点带面, 推动乡镇、村级组织档案室规范化管理。东港市档案局、各乡镇和村档案室围绕农村中心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为农民群众提供查阅服务, 有效地发挥了涉农档案的作用。东港的经验值得各地档案部门学习。为继续深入推进全省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 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切实提高创建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的思想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 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记录着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业绩, 也不断地为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大量档案信息。国家档案局和农业部、民政部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创建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抓手。在此之前, 国家档案局曾多次部署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我省也曾采取村级建档,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专项档案工作、二轮土地承包档案进县级档案馆、林权改革档案等专项工作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现在开展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创建工作是在过去工作基础上的提高, 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载体。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认识, 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定要认真组织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 不断提升档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二、要围绕大局、服务民生, 抓好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

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历来是档案工作的主题和主线, 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 自觉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布局、总坐标中去思考和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 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 范围广, 内容多, 周期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全力跟进党委政府领导决策和民生改善的需要, 主动融入中心工作, 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 把水利工作提高到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高度, 档案部门要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切实抓紧抓好水利投入、新上项目的档案工作。今年农业部等6个部委将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各市和有关试点县的档案部门要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切实把这一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专业档案建立齐全、管好用好。

三、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抓好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

国家档案局从今年开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培育150个农村农业档案工作示范县。强调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因地制宜地培育不同类型的示范典型, 确保同类地区能够学、愿意学。特别应鼓励在欠发达地区培育示范单位, 参加示范活动, 以促进和鼓励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快速进步, 实现农村农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特别强调把基本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作为示范县验收的一个硬指标, 实行“一票否决”。国家档案局还将会同民政部、农业部准备于9月份在大连普兰店市召开东北、华北地区十个省市的示范县验收现场会。我们一定要把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作为重要抓手, 带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提升。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按照示范县的标准逐项对照, 查找本地区工作的差距, 改进工作。已经达标的要不断提高新水平。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组织指导好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总结经验, 推广典型, 深入抓下去。在东港市召开的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会就总结他们的经验, 各地一定要认真学习吸收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抓好各地区的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给我们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认真把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纳入示范县创建工作。

四、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 积极联合涉农部门做好工作

东港的经验再次说明, 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动力, 档案部门的同志要积极主动向党政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情况, 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不等不靠, 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 以“有为”换“有位”。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 建立务实高效的协作机制, 形成多部门、多形式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 取得工作实效。各级档案部门要与各涉农部门主动联手, 共同促进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各领域档案工作, 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档案;围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进一步重视水利档案的收集利用;围绕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指导和帮助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等及时建立档案。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生档案的资源建设和利用服务等等。2011年农业部等6个中央部委将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我省也联合转发了文件, 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各市和有关试点县 (市) 的档案部门要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切实把这一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专业档案建立齐全、管好用好。

五、要勇于创新、完善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按照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的要求, 坚持多管齐下, 不拘一格, 以便利农民群众获取档案信息为原则, 确保“需要信息查得到、查阅手段用得好、信息利用有实效”, 不断完善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农村档案资源和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开展。已通网络的地区要积极把有关档案信息上传到网上, 未通网络的地区可以把有关档案信息刻成光盘或汇编成册, 送到农村或社区, 供人民群众利用。各市都已上报了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希望大家积极努力, 尽早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指标。

篇4: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加强思想建设,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明确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选择科学发展观,既是迎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现实抉择。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紧紧围绕“稳中求进、进中求强”的主基调,立足“四化两型”、“五市一极”的总目标,全力推进“四三六”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美丽愿望奋勇前行。

加强组织建设,重点是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按照“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总体要求,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要把学习作为生活状态,突出党性教育核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要把创新作为主要手段,整合资源向基层集聚、重要力量向基层倾斜、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形成始终立足基层、强化基层、创业基层的常态化机制。要把服务作为执政之本,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建设、资源统筹、力量集聚、健全制度机制、构建载体平台来激发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

加强作风建设,根本是要一以贯之地走群众路线。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四种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是现实的、尖锐的、可怕的,唯有一如既往地保持优良作风,一以贯之地走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历久弥坚的群众后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干”字担日月,“实”字写春秋,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建树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就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最推不开的地方去,多干让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前提是要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国运因廉而兴,政权因腐而亡。我们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突出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重点,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要以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为突破口,切实推进教育、制度、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要加强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建设,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深入查找、坚决查处项目决策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真正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五市一极”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篇5: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全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个人简介

