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进校园国家文件

2024-04-25

武术进校园国家文件(精选9篇)

篇1:武术进校园国家文件

武术进校园红头文件;武术字〔2014〕269号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全国武术之乡落实 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指导意见

各武术之乡: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武术字2014176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武术之乡段位制推广工作,全面推动武术之乡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六进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各武术之乡要把《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列为的重要工作。充分展示武术段位制在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在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各武术之乡要结合全国武术之乡管理办法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各项规定,按照十年规划要求,加强对本地区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战略设计和系统部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段位制发展格局。

三、各武术之乡要把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纳入大群体工作的格局之中,切实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工作三纳入(纳入政府规划、纳入考核、纳入财政预算),使武术段位制成为武术之乡全民健身的重要选项。

四、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的组织建设。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建立一套机制健全,执行有效的管理系统。

五、各武术之乡要充分发挥各级武术协会和武术组织的作用。加强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骨干队伍的培训,培训数量不少于100人,建立一支能够满足武术段位制工作需要的指导员和考评员队伍。

六、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的考段培训与考评工作。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好各种类型的武术段位制培训和考评活动,全年不少于5次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人数不少于2000人,考取段位的人数不少于1000人。

七、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考试点的建设。要根据本地区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习武者身边建立不少于5个分布合理、设施完备、考评规范的武术段位制考试点,以满足广大武术习练者考取武术段位的需要。

八、各武术之乡要鼓励和支持武术习练者参加全国和省级武术比赛及武术段位制考评活动,加强交流,促进本地区武术水平的提高。

九、各武术之乡试点单位要严格按规定要求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拨的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的补助经费和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加强管理、专款(专物)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十、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网络和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有关方面及全社会的认知、认同感,使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形成广泛共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十一、各武术之乡试点单位要按照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的进度和要求,认真做好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要积极探索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14年7月11日

篇2:武术进校园国家文件

根据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继续扩大武术的社会基础,抓好武术“六进”的推广,把“六进“工作做大(武术六进: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的文件精神,我校决定与2013年4月参与这项活动,并精心策划和选择了武术健美操,将其作为学校的体育学科校本课程来实施。4月17日我校适时召开了“武术进校园”启动仪式暨校本课程武术健身操培训会。

“武术进校园”启动仪式上,首先由省武术协会武术进校园办公室主任翟宏作了大会发言,他高兴地告诉同学们武术“六进”之首是进学校,在长春市武术进学校北安小学又是第一家,同学们听后欢呼起来,接着由高晓杰校长向长春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武术高级教练荆振忠颁发了聘书,然后由北安小学政教处李志主任宣读了北安小学校本课程武术健身操实施办法,最后就是武术健身操的培训,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

这项活动的开展相信中华武术文化一定能够在北安校园得到传承并得到发扬光大。

篇3:武术进校园问题探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建设体育强国、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阶段。在过去的一年中,武术段位制推进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国已设有857个段位考试点,新增段位人口14万,使得全国获得段位的总人数达到76.65万人。2015年,总局武管中心加大青少年习武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长拳》《剑术》《短棍》等四个拳械项目被教育部和总局确定为《中国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项目,并在全国133个学校开展了试点推广工作,武术习练人口稳步增长。其中,河南、湖南、吉林等省所举办中小学试点培训班成绩突出,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2年试点,5年普及,看似简单的目标,实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据《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普查结果来看,全国77.6%中小学对武术课教学不够重视,武术进校园推广情况并不理想。然而从《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来看,2014-2015两年试点完成后,武术段位制将前面向全国中小学推广。可以说,不单是任重而道远的责任问题,还客观的表现为道阻且长的任务压力。推广目标已然制定,因而探讨武术进校园存在的问题、思辨未来的发展策略,对段位制的普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术进校园的开展现状不尽人意,喜忧参半。自2014年开始,全国范围内133所试点学校遍地开花,武术进校园活动推进工作表现得如火如荼。自此,武术习练人数稳步上升,获得段前级、低段位的人数逾20万之多。然而,试点学校表现的仅仅是具体的参数,具体不同于整体,也说明不了共性。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超过七成的中小学校尚未开设武术课,这距离全面推广武术段位制的距离甚为遥远。从教师层面来说,武术专业教师匮乏,且缺乏专门培训机会。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课堂气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没能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和吸引力。以上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其实已经完全说明了武术进校园的开展现状,个中问题显而易见。具体表现为:学校重视不足,武术课开设形同虚设;教学上拘泥于形式,不谙内涵文化渗透;配套教材、器材、场地等建设不完备;教学内容墨守成规,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型人才紧缺。

