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著作

2024-05-03

读陶行知教育著作(共10篇)

篇1:读陶行知教育著作

读陶行知著作有感

平时,在学校忙于教学工作,很少能静下心来阅读教育学方面的著作。现在参加国家举办的国培计划,要求我们阅读几篇教育学名著,才静下心来,认认真真阅读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了解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了解了宋庆龄先生为什么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在书中,陶行知先生提倡:“社会即学校”。陶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学校即是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却与之相差甚远。在学校,我们是依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可是电视媒体天天报导某些商家为了自己的高额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忽视消费者的生命,以次充假,更有甚者,加入对人体有害的东西,造成对人的生命的损害。什么奶粉事件,牛奶事件,瘦肉精事件,水果保鲜问题„„等等,都是类似事情,就算老师巧舌如簧,说得学生连连点头,可当他们听到来自社会的声音,他们还会坚守这份信念吗?我们要学生热爱学习,可有些家长自己就认为,我都没读书,我挣的钱不比你们老师挣的少,读不读书都无所谓。

这种思想能不影响学生吗?现在,我们的老师经常哀叹:5+2并不等于7,甚至小于5,在学校受5天的教育,抵不过学生在家两天来自社会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教学生不是教他做人上人,也不是做人下人,而是要教他怎样做人中人。陶先生的话言简意赅,为我们的教育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现在提倡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话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对人民、社会和家庭有用的平凡人。这无不和陶先生的教育理念相吻合。那我们要怎样去培养学生做人中人,怎样去落实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呢?我们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摆正自己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对学生持有一种平和的、关爱的心态。

在应试教育中,尖子生是学校和老师的宝贝,学校的品牌,教师出名的筹码,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则成了陪读生。如果是学习和行为习惯都不好的双差生,那就成了令老师、学校都头疼的讨厌生了。在这样的感情支配下,教师难免会对他们监督,训斥多而爱心少。其结果会使学生反感老师,师生关系对立严重。读了陶先生的著作,明白了,对待学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辩证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让每一个学生融汇于人类社会的大家庭,使他们真正能做人中人,各有所能,各处其所。不管是尖子生还是其他生,只要能通过学校教育,让他有所进步,让他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行为,就是我们的教育成就,也就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新理念了。

陶行知先生还提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先生还主张“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可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广,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肯定会有大的转变。

篇2:读陶行知教育著作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陶子”,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认真地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学习。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知道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深有体会: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篇3:读陶行知教育著作

想来也是,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曾一度让我们这些处在一线的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 我们邯郸学步, 我们东施效颦, 最终, 我们迷失在缤纷的语文流派中。

于是, 静心潜读《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教育学》《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等著作, 重温了先生创造论、生活教育理论, 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等, 用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 并引领自己走过语文教学的迷茫, 清晰自己的语文之道。

陶老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是的, 一个教师, 不管隶属何种教学流派, 也无论所持任何教学主张, 语文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人”的教学。那么, 从这个意义来说, 语文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人“道”。

由人“道”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关键词:感恩, 同情, 热爱, 悲悯……从人“道”这个原点出发, 可以寻觅到很多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 这是一个无限开放阔大的空间。但仔细想来, 在所有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之中, 总有一些核心的最基本的要素, 它们超越了时空, 超越了民族, 超越了一切人为限定的范畴, 比如:爱, 生命, 童年, 友谊, 文化……我想, 语文之“道”也应在此。

人说文以载“道”, 课堂理所当然地成了载道之“舟”。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则是那样的引渡人。在这条小舟上, 师生之间的活动即是生命的活动, 这样的课堂我们都说它是生命的课堂。因为它是师生生命活动最真实的展现, 是师生生命活动最有效的交融。那么, 生命的课堂最需要什么呢?

