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期末卷

2022-09-09

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期末卷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

——

走 进 智 者 的 心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姓名:赵欢欢 学号:20121003303 班级:化工12-1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_____走进智者的心灵

(一)走进孔子

这学期我很荣幸地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同老师一起重温我们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感受到了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伟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被沉淀了许多。走进智者的心灵,让我见识了至今被视为千古绝唱的诗词、琴棋书画以及伟人的情怀,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我领略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让我不禁肃然起敬。早在几千年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思想来教化自己,教化世人,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如今还在教化着世人。首先,我想从“仁”谈起。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它是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并强调“德治”,德治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并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他的这种思想至今仍然洗礼着世人的心灵,爱作为“仁”的实质,是我们当代人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之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连最起码的善良与爱的都没有,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的,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充满血腥的世界里。八点几级大地震将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豪情壮语也只是说而已;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将会处于自相残杀的利益纠纷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不管现在有多少老人跌倒也不会有人去扶,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于无谓的伤痛之中。我们的生活将会处于无边的阴霾之中,天空不会如此的蔚蓝,鸟儿会绝种,也不会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总之,一切的切都将丧失最美好的一面。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义”在当今社会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人做事情十分崇尚讲义气者,是我们这个社会发扬人道主义必不可缺乏的气概,大义凛然在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一丝正气。同时他的“礼”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并非仅仅指的就是人情世故中的礼尚往来,现在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明’“礼”诚信也纳入到了我们的方针政策之中,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他的“智”更是造诣极高,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令我觉得很遗憾的就是,如今我们对“智”的理解太肤浅了,我们仅仅把智理解为智商,而忽略了它最本质的含义。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孔子思想中“信”的看法,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被人信任是一种十分幸福的事情,那是做事情基本原则,曾经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了,我想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了,相互的猜忌会让人们不愉快。“商道酬信”已经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真理,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是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

走进庄子

在很久以前我读了庄子并且也读了于丹老师的对庄子的解读,我对庄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就是如何用平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来看待周遭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最根本的属性,要顺其自然,做事情不能本末倒置,超越名利,不为外界的表象所迷惑,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金钱、名利、地位哪一个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可是,往往很多时候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在长期的追逐中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堕落下去,所以,正如庄子的想法不妨抛开一切杂念,用一颗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一切。然后迎难而上,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世界。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中却蕴含有大智慧。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他的《逍遥游》了。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片海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智者的高尚灵魂,带给了我精神上的财富,我真心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博览群书,体验更多的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文化:1)广义: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2、宗教:宗教是以对神灵或超自然力的信仰为核心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一种行为和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文化系统。

3、图腾信仰:是原始人将动、植物或天体等无生物视为祖先,认为它们进入了人的生殖序列,成为人类自身繁殖的某一性系(男性或女性始祖);同时,图腾也是部族的标志、旗帜或图腾。

4、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道教从产生时起就表现出宗教“杂家”的面貌。

5、三礼:是中国礼学和礼制的渊薮(sou三声),奠定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三礼之学”。

《周礼》 原名《周官》 是一部通过管制来改变治国思想的著作,成书年代说法不一

(西周到汉王莽时代)记录五礼及周代的官职。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仪礼》 共17篇,记载上古社会的礼仪规范,成熟最早,文字古奥(包括士冠礼、士婚

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士丧礼等)

《礼记》 是对《仪礼》的解释和论述,对礼的理论层面的问题的阐述注意发挥礼义,论述

的问题多具有普世价值,文字平易,颇有文采。又称《小戴礼记》

6、孔子:公元前44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路过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中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

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其为“至圣先师”。“万事师表”。为中华民族建

立了道德观和价值观。

7、三孔:

1)孔府:衍圣公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始建于宋代(1308年),是我国历史上延

续时间最长的封建贵族庄园。孔府是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a主要职能:奉祀孔子,护卫孔子林庙,宋以后

加了管理孔氏族人,管理先儒后裔等职能。

2)孔庙:致圣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孔子逝世后,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隋以后扩建,明代奠定现有规模。

3) 孔林:亦称宣圣林,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

地,有坟冢10万余座。

二、简答题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结果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最活跃

的因素

2)制度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形成的约定成俗的习惯定势

特征 A 以民族风、民俗的形态出现B 反映在日常生活C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 4)精神文化:是人类升华出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的和。

2、中华文化起源的主要集团及其包括的部族

西北的华夏集团:黄帝族、炎帝族、祝融组

东方的东夷集团:大昊族、少昊族、蚩尤族

南方的苗蛮集团:三苗族、伏羲族、女娲族

3、佛教高僧及其贡献

东晋 法显

1)于399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求学

2)前后历时14年,九死一生

3)首次把律藏传人中国

4)撰写《佛国记》

5)中国古代以亲身经历介绍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第一部旅行记

唐代 玄奘

1)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法历时17年

2)带回大批经、律、论并翻译

3)弟子写《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史学、佛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唐代 鉴真

1)六次东渡,双目失明,66时东渡承购,历史12年

2)知道弟子建成日本律宗的传法基地------唐招堤司

4、解释古礼与今礼的差别

广义的礼(古礼):1)本谓敬神活动,引申为表示敬意

2)再引申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整个仪式。如吉利、婚礼、丧礼

3)后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内容

礼:社会活动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格习惯而形成的各种礼仪礼节,伦理秩序,行为准则

和各种国家法律制度。

侠义的礼(今礼):指人际交往的礼节,即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示尊重的过

程。

5、解释五礼的内涵(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祭祀天地,礼先的礼仪,铭记恩泽,表达敬意

凶礼:主要指丧礼和荒礼,祭祀逝去的亲人,表达敬意、怀念和安慰

军礼:军队训练、出征、凯旋的意识,表达对国家主权的敬意

宾礼: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往来交往,对对方的敬意

嘉礼:合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仪式。如冠礼、婚礼等

6、解释士冠文化

士冠礼-------成人仪式

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

《礼记 内则》说 六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

八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

九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

十岁,学习文字、礼仪以及日常应对

十三岁,学习音乐舞蹈,诵读《诗经》

十五岁,生体发育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够独立面对社

会举行成年礼

《礼记 曲礼》

男子二十冠而字

成年以后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成年仪式意义何在?

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有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德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弟弟、臣下、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7、古代婚礼的人文内涵

1)婚姻之义:新婚于昏时而来,叫婚,新婚因之而去,叫姻,含有阳往阴来之意,昏时

是阴阳交接之时

2)夫妇是人伦之基,“万世之祖”婚礼是“礼”之本,稳定国家

3)议婚的定亲的意义(“媒人”忌草率苟合;私定终身受到耻笑;传宗接代,以示郑重;

送雁礼,于是吉祥,好兆头)

4)无当事人选择的自由,不关注个人感受

8、孔子仁的思想

1)“仁”规范人的行为思想

2) 什么是仁?

