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2024-04-17

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许许多多误区,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都是一样:唯分数论学生,唯分数论教师,唯分数论学校等等,大家都在感叹教育难办,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大家都不照着去做!

我一直在思考,当前的学校教育究竟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呢?还是扼杀人才的机械运动?静下心来读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原来老先生上个世纪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啦!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看了这个理论后,我深有感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好好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可贵的直接经验。在园,要让幼儿多操作、多探索,多发现,不要抹杀任何一个可以让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幼儿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体验生活。

篇2: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陶行知说:“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可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当屡次教育总不见效果,当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脑后,学生中错误常犯、是非不断,他们都会烦恼、生气,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也会克制不住自己对学生发脾气,但冷静下来又会觉得很内疚,也许他们有很多缺点,也许他们是一犯再犯。一个孩子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自制力差,他们需要的决不是粗暴的对待,而是更大的关怀和更大的耐心。这就要求教师更应敞开爱的大门,接纳每一个孩子,宽容每个孩子。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被风霜侵蚀的小草,都要用爱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用教师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带着他们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教师的工作是单调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更是默默无闻的。当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这就充分体现出每一位教师都应拥有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又有多少教师用他们无悔的师爱在默默中为孩子们铺洒阳光,点燃希望。 既然选择了,就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劳作着、战斗着。

三尺讲台是他们驰骋沙场的沃野,手拿三寸粉笔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他们自豪,他们荣幸。听,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看,“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和“和谐校园”指导精神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他们手拿三寸粉笔,百舸争流,他们稳站三尺讲台,千帆勇进。 “责任重于泰山”,面对这样的千斤重担,鼓励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有多少个夜晚当别人已沉睡梦乡的时候,他们还在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台灯下回复学生写的心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责任,是“爱”的责任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们甚至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师尊,铸就了师魂,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的壮烈凯歌。他们,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倡导下的中国教育的一代杰出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3: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一、爱的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谨记陶行知教书育人的思想:“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在教学中, 教师的冷眼能扼杀学生最后一丝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爱能燃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希望。因此, 不要抱怨班上学困生人数越来越多, 他们中很多是教师造成的。

没有爱的融入, 课堂是冷漠的场所,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都是班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关心时, 教师就不再是学生眼里的监督者, 学生不把考试看成鞭策自己的棍棒时, 学生会直率地告诉教师:这道题我会了, 那道题我没听懂。学生的心是纯洁透明的, 在平时的作业中他们就不会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作弊。“在学习中取得成就, ———这一点, 形象地说, 仍是通往学生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缺乏爱的融入, 知识也变得冷漠。我在教授“be going to”的用法时, 常以复习现在进行时入手, 询问学生正在做的事, 然后进行句型操练, 如肯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假如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be going to”语法教学, 会使课堂缺乏活力, 即便学生很喜欢上英语课, 长此以往, 也会使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让新知识的教授在旧知识的潜移默化下导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上生动的图片来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学,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句子操练, 然后再把本课中要教授的时间状语、相关生词和短语融合进来。总之, 教师要把爱倾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使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而言变得有趣和容易。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 教师要宽容并妥善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用爱去呵护那希望的火花。《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应用语言学家杜雷指出“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有些错误是口误,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或激动等原因造成的。例如, 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I very like play football.”这样的句子, 教师可以这样回复“You mean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有些错误是因为学生错用或漏用助动词等造成的, 这种不造成句子意思理解的错误, 教师避免过多地指出和纠正, 以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 一定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

二、生活教育,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拓宽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 而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词汇的简单堆砌, 或是语法的枯燥灌输。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去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等;教师也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 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搜集代表中西方文化的实物, 讨论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如琵琶和钢琴的不同韵律、旗袍和西装的不同气质、中药和西药的不同疗效等。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 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学习英语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 这样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的学习虽然不是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 但英语词汇的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英语词汇除了基本意思外, 还包括了感情色彩和地域文化。例如, 十二个月份名称, 每一个名称都蕴含一个希腊神话故事。教师把学生分成六小组, 每组负责搜集2个月份名称的故事, 课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这些故事。如March, 每年3月是古罗马人远行征战的季节, 为了纪念战神Mars, 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这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了单词的含义和拼写。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去创设真实的情境, 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学习知识搭建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因为课本的内容可读性很强, 它生动呈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主要涉及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 所以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应以教材为基础, 恰当地融入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着我