××,现年××岁,中共党员,毕业于××学院,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

××年9月经××职务。

××年9月,经××职务;

××年1月起××(正处级);

××年5月起××职务至今。

二、竞聘优势

(一)具有较为丰富的办公室管理经验

(二)具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原则和端正的品行

(五)具有较好的年龄优势

三、工作目标

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从偏重于简单办文办事办会转变为既办公办事,又出谋献策;

(二)从单纯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

(三)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四)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四、任职构想

(一)以人为本,坚持不懈的抓好部门建设,努力打造成一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办公室队伍。

(二)搞好综合协调,确保××政令畅通。

(三)寓管理于服务中,体现服务工作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篇6: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全力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县林业局党委在“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森林防火、造林绿化、沙棘产业建设等中心工作任务,组织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朝气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林业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以创业为基础,推动林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孙吴县林业局以实现“勤奋创业、兴林富民”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发展林产经济,有效提高了职工收入水平。一是全力推进特色种养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了高标准北药种植基地1万亩。采取林业职工自愿入股,公司化运营模式,在***建设了***亩的高标准种养业示范园区,综合发展苍术、防风等北药种植;美国提子、蓝靛果忍冬等浆果种植;肉牛、肉驴、野猪、森林鸡等畜禽养殖;培育绿化大苗等苗木产业。二是着力打造林业产业特色品牌。建立了“中国北药”、“**林产经济”和“**苗木”三大网站,为林业特色产业提供了购销和信息化平台。积极向上申请争取“中国北药之乡”称号,努力把“**北药”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三是不断扩大职工育苗规模。进一步加强对 1

职工育苗产业的技术服务,着力提高职工育苗的质量和产量,目前我县林业职工育苗面积已达到1200亩,年产优质苗木达到4000万株。鼓励和支持职工育苗建立苗木生产合作社组织2个,有效地推进了职工育苗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对打造地方特色苗木品牌,提升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中心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活动中,局党委以实现“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为目标,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林业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创新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了29个防火责任区和899个二级防火责任区,制定出台了新的《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办法》。同时还新建修订了防、扑火各项管理制度30项,新修订了10项森防预案和方案,完成了防火指挥部和各乡镇林场防火的三图四表的统一设置工作。二是创新造林绿化工作机制。采取“对上争取一点、乡镇和林场筹一点、市场化造林融一点、义务植树补一点”的方式,多元吸纳资金,统一整合使用。在造林绿化工作结束后,对各乡镇、林场的造林地块实行定位定量管理,全部建立永久台账,确保实现“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美一片”。上半年,共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7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9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村屯绿化0.1万亩。三是创新**栽植基地管理模式。为加快推进“***产业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栽植基地在**

产业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栽植基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栽植基地巩固提高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标准,严格整理,加强监督,提高质量,确保为“大果沙棘产业核心区”建设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三、以创优为保障,树立林业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局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起了林业部门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一是创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以“干部学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先后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举办了政治理论、林木采伐技术、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幼林抚育技术等业务知识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达到300人(次),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创优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局党委积极组织系统广大党员先后开展了党员承诺践诺、“夺旗争星促赶超”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全局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广大党员在扑灭山火、巡山护林、与盗伐林木的犯罪份子做斗争等急难险重面前,不畏艰难,勇于冲锋在前,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创优干部职工居住和文化环境。为有效改善林业职工基本生活条件,解决基层一线职工住房困难,局党委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实施了全县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一期工程,二期、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基本结束。

局党委还先后成功举办了“迎庆十八大、活力新孙吴”广场文艺演出林业党委专场演出和“生态杯”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林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林区更加文明和谐。

***县林业局

篇7: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全力开创汉阳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当前,以大部制为主要特征的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省、市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工作也已经启动。为使我区机构编制工作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区编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严格管理与促进发展相结合,把加快改革与保障民生相结合,把勇于创新与平稳推进相结合,积极探索机构编制改革工作新途径,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去年是我省建立机构编制奖励考评制度的第一年,汉阳区的机构编制工作经过层层考核,在全省100多个区县、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湖北省首届机构编制奖,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一、严把“三道关”,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管理力度。区编办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政策及规定的同时,狠抓日常管理,从严把关,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

