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

2024-05-05

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精选8篇)

篇1: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

有一天,小主人放学回家了。他走进自己得书房,拿出文具盒,从里面拿出一枝铅笔,写起作业来,一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小主人又拿起橡皮,这下橡皮可高兴了,把那个错字擦了,擦完后,小主人又拿起了铅笔,这时铅笔似乎也很高兴,在作业纸上跳起了优美的舞姿。经过一天又一天,铅笔越来越瞧不起橡皮了。于是,铅笔和橡皮边吵了起来。铅笔带着轻蔑的口气,对橡皮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瞧!小主人天天用我做作业,如过没有我,小主人就完不成作业,老师就会批评他的,我的本领是文具里最大的,哈哈。”橡皮听了铅笔的话,立刻把眼睛瞪了起来,气呼呼地说:“如果没有我,小主人如果写错了字,又没有东西擦掉那个错字,即算是把作业做完了,老师还是会批评他的。”“我才是最有的,我才是最有用的。”他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着。最后,他们分开了,橡皮走进了文具盒的底层,上层只留下了铅笔。第二天,小主人做作业的时候,写错了字,没看见橡皮,更正不了错字,只好把错的作业放进了书包。当小主人去上学的时候,受了老师的一顿臭骂。这时,文具盒对铅笔和橡皮说:“看见了吧!你们谁都是不可缺少的。还有铅笔,你只看见了自己的长处,没看见自己的短处„„”铅笔听了文具盒的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铅笔和橡皮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密切地合作着,再也没发生过吵架的事„„

篇2: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

近日里,我再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再次聆听这位伟人的教诲。每一次的阅读,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随着他的教育思想不停地跳跃着,感觉那是和他在进行着心与心交流。每次阅读到陶公的教育思想,就感觉那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精辟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毛泽东称他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假期里细细地阅读着这本书籍,细细的品味着陶公爱的教育理念。暖暖爱意从字里行间流入到我的心里,冲击着我的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马可连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对教育无限的爱的最真实的写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是陶行知对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营造出和谐、亲切、温馨而且乐观向上师生关系。陶公“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即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教育机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对学生的那种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

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励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当我们遇到学生打架事件时,我们是否会有这样的胸襟和机智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自己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说教,有时甚至会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指责和数落。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无法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我们的学生在这种说教中也形成了的是一种等待和应付,等待着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后的一句“你错了吗?”学生会应付式地、高兴地回答“我错了。” “以后还会不会这样?” “不会了。” “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犯错的孩子会在心里长长地舒口气,兴高采烈地对被欺负的孩子说“对不起。” 开心地走出这说教的大门,回到教室去,继续着自己快乐的游戏。这样地说教有没有用呢?各位老师心里很明白,也许第二天孩子还会继续着他欺负学生的游戏,老师又会继续着自己的说教,实在没辙了就请父母。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赋予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孩子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诱导,让孩子们自己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我们以往的“批评,指责,抱怨”换成“欣赏,启发,激励”。

篇3:读散文集《一个人的江湖》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品读文集中的每一篇文字, 都能充分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字。让人觉得作者不是用文字、用手去书写, 而是用情、用灵魂在创作。《迈过人生那道坎》中既有对手术中丈夫的焦虑、恐惧与祈祷, 又有对独自在家、无人守候的幼子的愧疚, 还有源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的感动。《给儿子的信》是儿子15岁生日时, 作者献给孩子的一份独到的祝福, 以家书的方式教子, 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母爱。《与时间赛跑》中, 妈妈当年为保住“我”的双腿而一路狂奔。现在, “我”也要与时间赛跑, 孝老爱亲, 传递爱心。在追忆朋友“小毕”的一组文章中, 作者对她的关心与缅怀发自肺腑, 催人泪下。作者对商场职员、鞋匠、心理辅导老师、相互搀扶的老人、外地导游, 甚至那只惹人怜惜的小狗“磊磊”, 都有着浓浓的情份, 让读者感情的世界也为之开阔。一篇篇作品如一股股清泉, 洗涤着人们疲惫的心灵, 陶冶着现代社会人们已被磨损的性情。作者像是一位圣洁的天使, 在人间播撒爱的种子。

品读作者的作品, 丝毫感觉不到粉饰或者讳饰, 而是充分体验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种本真的生命状态。让人想到毕淑敏的《素面朝天》, 想到中国画的白描艺术。作者的为人与她的作品一样, 也是如此得坦诚与率真, 并不回避自己人性中的弱点、性格上的瑕疵。在《心灵的私奔》中, 作者写到了当年不顾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劝阻而私定姻缘的事儿, 彼此往对方的心灵上射了数不清的冷箭, 而今乞求母亲的宽恕与谅解。在《童年》中, 作者写到了儿时哥哥放风、自己爬窗进去偷窃奶奶桃酥、饼干的事儿。这件事儿成了作者很长时间解不开的心结。审视自我, 直面内心, 虽然不是思想家, 却具有了思想的潜质与特质。文中叙述的一些糗事, 丝毫不损害作者的形象。相反, 因为她的真诚与自我“救赎”, 反倒彰显了其精神层面的高贵。

