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1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1范文

围棋中国文化资料汇总[1]

记者谢锐报道 奥巴马送围棋作为礼物,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国与国之间,首先是相互尊重和理解,国家元首送礼,都是以自己国家的国粹或者品牌性元素,比如中国的字画、瓷器、茅台酒,美国的篮球、ZIPPO打火机等等,奥巴马反其道而行之,用中国文化代表元素作为礼物,明显是一种友善行为。

除了围棋是中国国粹之外,奥巴马送围棋礼物恐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围棋的竞技特质。奥巴马本人应不懂围棋,但他的智囊团中肯定有熟悉围棋的高参。围棋固然是一种搏杀游戏,但围棋的精髓却在于一个“和”字。

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喻示着阴阳两道,规则简单但变化无限,与深厚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无不是“和”的中国文化表达。

围棋与中国式思维文化——我的选修课论文

我并不太会下围棋,但对于其中蕴含的奥妙却十分感兴趣。思忖良久,就会发现其实围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式的,是中国思维形式甚至是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与缩影,可以说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棋者,奕也,亦艺也。博弈之术是经典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消遣游戏,还能够影响大众的生活品味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棋与琴、书、画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足见它是一种已自成体系并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氛围与艺术形态。

围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包含了我中华厚实且独具韵味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奕”中的淡雅风情、豁达有度、理智并存融合了中国军事、哲学、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髓,黑白之间,纵横之上,下棋之人将自己从棋艺中的得到的悟解和内涵融入到行棋思路之中,棋盘内外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从表面上看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缺乏生机与变化;棋子除了以黑白分清敌我外,也无论分工,不知性能,可当如此的棋落在如此的盘上,就突然神奇地活了起来,由少到多,自简至繁,招招式式都于平静之中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亦能使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对弈双方都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斗争。更吸引人的就是围棋中阴阳谋略的结合,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有人说围棋和中国人超脱老辣的形象相像,这一点拙见以为是。

我们不妨拿围棋与另一种中国棋文化的代表——象棋做一比较。前面讲到围棋棋子是不讲究分工性能的,不像象棋的棋子各个天赋异禀,正因为围棋棋子的无固定性,使得围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较大,起手落子全仗下棋人临阵决机,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围棋的行棋思路在哲学上含有了较高的形而上的成分。在相反却不矛盾的另一方面,虽说围棋需要做出多种临时决定,但围棋的宏观布局却是早已形成于心的,结合其来说就是弈者需要以临阵决断来阻止对手对自己宏观上的布局的打乱与破坏。此外,下象棋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而围棋中却是体现着一种和谐理念,围棋落子的目的远非杀伤对方,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看围棋本质上是一项平和的运动,越是高手就越不以咄咄逼人的不断吃杀为目的,而是在双方整个过程的斗智斗力中不断占得主动与先机,并在对这种优势状态的保持与维护中扩大自己,压缩对手。所以说围棋的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我们正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强调的和谐。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一手好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棋,和谐意味着双赢。

先哲老子曾有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论断。这其中体现出的收与扩,弃与扬,取与予都是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辩证思考,这样的辩证思考,在围棋手的心中是一直与棋同行的。如此看来,辩证思想又是围棋思维与中国式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

中国的哲学思维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表观与内涵并承认其关联性,重视事物之间的渗透和转化。而对于对各个部分的仔细考察则置于次之,甚至于忽略了各部分的独立性。而围棋正是不能孤立和单一地考虑一块地盘的得失,必须从全盘局势和趋向的高度和广度上去考虑各块棋的关联以及它们之间蕴含着的通过某种不可预测的转变来影响整个棋局的可能。例如下棋在有些时候需要抢先手,但何时抢先却不容易判断,该抢不抢就会坐失良机,不该抢又抢了亦会损棋失地吃大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棋者以其全局观来做出综合判断。常常一块棋本是赢棋,但周围的棋发生的变化却可以使这原本的赢棋变为死棋、败棋,这类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乏实例,而这种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正是以其多变性和不可计算性而成为了围棋与中国哲学重视转化与关联的思想紧密扣合的最佳佐证。由于围棋有多种转化,玄妙莫测,且大致趋势从整体上无法拿捏与把握,所以再高明的棋手也无法预言棋局的变化和发展,只能靠长期下棋经验所产生的综合直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棋感去领会,也正是因为这样,围棋才成为了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所以才有观点认为围棋之道和《易经》是相通的。

中国人的综合思维也特别重视事物之间的转化。辩证思维使中国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结出了一套高明的处世之理与人生哲学,顺则弊满就谦,逆则韬

光养晦,为整个人生做出一个规划。同样,与其它棋牌相比,围棋更能培养人全面、历史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助于社会个体全局观念的形成。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在弈棋过程有着多种多样的体现,奕者通过分、拐、引、断等手法,展示了围棋联系与切断的参差之美与婆娑之妙,广阔的棋盘和漫长的进程为各种战略战术的实施与不同思维方式的交融在时间与空间上提供了自由的双重平台,基于这种平台之上的着法既没有邋遢冗繁之嫌,又不落潦草轻浮之柄,可谓精妙得当,应当是围棋技术中的上乘之术了罢。

