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

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几千年的传统, 从事此行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已取得累累硕果,作为一名烹饪、饮食文化工作者,笔者在借鉴先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谈一些看法,遂成此文。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们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就有中国餐馆,中国饮食可以说是“ 食”被天下,这现象早在本世纪初就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说: “ 我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 饮食”与“ 文化”这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一旦历史性地结合就成了“ 饮食文化”。然而饮食文化的发展已有数千年,从事此行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已取得累累硕果。笔者不才,在借鉴先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大方之家。

谈到对饮食文化的继承,目前学术界存在着浮躁的态度,各大烹饪院校的学子普遍注重工艺操作,而轻视了饮食文化理论的研究,从而导致饮食文化不能很好地渗入到烹饪教育中,对烹饪教育不能产生积极效应。

说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对中国食谱及对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然而要想很好地继承我国优良的饮食文化传统,就要以一个比较的态度来对待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饮食生活方式角度着手,而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的饮食生活方式。

饮食与文化的结合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它赋予纯烹饪工艺更深的文化积淀。而这种突破堪喜堪忧:其喜在于继承了不同的饮食体系的诸大流派;其忧在于食古不化,创新不足。“ 饮食文化”要丰富发展,切须以求异思维为先。创新是一个层次性很强的概念。日常操作中,我们总是对菜肴进行创新, 这只是一个低层次的创新;而对体系结构的创新则是对饮食文化的高层次创新。饮食文化体系包括:中国烹饪工艺文化、心理学、宗教、民族、民俗、文学、历史学、饮食关系学、饮食营养与卫生、面点文化、酒文化、菜文化等,这些都是相辅相成,触类旁通。对饮食文化的高层次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饮食体系中某些元素的重新结合,从而产生新的事物、新的理论。

对饮食文化的继承与研究绝不可走极端。饮食文化起源于烹制熟食,在烹制熟食时,切不可对色、香、味、形过于追求,走极端化。比如说, “ 色”即颜色。《尚书》有语云: “ 以五彩章施于五色,作眼。”在西方将红、黄、蓝作为三原色,在东方(中国),把红、黄、蓝、白作为正色。而根据这些正色,原色可以调出无穷无尽的色彩。

中国菜历来注重色彩鲜明、和谐、悦目,意在刺激视觉,强化人们对某一道菜肴的好感,从而达到“ 先声夺人”的效果。

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 采菜容花,去心,带汤焯水,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界之霞,名‘ 雪菜羹’”。这道菜红、白相间,其美程度可想而知。又如同《武林故事》中的“ 荔枝白腰子”、“ 水晶脍”等,也是以色彩取胜的作品。然而,任何事物均有一个适度与限度的问题。时下,饮食界一味追求色泽艳丽的夺目之效,眩众之目以取得宠爱。然而却不知道菜肴之色犹如女子之妆,不一定非得大红大绿。“ 浓汝”堪佳, “ 淡妆”未必不好。而片面地讲究色就造成了滥用色素,既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感,又危及众生,缺乏科学性。这种做法违背了饮食的本意,中国饮食一直与养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历来有“ 食医同源”、“ 药膳同功”之说。菜肴之色以顺其自然,突出本色为佳!

中国曾一度闭关自守,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鉴于此,作为饮食文化的接班人、继承者,我们要竭力促进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使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延伸。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彼此学习,相互渗透、影响,共同进步,为东方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文化交流是双向影响、相互吸收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往往有一个文化倾向。比如说:古代是中国文化输向日本,而现代情况则发生了反向的变化,饮食文化的交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是一个岛国, 平时人们多以海产品和蔬菜佐餐,性喜清淡,故没把中国人喜食的红烧鸡、鸭、鱼肉学去,他们不太喜欢吃淡水鱼⋯⋯当然,在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中并不是兼收并容,全盘吸收,而是经过筛选、消化,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继承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寻求其正确的发展道路,实际上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谈了几点看法:

一、把中国的饮食文化转化为全球性的商品

把握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国的道佛教饮食文化,整理中国民族饮食文化,开拓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都可以从中采掘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居民认同、愉悦的美馔佳肴来,转化而成为全球性商品。

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相比就有优势:

(1)它有浓郁的东方情调;

(2)它有悠久的历史;

