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2024-05-11

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共6篇)

篇1: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是其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比较高职院校管理和高职院校治理的运行特征,分析了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趋势,并探知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主要包括公共治理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两个子系统,公共治理体系以“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为主,内部治理体系以“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为主。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生态结构;“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

一、从管理到治理:高职院校运行的升级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理性跨越,虽只一字之差,但却是高职院校权力配置的深刻变革和主体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高职院校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嬗变,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共治,从行政控制向合作共治,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最主要特征。可以说,由管理到治理的嬗变,高职院校的运行模式必将转型升级。

二、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协同治理

高职教育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必须遵循职业和教育的双重规律,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学生。

因而,在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中既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外部相关者维度,也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内部相关者维度。协同治理的目的是落实各方参与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进而通过统筹协调、沟通合作、多元互动和权利平衡,发挥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二)开放治理

高职教育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专业、课程、师资、基地等教学要素以及教学组织、运行、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由此,构成了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开放性。

一是专业设置,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需求对接以专业为纽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引领、伴随或紧跟产业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需要具备高度的开放性;

二是教学资源,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动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开放式系统,高职院校在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上需要建立校企协同的开放性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产教融合;

三是教学过程,高职教育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积极推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实行开放性的教学管理,将生产性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四是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一方面努力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广泛聘请兼职教师,这种“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要求建立具有高度开放性和融合性、校企互动交流、共同管理的基层教学治理组织。

(三)分类治理

1、生源类型的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中职生、普高生以及退伍军人、农村社会青年等不同生源类型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不同的招考制度、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

2、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要真正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多元化的培?B制度,完善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治理框架,实现差异培养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吻合。

3、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针对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教育、本专联合培养等不同学制类型和培养类型,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实施有序的分类治理。

三、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

在高职院校综合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主要包括公共治理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两个子系统,公共治理体系以“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为主,内部治理体系以“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为主。

1、“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

“有限主导、合作共治”,是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模式的新路径,政府破除教育单向度管理的传统陈旧模式,大力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各类治理力量,大量聘用或邀请教育管理界的专业人才,共同探索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种管理模式要求调动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的部门和单位,集合多种思想的交流,共同为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贡献智慧和

力量。其管理主体(参与方)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高职院

校、用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管理客体(目标层)主要包括:监督层、咨询层、决策层、执行层。各管理主体应积极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并不受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的干涉,相对独立地行使参与权、咨询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政府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重在监督和咨询,尽量不参与直接决策;高职院校在各方的咨询意见下,进行决策并执行,最后接受监督;合作伙伴既要参与重大决策,又要监督高职院校。

