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2024-05-03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通用8篇)

篇1: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陶行知简介,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名言警句

陶行知简介,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名言警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

3、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6、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7、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8、民之所好好这,民之所恶恶之。管众人之事者,拜众人为老师。

9、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2、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13、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14、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16、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17、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1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0、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

2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22、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2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5、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2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7、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

28、我们希望以集体的力量来纠正个人主义,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谈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创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新世界。

2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0、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有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事人。”

3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3、学校既是乡村的中心,教师便于工作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影响于学生和乡村人民很大。

3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5、我们要想每一个乡村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就须当他未毕业之前教他运用各种学识去改造乡村之实习。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

36、在学问上能追求真理,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依据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看来,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37、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38、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篇2: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2、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3、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4、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8、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xx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xx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xx守。

1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1、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2、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3、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5、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6、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1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18、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9、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陶行知教育名言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2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2、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3、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24、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25、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26、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28、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29、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篇3: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一、“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他初“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后来, 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 讲求繁琐的礼, 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墨家弟子分布广泛, 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尤重艰苦实践, 服从纪律。当时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 平时一律短衣草鞋, “以自苦为极”。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与发明, 战时作战十分勇敢, “赴火蹈刃, 亡不旋踵”。孟子虽然反对他的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他有“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的精神, 是“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的典范。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就刻苦兴学的精神而言, 他与墨子是一脉相承的。在晓庄师范艰苦创业时期, 陶行知为乡村教师题写下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 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低劣的环境里,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陶行知本人说到做到, 躬行实践。他脱下西装, 穿上布衣, 头戴瓜皮帽, 不怕风吹雨淋, 和师生一起耕田种菜, 一起建设学校, 虽然与“牛大哥同铺”, 却“一闻牛粪诗百篇”。为了表示与农民同甘共苦的决心, 他把老母、夫人和孩子也接来农村, 盖了几间茅屋, 取名“五柳村”。陶行知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辛劳与苦楚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以难为乐, 以贫为乐, 以苦为乐, 百折不挠地去战胜它。这种献身精神贯穿陶行知的一生, 也渗透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唯有从这一高度来学习才能得其精髓。

二、“爱满天下”

墨家思想的核心, 是实现“兼相爱, 交相利”的“兼爱”学说。儒家主张“爱有等差, 施由亲始”, 而墨子提出“兼爱”, 主张没有差别地爱。墨子同情庶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 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主张。他认为战争皆起源于不相爱的缘故, 要彻底消灭战争, 只有做到“兼相爱, 交相利”、“兼以易别”。但是在阶段社会里, “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根源于墨子的“兼爱”学说, 但又高于墨子的思想, 两者不完全相同。墨子的兼爱学说, 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级差别的前提下提出来, 并不试图消灭这些差别。而陶行知的博爱精神则充满了阶级性和斗争性。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 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 所以他爱中华民族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陶行知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舒适生活, 立志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则是憎恨无比, 就连蒋介石夫妇亲临晓庄参观也不屑一顾。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恐吓、利诱、通缉以至暗杀的威胁, 最后是在随时准备“迎接第三枪”的情况下, 夜以继日地工作, 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毛泽东同志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三、以教人为己任

在教学态度上, 墨子认为“不强说人, 人莫知之”。他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钟, 击之则鸣, 弗击不鸣”, 认为对教师的要求, 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 不独要有问必答, 并须“不叩必鸣”。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 墨子则进一步主张对来学的人固然要教, 对不来学的人还可自己去教, 送教上门。

陶行知继承了墨子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积极态度, 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他的“大事”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把教育作为征服自然, 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 制定了普及教育, 改造中国的伟大计划。他说:“我们已经下定决心来筹募一百万元基金, 征集一百万位同志, 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把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使乡村的农民都受到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成为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的新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在他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 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伟大计划而呕心沥血、顽强奋斗。

四、关于知识的来源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 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把知识构成的来源, 分为三种类型。他在《经上》中说:“知:闻、说、亲。”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又说:“名实合, 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墨子不同意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 主张“述”而且“作”。