(3)它有全民重食事的社会心态。

二、弘扬民族饮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四大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的进化史上,有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由此派生的饮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使中国的饮食人文活动表现得多姿多彩。其中食品生产制作的许多发现创造和实践及其文化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饮食文化的内涵,而且为推动世界饮食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循着中国饮食文化活动的轨迹,透视现代食品工业进程中的种种文化现象,这对今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发展道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改善饮食结构,发展食疗品种,推出食疗菜系

在膳食结构上,确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多样食物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合理平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膳食营养模式。

食疗学是中医学和烹调学结合开出来的一朵瑰丽之花。它包括药膳、药制饮料和药制食品等内容。人类的疾病,多半是由于缺乏某些养料,或饮食失衡造成的。由饮食造成的疾病,就需要用食疗解决。今天国民卫生事业从医疗型转向预防保健型,食疗的地位也就更为突出。

另外,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趋势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详叙了。

△绿色食品大量走上餐桌;

△驯养特种动物,培育特色植物,开拓美食资源;

△食品生产工业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烹饪工业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典范,挖掘、整理和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者:李亚东 徐广平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法律文化体系的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我们应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们当前的社会变迁与生活的现代法律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构建;特征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范畴,指的是人类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创造并保存下来的所有内容的综合。文化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其内容外延来看,它具有创造性、保存性和传递性等特性。“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淀,是文化中保存和传递下来的那部分,是由历史凝聚而延传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总和。传统文化具有十分多样的内容与极其宽广的外延,社会中的阶级、民族或群体的那些惯常的制度、思想、礼仪风俗、心态、工艺传统、行为习惯等都是其要素与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也是修养境界。(2)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3)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2.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

在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而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可见,传统文化应当包容在国学之中,应当是国学的基础和母体,也就是说,没有文化传统就没有国学,没有文化传统国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载体,国学当中所包含的学术部分,应当是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分类及研究。所以,这里我們不是研究国学,而重点是为了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出与法制相关的内容及精髓。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可以概括为: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包含了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反对把“中庸”观念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认为,此说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到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他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也有的学者(许思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还有的学者(杨宪邦)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的学者(刘纲纪)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2)自由精神;(3)求实精神;(4)应变精神。。有的学者(司马云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有的学者(庞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至少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的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价值指向,以及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五个方面的内容,或者叫精髓。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治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思想遗产。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末期。在《说文解字》里对和谐是拆开解释的,“和,相应也”,

而“谐”则指“配合得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中和、和合乃天地万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因而,在治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大体包括人与天地和、人与人和、人与自身和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人与人和包括人和、家和、国和,人与自身和包括饮食之和、礼乐之和、音乐之和。和谐理念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礼”字意蕴丰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实质上“礼”就是“法”,人们必须遵守既定的礼仪规范,其中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论著,如果违反了“礼”,就要受到“法”的制裁,所以有云“出礼入刑”。有学者认为“礼法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经义来断事决狱,礼仪与律令同录,强调德赏刑罚必须与阴阳、五行、四时变化相符合,根据礼书规定和纲常伦理来施令与行法。

(一)我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刑事司法制度

“中”是和谐的重要表现形式。刑罚尚中思想体现了刑事法律中的和谐观。在西周刑制中,“中”具有折狱持平、不枉不纵、无所偏颇之意,被作为能够致“和”的刑罚原则而频繁地被运用。《尚书·立政》在谈到断狱时强调:“兹式有慎,以列中罚。”这里的“中罚”是指在运用刑法规制时,要做到“咸庶中正”,在刑罚适用上,把刑罚是否中正合宜作为是否为祥刑的判断标准。在司法诉讼上,强调“非佞折狱,惟良折狱”,诉讼过程中折狱官员要“两造俱听,师听上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并进而提出了疑罪从无的赦宥原则,即“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在定罪量刑上,强调“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提出了“刑罚世轻世重”的刑罚时变观。

(二)我国古代和谐思想与息讼求和理念

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是我国古代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目标的终极体现。这种对和谐的追求,在诉讼中就演化为“息讼”和“以和为贵”的要求。于是,和解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古代,和解制度早已存在,只是在具体内容和指称上与现代的和解有少许的出入。如清代的地方审判中,一般允许调处与和息。“由州县官或两造亲友、地方绅耆调解两造之诉讼。谓之调处。调处之结果多为和息,和息含有和解及息讼(撤回诉讼)之意”。此即可理解为调解与和解。清律中有关于私和范围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地方官员在是否准予私和上,有一定的裁量权。少数地方官员谨慎私和的使用,大多数州县官主张调解或自行和解。“词讼之应审者,什无四五,其里邻口角,骨肉参商细故,不过一时竞气,冒昧启讼。否则有不屑之人,从中播弄,果能审理平情,明切譬晓,其人类能悔悟,皆可随时消逝。间有准理后,亲邻调处,吁请息销者,两造既归辑睦,官府当予矜全,可息便息,宁人之道,断不可执持成见,必使终讼,伤闾党之和,以饱差房之欲”。

