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2024-04-12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通用9篇)

篇1: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努力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了解群众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做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应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必须在继承实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社会成员要区分层次,立足实际,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巩固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平台。艺术性来源于实践性。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作思想源泉,不断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新鲜营养,增强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展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方式。既要针对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又要通过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规范和引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正确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篇2: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摘 要:警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警察文化能够创造和谐、上进的组织氛围,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对组织管理和警务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先进的警察文化对于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对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推动公安事业的有序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警察文化 文化建设

一、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警察文化有利于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强化队伍管理。警察文化是公安队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加强警察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凝聚警心,提高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警营文化氛围。警察文化是对公安事业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正确的警察价值观念取得警察群体的认同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警察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种较强的凝聚力,培养广大民警热爱本职工作、献身于公安事业的政治理念。警察文化的核心是警察文化的价值观,它以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通过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塑造公安队伍的形象,进而增强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大局意识,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公安事业的进步。

2.警察文化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推动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公安机关要树立良好形象必须通过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和严整的警容风纪体现出来,其内在动力就是警察文化,它可以对民警队伍树立良好形象给予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还能拉近民警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进而推动警察公共关系。警察文化的建设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在公安工作中推广警察文化能够强化群众与公安队伍之间的亲和关系,能够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动警民关系和谐发展。警察文化越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和广大民警的拥护越广泛,公安形象就越高大,就越能为公安工作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

二、警察文化建设的主要理念

1.警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谐理念,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能构成和谐的乐章。和谐文化必须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我国警察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价值取向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一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以人为本是警察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公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更好地接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推进人性化执法。在警察文化中,民警的思想道德、警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警察文化的整体水平。警察文化建设必须同时以警为本,一切为了民警,尊重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关怀民警的情感世界,促进民警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

2.强化文化育警的理念,创建学习型警营。一是建立学习型公安机关,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应付式的学习向自发学习转变,使广大民警在工作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全面发展。要倡导公安民警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倡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和处处学习。二是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舆论氛围。要以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为原则,引导教育广大民警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公安机关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不断开辟民警学习的新途径。要广泛开展数字化学习,提倡普及网络化和社会化教学等适合成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警察文体活动。各级公安机关要丰富民警的文化生活,提高民警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不断满足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警的精神境界。为了丰富基层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各级公安机关应加大投入,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警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益智性,寓教于乐,陶冶民警的思想情操,减轻工作压力,形成长效机制。

篇3: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一、现代公共意识含义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 公共部门和公共领域逐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公共领域的扩展, 使得公共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 现在我国公共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好的现象, 究其原因, 是人们缺乏良好的现代公共意识。

1、含义

现代公共意识是指以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为基础, 以现代公共伦理为准绳, 在现代公共生活领域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公共生产和公共生活的价值和规范的认知、理解和评价。狭义是指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具有公共价值并且应该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本文着重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

2、特征

第一, 公共性, 这是公共意识的本质属性。第二, 底线性, 公共意识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意识, 在追求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 必须遵循和维护最低限度的公共意识、利益和价值, 并且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的利益。第三, 自觉性与强制性的统一。道德与法律约束公民的公共意识, 并且表现在人们的自觉行为中。第四, 非封闭性。公共领域是开放的, 对领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封闭的, 每一成员都可以独立自由的参与公共生活, 享有公共资源。第五, 扩散辐射性。公共意识扩散在公共领域之内, 它不仅直接影响公民的行为和结果, 而且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具有辐射作用, 表现为示范、感召、警示等。

二、人自身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公共意识之上

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每个人自身的和谐, 没有个人的和谐, 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更谈不上人与社会的和谐, 也实现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那么建设和谐社会只会成为空谈。人自身的和谐, 归根到底是人的身体、能力和精神三者的和谐发展。根据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揭示, 个人自身的和谐, 只有在人的发展达到第三阶段后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要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人自身的和谐, 必须提升现代公共意识。因为在这一阶段, 高度发达的社会交往, 高度延拓的公共领域, 公共生活的架构已经完全形成;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真实的“圈”中,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自我”, 社会各阶层能够和睦相处, 社会成员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人们的聪明才智和谐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 人与自然协调相处。