2 武术进校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

存在问题不能说明事物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任何一件事物的推进都有思辨的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事物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武术段位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有如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各种外来文化的入侵、蔓延,导致中国固有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武术在这种冲击中表现最为明显,论健身性,瑜伽、跆拳道、空手道均可与其争锋;论竞技性,竞技武术执意追求高难新美,其体操化、造型化日趋严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塑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才忽然意识到那些固有的、民族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民族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因此,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提高传统武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事。随着民族精神的觉醒,民族意识的提升,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武术文化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所以,把握好时机,在这一时代,我们要重新起航,重塑她本来的辉煌。

2.2 可行性

论及武术进校园的可行性因素,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国家的政策扶持;第二,武术进校园是否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第三,学校与家庭是否具有一致的认同感。

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多次指示国家体育总局要重视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工作,推动武术段位制走进全国中小学校,提出普及推广是武术发展的主要任务。2013国家体育总局以改革措施积极促进武术推广工作,加大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使得4套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的普遍开展起来。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继续推动武术段位制“六进”,稳步推广段位制试点工作。2015年,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协贯彻落实《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各部门协同推进段位制试点工作。中国武协在段位制普及推广经费的支持下,继续加强武术段位制教材基本建设,印制《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免费发放给经过年检的段位制考试点,使它们成为段位制考试点基本建设书籍。同时,不断加大学校段位制师资培养。中国武协在徐州、哈尔滨等地共举办6次全国性和区域性培训班,总共培训700余人次;指导各地省级武术协会举办本辖区范围内的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总共培训指导员3627人次、考评员3655人次。

武术进校园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首先,青少年健康成长意味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综合发展。武术的价值功能在学校中主要体现为育体、育德、育智、育美等。武术作为民族优秀体育项目,历经千年的淬炼和传承,是集医学、哲学、养生于一体的运动形式,因而习练武术能够育体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武术重乎于内而非外,正所谓习武先习德,武术注重武德的培养。德,仁义礼智信之德也。武术的习练过程不是一个使人骄傲自大,欺凌弱小的过程,而应是锻炼品质,提高个人境界的过程。因而青少年在习武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熏陶,这对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育智,武术运动使得学生的身体得到调节,适宜的运动量可促进学生的大脑皮血液循环,给思维的大脑以充足的血氧供给量,从而大脑得以休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达到育智的功效。育美,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武术运动动静之间展现的是一种意境之美,比如描述太极拳之意境“拳如流星,眼似电,身似蛇形,步赛粘”,此番比喻虽不能尽述武术之美感,但也带着浓浓的层次之美。其次,中小学的武术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习武兴趣,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动作技术和练习方法。武术进小学的4个项目包罗拳术、器械和武术操等各种运动形式,从基本到组合,形式多颖,能够调动青少年学生习练武术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武术达到强身健体,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目的。最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担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使命。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武术进校园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因此,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提高传统武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坚定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主义意识,是关乎祖国未来、民族发展的大事。

武术进校园获得家长和学校一致的认同感。段位制的推广已有10年之久,总局武管中心及中国武协多年来举办的大小赛事和培训班数不胜数,不能说深入人心,但所引起的社会反映效果还是不错的。随着近年来,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国人燃起了保护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武术进校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科学运动形式,因而能够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支持。学校、家庭,课内、课外,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习武空间和时间,让青少年学生从内心喜欢武术和坚持习练。

3 武术进校园全面推广策略

3.1 根植于文化土壤,注重武术文化渗透

武术进校园首要的任务是文化的渗透,传统武术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保护和发展传统武术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而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集中体现。武术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培养青少年仁义礼信勇等良好的道德情操,更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宽以待人,严以修身的人格品质。在中小学进行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列举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或是武术先辈和为人处世的仁义品质,也可以在习练中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凝聚力,引导他们构建核心主义价值观。因而,武术进校园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意志品质、文化素养的培养上。

