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2022-12-13

重庆市合川区三汇中学由原“响水中学” (2000年秋) 、原“重煤五处子弟校” (2001年8月) 、原“天府二中” (2002年8月) 等五所学校先后合并而成。其前身为三汇中心完小附设初中班, 1969年开始招初一新生。1982年秋从三汇中心完小分离出来。1984年, 由当时的合川县文教局批准, 正式命名为“合川县三汇初级中学校”。合川撤县设市后, 更名为“合川市三汇初级中学校”。合川撤市设区后, 更为现名。因学校招生逐年增多, 为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 经上级批准, 1999年8月, 开工建设现在的校舍, 2000年9月基本完工, 中学从三汇完小内搬迁到现在的三汇镇树人街111号。现在的校园占地面积共13.85亩;有综合楼一幢, 建筑面积3910平方米;学生食堂一幢, 建筑面积235平方米;男女生公寓各一幢, 建筑面积共1540平方米, 运动场地248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8人, 学生742人, 24个教学班。

2013年8月, 根据上级组织安排, 我来到三汇中学任校长。为践行陶行知育才办学的“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思想, 落实我校办学理念, 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全面、有效实施的基础上, 强化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开设5门校本必修课, 即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校本课程;开设31门特色选修课程, 即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和特长选修的课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培育,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他擅长方面的人才。我们的具体办法如下。

一、因校制宜, 确定办学特色

在新课程的框架内, 国家课程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基本公民素质要求, 具有普适性;地方课程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实际, 体现地方的教育特点, 具有区域性;校本课程则是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 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 具有个别性。

我校大力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基于以下背景和理性认识。

一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爱好、特长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加以培育, 可以让人人成才。1939年7月20日, 陶行知在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创办育才学校, 育才的育人之所以成功, 主要在于推行“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 其特点:第一是因“原”施教, “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 培养人才”;第二是因“师”施教, 教师有什么特长, 便让其充分发挥;第三是因“生”施教, 育才学校办了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等6个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上选修课。

二是赋予学生选择人生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上不同的校本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今后高考选择学习专业, 更好地发展自我, 规划人生, 独立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也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社会的快速发展, 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开设校本选修课程, 是为了适应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的需要。

四是我校不断发展的必经途径。近年来, 由于我校硬件条件差, 学生家庭富裕, 三汇比邻北碚区, 交通方便等多种因素, 导致辖区内小学毕业的多数语文、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流失到北碚、铜梁、合川等城区学校就读,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2013年8月,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后, 针对现状, 决定另辟蹊径让三汇中学走出困境。2013年秋期出台了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 取消了尖子班, 对全校教师、学生进行了重组, 全部按平行班编班, 实行学校聘任班主任, 班主任聘任教师的双向选择机制, 通过优化组合, 有部分教师的工作量不足。同时, 我校在写作、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象棋、围棋、乒乓球、羽毛球、演讲、电子琴等方面各有特长的教师不少。

我校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后, 出台了相应的对教师及学生的考核办法, 实行开课必考、不分传统主次学科的考核原则, 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校本课程特色。

二、加强宣传, 统一思想认识

我校实施校本选修课程初期, 面临许多误解。

一是学生认为上选修课好玩, 不做作业。

二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不透, 认为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就是开设一些活动课, 可以随便教, 上课轻松, 不改作业, 只是补足了工作量。

三是家长不赞同, 认为学校和教师不务正业, 会妨碍子女升学。

四是一些社会人士不赞同, 认为这样做会把三汇中学搞垮。

为了顺利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 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多次召开支委会、行政会和教师大会, 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和陶行知教育思想, 强化“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理念, 明确开设校本选修课的目的、意义。

二是召开学生会, 宣传上选修课的目的、要求和作用。

三是召开家长会, 宣讲通识教育与特长教育齐头并进的长远意义。

四是坚持“唯才是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选用各有特长的教师上校本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初期, 主要考虑要发掘发挥教师潜能, 因为有一部分教师也许从传统教育来看, 并不能称为优秀的好教师, 因为他们的传统教学质量也许并不一定是优异的, 也无法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 这部分教师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但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角度看, 他们却有其他人无法超越的长处。学校领导与这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 了解他们的特长, 开设他们有特长的学科以供学生选择。

五是召开选修课教师专题会, 明确上课的质量要求。

六是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校申请了5个区级课题, 要求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对教研架构进行了革新, 除了传统的纵向教研分组之外, 还横向设置了课题研究核心组、教学质量核心组和选修课教研组。以校长为组长, 成立选修课考评小组, 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校本选修课程, 建立了校本选修课程与语、数、英等国家课程同等的考核办法。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上投入同样指标。

三、分层分类, 优化课程设置

(一) 在狠抓传统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 大力提升校本选修课程质量。我校选修课课程分为两类

一是校本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 即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共开设5门课程, 分别是法制与安全、文明与礼仪、心理健康、硬笔书法、软笔书法, 这5门课程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由任课教师到班上课, 七、八、九年级每个学生必须学习。

