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管理科

2024-04-29

基础教育管理科(精选8篇)

篇1:基础教育管理科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基础教育管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工作完全相同,所以一般学校只设置其中之一。

2.教育领导者队伍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

3.目前实行的教师职务聘任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聘任制。

4.当前学科课程中的综合课程及其选修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

5.中小学德育管理计划是德育管理者、教育者对未来德育及德育管理目标的追求在行动上的选择。

6.委托课题是指有关部门委托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属协作性质,它对于完成一些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没有益处。

7.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六个渠道;概括起来就是“财、税、费、产、社、基”六个字。

8.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校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全部免学费。

10.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完全禁止收取择校费。

1—5DBBDA6—10CABCC

1—5×√√√√6—10×√√××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当前在基础教育均衡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如教职工工资标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扶持制度等。二是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以学区为单位实现学区范围内教育资源共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三是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如建立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等制度。四是建立扶贫济弱机制,如建立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制度、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制度等。五是改变普通高中的招生办法,将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拿出一部分,平均分配到区域内的各个初中,让各个初中的毕业生都有机会升入比较好的高中,同时也淡化了小学升初中的择校压力和热度。六是建立监督评估制度,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七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他们的就学困难。

2.基础教育经费的特征有哪些?

(一)公益性

(二)必需性

(三)特定性

3.简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组织变革阶段。

第一,现实“危机”阶段。发现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感到需要改革的迫切性,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一是创造改革的条件,包括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根据已有条件构思改革的基本思想。

第二,决定阶段。一是宣传改革的意义,使有关的决策者充分理解改革的设想;二是明确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包括改革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方法和技术;三是验证改革设想的可行性范围或限度。若可行性小,及退回到前一步,继续补充和修改原方案;若可行性达到满意或最优标准、限度,即通过一定的法规手段和相应的舆论宣传推行改革设想。

第三,实施阶段。影响改革实施的因素很多,包括制度、资源、人事、经济、政治等,实施改革要考虑组织外部的社会大系统,还要把改革的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并说明具体的要点,对有关人员进行训练。

第四,反馈调节阶段。这是指把变革方案的执行结果及时反馈到决策或者管理机构,其目的在于控制和调节改革方案。

就某一具体的教育改革来说,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即提出或发现问题,收集并处理资料,拟定备择方案,选优最佳方案,确定改革行动,反馈评价。

4.简述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首先,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文件要求管理教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其中对于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实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其次,遵循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管理教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打下基础。

再者,遵循教学原则来管理教学。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最后,了解新课改,把握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学校管理者的教学管理就是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当前我国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并将其体现、应用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中。

5.如何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教学质量是指学生经过一定期限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促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规定的要求。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做到:第一,要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质量。要全面看到学生的发展,以此作为指导教学的基础。第二,教学质量管理需要认清教与学的关系。把教与学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教学质量的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体现在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第四,教学质量管理要体现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因此,要采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教学管理工作。第五,确定全员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教学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我国基础学校实施的教师激励管理策略。

2.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一般将教师激励的策略分为: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制度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以及信息激励等。

3.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生产、工作的动机。它的出发点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具体到教师管理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来调动教师积极性;二是建立一定的物质奖励机制,奖励那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

4.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使被管理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目标,将学校发展的愿景与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师能够充满希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愿景的最终实现贡献力量。

5.制度激励是指通过设定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促进激励对象与激励主体的互动,制度激励的内容包括民主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荣誉制度、人才开发制度等。在教师管理中,中小学管理者通过完善校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促使教代会充分发挥作用,使教师能够在重大的学校决策中发挥作用。同时,通过构建校内完善的沟通制度也有助于校长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促使教师更为投入地开展工作。

6.情感激励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教师管理中,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以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实施管理,能够促使教师情绪激昂地投入工作。

7.榜样激励是指领导者选择在实现目标中做法先进、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加以肯定和表扬,但要求大家学习,从而激发团体成员积极性的方法。通过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以及发现、总结和宣传校内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广大教师提供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励教师奋发向上。

8.信息激励是指利用数据库、信息资料,宣传媒介等来公开成绩与不足,使人们在横向与纵向比较中,明确目标,受到鼓舞,达到教育目的。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先进学校、请外校教师来学校传授经验,以及向教师推荐报纸杂志有关教育改革的信息资料,使教师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体会教育的现实转变,促使教师更为积极地工作。