一是严把“审批制度关”,规范工作程序。始终坚持编委会议事规则及“三个一”的审批制度,凡机构编制事项,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一个部门承办,由党委、政府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一支笔”审批,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区编办一家行文。严格按照权限、程序和规定的限额进行审批,全力维护机构 1 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严把“机构设臵关”,合理配臵资源。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臵和编制管理条例》控制机构限额,坚决执行“在改革前暂停审批新增机构编制”的规定,杜绝擅自设臵机构、提高机构规格的行为。为解决新形势下各部门任务增加与机构设臵从紧的矛盾,充分利用现有机构、人员,通过在全区内部调剂的办法,整合机构,明确职责,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体制上的支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堤、永丰撤乡建街后的工作性质、管理服务范围、对象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机构设臵已不再符合发展的需要。区编办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市编委请示,要求调整两街内设机构。今年6月,市编委已同意江堤街按中心城区街道办事处设臵5个内设机构。

三是严把“人员入口关”,控制总编制数。一方面,坚持严格控制编制总量,加强领导职数管理,坚决杜绝超编进人、混编混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对个别因机构职责任务变化确需增加人员编制的,在全区控制总量内调剂使用,使用编制数未突破全区的总编制数。另一方面,大力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将2O09至2011年三年间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按比例用于解决超编人员。同时,坚持凡进必考,在保证党政机关新老人员更替的前提下解决超编问题;从严控制从事业单位调入党政群机关、从非财政供养单位调入财政供养单位的人员,对已超编单位原则上 2 不予进人,严防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反弹。

二、走稳“三条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区编办结合汉阳区机构编制工作的特点,在三条“改革之路”上齐头并进,努力实现工作业绩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是延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路。区编办对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经过与各审批主管部门多次反复征求意见,逐级审查,最终保留行政许可项目6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8项,认定备案项目7项。同时,规范各类项目的办事程序和时限,加强后续监管。区编办还采取“并一设一”、“撤一建一”、“挂牌”等方式,先后在区教育局等21家单位设立“行政许可科”,将原来由多个科室审批项目归并为一个科室审批,形成职能部门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时效性。

二是拓展部分领域机构改革之路。区编办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关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例如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综合文化执法队伍、农业体制、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等。为促进我区优质卫生资源进社区,区编办积极协助区卫生局将区洲头街、五里墩街、鹦鹉街等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移交市五医院直接管理,社区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种将托管改为直管,更彻底、更直接地保障了 3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了社会各方的一致认可。

三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路。围绕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全区九条街道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践中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的街道公益型服务体系,实现了政事分开。九条街道由原来59家事业单位,精简到11家,精简率为81.4%;事业编制由280名,精简为152名,精简率为46%。新组建的具有公益性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这种新的模式,改变拨款方式,变“养人”为“养事”,为推进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我区街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向社会甩包袱,不搞“一刀切”,实现“软着陆”,受到街道及改革人员的高度评价,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引起广泛好评。尤其是在改革中对军转干部的优先安臵原则,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落实“三件事”,推进机构编制政务的公开力度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区编办强力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制度,下发《汉阳区编制政务公开个人信息更新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类信息的更新办法、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提高信息更新的时效性。二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的业务学习,每年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各单位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全区形成“编制就是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网的信息更新和咨询投 4 诉回复工作,确保网上公开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目前,公开了全区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编制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区机构编制及人员的实际情况,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公开率达100%,行政机关实名制达100%,事业单位实名制达91%,均超过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求的比率。

汉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篇8: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 江苏农垦集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开拓创新、务实进取, 顺应新常态, 扎实做好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主要表现在:集团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转型升级持续向好;垦区民生持续改善;党群工作持续加强。笔者认为, 江苏农垦做到了一个主攻方向和四个协调互动:

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推进集团经济转型升级。坚持把抓创新、调结构、转方式作为克服矛盾困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围绕资源整合、科技驱动、资本运作、项目建设、品牌经营、体制创新等方面, 着力打好组合拳, 促进集团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从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出发, 统筹制定和落实投资计划, 争取和整合财政资金, 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 构建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个协调互动:一是创新发展与风险管控协调互动。既鼓励以创新驱动发展,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又强化风险管控, 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在转型升级的的新常态中, 农场创新经营体系, 水产、畜禽、林业和功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同时, 集团公司组织优化内控体系,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强化三级企业运行监测, 努力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创新与管控并举, 促进了集团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抓好眼前与谋划长远协调互动。既着眼当前,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又注重长远, 早研究, 早谋划。克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圆满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 深入研究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修编规划, 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建设工作意见等。从实际出发, 积极谋划长远发展, 做到谋定而后动。抓好眼前, 顾好长远, 增强了集团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自我发展与开放合作协调互动。既立足自我谋求发展, 积累竞争优势, 又对外开放争取合作, 促进做大做强。一方面发挥现有的资源、资本、资产优势, 注重各要素之间的整合, 不断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注重面向市场, 扩大开放, 合作共赢, 不断拓展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平台。集团对外拓展粮食种植面积达百万亩, 并积极与兄弟垦区、省内粮食部门开展合作, 与地方、企业在苗木生产、成品油经营、风电等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 大大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

四是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协调互动。既以经济建设丰富党建内涵, 又以党建工作保障经济发展。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事关全局长远的重大课题, 制定整改任务书和时间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 出台集团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若干规定, 并专项督查贯彻落实情况, 切实增强垦区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 凝聚起农垦事业发展正能量。

二、研判大势, 增强改革发展紧迫感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缓慢, 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从中长期来看, 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总体稳定, 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不变。笔者认为, 既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更要牢牢把握种种机遇, 推动江苏农垦事业行稳致远。

1.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大方向,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习总书记特别强调, 我们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应当主要装中国粮。江苏农垦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己任, 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 更能够担当重任、大有作为。我们应当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培养创建专业化、职业型农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组装和推广运用力度,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可控和产品质量安全可溯, 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展社会化服务,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业, 积极拓展农业保险、金融、投资业务, 把江苏农垦打造成资本运营、产业完整、链条齐全的现代化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集聚区。

2.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做大做强集团经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了部署, 核心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江苏农垦经过发展, 经济总量已稳居省属企业第一方阵, 但对照大企业大集团的目标定位, 仍然偏小。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趋势下, 江苏农垦如何抓住机遇。对外, 在全省国资新一轮战略性布局调整中集聚资源要素, 拓展发展空间;对内,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有效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母子公司体系, 分离办社会职能,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对此, 我们应当认真调研、积极推进。

3.着力做强现有五大板块, 积极培育发展新型产业

集团现有产业都是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发展壮大起来的, 已具备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实力和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的基础条件, 应当大力发展好。但同时, 按照现代企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不大、不亮。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是企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推动器,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应当进一步把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摆上重要位置, 加强规划引导, 注重产业协同, 推动平台打造, 开展合资合作,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集团经济综合实力。当然, 培育新型产业有个发展过程, 我们应当深刻思考、着力推进。

三、积极谋划,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江苏农垦应当主动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主动适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势, 结合实际, 积极谋划、稳妥推进, 以重点领域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1.推行产权制度改革, 激发国有资本活力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 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要紧跟深化国企改革的形势,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加快产权多元化步伐, 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 不断激发国有经济的活力。一是推进公司制改造。公司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也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支持有条件的农场和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 优化治理结构, 规范治理行为, 提升治理效率。对于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的农场和企业, 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企业运作, 提高企业治理有效性, 有条件的可以进一步探索股份制改造。二是完善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从垦区企业运行现状来看, 产权结构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绩效一般高于国有独资企业。在完善产权结构上, 对内以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 探索推行经营层和技术骨干持股, 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对外在坚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 以股份化为载体, 借助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 引进优秀的战略投资者, 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促进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的相互融通, 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2.健全母子公司体系, 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