愚见以为:棋下到最高境界应当是只存风骨而不拘理法的。只有不拘泥于理法限制,才能使围棋“千古无重棋”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这种魅力恐怕也是其它棋牌所可望而不可及的吧。围棋在主观能动精神,全局统揽理论,平等互动思想,辩证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与中国经典思维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更可见围棋之于中国的源远流长,更不愧其“黑白雅艺”之美称。

我看到刚才这副围棋,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我觉得这次奥巴马总统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尊重中国的传统,尊重中国的文化,刚才你讲到了,他到故宫去参观,这可不是一般的游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故宫,去长城看看,是完全必要的事情,不然你就不知道中国的传统,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中国人下围棋是中国的传统,围棋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

我认为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毫无变化。棋子除黑白为对以分二方外,所有棋子没有区别,无谁大谁小,无分工,不知性能。可一落到棋盘上,突然活起来,都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或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有一位我所佩服的先生着文说:「象棋的最大优点,也是较围棋的最大进步是:每一个棋子有每一个棋子的性能。」这真使我大失所望。他不知道围棋的无可无不可正在个中,且又不知道中国人对于他手下的东西最讨厌有固定的性能。再看下去:「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围棋棋子越下越多,少则容易控制,多则眼花缭乱,满盘密密麻麻,真能看出青光眼。」倒还有些意思的是称这是「象棋和围棋的最大差别」,则又大谬不然矣。

围棋和象棋比,棋子无固定性能,这就比象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为大。中国象棋每个子,与生俱来有一身本领,人服从于这一性能。象棋的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来有天赋的优越条件,例如车可以横冲直撞,马可

以斜过去吃子,当然这是他们的好处,但是也是一种限制,总是一种天赋吧!车好像出身高贵,似乎是纨绔子弟,旧时代的王公贵族。兵很可怜,只能往前,只能走一步,过了河才能横行,横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将,将死了就是棋局终了,即使别的子很多也是输了。象棋布局也是先布好,像罗马方阵图一样,摆出阵地决一死战的架势。围棋就不同,每一个子都靠人的主观,它本身没有天赋,全仗人,下棋人,临时决定,临阵决机。这样围棋形而上的成分高,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象棋的布局先固定死,再分头冲杀,而围棋的宏观布局先存于心,且边走边布,重在占位。我以为围棋是典型的真正的中国式。

中国象棋落子非常明确,为的是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围棋落第一手时,战场上空无一物,第一手下去,根据你的第二手才有第三手。棋手在布局上很下功夫,绝对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说的,是很有辩证法的,要能收缩,一定要先扩张;要想放弃,一定要先张扬;要想夺取,必定先要给予。这样的辩证的思考,是在围棋手的心中一直在进行中的。根据实际的情况临阵决机。围棋的棋子没有大小,但一旦落到棋盘上,变化就开始了,都在谋在杀,而且是阴谋阳谋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弃子战术,吃亏一点,是为了叫你上大当。围棋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 围棋和中国人的通脱老辣相象。中国人中间的一些人非常潇洒,但他又是老奸巨滑的。二三十年代人论中国民族性中就提到这样的特点。好多作家说过,我记得林语堂就说过这个意思。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凶巴巴的样子,就像老子说过的「和光同尘」,不那么直露,光芒不那么耀眼。往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但这又不是真正的超脱,表面上装出一种消极的超脱这里面埋伏着老滑。

所以我从这些地方,认为它和中国的哲学扣得特别紧,正是在这种地方使围棋成为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

围棋又可以和中国人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相映照。中国人往往说「引而不发」。中国人不是讲中庸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我们就举个普通的例子,就如弓箭,假如有十个人包围我,我手里只有一根箭,我采取的办法只能是引而不发。当我拉开了弓威胁着每一个人,「谁过来?」这十个人唯也不敢过来。假如我将箭一下子射出去呢?射死了一个人,但是,余下的九个人全部过来了,我就完了。

《易经》讲时,讲位。每卦有六个位:初、

二、

三、

四、

五、上。某一特定的时,某一特定的位,再加上一个度。围棋上的位也跟走的时间、局面的程度有关。我的棋子啪地下去,一下子对方可以傻眼。两个高手的棋还一点点往下走,进行肉搏,收官子之类;低手的棋,布局时位就被高手悉数占到,不战

而败。棋子根本用不着走下去了。 《易经》的位经常在调整,比如同一个第二爻,刚说他是好的,到第三爻又说第二爻是坏的。怎么会这样?实际生活中也不稀奇。我想围棋是和《周易》相通的。一个子落到棋盘上,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正如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利弊,利多还是害多?如是利多,就可以上了。两个高手下棋,很难有万全之策。

