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安管理的主体

2024-04-30

论治安管理的主体(精选8篇)

篇1:论治安管理的主体

论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

【摘要】治安管理处罚与和谐社会建设在终极目标上契合一致。并起着相当重要的督促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在行使其权力的过程中与公民权的保障发生或多或少的冲突。只有全面透彻地理解了治安管理处罚主体的含义,才能促使其执法的合法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制约治安管理处罚权,提高治安管理效率,完善治安管理法规。【关键词】治安管理;治安管理处罚;主体;执法

The main body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Punishment

【Abstract】Administration Punishment of law and order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the ultimate goal of a match.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upervising.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punishment subject in the exercise of its powers in the process and to protect civil rights occur more or less conflict.Only analysis, understanding the true sens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punishment subje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nforcement of legalization, standar diz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restrict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punishment right, improve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efficiency, improve the regulations on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Key words】SecurityManagement;Security Management;Punishment;Law Enforcement

一、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个人或者单位实施的一种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一种行政处罚,但又不同于其他行政处罚,这主要表现在:

(一)治安管理处的罚涉及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民的人身权利、公私财产等各个方面。而其他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行使的是某一方面的专项权力,如卫生、税收、工商、环保等。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的单一性

治安管理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其他任何机关不得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而其他行政处罚,可以由几个机关共同行使。

(三)治安管理处罚程度上的严厉性

它是一种比较严厉的行政处罚,大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适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管理处罚,在处罚程度上仅次于刑罚。而其他行政违法行为基本上只能适用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四)治安管理处罚时效性的强制性

本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追究时效只有六个月。因而法律规定其他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两年。因此,为保障治安管理处罚的有效实施,必须规定一些不同于其他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特别是赋予公安机关特殊的调查措施和手段,如传唤和强制传唤违法行为人、检查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和物品、扣押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收缴违禁品等。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其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扰 2 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从法条的规定中不难看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的唯一主体为我国公安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处罚。因此,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在未设公安派出所的乡、镇,经县公安机关的授权和委托,该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代替公安机关行使一部分治安处罚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以及个人都没有行使治安管理处罚的权利。

三、治安管理处罚主体所行使处罚权的本质

治安管理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以国家的名义,依法强制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名誉、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法律制裁[ 1]。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属国家行政权之行政管理权的范畴。治安管理处罚是治安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警察的一项特殊的权力,是警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秩序是为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安宁的社会状态。要保障这种安宁的社会秩序, 需要道德、习惯、法律等规范。在现代社会, 法律是基础, 也是道德、习惯的最后屏障。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 各个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条开宗明义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公共安全,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民主法治是基础,公平正义是核心,安定有序是终极目标。《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6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管理处罚权与和谐社会建设在终极目标上契合一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影响治安管理处罚主体行使处罚权的因素

(一)治安管理处罚权设定的历史和制度渊源

1957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颁布实施,2005年 3 修订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在查处各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设定既具有中国特色,也与世界法律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社会关系纷纭复杂,对于大量的应用国家强制力为手段而加干预的不法行为,不可能也不宜完全划归刑法领域,由刑事司法机关依据刑事诉讼程序处理。否则,将大量增加刑事司法机关的负担,损耗其刑事追诉能力。因此,特设行政违法行为,由行政机关管辖。刑法所规范的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行为,必须受到刑法的制裁;而行政违法行为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性的行为,其行为的恶劣性尚未达到极端,不能动用国家的刑事权力予以追究。基此,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