2、“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内部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相对独立,相互交织,相互制衡,构成了整个高职院校的内部权力生态系统。党委行使政治权力、主管党群部门;校委会行使行政权力,主管事务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权力,主管教研部门;理事会或董事会、全体师生等行使监督权力,监督内部管理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劳永逸。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健全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正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5):91-94.[2]欧阳恩剑,刘波.从管理到治理: 我国高职院校权力运行模式的轨迹变迁[J].职教通讯,2015(22):6-10.[3]雷世平,姜群英.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5(22):1-5.[4]陈寿根,刘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59-63.[5]林春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状与改革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4):9-12.(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篇2: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周建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陈正江,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研究。摘 要: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动力机制和学习过程,其关系模式、实现路径及发展趋势均在实践中呈现出独特性。通过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促进高职院校治理机制臻于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2]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地区层面以及微观的单位层面,原有的治理体系遇到新的压力与挑战,面临着变革甚至重构的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也反映着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进程。然而,当前无论对于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是对于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应的理论研究尚未跟进,实践探索也处于初始阶段,亟待深化和拓展。因此,本文在国家治理新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分别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涵和机制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含义1.治理与学校治理作为一个概念,治理在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被广泛运用。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布的《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对治理做出界定:治理是多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3]依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现代化本身是一种进程,教育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主要推动力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治理逐渐拓展到对教育领域的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于1997年发布名为《治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作为一个教育组织,学校自其创设就与治理问题相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指出,学校必须有某种社会方向。[4]学校治理问题的提出及其引起的持续关注,准确地说是由学校中一些简单而微小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这些结果在作为整体的学校中相互作用与渗透,形成更稳定的结构和方式,并对学校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现代教育治理下教育管理权力的合理重构,必须坚持权责明确及权力重心适度下移的原则。[5]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研究者指出,教育组织的关键性制约就是合法性。[6]治理体系是规范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在实践中被客观建构,又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对社会现代性的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于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7]。在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在将治理的普遍主义置于高职院校背景中。作为一个特定类型的教育组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本质上包括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治理体系的三个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体现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属性,它承载着教育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过程,这又表现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的和动态的制度运行系统,且这种制度体系和运作方式处于不断调整优化的实践过程之中。从最一般的类的角度看,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大致包括了制度精神、法人制度、行政制度和职能制度等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8]通过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要素间的特定逻辑,促进治理实现机制臻于完善。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征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系统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从高教性出发,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履行大学的四大职能,认真把握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形成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框架;从职教性出发,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特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开放开门办学意味着要整合和引进各种社会资源,这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涉及校政、校行、校企、校会等组织间关系及其内外部运作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如何在运行中统筹协调体现高教性的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和体现职教性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同时,如何以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也应纳入这一开放系统加以统筹解决,才能将已经封闭甚至僵化的组织结构再度开放出来。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动力机制高职院校现存的治理体系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办学体制机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运行成本过高而效率较低,院校内部基层治理主体的自治程度偏低,师生参与治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内外部主要治理群体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动态稳定的治理机制尚未完全确立,这使得高职院校治理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些院校甚至存在明显的治理困境和局部性的治理危机,亟待重建治理体系。而这些压力、挑战、冲突、困境和危机也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动力,但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制度,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最长久的动力机制。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学习过程治理体系是在办学实践中习得的。从发展阶段和环境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经历了规模扩张,在专业门类、校园面积和在校生规模等方面均大为扩展。当前,内涵建设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议程,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助力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的需要。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期间,院校领导能力建设是一项重点任务;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院校建设期间,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重点任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学习过程。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活动、教育政策和教育文化在内的整体变迁。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美国教育家兰德尔·柯林斯就曾指出,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身份团体间的冲突。[9]衡量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包括民主、效率和协调。民主即师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效率即教育组织运行和教学活动开展效率提高、协调即体系内外的各种制度和秩序的协同等,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有效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使命具有重要价值。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治理体系具有自动维持组织功能的天然作用。当人们共享相同的价值时,他们趋向于依照他们所期望于其他人行动的方式来行动。“当这种制度取得成功以后,就会为其他同类组织所模仿,而在这个时候,这种制度就成为一种‘制度环境’,具有了‘合法性’,从而形成‘共享观念’。”[10]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超越关于大学治理传统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分法,以公平、透明、责任、高效为原则,在学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环节进行改革和重构,努力达致追求卓越的目标和注重策略的行动两方面统一,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怀特海曾指出,大学在机构数量、规模以及组织的内在结构的复杂性的发展上,暴露出某种危险。[1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对过去3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对高职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各种挑战的主动回应。在这种情势下,拒绝顺应治理现代化的潮流而采取的“鸵鸟政策”是不明智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切入治理体系建设同样也是令人惋惜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其发展定位,加快完善发展机制,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机制上文从含义、特征和价值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使我们关于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知识基础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武装相关治理群体,构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机制。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系模式1.内部关系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大学的有效性,部分来说取决于它们的集体自觉意识,取决于它们对自身作为这样一个单一的、协调一致的实体的认识:它强制实行一套规范和规则,并制定个人成员必须遵守的标准。[12]按照大学组织的一般机理,这一中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聚结,从来不是完全和谐或者很容易地达到稳定的平衡。每一个构成部分都有通过长期的传统形成的和在专门化的机构培育起来的自身的价值模式。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一致的关系、妥协的关系和冲突的关系。按照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组织制度,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0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都对构建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此前提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队负责治校,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自治,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就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关系,并增强组织内部主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2.外部关系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在大学与周围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变革不仅受到大学内部的推动,而且也受到大学外部的推动。[13]大学是资源依赖性组织,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与配置。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与高职院校开展紧密型合作的那些企业会使自己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且越来越有效,校外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关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保证、如何行使、如何体现,这既涉及到资本,又涉及到资产,也涉及到话语权,高职院校的组织和职能必须适应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需要。3.系统关系系统是一个以共有功能、内在统合和自我调控为特征的有机体。学校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有机体。系统观是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自然的、生物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以及信息和评价的系统来进行系列分析的观点,是一种整体哲学观与方法论。系统由各要素构成且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产生整合效应,避免出现结构混乱和功能失调。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强调,形成各种联系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14]高职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封闭,跨越了产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高职院校必须在社会参与办学的过程中协调校政、校行、校企、校会等各种关系,在宏观大格局和大框架下,允许合作方取得相应的利益,行使相应的权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学校治理,使系统内外沟通与联系充满活力和富于弹性。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依托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共享价值形成行为标准,诱致相似的行动,这种持久且稳定的融合是结构性的。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认为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15]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在学校里办教育的思维定势,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形成系统集成,采取跨界行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服务产业发展。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基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正因如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合作办学之路,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要素为人才培养和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服务。这种校企合作的制度对特定群体的压力特别敏感,如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于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早在九十年前,我国教育家黄炎培就提出“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有时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16]就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要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只要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治理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根据高职院校治理现状,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通过生成性分析,对我们原来并不有效的治理体系进行成功的改进与拓展,发挥其助力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1.从管理到治理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进入组织成熟后,高职院校取得相对独立的办学自主权,逐渐开始由权威依赖型向自我发展型机构转变。2015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推动职业院校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各个组成部分需要整合。与此同时,随着学校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增多,关系协调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2.从治理到共治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共治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其实质是建立在公共利益和价值认同之上的合作,就是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并达成一种均衡。学校治理的权威主要来源于参与者的认同与共识,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需要以更人性化的程序得以实施,从而使共治成为可能。共治的本质在于参与,核心是平等,为此,高职院校要发挥协商民主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要求制定使学校治理得以执行的更人性化的程序,通过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共治中的问题。3.从共治到善治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治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善治,其本质特征就是各方主体处于最佳状态。对一个组织而言,善治的价值理性在于追求管理效率,善治的工具理性立足于民主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产物。[17]学校是一个协调的实体而非控制的实体,实现善治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这种共同的心理因素和共享的价值观念,对置身其中的学生、教师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反映到师生的行为中,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强有力的经验,这对治理的影响是独特、持久、强大而深刻的。随着师生、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参与院校公共事务的深入和治理观念的内化,共治不断趋于向善治发展。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这种复杂组织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讨论,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探索。实际上,对治理机制的最佳观察来自于实践,实现治理机制的最佳经验同样来自于实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升格高职办学以来就积极开展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并形成了大学精神引领、职教规律办学与企业理念管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和学校发展系统等新实践和新经验。