写教学反思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教师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长期坚持的毅力。我每次在教研活动中都能对比反思自己与他人的教学形式和效果, 但活动结束后, 由于日常工作的繁重, 总是给自己找逃脱的借口, 所以反思就只能流于形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一定要坚持把教学反思打磨成一种教学习惯, 每天叙写教后记或教学日志。

篇4: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师 孩子 教育 转变

一天早晨起床,清晰地记得当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老人在讲课,讲我们应该如何做老师,虽然梦中的他身穿长衫,戴副眼镜,但梦中的教学现场却赢得了热烈很久的掌声,自己也是被这激烈的掌声击醒的。那这梦中的老师是谁呢?仔细回想梦中的一点一滴,把他的教育思想理了一下,再与我们熟悉的先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核对,发现正是与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梦遇。这一定是先人的托梦,给我在今生的教育之路上点燃了指明灯。由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学习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让我们新一代教师把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为培育新一代接班人奉献一切力量。

陶行知先生,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站稳脚跟的强大思想武器。

那么,我们教师要如何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这就像梦中的老师说的那样“需要我们老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严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改头换面’一下。”那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又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平等的合作者

在如今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记得有一次,在手工上,我要求孩子们看完了我的示范后每人折成一个花篮。动手能力强幼儿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孩子们都兴奋地把折好的花篮交给我后,又忙着去折第二个,第三个……可是,还有几个幼儿拿着一张有些折痕的纸,递给我,当我怒气正想冒出的时候,发现他的眼角还有泪痕——显然不成功的他刚才伤心过。几分钟就能折好的花篮,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能折成。怎么办?发脾气吗?这时,我赶忙走过去弯下身子和他一起折,很快在我俩的努力下,一只花篮终于在他的手上诞生了,那幼儿开心地欢呼起来。第二天,我的电脑桌旁多了一袋彩色的花篮,还在兴奋中的他还来让我猜猜是谁做的。事后回想起来,如果那天课上我忙于收缴孩子的“作品”,只顾表扬成功的幼儿,而没有弯下身子,与孩子合作折花篮,其结果就不想而知了!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与孩子们平等的交流者。惟有平等,才能调动起孩子们交流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流畅。因为师生合作,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

二、谦虚的倾听者

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这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说,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时代无情地淘汰。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还记得上学期进行过一次数学活动,让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有的吃肉,有的不吃肉……等,幼儿根据自己对动物的认识讲看很多种分类方法。这时一名幼儿说根据有没有有耳朵还可以来分。我一看这名幼儿只看了图片的外观来分来的,还没等这名幼儿说完,马上就有幼儿反驳道:“不对不对,鸡鸭是有耳朵的,只是从图片上看不出而已。怎么能说它们没有耳朵呢?”“是的,我也看见过鸡是有耳朵的。”就这样通过我与孩子们的共同探究,资料的查阅,孩子们不仅正确地掌握了动物的科学知识,还拓展到了动物习性爱好生物方面的、数学集合方面的、美术颜色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是教师不曾拥有的。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绝对的,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成长。

三、真诚的赏识者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的确,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陶行知还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师的育人责任是神圣而艰巨的。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来自成人给予他们的过多溺爱使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采用较强硬的方式教育效果并不好。教师更要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儿童也同样渴望被周围人理解尊重。只有尊重爱护他们,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尊敬教师,教师还要多以鼓励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如果教师平日里不关注孩子们的感受,常以一些过激的责怪和轻视的态度对待孩子犯的错误,会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逐渐产生自卑感,甚至还可能产生被动心理,以更消极的行为来应付每天的课程。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在适度鼓励夸赞他们的同时,不时时机的表明老师对学生要求的规范严格性。所以教师的角色很重要,当我们发现孩子的行为不和你要求时,你应该蹲下来问问他(她)这样做的原因,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去发现孩子的内心和真诚,更应该用鼓励、夸奖的目光去赞许孩子的进步;用可爱、宽容的目光去理解孩子的错误;用耐心的心态去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做孩子的赏识者。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善于赏识孩子,不失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因为陶行知先生说“人才的幼苗要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已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么,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一句朴实的口号,不知启发了多少教师,造就了多少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仍在实践着这句话的教育价值。而在如今的教育中,就更不应该忽略“小事”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他用一生做一大事——教育。而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光辉下,应该正确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真正做到与孩子们零距离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对孩子真正做到“爱满天下”!