三、构建和谐社会呼吁现代公共意识的提升

从“和谐”二字可以看出, 和谐社会中存在着诸多张力, 这些张力使各种各样的因素在一个社会整体内共同协调发展。在和谐社会中, 公与私之间的张力存在于各个方面, 和谐社会要求在两者之间要保持一种合理度。这种张力主要体现在个人自身,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其意义表现在:

1、提升现代公共意识, 有利于个人自身的和谐。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展, 个人的存在越来越体现为公共的存在。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公共领域, 在公共领域中, 个人的身体、思想和心灵不再仅仅属于你自己, 而是逐渐成为公共领域中的一部分。一个人之所以是一个完整的人, 是因为他将自己融入在了公共领域里。可见, 拥有正确的现代公共意识, 不但有利于个人自身内部将公与私的张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 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个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2、提升现代公共意识, 会使得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

现代是一个交往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 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多变, 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交往是一种互动行为, 想要达成共识, 首要条件就是对他人的承认。因此, 交往中的公共意识主要体现在个人对他人的承认, 不只是承认他人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 还要尊重他人的身份和权利。只有具有了这样的公共意识, 交往才会成功, 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3、提升现代公共意识, 有利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从人类社会产生, 个人与社会就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矛盾, 二者既相互构成, 又相互对立,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二者的和谐发展。适合于所有社会成员的公共意义或价值是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表现所在, 比如公平和正义。作为整体的社会意识就是一种公共意识。提高这种公共意识既有利于提升社会的价值, 也有利于保护个人的价值, 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更快的相融。

4、提升现代公共意识, 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公共生活领域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公共空间。自然是人与人之间所共享的共有资源,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面前, 人通常表现为个体, 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环境意识,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公民公共意识, 尤其是提升公共环境意识, 不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也有助于人与自然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篇4: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 构建 意识形态

0 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状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指导、凝聚和整合作用。如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把握和遵循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推进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要求,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切合点:

1 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其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意识形态才有持久的魅力。强调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坚持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不矛盾,因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更能鲜明地反映自己的阶级属性和价值取向,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指导思想,对意识形态建设起统领作用;二是作为主要内容,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由于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拥有才具有了科学性,而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才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选择。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历史和现实运动的一般反映,另一方面它也是无产阶级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检验而作出的主动的历史选择。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依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化必然在意识形态中有所反映,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其合法性遭到了一定的质疑,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信仰危机;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各种政治理论、文化思潮如“新自由主义”、“非意识形态论”、“意识形态弱化论”、“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等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也使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根本的是要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 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社会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工农、城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等劳动者群体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属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原则一致前提下的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所以,尽管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群体性和阶级性,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而且能够不断突破一定阶层、群体的局限性,必须具有高度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它不是将越来越多的阶层、群体排斥在外,相反,是要将越来越多的阶层、群体凝聚在自己的周围。“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战斗力的鲜明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高度自信力、容纳力和改造力的突出表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形式、利益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多样化的发展,不同的阶层、群体必然会表达出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也必然会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使意识形态的成分和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多种意识形态成分的出现,并非都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对新出现的一些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不能一概冠之以“反主流意识形态”而加以否定,应该看到,其中有些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因而不能再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标准和眼光去加以审视和评判。当然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统统予以肯定,而应进行科学鉴别。对于其中健康的成分,要积极地提倡和保护;对于其中有益的成分,要积极进行引导和规范;对于不健康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分,要坚决予以取缔。

3 意识形态的适众性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前提,是为群众所掌握。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意识形态才能实现其理论和时代价值。意识形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原则。能否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合法性基础,是意识形态建设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意识形态建设与民众认同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来源于民众意愿,是民众意愿的集中反映和理论表现。因此,意识形态的实现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受众性有着直接的关联。

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意识形态的功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民众对一种意识形态是自觉接纳、被动接受还是拒绝排斥,固然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有关,但维护、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方式、手段、方法与载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要知道,即使是真理,倘若被拙劣的表达包裹着,也会失去应有的锋芒。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以往的意识形态相比,无疑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这只是从理论上而言,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处理得不好,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那么它也有被民众排斥从而失去合法性的危险。