陶行知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时, 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观点。他完全赞同墨子关于知识分类的主张, 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的来源, 并不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把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 一切间接知识 (闻知) 与理性知识 (说知) 都是扎根于亲知中。陶行知反对单纯劳心, 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 “在劳力上劳心”, 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十分重视这一发现, 他认为“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样, 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涵义,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 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 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五、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加工过的“诗、书、礼、易、春秋”, 他轻视体力劳动, 不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传授, 斥骂询问学种田、学种菜的樊迟为“小人”。而墨子则是劳动实践家, 他重视生产, 强调“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初步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认为“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要对“农与工肆之人”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 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 培养成“为义的兼士”。在教育内容方面, 墨子为了实现“为义”的理想, 对弟子所用的教材, 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墨子试图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使“饥者得食, 寒者得衣, 劳者得息”。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使墨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光彩。

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也明显具有墨家这方面的特色。一九二七年三月, 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完毕, 陶行知兴奋地对他们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们的劳动成绩很好, 足足可以打上一百分。”后来, 他把自己动手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 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他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中, 把文牍、会计、庶务、烹饪、缮写、招待和洒扫整理列为分任院务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从乡村生活内容的实际出发的, 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能够成为农村需要的比较全面的教师。陶行知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以极大魄力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 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 获得正式地位, 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在陶行知的实验学校中,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开创和形成了教育史上能够与传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相对立、相抗衡的活动课程体系。在今天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中, 各种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融入现代课程的主流。

六、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

墨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发明创造。他与当时很负盛名的公输班 (鲁班) 齐名, 擅长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 (据《鲁问》记载, 公输班在楚国九设攻城机械, 墨子九次挫败他的进攻, 公输班技穷智竭, 投械认负) 。墨子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在军事器械设计上, 他发明了木鸢、赣车、连弩车、籍车、听瓮、云梯、悬门等攻守器械;尤其难得的是, 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倒影的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至战国初期, 墨家学派取得了使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成果。《墨经》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内容, 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逻辑学等方面, 被誉为中国的《几何原本》 (古希腊欧几里得著) , 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

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创造性, 并逐步把创造实践上升为创造理论, 成为我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他说:“今日教育家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敢控未发明的新理’, 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 走出来, 造出来的。”向创造之路迈进的人, “除了大无畏之斧, 还得有智慧之剑, 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才能开发一条生路”。他在批判了那些视创造为畏途的观点之后大声疾呼道:“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 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还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 同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面对庞杂的信息, 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 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独立分析和决策, 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 其中的墨学因素, 是他对墨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今天, 我们遵循胡锦涛同志关于“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 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 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的指示,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墨家渊源, 就是要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 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 2001.

[4]谭家健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9.

篇4: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换句话说,生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产生教育的作用。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曾指出:“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生若是需要什么,那么我们就教什么。”幼儿的生活不像成人的复杂,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是单纯的,因此,幼儿最主要的需要便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例如幼儿平时进餐时老师常常会请幼儿先去洗手,再吃饭,吃饭时请幼儿自己动手,吃好后知道要擦嘴巴、漱口。

(二)社会即学校

幼儿园中提供的物品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而社会中存在的物品有很多是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例如,我们常常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大班的幼儿已经临近毕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制度等一些都与幼儿园不同,大班的幼儿就需要走出幼儿园,去小学参观。有时候,我们会有邮局、银行等社会性的活动,而在幼儿园我们不可能具现邮局、银行的一切,这就需要幼儿走到社会中去认知、去了解。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主张实际就是注重实践。有时候,只是单纯地跟幼儿说教,幼儿是不能理解的,而平时老师做的一些事情,你会无意地发现,幼儿也在学着做。

