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

韩国和中国饮食文化差异

中韩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是最明显看出各个国家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因为人们生活当中,“食”的问题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通过各国家的饮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文化。 中国有一句,“食在广东”意思是在中国广东地区的菜很丰富而且很有名。由于这种原因我调查广东菜,进而我为了品尝正宗广州菜的味道,亲自去在广州里有名的几个饭店或酒家,那时,发现两国饮食文化差异,简单来说,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这样以为没有礼貌。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 但是,中国是茶的国家。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以喝茶代喝水,还有出驻车司机也放在驾驶座椅旁边茶以后常常喝茶。韩国人是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花很多钱 但是中国人不要太努力比较容易一些减肥因为茶有中和作用所以即使大部分中国菜有多油也不会那么胖。

第五,邀请客的时候,中国人认为留饮食有礼貌,所以迎接客人的时候,主人点多菜或者做了多菜,客人留下一点食物,但是在韩国留下食物不太礼貌。 韩国人认为给东道主看出空碗就是真正表示感谢的象征。

如许,两国国家一瞥很近似,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很多不同的点。所以仔细看饮食文化是以可以知道国家的文化。了解把中和韩饮食文化差异可以帮助了解两国文化。如果无论你去哪儿,那国家的文化认识很重要。所以我希望你们去别的国家时候,不要怕吃不同的国家饮食,通过饮食进一步了解那国家的文化。

第二篇:论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前言

赵荣光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认为:“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一种饮食文化,全面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泱泱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作为中国华夏文化的一支奇葩,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宝库中,璀璨耀人、光惠众

一、历久弥新。因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广阔无垠、地貌丰富的中华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形成了诸多的地域性饮食文化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分布的基本现状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以及地域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圈是不能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武断划分的。人类在维持生命和举行节日庆典时,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了饮食文化,包括饮食惯制、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等。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在口味上饮食界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孟子》等所记北方黄河流域的饮食风格,主食以玉米和蜀黍之类为主,副食以牛、羊、猪、狗肉之类为主。而《楚辞》中所记南方主食多为稻米,副食多为水产,并明确注明了部分原料产地。原料的差异必然导致了饮食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赵荣光先生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明确了“饮食文化圈”的理论。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视野把其分成了“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东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等11个饮食文化圈。各个地区都以一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发展起来。各个圈域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没有绝对的界限,呈现出一定的辐射状和层次性。

二、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分析

饮食的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科技、地理气候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各地区人民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长期演变发展起来的。

1、政治、经济因素

政治、经济是饮食文化区域形成的重要因素。经济条件的局限性在形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中尤为重要。在远古时代,甚至在如今我国诸多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运输和通讯手段都十分匮乏和落后,人们的生产活动往往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食料的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地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文化的封闭性也造成生活习惯的承袭性而久之成为习俗,并世代相传,影响着下一代。相反,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近百年来餐饮也繁盛异常,外邦风味荟萃,名店棋布栉比,肴膳之精,发展之快,尤为突出,所赖也为经济、政治之实力,交通、商业之发达。商品流通和交通便利越来越有力地改变了地域差异对个区域之间人们饮食生活的限制性影响。

2、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各地食物资源的产出越是历史的早期和文化封闭程度高的地区就越是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嗜食鱼虾,且尚生猛;而西北地区与海无缘,当地居民传统上基本不吃海产鱼虾;中北地区,人们离不开羊牛肉和奶制品;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饭稻羹鱼”、时鲜蔬果、点心小炒。一般来说,地域相邻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当然这要以自然地理不出现巨大反差以至造成物候差异过大为限。例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但地理物候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以至饮食文化形成巨大的反差。黄河下游濒海地区,鱼盐便利,运河转运物资方便,与黄河中游地区内陆的典型自然经济农业不尽相同,因而在总体风格上产生了诸多不同:下游地区菜肴多海味、多鲜活,而中游一带偏畜禽、尚汤煮。如果自然生态相近,同时文化生态也比较接近,一般来说便会依其饮食文化特点的基本一致而自然形成同一个饮食文化区,相反则不然。

