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2024-04-28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通用13篇)

篇1:《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说实在话,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学研究可以说是不很了解,对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以后,其中《生活即教育》对我启发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而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本质功能。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做为一名新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篇2:《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一、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二、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篇3:《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陶老的书, 感觉亲切无比。就如同一位长者在跟自己无拘无束地打着比方聊着天。该书通俗易懂, 我们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一口气读下去, 就像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虽然近乎平淡, 但平淡的背后是睿智, 是启迪。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 陶老说:“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老的谆谆教导让我有所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 也要不断学习充电,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汲取营养。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 那么学生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 教师应不断研究, 才能时常找到新理, 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应像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在《新教育》里, 陶老教会了我许多教育的方法。1.符合目的;2.依据经验;3.共同生活;4.积极设施;5.注重启发;6.鼓励自治;7.全部发育;8.唤起兴趣;9.责成效率。这在今天来讲, 我认为即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等方法。有陶老的教育方法做指导, 何愁教不好学生呢?

同样在《新教育》里, 陶老还教会了我领悟工作的幸福。其实, 看小学生慢慢长大, 从没有知识, 变为有知识, 如同一粒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 而看它开花, 看它成熟, 这里有极大的乐趣。

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里, 陶老主张: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来看, 他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 先生用学名喊他, 妈妈用小名喊他。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老高举着“生活教育”这面大旗,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体会。据此我上了《找春天》这篇课文,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即生活经验, 让春天的小草、小花、柳芽、溪水等一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根本不用老师说, 孩子们就找到春天了。我认为这就是陶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师说的得再多, 也不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语文。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陶老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 也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这恰恰符合今天的新课改理念。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告诉学生, 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类似的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 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 成为主动学习者。

《每天四问》里, 陶老教会我“日省吾身”。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灵活运用得好, 每个人身体健康有进步, 学问进修有进步, 工作效能上有进步, 道德品格上有进步, 那必将水到渠成。陶老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 教师应将其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陶老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 无论是创造性想象, 还是再造成想象,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 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例如对教材中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各自想象作画, 通过想象的画面感悟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对教材中一篇篇主题鲜明, 富有表现力的课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表演, 想象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表演扩展, 使学生深入体会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在为小学生准备课外书时, 陶老也有自己精辟的见解。让我领悟到其中的内涵。要为孩子们准备那些读了第一节便想第二节, 甚至于从早晨读到夜晚, 从夜晚读到天亮, 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的书。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当当蛀书虫, 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 可以吃了又吃。这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给孩子们推荐书是大有学问的, 最好是自己先读读, 品一番滋味, 千万不要随便就把书丢给孩子, 让孩子们读书如同嚼蜡, 吃了一回, 再不想吃第二回了, 这样他们丧失了阅读的最初兴趣。

读了陶老的这些精辟的文章, 我受益匪浅。为本书作《序二》的张老师说:“他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这才是陶公精神的本源, 我们真正要学的也就是这样的精神, “没有这些精神, 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 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篇4: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篇5:《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记得我班原有一名调皮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总以肚子痛要上厕所为借口出去遛一圈,我没有横加指责,粗暴对待,相反,却对他关怀备至,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细心询问病情和征求是否需要上医院,学生看到教师为他来回忙碌,几番下来,心存不安,继而改之。由此可见,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当你面对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千万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如果我们都能像陶先生那样,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篇6: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曹爱珍

最近,我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受到很大触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教学做合一”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么是做呢?盲目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后来他又指出: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实践的意思。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不像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现在他拿书本来配学生了。他不但是要拿书本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果然比第一种好得多,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所以专拿现成的材料来教学生,总归还是不妥当的。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子才好?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先生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篇7: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这次学校组织我们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其中陶爷爷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

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篇8:《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始终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宽广如海的胸怀, 积极倡导并且向我们实践了爱的教育。对待学校, 对待教育, 对待学生, 对待自己的事业, 一直在向我们呈现出他的热诚和激情, 这样的奉献精神, 实在是让人惊讶, 让人感动。教师和医生一样, 本身就是一种良心职业, 它的衡量不在别处, 而在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作为一名老师, 倘若没有对学生的爱, 对教育事业的爱, 我们不难想象到:他必然也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可以说, 爱学生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作为一名老师,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爱学生, 才能够用温存慈祥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 用柔软和蔼的话语与他们沟通。只有这样, 老师与学生的心才会越来越近, 最后, 融化为一。也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够更加地了解学生, 从而对症下药, 积极帮助学生。同时也要严以律己, 积极用正面形象来引导学生。或催化、或促进、或诱导, 各色方案、因材施教, 勤勤恳恳地去帮助学生读好书、做好人。