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应达到的思想境界,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规范

3)仁的内涵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有仁到礼的途径 a.孝悌:(根本)属家庭层面,做到父父子子

b.忠心:属社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9、孔子的道德人格思想

1)以仁为本,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以仁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2)追求有礼、有节、有义、诚信、中庸的君子风范

3)积极入世,直面人生,心系苍生社稷,敢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0、儒家的价值观:

积极入世,降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功立业。 1)积极入世

a.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即三不朽。

b.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c.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国。欲制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德,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和,致

在格物

---------《大学》

格物:明辨事务,穷究事物的原理

致和:获取知识

诚意:意念要诚实,不要虚假

正心:端正自己的心思,不要有邪念

修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齐家:整顿好自己的家族

治国:治理好自己的诸侯国

平天下:统一天下,安定天下

2)重义轻利

认为追求利是人的本性,但义高于利,是人们要高层次的追求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孝经里关于孝道的理念

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是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的。 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3)、(孝顺父母的五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

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12、道的内涵

1)、道是世界的本源

2)、道是作用于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客观规律

3)、道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源深、玄妙、朦胧、恍惚。

13、三才理论(天人关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三才:天-----人(君子)------地

1)、人取法天地之性,与自然相融合

2)、德才兼备是人素质的最完美的表现状态 3)、自强不息,是儒家积极用世精神 4)、厚德载物,是道家涵容的心态

14、中国古代哲学的变化观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并在阴阳的作用中向前发展 《周易》的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变化观:矛盾观,发展观,内外因结合的动观

15、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1)、以木结构为主,注重群体结合的美,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为主 2)、注重多样的装修和装饰,并于建筑物上施彩绘

3)、尊重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4)、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5)、体现出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期末一级复习资料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一. 周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缘起

1. 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的文化转向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勃兴,巫史垄断神坛,执掌学坛,不仅奠定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格局,对后世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系列特点:(1)学术与政治纠缠(2)神学与科学交织(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4)在社会科学方面文,史,哲汇通。 2. 周文化对儒家学说的影响

(1) 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首次提出“德”的概念,作为统治者“宜得宜民”的理论依据。“德”具有宗教,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理论内涵,其中伦理为核心。统治者只有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得宜民”。 (2) 制度创新:宗法建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血缘关系 (3) 政治思想: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的政治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在:

a.“明德慎罚”,“敬德保民”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渊源 b.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孔子推行的“礼治”正是对周公遗风的发扬蹈厉。

二.孔孟与儒家文化的产生

1.孔子学说及其传播

(1)孔子成就

A.创立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说的特点:a.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b.具有积极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现实c.看重下层民众的力量,主张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生计,有一定民本主义色彩d.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e.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B.推动平民教育发展 C.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删定《诗》《书》,修订《礼》《乐》,赞《易》,修《春秋》

(2)基本思想

A.仁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仁的内涵:

a.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b.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c.最完全的人格内涵 d.人道之根本 B.礼制思想

孔子认为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礼坏乐崩的局面,才能复兴周礼。他提出正名思想,是为了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

a.将周礼的肯本归纳为正名思想,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更理论化了

b.强调道德教化 注:礼的辩证看法P49 C.认识论思想

a.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学而知之”是孔子认识论的主流 b.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c.强调知行合一 d.学思结合等学习方法

D.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2.孟子学说及影响

(1)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仁政 就是从根据这种本性提出来的。不忍人之心又叫恻隐之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

据此,孟子还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 a.“反求诸己而已”,也就是主观的反思,保持四心; b.“养心莫善于寡欲”,尽量减少欲望; c.休养“浩然之气”;

d.“求其放心”,如果有了违背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天赋的本心,把它找回来。

B.良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他认为,“问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习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他放弃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他还说,“尽其心矣,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只要充分发挥天赋的四心,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到天的意思,掌握天给人们安排的命运。

“尽心”,即孟子所谓的“思诚”是“天之道”,即天的根本法则,而“思诚者人之道也”,忠诚地实行“诚”是做人的根本法则,“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明乎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不必依赖于客观存在,只要在主观上做到“诚”,即“明乎善”,万事万物就都具备在我心中了。

C.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D.“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主张推行“井田制”,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辉煌命题。 民本思想的论述有: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

孟子的上述思想达到先秦民本思想的最高峰。

注:孟子井田制的实质P55:孟子一方面希望用这种土地制度来限制由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另一方面,又企图用这种剥削方式来束缚农民,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领主的剥削。 三.宋明理学的流变

1.北宋五子与宋代理学的开端和奠基者

北宋五子指:周敦颐(理学宗主)邵雍(象数学家)张载(关学领袖)程颢,程颐(理学的奠基者) (1).周敦颐

a.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

把道教的“无极”视为宇宙的本源,把儒家的太极视为无极的派生物,由无极而为太极,由太极的阴阳运动而生五行,由五行的运动而生万物,生男女,万物生生变化无穷。他构制的《太极图说》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

b.提出一种新的伦理观

以“诚”为最高道德伦理境界,更进一步将《太极图说》的宇宙图式与“诚”——“几”(善几,恶几)——“德”(爱宜礼通守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范畴勾通起来,从而显示了理学释道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以构造伦理哲学的基本趋向。

还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 (2).邵雍

以“太极”为宇宙的本体。他指出太极为心,以心为太极,则万事万物生于心;宇宙的法则就是我心的法则;人的认识不在于如何把握客观世界,而是如何认识自心。这样,邵雍便将儒学原来的经学传统转换为心性之学,从而为理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3).张载

他开创的关学和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力学的四大派。他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是一位唯物论的气一元论者,他以“气”为本体,解说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过程,驳斥了原始迷信到释道理论的各种唯心主义。然而,他和其他理学家一样,更为关注的是重建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他深入探讨了天(宇宙)人(万物)合一的关系,代表作《西铭》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他提出的“心统性情”,“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所知”与“见闻所知”等命题是理学基本命题。 (4).二程

2.二程的天理论:伦理的本体化

构造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认为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都是天理的表现,要顺应天理,所以要严格遵循封建秩序。他们把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伦理原则,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程颢:主观唯心主义,开启了陆王心学。

认为理心一体,万物皆在我心中,不需要认识了解客观世界,只要认识自心即可。

程颐:客观唯心主义,开启了程朱理学。

认为理重在指客观事物之所以然,一物须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所以万物之理就是一个天理。强调形而上于形而下的区别。

3.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1).自然观: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特别是程颐的理气说,认为理货天理是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基本的理产生承载。在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上,着意发挥“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源”。

(2).人性论:继承和改造了张载,程颐等人的思想,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纳入自己的体系。朱熹认为性是天理的体现,人是禀气而生的,万物也是由气而构成的。天性之命和气质之性分别的意义在于强调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克服人类的那些本然的劣根性,即要在其气质之性上下功夫。

(3).修养论:大体继承二程特别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在持敬问题上,朱熹把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两大修养纲目发挥为“持敬说”和“格物致知论”,认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足点,居敬不是目的,只是功夫,居敬的目的是“穷理”,而穷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指体验作为外在性规范的天理,“致知” 是指悟到伦理本体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格物”到“致知”实际上便是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即伦理学上的“自律”。

影响:经朱熹构造,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理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其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与自信。 注:王朱思想的异同P69 4.“宇宙即吾心”:陆九渊心学