这个子落到棋盘上,还可能有许多的功能,别的子还能受到它的影响。有时它的「位」原来是好的,走到一定的时候,它又不好了,它又碍手碍脚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这与《周易》也有一点相像。我在研究《周易》的时候发现,有时很好的爻位,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碍事,可能会阻挡你前进的道路。或者开始不错,但走下去会给对方做了件事情,对方可以马上利用你这东西,这是他开始时没有想到的。但是以后又可能起作用。像《周易》中说的「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呼应起来了。围棋中的包围,反包围,大包围,这样的千变万化,也与《周易》相通。 围棋和《周易》最终什么东西都归结到一个「数」。中国人对这个数,讲天数、气数,如果撇开它的迷信思想,实际上什么都是由数决定的。《周易》虽然是「象」,实际上「易者数也」。为什么?「象」实生于数。离开了数就没有「象」。可以举个例子。「某人,某地,淋雨两小时,第二天起,感冒发烧,三天后痊愈。」这是一个「象」,但这里,还不是有许多数目字?离开数无所谓「象」。围棋也是一个「象」,但是核心是数,都是数目字。 围棋每个子都没有成见,没有给某一个棋子如象棋一样先定什么调子,不赋予你任何特权,平等竞争。棋盘死得不能再死,里面是很平等的。下棋人和对手也是非常平等。而且一开始不如象棋一样占好位。我非常讨厌象棋(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谈),把位置预先弄好,令我很不喜欢。我非常赞赏围棋一律平等,看自己的作用,这正是希望所在。 摘自《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中国历史文化名域1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想了解京古代"红灯区"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逛胡同吃小吃最好不过。还有就是品茶。北京历史上茶馆非常多,种类也多,现在开发得还远远不够。主要有几种类型,一种叫大茶馆,像老舍写的著名话剧《茶馆》,这种地方三教九流的人都可以来,饮茶和文娱活动相结合,包括一些小唱段、京韵大鼓、说书等等。从大茶馆里分出来的叫二荤铺,也就是说可以备一些早点,像简单的烧饼、猪头肉等等。清茶馆的档次比较高,一般地处繁华地段。清茶馆有前院和后院之分。前边是散客,后边是常客。再就是听京剧了。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只是在多媒体上听过,真想亲身听到 地道的京剧。

旅游预算:交通工具:火车单程硬座120元。加入旅游团:长城经济团C线、文化专线、古都一日游共390元。住宿四天费用:四百元左右。五天左右的吃花三四百元。最终返回共计一千八百元。

第二个想去旅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最想去的地方有:钟楼、大雁塔、兵马俑、秦岭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4A”级旅游景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西安的风土人情文化。

1、秦腔。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戏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是一种深受人民欢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皮影萌芽于汉,发展于唐,兴盛在宋朝。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 ,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

还有西安十大怪更是点出西安的风土人情: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不分家,手帕头上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睡觉枕石块,兔子帮吼起来,不坐椅子蹲起来。

再有就是西安著名小吃:西安饺子宴,秦镇凉皮,牛羊肉泡馍,老童家腊羊肉,肉夹馍,葫芦头,肉丸胡辣汤。这些小吃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去旅游不吃就太可惜。

理想游程 四天 第一天:华清池、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二天:半坡博物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钟楼、鼓楼、大清真寺;

第三天:碑林、大雁塔、小雁塔、青龙寺; 第四天:昭陵、乾陵、法门寺

旅游预算:交通工具火车:单程硬座143元.加入四日游旅游团:2080元.然后自己游览小吃街一天花费一千元左右。五天返回共花费:3500元。

第三个想去的历史文化名域:开封。

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开封与中国的郑州、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八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开封府、铁塔、开封相国寺、中国翰园、清明上河园等地方最吸引人。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作为开封留存不多的北宋遗迹之一,铁塔是绝不容错过的地方。原名开宝寺塔,又称灵感塔、上文寺塔,因外壁镶嵌褐色琉璃砖,远看似铁色,俗称“铁塔”。铁塔建成九百多年,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至今仍巍然屹立,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今。中国翰园座落于古都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一百二十亩,分碑廊和园林两大景区,园林清新淡雅,景色迷人,瀑布喷泉跌宕,湖岛相映生辉,苍松翠柏,亭台楼阁掩映于湖光山色之中,让您在这秀丽的景色回味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该园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水面150亩,拥有大小古船50余艘,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气势磅礴的宋代古建筑群,整个景区内芳草如茵,古音萦绕,钟鼓阵阵,形成一派“丝柳欲拂面,鳞波映银帆,酒旗随风展,车轿绵如链”的栩栩如生的古风神韵。清明上河园作为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突出体现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情趣性等特点。

风土人情:开封最棒的就是小吃了。开封人的小吃一条街一般都是夜市。较为著名的有:鼓楼夜市,学门夜市,西司夜市等等,其中鼓楼夜市的名声最大,价格也最贵。开封的夜市生意很好,据了解一般在晚上6点半左右就开始上市了。 开封阳光酒店大楼下的街道就是开封著名鼓楼夜市小吃一条街。街道的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小吃摊铺夜市里小笼包子、五香咸兔肉、五香豆沫、五香油茶、羊肉水饺、大肉馄饨、烤羊肉串,烧饼油条、烧鸡、桶子鸡、炒凉粉、茶鸡蛋、酱牛肉、板羊肉...应有尽有。其中开封小笼灌汤包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其前身是“第一楼包子馆”,主营灌汤包子和吊卤面。还有桶子鸡系开封特产名菜,它选用当地的优质筠母鸡,采用百年老汤煨制而成。也是香气四溢。再有就是开封的传统菜肴套四宝,堪称“豫菜一绝”。“套四宝”绝就绝在集鸡、鸭、鸽、鹌鹑之浓、香、鲜、野四味于一体,四只全禽层层相套,个个通体完整,无一根骨头。菊花火锅盛行于晚清宫廷内,传入开封以有近百年历史。