我国古代民刑不分,因其多是邻里纠纷而起,主张能息则息,尽量减少诉讼,此种方法既不伤和氣,又能息讼宁人。在具体的私和方式上,调解与和解并存。调解可以是州县官员调解,也可由两造亲友调解,也有地方绅耆调解。“勤于听断善已,然有不必过分皂白。可归和睦者,则莫如亲友之调处,盖听断以法,而调处以情,法则泾渭不可不分,情则是非不妨稍借,理直者既通亲友之义,义曲者可免公庭之法”。“遇民来诉,批所知相近之士耆处释,即令来诉者持批词给之,立言剀切,足以感人,必有极力排解,以副官指者”。。这是调解的几种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双方自行和解。

(三)关于礼治与民法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名分”,其具体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的等分上,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等伦理纲常关系,其进一步衍生为所谓三纲五常。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中国的这种“礼治文化”是中国社会能够维系数千年而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是以深厚的人类道德感情来维系的,而不是通过法治的方法来维系社会。而人类的这种道德感情是温情脉脉的,是无私的、温和的,这与西方所谓的法治文化的陌生、自私、冰冷的特性是格格不入的。中国直到现在还是一个熟人和人情社会。这就是中国的所谓“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通过理性计较自己权利的得与失,即所谓“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这与西方的以“契约原则”来维系社会,进而把契约的理性计较私利原则扩张到人类的所有生活领域,使人逐步变成了一个精于计算私利的冷漠的理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权利关系截然不同。“礼治”或日“礼乐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的、温情脉脉的特征,恰好可以弥补“契约原则”的自私的、冷冰冰的特征所带来的那种冷漠的理性的不足;而“契约原则”也可以多少填补因过于强调“礼乐文化”而导致的因漠视私利而抹杀人之个性、影响社会发展的惰性。因此,从民法上讲,既可以在家庭法(家事法)中体现温情脉脉的“礼乐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在人格权、物权、债权、侵权等民法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契约原则”,以鼓励人们创造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礼乐文化”的内容就包含了民法中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尊重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礼乐文化”中的所谓“仁”与“义”就包含了公正、尊重公序良俗等民法原则。所谓“仁”即仁爱、正义、性情和善良,“义”即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这里的“仁”与“义”实际上就包含了追求公正、公序良俗等含义。“信”即确实、信用、相信,其中就包含了言而有信等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并不是和“契约原则”完全对立的,二者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因此,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将二者融合,使之共同适用于中国的民法体系,以体现和谐民法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现象呢?笔者认为,从表象上看,现在中国的文化已经呈多元化了,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特别是受到生存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主题中确实有功利和商业炒作的成分,体现出了现代人对金钱权势的贪婪。有人说中国

的文化正处于半沙漠状态,缺少沙漠甘泉一样的慰藉人们心灵的东西。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还不是很强烈,在世俗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一切向钱看齐。这只能说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情况,不可能全面。文化很难有独立的时候,一般是工具,它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特色。在我们现在的文化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判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标准和影响。

简单来说,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大陆文化。同时它又是一种小农文化,有一种乡土情结。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国,人口流动性小,所以中国文化要以血缘和土地为中心。中国文化追求一种稳定性,这与海洋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丰收就必须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而西方文化却不这样,他们会投机,一次出海搞到的东西可能够一年用。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有了很多的闲暇时光,可以去钻研艺术和科学,而中国人没有这些闲暇,只能讲求务实主义。在中国,技术的地位要高于科学。比如,古代中国的农学、医学、兵学、天文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为中国人有种实用理性主义,一门学科必然要有“某某之用”才算好,否则只能是奇技淫巧。