3、宗教信仰、民族饮食习俗因素

在中国西部游牧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这三个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饮食文化区。这既有自然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的因素。蒙新草原沙漠地区分布这蒙古、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典型的游牧民族,其饮食具有鲜明的食肉、饮奶的特点。虽然两地流行同一的喇嘛教,然而由于新疆一带居住着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内蒙古众多民族的传统宗教是萨满教,因此形成了特色不同的两大饮食为文化区。同样是游牧文化区,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游牧文化却又别有风韵。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既高且寒,既寒且干,加之这里弥漫着喇嘛教文化的神秘气氛,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区。而西南地区居住者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虽大都以农耕为主,但其文化风格较为独特,既与藏族饮食有异,也与东部汉族的饮食有所不同,自称一体。

4、心理因素影响

另外形成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很和重要的原因时心理上障碍——对异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习惯是的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风格的食品进入时不自觉地加以抵制。每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的特点、形式,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极为敏感。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地区的饮食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

三、饮食文化地域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饮食原料极大丰富;地区经济的繁荣,使得地区间的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在相互之间交流糅合的同时,各地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独特的风格。

1、趋同化发展

基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的共性,地域之间的文化处于不断地流动渗透过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旅游业的发展,使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和糅合,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来求得发展。这种趋同性在现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菜种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随时找到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食料,甚至在西北内陆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来自东部沿海的生猛海鲜。各地区的食单上不再是单一的土产,而更显得缤纷多彩。

(2)讲究营养。过去各地方的菜讲究口感,并认为肉类、蛋类及奶制品类食品富有营养。但现在欧美国家的“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结构带来的“文明病”已引起了社会的还重视,人们开始更注重如何搭配食物,使各种营养均衡。在继承民族饮食习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调整食物结构和消费习惯,将“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巧妙地融入食文化中。

(3)方便快捷。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加剧,人们在心理上也希望减轻家务负担,快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成品、半成品食品层出不穷。对过去那种精雕细琢的工艺化食品的需求淡化了,而转向以效率和营养为出发点。 (4)口味趋淡。强调体现菜肴的原味,在菜肴的选料上追求原生性,不希望有任何人工催长型的化学添加剂的存在。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向往。在烹饪方法上讲求自然适中的调味,不甜不腻,不咸不辣,从淡中见味。

2、个性化发展

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是客观存在的大趋势。但融合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一切的吸收和融合都是局部的、个别的,个性化依然是各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现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者往往怀有猎奇心理,希望在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后能看到一种异域的文化和情调,而饮食的特色是当地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旅游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人文胜地是,优雅的饮食环境、丰富而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显然也是重要的选择内容。异域的食尚,是各区域必然会打破地域的限制来满足这种需要,但是由于产生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依然存在,饮食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别就不会消失。也只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会有各地域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地域间的不断交流互补,从而使地域性饮食文化更具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文化,具有鲜明地区域性,而引起区域其区域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各种地域的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已趋向于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烹饪的科学性以及地域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各种地域性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色,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国饮食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

吴澎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荣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金炳镐 《中国饮食文化》

胡自山

时事出版社 王维维 《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宫保鸡丁的做法

材料:鸡胸肉 250克、花生米 50克、蒜 2瓣、姜 2片、葱白 1段、干红辣椒 20克、花椒 10粒、酱油、淀粉、油。

调料:醋、糖、酱油、料酒各 15毫升,肉汤 30毫升、淀粉 5克、盐少量。 步骤:

1、先炸花生米。锅中倒入适量油,油凉的时候将花生倒入油中,用中火加热,用漏勺不断翻动花生米,使其受热均匀。

2、待油热,花生米变色后立刻捞起,沥干油,撒上少量盐和糖,凉凉。

3、将鸡肉平铺在案板上,用刀背拍松,再用刀在鸡肉上轻切十字花刀。

4、将鸡肉切成 2厘米左右的肉丁,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淀粉、油拌匀。

5、将干红辣椒剪成 2厘米的段,去籽。将所有调料调和成芡汁待用。葱切成 1厘米长的段,蒜去皮洗净切片,姜切成姜末。

6、炒锅用旺火烧热,倒入适量油,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炒成棕红色。

7、放入鸡丁炒散,炒变色。

8、加入蒜片、姜片、葱段,炒出香味。

9、加入芡汁炒匀。

10、 加入炒香的花生米炒匀即可。

第三篇: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异及成因分析

(综合网络资料而得)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发生、发展、整合的不断运动,中国域内大致形成了东北饮食文化区、京津饮食文化区、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区、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区、中北饮食文化区、西北饮食文化区、西南饮食文化区、东南饮食文化区、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区、素食文化区。

一、中国饮食文化三字经

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烫重庆鲜广东麻四川辣湖南美云南酸贵州酥西藏 奶内蒙荤青海壮宁夏醋山西泡陕西葱山东拉甘肃炖东北稀河南烙河北 罐江西馊湖北汃福建爽江苏浓浙江香安徽嫩广西淡海南烤新疆

二、我国八大菜系的特点

鲁菜的特点: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内地以咸鲜为主,沿海以鲜咸为特色,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善于以葱香调味。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

川菜的特点: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尤以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独擅其长。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

苏菜的特点: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燻;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浙菜的特点: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糟调味。常用烹调技法有30多种,注重煨、焖、烩、炖等。

粤菜的特点:用料广泛,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口味上以爽、脆、鲜、嫩为特色。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

湘菜的特点:讲究菜肴内涵的精当和外形的美观,重视原料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烹饪技法:湘菜早在西汉初期就有羹、炙、脍、濯、熬、腊、濡、脯、菹等多种技艺,现在技艺更精湛的则是煨。

闽菜的特点:烹饪原料以海鲜和山珍为主;刀工巧妙,一切服从于味;汤菜考究,变化无穷;烹调细腻,特别注意调味。

徽菜的特点:清雅纯朴、原汁原味、酥嫩香鲜、浓淡适宜,选料严谨、火工独到、讲究食补、注重本味、菜式多样。烹饪技法: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三、影响我国饮食文化的因素

(一)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的影响

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嗜食鱼虾,且尚生猛;而西北地区与海无缘,当地居民基本不吃海产鱼虾;中北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饭稻羹鱼”、时鲜蔬果、精细点心、风味小炒。一般地域相邻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当然这要以自然地理不出现巨大反差以至造成物修差异过大为限。例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但地理物修的不同是十分显明的,以至饮食文化形成巨大的反差。

(二)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的影响

1、城市的区位往往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该地的饮食文化,例如北京,自古为中国北主重镇和著名都城,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荟萃,各地著名风味和名厨高手云集京城,各民族的饮食风尚也在这里相互影响和融合。

2、经济的发展,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古代是一个以采集——渔猎和游牧文化为主的地区。然而随着大批汉人的不断徒入和垦殖、开发,中原农业文化渐渐普及于白山黑水之间,尽管其文化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不尽相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农业文化。其饮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

(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我国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这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的饮食文化。如回族不吃猪肉,而其他民族则以猪肉为主要肉食;蒙古、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典型的游牧民族,其饮食具有鲜明的食肉饮奶的特点

第四篇:论西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文化的差异

商学院 10国贸班 刘方舟 1013100055

旅游是一项较高的精神需求的体现。通过旅游,我们遍访名山大川,体验风俗民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变幻,自身得到愉悦。而旅游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一项活动,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不同,观念不同,看到的景观不同,需求不同,经过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旅游也有不同的观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