篇5: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曾经,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班上有一名女生,个头高,性格开朗,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但学习上不怎么上心,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马马虎虎,第一次单元测验不及格。当时我就想,怎么办?她的亮点很多,但就是不好学,是不是让她担任班长一职?第二天课上,我就推选她担任班长,大家也举手赞成,她自己也很乐意。真是没想到,自从她当了班长,她处处以身作则,带好头,做表率。记得有一次课上,我走进教室,只见她一人站在后面,这是怎么回事?还没来得及等我开口,她就便道:“査老师,上一节数学课,预备铃响了,我不该回头讲话。”她知道,作为一名班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树立威信。是的,两年的班长,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所以这个班无论是班风还是学风都得到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可喜的是在六年级毕业统考,她获得了三优,并且在班上排名第一。如今,她在祁门一中高二重点班就读,我相信,在明年高考,她一定考取一所属于自己的理想大学。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真谛,也触动了我的心。我又带了一个五年级班,班上有一名男生,他真的是很奇特,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像个书生像,可是,他就是不爱学习,不管是什么课,他总是在桌底做小动作,不管什么作业,他是一个字也不写,所以每次语、英成绩最多也只能考一二十分,数学成绩却相当不错,每次都能考八十分以上,有时还考全班第一,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奇才。我带语文,又是班主任,不能坐视不管,课上我多去关注他,多给他一些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渐渐地他也参与学习氛围之中,但他的识字能力特别差,读五年级,也只有一二年级的识字能力,所以,几乎每天中午我都要为他辅导功课。通过一次次鼓励的话语,一天天不厌其烦地辅导,他的语文成绩一步步地提高,学期期末考试竟考了六十五分。我坚信,小学他还有一年学习时间,在我的辛勤耕耘下,他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定能更上一层楼,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示功能,又关住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也为之折服。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在读到《教学合一》这节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课堂设计应适合本班学情,根据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那么这样学生就会乐学了。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确实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用丰厚的知识去充实自己,不是有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吗?

《学生的精神》中提到三点;

(一)学生求学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正如陶公所说容易“自满”,自己刚刚对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领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实践做题时,却无从下手。学生对学习缺少一定的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每当找学生谈话时,我便会问“你准备读完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从来很少会想过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会是什么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对于周围的环境学生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归纳在外界的环境上。例如,学生作业未完成,当问其原因时,学生回答无非这几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我不会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题”“我忘记交作业啦!”“课代表交作业时没告诉我!”诸如此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无可奈何,更多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这样?”

回首这些年的教学,我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学会去转变角色了,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教师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孙悟空,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说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中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篇7: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曹爱珍

最近,我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受到很大触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教学做合一”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么是做呢?盲目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后来他又指出: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实践的意思。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不像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现在他拿书本来配学生了。他不但是要拿书本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果然比第一种好得多,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所以专拿现成的材料来教学生,总归还是不妥当的。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子才好?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先生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篇8: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一、“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他初“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后来, 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 讲求繁琐的礼, 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墨家弟子分布广泛, 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尤重艰苦实践, 服从纪律。当时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 平时一律短衣草鞋, “以自苦为极”。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与发明, 战时作战十分勇敢, “赴火蹈刃, 亡不旋踵”。孟子虽然反对他的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他有“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的精神, 是“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的典范。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就刻苦兴学的精神而言, 他与墨子是一脉相承的。在晓庄师范艰苦创业时期, 陶行知为乡村教师题写下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 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低劣的环境里,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陶行知本人说到做到, 躬行实践。他脱下西装, 穿上布衣, 头戴瓜皮帽, 不怕风吹雨淋, 和师生一起耕田种菜, 一起建设学校, 虽然与“牛大哥同铺”, 却“一闻牛粪诗百篇”。为了表示与农民同甘共苦的决心, 他把老母、夫人和孩子也接来农村, 盖了几间茅屋, 取名“五柳村”。陶行知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辛劳与苦楚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以难为乐, 以贫为乐, 以苦为乐, 百折不挠地去战胜它。这种献身精神贯穿陶行知的一生, 也渗透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唯有从这一高度来学习才能得其精髓。