作者不满足于现状, 当生活、工作、活动的半径已经圈定, 她又在心理这个虚拟的空间, 积极地向前延伸与探索, 于是有了关于“家排”的系列文章。当故乡的山水已经萦绕心间, 于是她又带上家人远足, 既圆了孝亲的愿望, 又实现了在创作方面开疆拓土的理想。作者的生活范围在不断扩大、体验的内容与层次在不断加深:由家到单位, 到社会, 到自然;由亲人到友人, 到芸芸众生, 到小生灵。

我思故我在。一生之计在于勤。作者用思考、勤奋、作品证明着她的存在。足迹所至, 文笔所及, 她把写作融进了自己的血脉, 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证明小人物也可拥有的大情怀。通过该文集, 作者完成了生命哲学意义上的追思, 即生命应该拥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文集中的的文章有一个鲜明的写作特点, 即主体部分饶有兴味地叙事, 最后引发人生的感悟。有些感悟俏皮轻松, 令人忍俊不禁, 像“我慢慢地咀嚼着鲜香的炒饭, 心想:当年种下了一个面疙瘩, 没想到却收获了整个春天”。有些读后齿颊留香, 催人奋进, 像“因为我知道, 长夜过后, 迎接我的, 将是黎明的曙光, 喷薄的日出”, “生活, 永远是值得期待的。只要有梦, 就会有梦圆的一刻”。这些人生抒怀好比音乐作品的主旋律, 反复咏唱, 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能够引人共鸣、启人心智的作品是好作品, 该文集具有这个特点。

新闻人的职业特点, 让作者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和使用能力。优美隽永、细腻抒情的文字, 更像一只温柔的小手, 熨帖着读者感知的心灵, 像“街上静静的, 昨夜喧嚣的叫卖还不曾醒来”, “其实, 快乐, 就是一颗敞开着的心”等。

篇4:读陶行知的几副对联

关键词:陶行知;对联;教育思想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又称楹联或对子,具有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音韵和谐的特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陶行知创作的对联,反映了他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是他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在筹办晓庄师范的繁忙工作中曾为乡村教师题写过一副对联: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恶劣的环境里,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晓庄师范成立以后,他把这副对联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又书赠给学生。清新独特的对联内容,再加上他早年临摹包世臣的书法,形成自己沉雄朴茂、纵横挥洒的书法风格,使他的对联作品成为难得的珍品。

1927年3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创办,陶行知先生以“教学做合一”指导学校实践,蔡元培先生赞之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并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匾额,供师生观摩践行。学校在劳山脚下的广场举行开学典礼,简易的主席台成为人们瞩目的地方,主席台两侧挂着陶行知先生撰写的对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这副对联,自然流畅,很有新意。陶行知先生从过去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摘取了“马牛羊,鸡犬豕”和“稻粱菽,麦黍稷”的成句嵌入对联,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浓郁气息,表达了他改革旧教育的宗旨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传统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陶行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因此他针对性地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当成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他把后来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又把这副对联亲笔题写在大门前的柱子上。

“犁宫”门前还有陶行知写的另一副对联: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先生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主张言行一致,提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凡要学生学的东西,教师首先要弄明白,融会贯通;凡要学生做到的事情,都应该身体力行,带头做出样子。“在劳力上劳心”,是对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彻底批判,也是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的唯心论颠倒过来;同时,也是对杜威的主观经验论的“从做中学”的扬弃和改造。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只有“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这样,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含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从普及人民大众教育的立场出发,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的唯一教育”。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改造,也是社会的改造,学校教育同社会的改造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因而社会的改造和学校的教育理所当然不能脱节。他主张“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他把“社会即学校”形象地描绘为: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创作了这样一副对联,既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作了解释,同时又表达出自己旷达开朗的胸襟和披荆斩棘、开拓前进的精神:

以宇宙为教室,

奉自然为宗师。

陶行知先生主张未来的乡村教师在生活上应当与农民同甘共苦,和农民建立休戚相关的感情。当时有人不能理解,以为他办的是一种“苦行僧”式的教育,陶行知每逢听到这种议论,总是耐心地解释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为广大农民谋幸福,只有与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共同生活才能同他们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现在我们的生活的确十分艰苦,但我们并不希望过这种生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未来乡村教育的未来。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了解了困难,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就能探索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子。后来,他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副对联,使人能够更好地体会他的这个思想:

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

1945年,陶行知先生为广东百侯中学撰写的校歌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副对联实际上是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目标和治学、做人标准的高度概括,他曾亲手把它抄写在大型标语牌上,树立于晓庄师范校园的醒目处,鼓励师生求真知、做真人。1946年夏,陶行知先生逝世后,他的灵柩从上海移到晓庄劳山安葬,将由郭沫若同志书写的这副对联镌刻在墓门的牌坊上,铭记着长眠于晓庄大地上的陶行知先生及其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不朽功绩。

参考文献:

胡学鸣.陶行知先生的几副对联[J].师范教育,1991(11).