(一)大学精神引领、职教规律办学与企业理念管理1.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化成果。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示范建设期间着力在建筑、景观和环境等物化载体上抓文化建设并构建“诚信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三维文化育人体系,示范建设后确立的“共建共享幸福金院,永创永续金融黄埔”的共同愿景已逐渐形成大学精神并深入人心,成为学院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高职教育的重要引领。2.职教规律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院坚持“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全面地把职业教育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概念模型融入人才培养之中,探索形成“办好专业、强化职业、注重学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和成就事业”的“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校办学和专业建设立足在根植产业、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强化职业的关系链之中,并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实现协同育人,这也正是学院打造特色和提升品牌的关键。3.企业理念管理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而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管理结构的基础是以市场为导向,特别强调满足需求的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这对高职院校办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学院的治理实践中,适时地将市场思维和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具体决策的权力释放给相关参与治理的群体,使其得到适当的授权和制度的激励,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才培养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二)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1.以行业为依托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通过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往往能够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的影响力度,预测并应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风向,为各组织机构提供投资决策或投资依据。学院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深度参与起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教育部门保障、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指导办学新机制。2010年起,学院担任全国金融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充分发挥金融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指导、评价和服务职业教育作用,客观分析与预测行业用人和服务需求,顺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服务行业中扩大学校影响,增强办学综合实力。2.以校友为纽带校友是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牌力量,它是社会支持学校与学校服务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学院重视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早在1995年开始就成立了法人性质的校友总会,并在全国设立分会,按照“强化总会、优化市地、深化县域”的原则,加强各级校友会组织建设。在以校友为纽带开展社会服务实践中,学校把校友作为一种资源去积聚,作为一种力量去汇聚,作为一种文化去传承,作为一种人心去凝聚,作为一个平台去搭建,作为一个桥梁去架构,作为一个市场去开发,作为一个品牌去建设,形成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共生体,校友成为与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合作伙伴,以校友的力量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3.以职教集团为载体职业教育集团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升格高职办学后不久,学院牵头组建浙江金融职教集团,打通学校教育系统、劳动人事系统、企业教育系统,使他们统合成为利益共同体,变原有的单边校企合作为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由于其教育合作的产品具有层次的丰富性,以职教集团为载体开展社会服务满足企业对服务的多元需求,同时,通过解决单一院校或机构规模过小、实训设施不足、产学脱节等问题,降低职教集团社会服务成本。在此基础上,浙江金融职教集团逐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