(二)社会主导型价值观对治安管理处罚主体行使权力的影响 社会的主导型价值观,决定了社会成员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和个人自我安全的认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主导型价值观。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甚至有将这种价值观绝对化的倾向,而忽略个人利益,是国家优位主义的体现。在这种主导型价值观的影响下,强调国家权力运行的效率,反映到治安管理处罚权上,治安管理处罚调查权、决定权和执行权由公安机关统一行使。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个人利益的基础性地位逐步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宏观社会政策,意味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忽略个人利益,转而强调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要求公权力的行使与公民权利的保障平衡,对公权力的行使进行控制和限制。《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权有效行使的过程中,专章设定处罚程序,从而限定治安管理处罚权力运行程序上的任意性,追求程序公正,进而保障实体公正。《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以及完善当事人及其家 4 属知情权制度等,均强调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然而,作为保障人权的最基本的原则“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 没有规定在这部法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民主法治,而法治的体现首先是“法定原则” 的建立。没有“法定原则”,法律的设定便没有存在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思想对治安管理处罚权的影响

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奠定了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也概莫能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中国文化传统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就社会秩序方面而言,儒家思想强调以“礼”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以德教为维持“礼”之力量。在“德治” 与“法治” 的关系上,认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必须注重教化,注意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设定与运行中有明显表现:《治安管理处罚法》 设定警告处罚,警告这种申诫罚就隐含着教育和教化的作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原则的形式阐明了维护有序的社会治安秩序不能仅仅依靠制裁,教育和教化亦是不能偏废的手段之一。

“德主刑辅”这一强调道德教化在维护社会秩序中作用的法律文化传统,所带来的影响是“息诉止争“和“和为贵”的民众心理。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中,这一传统的体现就是私力救济的存在。私力救济是指当事人认定其权利遭受侵害时,不以国家权力为后盾,而是依靠私人的力量实现其权利的救济。由于公力救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顾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解决任何纠纷,所以合法的私力救济在一定范围内起着补充、替代公力救济的作用。而且在权利救济的实现上,私力救济由于当事人的参与更利于消解冲突、化解矛盾、平息不满,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有序。《治安管理处罚法》设定治安调解,即当事人在涉及个人利益冲突时可以选择治安调解这种私力救济化解矛盾,同样可以恢复社会治安秩序。相对于上述道德教化和治安调解,治安管理处罚权中大量的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作为行政处罚权,治安管理处罚权甚至大量适用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各种 5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罚种类的设定,90%多的条文规定了拘留处罚,有些条文的最低处罚就是行政拘留处罚,而作为行政处罚主导地位的罚款处罚,则退居为附加处罚的地位,似与“轻罪化” 社会发展的趋势不相符合。

(四)我国政治体制对治安管理处罚主体行使权力的影响

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必然会影响到其国家权力的设定和运行模式。我国宪法所确定的“议行合一”原则决定了行政权从属于立法权,行使行政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为执行机关,权力机关意志的执行就必须强调效率,为此也就不必对权力属性进行分辨,这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权中的具有法律判断属性的处罚决定权可以由非司法系统的公安机关行使的根源。公安机关可以同时完成调查、决定和执行的职能,体现了追求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与效率相对应的是公平、正义。在追求效率的行政程序中,治安管理处罚引进了司法程序,如告知、听证程序的设定,以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然而,仅仅是形式上的引进司法程序是远远不够的。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告知、听证程序的法律条文不难发现,在执法实践中,告知和听证程序往往流于形式。一是关于告知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94 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该条看似充分保障被处罚人的被告知权、申辩权,但因没有明确规定未告知的具体的处罚种类和幅度,从而使告知流于形式。二是关于听证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 条规定,听证适用范围是吊销许可证和2000元以上罚款处罚,但吊销许可证的处罚涉及的处罚对象仅限于本法第54 条规定;2000元以上的罚款处罚仅限于涉及偷越国边境、卖淫嫖娼、淫秽物品、赌博、毒品等几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大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限于1000元以下罚款。但在实务中,涉及卖淫嫖娼、淫秽物品、赌博、毒品的行为人出于种种原因申请听证的很少。拘留处罚是最严重的治安管理处罚,直接涉及行为人的人身权利,而且涉及范围广泛,但因强调效率而没有列入听证的范围。