9.以上激励策略之间都有所联系,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激励措施时能够综合运用,依据学校发展的实践选取合理的激励策略。

2.阐述当前国外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教育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

进入90年代,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非同以往,基础教育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新的发展观念使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1990年3月,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全民教育”的新概念。在这一新的概念下,此次会议对90年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求,仅靠加强现存的基础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一种“扩大的设想”。这种“扩大的设想”要求世界各国在现行基础教育服务范围,除了加强正规学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同时,它也强调世界各国必须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即学习者所获得的实际学习结果和所具有的相关性。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均被提到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上,普及和提高成为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

(二)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基础教育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了总结,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正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明显进步,第一级和第二级教育的毛入学率继续上升,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教育机会在国家、地区及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依然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最不发达国家在第二级教育上的差异相当大。从根本上说,教育上的差异反映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和人口整体素质上的差距。因此,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世界各都纷纷加大基础教育的普及力度,不断扩大基础教育受众群体。

(三)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

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普遍事实。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统计,在有数据可查的169个国家中,义务教育中值年限为7-8年,一般是从非洲的6年到北美、欧洲和前苏联的10年,其中义务教育延长至第二级教育第一阶段(初中)的国家比义务教育只包括第一级教育的国家更多。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12年。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1998年出版的《教育概鉴――经合组织指标》一书指出,在绝大多数经合组织国

家中,所有年轻人实际上已经享有至少11年的基础教育,只是参与的模式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开始义务教育的年龄为5-6岁,完成年龄在14-18岁之间。由于失业危机的增加,以及不具有充分教育准备的青年难以顺利就业,那些16岁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学生继续留在学校,直到他们完成高中教育,即离校年龄逐步趋于17或18岁。

(四)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而调整课程结构

世纪之交,全球处在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潮流中,教育为此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发达国家首先起步,从维护本国和长远利益出发,积极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充实。

强化科学教育首先受到重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的扉页上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阐述:“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将发生迅速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是一个主要的趋向。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认识到,在追求技术文明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人类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观念同样极为重要。因此,许多国家在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中,再次注重对未来社会公民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强调认识和汲取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以民族的、健康向上的文学、音乐、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现代学校课程,以陶冶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趋向是围绕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开设实用性和知识性课程。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设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为主题的相关课程,不仅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融合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教会学生了解更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篇2:基础教育管理科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本文论述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当前,社会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不断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作 者:赵东升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陕西宝鸡,721007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 分类号:G64 关键词:教育管理   教育理念   管理措施  

篇3:基础教育管理科

香港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城市, 有东方“自由港”的美誉, 也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由于自身的资源不太丰富, 因而在教育发展上创造了许多奇迹。香港到目前已超过150年了, 有很多西方的色彩, 30多年来由于深受西方经济与教育的影响, 使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实用性的教育体系。目前, 香港教育体系分别是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除此之外的还有成人教育、工业教育等。在香港的教育体系中, 主要是以中西结合为主, 在华人的学校中, 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相结合, 同时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2. 香港教育管理现状

2.1 多元化的教育体制

在香港教育管理现代进程中, 一直坚持多元化教育的体制, 中西结合。政府为了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允许团体办学, 主张要自由办学, 平等地竞争, 这种自由办学对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有促进作用, 可使各办学团体通过各种形式办学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 使教育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改革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 这种方式对全社会办学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教育经费的管理, 香港不仅有政府的投入, 而且还吸引社会人士进行捐助, 使得香港的教育经费不只是依靠政府, 更多的是靠多元化的渠道来实现。

2.2 注重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香港教育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历战争后的香港, 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由于社会上经常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这就使得香港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从而加速了香港教育模式的改造。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的实用性人才, 使得香港当地的劳动者素质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目前, 香港在教育管理上已形成了初级、中级、专科、本科、研究生以及正规与非正规的完整教育管理体系, 使得整个香港教育体系都较向职业技术方面倾向。香港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干、能干的人才, 得得各类毕业生都具有非常强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实干能力。