(三)学校发展系统1.治理构架学校发展系统的核心要义是把学校自身发展和外部支持力量结合起来,运用系统、组织和制度诸理论,通过探寻学校发展的内外共生点,构建互动共赢的发展机制。[18]在学院治理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事业单位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核心主体,以两个企业法人(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与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和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为支持两翼学院发展系统治理架构。2.运作机制学校发展系统的运作依托于法人制度,作为国家拨款兴办的事业单位法人,学院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其运行机制严格依据《章程》,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两个企业法人——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是学院投资兴建的经营实体,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社会服务的市场主体,两家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健全的公司治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和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前者发挥积聚校友情感、汇聚校友力量和凝聚校友精神的功能,后者发挥帮困助学、奖教励先、奖优促学、助研扶教的功能,均经浙江省民政厅审核批准设立,严格依照社会团体法人运作规范开展活动。3.实践成效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办学40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其中5千余名支行(支公司、营业部)行长(总经理),成为广受赞誉的“金融黄埔”和“行长摇篮”。两个企业法人是学院服务社会的主战场,其中成立于1992年12月的杭州资信评估公司是浙江省最早专业从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杭州资信、众诚资信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成立于1995年的浙江银行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是浙江省最早一批核准成立的校友社会团体法人,2011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会团体;成立于1993年的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是全国较早的省级金融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团体法人,2012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3A级社会团体。

篇3:高职院校科研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治理体系

科研是建设现代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是增强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是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当前,职业教育已被明确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和部署,高职院校要紧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勇于革新理念,牢牢抓住科研这个核心工作,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崛起的发展道路。自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略有进展,但整体来看,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投入较低、科研人才匮乏、科研平台缺失、科研项目少而小以及科研水平不高等方面,集中体现在科研治理的无序性和低效率,基于这些问题构建科研治理体系是提升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撑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1 科研治理体系的构成

科研治理体系是在一定环境下,通过相应机制,以先进的理念有效集成不同科研要素,使其相互作用,发挥出整体价值的有机整体。高职院校只有按照体系的思维方式,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有力举措,才能真正下好科研这盘棋。

1.1 要 素

科研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众多,本质上是一个要素群,包括科研意识、组织结构、资金、人才、平台、项目、成果、评价、奖励、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效率以及文化等。其中,意识是第一要素,直接决定着科研治理体系构建的水平和运行质量。资金、人才、平台和项目是科研治理体系的四大支柱,科研成果、科研奖励是四大支柱的衍生品,制度、评价、信息化技术和档案管理等是治理手段或工具,效率是治理的结果体现。

1.2 机 制

机制是将科研治理体系要素集成并使各要素有效作用的黏合剂。科研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大致划分为设计机制、遴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设计机制负责科研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遴选机制负责人才、项目、平台的遴选和建设,评价机制负责人才、成果和效率的评价,激励机制负责引导和奖励的实现。

1.3 环 境

科研治理体系的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科研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及企业技术需求等,内部环境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主要领导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信息化水平、科研经费和时间保障、职称评定对科研的要求、科研宣传等。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外部环境,努力营造好内部环境。

2 科研治理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视角

基于不同视角将构建起不同类型的科研治理体系。有学者分别从科研目标、活动过程、功能定位和效率等方面研究构建科研治理体系。余应鸿提出基于“三个导向、五类事项和三条规则”构建三维科研管理结构模型,陆根书等提出基于效率构建科研管理体系。

无论基于何种视角构建科研治理体系,目的都是解决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科研治理水平。本文尝试从问题的视角构建科研治理体系,重点突出要增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抓好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及项目实施工作,开展好科研成果的评价、应用、奖励和档案管理工作。

2.2 组织架构

科研治理体系主要由资金支持系统、人才支持系统、项目支持系统和平台支持系统构成,由4个子系统逐步衍生出科研成果及应用、科研奖励、档案管理等。

2.3 科研治理体系的特征

科研治理体系除具有一般体系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第一,意识的前瞻性。科研治理体系的构建要求高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有前瞻意识,从未来看待科研的重要意义,明确其重要地位,做好顶层设计。第二,过程的智力性。科研本身就是一项智力活动,实施的主体和治理的客体都有相当水平的智力要求。第三,投入的长期性。科研是一项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投入,持续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第四,运行的开放性。科研治理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需要深化合作,充分借助外部环境,利用外部资源,为自身注入活力。第五,价值的无形性。大部分科研成果是无形资产,价值难以量化,但它却对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

3 科研治理体系的运行

科研治理体系是动态和静态的有机结合,从组织框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静态事物,而从运行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动态事物,这是它的本质属性。只有体系真正运转起来,其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3.1 运行方式

科研治理体系的运行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体系内部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运行方式,领导层负责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结构创设,执行层负责体系运行的修复和完善;第二,体系内外部互动方式,外部为内部提出要求,内部按照外部要求进行调适。

3.2 运行条件

第一,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应将科研工作纳入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设计,明确科研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要在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中长期科研规划及实施方案,逐一落实相关任务目标。

第二,组织结构。高职院校应建立行政一把手领导下的独立科研管理部门,确保人、财、物的调配和使用。建立完善学术委员会, 真正发挥出专家教授在科研工作中的领导、指导和监督作用。

第三,资金支持。除争取纵横向科研经费支持外,高职院校应设立科研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研人才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奖励等。