旅游预算:交通工具汽车:单程汽车票价55元。开封府50元,相国寺30,包公祠20元,清明上河园60元,天波府杨府20元,翰园10元,铁塔15元。旅游三天吃住花费:500元。总计不到一千元。

第四个想去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南京。

南京已有2470多年建城史 ,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教第三城,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都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此建都立国。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国家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城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之城,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最想去的地方有鸡鸣寺、明孝陵、钟山、石城、中山陵等。南京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清朝康熙年间曾对鸡鸣寺进行过两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祭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上有中山先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碑坊、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具纪念的功能,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不到中山陵就不能算到过南京,它已成为南京旅游的标志性景点。漫步中山陵确实需要好体力,一步一步地爬上392级阶梯,最后的阶梯越来越高,代表着革命到后面越来越艰难。而巍巍中山陵,从修建、竣工到耸立至今,它的历程也充满了艰辛。在周围肃穆的环境中,看具有民国特色的建筑,

风土人情:南京饮食文化,首先是秦淮八绝。秦淮八绝是指南京金陵八种最有秦淮风味的特色小吃。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再有就是南京板鸭。南京人素有"无鸭子不成席"的说法。南京制作的板鸭皮白、肉红,食之板酥、香嫩、鲜而回甜,首推为南京"市菜"。 传说南京板鸭始于1400多年前的"侯景之乱"。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小吃。梅花糕源于苏州,历史悠久。

旅游预算:交通工具火车:单程硬座125元。加入旅游团文化古迹二日游400元,美食温泉300元。中山陵80元,明孝陵140元,共需要四天再加其它花费共计1800元。

第五个想去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洛阳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阳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洛阳的牡丹花会、河图洛书;二里头遗址;杜康;周公;白马寺;关林;龙门石窟;水席 ;“东方红”拖拉机。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牡丹从隋代落户洛阳西苑后,地脉适宜,开得缤纷美丽、艳冠天下。

想了解的风土人情。洛阳戏曲文化。1.洛阳曲子(洛阳曲剧): 洛阳曲子渊源于明代弘治年间(15世纪后期)开封的俗曲。这种俗曲汇集了里巷歌谣和南北曲的零星曲牌,后又融汇人江淮俗曲,由开封传向洛阳、南阳等地。2.洛阳著名剧团:洛阳市豫剧团;洛阳市曲剧团;洛阳李天方曲剧团;洛阳偃师曲剧团;洛阳偃师豫剧团;洛阳汝阳曲剧团;洛阳市九都曲剧骐;洛阳青年曲剧团;洛阳市牡丹曲剧团;洛阳市马小骐曲剧团;洛阳市小皇后曲剧团;洛阳市星光曲剧团。洛阳文化产品。洛阳澄泥砚:即新安虢州澄泥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洛阳牡丹石:牡丹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牡丹石产地世界唯一,中国·偃师·寇店·五龙村。洛阳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阳为主要产地。

旅游预算:交通工具:汽车单程40元,办一个旅游年票60元。在洛阳参观四天,包括龙门石窟(不在年票内)共花费大概1500元左右。共计花费近10000元。

第三篇:中国旅游文化论文[1].._文档

旅游文化

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五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专项"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

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变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进一步提升。

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

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

。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品位评价

民族文化要开发出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外部开发条件外,其自身还须具备较高的品位或基本的优势。从国内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例看,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资源的独特性或代表性

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由这样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比它稍逊一筹的同类资源则要相差很多,这是与山水类旅游资源的很大不同,即民族文化资源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化问题。例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是民族省份旅游的特色,但对于旅游后发的地州,这往往显示不出优势,因为外地游人到这些省区以后,一般只是看上几处有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不可能把各民族风情都浏览一遍。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形象树立以后,其他地方再开发傣族文化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仅存在于同一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只要有先发与后发的区别,对旅游者就有一个选择问题。

(二)资源的完好性与现实性

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是保存完好的,应在建筑、服饰、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较好的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形态,没有遭受较多冲击或破坏,也不应是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它最好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延续古今的,而不是中断了或停止传承的文化。否则,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则会加大,例如,西夏党项人的文化、新疆楼兰古国的文化等。从民族文化保存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典型性特征加速弱化的问题,民族服装已很少在平日穿着,城镇民族建筑在快速现代化,古老的习俗有很多改变,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越来越少,这对民族文化开发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影响。

(三)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

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韩国的济州岛民俗、澳大利亚的毛利人文化。相反,如果民族文化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没有相应的艺术成就或品位,就很难在旅游开发上有所挖掘和提炼。例如:民族地区喜欢用"歌舞之乡"、"歌舞海洋"来比喻风情的浓郁,但往往没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歌舞走向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将这些资源开发成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起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宣传促销。