例如,我们常常会和幼儿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礼貌。”有的幼儿能够理解并且马上就能做到,但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这种习惯或者比较内向,就需要老师引导、鼓励。有一次,我正在做区域里的游戏材料,等全部做好后,地上有很多垃圾,我请了一个平时很顽皮,而且很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小朋友帮我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然后我说了一句:“谢谢。”他看了我一会儿,什么也没说就跑去玩了,过了几天,我发现,他的衣服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小朋友帮他捡起来后,他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了一句:“谢谢。”然后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常常请他帮我做一些小事,然后对他说:“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渐渐地,我发现,他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了,而且变得有礼貌、乖巧多了。

由此可见,要教育幼儿我们只是说是没有用的,老师要在做中教,幼儿要在做中学,同时我们要树立幼儿的榜样意识,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呵护下,他们没有自己动手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有这种能力却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逐渐忘记了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就如我们班的一位幼儿,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大部分的幼儿都已经学会叠被、穿衣,更不要说自己动手吃饭,但是唯独他,吃饭还需要老师、阿姨喂,穿衣、叠被更是,都需要其他幼儿和老师的帮助。我曾经问过他:“你已经长大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阿姨喂,在家里呢?你吃饭是自己动手的吗?”他很直接地告诉我:“家里都是喂的。”

又如: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起床的时候不会叠被子,他会直接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不会叠,你帮我叠。”或者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会叠,你帮我叠吧。”有时候他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了,他就会马上哭,看到老师不帮他,他就开始发脾气,摔椅子。

由此可见,幼儿由于年龄偏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原因,很多习惯未养成好。他们不用担心任何生活问题,但是遇到事情却缺乏了解决的方法和能力,只能想到向他人求助,有的幼儿甚至没有想要自己动手解决或只想依赖他人。

三、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注意教育生活化

教师和幼儿一起投入到每个活动中去,和幼儿一起成长,要善于倾听幼儿、懂得包容幼儿,学会支持幼儿。当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用不同的方式、途径表达,让幼儿明白、理解。

例如:过元宵节和妇女节,幼儿对于节日的兴趣一直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让幼儿明白妇女节是妈妈和奶奶的节日,元宵节要做元宵,平时都是妈妈和奶奶做给我们吃,而在妈妈和奶奶的节日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做元宵给妈妈和奶奶吃,知道要孝顺长辈。

(二)寓教于乐,把生活带入游戏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们要让幼儿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最多看到的便是幼儿的事情被一手包办,有时候教师由于急于求成,也会剥夺幼儿的操作权。而平时,幼儿缺乏操作的兴趣和耐心,而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和耐心是维持时间最长的,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生活。

如在角色游戏中的娃娃家,幼儿扮演的爸爸、妈妈会一遍又一遍地帮宝宝穿衣服、盖被子、叠被子、扣纽扣等,这时,在娃娃家中帮娃娃多准备一些不一样的衣服、鞋子,可以让幼儿充分去学习不一样衣服的穿法,让幼儿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扣纽扣、系鞋带、叠被子等这些事情。

陶行知提出的特别是立基于“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篇5:陶行知教育名言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 陶行知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 陶行知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 陶行知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 陶行知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 陶行知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 陶行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 陶行知

篇6:陶行知教育名言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1、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为人师表篇】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 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教师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到农民中间去体验生活,向他们学习,和他们同甘共苦。

※„„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篇7: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

1、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3、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4、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5、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6、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7、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8、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1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1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1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1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1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1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1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20、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2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2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23、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24、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25、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6、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27、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8、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2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30、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3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3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3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35、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3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3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38、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39、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0、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41、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4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4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45、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4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47、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篇8: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探析

(一) 乡村教育的弊端

教育应该结合实际, 这是陶行知一贯主张的方针。他针对当时乡村教育中的存在的教育弊端, 大胆针砭“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 他教人吃饭不种稻, 穿衣不种棉, 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 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 穷的变得格外穷;教强的变弱, 弱的变得格外弱。”提出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所谓的“活”的乡村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利用各种环境, 去发展学生参加实践的本领。“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 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 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 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 农业没有教育, 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主张通过乡村教育, 为中国当时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 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