科学的管控模式是实现集团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按照现代企业集团运作的要求, 全面构建以产业与产权为纽带,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母子公司体系, 加快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一是健全集团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和决策作用。理顺公司治理机构各方关系, 不断完善、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的“提审决”制度, 有效保障治理机构各方各司其职, 协调运转, 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应当从集团的业务特点和整合优势出发, 建立有效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进一步优化集团内控体系, 全面防范经营风险。二是推进集团总部职能转变。为顺应集团化发展的要求, 集团总部应当承担起作为投资中心和管控中心的职能, 发挥战略管理、投资决策、资本运营和资产监管的功能。集团总部职能定位应当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由重点服务农场向服务全部产业转变, 发挥总部整合协同作用, 整合集团一切资源, 为成员企业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应当围绕“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多元、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目标, 加强机关建设, 促进总部职能转变。三是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逐步建立支撑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信息共享和外部协同等内容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当系统地规划垦区信息化工程, 把总部信息化系统建成垦区的自动办公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流平台、智慧企业平台、形象展示平台。

四、主动作为,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是实施江苏农垦“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应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 突出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经营, 奋发进取, 主动作为, 推动江苏农垦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

资源整合是解决资源分散、配置低效,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集团应当总结农业资源整合的经验与成果, 继续以资源整合推动转型升级, 提高资源聚合能力, 增强产业集中度, 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农发公司要以垦区耕地资源为核心基地, 对外拓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经营服务, 延长和加粗产业链, 实现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 要围绕特色产业或核心竞争力, 突出主业, 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本证券化等多种形式, 加快对外资源整合步伐, 进一步取得对外资源整合的突破。农场要不断解放思想, 扩大对外开放, 主动融入沿海沿江大开发、苏北振兴、苏中崛起、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 拓展对外合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互利共赢。二要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推进非种植业资源跨农场、跨区域整合, 使垦区同质资源逐步向团队最好、体制最好、机制最好、效果最好的主体整合,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探索畜禽、水产高效养殖、园艺、林业资源整合模式。二三产业以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响品牌为目标, 按照同质合并、突出主业、提升竞争力的思路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兼并重组, 打造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三要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土地是江苏农垦最优质的资源。集团应当加强规划引导, 强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 通过共建园区、项目开发、作价注资、合作经营等途径, 运作好土地资产, 使土地变资金, 资金变资产, 资产生效益, 拓展土地增值空间。

2.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资本运作是现代企业放大资本效益、做大企业规模、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应当发挥国有企业资本优势, 加强资本运作, 提高投资回报。一要拓宽直接融资规模。开拓思路, 广开渠道, 提升产业与金融融合程度, 通过发行企业债、中票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探索设立财务公司, 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低成本资金为垦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要实施企业上市工程。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 加速实现资本与市场对接。积极支持金象传动在新三板挂牌, 扎实推进苏垦银河在中小板上市, 主动与泰国正大集团沟通协商, 调整股权结构, 探索江苏正大天晴在主板上市途径。三要发展创投产业。关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 聚焦产业基础好、人才集聚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市场渠道广的项目投资, 增加资本收益, 更为集团发展新产业积累项目源。

3.加强资产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强化国有资产经营能力,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一要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科技创新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应当加快创建具有农垦特色的农业技术研发体系, 重点推进江苏省农垦农科院建设。加大科研投入, 把握创新重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聚焦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关键性技术攻关和重点新产品研发, 努力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群, 提升企业差异化竞争能力。集团及所属企业都应当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在业绩考核、人才培养、队伍锻炼上狠下功夫, 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二要注重品牌经营。品牌经营不是简单的创造名牌, 它与企业形象升级、企业价值提升、企业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既要强化品牌塑造的意识, 也要提高品牌经营的能力。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 突出“苏垦”主品牌经营与管理, 加强市场影响力较大的重点品牌培育和整合, 不断提高品牌附加价值, 增加企业无形资产, 促进企业经营由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迈进。三要优化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对产业升级, 乃至生产方式转变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应当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投资结构, 把握投资节奏, 以增量投资带动存量资产调整, 以增量投资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以加大种业、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投入,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以加大科研和技改投资力度, 加快工业企业升级改造;以加大重点项目投入, 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四要清理低效资产。低效资产占用国有资产, 降低了国有资产质量和效益。处理和清退低效资产既有利于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 也有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加大力度清理劣势企业, 退出低效、无效参股投资和长期亏损业务, 控制“出血点”, 增加盈利点。

五、总结

篇9: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全省经信工作经受严峻考验, 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生产和效益平稳较快增长。1-11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其中,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5%,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2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59.5亿元、利税8622.4亿元、利润5389.4亿元, 分别增长26.6%、33.1%和37.5%。工业品产销率累计达98.5%。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940家, 比年初增加3383家。2010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增长15%以上, 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1%和36%。