二、“爱满天下”

墨家思想的核心, 是实现“兼相爱, 交相利”的“兼爱”学说。儒家主张“爱有等差, 施由亲始”, 而墨子提出“兼爱”, 主张没有差别地爱。墨子同情庶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 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主张。他认为战争皆起源于不相爱的缘故, 要彻底消灭战争, 只有做到“兼相爱, 交相利”、“兼以易别”。但是在阶段社会里, “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根源于墨子的“兼爱”学说, 但又高于墨子的思想, 两者不完全相同。墨子的兼爱学说, 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级差别的前提下提出来, 并不试图消灭这些差别。而陶行知的博爱精神则充满了阶级性和斗争性。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 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 所以他爱中华民族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陶行知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舒适生活, 立志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则是憎恨无比, 就连蒋介石夫妇亲临晓庄参观也不屑一顾。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恐吓、利诱、通缉以至暗杀的威胁, 最后是在随时准备“迎接第三枪”的情况下, 夜以继日地工作, 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毛泽东同志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三、以教人为己任

在教学态度上, 墨子认为“不强说人, 人莫知之”。他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钟, 击之则鸣, 弗击不鸣”, 认为对教师的要求, 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 不独要有问必答, 并须“不叩必鸣”。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 墨子则进一步主张对来学的人固然要教, 对不来学的人还可自己去教, 送教上门。

陶行知继承了墨子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积极态度, 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他的“大事”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把教育作为征服自然, 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 制定了普及教育, 改造中国的伟大计划。他说:“我们已经下定决心来筹募一百万元基金, 征集一百万位同志, 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把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使乡村的农民都受到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成为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的新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在他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 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伟大计划而呕心沥血、顽强奋斗。

四、关于知识的来源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 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把知识构成的来源, 分为三种类型。他在《经上》中说:“知:闻、说、亲。”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又说:“名实合, 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墨子不同意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 主张“述”而且“作”。

陶行知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时, 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观点。他完全赞同墨子关于知识分类的主张, 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的来源, 并不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把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 一切间接知识 (闻知) 与理性知识 (说知) 都是扎根于亲知中。陶行知反对单纯劳心, 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 “在劳力上劳心”, 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十分重视这一发现, 他认为“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样, 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涵义,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 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 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五、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加工过的“诗、书、礼、易、春秋”, 他轻视体力劳动, 不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传授, 斥骂询问学种田、学种菜的樊迟为“小人”。而墨子则是劳动实践家, 他重视生产, 强调“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初步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认为“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要对“农与工肆之人”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 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 培养成“为义的兼士”。在教育内容方面, 墨子为了实现“为义”的理想, 对弟子所用的教材, 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墨子试图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使“饥者得食, 寒者得衣, 劳者得息”。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使墨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光彩。

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也明显具有墨家这方面的特色。一九二七年三月, 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完毕, 陶行知兴奋地对他们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们的劳动成绩很好, 足足可以打上一百分。”后来, 他把自己动手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 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他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中, 把文牍、会计、庶务、烹饪、缮写、招待和洒扫整理列为分任院务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从乡村生活内容的实际出发的, 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能够成为农村需要的比较全面的教师。陶行知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以极大魄力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 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 获得正式地位, 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在陶行知的实验学校中,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开创和形成了教育史上能够与传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相对立、相抗衡的活动课程体系。在今天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中, 各种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融入现代课程的主流。