2.3 科学化的教育管理

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业, 这是整个社会的事业, 因此对于教育需要我们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给予更多的关注, 过去香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曾一度对教育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 在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人们开始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都对教育开始重视起来, 积极投资, 用心办学, 政府每年对于教育经费的投资也在不断地提升, 社会投资办学积极性也非常高, 这使得香港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政府除了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而且还要对教育做一些评估工作。例如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每两年都会对香港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一次评估报告。为了让教育管理更加的科学化, 香港还设置了一些相关的机构制度, 比如学术评审制以及目标管理制等。香港的这种科学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让教育更加贴合社会的发展, 这让香港的经济得到了飞跃。

3. 香港教育管理对内地教育管理发展的启示

3.1 在教育思想上对内地的启示

在80年代的美国比较盛行贵族式教育, 其实这严重与社会发展要求脱轨, 对于这种教育观念,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就曾提出对社会有实际效果的实用主义思想, 杜威先生认为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而服务的, 所以教育是培养能与社会相适应的人。香港教育一直是遵循杜威先生的这种实用主义思想, 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 让学生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技能, 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香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 就是运用实用主义思想来实现的。因此, 对于内地的教育而言, 要借鉴香港的这种实用主义思想, 使学生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3.2 在教育经费上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在教育的经费问题上, 除了政府的投资外, 还鼓励社会的捐助, 让香港的教育经费显现多种渠道, 这在其它的发达国家外, 经常用来发展教育事业的途径, 香港对于教育问题经费的解决方法, 对于我们内地教育的投入有很大借鉴的地方, 而在当前内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来拨款, 我国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还远远不够, 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教育经费开辟各多的渠道。

3.3 在办学体制上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教育的体系一直都有两种办法体制:一种是公立学校, 另一种则是私立学校, 这两种教学相互竞争, 共同发展。私立学校的自我完善能力为公立学校提供了动力, 而公立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为私立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内地, 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 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教育管理。在20世纪我国就进行了合作、共建、合并以及民办等多种形式进行办学的管理, 但是与公办学校比起来, 这些办学形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管理。因此, 政府应多鼓励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 尤其对于民办教育来说, 政府更应该提高他们的地位和作用, 在相应的政策和经费上要多向民办教育倾斜, 在这种体制下, 相信让内地的教育事业得到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4. 结语

香港有着重要经济含义与金融中心的城市, 对于香港而言, 新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如何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教育管理发展, 对于我国的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也正是基于此, 分析香港教育管理的优势, 探讨香港教育管理的现状, 从而为内地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子建.香港课程与学校改革:对学校领导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2 (01)

[2]彭泽平, 姚琳.香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背景、架构与经验[J].现代大学教育.2012 (01)

篇4:基础教育管理科

这一调查结果由麦可思咨询公司、搜狐教育与学而思培优、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联合推出。数据调查显示,2012届高校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在前50位的专业中有41个为理科专业,占82%。2012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前50个本科专业中有39个为理科专业,占78%;有11个文科专业,占22%。2012届薪资较低的十大本科专业中100%为文科专业,分别为:学前教育、美术学、植物保护、小学教育、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音乐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

据了解,2012届高校本科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为给水排水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矿物资源工程。学生就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排前三位的专业为建筑学、软件工程和影视艺术技术,分别为4 453元、4 449元和4 320元。排位薪资较低的三大本科专业是学前教育、美术学和植物保护,学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分别只有2 658元、2 673元和2 729元。

据悉,由于关注未来就业形势,目前,有37.47%的高中生是出于“根据就业情况”选择文理科,依据“个人兴趣”选择的学生只占16.95%。

篇5: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沿河县夹石镇初级中学,贵州沿河)

摘要: 如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凸显对山区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山村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创优质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一直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我校秉承“校以人为本、师以生为本、生以勤为本”的办学思想,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硕果累累。本文结合我校14年的艰辛历程和办学经验,提出了关于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案和具体措施如:“领导班子五个一”,“三线”育人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管理,三线育人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夹石镇初级中学位于沿河县西南端的乌江河畔,距县城35公里,是一所仅有14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地级骨干教师6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3人,学生2688人,共35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50025平方米。