3.2 以地域性为主导,打破范式,弘扬中国武术

依据武术进校园工作指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长拳》《剑术》《短棍》等4各项目,教材配套,考评标准统一。然规定的范式并不代表一成不变,即便是矛盾的普遍性的原理还要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同理,适应特殊性和差异性而做出的调整会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我们推崇武术进校园的初衷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锻炼他们的体魄。基于这条主线,笔者认为,各区域中小学在开展武术课的时候,就教学内容来说,可以参考标准,但不能意味按照标准墨守成规。我国东西南北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武术文化与技击特点。武术本身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依托于一方水土的滋养,具有很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文化所孕育的武术文化与技法特点对于本土人群来说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把区域的武术特点和文化揉杂在标准化的范式里,会被区域范围内的中小学师生更容易认可和接受,从而使得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和传承更具生命力。

3.3 教学相长,创新教学形式

传统武术的教学包括学生学和教师教两部分,教师通过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特点、组织学生练习、纠正和再次示范这么一些列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被动,被动的模仿被动的练习、考核。这样的教学模式足以解释为何“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了”。新课标一直在呼吁课程改革,改革教学形式,改革教学内容,然多年来收效甚微。依据武术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武术课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和活力完胜其他课程,而上好武术课,让学生喜爱、积极参与,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就是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武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情景教学、主题模式教学,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一味的模仿只会让学生疲惫,而创造性地模仿和编排,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也会让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3.4 注重师资投入,创建全面开展平台

武术教师是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师严重不足,这势必会影响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全面推广工作。解决好中小学武术教师匮乏的问题是当前武术进校园的工作的首要任务。师资的投入可从专业人才的引进、现有体育教师专项技术培训、聘用民间武术专家、同当地武术协会练手执教等方向考虑。

首先,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基地,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引进应从培养这些高校学生开始准备。高校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加大武术课在高校体育专业课中的比重,切实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武术技能和武术教学水平。其次,在职体育教师是武术进校园直接的执行者,加强在职教师的武术培训,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素养是武术进校园的必要措施。最后,同当地武术协会合作,聘请武术段位制专家深入各个学校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切实全面的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武术教育能力。亦或是,学校聘请武管中心优秀的武术家或是民间武馆的优秀武师为客座教师,构建全面开展平台,专门教授武术课。此外,民间武术力量的引入应依据严格的筛选标准,包括教学安全常识、教法内容培训、良好的品德素养、优秀的武技武艺等,必须经过以上种种考核方可聘请。

参考文献

[1]罗时铭.寻觅武术产生的历史足迹——兼谈中国武术的概念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8-41.

[2]孙法磊.武术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时机即将来临——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感[J].科技信息,2014(4):183-183.

篇4:武术进校园国家文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金彩漆 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的背景

1.泥金彩漆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6月,在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前,宁海县的民间工艺——泥金彩漆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海泥金彩漆工艺是宁波“三金一嵌”(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和骨木镶嵌)代表性传统工艺之一。它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是一种泥金和彩漆相结合的漆器工艺,多用于竹木器和皮革制品,大到百姓家的眠床、橱柜等家具,小到提桶、果盒等生活用品,应用广泛,品种丰富。泥金彩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泥金彩漆工艺逐渐淡出。目前仅宁海县还传承此项传统手工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多年来,笔者学校一直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金彩漆工艺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致力于培养宁海泥金彩漆事业的新传承人,积极尝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引进校园,力图恢复和挖掘面临失传的传统制作工艺。2007年学校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泥金彩漆技艺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为让民间工艺的传承以课堂形式走进学校,让传统工艺能代代相传,学校乘着课改的东风,积极探索泥金彩漆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并逐步构建了基于模块教学的泥金彩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课堂与工厂相结合的技能实战情景教学课程。

1.确立泥金彩漆专业课程教学整体思路与目标

本着“活态”民间文化艺术的理念,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我校把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金彩漆列为工美专业课改的首要任务,着力于把工艺美术和传承非遗相结合,把中职教育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是: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把教室当做工厂,把工厂当做教室,进行校企合作,强化实操能力。通过这样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层面而言,知行合一,能较快掌握泥金彩漆基本技法,提升专业意识与素质;从教师层面而言,编制校本教材,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民间工艺品制作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例如,编写系列教学用书和配套教学资料,使非遗教学系统化、规范化,非遗保护意识普及化、大众化;建立“非遗角”,经常性举办成果展览,丰富校园文化,营造非遗保护氛围,提高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和自信心。