第四,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科研带头人,实施科研人才团队建设工程,围绕优势专业,以项目为纽带,满足科研人员的时间需求,着力培养一批科研人才团队。

第五,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应立足企业技术需求,紧紧围绕优势专业,采取联合共建或独建方式,着力构建科研平台,并探索新方式, 面向社会和企业开放共享,提高平台使用效率,确保平台使用价值。

第六,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制约着科研治理的水平,要用先进理念和信息手段开发科学有效的治理系统,确保体系运行的科学化、现代化和高效率。

第七,机制创新。高职院校应创新体制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 充分整合内外部科研资源,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立足企业的技术需求,借助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自身条件,开展科研合作,切实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要真正解放科研人才,在国家和省相关人才政策的框架下,大胆尝试,允许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收入归科研成果所有人,允许科研人员服务企业,收入归其所有。

3.3运行结果监测

体系的运行会受到内外两股力量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体系外部形势、环境的分析和把握,同时,要及时掌握体系内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解决,实现自我更新。

科研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高职院校的党政一把手应高瞻远瞩,积极实施科研战略,认真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财、物投入,努力争取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抓实抓好科研人才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实施工作,逐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真正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服务中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应鸿.高校科研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与优化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4-40.

[2]冯春贵,黄兵.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1):13-16.

[3]陈德英.高校科研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72-77.

[4]陆根书,席酉民,梁磊,等.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119-123.

[5]赵士兵.G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3(8):29-30.

[6]宋鸿雁.美国与英国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0-13.

篇4: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摘 要:研究高职院校的治理体系,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积极构建既适应深化自身内涵建设,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良性治理结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借鉴现代大学制度的视角,探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 分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 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实践考察,从办学章程、学术自治、育人平台、民主监督权等方面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

关键词:现代职业学校制度;高职院校;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10-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也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2014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以“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旨,强调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要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构建既深化自身内涵建设,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良性治理结构,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现代大学制度”概念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当时并未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21世纪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不断深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才正式拉开序幕。现代大学制度顿时成了高等教育理论界的热点问题,掀起了学者们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热情。

然而,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界定存在多种研究视角和不同看法,分歧不减,难成共识。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理念或精神范畴论、中国现实范畴论和一般范畴论。理念或精神范畴论者主要是高等教育专业研究者,主要从现代大学在脱离于古典大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理念或精神出发,阐述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或精神;中国现实范畴论则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探讨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各种主张;一般范畴论是指超越我国国情和西方理念或精神,从大学的一般原理或一般认识论角度阐述现代大学制度的各种主张。持这类主张的学者包括潘懋元、袁贵仁、别敦荣、赵曙明、龚放等教授,均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包括制度精神、法人制度、行政制度和职能制度等四个方面。潘懋元先生指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完成其使命的需要,大学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工作机制(包括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和制度创新机制。袁贵仁部长则认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理解和把握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主要表现为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大学和教师、学生的关系,大学和大学的关系。而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可见,在一般范畴论下的现代大学制度,更关注大学运行过程的规范要求和主要办学关系的协调与平衡,更符合高等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应成为遵循的基本规范。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学校法人制度和现代新型校政关系为基础,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促进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套完善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主要包含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度(学校和政府、企业、行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现代职业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主要表现为以就业为导向、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行业企业参与的规则体系。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就是要调节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建立新型的政、校、企、社关系,促进多元利益主体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合,建立适应不同群体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创新。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是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改革需求

治理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是由上级到下级、政府到学校、地方的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管理模式。治理是20世纪初西方行政管理学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布《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中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综合,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是大众化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327所,当年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的46.9%,在校生规模达到1006.6万人。我们在看到高职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还需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结构多样化、权益多样化和水平差异化等显著问题。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使其紧密联系政府、行业、企业等群体,形成多元利益相关者。然而不同利益相关者有其各自的利益需求,他们的利益需求无法与学校完全一致,有时还会产生矛盾。因为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利益相关者会通过不同方式、途径对高职院校产生影响,诉求各自利益。一元单向的管理模式无法平衡多方利益需求,无法保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治理就是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平衡机制,使不同利益方能在协商氛围下满足各自需求,保证学校目标的顺利实现,完成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要求。

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和所处外部环境变化的现实情况要求高职教育管理向高职教育治理转变。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的管理也要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管理转向服务。因此,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各方利益共同发展的矛盾冲突,既需要“正式”的制度安排,也需要“非正式”的制度设计,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快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是保障自主办学,提升治理能力的客观需求

《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这是高职院校行使自主权不可分割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教育系统内的子系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需处理多方面关系。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进行科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改革,要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接受社会监督。“依法自主办学”就是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学校教学、科研、招生、专业设置、学生管理等事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民主管理”就是要依靠师生员工,发动党的基层组织、民主党派、学术委员会、职教集团、教代会等各方积极力量,发挥各方积极性。

