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合理设计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2022-11-15

1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市场、立足岗位、强调素质、突出能力、贯彻创新”为办学定位, 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与一般高校不同,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各类实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由于教育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即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 必须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结构, 这样才能保证预想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 要以学生为中心, 遵循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课程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稳定服务、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服务、为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因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要根据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专业技能进行设置,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一方面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 高职院校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而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也较差。所以, 高职院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除了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外,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2.1 合理设置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指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的人文社科课程和工程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作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合理安排课程的开设学期, 二是要根据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调整课程。由于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是高中或职中 (中专) 相关课程的深化和延续, 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新鲜感, 兴趣不高。而且一般的高校都把基础课安排在最初的一两个学期内, 这样不容易在大学的初始阶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而且一旦形成学习惰性或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就很难使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再提起学习兴趣。所以, 在设置基础课程时可以适当将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的人文社科课程适当均排在整个理论课学习学期内,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初始阶段多接触一些专业课程, 依靠学习内容的新鲜感来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在开设课程上也应该精心设计, 除了政治、法律课程外, 还应该适当的学期内安排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创新思维培养、求职技巧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 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有利于学生的求职和就业。

2.2 积极调整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 要注重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目前, 许多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变化较快, 从业人员所需的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所以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一定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调整专业课程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对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合并、分解或是删除、增设;另一方面是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调整可以根据本专业自身的分离、合并和发展情况进行课程的分合与增减, 保证课程的专业性以及在学生上学和毕业后短期内在本专业领域的实用性。课程内容更新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在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要重视课程的工具价值, 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学以致用的作用, 要根据专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要优先选用新教材, 目前大部分高职专业的教材更新都比较快, 新教材一般会包含更多的新知识内容, 所以选用新教材也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掌握新知识的工具。二要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向学生传授专业发展的信息,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本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能够避免学生由于感觉课程过时或脱离专业太远而产生厌学心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

2.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 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随教学内容进行的短学时实训、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几个方面, 各专业可以根据所开设的课程特点进行灵活设置。一般工科类专业应该加强集中训练的开设, 因为通过短期的 (一般不超过俩周) 集中训练可以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4 增加专业选修课

虽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都设有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 但大部分课程还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决定是否开设, 真正让学生选择的课程还很少。目前,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 强调把学习自由还给学生, 在还没有全面施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的情况下应该调整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增加专业选修课的范围。一方面, 现在许多高职专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并且也有一定的深度, 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 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其他活动, 所以很难在2~3年的大学学习时间内掌握所有的课程知识;另一方面, 学生的就业方向比较多, 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范围也有很大区别。所以, 增加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对想要从事的领域实用性更强的课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业的发展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一个先进合理的教学体系应该具备两方面特点: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能够保证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保证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及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一些基本特点, 分析了高职院校设计课程体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提出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应该注意的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  许远.双证结合的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研究.

上一篇:公民自觉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