五、关于治安管理处罚主体规范行使处罚权的思考

治安管理处罚权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目的,与保障公民权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权的广泛而缺乏监督导致的滥用。权力的广泛,“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行使权力机关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对法治原则又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2] 治安管理处罚以国家权力运行的模式来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和个人自我安全维护的需要,公众需要的满足与否,是评价治安管理处罚权设定和运行制度是否合理的最终标准。但是,作为公权力行使机关的公安机关对公民权益的认识与公民自身对公民权益的认识发生误差,即会造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所以,“造成秩序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权力与民众的不和谐甚至对立。” [3]

权力来源于权利。如果权力失去了权利的支持,其权威和效力必然要大打折扣,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功能也必然无法顺利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权存在的根据在于维护社会治安,而它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约束权利以求达到社会治安秩序的有序。“行政程序本来是从对国家权力的防御权的思想出发,作为服务于保护国民的权利、利益不受国家权力侵害的制度而发展起来的。”[4] 程序是对权力运行的规范,而不受规范的权力却有可能获得最高的 运行效率。自由裁量权是治安管理处罚权有效实施必须具备的,但《治安管理处罚法》设定的自由裁量权诸多条文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描述与《刑法》中对犯罪的描述一致,如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罪与非罪问题等;或者用模糊的情节轻重来界定,如寻衅滋事的罪与非罪问题等,基本上由执法人员根据经验来判断其性质。从判定是否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到情节轻重的认定、处罚幅度的自由裁量,应根据违反治安管理事实、情节正确适用,但因目前执法人员的主观认识水平、法律业务素质等方面千差万别,难免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其后果进一步导致了治安管理处罚权难以监控。

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包含着发挥重要作用的大量相关的法律措施,但遗憾 7 的是,这些法律措施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没有系统性的适用程序规定。既没有设置公民抗衡其违法适用的权利,也缺失执法人员应当适用由于相对方违法抗衡不能适用的法律保障。前者如传唤,如果违法传唤,法律没有规定公民如何抗衡;后者如检查,依法检查而无法实现时,能否强制检查。由于没有制度规范、程序规定,导致治安管理处罚权与公民权冲突凸显。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规范了执法程序和执法监督。程序是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反之,为追求行政效率,违反程序的时有发生,这种不受规范的权力必然侵犯公民权利。执法监督的设置是为保障正确执法的事后监督,事后监督的法律规范较笼统,加之整个治安管理处罚监督机制不甚健全,因而事后监督的有效性不高,使得公民权的损害不能及时得以恢复而引起冲突。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权,以平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需求。

(一)确立治安管理处罚权的理论基础

治安管理处罚权当以“权力与权利的统一”为理论基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形成的历史和条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安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二)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因政治经济条件、历史传统、法律意识及法律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中、外治安管理处罚权存在诸多差别。就相关法律思想而言,在其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法律理念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德国基于其警察传统所产生的“比例原则”,对治安管理处罚权运行中自由裁量性和合理性大有裨益;源于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权的程序控制中是不能回避的。

(三)治安管理处罚权的规范控制和有效行使

“控制是指法律对行政权力的驾驭、支配。它不是消极的限制行政权力,而是积极的控制。”[5]权力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实现权利的环境安全和秩序的需求所导致的人们集体让渡出自身权利的一部分汇聚成的公权强制力,所以权力的价值就在于整体权利的维护,而不是对某一个体利益需求的保护,甚至当个体发生权利滥行或无制约任性行为从而危害整体权利实现的环境安全和秩序时,权力反而否定其所追求的利益,故而权力只保护被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所容的个体利益追求行为[6]。权力通过全社会的有效确认---法律获得明确的界定和规范,这就是权力的法律控制。权力效率即是受到法律控制的权力应该在保护社会所有成员的每一个合乎理性的权利要求的同时,又能有效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赖以实现自己权利需求的秩序。