六、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

墨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发明创造。他与当时很负盛名的公输班 (鲁班) 齐名, 擅长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 (据《鲁问》记载, 公输班在楚国九设攻城机械, 墨子九次挫败他的进攻, 公输班技穷智竭, 投械认负) 。墨子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在军事器械设计上, 他发明了木鸢、赣车、连弩车、籍车、听瓮、云梯、悬门等攻守器械;尤其难得的是, 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倒影的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至战国初期, 墨家学派取得了使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成果。《墨经》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内容, 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逻辑学等方面, 被誉为中国的《几何原本》 (古希腊欧几里得著) , 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

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创造性, 并逐步把创造实践上升为创造理论, 成为我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他说:“今日教育家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敢控未发明的新理’, 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 走出来, 造出来的。”向创造之路迈进的人, “除了大无畏之斧, 还得有智慧之剑, 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才能开发一条生路”。他在批判了那些视创造为畏途的观点之后大声疾呼道:“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 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还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 同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面对庞杂的信息, 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 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独立分析和决策, 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 其中的墨学因素, 是他对墨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今天, 我们遵循胡锦涛同志关于“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 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 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的指示,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墨家渊源, 就是要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 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 2001.

[4]谭家健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9.

篇9:教师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每天四问;生活即教育;教学实际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4-01

学生的学习好比划桨,教师的传授恰似掌舵。划桨离不开舵手的引航,掌舵还需靠水手的桨随心动,少了一份和谐与默契,各自都难免在河心打转。在教育的殿堂里我们愿是那个歌者,唱着走进孩子内心的歌声与孩子们共同走进成长的和谐,——这些足矣诠释《走进陶行知》两个读本给我的教育启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著名理论。阐述了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强调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知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陶行知的两个教育思想给了我重大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由本体论:“生活即教育”、组织论:“社会即学校”、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目标论:“培养真人”、认知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五部分构成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的一个理论整体,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教育宝库,是博大精深且永久地富有生命力的,对我国当今实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生活教育”理论学之越深,所得启示越多。

一、社会的生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各种因素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特别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尤为紧迫。社会上,成人娱乐场所的增多和管理不严,利欲熏心,对于未成年的儿童并没有做到积极引导,而是诱惑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游戏机房,各种成人书刊、玩具、影视光盘的不断流通,给了许多缺少引导的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复杂的社会,而他们的学生角色,也被他们抛之脑后,做着不符合自己身份,不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另外,社会对黄、赌、毒、游戏等等管理上的不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置了许许多多的障碍,这些问题,必须靠社会齐心协力,去关心青少年,爱护青少年。作为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合作,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加强监督和鼓励,循循善诱,把学生引入正轨。

二、家庭的生活教育

当代家庭中,随着离婚率的增多,许多家庭离异的孩子无人管教,有些孩子由于渴望亲情,却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望的亲情,而产生了一些扭曲的心理,经常会去做一些负面的事情来引起家人的注意,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丝毫的向往;还有一些孩子,回由于父母的离异而遭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从此就非常自卑,对学习没有激情,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严重的还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家庭教育的不当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作为家长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的子女负责,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作为教师,也要时刻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发自内心得关心、爱护他们。

三、带着行知的思想进行教育,让教育焕发生命的神采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师时刻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时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直以来,我学陶师陶,把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实践到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以平等的爱才能温润学生的心灵;以真挚的爱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学生的伤痛。同时,以自己爱的言行感召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也拥有一颗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崇高师德。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對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二千年前孔夫子,二千年后陶行知”陶行知的学生观体现了崇高的师德,其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他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凡俗的人格典范,对于21世纪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聆听陶行知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倍感亲切。

篇10: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这次学校组织我们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其中陶爷爷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

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篇11:读陶行知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安庆外国语学校朱月娟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去学习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对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

陶先生提出的“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让我想到了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对于教师,更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教育创新,社会在变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与学生沟通。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不断的进步,还要有爱心,就像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们选择了教育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奉献,有人把老师比喻过园丁,蜡烛,火柴等等。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陶行知先生不仅给了我精神上支持,在我的音乐教学上也得到了不少启示。陶行知先生提倡“有行动而发生思想,有思想产生新价值,尤其是创造的过程。”,这句话简单而言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新思想再产生新价值,在音乐课上,当教授新歌曲时,先播放一段与本课有关音乐让学生自由即兴表演,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与同学创编,编排好后再进行表演。陶行知先生还主张让学生动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乱动,二是是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让我想到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共同交流,丰富音乐的形象;共同活动,变现乐曲的情趣;共同创作,梵音儿童的生活。

篇12:大学读陶行知教育专著心得

一、“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真正的爱学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它需要我们有广阔的胸怀,无比的耐心,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爱”的技巧,不断地学习如何更好的爱!