意识形态除了要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还必须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原有的文化形象和叙述方式,要善于正面地、真实地、有力地、亲切地表达自己,使人民群众愿意接受。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时不妨多些人文关怀,在唱响主旋律时不妨吸取一些民间话语,在保持权威大气时不妨有些平民风格,摈弃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注重传播方式、手段的生动性和大众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灵活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成为群众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群众的自觉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5: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规范和督促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消极的~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势必对社会的和谐构成产生极大地危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狠抓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基础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清廉以自守,激浊以扬清。”净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同时,在保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以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电化教育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操守和职业道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发扬以往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办公例会、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目标考核、民主评议、检查评比等工作制度,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日趋完善。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任前谈话、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同时,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进行反复宣传和不间断地提出要求,使领导和各级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是强化监督力度。要在不断加大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力度。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理、党员群众中聘请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坚持领导接待日、群众意见箱等制度,不断健全群众举报、投诉和检查通报等监督机制,通过全方位的监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树立四个观念,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实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一是树立以发展为纲的“护航”观念,切实优化经济环境。实践证明,社会要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的支持。这些要素是否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关键在环境。因此,我们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纠风治乱、效能监察、源头治理等工作,着重抓好“四个优化”:既优化政策环境求“活”,严肃党的政策,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得以正确落实。优化法制环境求“严”,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如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等。优化人文环境求“信”,以建立诚信政府为龙头,以完善管理机制、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为手段,加快信用建设步伐,带动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优化服务环境求“效”,通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各类投诉问题的处理等项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唯民”观念,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一方面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群众称心,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吸引力。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干部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要畅通民情渠道,让群众舒心,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凝聚力。做到始终密切关注社情~动态。以入户访谈、问卷调查、设立民情室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同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及时快捷地发现和处理矛盾,使群众生活在一片和谐温馨的氛围之中。

三是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从反腐倡廉治“本”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效能革命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部的思想认识,端正机关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

四是树立齐心协力的“团队”观念,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团队是战斗的堡垒,思想上齐心,工作中合力是成功的基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群策群力,步调一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日常工作定岗定责,严格考核;阶段性重点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逐步形成一整套灵活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搞好四个结合,扩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覆盖面,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切实发挥“三个作用”:即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工作中心,积极发挥好服务作用;保证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积极发挥好监督作用;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发挥好参谋作用。

二是与工作延伸相结合。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战场,而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干部在三产收入、生育指标审批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力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阻碍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针对于此,我们要以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为出发点,以密切党群关系为切入点,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为着力点,通过抓规范、抓重点、抓制度、抓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社区延伸和扩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常开展。

三是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相结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人事行政、公务活动以及个人家庭生活中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各级领导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出榜样,维护好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四是与先进文化相结合。要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全面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积极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廉政歌曲、漫画、小品等文化作品的创作,认真开展“丹青助反腐,彩图道民心”、“廉政清风长廊”、“小手拉大手——红领巾助廉”、评选“廉内助”、“廉洁文明家庭”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增强群众的廉政意识,从而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领导”走向“大众”,进一步扩大党风廉政建设的覆盖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篇6:规则意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曾大致勾勒出他心目中和谐社会的面貌:兼爱互利,反对掠夺和暴力,选贤举能,公平竞争,节用爱财,反对铺张。这种构想反应了那个时代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呢?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民主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

和谐是矛盾的统一,是事物之间的一致,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作出很大的努力,而规则意识对我们实现这理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规则架构的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我觉得要分成外在的一面和内在的一面,外在的是行为意识上表现出来和谐,内在的是内心和道德上的和谐。我们正在追求这样的一个社会,因为我们还存在这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天,“中国式过马路”似乎已经成为了国人的标签,而且渗透、弥漫各行各业。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路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也许是红灯,但大家却经常这样自然而然地过马路。其实这样的行为很危险,但却又似乎已司空见惯了。还有各种各样的标签,“中国式上车”,“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并线”等等。这些种种不文明的现象既反了我们缺少了规则意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制度存在缺陷。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我们的规则意识真的在渐渐淡化,这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历史发展的原因;封建社会的“法治”和“人治”;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我们需要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社会规则,来提升社会规则的科学性。在规则中实施一视同仁,对违反者进行惩处,来提升规则的公信力。同时,我们需要在面对不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我规则意识,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努力创建和谐社会。

篇7: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治国之基在于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去抓,从师范院校抓起,从少儿抓起,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前提,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

作 者:张清华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2007 “”(7) 分类号:B824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规范  