二是开设31门特色选修课程, 即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和特长选修。学科种类主要分为学科延伸类、艺术类、体育类共三大类, 具体是“文学欣赏与写作”、“象棋”、“舞蹈”、“电子琴”、“乒乓球”、“羽毛球”、“人文与地理”、“篮球”、“田径”、“实用英语”、“趣味数学”、“科技实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际政治与经济”、“声乐”、“绘画”、“演讲”等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根据教师特长而开设, 学生自主选择上课。

(二) 校本选修课实行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学校拟定了校本选修课程的选择方案告知教师及学生, 确定了每门校本选修课的人数, 学生报名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面试, 面试通过的学生方可报名学习该学科, 面试未通过的学生需要到其他学科继续面试报名, 学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选上规定数量的校本选修课。让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更为合理, 让教师有可“教”的学生, 让学生有可“学”的课程。从而让教师能“专”, 让学生能“长”。

(三) 我校各年级选修课程设置及授课时间

七年级开设两组校本选修课共19门, 分别是乒乓球、象棋、篮球、围棋、羽毛球、田径、科技活动 (数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人文与地理、科技活动、文学欣赏与创作、英语口语、国际政治与经济、科技活动 (物理) 、硬笔书法、美术、舞蹈、软笔书法、声乐。每位七年级的学生必须分别在两组中选定1门课程进行学习, 第1组课程上课时间是周一的下午第4节及周三下午的第3、4节, 第2组课程的上课时间是周四下午的第3、4节。

八年级开设校本选修课一组共12门, 分别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文学欣赏与创作、科技活动 (数学) 、英语口语与交际、科技活动 (物理) 、美术、舞蹈、软笔书法、声乐、电子琴。每位学生必须选定1门课程, 上课时间与七年级第1组的时间相同。

九年级开设校选修课一组共3门, 由九年级有特长的学生选修, 这3门课程与重点高中招收特长生接轨, 分别是音乐、美术、体育, 上课的时间由任课教师确定, 但不能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时间, 确保学生的中考科目的学习。

四、严格标准, 强化课程考核

从2013年秋期开始, 学校制定了校本选修课程的考核制度。校本必修课及选修课均既纳入了对教师的考核, 也纳入了对学生考核, 考核中存在的最大不同在校本选修课程学科的差异性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关注的是年度考核优秀、先进教师的评选, 学生关注的是每个学科要纳入总分30分进行考核, 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能让教师、学生引起重视, 革新教师学生对校本选修课程的观念。为此, 学校制定了规范的考核考试的方案和制度。

1.校本必修课的考核: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同时一起考试, 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同时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依据。

2.校本选修课的考核。 (1) 对校本选修课程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校本选修课程教学计划、教案、学生成绩评价 (要提供相应学科的考试考核方案, 准备好期末试卷或考试内容, 教务处协调统一安排考试) 、点名册、记录、总结、每期准备一次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标准:教学资料类占考核标准的30%, 教学过程检查 (参考每月的等级评比) 占考核标准的30%, 学生成果展示占考核标准的40%.根据综合考核后积分进行等级确定:一等占20%, 二等占60%, 三等占20%。 (2) 对学生校本选修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评价,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由教师负责实施。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 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学生综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四个层次 (各占25%) 进行成绩登记, 分别按27分, 24分, 21分, 18分的权重计入学生期末总分。

3.我校校本选修课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努力方向。通过近两年的实施, 我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学生校本课程展示等活动的开展, 让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感到欣慰, 让教师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也逐渐认可校本选修课程所带来的实际作用。学生也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自已的老师和同学,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各门校本选修课程都逐渐呈现不同的亮点。如开设《文学欣赏与写作》后, 爱好写作的老师和学生多了。2014年4月15日, 学校成立了望岳文学社。2015年1月22日, 我校举行了合川区作家协会三汇中学会员单位授牌暨校刊《望岳》首发仪式。由合川区人大副主任、合川作家协会主席粟绿墙亲临授牌, 三汇中学成为了合川区作家协会的首个乡镇中学会员单位。2015年春期, 三汇中学望岳文学社社员已经在《合川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散文10余篇 (首) 。

家长不需要将学生送到各类社会上的特长补习班, 不需要花一分钱也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到实用的本领, 降低了教育的成本, 实际体会到素质教育给自己孩子带来的变化, 家长感到学校不只是“教”学生, 而是在“育”学生。在校学生流失大幅下降, 流入学生人数近两期都多于流出人数, 成正增长了。

4.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校本选修课程的逐步实施, 力争在3年内形成三汇中学的办学特色, 确定各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大纲、通过教案的积淀开发出校本教材, 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校本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 让教师走上专业化之路, 让学生学有所长。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 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和探索, 更需要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携手, 在校本选修课程的路上坚实的走下去, 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品质更加鲜明突出。

上一篇:远程监控技术在油田湿蒸汽上的应用下一篇:市场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