《走近陶行知》书中说到:希望能够真正走进陶行知, 认识陶行知, 进而用陶行知的精神激励自己, 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 以科学的态度看学生、看教育、看人生、看世界!也正是怀着对教育事业不懈的执着与满腔的热爱, 陶行知先生在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三十多年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生动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提出的的那么多教育思想中, “生活即教育”这个观点, 可以说是陶行知先生最关键的教育理念。可以说, 生活教育是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 或者说, 生活, 它在某种形式上说, 就是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反对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 不给予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可以说, 生活教育实际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 也就是说, 生活教育是单纯的知识教育的相对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我的教育里, 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 比什么伟人还大。”在他的概念里, 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性格以及想法。当然, 尊重绝非放纵, 更不是任凭他自生自灭。在老师对于学生的爱中, 应当也是有”严“的成分存在。只有学会尊重学生, 才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从而用最好的方法来扶持学生。当发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的时候, 老师不应该过分指责他们, 应该及时地送上关心与指引, 争取让学生接受我们的爱, 并且顺利找到正确前行的路。

事实证明, 如果老师缺少对学生的爱, 那么对待这份教学工作也很难打起精神, 上课也缺少激情, 更别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同心沟通了。于是乎, 学生也不会被课堂的内容所吸引, 从而有了厌学情绪。但是, 倘若老师只爱一部分学生的话, 那么, 也意味着他在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冷漠。这样的爱, 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绝非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说, 老师给予学生的爱, 应当是一种理智的、正直的、公正的爱。只有用心给予爱, 学生才会感受到爱, 并且积极给予回馈。

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探知能力, 深入而实际地生活, 勇于积极地发现美、追寻美、并且创造美。同时, 老师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把美引入课堂, 引入学生的心灵。”可以很坦白地说, 一个能够充分享受幸福的人, 一定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只有这样, 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着那些孩子, 并且因为那样的爱而心生喜悦。这种爱绝非是规章制度所能带来的。这种爱是一种由心生出的自觉行为, 强迫不来的。更重要的是, 当我们带着寻找美的眼睛去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时候, 这种乐观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从而能够更好地把美与爱传递出去。旁观人的一生, 学生时代是一段不可抹去的时光, 它是纯洁的、干净的、梦幻的, 而又真实地存在着。为此,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到爱与教育同行, 都理应为学生留下一段幸福的记忆, 让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1943年为广东某中学校歌所做的词, 也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名言。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始终在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多思考, 多发问, 多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开动学生的大脑, 并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 无论是权威还是老师。在老师与真理之间, 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真理是唯一的衡量尺度, 而老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尽量不让他们过分依赖老师。时代在进步, 学生的思想也变得更成熟, 见识更丰富, 观念也更加地前卫。倘若只是用严格的管教来对待他们, 即便他们一时知错了, 但是没多久还是会再犯。所以要努力让他们心悦诚服, 自愿放下戒备, 并且接受老师给予的教育和思想。有人用“猫捉老鼠”来形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很显然, 这样的观念已经过时了。面对着非常有主见的学生, 对于老师来说, 亦师亦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指导。在当今社会, 以德服人才是最重要的。想要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 就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老师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 通过赢得学生们的钦佩, 才能以引领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踏上正确的方向, 并且用人性化的方式来进入学生的内心, 从而得知他们的想法, 并且积极引导他们的心灵与精神的提升。不怒而威, 才是最有效的法宝。好的老师是温柔的, 能够给人安慰, 就像阳光一样温暖明媚。这样的老师, 显然更容易征服学生。

摘要:在漫长的岁月里, 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用渊博的知识教导了一代人, 并且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务。这些, 让后来人深深地震撼于他思想上的内涵。本文通过阅读《走近陶行知》这本书, 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篇9:读“职业教育研究名篇”之零札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碎思 札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在时隔9年后的2014年盛夏,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许多专家学者从许多角度做了许多研究和阐释。以笔者有限的阅读,做了一个不全面的梳理和归纳,以飨读者。

高职教育从它肇始和发端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名校林立、社会疑虑、自身嬗变的艰难历程中,逐渐从以一种更接近社会需求、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亲和力,步入高等教育的中心舞台,即“半壁江山”。现在,高职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对人就业的促进作用。