治安管理处罚权所追求的秩序价值,是实现公民自由价值的保证。治安管理处罚权必须有效行使,这是国家、集体利益的要求,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权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应通过权力实体内容的法律控制和权力行使程序的法律控制使治安管理处罚权得以有效行使。权力实体内容的法律控制主要是: 第一,治安管理处罚权的范围由法律明确规定,如确定“行为与处罚法定” 原则,避免权力的膨胀或滥用;第二,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如细化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执法监督一章,与执法的事中监督并行。权力行使程序的法律控制主要是: 使程序多样化和具体化,因应不同的权力行使对象,设计两个甚至多个程序,防止治安管理处罚权行使的低效僵化,如对相关法律措施适用程序、调查取证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防止权力运行的无序和恣意而带来的低效甚至无效。

(四)完善公民抵抗权和参与权

对治安管理处罚权的制约,可以立法权或司法权加以限制。但就目前立法权和司法权对治安管理处罚权的制约来看,具有滞后性和外部性等局限,如立法权的宏观制约,司法权的事后制约(行政诉讼时才会受到司法权的监督),因而,最切合实际的是完善公民抵抗权和参与权。

公民抵抗权是指被处罚者在处罚过程中出于对自身权利的主动维护,针 9 对权力运行明显不符合法律的规定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的对抗措施,有效制止权力的不规范运行,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实体对抗权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6条已有规定:“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通观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公民实体抵抗权仅此一条。其实,在执法过程中,在具体情况下,公民对权力的运行是能够作出判断的,完全可以赋予其一定的实体抵抗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所规定的:“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在面对公安机关无检查证明文件时,公民没有实体抵抗权可能会被动承受权力滥用的后果。当然,公民实体抵抗权必须以治安管理处罚权明显和重大违法为限,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导致权力运行的低效。

从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权发展历程看,程序抵抗权已有长足进步,如听证权、知情权、抗辩权、申请回避权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如前述听证制度中对行政拘留的规避,因行政拘留处罚设置过多,当前对行政拘留适用听证是不现实的,但也说明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因而,治安管理处罚权设定、运行应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程序抵抗权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无救济即无权利”,程序抵抗权保障了公民能参与到治安管理处罚权的运行中来,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可以有效制止权力的不规范运行,在其合法权益受到违法侵害后能获得救济。在调查阶段,现行制度已有保障公民对调查权启动加以制约的规定,如公安机关给予治安案件报案受害人的报警回执和不予处理决定书,但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对证据真伪取舍和认定方面,公民知情权尚无有效保障。在决定阶段,既然是一个法律适用、判断的过程,应有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充分理由的说明,并且是否可以考虑公安机关内部调查人员与决定人员分离,以保障处罚决定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熊一新,治安案件查处教程 [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56, [2] 张明杰, 莫纪宏, 行政法的新理念 [M] ,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61, [3] 杨解君, 秩序、权力与法律控制 [M] ,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9: 48, [4] 【日】盐野宏.行政法 [M].杨建顺, 译.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 232.[5] 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 [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2.[6]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 [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342..11

篇2:论治安管理的主体

论现行文件开放的权利主体和监督主体

本文分析现行文件开放权利主体与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态势,并对扩大权利主体的范围以及构建监督主体体系提出了建议.

作 者:陈海静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系刊 名:浙江档案 PKU英文刊名:ZHEJIANG ARCHIVES年,卷(期):”"(10)分类号:G27关键词:现行文件 权利主体 监督主体

篇3:企业管理主体论

在马克思看来, 人是一个整体, 人性即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规定性, 实质上是人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这种属性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 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有意识的精神存在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1.1 人具有自然属性。

马克思曾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人来自自然。人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的, 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人有饥饿感, 因此人需要饮食, 也需要运动、睡眠等。第二, 人依赖自然。人来自自然便决定了人离不开自然。人只有在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才能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三, 人包含自然。人的机体保持着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自然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因此人包含着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包含着自然, 人受自然的制约。