回顾我校办学历程,虽然充满曲折与艰辛,但是在一代代夹中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得到快速的发展。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素质教育正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我校连续12年的中考成 1 绩居全县乡镇前茅,并在县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中连续12年获乡镇第一。学校先后54次被省、地、县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教育教学常规先进单位”,“双优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教师先后有68人次获国家、省、地、县表彰。在国家、省、地、县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40多人获国家级一等奖。在短短的14年中,使学校内外管理真正做到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教师省心,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已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少年儿童向往的地方,现有24个乡镇的部分学生就读我校。

二、倾注真情 真抓实干 全面育人

1、明确办学理念,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我们一贯秉承“以人为本,注意细节”的办学理念,遵循“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校以人为本、师以生为本、生以勤为本”的办学思想,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我校的主要做法在于抓住常规和细节,为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课程结构关系、课堂内外的关系等,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实现了人性化、细节化的管理,抓实基础,抓严过程。通过几年的艰辛探索和大胆实践,夹石中学形成了“团结、求实、拼搏、创新”的校风,养成了“勤学、好问、多思、笃行”的学风,“精于执教、勤奋学习”的氛围已经形成,为我校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干部示范龙头作用。

一所学校能否健康正常发展,管理是否收到实效,关键看是否有一个团结协作、坚强有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正,学校 风气就正;领导班子稳,学校工作就稳。有道是打铁还得本身硬。

首先,从更新干部的观念入手,树立“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先干一步”的意识,要求干部加强自律,倡导“严、高、细、实”的工作作风,“站好一个岗,带好一条线”。形成,从校长到各位中层干部,各司其责,呈现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氛围。其次,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做到“五个一”:即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每周值班一天,从早读一直到下午放学,全天候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每位中层干部包一个教研组,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每周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教育工作建言献策,民主评论各室工作完成情况。第三,进一步做好领导班子考核工作,每学期由教代会成员对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勤政廉政等进行考核,注明满意程度,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保证了领导班子的纯洁性、向心力和群众凝聚力,保证了领导班子的榜样示范作用,保证了领导班子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不断树立群众诚信。

3、抓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天职,如何让全体教师都爱岗敬业,学校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学习教育愚公刘恩和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等。通过学习培训,思想能跟上时代的节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发展壮大之本。我们牢牢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全体教职工把 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讲质量、重质量、抓质量”。具体做法是:

首先,科研兴校,把课堂改革落到实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校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战略指导思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研工作。几年来,我校在各级实行每周一堂示范课制度,同学科的教师参加听课,同级、同学科的教师参加评课。同时规定学校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40节,其他干部不低于30节,任科教师不低于15节。

其次,我校把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工作。这次继续教育工作对改变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除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外,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召开了继续教育动员会、继续教育交流会、定期交流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对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保证继续教育顺利进行,确有成效。

第三,进一步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学校制订了集体备课管理的办法,各级、各学科成立了备课组,全体中层干部分到每个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科组长牵头,每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教研活动;在每个人都专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案――说案――议案――通案――立案”,真正做到时间、内容、备课人“三落实”,实现了教学目标、内容、进度、课堂练习测试、课后作业的“五统一”。

第四,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几年来,我校把“先学后教,课堂训练”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 位,全面实施“中间带动战略”,全面提高中间学生成绩,为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落到实处。我校制订学科教学单元过关考试规定,对单元过关定时间、定责任人,组织不过关的学生参加二次过关、三次过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要课本、强调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困难或单科是弱科的学生,采用教师“帮一把、扶一程”的帮扶工程,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采取个别辅导、课后补习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成绩。

第五,对于青年教师,我们还要求每学期做到“四个一”(①系统学习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一本读书笔记;②上一节独具特色的教改研究课;③设计出一篇优秀教案在组内共享;④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每周写出一篇有价值的反思)。最终达到全校教职工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写作,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4、因地制宜,构建“三线”育人管理模式。

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我们坚持“以生为本,以质量为本”的育人思想,积极探索“三线”管理育人模式。

第一线即冶情线。由分管德育领导—团委—班主任—学生组成。该线确保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首先,校团委定期举行各项益智活动,如春季学期的“校园文化活动月”和秋季学期的“田径运动会”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增长了学生才干。其次,在校园内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岗”,严格禁止学生乱扔垃圾、说脏话、扯皮打架、谈情说爱、玩不安全的游戏等不良习惯,再次,设立“校园之声”栏目,其内容有: 美文欣赏,好人好事宣传,最新时事播报,名曲欣赏等,栏目的开展调节了师生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线即安全线。由分管安全领导—房东—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在校内外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除加强宿舍管理外,学校通与校外寄读学生房东签订了责任状,把学生在住地的安全工作交给房东,学校一周两次查夜,一月一次定期召开家长会、房东会。会上对管理优秀的房东给予表扬,对管理不善的房东给予通报批评,对不善管理的房东进行培训。房东在管理上自然形成竞争,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校内外的管理真正做到了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省心。