(四)资源的可展示性或参与性

旅游产品是供游人参观欣赏的,因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其对外可展示性就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民族的 祭祀祈祷、宗教仪式,涉及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等,属于比较神秘、神圣的事物,不宜有外人观看或对外开放,即使其有很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也没法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有些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虽可对外开放,但由于时间较短、每年日期不定(如要按农历计算),也不大利于开发成为效益好的旅游项目。因此,如何把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是旅游开发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属于要专业性、多学科策划和创意的问题。例如,云南的澡堂会是一个很有卖点的资源,但要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很不容易。一是仅在春节期间的四五天内,时间比较短,开发成为一个常规产品不容易;二是如何体现和展示特色的问题,它不是一般的集体洗浴活动,而是一种民俗民风,这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对民族文化资源评价的过程,也是寻找、确认发展优势的过程,找准了优势可以事半功倍,找不准优势则要事倍功半,不仅劳神费力,还可能耽误和丧失发展机遇。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上,各地普遍存在自视过高的情况,觉得"人有我有"、一点不差;有的还因缺乏对外界的了解,觉得"惟我独有",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眼不识泰山。例如,多声部民歌的合唱形式,我国目前有23个民族保持和流传着,仅就演唱形式而论不是惟一的,如要评论其艺术、文化、旅游价值,则往往更要关注它所演唱的古老内容,否则过于推崇、宣扬这种歌唱方式,实际上是走向了它的反面。再如:新疆伊犁有个"火龙洞",是一处不同于温泉的地热资源,当地人对它视而不见,没有意识到它的旅游开发价值。

上述五个方面,决定了民族文化开发成为旅游产品的整体水平。第一方面决定着是否值得列为旅游开发的重点,第二方面决定着实施旅游开发的难易程度,第

三方面影响着开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第

四、第五方面关系着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的市场前景。

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可开发出专项的旅游产品,也可作为普遍性的一种旅游资源,用于其它旅游产品的配套、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精神和品位的提升。但成功的进行旅游开发,需要遵循旅游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选准突破"亮点",实施集中开发

选准"亮点"区域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国内外发展旅游的重要经验。一些民族地州的旅游业之所以长期处于"温冷状态"和边缘地带,除了一些共性的困难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择的发展突破口不准,或者集中突出的用力不够。"亮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既要考虑交通通达条件、城市的依托性,也要避免简单的城市中心论;既要考虑资源品位和特色,也要注意开发的难度与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其他优势资源的依托;既要考虑资源开发的最初引爆点,也要考虑持续发展的效应与后劲。总之,要立足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地区的综合带动,使这一地区尽快成为旅游热线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段、或者一条支线。

(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

这是宏观层面的发展思路,属于一个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高起点,应首先是在策划、设计方面,然后是具体的开发,再是相关的配套和管理;新思路,主要是指发展模式、策划理念,并非过于具体的一些方面。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但由于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不到位,不少景区点建设存在档次不高 的问题。例如:前些年不少地方建造的缺乏文化含量的大型人造景观,如三峡微缩景观、天下第一城、人造牌坊群等;有的地方无视旅游规划的存在,三个月"开发"了几十处景观;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乱开乱挖、乱建乱造、画蛇添足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地方认为开发民族文化就是建设民族村、民俗园,就是唱歌跳舞、展示生活器具;一些地方把民族节庆搞成了农民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商品交易会。要避免或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起点、新思路,也就是不落俗套子、不走老路子、不重复别人的教训。一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采取经营权有偿转让、宣传促销委托独家代理等方式,也可以采取有关地区、投资者联合开发的方式,也可以保护为切入点实施适度规模的开发。

(三)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突出文化资源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表现形式。现在国内外主要是搞一些民俗村、民族园,如泰国帕塔亚的民俗村、韩国的济州岛、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园、锦绣中华民俗村等,将民族文化的各方面浓缩化、集中化,其中较有生命力的是以现实村落为基础搞成的民族村镇。二是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这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中极为普遍,一般是与山水风光类产品结合一起,但较多的情况是开发深度不够、表现形式单一,成为观光类产品的一种点缀或填充,单独可与山水风光并列的民族文化类产品较少。三是进行深度挖掘,

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系列。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反映的是纳西族的建筑文化、民俗生态,围绕着它所展示的还有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玉龙雪山,即使把丽江定位为观光类产品,其内涵也是无处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内容。上述的三种表现形式,从实际情况出发,无所谓谁高谁低,关键是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深度,也要看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但注意突出特色、提高表现品位、增强吸引力,应是共同追求的主题。

(四)要认真办好民俗节庆活动

民俗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集中对外展示的机会和场合,由于这些活动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因此,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由于媒体的关注报道、外地游人商旅的参与,成为促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现在民族地区这类节日很多,具有全国著名度的如藏族雪顿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歌节、白族的三月

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阔时节等;至于一个区域民族的节日就更多了,例如滇西南的怒江地区,有僳僳族的澡堂会、普米族的情人节、怒族的仙女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等。每个民族在举办节庆期间,都要举行一些民俗活动,如歌舞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祈福迎祥等。从现在各地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的实践看,要成功举办一次民俗节庆活动,首先是要保持和弘扬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不宜人为地加以现代化或随意进行附加,把一个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搞成一个农民歌舞调演、农贸集市。例如,对于神秘古朴的澡堂会,就不宜为增加经济效益,擅自增加一些不相干的项目,使之过于喧闹。其次,要加强民族节庆与旅游业的结合,既要使民俗节庆成为旅游活动的亮点,也要使参与活动的外地人成为旅游者,尽量延长参观停留的时间;再次,应本着群众自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政府部门的退出。