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并未将以上政策有效落实到位,原因主要是管理方式封闭,既弱化了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又阻断了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路径。高职院校必须打破现行封闭的管理方式,努力构建开放、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借助外部力量和激发内部动力,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只有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发挥各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实施民主管理。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是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办学需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设置专业,结合实践教学,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因此,行业、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合作者,可以适度参与高职院校的管理,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不高,并没有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追其原因仍是高职院校缺乏实质性的自主权力。现行高职院校部门设置基本沿袭政府部门或其他高校部门设置模式,未能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不能获得校企合作利益方面的许诺和保证,难以开展具有深度的校企合作。

因此,只有构建开放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校企合作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宽、越深。通过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途径,健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动力。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参与的高校治理机制,保证行业、企业有平台和机会参与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事务和学术事务,依法保障行业、企业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多赢。

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实践考察

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三改一补”组建而成,内部管理体制大多沿袭原有体制或参照本科院校的模式。

高职院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机构设置方面,基本上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分为党群组织、行政组织和教学组织三大块。高职院校通常设置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咨询、指导、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

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大都为省级政府部门、行业系统或地方市级政府等,行政上直接接受政府领导,业务上执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综观高职院校治理的现实,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实。一方面,政府“包揽一切”。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实际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政府过渡干预造成学校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实,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赋予了高校办学自主权,但由于缺少配套改革措施仍停留在制度层面。同时,高职院校习惯于“坐等其成”,办学自主权意识不强,治理能力式微,难以承接真正下放的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法律法规缺失或不够完善,使办学自主权未能落实。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性,但国家至今未出台专门有关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行政权力彰显使得学术权力相对弱化。高职院校从院级领导到内部行政机构领导,都设置了相应级别的行政领导职务,各级管理人员也拥有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学术权力式微,不利于学术自由发挥。虽然高职院校建立了学术委员会,但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行政权力影响决定学校的教学和学术事务,导致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机构几乎成了咨询机构。

三是治理结构特色不明显,内部组织相对封闭。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要么照搬政府行政机构上下级领导模式,要么沿用了中专学校的权力集中领导模式。随着高职院校各自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张和发展,现行的管理模式已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高职教育特性和获得权威性和认同。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专门设立由校领导主要负责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往往仍以学校思维为主进行校企合作或跨界治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其内部组织相对封闭,不能与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与对接。

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视阈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路径是从管理走向治理,治理是各利益相关者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化为自觉参与管理运行过程,组成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的过程。从运行机制层面角度,结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学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践为实例,从以下四方面探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视阈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坚持依法依规治校,制定与完善学校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章程等基本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度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明确制定章程的目的是“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机构,提升治理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进一步明确,“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章程和制度,明确理(董)事会、校(院)长、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提高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因此,制定和实施章程是法律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人治管理转向法治管理,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行业性的特征,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章程的制定对于明确办学目标、确立法人地位、规范管理行为、协调权力运行、实现民主管理、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处理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章程制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其特色:

一是在宗旨中突出高等教育的使命。高职院校章程必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宗旨,结合学校特点,明确学校使命。为此,高职院校应全面总结学校办学特色和传统,深入调查,细致分析学校的发展优势和办学需求,准确把握学校定位,明确发展阶段,凝练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特色。

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的特色。高职院校章程要体现坚持为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紧密结合产业和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坚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章程还应体现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立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长效机制;建立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重视社会的监督和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

三是体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特色。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院校实际情况构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体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正确处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关系,努力构建开放、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章程》的制定,要求章程制定贯彻学院校训理念、具有实践精神和特色风格。广泛征求校内外意见,共征得校内意见31条,校外专家意见74条。同时,学院邀请专家对章程建设的文化背景、整体结构、议事程序、文本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逐条细致研讨,提出修改意见。201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第4次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成为第一批通过的高职院校。章程对学院党委、院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在内的组织机构权责做了明确规定,强化校、系(学院)两级管理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明确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了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学院依据法律法规明确了人员配置、工资分配、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明确与行业组织、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方式和渠道,同时设立专门机构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院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二)坚持教授治学,扩大学术权力

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加强学术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实现内涵发展的有力举措。高职院校应坚持教授治学,倡导学术自由,扩大学术权力。