第三线即回馈线。由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学生家长—班主任—政教处组成。首先,政教处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签订相关责任状,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让家庭参与对学生的管理中来。其次,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及时准确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思想表现等,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学校对子女进行管理教育,家长也向学校及时反馈学生在家表现情况,使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从而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方法更行之有效。

三、立足新起点、追求新目标

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我校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有了收获的喜悦,但我们深知,创业难,发展更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育人任务更重,目标更远、要求更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我校进一步明确新 目标:要为学生奠定六方面的坚实基础:①做高尚人的基础;②知识和学习的基础;③身心健康的基础④知美、懂美的基础;⑤劳动的基础;⑥创造的基础。要为学生创造四方面的良好条件:①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教师条件;②科学、合理、开放的教材、课程条件;③和谐、适宜的 的校风、教风、学风环境条件;④先进、完备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条件。

篇6:基础教育管理科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我乡课堂教学质量。按照《毕节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的通知》(毕教研发[2013]194号)文件要求,我乡对各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行全面自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办学思想

我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纳雍县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改革、重大措施和项目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抓住教育部与省人民政府在毕节建立“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大好机遇,认真落实2013年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巩固“两基”成果,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为中心,以提高校长、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课程设置与计划总结

1、课程设置

我乡各校均按《贵州省教育厅关于下达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的通知》(黔教基发〔2009〕62号)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没有任意增减课程。

2计划总结

教管中心在开学时召开会议,就开学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全乡上下步调统一,开学工作思路清晰,各种安排做到了合理合法,教师计划按时拟写。学期结束时,要求各校、教研组、教师拟写本期工作总结。

(三)、教学过程管理

1、备课 各校制定备课制度,教研组、教师都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有相关记录,但有个别学校在集体备课上还存在敷衍了事情况。

2、上课

各校均按新课标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德育、法制教育,教学效果好,有相关计划和记录。

3、作业布置批改

各校均按《纳雍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纳教字[2009]83号)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和批改,有检查记录。

4、辅导 各校均实施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要求各们教师履行职责,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生辅导,有相关辅导记录和学校检查记录。

5、检测与评价 我乡严格考试次数,各校不私自订购学生试卷,按每期月考,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的全面发展。

6、课外活动 各校均积极开有益学生健康的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记录项目齐全。

7、教学设施设备 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功能室等管理有序,计划详实,资料齐全,有个别学校计算机室瘫痪,无法运转。

(四)、课改及教材科研活动

1、课改推进 各校积极推进新课改,氛围良好,每学年开展全校性大型活动2次以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有所转变,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2、校本教研活动 各校均制定了教研制度,定时、定人、定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期不少于8次教研活动(公开课、示范课)。

3、听课评课 各校制定听课、评课、说课制度,校长、教师听课基本达到相关次数。

4、教师培训培养 各校制定本校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有实施、总结。

5、教师专业发展 各校按市教育局提出的“六个三工程”的相关课题进行实验研究,还未结题。

(五)、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成效 我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精神状态良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阳光乐观,教学论文、论著曾获省、市、县级表彰。

二、主要成绩及亮点

(一)、加强德育教育。

我乡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从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特别在养成教育方面,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丰富学习内容。各校组织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学习,并进行考查。通过学习与教育,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转变,意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不良行为有了一定的好转,更好地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2、加大监督力度。校园内设立了卫生监督岗、安全文明护导员,利用课间休息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作好记录,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及时交政教处进行思想说服教育,学校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在晨会予以强调,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3、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活动,坚持做到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各校都设计了 “文明礼貌” “学习雷锋”为主题德育主题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学校花草树木、保护校园环境、文明礼貌等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良行为习惯得到较好的转变。