篇5:读陶行知文集感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善读书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而香却在骨里。句句读书名言激励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重担的我们,更深知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我们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新鲜。所以,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就不得不读,一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借鉴他的经验,二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动让我们必须好读书,读好书。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读过《陶行知文集》掩卷沉思,感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的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他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的教育给我们爱的教育,爱的启迪。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爱学生,使自己与学生越来越贴近,在师生的两颗心融化为一的过程,我们可以收获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话语蕴含着的是淳朴、真挚的爱。陶行知用他宽广的胸怀去爱学生,去实践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新老师,我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作为一名老师,在课堂上我觉得自己爱学生,爱听话的孩子,爱成绩优秀的孩子„„与 陶行知先生那无私的爱相比,自己对学生的爱是那样的浅薄,那样的自私。有了附加条件的爱,即使付出再多,得到的只能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自责。陶行知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以实际行动来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平的,稳定的,是高尚的,不应以学生的面貌、成绩为取舍,对有缺陷的、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爱,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沐浴在老师的爱中,快乐的成长。

老师的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感情的付出,更是智慧的付出。老师的爱是感情与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具有不可复制性,在某一方面可能技不如人,在另一方面却脱颖而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其他孩子的优点;不能单纯凭借成绩而把某些学生视为“差生”而冠之“朽木不可雕”的帽子。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只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是挖苦讽刺,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所以说对待“差生”我们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爱,帮助他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以长补短。

当然,对学生在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陶行知在竭力为学生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咐要以简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当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和指导。自己是一名小学老师,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群孩子,他们就像一块璞玉,老师灌输给他们什么样的思想他们就会朝向哪一个方向,所以老师对孩子要爱,也要严格要求,对孩子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沐浴老师爱的同时也会找到前进的路,学会去关爱他人。心中有爱,路才能走的更远。

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 陶行知先生的话说“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生只是做个“书呆子”,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今,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把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经过自己思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 阳明 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三、依“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学生为主导,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句话并不是说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的学,而是有着深厚的含义。一是指依据学生以掌握的知识程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二是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秉性等各不相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因材施教。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转过来,不再是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

同时,陶行知先生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自己深有体会,有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能积极配合老师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相反,有的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当今教学理论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所以说,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就如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对待学生就要像园丁一样,了解他们的特点,进而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篇6: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近期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触颇深,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体会我对 “生活即教育 ”的感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寻找着教育孩子的活教材,他心里总装着孩子,时时事事注重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陶先生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技能,学会生存。由此我深受启发,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要把社会和自然作为最好的学校,不要把孩子圈在学校只读圣贤书,我们应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去做事。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 “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甚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

我从事的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学生还小,有好多行为的养成都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的,需要刺激 ——强化 ——再刺激

篇7: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景晓

景晓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我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教育新理念》、《影响学生的101个经典成长案例》、《魏书生文集》等几本教育著作。从这些教育名著中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思想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张扬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越来越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寒假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我受益匪浅。

“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爱” 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 一蔟缤纷。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 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 落后的学生。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 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陶先生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 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篇8: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

想来也是,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曾一度让我们这些处在一线的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 我们邯郸学步, 我们东施效颦, 最终, 我们迷失在缤纷的语文流派中。

于是, 静心潜读《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教育学》《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等著作, 重温了先生创造论、生活教育理论, 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等, 用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 并引领自己走过语文教学的迷茫, 清晰自己的语文之道。

陶老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是的, 一个教师, 不管隶属何种教学流派, 也无论所持任何教学主张, 语文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人”的教学。那么, 从这个意义来说, 语文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人“道”。

由人“道”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关键词:感恩, 同情, 热爱, 悲悯……从人“道”这个原点出发, 可以寻觅到很多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 这是一个无限开放阔大的空间。但仔细想来, 在所有与人的生命成长有关的因素之中, 总有一些核心的最基本的要素, 它们超越了时空, 超越了民族, 超越了一切人为限定的范畴, 比如:爱, 生命, 童年, 友谊, 文化……我想, 语文之“道”也应在此。

人说文以载“道”, 课堂理所当然地成了载道之“舟”。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则是那样的引渡人。在这条小舟上, 师生之间的活动即是生命的活动, 这样的课堂我们都说它是生命的课堂。因为它是师生生命活动最真实的展现, 是师生生命活动最有效的交融。那么, 生命的课堂最需要什么呢?