2.构建泥金彩漆专业模块教学整体结构框架

泥金彩漆专业课程教学以阶段性集中技能训练为重点与核心,同时也离不开模块教学整体。只有将阶段性集中技能强化训练纳入模块教学的整体结构框架,才能清楚地凸显阶段性集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此,笔者学校不断探索构建了凸显学生专业技能的泥金彩漆专业模块教学改革的整体结构框架。如第一学期以专业意识培养和了解生产流程为模块内容,第二学期以熟悉材料分类和基本制作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实操训练达到初级工水平。

3.聘请大师任教,打造专业师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教育,师资培养是关键。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邀请泥金彩漆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黄才良、陈龙,根雕大师葛安飞等来校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学校美术教师共同授课,传授泥金彩漆技艺和现代设计理念。把大师、名家请进课堂,把课堂直接设到车间里,采用师带徒、徒帮徒的教学形式,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工作室、学生与学徒的零距离对接。对这些学生的培养真正做到了严要求、高起点、大眼界、宽视野。

4.创新教学模式,彰显专业特色

(1)小班化教学:泥金彩漆工艺在工艺美术学科里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具有很强地方特色的专业。非遗的传承有别于其他教学,传承人的选择很关键,人数不能太多,尤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艺术向往、自身条件等进行选择,它需要师傅将技艺手把手教给学生,所以在人数上我们限制在20~30人,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项目选修”,专业渗透:泥金彩漆工艺涉及箍桶、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上彩、修边等20多道工艺流程,很多工艺可以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我们就让数控、计算机等专业中喜欢泥金彩漆工艺的学生,通过周三下午的选修课积极参与其中,这在泥金彩漆进校园的教育教学中走出了新路子。

(3)信息化教学:将工艺大师们制作泥金彩漆的技艺过程摄录下来,刻成光盘,作为教学参考,给学生播放,而且存放在校园网站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多重教学的目的。

(4)传统与现代结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手工技艺教学,同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创新,拓展应用领域,在技术、配方以及造型设计上改进,运用电脑设计图案造型,在传统民族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满足现代工艺品市场的需要。

5.开发特色教材,实现技艺传承

泥金彩漆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对气候与环境条件要求极高,全是手工技艺,明代之前没有文字记载,靠师徒口传手授,代代相传,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完整介绍和记录该技艺的书籍资料。教材的编写成了必须考虑但完成难度又很大的问题。校企双方成立了编写组,认真记录、拍摄、修改、整理文字,历时一年多,共同完成了《泥金彩漆技艺实训精解》一书,集聚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记录,既可作为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endprint

6.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我校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人才培养需求牵引校企合作的方向,逐步确立起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联盟,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推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后,我们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共建工美专业(泥金彩漆方向)、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突出的专业技能使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和企业中有较高的认可度,每年就业率不低于90%,尤其是这批量身定做、定向培养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的成效

1.培养传承人,非遗保护意识渐浓

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教育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以胡亮亮同学为代表的首届毕业生全部被宁波东方艺术品公司录用,学生们的自身价值逐渐体现,不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崭露头角,成为非遗工艺的当然传承人,另外工资薪酬也相当可观,一般每月在3000元以上,最高已达每月5000元以上。

当然,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定位上,不仅仅是看重其传承的功能,更多的是提供了解、熟悉非遗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意识观念上提高对非遗的客观认识,特别是文化现象和人文历史内涵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现在全校学生学习有着古老传统的一些工艺兴趣盎然,如舞龙舞狮、布袋木偶等的学习蔚然成风。

2.非遗传承教育促进德育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又能促进心灵。学生对传统手艺好奇也有兴趣,为了更快地掌握相关工艺,在教室、在车间经常能见到他们刻苦钻研、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身影,许多坏习惯在技能训练中不知不觉地被改掉。很多学生变得更有耐心了。学生的自信心更得到了加强。近年来,学校重大违法违纪率为零,校园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实践证明,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学技能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造力。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不仅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更为学校特色办学提供了品牌支持,丰富了办学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

3.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扩大非遗传承教育影响力

笔者学校师生的作品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上作为宁波市唯一代表作品展出,在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展洽会上获得银奖;还应邀赴韩国参与文化交流,多次参加省市各级艺术品博览会以及全国中职师资提升工程成果展等。特别是两度进津展示非遗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领导多次来观赏师生作品,并赞誉学校的教育成效。