中国人自古比较保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民忠厚老实,勤劳诚恳。人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多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尊老爱幼,勤勤恳恳,忠君爱国。这样的思想使得人们很少愿意去冒险,加之当时社会发展尚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信息不发达,人们很少知道自己之外的世界,更少去想外面的世界,旅游也就相对少见。在中国,古人有着传统的宇宙观和礼教思想,人本思想深入人心。天地人和,人本思想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就建筑来说,中式建筑突出了宇宙的模型,尚大,尚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突出雄伟。首先,为了体现出建筑的雄伟,在修建的时候就会加大,加高台基。中国建筑一直是站在一个台基上,台基的高低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成比例。高大的台基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显庄严大方,如故宫三大殿。其次,单一的建筑会显得比较单薄,很难有雄伟浩大的感官冲击,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以群组建筑著称。如故宫群组建筑。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这与中国的宇宙观有密切联系。中国人将建筑与假想的宇宙模型相联系,亲近自然,天人合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如中国的四合院,北京天坛,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代表。接着,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颜色的搭配。不论是中国的哪个地方,都具有自己建筑的色彩特点。如皇家建筑多为赤,黄两色,显得大气,宏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寓意。而民居只能是灰、黑、白三色作为主要色调。这也是等级划分的体现。种种特点,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中国以宏伟和谐著称的长城,故宫,天坛,还有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等,都成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而西方则由他独具特点的景观,与中国的景观完全不同。

西方人天性爱冒险。他们总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活跃。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信仰,忠于上帝。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有上帝所主宰,越接近天,就越接近上帝。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当时的交通,信息并不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探索的欲望,因此不断有人发明创造,希望能

改变世界,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生活,而不像中国传统的世世代代始终如一。

相对于建筑特点来说,中西方建筑的差距很大,因此造成文化景观上差异很大。以法国哥特式建筑为例。哥特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哥特建筑主要突出了尖顶高塔,尖塔拱门,绘有圣经故事的巨大玻璃窗,每一处特点都体现出了宗教的神圣。整个建筑外观上高大挺拔,直线线条突出,耸入云端,教堂平面呈现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内部空阔宽敞,向上延伸空间大,四周的玻璃窗上都有着传统的宗教图案,神圣肃穆,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的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些建筑,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神圣肃穆之感,仿佛是与上帝相通的道路,与中国建筑的和谐自然相异。

中国与西方不仅仅是文化建筑景观不同,人文景观也相距甚远。中国人习惯热闹的场面,讲究排场,平日里朋友聚会,有喜事庆祝则大摆筵席,排场越大则显得越诚恳,越有面子。在饮食场所,经常见到一派热闹的场面,人声鼎沸,大家相互劝酒,夹菜,好不热闹。传统节日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节日的由来则多为一些民间传说,或者纪念某位英雄,或者祭拜某个神仙,与中国的民俗息息相关。婚丧嫁娶的事情,多为长辈见证,亲朋祝福则圆满完成。仪式也颇具中国民间特色。而西方在庆祝的时候与中国则有所不同。

西方人注重礼教信仰,饭前祷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私人聚会时会重视彼此的礼节,包括参加聚会的服装,介绍新朋友的礼节等等,这些与中国人之间的“客套”则相去甚远。西方的节日与宗教联系较多。许多节日都是圣经中一些事件传承演变而来的,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在人的出生,嫁娶,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西方人都会让上帝作为见证人,礼节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各处。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想,生活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也许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眼中是有趣的,是多彩的,是值得一看的,所以人们便借助便捷的交通工具来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地方,一看究竟。一来一往,旅游便越来越流行。

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情,使得一个地区因为这些而闻名,人们便将这些特色保护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借此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观摩,并且通过旅游,交换思想,学习文化,补全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的特色也能随着时代而更新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使得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从中陶冶身心,升华内心,给自身带来愉悦,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五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对旅游审美行为的影

响的思考

一、审美

(一)、旅游审美文化的类型: ⑴ 然审美文化: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也可谓之物态审美文化; ⑵ 社会审美文化: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

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 ⑶ 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品发生“同构” 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

(二)、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⑴ 耳悦目: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验的愉快感受; ⑵ 悦心悦意: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 ⑶ 悦志、神: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活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奋昂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

(三)、中国传统的旅游审美思想:

⑴ 家:君子比德、中和为美; ⑵ 道家:澄怀味象、自然为美; ⑶ 佛家:禅悟之美、圆融之美、空灵为美。

(四)、风景审美方法:

观景先知、动静结合、变换视位、选择时机、抓住特点、调动情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国传统文化把天地自然看做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关爱,把自然与人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为:宗教观上神与人的统一,人对神敬畏和顺从;

宇宙观上人与自然的统一,比如老庄思想主张顺从自然、贬抑人为;

伦理观上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比如儒家思想的天命观赋予 “天”以道

德的属性 ,强调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

2、忠孝为本的道德观(亲若在 ,不远行)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社会,个人的言行要受到严格的道德制约。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中国伦理以家族为本位,“忠” “孝”是整个伦理的核心,形成以“五伦”与“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价值体系。

“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举例: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 ------《忠经》

3、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是道德规范,利是个人利益;中国传统思想注重人的行为要与道义、道德相符,而不计较功利和物质利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成其利、致其义” “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叶适)

4、整体而模糊的认知观:

I. 中国传统认知观具有整体性、模糊性、直观性。

中国人习惯于将具体的事物放在整体中加以认知,倾向于认为个体只有在整体中的等级次序中才具有审美的价值,整个宇宙乃是由具有相似性的互相联系,尊卑有序的各种事物构成的和谐的整体。

中国人对客观的认识往往有模糊性。 与西方的重逻辑思维不同,中国人对整体世界的感知更多是从自身、从内心、从直觉来感知,有一种以主观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倾向。

5、重储蓄、轻消费的消费观

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使物质财富增加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人的物质需求,为调节因财富不足生成的社会矛盾,重储蓄、重节俭的观念应运而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勤俭节约被看成是高尚的行为,受到尊敬和赞美;大手大脚地花钱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II. 中国人消费行为特点:

1、储蓄型消费理财行为

2、积累型商品购买行为

3、自给型家务劳动行为

4、节约型产品使用行为 举例: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尚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6、美善统一的审美观

在真善美三者关系中,中国传统观念尤其重视善。儒家的审美理想,就在于善与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亦即“尽善尽美”。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闻天籁夫。” --《庄子·齐物论》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1.尚 近 轻远的旅游距离观. 2.崇尚自然的旅游游乐观 . 3.重义轻利的旅游价值观 . 4.量入为出的旅游消费观 . 5.结伴而行的旅游团体观 . 6.求真向善的旅游审美观 .

二、中国现代传统文化观念和消费行为:

1、充分利用现在化设备

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思想, 即人可以统治自然界,人们追求知识、认识科学的目的是为了在行动上支配自然。所以现在旅游文化重视自然科学的传统带来了科学技术。如:多功能自动设备自动景点讲解机等

2、个人本位

现在旅游文化注重个人的价值。它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立。在旅游文化中,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反映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不拘泥于传统,追求大胆设计。

3、利润文化

现在的旅游文化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各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地方甚至打起了“西门庆潘金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念头。

(二)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1.强烈而多样的旅游消费动机 2.个性突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 3.求真求知的旅游审美观。 4.个人为中心的旅游组织观。 5.享受性旅游消费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差异对旅游审美行为的影响

1、现在的外向、扩张型的全球性文化和中国传统内向、稳重守成的大陆性文化。

2、中国的故土情结和中国现在旅游的扩张文化。

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形态的封闭性、人员的稳定性造成中国文化安土重迁。区域性的亚文化以方言、服饰、饮食、习俗等为外在表现形式稳固发展,因此造成个体对故乡严重依赖的心理情结。  现在是不断寻找新的资源和市场。

三、个人总结

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全球化,当然这样极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

1、中国的经济得到的飞快的发展

2、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3、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是旅游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坏处:

1、是旅游具有很浓的商业气息

2、没有传统旅游的惬意

3、破坏了生态平衡

4、破坏了原来的文化风格

上一篇:职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下一篇:职工业务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