一、生命的课堂需要激情。失去激情, 语文课堂就会失去生命的亮度

一直在想象着: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授课境界:“讲到精彩处, ‘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 有时太息’, ‘悲从中来, 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每当讲过, 先生大汗淋漓, 状极愉快’。”事过五六十年, 他的学生仍能清晰地记得先生授课的样子。

的确, 一个教师的激情, 会深深打动学生的情感, 震撼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智慧, 充实学生的生命, 这样的课堂可以产生“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效果, 可以受到“一日为师, 终生难忘”的触动, 进而从爱师, 发展到爱课并转化为爱学, 达到教学的至高效果。

走进我们的课堂, 似乎一切都程序化了, 都是经过了严格的预设, 教案是设计好的, 课件是精心打造的, 教师的语言也是“打磨”好的, 既不多一句, 也不少一句;教师的动作也是标准化的, 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戏”, 教师不会因兴奋而振臂, 因情发而高歌, 因激动而流泪, 因悲痛而扼腕, 因惋惜而唏嘘……

随着自己年龄的逐渐增长, 愈来愈明显地感到:教学的激情在逐渐丧失, 变得日益“理性”起来, 这种理性并没有使自己像老中医那样吃香, 反而不能自然地亲近学生了,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

陶老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 教职员躬亲共守。拓展其思想的要义, 则可以认为要学生入情, 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因为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 他们需要用色彩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需要用感情丰富自己的生命。他们需要教师的激情点燃他们的真情。

二、生命的课堂需要本色。失去本色, 语文课堂就会失去生命的支点

陶老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叫“因材施教”。把此思想衍用语文教学中, 应该是在告诉我们, 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而施以相应的教法。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 语文的本色应该是简朴的。简朴就是简单、朴实, 不花哨, 杜绝浮华, 删繁就简, 融听、说、读、写为一体, 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 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 实现本色的回归。

那么, 怎样的课堂才是本色课堂呢?首先,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该还朗读以“本声”。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重要路径。回归朗读, 就是回归充满激情、充满唤醒、充满感染的课堂。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 用心吟诵, 让自己的心与“文心”相共鸣。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材料, 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可在我们的课堂上, 常常让朗读“失声”, 表现为懒洋洋地小和尚念经或声嘶力竭地假读。只有像说话一样地朗读课文, 才能用声自如, “见文生情”, 真正揣摩作者的本意。其次,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当还训练以“本位”。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教学因人文的缺席而“丧魂落魄”, 那么现在的阅读教学却因语言文字训练的弱化而“丢筋去骨”。我们都知道, 在课改前很长一段时间里, 语言文字训练几乎是语文课堂上不变的主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大家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对“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词避而不谈, 几乎到了谈“训”色变的程度。许多课堂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 表面上的课堂形成创新, 热闹气氛博得好评如潮。语言文字训练始终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语文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骨肉,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阅读教学要还语言文字训练以本来的地位, 避免“头轻脚重”的失误和“头重脚轻”的悲哀。再次,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当还对话以“本味”。关于什么是对话, 叶澜教授曾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解释:“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 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相互地造就, 意味着通过对话而使师生共同进入一个尚不成熟的未知的领域, 意味着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的关注, 意味着对来自学生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的赞许, 意味着教师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永远的学习者的姿态。”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带着自身的体验与文本进行对话时,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形成碰撞。因此, 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 教师应该及时反馈、鼓励。先生说:但是, 我们却经常看到我们的老师用成人的思维和所谓的“标准”抑制孩子的天性, 看到我们的老师用精心设计的美丽的“陷阱”抑制课堂上漂亮的生成。

三、生命的课堂需要创造。失去创造, 语文课堂将失去生命的活力

陶老先生提倡“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还做过这样精辟的分析:“解放眼睛, 敲碎有色眼镜, 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布, 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 剪去指甲, 撕掉无形的手套, 使大家可能执行头脑的命令, 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 使大家可能享受言论自由, 摆龙门阵, 谈天、谈心, 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 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中解放出来, 使大家有点空闲, 想想问题, 谈谈国事, 看看书, 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 还要有空玩玩, 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 创造力才尽量发挥出来。”是的, 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空, 使他们能想、能干、能看、能说, 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的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新的灵光闪现。