篇8: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制建设

一、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有赖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法治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制建设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实现、保障社会的和谐。

(一) 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与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因素相互和谐、共同发展, 而避免社会的无序、混乱的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因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寻, 才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最有效的途径。

法律强调的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严肃性等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制度, 真正做到司法公正, 执法必严,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只有这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才能有发展的基础, 健全的法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协调、改善、维护好和谐的社会秩序, 有效地开发、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利益, 从而达到社会结构的公平、公正, 使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因此, 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基础。

(二) 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炼概括。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之后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是包括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层面上, 还表现在社会文明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于各种因素、立场、利益的制约, 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的不同, 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这就需要健全的法制体系来协调、支配、控制人们的行为, 缓和出现的矛盾, 解决纠纷与冲突, 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法制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 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 使已经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 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但是从现实而言,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则难以实现, 从缓和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意义上讲, 法制建设就是维系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

(三) 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与支持

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的社会, 因为法治是和谐秩序的前提,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一个有法制保障与支持的良法之治的社会, 是所有人都遵循法律的社会, 随着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们将建构建一个有法律保障的人人守法的和和谐社会。

从长远来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发展中将会遇到诸多困难和矛盾, 这就需要法治来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从经济方面分析, 法治可以为先进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提供支持, 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正轨;从政治方面分析, 法治可以保障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权利, 使得人权得到充分地发展, 国家权利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规制;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 法治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 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在把握机遇的同时, 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存在的挑战, 如东西部发展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贫富差异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保障水平不高等等, 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法治, 才能逐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 从而保障社会在健全的法律框架下和谐有序地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法制建设的策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是权利有保障、权力受约束、立法公平、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然而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应当深刻认识到法制建设对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大作用, 把和谐理念渗透到整个法制系统中去,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一) 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加强公民法治意识

作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础工作, 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宣传,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 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单是要从书本上获得法律知识, 而且在生活上熟悉法律知识”, 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 每个公民都是组成社会的微小细胞, 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 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无从谈起。法治本身就是提倡公平, 它要求每个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遵纪守法, 合理主张自己的权利, 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任何矛盾和纠纷都需要在法治允许的框架下去解决, 并按照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处理, 产生的一切不利后果将由自己承担。

中国古代传统的“德治”逐渐被当今市场经济下的法治所取代,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 更应该加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让法治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个公民的心里, 在处理事情中学会用法律去衡量并解决问题, 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对法律不再陌生。

(二) 建立并完善司法制度,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司法制度, 司法权必须专属于司法机关, 司法权应当由法院代表国家来行使, 法院必须实现独立, 以公正作为法院的价值追求, 因此, 我国宪法有关于人民法院实行独立审判的规定, 目的就是要使审判机关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

其次须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对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 需要进行跟踪监督, 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司法机关的违纪、违规行为。再次应加强对审判机关审判活动的监督, 真正做到有法可寻、有法可依, 同时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让广大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审判活动中, 使审判过程更加透明, 以防止审判机关滥用权利。

此外, 各级司法机关还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提高审判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审判人员正确理解、运用法律的能力, 使其对案件做出正确的评价及判断, 使得正义得以伸张。

(三) 健全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

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它起步相对较晚, 它的某些规则和制度尚不够明确和完善, 某些社会领域和出现的问题, 法律尚未涉及到。为此,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度, 要把财产权的确认、变更、行使、流转、消灭和保护规则作为民事法律的核心。在市场主体方面要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 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察, 并相应确立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的法律救济制度。对于市场市场经济不完善的、不健全的法律制度, 要不断完善和健全,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使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使经济活动能够在法制的轨道下运行。

针对目前市场经济活动中, 经常出现的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质量等失信问题, 应该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健全失信惩治制度, 保证参与市场活动的自然人、法人、中介组织等社会主体在诚信、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活动, 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向前发展。

(四) 维护公民合法利益, 促进司法公正

人权现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在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中, 国家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确实存在。在涉及到两者之间的矛盾中, 行政部门和执法部门往往会忽视公民的权利, 要解决上述两者之间的矛盾, 还是要靠法律来解决。法律是社会中合理分配、限制权利的工具, 它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安全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 任何个人和机关都不能任意践踏。在维护和救济权利的过程中, 司法机关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公正性, 要以公正为导向, 努力完善司法程序, 从制度方面降低司法不公正的可能, 建立并健全法官惩戒制度, 在确保不干涉司法的前提下改进对司法权的监督方式, 正确引导社会监督, 不断完善司法体制,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在法律规定下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以促进司法公正。