《决定》明确指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黄炎培先生曾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宴阳初先生也曾指出,职业教育主要是治愚、治穷、治弱、治私等。国家法规和著名职业教育专家的论段都非常明确地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所以,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并非生产一线的技术熟练操作工人,而是某一方面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力大军的主要阵地,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逐步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新要求。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都要围着市场需求,把学校的发展中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区域性、应用性和灵活性,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相一致;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材改革创新,随时增添行业企业急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新成果;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做到教室、实验室、实岗现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并重,确保学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成为拥有多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最大限度地适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决定》明确提出:“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与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样的表述和要求,无疑给职业教育定好了位,也给职业院校定好了位,那就是努力培养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业院校应该明白其使命和责任,心无旁骛地办学。现在还要想中职校忙着升格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忙着升格本科院校,盲目地急于求成地贪大求全,“上档次、上规模”,甚至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那真是不识时务者。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将迎来发展的巨大机遇期。职业院校要抢抓机遇,审时度势,安心办学,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努力打造职教品牌,办出特色,从而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推荐“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就是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

自主办学的关键是要摒弃行政化管理模式,真正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学习为中心。去行政化的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去政府管理教育教学的行政化。政府的职责是给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至于学校如何组织教学,政府不必干预。第二,去行政部门管理教学的行政化。行政部门去行政化的关键是管办分离。即行政管理与学校办学、人才评价从责任主体上相对分离。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招生、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与开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等,全部交给行业、企业和学校,保障办学机构能够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来办学,不再通过行政立项、评审、审批等来决定教学事务。第三,去学校内部的教学行政化。在学校内部去行政化,要做到:取消行政级别、精简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变行政管理为服务管理,而不是追求“官本位”。让教师不再成为各类行政活动的附庸,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享受教书育人带给教师的尊严和快乐。

《决定》指出:“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是特点和优势的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应体现在专家治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等方面。

专家治校是说,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技术性,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市场经济模式和行政管理经验。但是高职院校运行和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使之科学合理并富有实效,应当最后由专家委员会决定。名师兴校是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所高职院校能否兴旺发达,关键是看能否培养出市场看好和社会抢手的毕业生。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毕业生当然要靠过硬的教师来培养。通常说来,一所知名的高职院校要靠若干位名师来支撑。或者说,拥有了一批名师才能造就一所名校。建设一支“叫得响”的师资队伍,是兴校之本。科研强校是说,高职院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诸如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中职与高职的衔接、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等问题。把这些问题研究透了并推出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才能坚实有力,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才能有扎实基础和前进导向。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践行“以人为本”,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把握人的需要,明确教育方向。人的需要是指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指谋得自身的存活和生命的延续;发展的需要是指人的个性发挥、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一定要了解人的需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正确方向。高职教育是“能力先导”、“就业本位”的教育,职业需要是高职生最根本的需要。二要赋予人以能力,掌握生存本领。能力是高职学生谋职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基、才略智能之长、个性发展之根。知识也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被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高职教育如果不能赋予学生高超的技能,知识的掌握又根本无法和普通高等教育媲美,空乏其身,学生学不到职业生存的看家本领,那将是高职教育的最大失败。三要实现人的就业,达成适意栖居。“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职业教育是“授人以渔”的事业。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扭住这个根本。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要教育学生务实求真、诚实守信,不再追求非分的目标。把学好技能、谋求就业作为首选,以求得一份薪资为目标来安顿自我,适意栖居,而不是去追求与自己真实需要和生存相背离的精英符号。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是为企业生产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把企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出发点,把为企业服务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落脚点,在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获得企业的支持与帮助。

企业应当具有战略眼光与参与意识,积极地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就是要按所在地方政府的具体要求,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和保障;积极地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接纳教师参与科研及技术开发,为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资助;深度地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实际需要“零距离”;还要对学生、家庭、社会负责,参与学校对来企业实习的学生严格管理,形成校企双方齐抓共管、共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决定》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等这些表述,足以为政府在办职业教育中有所作为指明了方向。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关注多一些,职业教育的环境和稳定性就更好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大一点,校企互动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多倾斜一些,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就更强一些。政府密切关注职业教育,不仅优化了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理顺了部门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校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促进了职业教育进一步接轨区域经济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职业学校要积极依靠地方政府大平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 蒋夫尔.职业院校应心无旁骛地办学[N].中国教育报,2010,11,9.