由此而来,中国的社会特征是宗法文化。拜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亲戚平时可能不会见到,但每年一定要去拜年,这样才能一遍一遍地确认关系。中国人认为,家为立国之本。古代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由县衙管理,而不必设置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民政局,就是因为这一点。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什么事情一旦闹到衙门去了,必然就是刑事案件了,所有的民事纠纷在家里都能解决。这样,家中的宗族长就极为重要,要靠他调解家庭关系。在宗法文化中,人们必然要看重祖宗,看重传宗接代。祭祖成为中国人很重要的宗教活动,有什么事情都要向祖宗汇报。因为有祖宗时时关照着,中国人不是孤独的,古代中国人也不可能产生后现代的那种被抛弃感,每一代人,都与他们的祖宗和后代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新儒家的徐复观认为是“忧患意识”,这从围墙文化和盆地文化中能够体现。而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与之相对,西方是罪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古时候有不改其乐的颜回,当今有善耍贫嘴的张大民,这就能体现出中国人的“乐”。庞朴把这两种观念结合起来,认为中国文化是“忧乐圆融”,是一种中和的文化。中庸之为德,求和而不同。从整体上看,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内部多元而又统一的大陆文化。

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很好地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能做到身心和谐。而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灵肉分离、情理分离的。第二个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第三个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的宗法文化要求社会和谐。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降低了个人的价值,抹杀了个性。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它对个人价值保护不力。但总的说来,中国的现代文化呈多元化,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四、中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构建

上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内。这些文化特征直接影响和导引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中国人的生活。比如,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的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直接反映。再比如,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奢华等,司法中提倡的庭外调解、庭前调解,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等,立法中所表现出来的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间的妥协,法律条文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究竟对中国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无益,笔者觉得不能够一概而论,而应当予以分别地分析和研究。

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尽是糟粕,其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崇尚忠恕的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对于家庭的孝悌思想,忠于国家的爱国精神等,都属于可以经过扬弃而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而对于其中的小农文化、围墙文化、宗法文化中的家长意识和作风、国家政治制度的专制思想中的扼杀和压抑人的创造能力和激情的部分,以及过于现实的市侩文化,崇尚权力轻视民权的文化等,则要采取批判和抛弃的态度,逐步将其进化为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尤其要对西方文明中的诸如海洋文明、多元文化、商业文明等加以认真地研究和借鉴,其中的海洋文明内涵极为丰富,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这对我们构建现代商业文明和法治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体到我国,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法律文化以适应我们当前的变迁与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国家的立法、司法的进程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一种法律文化,法律文化能够描述某一整体法律体系的潜在的特征——其主流观念、品位与风格。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有它自己的法律文化,而且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相似的。法律文化并非一个单一概念,它标示了对于文化层次和文化畛域的一种巨大的、多层面的概括,而且文化层次和畛域的内容、范围、影响在国家法律体系、制度建设和实践中的作用,是其他领域所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政府的法制观念是与一个国家、民族的法律文化的先进与否,公民法律文化的程度高低紧密相关的。目前我国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法院执行难问题,恶意诉讼问题,腐败问题,公民守法问题,交通肇事、交通逃逸,安全生产问题等的解决,都与法律文化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法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我国现行社会条件下的法律文化的特点、内容、优势的研究,培养公民先进的法律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

美国作为普通法的典范,在20世纪中叶以前将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文明向世界各地兜售,而近几十年来,却不断反思,不斷自我攻击、自我揭露、自我否定,不断扬弃,不断变化、取长补短。这是一种务实的、进取的文化和精神,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两大法系在立法技术上也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相互借鉴,进而得以不断地发展。我国作为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亟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律体系,应当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扬弃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前进。

(三)法律文化的多元化应该是我国的方向

法律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它对于我国同样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对待外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如何建立和发展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法律文化,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对待民间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从法律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去考虑,关注它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一面,既为丰富我国的法律渊源,也为我国推进立法和司法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为主

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强烈的尊重感和较强的权利观念为重点,要培养一种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以尊重权利为荣、以侵害(损害)权利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在构建法律体系的时候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在全社会确立一种守法者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和优厚的待遇,而违法者则必须付出较守法者多得多的成本和代价的环境,造成一种使守法者自豪、违法者却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中国真正走向权利与法治的时代!