从“吾心即宇宙”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礼也。”心和理是同一个概念,同为宇宙的本源。人的仁义礼智四端也是天赋予的,是人内心根本就有的,不用向外探求。

他认为,“自存本心”是人生的基本功,只要自存本心就能充分了解和认识天下事物和其理,做到一理通则万理通。所以,人最重要的就是向内用功,发明本心,按照发明本心的理来做,一言一行,自然都是对的,都是按照圣人的指导去做。

陆九渊的观点来自程颢,也继承了孟子“尽心”的学说。他主张“安坐瞑目”,显然收到佛教“顿悟”修炼方法的启示。 5.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 (1).以“心”为主体

张载建立了理学,朱熹集大成,而王阳明则造成理学的瓦解。“心学”是一种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以心为万物主宰,进而从主体的角度去关照万物。他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指明了人是世界的主体。

立足于心的本体论,王又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等重要命题。既然人人有心,人人心中也就有理。以心去裁判外间事物,一切是非价值便有了重估的必要。是与非,不听任于众口之然否,而定于吾心之会契与否。“满街圣人”即是证明。 (2).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知行合一也是强调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义处即是知”,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他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王还提出了“致良知”的纲领性口号。良知是本体,就无待于外,“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这就在强调伦理学的意识自律的原则上,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意识。 (3).学说影响

王的初衷是要修补由程朱理学僵化造成的封建意识形态的缺漏。他的“破心中贼”论鲜明地表露了他巩固封建秩序的宗旨。但高扬人的主体性,否认外在规范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也造成了对正统思想的一种反叛。陆王心学较程朱理学更有思辨色彩,对后世主张独立思考,冲破“坐而论道,不求开拓进取”的学术之风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但他对人的能动性的认识是全然唯心的,他把这种能动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仁爱之心对他人及天地万物的爱怜,以及由此情感而产生的仁民爱物,修齐治平等伦理,政治行动,而完全不领会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的意义。

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

一. 老子: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又道德经) “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宇宙论。

1. 老子的宇宙观

(1) 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

A. 道创生万物的具体过程: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一个阴阳未分的混沌的宇宙,二:阴阳二气;三:蕴涵阴阳二气于一体的“和”合之气)衍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 无中生有的过程,但绝不能归结为唯心主义。 C. 道与万物运动的永恒过程:由于万物的复归, D. 力,孕育着新的事物,酝酿着另一轮循环过

程。

(2) 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A. 道不仅是万物之源,而且为万物提供“自然主

义”的普遍法则。(自然: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 B. 深层观念:自然的便是最尊贵的,自然是最

高的价值,也是是事物存在于发展的最佳状态。

C. “道”创造万物和成就万物并不含目的性,从不

将万物据为己有而宰制之,也不试图得到回报。(“玄德”,即最高的品德)

2,老子的辩证法(是中国最古老而庞大的辩证法体系)

第一次提出了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最著名的命题“反者道之动”(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规律) (1) 反者道之动

A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

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运动,自己变化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

B.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总规律:反(其一: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盛极必衰,乐中生悲,否极泰来;其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其中蕴含着更始新生的观念)

重大贡献:第一个揭示了这种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并把它看做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

时代局限性:只发现了这一规律的循环性,而没有发现这种循环中还有前进和上升。

3老子的处事方法: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

老子不崇尚刚强,不主张从正面积极进取,而是以柔弱的,反面的姿态出现,应当说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总是有效的,有其局限性,从思维方式上看属于辩证思维中的逆向思维。

4.老子的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从自然现象中确定社会,人生的法则。 (1) 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自然无为”: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 具体内容:

统治者要少私寡欲; 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

从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出发,老子描述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实际上表达了老子对当时列国争强,权贵者贪得无厌,物欲横流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当然,老子为了让人们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主张放弃先进的文明成果而不用,这种对待文明成果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它所表达的“返璞归真”,知足常乐的价值取向值得当今人类深思) (2) 见素抱朴的人生观 观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于道德的自觉,而对道德的自觉恰恰表明了真朴的失落和人类自然天性的迷失。 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方法:a.少私寡欲(私欲是污染心灵,损害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不是要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恬淡为止,把私欲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使其不至于对社会和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主张:知足,知止。

B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这里的慧智:心机,奸猾,狡诈,巧伪,不是出于人的自然本真之性,不符合自然的原则:大伪。 二.庄子:道家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老庄道的理论重心不同: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且特别强调道和反的规律,特别强调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下等特性在社会活动中的策略性意义,而庄子则将道论的重心转移到讨论心灵的境界,追求精神上对世俗的超越。 1.逍遥避世的人生观

(1)追求“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

要达到没有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无己: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社会和自我;无待:不依赖任何条件。

庄子关于精神自由的思想的意义;Page85 (2)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

心斋:排除任何感觉,嗜欲,情感和思虑,停止任何器官和思维的活动,使心灵超然物外,保持绝对的虚静,安宁,凝聚与和谐。 坐忘:摆脱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排除肉体感官产生的贪欲,停止思虑活动,摒弃心智作用而产生的机巧和诈伪。

道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摒除了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规范的自由超脱的心灵或精神状态。 (3) 愤世嫉俗与安时处顺

A.庄子的哲学:一种寻求自我解脱和精神自救的哲学,是一种在乱世中如何做人的哲学。

庄子的避世只是躲避政治,而不是躲避人世,逃避现实。

不直接投身政治不等于不关心政治,处身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庄子,事实上是以批判者的身份或反面的姿态来关心政治的(超越现实的方式)。

列国倡导仁义,正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而是被统治者歪曲和盗用的仁义。

B.庄子倡导的仁义同儒墨宣扬的仁义的不同:其一是其真实性,不加任何虚饰和扭曲,其二是其自然性,即无目的,无意识性,丝毫不勉强,“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安时处顺具体做法:不谴是非,不违逆众人,不伸张自己的意志,不以人力改变自然,不为外物而动心,不以喜怒哀乐好恶内伤其身,甚至对死生也无动于衷。 庄子虽然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了“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而在内心却时刻保持着超拔的意志和孤傲的性格,时刻没有放弃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在现实中随遇而安,在精神上坚持自由和理想,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鲜明特色。 2.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从怀疑主义开始,相对主义是其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2)观点: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它们的性质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认识对象的不可捉摸性决定了它们是不可知的。 (3)结论:“万物齐一,孰短孰长”,否认了事物的差别,从而也就否认了认识的前提。

(4)缺陷:庄子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夸大到了不是当的程度,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从而否定了认识的可能性;由于夸大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否认判断是非曲直有客观标准,这就使庄子最终陷入了诡辩论。

(5)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是有贡献的。

(6)庄子指出,人们已经获得的认识成就都只是局部性的,他 称之为“小成”。在获得小成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满足于这种局部的,片面的认识,误以为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最高的真理而停步不前,并对其他人的意见采取排斥的态度。

(7)成心:人们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极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局限,这种自我中心必然会使人产生主观成见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例:整个人类都习惯一人类为价值判断中心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以己养养鸟,非以鸟养养鸟。“

(8)庄子的某些比喻虽然有诡辩之嫌,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剖析确是深刻的,对于现代人的环境保护工作很有启发意义。 三.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的新形态 1.黄老之学产生的历史与学术背景