篇10:《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寒假期间,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认识到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育是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

一、陶行知平易近人、谦虚好学。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好学,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南针确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非同一般。

二、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新教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危机,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三、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篇11: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陶行知先生对“实践”的认可,更具体直观的体现在他的名字“行知”上。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写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就改名陶行知。教育是最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教师为学生讲授一个知识,学生最终是否真正掌握这个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个知识,将最直观的反映在学生日常生活的运用中。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实践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坚持在“做上教,做上学”,“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要以“教”为手段,以“学”为方式,达到学生会“做”这个目的,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篇12:读书心得-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肖 培)

[摘要]: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以很大的启示:我们不仅教育学生如何求知,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 求知, 做人, 主动学习, 探究性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以很大的启示:我们不仅教育学生如何求知,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我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既教书又育人,收到良好效果。

江泽民同志在“七 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又要求人们具有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就是要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就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了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指导学生。“坚定信心,脚踏实地,讲究方法,提高效率。”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持之以恒,学而不厌,奋发进取,才能取得好成绩;讲究方法最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复习整理。只注意老师留的具体作业题,可是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消化、吸收却往往容易忽视。抓住这个薄弱环节,我指导学生要及时把老师讲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在复习整理知识过程中,注意条理性、逻辑性、系统性,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重点要突出。这个复习整理过程是既是把知识由多到少、由少到多的过程,也是巩固提高的过程。既能从微观上把握重要知识点,又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也正是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而且注意在平时及时检查学生的复习整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复习整理过程中把老师讲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复习整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很重要,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

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四点:能让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

学生自己总结;能让学生分析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能让学生举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举例。这样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我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内容我总要安排一些“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等活动,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实现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在讲到如何发展我国农业的内容时,我安排了“假如我是农业部长”的课堂演讲,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联系当前实际为我国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经过精心组织学生们信心十足的走上讲台,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通过演讲活动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本的基本理论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弥补了课本的滞后性的缺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政治课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人们学会团结协作,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提高。更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奉献。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团队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很重要。就我们国家而言,我们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尽快富裕起来,正是从整体着眼,搞好局部,才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整体意识,团队精神。就我们的班级而言,只有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提高,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才能提高班级的总成绩。这就是团队精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团结与协作,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我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就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在中国足球拿到世界杯入场券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我看团队精神”。中国足球能够冲击世界杯,与国足们的拼搏分不开,与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与队员们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整体实力的提高分不开,这就是团队精神。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由足球同学们想到了自己。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谈了各自对团队精神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绝不能再因为我为班级成绩拉分;有的学生说:宿舍卫生也需要我们每个成员的尽职尽责,才能搞好;有的学生说:下次足球比赛我一定改掉只想突出我自己的毛病,和大家密切配合,争取获得前三名;有的学生说:我们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书写着我们辛集中学的历史,我们会做的更好,让辛集中学因我们而骄傲。通过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们懂得了团结与合作,懂得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内各项工作都开展的有声有色。

尊重、理解、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促进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如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凡事

总爱以我为中心。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注意教育学生,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次遇到学生之间闹矛盾,总是引导学生多从自身找原因,对人要团结、友善。多看别人的长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和父母有代沟。总是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沟通。为此我做了一次尝试。这个学期中旬, 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 主题是:“妈妈,我想对你说!”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家长听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去讲,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做汇报。有的学生对家长说:我已经努力了,虽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我要说我不后悔。有的学生说:妈妈,请你放心,18岁的我会逐渐成熟,我有信心去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三年后我会让你满意!有的学生说:妈妈,我在这里生活、学习都很好,请你不要牵挂,您多保重,以前我有好多让你伤心的地方,还请你原谅。以后我会做的更好。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宣言,学生自己激动了,我将此事发家校路路通给家长, 家长知道后, 也纷纷发言表示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这次活动结束了,大家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们更懂得了什么是理解、尊重。学习更努力,更懂事了。

教学生学会求知,教学生学会做人,我们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G.H.鲍尔 & E.R.希尔加德著(美).邵瑞珍等译.学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2] 林崇德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M].教育卷.沈阳出版社.1990年

[3]茹红忠.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矫正策略[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4]牛盾 王国强.初中生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吴阿坚 张明珠.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6月.中旬刊

[6]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2007年

[7]申仁洪.学习习惯: 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陈德华.学习中的心理问题[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9]高旭灿.中学“问题学生”教学矫正策略研究[M].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7月

指导教师点评:

篇13:学陶行知教育思想看今日农村教育

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陶行知认为,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2、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因而需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生之前,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3、教师要与学生相互合作, 共同学习, 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陶行知认为要与学生一起平等地生活, 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提倡教师要向小孩子学习, 千万不可因为小孩子年纪小, 就小看他们, 相互间要在合作中学习。

4、教师要有创造精神。

陶行知提倡教师要将胆量放大, 不怕辛苦, 不怕失败, 去探索教育的奥秘真理, 还要把教育推广到边远的地方去。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今天农村教育的启示