(二) 乡村教育的内容

根据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陶行知认为, 乡村教育就是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训练、生产训练、政治训练。陶先生采用小先生制、私塾、即知即传等方式, 解决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识字问题, 且在读书识字的基础上, 还要教一些实用的技术, 如种树、养鸡、家耕等。根据当时医生短缺、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 他主张用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代替医生, 教人预防疾病、减少疾病, 达到身体的健康。陶先生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明确本工学团的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由此看出: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 涉及生产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 但是重点是以实践为基础。

(三) 乡村教育的方法

如何才能做到实践与教育相互促进?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 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是合一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做。比如, 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 便须在田里学, 在田里教。关于种稻的讲解, 不是为讲解而讲解, 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教书, 不是为教书而教, 乃是为种稻而教书, 不能说种稻是做, 教书是学, 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 讲解也是做, 为种稻而教书, 教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 都要如此。

(四) 师范教育是乡村教育的根本

做好教育事业, 根本从师范教育开始。“师范教育可兴邦, 也可以促国之亡”, 陶行知认为学生出自教师, 教师来源于师范。师范教育才是全国教育的重头戏。“师范学校担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 国家前途的盛衰, 都在他手掌中。”他要求打破传统的“创造书呆子”式的师范教育。否则, “这些大书呆子分布到小学里去。又以几何的加速率制造小书呆子。倘使再刮一阵义务教育的大风, 可以把书呆子的种子布满全国, 叫全国的国民都变成书呆子中华民国简直可以变成中华书呆国”。因此陶行知认为“要想小学办得好, 先要造好教师;要想造就好教师, 先要办师范学校, 造就教师的教师。”乡村基础教育的重任必须要有优质的教师来承担。所以陶行知立志不仅以前为师范教育努力, 而且“现在正是为师范教育努力, 以后仍是继续为师范教育努力。”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借鉴意义

农村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农民教育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部分, 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后继人才问题。由此,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范教育可兴邦, 也可以促国之亡”,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 也是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师范院校的教育, 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 鼓励学生立志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同时, 要创新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机制, 以及创新农村教师的成长机制, 为进入农村的新教师提供支持, 帮助他们在农村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发展。

(二) 广泛开展“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 改善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和创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本着“知行合一”、“社会即学校”的原则, 改革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式。例如, 师范院校学生可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参与乡村教育实践。中陶会正在开展研究项目, 通过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农村学校的合作, 建立“一校一县 (乡) ”的试点, 在农村学校建立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 在帮助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改革农村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 探索农村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在农村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通过教育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 不能照搬城市的做法, 必须因地制宜, 探索符合农村实际需要、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陶行知认为, “看学校的标准, 不是校舍如何, 设备如何, 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村中荒地开垦了吗?荒山都造林了吗?村道已四通八达了吗?村中人人都能自食其力了吗?村政已经成了村民自有、自治、自享的活动吗?”改善农村教育应当从当地的实际需要和问题出发, 改变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 使农村学生能够各得其所, 自我实现。

(四) 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由于扎根于农村教育, 目前的乡村生活状况比较艰苦,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能吃苦、耐寂寞”的准备。陶教授为了推行他的教育目标, 毅然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 脱掉西装革履, 从城市到乡村, 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作为人民教师的典范, 陶行知的伟大人格永远是广大教师和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倡导全国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师德为先, 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的权利。应当在全国师范院校广泛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课程, 使年青一代认识和了解陶行知, 学习和实践陶行知, 培养陶行知式的人民教师。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热情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师范院校学生, 培养陶行知式的乡村教师和教育家。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也为我们判断乡村教育改革的成功制定了标准。当前的农民教育改革应该不断加以探究和开发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金林祥.深入开展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J].爱满天下, 2004, (3) .

[3]涂雪峰.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造思想和实践述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6, (2) .

[4]蒋纯焦.试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上一篇:英文招聘广告_英文招聘广告_格式_怎么写下一篇:盐津县农业局党建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