1.2 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属性, 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与旧哲学人学思想相区别的重要内容就是认为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在:第一, 人在社会中产生的。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人的产生是在以劳动为生存手段的社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二, 人在社会中存在, 人是以社会形式存在的。最后, 人在社会中发展。只有在社会中, 只有在人的社会劳动中, 人才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1.3 人具有精神属性。

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 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人的活动, 不管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意识。人凭借抽象的理性思维把人类和他所处的环境区别开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并能从事物的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2 人的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励每一个员工, 管理者必须考虑工作的灵活性。例如, 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强调工作中的自主性, 女性则比男性更看重学习机会、方便而灵活的工作时间、良好的人际关系。[2]管理者要清楚地认识到, 对于一个需要抚养两个年幼孩子, 靠全职工作维持生计的单身母亲来说, 激励她工作的动力与一个从事业余兼职的年轻单身和一个为了补贴养老金而工作的老员工是完全不同的员工希望通过工作而满足的个人需要与目标各不相同, 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需要, 管理者必须提供相应的多样的奖励措施。

从人的物质性存在方面看。为什么绝大多数要工作?尽管人们工作出于很多原因, 但大多数人这样做是为了得到一定数目的金钱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既然经济报偿作为奖赏来说如此重要, 那么, 管理者就可以通过薪水来激励员工。

从人的精神性存在方面看。人有着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受, 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尊重需求得到满足, 能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使个体对工作充满热情, 并体验到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自己的工作能受到赞许。因此, 管理者要重视作为客体的人的尊重需要, 积极为客体搭建平台, 尽可能提供尊重需求的各种机会和条件。

3 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性质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集体, 因此,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其内部和外部各个要素, 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着诸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组织和个人在组织中是相互制约, 相互规定的。当组织处于稳定有序地发挥作用的时候, 它控制和决定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协调着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每个人都离不开这种受控作用。但是,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也存在着组织和个人的依赖关系。因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是组成组织的基础。组织整体的特性和功能是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决定的。同时, 组织整体的功能又和个人间的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组织对个人的控制和影响作用, 支配和控制着个人作用的发挥, 个人又制约着组织的特性和功能。这种相互制约关系, 一方面要求组织中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应积极主动地接受控制。同时又要求管理者应该尊重下属, 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简言之, 人既具有个体的一面, 突出自己, 自私自利, 他既要成为一个成功组织中的一个可靠成员, 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 只要他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 那么他们就会情愿地为了这个事业吃苦耐劳, 甚至于不惜流血牺牲。我们只有在组织之中才能发现真正个人, 个人的潜能在被团体生活释放出来以前始终是一种潜能, 人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得到自己的真正自由。成功的组织既为人们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又将这一机会和一种具有超越意义的哲学和信仰的统一体—理念结合起来, 这真是一种绝妙的集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模糊不清, 自相矛盾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 我们是否懂得辩证法, 是否知道运用辩证法去处理这些自相矛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篇4:论治安管理的主体

[关键词]“主体—互动”课堂管理模式 教师

[作者简介]杨春(1976- ),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91-02

一、树立适应主体性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

主体性教育背景下的课堂管理模式要靠教师来执行和实施,而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行为。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这些思想、看法将渗透于教育活动的始终,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当前的教育状况来看,由于受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及文化的影响和约束,教师远没有发挥出主动性、创造性,他们按大纲教学,按规范管理,教学及管理程式化,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因此,实施主体性教育背景下的课堂管理模式的关键是教师要树立适应主体性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

1.新的教育功能观。基础教育不仅担负着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质量生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能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公民。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勤奋、负责、自信、自尊、自主、自强不息的合格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发展人的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是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2.新的教育质量观。我们不能把考试分数的高低看成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教育质量的标准应是人才的素质,而在人才素质中,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积极参与实践的主体人格和能力,就谈不上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发展素质、体现价值。所以,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3.新的教育方法观。新的教育质量观为我们确立了新的教育目标,自然也要求我们应用有利于达到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摒弃“教师垄断包办”“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大胆尝试学生自制、自立、自觉、自强等一系列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