2006年11月20日我有幸随陶研会的同志一起到重庆长寿行知技术学校参观, 那一幕至今还铭刻在我的心里:宽敞的操场上, 学生整齐划一的步伐、响亮清脆的口号;实习车间里, 孩子们一丝不苟的操作、虚心不止的求学态度;教学大楼的门都开着, 楼道干净, 所有的书、本子及文具都整整齐齐地放在各自的课桌里;讲台上, 座次表制作得像书卡, 从稚嫩的笔触看, 应该是学生们的作品;墙壁上, 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我们的成功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的标题催人奋进;校园里没有一名清洁工, 学校的环境干净整洁;学校的大小事, 各种集会的筹备, 小卖部、食堂等的管理全是由学生, 几年来学生自己找补没有出差错, 我简直不敢相信, 不禁为此惊叹!这是行知思想的渗透……所有这一切, 让我感受到, 若没有对生活的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是不能把每个细节都做得那样好的。尽管我有些疑虑, 但学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针对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的技能人才的思想给我深深的思考。

1、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农村广袤的土地, 任凭你驰骋的空间从范围上看太宽;从条件上看很艰苦;从经济待遇上看, 劳不敷出;从家庭支持看, 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教师发展看, 可望而不可急, 机会不多……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我们说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学生的发展, 而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发展息息相关。试看我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城乡差距太大;教师对比太强烈;学生不稳定因素太多;学校间竞争太残酷, 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农村教师更是有失公平。首先, 农村的师生配比就与城区学校有差距, 农村1:22, 城区1:17;其二, 生源差别也较大。凡是条件优越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 而留在农村的恰好是条件不优越, 家庭条件不够好, 单亲、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孩子, 学生个体发展不明显的;第三,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毕业后分配到学校, 有的教师工作后参加了继续学习能力较强, 有的教师毕业后苦于生计奔波, 学习的进取心偏弱, 加之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又缺乏专业人士的引领, 致使教师能力发展不均, 教师间的差距太大;第四, 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教师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致使很多教师滋生了不满情绪, 把教书看做职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优越条件学校的吸引, 很多农村教师一心梦想跳出农村, 到经济发展的地区应聘, 对农村教育也就不那么安心;第五, 教师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成为一肩多能, 有些偏远点的学校教师几乎一个人就包一个班, 每天上4——5节课, 3——4门学科, 批改几十人的作业, 晚上还得备课。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科都掌握好。

基于上述原因, 我感觉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教师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外, 也应该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 让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作为专业化的农村教师, 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培育的对象, 把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 对学生施以教育关爱。那么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 看看自己的特长应该在哪门学科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得给自己勾勒好发展蓝图, 这个准备必须提前作好。

2、农村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必须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作为农村教师人穷志不短, 尽管我们条件艰苦点, 方法笨拙点, 形式土一点, 花的时间比别人多一点。我个人认为学习仍然是我们生活和追求的重要部分, 学习热情是不能减的。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 一直沉浸在一辈子, 一节课周而复始上了几十年, 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 这种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的观念、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涌现, 特别是我们进行了六年的新课程改革, 我们更懂得教师不学习就要落后的道理。即便我们的教学只剩下“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书, 一张嘴”但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思想应该是先进的。应该成为一个实践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教师就要勤奋学习, 不断反思自身素质、教学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自身成长、学生发展等, 以此来提高自己。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有收获,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农村教师也应该有思想, 必须做一个教学研究者。

作为农村教师常受许多条件的制约, 很多事想得到但确没有勇气去做到, 喜欢引用甚至沿用别人的, 一种方法用了几十年也不曾改变。自己有好的方法也不敢尝试, 担心别人说这说那, 于是很多时候都扮演了一个“跟随者”而不是学习的“研究者”。教师的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除了要做教学的研究者, 更要做教学的研究者。目前个别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的“教”上。教师们精心备好教案, 课堂上滔滔不绝按照自己设计的内容讲解, 一环扣一环, 那么严密没有丝毫疏漏, 课堂上也没有机会考虑学生的生成。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成功的课, 不完美的

课, 不精彩的课。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是教学极其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更应该走进学生, 研究学生的学习, 研究学生的生活, 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教师这样研究学生的过程, 就是拓展课程资源的过程, 教师熟悉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学习能力, 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4、农村教师也应该积极进取, 必须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 人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 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创造人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应该成为它的天职。教师就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 要想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教师就必须有创新意识。新课程实施六年来, 我们的教师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性的理解。绝大多数教师改变了唯分数论的观点, 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考而教。六年的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既掌握了新课程理念, 也让教师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许多教师能够借助身边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即便我们的条件简陋些, 只有黑板、教材、粉笔, 也要凭借教师的一张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上一篇:匠心永恒作文下一篇:外科icu出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