篇4: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篇5:读陶行知教育文集

近日里,我再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再次聆听这位伟人的教诲。每一次的阅读,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随着他的教育思想不停地跳跃着,感觉那是和他在进行着心与心交流。每次阅读到陶公的教育思想,就感觉那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精辟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毛泽东称他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假期里细细地阅读着这本书籍,细细的品味着陶公爱的教育理念。暖暖爱意从字里行间流入到我的心里,冲击着我的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马可连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对教育无限的爱的最真实的写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是陶行知对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营造出和谐、亲切、温馨而且乐观向上师生关系。陶公“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即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教育机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对学生的那种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

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励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当我们遇到学生打架事件时,我们是否会有这样的胸襟和机智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自己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说教,有时甚至会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指责和数落。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无法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我们的学生在这种说教中也形成了的是一种等待和应付,等待着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后的一句“你错了吗?”学生会应付式地、高兴地回答“我错了。” “以后还会不会这样?” “不会了。” “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犯错的孩子会在心里长长地舒口气,兴高采烈地对被欺负的孩子说“对不起。” 开心地走出这说教的大门,回到教室去,继续着自己快乐的游戏。这样地说教有没有用呢?各位老师心里很明白,也许第二天孩子还会继续着他欺负学生的游戏,老师又会继续着自己的说教,实在没辙了就请父母。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赋予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孩子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诱导,让孩子们自己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我们以往的“批评,指责,抱怨”换成“欣赏,启发,激励”。

篇6: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盐城中学政治组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如何理解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篇7: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最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我深深地折服于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不由得让人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我也感到自己在教学中是那样的贫乏,是多么地需要读书、学习。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陶行知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种“教学合一”的观点有了更深入地体会。

做一个教学生学的老师

陶先生说,先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第三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这不仅是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教学生学呢?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篇8:读陶行知教育著作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陶老的书, 感觉亲切无比。就如同一位长者在跟自己无拘无束地打着比方聊着天。该书通俗易懂, 我们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一口气读下去, 就像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虽然近乎平淡, 但平淡的背后是睿智, 是启迪。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 陶老说:“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老的谆谆教导让我有所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 也要不断学习充电,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汲取营养。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 那么学生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 教师应不断研究, 才能时常找到新理, 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应像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在《新教育》里, 陶老教会了我许多教育的方法。1.符合目的;2.依据经验;3.共同生活;4.积极设施;5.注重启发;6.鼓励自治;7.全部发育;8.唤起兴趣;9.责成效率。这在今天来讲, 我认为即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等方法。有陶老的教育方法做指导, 何愁教不好学生呢?

同样在《新教育》里, 陶老还教会了我领悟工作的幸福。其实, 看小学生慢慢长大, 从没有知识, 变为有知识, 如同一粒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 而看它开花, 看它成熟, 这里有极大的乐趣。

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里, 陶老主张: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来看, 他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 先生用学名喊他, 妈妈用小名喊他。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老高举着“生活教育”这面大旗,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体会。据此我上了《找春天》这篇课文,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即生活经验, 让春天的小草、小花、柳芽、溪水等一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根本不用老师说, 孩子们就找到春天了。我认为这就是陶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师说的得再多, 也不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语文。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陶老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 也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这恰恰符合今天的新课改理念。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告诉学生, 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类似的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 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 成为主动学习者。

《每天四问》里, 陶老教会我“日省吾身”。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灵活运用得好, 每个人身体健康有进步, 学问进修有进步, 工作效能上有进步, 道德品格上有进步, 那必将水到渠成。陶老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 教师应将其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陶老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 无论是创造性想象, 还是再造成想象,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 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例如对教材中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各自想象作画, 通过想象的画面感悟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对教材中一篇篇主题鲜明, 富有表现力的课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表演, 想象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表演扩展, 使学生深入体会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在为小学生准备课外书时, 陶老也有自己精辟的见解。让我领悟到其中的内涵。要为孩子们准备那些读了第一节便想第二节, 甚至于从早晨读到夜晚, 从夜晚读到天亮, 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的书。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当当蛀书虫, 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 可以吃了又吃。这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给孩子们推荐书是大有学问的, 最好是自己先读读, 品一番滋味, 千万不要随便就把书丢给孩子, 让孩子们读书如同嚼蜡, 吃了一回, 再不想吃第二回了, 这样他们丧失了阅读的最初兴趣。