4.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不仅认为学生的智能发展为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认识到了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方面的潜能和基础条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上进心、自尊心、求知欲,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都有自我负责的主动倾向,都能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能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发展主体人格,增强主体能力。

5.新的教师观。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点,要树立“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因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的“导”。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应是管理者,应在课堂管理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

二、转换角色,适应主体性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客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以适应主体性教育的需要。

1.由管理者到主体性的引导者。主体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挖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是主体性教育的最高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没有疑问,说明他们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不能把书本的东西真正融会贯通,就不会有创新。我们传统的学生观总喜欢学生唯唯诺诺、听话、不乱说乱动。为了实现主体性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在课堂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鼓励其开动脑筋,不断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有创造性的同学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从师道尊严到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多年来,教师因年龄、知识、角色等因素在学生面前处于尊者地位。在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是通过指导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教师应该改变那种带有专制色彩的说教,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权利;要改变单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和管理活动;要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势压人;对学生的失误和不足,要循循善诱,而不应该随意指责;不应该自视清高,而应该参与学生的活动。总之,教师应该彻底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角色习惯,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良好关系。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条件,也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保障。英国著名教育家、曾担任过剑桥大学副校长的学者阿什比指出:“为了使学生能在史无前例的情形下进行革新、改造和解决问题,他们必须具有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就是他们在校长、教师和学生互相平等的集体中得到的。”①因此,教师要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具有人际吸引的特征。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人际吸引,这种向心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与能力、仪表和其他个人品质有关。因此,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品质:第一,知识渊博,能力强,不时能激发出思想火花。第二,在心理上接近学生,这要求教师不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与学生多交往,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能用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第三,具有热情友好的个性品质,平易近人,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第四,对学生既能一视同仁,没有偏心与成见,又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2.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理解是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特有的个人品质,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使教学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里去。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所有的学生,不管其性别、地位、学习成绩的好坏有何不同,人格都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别贵贱之分。第二,对学生价值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价值,既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可塑性大,又要相信学生都是不甘落后的,而是渴望上进、渴望有所作为的,且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第三,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社会生活既规定了他们作为特定角色应承担的义务,也赋予了他们应享有的权利。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提问和对教学内容、方法提出建议的权利。第四,对人的差异的尊重。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师生之间难免有分歧,应做到彼此了解、理解和谅解。

3.教师要宽容和关怀学生。所谓宽容,首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进行争鸣,对于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反对自己的意见,一要听得进,二要受得了,三要载得下。但宽容并非一团和气,放弃批评。其次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4.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通过各种渠道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得到鼓励,会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其主体性的培养。

四、运用正确、合理的激励手段

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心理活动的决定和制约,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用激励措施来优化学生的心理

状态,这是增强学生素质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榜样激励法。要把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激励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同学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标准,赶上哪个人,让学生一点一点来理解,一步一步去争取。

2.情感激励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怎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性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最大的潜能,这就要用情感激励法。教师要为人师表,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尊敬与信任感,使学生乐于听你的话,愿意听你的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难落实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容易形成了。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融洽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求得人心所向。

3.表扬激励法。运用表扬时,要注意表扬的层次,表扬的个性和表扬的时机。对优秀学生表扬要“精”,一旦表扬就要中在其点子上,并且明确方向,提出更高要求。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表扬要“勤”,要有意识寻找机会予以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较差的学生表扬要“诚”,不要让学生认为是“添加剂”。学生的个性差别较大,要注意在表扬时应针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

五、在教育管理中,由显性管理向隐性管理转化

一般而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显性管理和隐性管理。②所谓显性管理,就是以教师提出、制定明确的要求、规则为主要形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有其合理性,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已渐露其弊端,并走上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片面强调服从,重规定,轻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自我教育能力,导致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的失落,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谓隐性管理,指的是以间接引导、暗设障碍为主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一开始就将学生置于值得信任的地位,相信其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无意中就为学生培养其主体性提供了绝好的实践机会。