作者:苗延波

第三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策略的探究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亟待提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增加中国文化输出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教学策略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文化、中国模式和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重外国文化输入而轻中国文化输出”的教学思想,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输入性的文化理解而忽视共享性和影响性的文化输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大多以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为主,涉及英语国家的衣食住行、娱乐休闲、历史地理、政治宗教和价值观念等。大学英语教材中鲜见有关中国的题材,特别是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在有限的中国文化内容中,缺乏当代中国文化的有力声音,中国文化内容更多地集中在反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文化,甚少反映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授课方式上,通常是通过听力、提问先输入相关的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然后进行课文解构,最后通过翻译或写作练习来完成语言输出,检验英语学习成果。英语学习成果偏向于用英语介绍英美文化,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输出的训练相对不足。例如,学生能够用英语比较全面地介绍圣诞节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意义,可是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时,学生只能只言片语、含糊不清地说出几个句子,这表明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性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输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增强大国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减少意想不到的误解和冲突。例如,学生接受批评时直视老师的眼睛在中国文化中被看作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甚至是挑战权威的表现,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作礼貌的行为。因此,受批评时,中国学生往往低头不敢直视老师,这在外国老师看来是很无礼的。在自己文化中礼貌而得体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冒犯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会和不愉快。如果我们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日益推广,影响力日益扩大,类似的误会就不会发生了。

三、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的策略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理解主要是侧重促使學生“理解其他民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被其他民族理解”也成为了英语文化理解的一部分。而要“被其他民族理解”,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文化交融的时代要求,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教学策略,灵活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

1. 文化对比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将中外文化内容融入到课文中去,采用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 第二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跨文化的学习,课堂提供了进行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和平台。 文化比较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既可以是词语含义的比较、语用表达的比较,也可以是文化习俗和观念的比较。初级阶段可以紧密结合英语口语会话材料,解释中国文化下的日常用语语用规则,如称呼、问候和道别、感谢和道歉、敬语和谦语、褒奖和谦让、宴请和送礼、邀请和拒绝、隐私和禁忌等。这些内容既是语言功能教学的范畴,又是语用文化教学的内容,后者关注的是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上述语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明显的例子,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的。这类语用规则体现了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与和谐、尊重关心他人、谦虚律己、热心待人的传统美德。中级阶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可以适当增加中国国情知识的介绍。除了常见的介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四大发明)和民族文化的内容(如书法、太极、舞狮、剪纸等)外,还要有意识地选择补充能够反映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高级阶段可增加“主观文化”的教学,结合较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内容,如比较中外不同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特征的理解,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此外,通过文化对比,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行为和观念的宽容度,在开放、包容的姿态下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今世界各国发生的时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国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对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词汇联想

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个国家的民族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该民族语言所特有的社会历史色彩。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不仅具有概念意义,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思。词汇是文化的缩影,词汇文化的输入有利于学习者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提高记忆效率,掌握地道的用法。通过词汇联想,可以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中外词汇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从而领会藉由词汇内涵意义差异所揭示的不同文化差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阅读或课后练习材料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若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进行词汇联想教学时,首先,教师将这些词汇写在黑板上或者呈现在PPT上,让学生展开联想;然后,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由这个词联想开来的其他相关词语,老师写在黑板上或PPT上;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列出的相关联的词,进行比较、组合;最后,老师解释这些词在英语或汉语文化中的内涵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象征意义以及常用搭配,把中国人通常会联想到的词汇与外国人通常会联想到的词汇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学生在学习英文单词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外文化。以“breakfast ”和“authority”为例,学生可能会联想到以下这些词,借此可以很自然地进行中外饮食文化和权利距离文化的比较,寓中国文化于词汇教学中,既帮助学生扩展了词汇,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breakfast: milk, coffee, bread, jam, butter, porridge, noodles, dumplings, steamed bun, soybean,milk

authority: respect, challenge, equal, superior,inferior, obey, power, expert, leader,flatter

3.角色扮演

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合中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紧靠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真实的社会交往中进行语言实践,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除了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与外国人交往,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让对方更多地了解和适应中国的文化,中为洋用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设计有关中国文化项目的练习,将文化知识转化成技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展现中国文化。角色扮演的交际活动形式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语用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提高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学生可以了解语用规则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理解语言使用背后的文化含义;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交际能力,体现了语言形式、功能和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的交际活动时,首先,围绕活动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教师给出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接着,学生分角色扮演,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最后,让学生点评各组表演,教師进行总结补充,指出学生角色扮演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或外国文化环境下是否得体、礼貌。

结语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增加中国文化输出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彭熠.“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新翻译题型的分析研究[J].云梦学刊,2015(36)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

[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冯红琴1975年生,女,浙江临海副教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冯红琴

上一篇: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本科毕业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