读了陶老的这些精辟的文章, 我受益匪浅。为本书作《序二》的张老师说:“他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这才是陶公精神的本源, 我们真正要学的也就是这样的精神, “没有这些精神, 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 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篇9:读陶行知“六大解放”有感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我在上课后总结发现幼儿一直跟随着我的思路走,如果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我心中的理想答案,大多数的时候我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幼儿想象力的抹杀。这使得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给出我想要的,使我能够成功上完一堂课,但是代价却是抹杀了他们的天性。有一位美国的母亲指着那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地回答这是“o”(英文字母),而就是这个圆圈在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像乒乓球……”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学校败诉。同样的有学者将那一张白纸分别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出“有什么用”的问题,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幼儿园的小朋友想法最多:以擦桌子、擦皮鞋、擦鼻涕、冬天可以点燃纸取暖等等。而大学生只有一个回答“可以写字”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无话可说。原来我们这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仅仅是在让那些刚进校门时的“大问号”经过十年寒窗变成走出校门时的“大句号”。而且我们的老师、家长远没有那位美国母亲那样觉醒。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

现在幼儿在家中是小皇帝,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到了很夸张的地步,可以说要星星就摘星星,要月亮就摘月亮。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动手能力很差,有的需要老师喂饭、帮着穿衣服、穿鞋子,课堂上的作业不会做了就大声叫“老师我不会,你帮我做”。幼儿在玩荡秋千,爸爸妈妈就会很紧张,特别是爷爷奶奶:“宝宝不行的这样会摔跤的,快下来。”过马路时要抱着过,也许我们也能尝试下牵着孩子的手过,而不是一味帮他做了,把路铺好。爸爸妈妈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得孩子产生了依赖感,产生一种不敢做、不想做的想法。让幼儿亲手去尝试是对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这样对他的动手能力、想象力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孩子的双眼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孩子从小就好奇心大,什么都想去看看摸摸。但是爸爸妈妈就怕孩子弄脏了小手、弄脏了衣服,就不让他去看、去听。爸爸妈妈在孩子尝试着自己去看的时候就会过度保护孩子,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只有多看才能了解世界,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为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去看,而且要帮助孩子专注去看。鼓励孩子要多留心,要坚持到底,看一眼就不想看了这么容易转移目标是不行的。观察要有顺序有步骤去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观察要多角度观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观察通过事物进行比较,知道不同的地方。

四、解放孩子的嘴巴、时间和空间

孩子喜欢说,有时候是幼儿园里的各种有趣的事,今天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歌,今天我和哪个小朋友玩了种种,有时候爸爸妈妈会很不耐心,觉得烦就敷衍了事,让孩子自己玩去然后自己干自己的事去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他们本来想和父母分享他们的快乐但是却得不到父母的关怀,这样孩子和你的沟通越来越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孩子空间越小、时间越少,越来越多的课外作业,越来越小的生活玩耍的空间,都压抑着孩子的发展。幼儿在幼儿园中上课学习,每天固定的流程,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文化知识,他们还需要道德品质的培养,情感心理的疏导;他们需要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个性的发展,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

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才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是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努力保持孩子意识的个性的存在,并使之健康发展。

把时间和空间换给我们可爱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放飞孩子的个性,把飞翔的翅膀还给他们!

篇10: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一、师德培训教材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二、生活中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三、教“学生学 ”

“教学做合一”,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书中他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先生说得多好。如今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但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是非常强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由于他们年龄小,还不能把所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上教,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广泛地在课堂课外开展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正是从“做”入手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把感动注入心田·用投入开创明天下一篇:坚决抵制极端宗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