一、生命的课堂需要激情。失去激情, 语文课堂就会失去生命的亮度

一直在想象着: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授课境界:“讲到精彩处, ‘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 有时太息’, ‘悲从中来, 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每当讲过, 先生大汗淋漓, 状极愉快’。”事过五六十年, 他的学生仍能清晰地记得先生授课的样子。

的确, 一个教师的激情, 会深深打动学生的情感, 震撼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智慧, 充实学生的生命, 这样的课堂可以产生“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效果, 可以受到“一日为师, 终生难忘”的触动, 进而从爱师, 发展到爱课并转化为爱学, 达到教学的至高效果。

走进我们的课堂, 似乎一切都程序化了, 都是经过了严格的预设, 教案是设计好的, 课件是精心打造的, 教师的语言也是“打磨”好的, 既不多一句, 也不少一句;教师的动作也是标准化的, 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戏”, 教师不会因兴奋而振臂, 因情发而高歌, 因激动而流泪, 因悲痛而扼腕, 因惋惜而唏嘘……

随着自己年龄的逐渐增长, 愈来愈明显地感到:教学的激情在逐渐丧失, 变得日益“理性”起来, 这种理性并没有使自己像老中医那样吃香, 反而不能自然地亲近学生了,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

陶老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 教职员躬亲共守。拓展其思想的要义, 则可以认为要学生入情, 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因为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 他们需要用色彩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需要用感情丰富自己的生命。他们需要教师的激情点燃他们的真情。

二、生命的课堂需要本色。失去本色, 语文课堂就会失去生命的支点

陶老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叫“因材施教”。把此思想衍用语文教学中, 应该是在告诉我们, 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而施以相应的教法。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 语文的本色应该是简朴的。简朴就是简单、朴实, 不花哨, 杜绝浮华, 删繁就简, 融听、说、读、写为一体, 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 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 实现本色的回归。

那么, 怎样的课堂才是本色课堂呢?首先,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该还朗读以“本声”。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重要路径。回归朗读, 就是回归充满激情、充满唤醒、充满感染的课堂。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 用心吟诵, 让自己的心与“文心”相共鸣。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材料, 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可在我们的课堂上, 常常让朗读“失声”, 表现为懒洋洋地小和尚念经或声嘶力竭地假读。只有像说话一样地朗读课文, 才能用声自如, “见文生情”, 真正揣摩作者的本意。其次,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当还训练以“本位”。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教学因人文的缺席而“丧魂落魄”, 那么现在的阅读教学却因语言文字训练的弱化而“丢筋去骨”。我们都知道, 在课改前很长一段时间里, 语言文字训练几乎是语文课堂上不变的主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大家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对“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词避而不谈, 几乎到了谈“训”色变的程度。许多课堂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 表面上的课堂形成创新, 热闹气氛博得好评如潮。语言文字训练始终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语文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骨肉,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阅读教学要还语言文字训练以本来的地位, 避免“头轻脚重”的失误和“头重脚轻”的悲哀。再次, 本色的语文课堂应当还对话以“本味”。关于什么是对话, 叶澜教授曾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解释:“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 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相互地造就, 意味着通过对话而使师生共同进入一个尚不成熟的未知的领域, 意味着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的关注, 意味着对来自学生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的赞许, 意味着教师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永远的学习者的姿态。”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带着自身的体验与文本进行对话时,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形成碰撞。因此, 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 教师应该及时反馈、鼓励。先生说:但是, 我们却经常看到我们的老师用成人的思维和所谓的“标准”抑制孩子的天性, 看到我们的老师用精心设计的美丽的“陷阱”抑制课堂上漂亮的生成。

三、生命的课堂需要创造。失去创造, 语文课堂将失去生命的活力

陶老先生提倡“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还做过这样精辟的分析:“解放眼睛, 敲碎有色眼镜, 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布, 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 剪去指甲, 撕掉无形的手套, 使大家可能执行头脑的命令, 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 使大家可能享受言论自由, 摆龙门阵, 谈天、谈心, 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 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中解放出来, 使大家有点空闲, 想想问题, 谈谈国事, 看看书, 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 还要有空玩玩, 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 创造力才尽量发挥出来。”是的, 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空, 使他们能想、能干、能看、能说, 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的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新的灵光闪现。

上一篇:小学生的日本游记故事:日本欢乐游下一篇:烟草专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