一是要重视和提高对教授治学的认识。要尊重学科发展与科研活动的规律,提高对教授治学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行政权力服务学术权力的管理理念,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调动教授的力量,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促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2014年教育部审议通过《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国家规范。高职院校通过学术委员会可以实现学术治理的制度化,要加强学术委员会机构建设,就要建立规范的成员遴选制度,严格把关委员会成员;同时要兼顾不同学科发展的需要,统筹委员会成员的专业代表性。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章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和职责,规范了运行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学术事务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为学术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三是加强教授自身建设。教授要有水平地参与到学术事务治理中来,就必须不断提高个人学术道德水准和学术管理水平。教授应坚守学术道德,勇于追求真理,坚持学术自由,遏制学术腐败,勇担学术责任,身正为范,以人格魅力与崇高道德育人;高职院校须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对教授学术行为进行约束和量化考核。同时,教授应加强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学术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通过专家讲座、理论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丰富教授学术管理知识,创造管理实践条件,提高教授管理能力,提升教授管理水平。同时,要培育和强化教授治学意识,激发和保护教授治学热情,营造良好的治学气氛,实现教授严谨治学、高效治学的目标。

(三)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协同育人平台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须解决治理主体及相互关系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职教集团的平台,构建“政校行企”多元育人平台,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政校行企”多元协同是政、校、行、企各利益主体要以利益共赢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一体化协作平台,相互结成深度交叉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从而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用。

“政校行企”多元协同育人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方式,深度合作,共同育人。政府是行政部门,主要是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引导和监督,搭建合作平台,健全合作体制机制;学校是办学主体,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要融合多方资源,建设职教集团,进行顶层设计,并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产学研活动;行业是社会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纽带,能够参与协同育人的各个环节,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企业是重要载体,可以将用人需求、技术攻关融入教育教学,也可根据企业用人实际情况检验修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参与各教学环节。“政校行企”各方各司其职,建立利益表达、协商和保障的利益调整机制,通过直接参与决策来监督权力运行和政策实施,共同治理教育事务并促进教育公共利益最大化。

2012年,学院成立了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依托集团的资源优势和重点专业优势,在中山市南头镇等地,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参与,在企业建设“两站三基地”(“校镇合作联络站”“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站”“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基地”和“校镇合作产学研基地”),多途径开拓校、政、行、企合作渠道。为畅通校政企合作渠道,学院优化了校企合作联络站的办公条件,并聘请专门的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平台的建设,建立互动机制。

为充分发挥集团成员单位中行业企业的作用,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2012年以来,学院分别与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广东省营销学会、广东省电子机械会计学会、广州市茂名商会等行业学会开展合作、签订“校行企合作协议”,借助行业学(协)会平台,充分利用其行业优势和社会影响,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校、行、企共同就学生就业、岗顶实习、教师挂职锻炼、员工培训和社务服务等相关项目展开合作,形成多元化合作局面。

(四)推进民主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民主监督与治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民主管理是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此外,实现高职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发展,也需要有制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平台。高职院校实行民主管理就是以发挥教职员工主人翁地位为基础,集中群众智慧管理学校,保障教职员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教代会作为代表组织之一,可以让权力之间、利益之间、职能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为主体的学代会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民主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是构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教代会和学代会制度,奠定学校民主建设基础。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学校领导听取教职工意见,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学代会是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学院管理的基本形式,代表全校最广大学生的意志,维护全校所有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院不断完善教代会和学代会制度,依法保障广大师生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学院教代会每年召开一次,向教职工报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计划,审议通过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措施。教代会代表实行任期制,每届五年,由基层单位教职员工直接选举产生,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代表总数的60%。教代会设立主席团,在代表中选举产生,主持会议。到会代表应达到代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开会,选举和表决须经全体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学代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代会代表由各班民主选举产生,学代会委员由学代会代表通过民主协商酝酿、讨论后,采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

二是紧密结合实际,推进民主管理。高职院校要把民主管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民主管理,把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洁勤政置于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中;要把民主管理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推动学校民主管理、监督和科学决策,促进学校发展;要把民主管理与学校规范管理相结合,通过依法治校,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要把民主管理与教授治学相结合,落实学术权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工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要把民主管理与教代会相结合,落实教职工在学院重大工作中决策、咨询、建议和监督作用,形成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氛围。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构建既是办学思路与理念的转变,也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建设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通过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扩大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起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遵循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1-9.

[2]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2):5-7.

[3]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3):21-23.

[4]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5]任君庆.如何制定高职院校的章程[N].浙江教育报,2013-09-01.

[6]李一,周彦兵.““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共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5(264):66-68.