(二)全力强化教学管理,以规范化的管理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1、重视课程计划管理。我乡严格按省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材和教师,并能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和执行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力求在课程开设上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保证每天的两操时间和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管中心不定期抽查各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监控,防止过快或过慢,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是指每学期末对课程计划所涉及的所有学科进行目标考核,对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工作评价不得评优。

2、严格教学环节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对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都作明确的要求。其次加强检查。学校领导重视对教学环节的检查和指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普检或抽查、调研等形式,检查教师备课教案和学生作批改情况,学校领导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到问题当面指出,经验当众推广。

3、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抓住机遇,把学校、教师向外“推销”,让外界更多的了解我乡。开拓了教师的眼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三、主要问题

1.部分学科教学水平不高。

2.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课的重难点。3.在课堂教学中,个别教师教学思想还是比较陈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意识。一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抓好业务学习,立足校本培训,积极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抓好教学反思。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要求教师经常对自己的读书笔记、教案、教后小记、工作总结等进行反思,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2、严格教学常规,重视管理创新。教学常规的管理,是教学管理中一种相对稳定的管理形式,也是教学管理中最基本、最经常的管理活动。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继续修订、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完善或重建质量指标、奖惩方案及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实施细则,努力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二是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认真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课外活动、考核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

3、开展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要明确教育教学科研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好教育科研的运行过程,认真抓好校本教研。

总之,通过本次的常规工作自查,使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使我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7:基础教育课程物理科改革小结

柘林中学陈佳远

2004年9月开始,初中物理学科开始课改。我市物理选用的是粤沪版教材,迄今将近五年了。我们将培训、教研、教学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共同发展、进步、提高。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1、做好培训工作,转变教学观念;学习《课程标准》。落实课改精神。

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学过程转化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加强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培养的形式主要有:选派骨干教师县、市各种培训,同时结合校本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培训的内容更是多方多面。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1)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相结合解决单元教学问题。

此种教研形式主要针对实际的课堂教学,解决教师们每一堂课怎么上的问题。每章都会有一个备课组负责,拿出针对自己的学生和教师特点的教学设计,并最大限度地体现本备课组对于课改精神的理解,同时围绕这个教学设计拿出一节教学研讨课,使教师们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切实的体验。在教研过程中,引导讲课的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听课的教师进行针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明晰大家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研讨的氛围。

(2)组织教学反思的专题研讨。

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会不断地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广大教师来讲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在教研工作中及时为教师们搭建交流反思的平台,共同分享课改的苦乐。

(3)逐渐引入专题研究。

九年级开始,物理教研工作开始逐渐引入专题研究的理念,在开学之初,要求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小的角度,确立本学期的研究课题,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注重对问题的研究、思考,及时积累相应的教学案例,逐渐形成研究的氛围。

3、引导教师做好阶段性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在课改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是顺利实施课改的重要环节。我们采用课题阶段总结、期末回顾总结、论文评比、考试质量分析等形式组织教师总结反思,扬长避短,乘势而上。近五年来教师撰写的总结性文章在论文评比中屡获佳绩,得到了好评。

二、实施课程改革的体会

1、《课程标准》是学习与新教材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不是学习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常学习,每学期开始时制定实施方案时要系统学,在实践过程中要带着产生的问题有重点地学,在总结反思的时候对照自己的做法重新学。

2、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教研形式,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要抓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一定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3、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培训、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让教师真正确立这个观念。

4、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经常反思、不断调整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篇8:“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校长, 看重身份所获得的权力, 并通过权力显示自我, 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 在学校范围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层级结构关系。这时候, 校长相对于教师而言处于有权的上属地位, 教师则被视为被管理的下属角色, 学校工作的路径则是, 校长依据各种判断和要求对学校事务做出决定, 并说服、要求甚至强迫教师接受和执行, 校长工作的中心就是控制学校生活, 维持学校秩序和现状。

作为教育领导者的校长, 应该是学校发展目标的筹划者, 是学校成员信念、价值和态度的塑造者。这样的校长, 看重个人素质与权力之间的匹配关系, 并通过自我呈现权力, 合理使用权力, 不太在意形成与教师的权力差异, 且能通过赋予教师一些权力, 建立一种合作式的学校发展途径, 透过协商与支持, 与教师一起做出关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定, 校长的工作中心在于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力量促进学校的变革与创新。

上一篇:朔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下一篇:1个人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