六、避免课堂中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

不良教学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注意避免。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有的教师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贴上不好的标签,易导致学生伤心、自卑,使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发展。

2.讽刺挖苦。讽刺挖苦是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或出于某种消极情绪影响,讲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伤害学生自尊心、进取心的行为。讽刺挖苦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畏缩、胆怯的情绪,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抗,造成师生对立。

3.威胁恐吓。威胁恐吓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取语言威胁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不良教育行为。它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可能使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

4.权压行为。权压行为是指教师依靠自己的优势地位,利用自己的职权,去压服学生的一种行为。对学生不是通过说服教育,而是靠教师身份去强迫学生就范。权压会抑制学生的好学精神,导致学生追求权利,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心情不畅,甚至厌学、辍学。

5.体罚。体罚行为是教师对待学生、处理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直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严重违背教师道德的行为。体罚表面上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心灵有极大的伤害。

[注释]

①王正福.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的实施[J].襄樊学院学报,2001:33.

篇5:论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

论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

本文从哲学史上关于认知结构的`研究出发,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认知结构的看法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认知结构的神经生理-心理结构基础认知结构的发生形成过程;分析了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作 者:黄文华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013刊 名: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20021(5)分类号:B017关键词:主体 认知结构 神经生理-心理结构 实践结构 内化

篇6:论中华民族的主体开放特征

论中华民族的主体开放特征

中华民族形成的特征是亘古亘今的老问题,既有“一元”论也有“多元一体”论的观点。这些论点的依据和面对的问题不同,所以解释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必然相异。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开放特征可以取各家之长而又可作进一步的发挥。“一元”论可视为主体族群,的核心,“多元一体”论可更多地阐明主体族群的开放性特征;主体族群的核心作用规定着整体民族的发展方向,开放性的作用在于保持新族群的融合及主体族群与边缘族群的联系,同时也使整体族群中某些成分异化成为其他异质族群。这种由主体开放特征形成的动态平衡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庞大的`民族,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开放性的文化认同心态,并以之接纳或传递不同民族间的信息,回应世界民族发展的潮流。

作 者:单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100081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G0关键词:“多元一体” 主体开放 族群 文化认同

篇7: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

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

孔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又悠久的影响,对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对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强调,对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重视,乃是孔子人生哲学思想的主体精华所在,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这些思想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作 者:张连举 作者单位: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刊 名: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13(3)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 完善自我

篇8:论治安管理的主体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主体,作用

一、明确社会管理及其主体

1. 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

社会管理指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为了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转, 从而对社会协调的每个环节和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进行协调、组织、控制以及监督。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2. 社会管理的主体

(1) 政府

政府在社会管理的主体中, 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主导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除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职能, 那就是社会管理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既要求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 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给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政府行使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从而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 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政府需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虽然有些社会组织也承担以上职能, 但是政府起到主导作用

(2)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主要以两种方式参与社会管理。一种方式是, 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 一方面积极参加和主动接受政府的委托项目, 另一方面直接承担政府赋于的部分职能。政府正从一些具体的社会管理领域退出来,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协调。第二种方式是, 社会组织内部共同协调管理, 多种社会组织联合起来, 发挥各自特长, 协同工作, 则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

(3) 公众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增加社会的和谐, 从而减少不稳定因素。通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决策, 可以有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加大公众对政府社会管理政策、服务的了解、认可与支持的程度;让公众参与对政府社会管理决策和实施监督, 有助于改进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 促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有利于防止和化解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 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调性;使政府及时处理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化解社会矛盾, 减低社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公众也能增进对社会组织的理解与信任, 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二、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政府职能尚未彻底转变

(1) 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手段单一

政府基本运用强制性与行政性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部分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方法粗暴, 有的特别工作人员甚至利用职权以权谋私, 导致与群众关系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 政府职能存在“越位”和“缺位”的现象