(五)要大力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

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不仅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各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同时也要做好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主要是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的符号,使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文化内涵。文化符号是物质化的文化内涵,最有交流价值的是当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的表现和反映。中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 实践证明,那种"围栏"里的民族文化开发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还是要营造一种开放的民族文化大环境,例如,云南迪庆、丽江,新疆喀什、吐鲁番都是比较好的典型。要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引导、媒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保护保存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在建筑方面,首先是旅游景区内的建筑,必须保持民族化、地方特色化,改进的只是卫生条件,如厕所、餐饮用火、垃圾处理,增添的是具有民族特性的一些建筑符号,如房屋的完整性。其次,对于景区内的不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建筑,要尽量使之符合当地的特点,避免现代化、洋化、石棉瓦和水泥砖化。三是对于民族地区的城镇、路边的民居,一切旅游通道上视线走廊的地方,应该体现出民族化的建设风格,没有力量拆除改建的,应该明确什么样式是提倡的,什么种类是禁止的。此外,民族服饰的穿着也是重要方面,要提倡穿着民族服饰,对于经商者、旅游从业者应明确要求;要不断研究改进民族服装,使之美观、实

用、多样、价廉,让普通百姓都有条件穿着,并进而向旅游商品化方向发展,例如,海南三亚的海岛服、云南大理的民族服装等。

(六)要加强区域协作和优势共享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虽然存在地域间、民族间的雷同与竞争的问题,但由于旅游市场的统一性、旅游客源流动的关联性,就决定了无法关起门来搞开发,也不宜单方面考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目前,从国家层面来说,入世以后已经逐步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从东部地区来看,大协作已蔚然成风,如粤港澳旅游圈、长江三角洲(3+1)、15+1城市联合、环渤海旅游圈等。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唯有联合、合作,才能各方面共赢。但是民族地区的各地之间,如何加强联合与协作的问题还很突出。比较明显的有省内航线可互飞的较少,而且价格偏高;有的地方推行带有强制色彩的A线B线,或是在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上有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有的对于两州之间相邻景点景区的道路连接不热心;有的对于外地州的旅游团,在导游、车辆进入方面设置障碍;有的对于外地企业在当地经营进行限制,这实际上对于各地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应该彻底地消除人为的旅游发展阻碍,把主要心思用在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上。

总之,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科学处理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进步、文化繁荣,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儒家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A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3.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D)定为国家宪法日。

A.9月4日 B.10月4日 C.11月4日 D.12月4日

4.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5.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宪法》 B.《民法通则》 c.《刑事诉讼法》 D.《出版管理条例》

6.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7.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8.“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9.“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

1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 B.张居正 C.王安石 D.王阳明

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为( B )所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2.“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此话是( B )说的。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菲 13.“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廖仲恺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 C )的名言。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15.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A.仁义礼 B.礼智信 C.知仁礼 D.知仁勇

16.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17.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18.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 A )

A.愚 B.绞 C.贼 D.狂

19.“道不同,不以为谋。”这句话出自( C )。

A.《诗·小雅·大东》 B.《荀子·正名》 C.《论语·述而》 D.《荀子·尽天下》

20.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古人讲求的是( C )

A.义 B.序 C.信 D.别

21.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12 年6 月发布的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 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C ) 。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22.“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 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A)说过的一句话。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廖仲恺

23.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D) 。 A、仁义礼 B、礼智信 C、知仁礼 D、知仁勇

2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B )所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25.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C ) 。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 D、办事公道

25.“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B)说的。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非 26.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 的规范性文件是(C)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27.“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 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这句话出自(A) 。

A、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大报告》 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8.根据 2013 年 9 月 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 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 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D)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伦理责任D、刑事责任

29.“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这是十八大后(B)的讲话内容。 A、胡锦涛 B、习近平 C、李克强 D、张德江

30.在实现廉洁自律的有关基本要求中,最重要的是(A )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C、防微杜渐,过好“金钱关” D、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31.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 B、张居正 C、王安石 D、王阳明 3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名言的发明者是(C ) 。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阿克顿 D、托克维尔

33.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其中,有人认为,权 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 权利意味着 “可以” ,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 。 该见解属于(D) 。 A、主张说 B、自由说 C、利益说 D、资格说

34.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古人讲求的是(C) 。 A、义 B、序 C、信 D、别

35.“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D )的 3 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 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 33 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 A、2000 年 B、2001 年 C、2002 年 D、2004 年

36.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A ) 。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37.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D)定 为国家宪法日。 A、9 月 4 日 B、10 月 4 日 C、11 月 4 日 D、12 月 4 日

3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39.“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C) 。 A、 《诗·小雅·大东》 B、 《荀子·正名》 C、 《论语·述而》 D、 《孟子·尽心下》

40.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包括基本规范和特殊规范。其中, “五爱”构 成了基本规范。在这“五爱”里,首要的爱是(B ) 。