A.战国中期一部分热衷于为政之道的道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将老子之学同春秋以来流行的“黄帝之言”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改造的结果;

B.学术思想互补,融合的结果;(随着变法图强呼声的日渐高涨,一些道家学者一改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开始积极地与统治者合作,将道家的理论同变法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打着黄帝与老子两面旗帜,用虚设假托的所谓黄帝之言改造了老子的学说,将探讨高深哲理,热衷社会批判,阐扬 清静无为和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的老子之学,改造为集中探讨如何才能富国强兵的为政之道的黄老之学,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C.从传统道家择取的“道”论的宇宙观,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2.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

概括: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兼采百家;黄老之学虽然兼采百家,但仍以道,法两家学说为主,其学说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为法家的政治主张寻找哲学依据,用道家哲理论证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一命题/基本思路”:道生法。 道生法的具体涵义:page92 4.“因人之情”的人性理论

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对人性问题的共同看法),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统治者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时就不能试图违背它;

黄老之学揭示出人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是为了对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进行理论论证。 道家最反对的:认为的改变事物本来的状态和性质; 道与法联系起来:“因”(方法论) 四。魏晋玄学与儒道合流 1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

(1) 反思秦亡教训与提出“无为之治”

陆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为汉初的政治,文化定下了基调; (2) 黄老之学的兴衰

黄老之学:以道家为基,吸收儒家;

汉初体系:A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指》B以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淮南子》(淮南鸿烈);无为新阐释: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因时而动,建功立业,批评守株待兔的消极无为论;淮南子总结秦亡教训,批评法家专制主义,“背道德之本”,主张“上无苛令,官无烦治”“仁义者治之本也”提出“因民之性而治天下”的统治政策;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不同:淮南子企图以道家“总统百家”,并且以这种“总统百家”的道家自居;

新道家与先秦道家区别的不同点:“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积极人生态度;

2,名教危机与玄学兴起 (1) 名教危机

第一标志:名教的道德哲学收到全面挑战;

其他:制定的“君子风范”,妇德,妇言等封建礼教遭到全面冲击; (2) 玄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背景:汉代以来的仕进制度以察举,征辟为主,以维护名教为宗旨; 玄学发展自老庄哲学,经典:“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弊端:玄学家们对名教虚伪礼仪的抨击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当时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

实际开创者:王弼《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

代表人物:嵇康,刘伶;

道家精神外在:任性而为,放荡不羁;内在:逍遥处世,以达于心灵的自然超脱; (3) 玄学的文化特色

A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论题;B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的本体论;

例:才性论正是从气质差异的内在把握上去诠释人的才性的不同; 魏晋六朝的“神鉴”风气深切渗透于同时代文化人的艺术价值观念与审美意绪(谢赫的绘画方法“气韵生动”,山水诗,隐逸之风) 追求无为:并非本性,只是在理想无法改造,征服苦难现实面前所采取的一种维护自我的精神,维护人格理想的方式。 五.道教的产生与特点 1前道教时期(酝酿期)

围绕“神仙说”,与神仙说泛滥的同时,又有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的结合;

2道教开教时代(东汉末年)

特点:道派繁多(南方五斗米道(天师道),金丹道,灵宝派,还有一些杂散道派),属民间宗教;

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德政治目的:推翻“苍天”(东汉皇朝),代之以“黄天”(农民起义军的政权); 3道教确立时代(南北朝)

首用道教: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 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流派基本定型;

两晋后,由民间走向官方;唐代,繁荣昌盛;宋元明,无太多发展;明万历后,趋于衰退; 4道教的基本特色

(1) 思想渊源(杂而多端)与宗教内容的本土性

道家哲学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主干,同时吸取儒家及墨家思想,还有远古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巫术,神仙传说,成仙方术,谶纬之学以及黄老思想; (2) 神仙世界的本土性

教旨:成仙;主神:早期多元性,中黄太一,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玉皇;宋代:以轩辕为始祖,称昊天为玉皇大帝,最高神; (3) 教旨上的本土性

以长生成仙为目标,浓烈地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具有“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的“勇猛”气势,恰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的体现。 5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功能

(1) 它以“长生不死”的追求满足了人们惧死乐生的心理愿望; (2) 构筑的“神仙乐园”满足人们对社会和谐安乐的追求这一心理愿望的功能,在乱世往往具有一种政治理念的色彩,成为人们革故鼎新的思想武器;

(3) 在社会涵盖面上,道教是一个包括了宗教化的道家学说,神仙说和修仙方术以及民间疗病去灾的鬼道在内的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在教团组织上,道教主要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符水道教;多层次的宗教内涵以及组织,传播方式使道教能适应不同阶层的喜好,需要与文化水平,而广泛的适应性又反过来强化了道教的内在生命力。 六.主张超尘绝俗的佛家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立最早,传入中国最早 1. 佛教的产生,传播及三藏佛典的形成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释迦摩尼” 三宝:佛,法,僧,构成了佛教一整套完整的唯心主义神学思想体系及其庞大的僧众群团实体宗教组织; 传播线路或方向不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

南传:(1)在佛教派别分类上,属小乘佛教,亦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2)以巴利文经典为依据,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北传:(1)在佛教派别上,以大乘佛教为主,属早期印度佛教派别中的大众教派;(2)以梵文为经典,又称梵语系佛教; 2. 佛教“三藏”典籍的形成与《大藏经》的出现

(1)“三藏”是指佛教全部典籍分为经,律,论三大部类;三藏法师:精通三藏典籍的僧人;

(2)大型集结:六次;第一次:五百集结;

(3)三藏典籍:大乘经,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

(4)《大藏经》的产生:南北朝:一切经;隋朝:大藏经;现存最早刻本佛经: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印的《金刚经》;《大藏经》第一次刻印: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71),历经12年;

(5)大藏经最初是指汉语语种的所有佛教典籍,现今泛指一切语种的佛教典籍,汉文,藏文,蒙文,满文,日文等;

(6)佛教典籍形成:a凡佛经皆非佛在世所有,一切佛经皆佛灭后佛徒所追述;b凡佛经最初皆无写本,念诵相传,凡佛经皆为翻译文字;

3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圣谛与八正道

四:苦谛: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也称因谛,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贪嗔痴;灭谛,消灭烦恼与痛苦;道谛: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

八: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具体的修行原则,又叫八筏,八船; (2)戒定慧三学

佛教三学A戒(体系之首):数目:五戒(在家戒或居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修行对象: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基本要求:诸恶莫作;B定;C慧;教理教义核心本旨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三学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途径之一; (4) 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

因:也称业报,三业:身业(人的行为),口业(人的语言),意业(人的意念思想)生:六道轮回:三善道,三恶道;

对因果报应轮回的评析:佛教站在彻底的唯心主义立场,佛教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教义学说,对统治阶级压迫民众造成的种种不平等,对地主阶级剥穷人带来的种种社会苦难,具有极大的蒙蔽辩护作用; 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区别:page112 (5)慈悲行善与众生平等