二、“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篇13:谈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毕生所关注和从事的中心工作“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他批判旧中国的教育“成了少爷、小姐、政客、书呆子的专用品”。其具体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民主思想体现在其普及教育的思想上。

一、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在推行乡村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从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形成了其普及教育的理论基础,即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论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论点,一是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念,有学者称之为本体论。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受什么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的范围。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对普及教育和实践教育机会均等的论述均从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出发来论述。

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象、内容与目标

1935年,他在《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普及教育之要义”为:“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乙、整个生活的现代化。不仅是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丙、整个寿命的现代化。不仅是四个月、一年、二年、四年之义务教育。”

甲项的底蕴为普及教育的对象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陶行知认为,应不分民族、性别、老少和阶级,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他一直提倡“教育为公”的思想;乙项指出了普及教育的内容是整个生活的现代化;丙项指出了普及教育的时间。在此,陶行知提出了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同时,这三项要义也是陶行知普及教育的目标之所在。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方法

1.“来者不拒,不能来者送上门去”的招生方法。

陶行知认为:“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民有”即“教育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民治”即“教育是由老百姓自己办的”;“民享”即“教育是为老百姓的需要而办的”。他分别从教育的所有权、教育的管理权和教育的目的三个方面说明了民主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民为贵”。陶行知还强调“还教育于民”,这充分说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教育目的的人民性,即教育属于人民。为此,陶行知认为,在招生上,不仅要“来者不拒”,而且要主动出击,“不能来者送上门去”。这种扩大教育对象、更快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作法是值得当前负有普及教育责任的有关政府部门与行政官员所借鉴的。

2.“小先生”制的师资筹备法。

陶行知认为,要在旧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方法。他说如果要用传统的方法,学龄儿童的教育要100年,失学成人的教育则要400年,才能普及教育。因此,他提出必须用新的方法,即利用“小先生”制和传递教师,让这些“小先生”把知识输送到不能入学的穷孩子队伍里去。这对于当时师资紧缺来说,不失为迅速普及教育的一剂良药。

3. 以法治教的普及教育保障观。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不能只说空话,而不实行。为确保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他认为还必须做到以法治教:一是对妨害普及教育的人进行法律制裁;二是要以法律来确保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当前,我国尽管有了《义务教育法》,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对各级政府和各级官员没有明确的要求,这样义务教育是可办可不办的。且由于教育的功效大多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致使部分人忽视教育。有些部门没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机会均等与发展农村经济放在同等地位来抓,即使抓了一些,也是走过场,普及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对不送适龄儿童少年上学的监护人,法律只是规定进行“批评教育”。

4. 多方面、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普及观。

普及教育只靠教育部门效果不会很大,必须进行综合协调。一是普及义务教育还必须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陶行知指出:“人口趋势,若无统制,必是有加无减。”他要求建立一个长久的人口升降委员会以制订全国人口比例,还倡议实行晚婚,并推广避孕法。二是借助社会教育来普及教育。他曾发动和实践平民教育运动、科学下嫁运动、工学团运动、全面教育运动、民主教育运动等群众运动式的普及教育方式,以及组建“平民读书处”和“文化细胞”等基层家庭式的普及教育方式。这两种方式交互运用,当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时,必定会增加普及义务教育的效力。同时,义务教育普及的一个难点是家庭对教育的态度与看法,而这根源又在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这一点上。因此,普及义务教育必须与普及成人教育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5.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过程观。

陶行知认为,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一是培养教师自身的民主作风;二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因材施教。陶行知在这里其实阐明的是要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不仅在入学的机会均等上,还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民主作风,并且要有较高的素质,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潜质都得到充分发展。

篇14: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上一篇:看北京爱情故事有感下一篇:德育论文——做好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桃李也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