(五)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法律的一种基本属性, 和谐既是法律的目的, 同时也是法律实施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人们利益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 由于利益的不平衡性, 必然导致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种种不和谐因素, 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和纠纷, 在矛盾和纠纷出现后, 必须有效、及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找到正确的解决之路, 同时在解决的过程中寻找和谐。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中, 司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最为重大, 司法机关应该不辱使命, 顺利化解社会矛盾, 正确解决社会纠纷, 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也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局面而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会早日实现。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法制, 以法治国, 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我们在此分析探讨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法制建设的策略, 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法制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制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篇9: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和谐意识;和谐社会

1前言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棵奇葩,它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蕴含民族文化的精髓,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

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以来,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民族素质、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这一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性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必然得出世界要和谐的观点,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意识显得更加珍贵,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作一粗浅的论述。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书籍、资料等,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分析、整理。

2.2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20多位武术专家、武术管理者、优秀武术运动员、知名武术教练员,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本文进行归纳和推理。

3 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

和谐意识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1〕。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又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中庸”或“中和”。因此,人们关于中国文化之和谐意识的阐述和讨论基本上是围绕“天人合一”和“中庸”这两个命题来展开的〔2〕。

武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包蕴了丰厚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中国传统武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在精神,追求整体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崇德尚技、身心和谐,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点;武术在传承的过程特别重视武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还有拳术技击中的“舍己从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德行,进行了教育和引导。传统武术套路中不仅含有攻防技击性,同样具有美的观赏性和独特的艺术成分;它与导引、吐纳相结合,使其在本来健身的基础上又增强了其独特的养生功能;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人们的武术情结,使之成为了一种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使武术在中国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起到弘扬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3.1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和谐意识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为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天”的解释至少含了这样三层意思:一是自然之天,指自然万物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必然性,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然现象;二是伦理之天,指体现为天的普遍必然道德原则和价值依据,又指内在于人的仁义礼等道德本;三是人格之天,指某种神秘的、无认识、无力摆脱的掌握人类命运的神或帝。

中国传统武术的两大主流主导思想儒家、道家思想都提倡“天人合一”,习武者把“天人合一”看作是最高境界〔3〕。“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致,中国传统武术将这个道理发扬到了极致〔4〕。“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5〕。但他们共同之点在于都认为人与自然界一气贯通,一理贯通,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完全是一样,研究天实际上是研究人,天与人是一体的,天(即包括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与人是有感应的,天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变化,而人体自身的变化也可反应自然运动规律,天与人的最佳状态是相互和谐,传统武术文化深受影响,特别强调和谐意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首先,传统武术文化在编拳和拳理研究中极力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反映人、动物和谐统一的象形拳产生了。如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反映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产生了,它们都是在模仿动植物的动作形象和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武术中出现了西方体育少有的模仿动物活动的肢体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鹤翔桩,以及猴拳、螳螂拳、蛇拳、鹰爪拳等动物名和动作。其次,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主张编拳与拳理要与自然和谐统一,而且主张练拳时要顺应自然,与自然时空变化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认为,形意拳的锻炼要与四时相配合,要顺应四季发展的规律,即春发、夏放、秋收、冬藏,应时辰。就是要按“子午流注”中十二时辰血气运行规律进行练功,则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相应统一,练功者甚至还选择方向,如主张站桩时要面向南方,使人体阴阳与磁场相合,有人主张面向太阳练功广纳太阳的能量,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再次,在练功原理上也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的五行拳,象征着大自然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即臂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从而构成技击上的五相生,五相克。以上这些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现,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表现。

3.2练功方法上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练形与练神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文化认为,人体的构成一为形,一为神。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即人体的构成分为形与神两个方面。形者、型也,体形也,形体包括筋、骨、皮、血肉组成;神者,精神意志也,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的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传统武术文化要求外练筋骨皮,内练精神气神,太极拳理论明确提“心、意、神、气”四字密诀。导引气功也非常强调意守,“存想”、“入静”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做到内外兼收修,形神合一。强调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如何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要求,众多拳术流派尽管在练方法上不尽相同,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内外兼修,但不难看出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应是各家各派练功共同的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练形与练神的要求上,传统武术文化主要是要求以动练形,以静练神,从而体现形神兼备的特点。