慈:佛教慈悲,儒家仁爱,基督教的博爱; 众:体现为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自然界的动物生命,都给予同样的关爱和尊重;意义:(1)对世俗社会消除等级特权,消弭人际关系的矛盾对立,对倡扬人类的互助友爱,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宗教启示作用;(2)对当代社会开展环境生态保护,尤其是保护动物生态资源,建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4佛教的宇宙哲学观 (1) 须弥山与大千世界

主张宇宙空间无限论,大千世界包含着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世界”称“三千大世界” (2) 色与空

色:有形质,能感觉到的东西;色蕴:广义的物质世界,狭义的指构成人的身体的物质;空:一切物质皆虚幻不实;佛教或佛门称为空门; 5四大皆空与不二法门

(1)四大:四界:地水火风,属性坚温暖动;

(2)不二法门:世间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统统没有质的差异,引申,认为佛教的认识论或方法论是最好的,是世间独一无二最正确的修行方法;

佛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 6佛教传入中国及其演变发展

(1) 两汉之际:佛教由西域大月氏传入中国,东汉两百年间,只在上层社会少数人中间; (2)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迅猛发展

体现:A出家人众多,形成若干规模庞大的传教僧团;B译经事业兴盛,翻译佛经卷帙浩繁,数量巨大;C佛教建筑普遍兴起,气势恢宏,规模巨大。

(3) 佛教发展原因探析

A国家分裂,政治黑暗,无休止的战争,持续不断的社会动2乱,饥荒,瘟疫普遍发生,社会困难深重,民众颠沛流离,痛苦不堪。所有这一切,为佛教势力在东土社会的传播蔓延,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B人们对儒学思想普遍产生怀疑,社会陷入信仰危机,佛教乘虚而入,迅速走进人们心灵深处,成为人们摆脱苦难,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需要。

对于统治者,压迫者来说,他们发现佛教提倡忍耐,教人安于现状,其“不抗恶”主义及其因果轮回那一套理论对他们压迫人民,维持统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利用价值,于是对这一外来宗教迅速加以改造利用,并把它作为巩固统治,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佛教的“人生苦海”,四大皆空,因果报应等宿命思想,同样成为统治阶级成员回避矛盾,逃避现实,进行自我内心调节的一种麻醉剂。

综上,佛教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猛传播发展,不仅仅是被压迫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压迫者自身的需要。

(4) 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鼎盛(历史前提: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政策宽松)

原因:A物质经济基础;B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佛教文化的长期积累;C相对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

表现:A中国佛教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佛教的母地印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区,中国佛教的兴旺发达居世界第一;B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主要有天坛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C佛教的中国化基本完成(特别是在唐朝)

佛教中国化:外来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改造,不断融合的自我变革过程;

以儒家为主体,辅之以佛,道思想的文化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大体巩固定型的。

(5) 宋至清:佛教发展的衰微期

变化特征:A佛教内部各宗派调和融通趋势加强,对相关教理教义的认识渐趋一致;B儒佛道三教合一在宋代彻底完成,佛教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之中,不再以异质面貌为人们所特别关注。 7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1)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具有泛政治化特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形态观念;

世俗政治化表现:A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B以儒释佛,以佛合儒,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C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化“的世俗政治功能,d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中,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三武一宗”灭佛:皇权专制禁抑或取缔佛教的重大宗教政治事件 北魏太武帝,北周周武帝,唐朝唐武宗;后周的周世宗;

儒化:A以孝入佛B以佛教“五戒”类附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C儒佛合一的中国化佛教观(佛合于儒,儒改造佛,是佛对儒即宗教对政治的彻底臣服)

c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

A礼拜天子,臣服皇权B辅助王化,服务皇权政治(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性善”的特殊政治功能)

D 表现:建立僧官制度,设立自上而下的僧官体系管理全国僧尼;规范僧籍制度,严格剃度管理;规范游僧行为,加强僧人外出管理 8禅宗—中国化佛教的典型,彻底佛教世俗化的代表,是众多佛教派系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佛教宗派 (1) 产生及发展

开创者:南朝末年天竺僧人菩提达摩

分化:北宗,神秀;南宗,慧能;而后南宗取代北宗。

北:渐悟成佛:勤苦修炼,长久坐禅,循序渐进的修行方法;南:顿悟成佛:只要领悟到自己本来清净的心性,并在刹那间使内心自有的佛性显现出来,任何人皆可在瞬间成佛。 (2) 禅法思想: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

神秀代表印度正统佛教那种艰苦修行渐悟成佛的佛法传统,慧能的顿悟成佛代表了佛教中国化发展趋势的立场转换与自我超脱;修心方式灵活,成佛途径简易 (3) 对禅宗的简要分析评价

A禅宗思想体系以自悟自觉的“内在超越“为特征,其心性境界追求的是一瞬间超越自我而成佛的永恒,具有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 B禅宗否定一切外在束缚,打破一切观念执著,破除一切传统权威,一任本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C禅宗虽然具有某种宗教形式,但其破除念经,坐禅,礼佛等一切外在佛法束缚,反映出这一宗教派别具有一种浓厚的非宗教倾向。(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欠缺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宗教观念的不发达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

9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影响 (1)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弥补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内容; (2) 对中国文字,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影响

佛经翻译—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文学—佛经故事—极其丰富广阔的题材内容;汉译佛经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文,俗讲,语录体等,增加了中国文学体裁的新品种,新内容 (3) 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建筑,雕塑,石刻,绘画,舞蹈,音乐等。 (4) 对社会民俗的影响

饮食,丧葬,民间节日,婚姻行为等 (5)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6) 天文,科技,医药,社会心理等 10中国佛教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

观音(大悲)菩萨—普陀山“海天佛国”;文殊(大智)菩萨—五台山“清凉佛国”;普贤(大德)菩萨—峨眉山“峨眉天下秀”;地藏(大愿)菩萨—九华山“东南第一山”,居四大佛山之首,“仙城佛国”。

第四篇:尔雅课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答案期末考试

侯宝林大师提出了几个原则,可以让学相声的人感觉到相声“不难”,以下哪个不是这些原则之一?(1.0分)

1.0 分

 A、

学识渊博

  B、

见解独到

  C、

善于表达

  D、

学有所长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传统相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言是什么?(1.0分)

1.0 分

 A、

四川方言

  B、

山东方言

  C、

北京方言

 

怯口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下列关于“开门柳”的解释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开门看见一株大柳树

  B、

在表演刚开始起来就唱

  C、

为了招揽观众,站在门前的柳树上唱

  D、

为了招揽观众,在门前的柳树下搭台表演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以下哪种关系是传统相声中捧哏与逗哏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1.0分)

1.0 分

二八分 A、

 

四六分 B、

 

一九分 C、

 

三七分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一段相声表演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1.0分)

1.0 分

 A、

包袱是否连接巧妙   B、

观众是否能够发出笑声

  C、

表演者是否有充足的准备

  D、

台上两个人的配合是否默契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传统相声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下哪段相声不属于对传统相声的更新?(1.0分)

1.0 分

 A、

《推广普通话》

  B、

《将军图》

  C、

《挖宝》

  D、

《无价之宝》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下列关于《对春联》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清代旗藉子弟撰写的文字游戏之作