非遗传承教育工作更引来了众多主流媒体聚焦。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宁海电视台《画音访谈》栏目来我校实地采访。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已然成为宁波职业教育又一张靓丽名片。

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教学工程。科学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的长远教育教学规划,是非遗传承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民间工艺品制作(泥金彩漆)专业不断完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师资团队、实训基地构建等,使毕业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同类中等职业学校同类专业中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篇5:武术进校园活动总结

武术进校园开班典礼于20xx年3月7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这次典礼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潮安县体育局领导,潮安县武术协会会长蔡玩希先生带领的秘书长、名誉会长、教练员等10多名,庵埠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开濠村领导均到场出席。典礼中武术协会教练员展示了太极拳、太极剑、南拳、创新弹力拳,郭逸材校长也亲自表演了太极拳武术套路,使师生们欣赏到中华武术的精湛,体会到功夫的魅力。全场掌声不断,喝彩声久久不息。典礼结束后武术协会各位领导还与我校师生进行合影留念。

正式授课于3月10日开始,武术协会对每场课都十分重视,蔡玩希会长亲自到场进行指导教学,并安排了2至3名教练员协助教练。授课内容为弹力拳三十六天罡,授课学生为3-6年级学生。每周一节,都安排在星期五下午进行。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良好。,在培训期间,县教育局、体育局、县武术协会、开濠村领导等各级领导纷纷表示关心和支持,并特地于6月29日——本学期最后一节课前来观摩。在这短短的.3个月里,3-4年级学生已经能完成半套武术套路,而5-6年级学生中部分同学甚至能完成整套武术套路。领导们对培训成果表示非常满意。

在培训期间,弹力拳掌门人及馆长也先后到学校观摩及指导,使学生们很受鼓舞。

篇6:武术进校园活动总结

学校选择武术操作为“阳光大课间”特色项目,将武术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有机地融合,学校开设了武术体育课程,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教学,通过大课间对学生进行武术方面的训练,学校还特邀了县武术协会的庄主席来校指导。

武术课上,教师耐心指导,学生认真操练。“马步抱拳”、“ 弓步冲拳”……每一节武术动作都有一个响亮而形象的名字;操场上,踏步声、击掌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篇7:武术进校园计划书

培 训 计 划 书

湘西州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 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武术段位进校园

培训计划书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包含着很多中华文化的精髓。继承、弘扬、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将传统武术教育借助于校园这个平台,纳入辅助教育体系,那么通过武术教育,就能继承、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中华武术的时代价值,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武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尚武育人和交流娱乐的价值,也是对党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号召的积极响应。是新时期对学校教育的全面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是塑造校园文化、丰富广大教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县各个学校部分体育教师培训为专业的武术教练员,并协助在各自的学校开设传统武术为精品特色课程,为完成武术段位进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背景

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古老文明智慧的重要窗口。中国功夫蕴含着丰富而精辟的人生哲理,是传统智慧的结晶。国家体育总局倡导 和号召“武术进校园”,是想通过广大青少年这个群体,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弘扬民族精神,使武术教育转化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

三、师资

做为武术的精品内容颇多,其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外形上要求动如行云流水,静如古松山岳,连绵不断、玄妙飘灵,内在要求呼吸吐纳、意气相随、内外相合。这都给初学者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如果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安排充分合理的课时和空间,必须有高效精干的师资人才。为此,我校具备武术教练队伍的培训,我校师生习武十多年,现有教练10名,培养出3名世界级冠军、5名国家级冠军、13名省级冠军,有国际级裁判1名,国家级裁判3名,目前是湖南省优秀武术馆校、十佳武术馆校、先进武术馆校,湘西州骨干民办学校,湘西州优秀民办学校,国家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武术套路和散打比赛金牌,教学经验丰富,武德高尚,在湖南乃至全国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教学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教练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练什么,那个时期达到什么效果,内容必须生动有力,必须是符合学校教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实施。我校的专业教练,就是能具备能教、会教和教学实 践、高尚的武德、武技的一个专业性强悍的优秀团队,并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一条科学的、能经得起考验的在普通学校普及传统武术的有效道路。