A、爱人民 B、爱祖国 C、爱社会主义 D、爱劳动

41.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 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 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C)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42.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如: “教也者, 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 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这段话出自(D) 。 A、 《论语》 B、 《资治通鉴》 C、 《孟子》 D、 《吕氏春秋》

43.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一缕不发亮的光” 。此话出自 (B )之口。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法学家耶林 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 D、英国哲学家培根

44.“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A)说的。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45.“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B) 。 A、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大报告》 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46.“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

点的提出人是(A ) 。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A)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48.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B)。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49.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 。 A、在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规范具有统驭全局的最高地位 B、职业道德对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有补充作用C、职业人士负有自觉维护职业荣誉之义务 D、各种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局限性

50.下列选项中,属于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的内容的是(A ) 。 A、 “养心莫善于诚” B、 “恭敬之心,礼也” C、 “不学礼,无以立” D、 “事思敬” , “不居功” 51.蔡元培先生认为: “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 必达而后已,则(B)之效也。 ” A、责任心 B、勇敢 C、正直 D、诚实

52.“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 的规定出自于 (D) 。 A、 《宪法》

B、 《民法通则》 C、 《刑事诉讼法》 D、 《出版管理条例》

53.根据 2013 年 9 月 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 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 到(C)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A、三百次 B、四百次 C、五百次 D、六百次

54.“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 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此见解出自(D) 。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 D、英国哲学家培根

5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C)的名言。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56.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C)学说那里常 被提及。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57.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A)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58.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 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D) 。 A、周朝 B、汉朝 C、三国 D、唐朝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45分)

1. 2000多年前,东方的( A )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D )则提出“法治

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韩非 B.商鞅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 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 AD )。

A.继承法 B.税法 C.诉讼法 D.婚姻法

3. 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 AC )。

C.“公义胜私欲”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 ABCD )。 A.省察克治 B.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15.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围绕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在哪些方面去做努力的问题,总书记也为青年人支了三招。这“三招”是( ABC )。

A.要勤学 B.要修德 C.要明辨 D.没收财产

16.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12 年 6 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 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 。下列权利中,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板块 的有(AB) 。 A、工作权利 B、健康权利 C、残疾人权利 D、知情权与参与权

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 是什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CD) 。 A、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 D、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18.下列关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 。 A、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B、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 C、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D、道德与法律一样,具有“他律”的性质 19.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C) 。 A、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B、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C、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0.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 460~公元前 370 年)说: “要留心,即使 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作坏事,而要学着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在中国古语中,与这段话的意思契合的是(ABC) 。 A、 《诗经·大雅·抑》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B、 《礼记·大学》载: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 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C、 《礼记·大学》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D、 《论语》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 属于附加刑的是 (ACD) 。 A、罚金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22.2014 年 5 月 4 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围绕培育核心价值 观要在哪些方面去做努力的问题,总书记也为青年人支了三招。这“三招”是(ABC) A、要勤学 B、要修德 C、要明辨 D、要践德

2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 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C)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C、 “公义胜私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 列(ABCD )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A、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B、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 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C、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D、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25.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ABCD)等基本原则。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6.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点的是(ABCD) 。 A、已成立的法律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 B、 “良好的法律”是治的前提 C、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普遍服从善法

27.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 排是(ACD) 。 A、以怨报德 B、以德报德 C、以怨报怨 D、以德报怨

28.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 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其中, “三严”是指(ABD) 。 A、严以修身 B、严以用权 C、严以求德 D、严以律己 29.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 ,也有人把这 “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 “四权”是指(AC) 。

A、知情权与参与权 B、知情权与参政权 C、表达权与监督权 D、表达权与批评权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12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等内容。

30.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31.以下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BC);32.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ABCD);33.“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AD);34.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是;35.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AD);36.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

------------------ 30.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ACD)的法律制度, 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 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A、权利公平 B、结果公平 C、机会公平 D、规则公平 31.以下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BC) 。 A、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B、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C、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D、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32.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ABCD) 。 A、省察克治 B、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33.“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AD) 。 A、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B、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C、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D、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34.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是(ABC) 。 A、评价对象限于从业者及其所属行业或单位的职业行为 B、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C、业界内外的人士均可成为评判者 D、评价不能具主观情感的色彩

35.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AD) 。 A、继承法 B、税法 C、诉讼法 D、婚姻法

36.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包括(ABCD) 。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37.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 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求是(ABCD ) 。 A、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B、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C、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D、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38.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宪法从大的方 面提出了需要完善之处。下列选项中,属于此内容的有(ABCD ) 。 A、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B、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C、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D、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39.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AB) 。 A、贪 B、欲 C、爱D、恨

40.2000 多年前,东方的(A)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 ;而西方的(D )则提出“法 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A、韩非 B、商鞅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41.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B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完全契合社会主义集体主 义内涵的是(ABD ) 。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 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43.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曾提出“克己、虔诚”等品德内容,并系统地论证了其中的四 种基本德性。此即 “希腊四大德性” ,其具体内容是指(AD ) 。 A、聪明和勇敢 B、正直和虔诚 C、克己和节制 D、节制和正直 44.下列事项中,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的是(ABCD ) 。 A、犯罪和刑罚B、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C、对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D、仲裁制度