  B、

同诗词歌赋的韵律是一样的

  C、

讲究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弄清平仄

  D、

是传统相声的经典段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下列关于“顶针续麻”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清代旗藉子弟发明的文字游戏

  B、

是民间游戏,文人墨客不屑于玩此游戏

  C、

是宋元以来的一种首尾相连的文字游戏

  D、

只是在相声表演中使用的一种手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常连安相声的代表作不包括(1.0分)

1.0 分

黄鹤楼 A、

 

卖估衣 B、

 

大上寿 C、  

大保镖 D、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

下列关于“农历”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

  B、

同公历的计月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  C、

用置闰的方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

  D、

安排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1

相声中的包袱类型各有不同,以下哪种表现手法不是包袱的表现手法?(1.0分) 1.0 分

 A、

曲解、双关、错觉

  B、

把内容加以夸大和夸张

  C、

用揭露的方式,用否定的方式

  D、

平铺直叙,抽象表达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

下列关于“逗哏”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相声中的“主角”

  B、

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  C、

传统相声中,逗哏的笑料应该远少于捧哏的

  D、

传统相声中,逗哏的笑料应该远多于捧哏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

下列关于对口相声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曲艺名词叫双春

  B、

由捧哏、逗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

  C、

其目的是引人发笑

  D、

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形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

下列关于汉语中“双重否定”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分为两类句式

  B、

双重否定具有疑问句的功能

  C、

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

  D、

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5

一个笑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笑话需要多个因素的配合,以下哪个因素不在其中之列?(1.0分)

1.0 分

俐齿 A、

 

工模仿 B、

  C、

记忆力好

 

善变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6

以下哪点不属于相声的表演形式? (1.0分)

1.0 分

 A、

单口相声

  B、

对口相声

 

相声剧 C、

  D、 群口相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7

下列关于歪唱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柳活儿当中的一种

  B、

靠曲调或谐音产生包袱

  C、

必须产生包袱

  D、

必须要学得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

除了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底,侯派相声对后世相声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点是什么?(1.0分)

1.0 分 

学唱 A、

  B、

叙述方式

  C、

杂谈方面的内容

  D、

包袱的组织方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9

相声中的“学”包括以下什么内容?(1.0分)

1.0 分

吆喝 A、

 

口技 B、

  C、

动物等的动作 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0

那一派的相声把雅端到舞台上(1.0分)

1.0 分

清 A、

 

侯 B、

 

浑 C、

 

马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1

下列关于“垫话”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开场白,是铺垫在“正话”前面的话

  B、

单口相声的垫话往往是定场诗

  C、

在相声表演中完全是多余的,不必加

  D、

其目的是在入正话的时候,有起承转合,不那么生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2

1911年的京剧演员评选活动中,梅兰芳名列第几(1.0分)

1.0 分

没上榜 A、

 

一 B、

 

二 C、

 

三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3

下列关于俏皮话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中国人民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

  B、

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  C、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解释、说明

  D、

一般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4

下列关于宋杂剧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

  B、

演出时先演“艳段”,再演“正杂剧”

  C、

金元时期称为昆曲

  D、

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5

下列关于参军戏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一种中国古代戏曲形式

  B、 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

  C、

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是参军,戏弄者叫苍鹘

  D、

内容多为严肃的时政话题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6

关于对传统相声的继承,以下哪一点不是继承的原则和标准?(1.0分)

1.0 分

 A、

继承其文化

  B、

继承其艺术

  C、

越古老的段子越应当继承

  D、

继承其文学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

下列关于“灯谜”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亦称“灯虎”

  B、

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

  C、

秦汉时期成为一种书面创作

  D、

每逢中秋佳节,结合赏花灯成为一个猜谜游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8

历史上记载的早期的“相声”指的是什么?(1.0分)

1.0 分

 A、

传统的口技表演

  B、

跟现在所看到的小品差不多

 

隔壁戏 C、

  D、

现在所看到的舞台上的相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

马三立是一位世俗的相声大师,他的“俗”当中不包括以下哪个涵义?(1.0分)

1.0 分

 A、

大众化的通行的习惯

  B、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

  C、

深厚的民俗传统

  D、

趣味不高、令人厌恶的戏谑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0

以下哪段相声不属于民国至1948年期间的相声作品?(1.0分)

1.0 分

 A、

《交租子》

 

白事会 B、

  C、

推广普通话

 

大上寿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1

小品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以下哪个时期是小品开始成熟并快速发展、红火程度甚至一度超越了相声的时期?(1.0分)

1.0 分

 A、 1983-1986

  B、

1964-1966

  C、

1986-1996

  D、

1980-198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2

1956年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的歌颂型相声,以下哪个不是这一时期相声的代表作?(1.0分)

1.0 分

 A、

社会主义好

 

夜行记 B、

 

昨天 C、   D、

解放思想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3

下列关于“小品文”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一种散文流派,内容题材不限

  B、

《史记》中的文章也可算是小品文

  C、

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  D、

古代许多语言优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序、记传和书信都可算作小品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4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相声的表演理论和表演的体系,应当是()。(1.0分) 1.0 分

说 A、

 

学 B、

 

逗 C、

 

唱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5

山西话中的“老醯”的本义是什么?(1.0分)

1.0 分

酱油 A、

 

甜酒 B、

 

山西人 C、

 

俗人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6

以下哪个词汇不适宜描绘侯宝林大师的舞台风度?(1.0分)

1.0 分

洒脱 A、

 

拘谨 B、

 

俊秀 C、

 

儒雅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7

对于侯宝林大师而言,每段相声中的人物都必须有一个人物小传,这些小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1.0分)

1.0 分

 A、

人物的年龄

  B、

人物的特点

  C、

人物的理论的来源

  D、

人物的家庭住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8

根据专家对计算机上的大规模的汉字字频统计,常用汉字大约有多少?(1.0分)

1.0 分

1000个 A、

 

2000个 B、

 

3000个 C、

 

4000个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9

以下哪项技巧不属于制造包袱的技巧?(1.0分)

1.0 分

 A、

三翻四抖

  B、

平铺直叙

  C、

违反常规

  D、

误会巧合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0

王人美主演的那部电影在1935年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0分)

1.0 分

野玫瑰 A、

 

渔光曲 B、

  C、

芭蕉叶上诗

  D、

马路天使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1

评价一个相声演员“说”的好坏的根本是什么?(1.0分)

1.0 分

 A、

包袱是否连接巧妙   B、

包袱是否响了

  C、

说的根底

  D、

语言是否流利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

以下关于相声当中的“学”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模拟如真

 

神似 B、

 

形似 C、

  D、 深层次的模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3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以下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的?(1.0分)

1.0 分

 A、

死记硬背

  B、

营造环境

  C、

发音正确

  D、

笔顺正确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4

下列关于贯口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相声当中的一种技巧和基本功

  B、

贯口的“贯”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

  C、

说贯口就是要快速地一气呵成,越快越好

  D、

在说贯口的过程中,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5

哪一年,丁广泉老师如愿拜侯宝林为师(1.0分)

1.0 分

1970年 A、

 

1971年 B、

 

1972年 C、

 