篇5: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会计专业的相关应用。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员培养的摇篮,其发展和创新程度直接关系着祖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突出综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寻找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主要场所,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会计人才,对祖国的改革开放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不足也开始显现,其改革步伐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因此,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体系需要进行一场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一、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工作岗位特征分析

[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会计核算工作已经由传统的繁重的手工劳动,转化为简单的电脑操作和自动生成过程。这就给新时代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各项基础知识,还要熟悉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于高中毕业生,且其成绩通常不会太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也很难主动的对自身学习生涯进行规划。其次,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这五门核心课程,更加偏重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3]。但很少有高职院校会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对会计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也没有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此外,还存在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岗位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首先需要明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会计专业理论及实际应用能力,还要熟知国家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从而能够真正解决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员[4]。其次,应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会计教学不应是死学理论知识,而是应该根据会计岗位和职责来设计,将会计工作岗位中实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考核标准来执行。例如[5],在处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关系时,可对基础课的课时进行压缩,适当增加专业课比重。专业课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会计工作岗位化课程,二是职业技能课程,三是职业基础课程,四是拓展专业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在这四个方面中,可根据本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此外,还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能力,更要注重素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师资对于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不仅如此,还应该为青年教师多提供一些提升和培养的机会,鼓励教师个人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和企业顶岗锻炼活动。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薄异伟.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J].山东纺织经济,,08:61-63.

[2]蒋希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33:189-191.

[3]张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岗位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02:149-151.

[4]杨丹.浅谈高职院校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企业导报,2016,01:132-133.

篇6: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姜华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存在问题较多,收效甚微。结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四项该进措施,一是制定优秀从业人员标准,彻底消灭“高分低能”的现象;二是严格规范教师聘任制度;三是政府与企业协商向高校提供实习场地;四是科学制定实践考核制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中,除了理论课程外,实践课程也是同等重要的,它不但使学生学以致用,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联系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的桥梁作用。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进展的并不尽如人意,收效甚微。

一、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进展收效甚微的原因

1、不重“技能”重“证书”

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选择标准就是以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在做评判,真正从考核应聘者能力素质出发的非常少,这一现象就在高校中催生了学生们只是一门心思考各类“证书”,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是浪费时间,不认真对待。

2、大部分学校 “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众多专家都提出过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应该改革的问题,可见从“学校到学校”这一只适应理论教学的教师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校和社会的需要,脱离实践讲理论,明显是违背高职教育的定位的。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其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必须过硬,才能指导和引导好学生。

3、适合的实践课程模式较难实现

目前的实践课程模式基本为在本校建设软、硬件实训基地,和联系校外企业进行实习。

(1)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对于物流专业来说,课程内容牵扯到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供应链等很多相关行业,在校内建设硬件实训基地投入成本大,设施设备简陋、和实际企业中的操作流程和使用的设施设备都有很大的区别,这样的实训基地很难达到实训的目的,学生毕业后来到用人单位还是无法直接上手操作。

(2)与校外企业合作实习。因为需要实习的学生并没有完全离校,考虑到安全等问题,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实习,再加之企业普遍认为当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不服从管理,一批实习者的加入会破坏企业自身的运转节奏,企业还必须抽出专人负责这一事项,实习完毕后能留下的学生很少,有过一两次尝试后,大部分企业认为综合成本大,不愿意轻易再试。

4、毕业考核标准单一,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还是采用修够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等考核标准,既然与本科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同,那么在人才考核方式上也应该不同,可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标准,使学生放松了对实践课应有的重视,二、改进措施

综合以上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如下调整、改革。

1、政府主管教育的职能部门、物流行业协会与高校共同努力,制定优秀从业人员标准,彻底消灭“高分低能”的现象

用全新的、正确的思想引导在校学生,使学生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证书”,而是转为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锻炼实操能力的务实精神。

2、加强教师培训,严格规范教师聘任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实践教学的基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就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物流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聘请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三是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四

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关于实践课程的课程大纲、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也可与行业专家共同商定。

3、由政府出面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政府可以与业内运营、口碑较好的企业协商,企业向高校提供实习场地和学生培训的工作,同时可得到政府的相关优惠待遇。这样实习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了互惠互利的事情,对学校和企业以及国家的长足发展都是好事情。有能力的高校可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作报告。

4、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毕业考核标准

合理均衡毕业论文和实操技能的考核比例,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观。使学生们从根本上重视实践课程,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不再把实践课程作为一种形式。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为例,从2005年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物流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六个具体物流岗位任务为驱动,以三个核心能力培养为内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专业标准框架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了以物流管理职业为主线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针对各岗位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能力开设相应课程,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任务驱动、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对学生技能培训共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初步技能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对理论教学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是专业技能训练,目的是配合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单项管理能力的仿真实训,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目的是以校外实习的形式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在真实环境里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收集素材,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由指导老师、学生、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与理论教学管理相比较,实践教学管理的特点是:所需物质条件多,投入量大;制约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过程复杂,可控性差等。因此,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完善软硬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

系。这需要社会各阶层、校内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更好的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钱廷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中国市场,2008,02

[2.李定清.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3]严雪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作者简介】

上一篇: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两书”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