3.3传统武术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重德、贵“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不仅锻炼身体和学习自卫技术,还有重要的社会学意识,就传统而言,首重德性,隆尚礼,非危难而不发的原则是光辉典型,要求尚武者德艺双馨,做到道德的圆满和技艺的完臻相统一。武术众多流派拳种的宗旨,戒律的制度,武林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几乎都以武德为标准和依据。各武术流派首先要严把择人关,把学拳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永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与传,无礼者不教。”《昆吾箴言》具体规定“十不传”,即“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而无信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不行不传。何也?恐有占昆吾高尚也。”没有合适的对象,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昆吾剑箴言》指出:“可传之人不传,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的极重要性,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校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拳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武林人士大多仿古代仁人义士的行为。不少著名武术家的道德情操亦累世称道,堪为师表,至于武林中道德败坏者,则普遍为人所不齿。

3.4追求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谐统一的健身理念

健康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健康的身体使人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因而人们普遍关注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可见只有心理、生理皆能应对自然和社会才能叫健康。精神健康也很重要,这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追求内外兼修、德艺兼修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健康理念,有很强的健身效果,其中的太极拳被世人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太极拳强调心理、生理、道德的和谐统一,它通过加强精神状态的健康,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首先从心理方面来说,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把健身活动和人生的修养融为一体,把心理、生理和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武术是历来讲求“武以观德”“崇武尚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修身养性,其实就是道德修养,一个道德修养好,道德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有益于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太极拳在练习时要求虚静动中求静,实中求虚,要求心静,意专,时时刻刻想着练拳,这就能调整自己的意念,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其次从生理方面来说,太极拳在练时要求身正、体松、心静。其中身正是人体的一个基本状态。身正,就能保证脊柱、腰柱、胸椎等骨骼处于正中不偏的状态,从而使人体的肌肉骨骼达到平衡状态,松体、心静,则肌肉不紧张,气血畅通无阻。

4传统武术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1传统武术文化可提高人们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正当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一个个辉煌胜利的同时,一种盲目而错误的观点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即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索取的对象,致使人们从狭隘的私利出发,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自然条件和人类的社会环境,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基础〔6〕。严酷地事实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应当进入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以求得同自然界协调和谐、共生共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要求习武者必须使人体自身顺乎宇宙自然,二者达到相互统一,才能完满实现武术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说,是建筑在天人合德、生生不息观念之上的,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并能将仁爱之心推广及天下,泽其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4.2传统武术文化可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

“健康——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实的现代社会,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而备加珍惜和追求。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一亿,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四亿人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如何让老年人健康生活,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传统武术集强身健体于一身,是我们传统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太极拳号称世界健身第一品牌,并且老少皆宜。人们学习武术不仅是获得一种防身自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养生强体、延展生命。武术的这一功效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并用来为健康服务。

4.3传统武术文化为人们消费闲暇时间,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越来越长,如何合理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进行健身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传统武术提供有效解决方法,首先我国的武术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武术文化的内容广泛,可供人们选择的范围大。它既有以演练为主的套路运动,又有相互斗智斗勇的攻防运动形式,既有适合青少年锻炼的长拳、南拳等,又有适合中老年锻炼的动作柔和缓慢、轻灵连贯、静心用意的太极拳、八卦等。再次,从事武术活动的投资少,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武术活动不光是一种纯粹的体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常常在一起谈武论剑,一起交流技艺,互相学习,共同锻炼,这样社会关系就会大大增加,使很多老年人摆脱孤独感,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寻找自身的和谐,平衡发。

参考文献

〔1〕刘卫琴.《论语》的“和谐”意识〔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7—30.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5,(1).

〔3〕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J〕.学习与探索,1998,(2).

〔4〕李慎之.对“天人合一”的一些思考〔N〕.文汇报,2009,(5):13—12.

〔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李金龙.试析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7,(1).

〔7〕吉灿忠.论武术“文化空间”之功能〔J〕.体育承认教育学刊,2013(8).

〔8〕屈政梅.对当代传统武术蜕变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9).

上一篇:关于做好乡镇场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的几点指导意见下一篇: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