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技改投资力度加大, 1-11月, 全省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79亿元, 同比增长18.1%, 分别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4%和33.4%。投资结构优化,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6.2%和29.2%。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600亿元、增长18%的目标能够实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成效明显, 全年共组织实施省技术创新项目2539项, 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769项、占30.3%, 项目总投产率达85%。

信息化建设有较大进展。1-11月, 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84.9亿元, 同比增长22.8%;软件业务收入完成802.6亿元, 增长41.9%。信息化建设在政府、社会、工业等各领域不断深化, 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加强。

节能降耗取得扎实成效。前三季度, 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62%, 2010年底山东省能够如期完成“十一五”降低22%的任务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2%。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49项产品单耗指标中, 有42项下降, 实现节能量405.8万吨标准煤。

煤电油运保障有力。推进电煤资源、运输方式和储备能力的全面拓展, 1-11月, 全省统调主力电厂完成电煤总调运量1.03亿吨, 同比增长37%。发电、用电量较快增长, 预计全年用电量3313亿千瓦时、增长12.6%, 其中工业用电量2560亿千瓦时、增长11.2%;接受省外来电208亿千瓦时, 增长2倍。成品油供应比较充足, 销售汽油678万吨、柴油1089万吨, 分别增长13%和4.8%。

回顾2010年, 全省经信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积极作为、科学务实, 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纵抓产业层次提升, 横抓区域高地培育, 产业升级步伐显著加快。二是打造高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有了新突破。三是促大培小, 创新企业管理, 企业发展素质明显提升。四是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国际国内市场一起抓,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五是狠抓节能降耗,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六是壮大信息产业,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七是搞好运行监测, 强化要素保障, 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回顾“十一五”,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战线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在保持年度均衡平稳增长、总量效益跃上新台阶的同时, 产业升级取得可喜进展。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倍,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9、1.7和1.7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8%、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达34.7%、提高16.1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入2.6万亿元, 更新改造设备110余万台 (套) , 引进15万台 (套) 国外先进设备, 建设2万条先进生产线。主要行业技术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比重由2005年的40%提高到62.1%,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比由32%提高到85%, 1000立方以上炼铁高炉产能占比由33%提高到47%, 120吨以上炼钢转炉产能占比由40%提高到45%, 统调公用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18.9万千瓦提高到28万千瓦, 十大造纸企业产能集中度由40%提高到58%, 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比由19.8%提高到37%, 轮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29.7%, 钢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2.4%, 钢材薄板冷热比由30.3%提高到59.6%。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立窑熟料产能7595.8万吨、炼铁821.6万吨、炼钢527.3万吨、焦炭469.7万吨、造纸137.4万吨。机械、服装和家电行业中95%以上的企业推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近60%的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宽带互联网用户从234万户增加到912万户。

“十一五”时期,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 全省经信系统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加深了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是注重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注重把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有机结合,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三是注重把市场开拓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提升企业发展素质。四是注重把技术节能与结构节能有机结合, 增强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五是注重把发展信息产业与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机结合, 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六是注重把机构改革与作风建设有机结合,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 是山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全省经信系统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有利方面看: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一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 各国普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孕育重大突破, 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有利;二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和信贷资金将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重点向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倾斜, 进一步为山东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支持;三是山东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为产业整合、萌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大契机;四是山东省经过多年发展, 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特别是经受住了金融危机严重冲击, 应对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的经验和能力不断增强。

从困难和挑战看: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区域发展不平衡, 回升动力不强, 经济不稳定因素较多, 易发生突发性事件;二是近期央行连续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将对企业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工业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四是能源、原材料和初加工产业占比较大, 能源消耗总量居各省市首位, 节能任务仍十分艰巨;五是棉花、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加之外贸出口退税调整、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大和人民币持续升值, 企业经营成本将大幅上升;六是煤炭价格上升, 电煤供应不确定因素增多, 电力供应保障任务艰巨。

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 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忧患意识,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积极克服不利因素, 做好应对新风险的准备, 努力把经济和信息化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1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 突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切实做好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和生产要素保障, 加强企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推进工业由大变强, 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 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技改投资完成8700亿元, 增长1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66%。

三2011年重点经信工作安排

上一篇:吊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