1973年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6

一般的人学唱的时候要唱几句才能要下好来(1.0分)

1.0 分

二 A、

 

六 B、

 

四 C、

 

八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

以下关于普通话的描述,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 B、

以北方语言为基础方言

  C、

以现代白话文作为与法规范

  D、

是大和民族共用的语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8

以下哪个音比较适合练习鼻韵母的音?(1.0分)

1.0 分

an A、

 

b B、

 

i C、  

e D、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9

下列关于反串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是相声表演中的专用技艺

  B、

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演出方式

  C、

指演出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同的戏的情形

  D、

现在多指扮演与自己性别不一致的角色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0

下列关于“文哏”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说起来比较文雅,含有知识性

  B、

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

  C、

以叙述为主,有人物行动、戏剧情节

  D、

多以学唱为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柳活是指学唱各种地方戏曲和歌曲,类型可分为歌柳儿和戏柳儿。(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当中,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小品,因为要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京剧属于相声当中唱的部分,因此,在相声表演的过程中,也可以有唱念坐打。(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贯口的使用方法和场合很有限,现在相声段子中只有八大贯口(1.0分)

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的老祖朱绍文先生属于清门相声的创始人。(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俳优是中国古代宫廷中专司歌舞戏剧的艺人。(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文人墨客这样一些人因为没有实际的生产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对俏皮话的形成没有什么贡献。(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

从传统相声来讲,相声分为清门和浑门两大门派。(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吆喝存在于宫廷生活当中,意为“告君知”。(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本身的特点就是能够随时随地跟当时当地的一些情况结合起来。(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梅兰芳字鹤鸣(1.0分)

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艺术是滑稽语言艺术,而不是幽默语言艺术。(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

学说相声的人在拜师的时候,会把要把朱绍文的牌位摆出来。(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中的“派”指的就是师承关系。(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包袱在曲艺中指的是经过周密的组织和安排,铺垫,使语言和事件产生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幽默的语言来自于幽默感,更来自于个人的素养和修养,来自于语言当中的提炼。(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玉子就是快板,中间需要连接。(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

满汉全席原本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相声当中的唱就只是指模仿唱歌、戏剧等等。(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侯派相声讲求语言要有时代风格,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只需要加点时髦的词汇和网络语言就可以了。(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

“学”是相声表演的一个理论体系。(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

俏皮话的一个含义就是指谈话风趣,举止活泼、伶俐。(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相声是以说为主,以逗为先的艺术形式。(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笑忌”指的是笑话所涉及到的人和事一定要符合观众的口味。(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

相声中的唱分为学唱和本功唱,本功唱就是指太平歌词。(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

相声当中的绕口令同平时生活中用于练习的绕口令是不一样的。(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

“抬杠”一词由北京方言中逐渐引申出来,成为一个褒义的词汇,意为同大家保持一致的步调(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

快板儿书要求词合辙押韵,唱的时候用竹板打拍子。(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

相声行话中的“把点开活”是指根据观众的情况决定所演的节目。(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

相声当中的“学”可以分为“正学”和“歪学”两种。(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

捧哏的演员一般也称为“量活儿的”。(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

作为喜剧,相声是第三人称的叙述。(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

“笑友”的意思就是要把观众当做舞台上演员的知心朋友。(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

传统的相声是指从相声界的第一代人一直到民国时期所保留下来的优秀相声作品。(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

汉字的韵可以分为10组,成为10组辙。(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

相声的特点除了说学逗唱的技术之外,还有跳出跳入,七分有形、八分有样等等形式。(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

马三立相声的特点可以说是大俗大雅。(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

单口相声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形式,并且流传至今。(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

传统相声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一种,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

侯派相声突破了传统相声中“学”停留于表面形似的局限,加入了一种表演艺术。(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

相声是北京地区的土产,但是说相声的人要求要用普通话 (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

叙述性语言本身属于通俗文学。(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

相声四门功课当中的“唱”就传统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指唱太平歌词和京剧(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

数字8和汉字“发”中间的谐音关系,完全是毫无缘由出现在生活中的,它不代表任何意义(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

京韵大鼓是由流行在河北沧州、河间一带的乐亭大鼓发展而来的,形成于北京一带(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

北京的传统民居只是分四合院和大杂院两种,四合院内部不再进一步分等级。(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

相声的包袱既要有一定的规则性,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

“笑资”指的是中国历史上逐步积累起来的关于“笑”的理论方面的资料。(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

顶针续麻中“续麻”的意思就是连续不断、不能间断,这是一种语文的修辞方式。(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

数来宝自诞生之初就是撂地演出的形式(1.0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五篇:期末模拟卷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4分)

1、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6),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7)“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2、„„看见了,看见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柳岸晓风残月”,动人的诗句漫扬着整个大宋王朝,一个个不朽的名字,一首首不朽的名篇,为世人传唱,为世人喝彩。唐朝的辉煌一直 ①至今,升起了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文明的火炬还在燃烧着,在前辈的脚印下,我们要奋然而前,与名著同行,与中华精神同行。散文的哲思,神话的寄愿,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唐诗的ɡuī()丽,宋词的端庄,元曲的缠绵,小说的跌宕,激扬的文字,动人的名著啊,你用周身的血液,烘出水浒的忠义,凝为三国的韬略,铺就西游的神奇,哭成红楼的辛酸,用冲天的火焰, ②龙之传人的瞳孔!(4分)

(1) 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2分)

传承点亮

①②

继承点燃

(2) 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2分)

璀璨()ɡuī()丽

二、综合性学习 (共10分)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材料三: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

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3.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4分)

4.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3分)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

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说明:

分析:

5.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

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内容。

(3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1题(16分)

①做医生的邻居跟我讲了个事儿:他的一个病人,挺年轻的姑娘,患了干燥综合症。这是一

种很罕见的病,就是身体分泌的那些汗液、胃液和唾液都越来越少,导致人消化困难,必须

借助专门的导管将类似胃酸的物质输入体内,才能稍稍缓解;更残忍的,这种病人不能见阳

光。阳光就像一台榨汁机,会很快耗完病人的体液,就像在榨取一个鲜嫩的苹果,导致病人

呼吸衰竭。现在的医术还无法彻底治疗这种病症,在谨慎地反复会诊之后,他们诊断,这个

姑娘最多还能再活10个月。

②姑娘的病房,窗帘是日夜拉上的,只有镍灯发出淡淡的冷光。只有月光很暗淡的夜晚,病

人才可以在护士的陪同下到院子里散步。

③医生说,他从没见过那么苍白的脸,却也从没见过那样明亮的眼神。每次他进去的时候,

都看见那个姑娘在专心致志地涂指甲油,鲜艳通红的那种,和她的苍白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两个多月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国外有个患干燥症的病人,生活在避免阳光直射

的环境里,活了3年之久,希望这则消息可以使这个姑娘宽慰一些,我打印下来,去找那个

医生。

⑤医生听清来意,摇摇头,说没有用了,她已经去了。看着我惊讶的样子,医生叹口气:“她

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我们通知了她的父母,但谁也劝不住。后来听说她根本没爬上去,只

是在天山脚下的草原骑马,病情当场发作,救治无效,就没了。挺可惜的,才22岁,听说

恋爱都没谈过„„”

⑥身患绝症的年轻女孩,让自己的生命提前在明媚的阳光下凋谢,该有着怎样的勇气和决

心?