45.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 。 A、我国“儒商”文化中,具有重视以德为本和修德为先等优良传统 B、有多少种天职,就有多少种道德形式 C、职业道德评价具有教育、监督等作用 D、职业道德评价的主题具有特定性,即只有道德家才能做出此类评价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正确打“√”,错误打“×”)

1.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 ) 2.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 ) 3.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 ) 4.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 × ) 5.按照儒家文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 × ) 6.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 × ) 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 ) 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 ) 9.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 ) 10.任何职业道德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性。( √ ) 11.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 (√ )

12.法治政府实质上就是有限政府。 (√ )

13.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 ) 14.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 防 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16.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 (√ )

1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 ,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 )

1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

1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 ) 2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 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

21.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 )

22.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 )

23.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 德的显著标志。 (√) 24.我国是禁止再次委托授权立法权的。(√ ) 25.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 ) 26.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 × ) 27.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 誓。 (√)

28.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同步性和平衡性。( × ) 29.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 (√ )

30.按照儒家文化,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 。( × ) 31.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32.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 × ) 33.我国现行宪法所倡导和认可的“五爱”是典型的社会公德。 (√ )

34.公司等商事主体的活动受商法的调整,并只遵守商法的基本原则。( × ) 35.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 ) 36.社会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 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 ) 37.任何职业道德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性。 (√ )

3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 )

3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做出的规范性决议或决定, 与法律 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40.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 )

(√

第五篇: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2015·浏阳一中月考)《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解读能力。关键信息:“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A项“八大篆书字体”说法错误;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来;C项“汉代”说法错误;D项对材料的解释是正确的。 答案:D 3.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另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 A.科学技术 C.佛道文化 B.市井文化 D.外来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中“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如宋代风俗画、宋词、话本、戏曲、瓦子等,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B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风土之音”,即各地的民间歌谣。雅为“朝廷之音”,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颂为“宗庙之音”,即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多歌颂祖先功业。“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该诗句应出自( ) A.《诗经·鲁颂》 C.《诗经·大雅》

B.《诗经·齐风》 D.《诗经·小雅》

解析:“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的大意是:“叔父,您诸子中择立其长,封于鲁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扩土开疆,作为周室藩辅屏障。”据此可知,这段材料歌颂了鲁国国君祖先的功业,故选A项。从“俾侯于鲁”可以排除B项;从诗句内容可知这是颂歌,排除C、D两项。 答案:A 5.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解析: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材料中体现了在宋代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书法家和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现实,故B项正确。 答案:B 6.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袍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

解析:根据题干情境可知,所叙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它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舞台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没有这种表现形式,故均可排除。 答案:B 7.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解析: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应是西方列强入侵,通商口岸开放,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 答案:D 8.(2015·徐州质检)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解析: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仅仅反映出外部的变化,故A、B两项错误;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也有内部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即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故C项正确;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仅仅反映出内部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9.“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A.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C.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卢梭的启蒙思想主张,平等、人权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民友”更体现出民主,结合时间“20世纪初”,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时,故选C项。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从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可知是受卢梭影响,D项错误;“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已经不仅仅是卢梭的思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崇洋媚外,B项错误。 答案:C 10.“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表明其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抵抗派和洋务派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A、B两项错误;结合两方面信息可以判断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C项正确;“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表明其反封建不彻底,与革命派的暴力手段不吻合,D项错误。 答案:C 11.(2015·武汉模拟)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 )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主张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说明陈独秀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故选B项。“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说明陈独秀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项有误;A、C两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答案:B 12.(2015·厦门模拟)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 A.思想启蒙 C.社会变革 B.政治革命 D.文化复兴

解析:根据题干“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可得出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在于思想解放,故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材料二 明清小说几乎无书不图,插图本的大量存在,是明清小说中一个殊可注意的现象。插图的形象性不仅可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和引导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插图作为版画,其艺术性不断增强,逐渐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从而又进一步推动了明清小说的传播。 材料三 “二拍”中《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 (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说明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成就,意在考查学生对时代背景与文学艺术特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1)题,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即可。第(2)题,根据“明清小说几乎无书不图”“插图的形象性”等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第(3)题,结合明清时期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来分析。

答案:(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感情,抒发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两宋之际,民族矛盾尖锐,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而辛弃疾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因而他的词反映了豪情壮志不得实现的哀愁。(6分) (2)信息:反映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木刻版画的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增多;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为了使小说、剧本读起来更为有趣,刻书坊便用木刻版画作为其中的插图。(8分) (3)变化:小说浸染了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传统的“重农”思想受到冲击。(6分) 14.(2015·南京一模)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4分) (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抓住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第二问,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同一时期中国的日益衰落,成为西方国家侵略的对象。第(2)题,由“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体现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注。第(3)题,“五四”前后的文化倾向在材料三中有明确的介绍,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实例。“五四”前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变,西方科技为我所用;“五四”以后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第(4)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从对西方的态度变化、学习西方的内容深入、学习西方的目的等方面分析。

答案:(1)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6分) (2)核心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 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4分) (3)“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

“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判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6分) (4)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4分,任答两点)

上一篇:训词心得体会1范文下一篇:安监局安全生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