政府职能“越位”指的是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或管了不该管的事情。政府职能“缺位”指的是政府对于该做的和该管的事情, 政府却没有尽职尽责, 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真空”。

(3) 政府需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政府对于一些不宜管和不便管的社会事务, 放手让社会组织参与管理, 因此, 政府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养,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

(1) 社会组织自主性不高

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几乎是政府部门的延伸, 有正式编制, 有行政级别, 社会组织的人员甚至可以在政府部门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内流动, 社会组织的活动完全是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自主性不高。

(2) 社会组织的结构不合理, 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看, 互益性组织发展较快, 而公益性社会组织则发展相对较慢。这种结构上的不合理, 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组织的整合功能, 这也影响到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 从而筹集资金渠道也会受限, 如此下去, 社会组织会越来越依赖政府。

3.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仍存在困难

(1)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公众缺乏社会管理意识, 存在对社会管理不信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盲目参与的现象。

(2) 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与机制不健全

缺少制度、法规方面的强有力的保障, 势必会影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比如:听证会制度中公众代表的选择、听证会的运作等问题不够规范和透明, 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而政府对公众意见缺乏及时的、有效的反馈, 使得一些公众存在“公共信任危机”。

三、创新社会管理中各类社会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1.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1) 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解决“越位”和“缺位”现象

政府应清楚的认识和做到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第一, 不能越位。以前的“经济管理为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暗战, 要转向“社会管理为主”, 摒弃一些“不该管”的领域。二是不能缺位。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条例, 强化社会管理的能力。我国社会组织还处于“幼年”时期, 无法完全承担社会管理, 所以出现有些领域管理和服务“缺位”的现象, 这就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才可解决。

(2) 政府需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其一, 完善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改善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 使可以起到社会管理作用的社会组织能够合法存在。

其二,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管理服务的作用。对于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政府可以委托相关社会组织来提供服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履行其职能的重要表现。

(3) 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政府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规, 创造条件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 树立“主人翁”意识, 发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2. 全面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

(1) 解放思想,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

规范行为、服务社会、社会监督和表达诉求, 这是社会组织的四项职能。在这四种职能中, 最主要职能就是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诉求, 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地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 加快培育, 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因材施教”

不同的社会组织, 涉及的性质和类型也不尽相同。学术性、公益性、行业性、专业性的组织, 这些社会组织都有自身的特点, 所以应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制定相对应的方针, 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指导。从目前看, 行业组织、公益类组织、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尤须加快发展。

(3) 创新模式, 改革传统管理体制

可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制定《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和分类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 建立评估委员会和专家库,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社会组织分类分批开展评估, 促进社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

(4) 完善相关法规,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规章体系, 明确各类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对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政府扶持、资产界定、信息公开等进行改革、规范和完善。

(5) 加强建设, 扩大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影响作用

社会组织就是要靠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 靠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提高知名度, 扩大自己的影响, 具备专业的服务水平, 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

3.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1) 将公众参与作为决策的必经步骤

凡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方针政策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利益, 还应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建议。这才可以保证民意被倾听, 诉求能够得到响应, 社会管理也才可以民主化, 同时更加科学化和法治化。

(2) 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政治责任感, 提高其政治素质

通过相关培训教育, 使广大群众逐步提升政治素质和能力, 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了解社会管理相关程序, 真正广泛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中。

(3)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环境

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才能让公众参与拥有强有力的保证。听证会制度中参与代表们的选择步骤、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依据、听证会的运作流程等仍不够规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 必须得到改变。

(4) 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通过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 使公众树立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观念, 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社会的观念以及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真正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幸福生活, 实现社会和谐, 最终要靠人民群众自己。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除必要的宣传、教育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进行。只有在实践中, 公众才能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参与的价值。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进一步拓宽和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 切实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2)

注释

1向春玲.论多种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10) .

上一篇:人体胚胎学教学大纲下一篇:商会贺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