⑦医生又说,她和你一样,喜欢读书写东西,在整理病人遗物的时候,整理出来一大堆各种

颜色的指甲油,每种颜色外面都贴了张小纸条,是她自己给那些指甲油起的名字。其中,淡

蓝色的,叫做“豆蔻”;银色的,叫做“妖精”;而大红的那支,她起了一个很古典的名字,

叫做“与子偕老”。听得我心酸。

⑧阳光和生命相比,当然生命重要。但在某些关键时刻,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

⑨她鲜红的指甲油,也许一直是她心底下鲜红的太阳。可是,她不能舍弃的,不仅仅是一种

可以检测生命硬度和质量的阳光,还有尘世每日升起的太阳。

⑩我们健康人每天都能看到、触摸到阳光,就像看到、触摸到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只

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疏忽,而非珍视。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有改动 作者:邢汶)

6、下面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为什么?(3分)

A、《生命啊,生命》B、《阳光啊,阳光》C、《阳光与生命》

答:选项。因为

7、作者善于运用一些修饰语来传情达意。例如:(1)用“”来修饰姑娘的脸,说

明;(2)用“”来修饰阳光,借此来比喻等等。(4分)

8、文中多次提到姑娘用的指甲油,由指甲油我们可以联想到姑娘的精

神面貌。(2分)

9、第⑨段画线句中,你认为“生命的硬度”是指,“生命的质量”是指。

(2分)

10、第⑤段中说姑娘“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你是否赞成她的这一行动?为什么?(3分)

答:

11、对于阳光、空气、水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健康的人常常会熟

视无睹地“疏忽”它们的存在。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珍视”它们?为什么?

(2分)

答:

(二)阅读《感谢鄙视自己的人》(张世普)一文,完成12-15题。(共11分)

7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看似华灯似锦,其实炎凉莫测。鲜花和掌声对于其貌不扬的演员来说,

就像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初出茅庐的成龙,接演了一部戏,其中一位有名的女演员,坐在

那边跟编剧讲,我怎么会喜欢他,大鼻子,小眼睛的。成龙强忍着泪,还要给坐着的她鞠躬。

还有为了能让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给自己写一个剧本,成龙每天陪他喝酒,宴席上,敬

古大侠左一大杯,右一大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拼命往下喝,喝完以后,古龙却说:我怎么

会给他写这个剧本,我要写,也得找个好看点的。酒醉的成龙,跑到厕所吐,抱着同事哭得

泪流满面。

岁月沧桑,世事变幻,时间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刻不停地改变着世界。30多年

后,成龙已经拥有全世界的影迷超过三亿人,成为唯一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

脚印、鼻印,被美国《人物》杂志评选为100位当今全球最伟大影星的中国演员。在央视《艺

术人生》节目中讲述那段往事时,他出人意料的说:

“。”

造物者其实是公平的,它赋予任何事物的都是一样的。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人,当然谁也没有

权利要求自己生来就超凡脱俗,生来就光环围绕。同样,鄙视作为人性的一种弱点,谁也无

法回避。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悲剧的根源都源自于鄙视。同样是被人鄙视,有的人,

如生脓疮,自惭自愧,遮遮掩掩;而成龙则用它激励自己,点燃斗志,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孟子•尽心上》说“知耻而为人,知耻而后勇”,那就是了,鄙视唤醒自尊,被人鄙视或许

能够算是一种耻辱,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

成功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艰辛。感谢他们,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这短短几个字涵盖了成龙

从影40多年的豁达与坚韧、奋斗与不屈。感谢鄙视自己的人,成龙的生命才铺满精彩,写

满美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杂文报》2006年4月10日

12、请你用一句话写出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3分)

1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出人意料”一词,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话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4、成龙是成功了,但悲喜一瞬间,文章结尾也写到“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请你据此续写一个事例论据。(2分)

1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一句的理解。(3分)

(三)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④是时恒楚亡亡: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1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四、写作(34分,其中卷面分4分)

20. “花不同果不同”,这句简单的话可以这样理解:

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动人之处:牡丹有牡丹的雍容,玫瑰有玫瑰的艳丽,二月兰有二月兰的韵致,蒲公英也有蒲公英清新活泼之处。于花如此,于人也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魅力和风采,谁也抢不着谁的。如果你懂得了这些,就会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哪怕花香很淡,也要有继续开放和赞扬的价值;哪怕果实涩小,也有继续收获和珍存的理由。也就是说,既要懂得欣赏自己,也懂得欣赏别人。在生活中,欣赏自己与欣赏别人,角度不同,却同样重要。相信你也会有同感。

请仔细阅读材料,结合你的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出你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写出你的看法根据。

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

郑州市60中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1)北斗阑干南斗斜;(2)零落成泥碾作尘;(3)日高人渴漫思茶;(4)会挽雕弓如满月(5)疑怪昨宵春梦好;(6)念此私自愧(7)独倚望江楼;羌管悠悠霜满地;载不动许多愁;可怜白发生。

2.(1)传承、点燃。(2分)

(2)càn、瑰 (2分)

二、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3.(例子与特点一致2分,作分析2分。共4分)

4.示例:B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没时间”的同学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二是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等,挤占了阅读名著的时间

C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不喜欢”的同学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这部分同学大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未能从读书中获取教益和乐趣。个别同学有欣赏趣味低俗化的倾向(说明图表1分,作分析2分。共3分)

5.(语言得体1分,有理有据2分。共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

(一)

6、C 本文作者从姑娘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虽然生命重要,但“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的道理,引导人们去“珍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单纯地说“生命”或“阳光”一个方面。(“选择”1分,“理由”2分,计3分。不求文字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7、(1)苍白 姑娘身患绝症,身体虚弱(2)明媚(或:鲜红) 世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每小题2分,计4分)

8、有强烈的爱美之心,更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2分。意符即可)

9、人坚强的意志人崇高的精神(每空1分,计2分)

10、可赞成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用顽强的精神来感受阳光等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不赞成,

因为她也应该珍爱生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3分。无论赞成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11、(2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

12、对于鄙视自己的人,你心存感激,那他就会成为你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3分。意思对即可。)

13、应扣住“对别人的鄙视不生气,反而心存感激,才有自己的精彩与美丽”等内容来答,还应注意人称的使用。如:“我经历了无数这种遭遇,但我没有生气,还感谢他们,请他们吃饭,因为不是他们这句话,我不会努力。”(3分)

14、扣住“铤而走险、自暴自弃”中的任意一点,举例即可,其他生活中的实例亦可。例如:大学生马加爵只因个别人的“鄙视”而心理失衡,残杀同学,以致自毁一生。(2分)

15、没有统一答案。扣住“在鄙视的眼光下,不是沉沦,而是奋起”的要点,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即可。(3分)

(三)16. ①素:向来②比:等到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

1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1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1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意思对即给分) 该文章转载自:

上一篇:中国邮政储蓄信用卡下一篇:职工书屋示范点通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