我校开设国家武术段位(1-3段)教练员培训和传统文化武术操培训。采用集中加分散的教学模式,即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和套路,要集中教学和训练,对不同的体育教师则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

五、目的

1、通过1-2星期的系统学习,使教师教练员能对中华传统武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品格修养、毅力意志著显增强,自信心、责任感、道德感、正义感进一步提升。

2、能熟练掌握国家武术段位(1-3段)拳法和对练,3-5套传统文化武术健身操,对科学健身、科学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并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本领。

3、通过传统武术交流和比赛,使他们日后能够成为继承和传播武术的使者,并为其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目标

第一步、我县各学校对该项目进行宣传,并开设“武术段位进校园”的健身运动特色课程。

第二步、全面启动普及计划,不断探索和调整方式方法,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特色教育的最佳模式,壮大教练培训队 伍,扩大影响力。

第三步、在武术运动有效开展的情况下,申请到我校考试《中国武术段位制》1-3初段位,对各校学生进行段位培训和考核,让一大批青少年学生成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并获得武术初级段位证书。对部分具备一定学习时间和习练水平的教师(以体育教师为主),可帮助其申请武术中段位证书。

第四步、组织武术段位比赛活动、中外武术拳王争霸赛活动等国际赛事,邀请国家体育总局、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国家、省武协领导及相关武术团体、新闻媒体、社会和武术知名人士出席、我校“苗家功夫团”进行表演活动。

第五步、总结武术进校园的经验和成果,并撰写论文,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在全国学校中进行宣传和交流,并力争使其成为其他县市体育部门借鉴参考的成功模式。通过3至5年左右的推广,使我县将成为湘西州首家“武术进校园” 的成功范例,有效地提高我县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升我校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篇8:“武术进校园”任重道远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 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 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 (含特殊教育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开了进入全国中小学的步伐。但是, 很多边远省市并没得到推广实施。就是推广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一些省市的学校, 也只停留在《武术健身操》阶段, 并没进一步在校园推广武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中华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将走向何方, 是不是以后我们要反过来跟外国人学习中华武术呢, 不, 那么如何才能使武术走进校园, 使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得以传承呢, 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 加大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重视力度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 而是运用武术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 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 也不在于游戏, 而在于表演和欣赏, 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 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武术进校园已经开展多年, 整整体发展仍然不是很乐观, 产生这一问题的问题有很多方面, 其中相关领导部门重视不够就是原因之一。如果各级教育领导部门根本都不知道有武术进校园这一回事, 或者知道的也是过眼烟云, 那么势必造成重视力度不够, 支持力度不强的现状, 由此武术进校园也就成了相关部门的口头之事, 而根本没有大力去抓、去落实。这样, 第一线的广大体育老师就会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 自然就很难独自撑起武术在校园中的发展重任。因此说要想发展武术教育事业, 加大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重视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下, 武术教育才会得到实际的发展。

2 加强基层武术教师的培养与业务素质的提高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没有武术老师, 何谈传授武术和发展武术。所以我们应加强基层武术教师的培养以及其业务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在体育术科考试中, 加入武术专项考试, 这样学生和老师就有了学习武术的目标和动力, 就会去学习和提高武术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也为将来储备了武术人才。此外, 高等体育院校可以加大对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 为基层输送合格的武术人才。各级主管部门与学校, 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武术教学培训, 让这一部分教师先在摸索与学习中渐渐成长为一批合格的武术教师。

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这一特点产生发展而来的武术可谓根深叶茂, 内容丰富的, 武术的各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运动技法和特点。例如:长拳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太极拳体松心静、动作缓慢柔和。刀术勇猛彪悍、雄壮有力。剑术轻快多变、姿势潇洒优美。棍术风格泼辣、节奏鲜明。枪术翻转自如、灵活多变等。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各种武术门类的特点, 并结合学生特点, 选择既适宜学生自身发展、又容易被学生掌握的内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选择的套路内容则可以丰富多彩, 不但有拳术, 还有器械的练习, 这样可极大地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中学生年龄和生理的实际特点, 应特别注意示范教学。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也是由武术教学的特点决定的。武术教学中, 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 (1) 动作数量多。如: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 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组成。 (2) 方向路线多而变化又多。如:往返折叠、左右旋转, 路线复杂。 (3) 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 内在的精、神、气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等因素, 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武术的教学中, 主要靠教师来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以及合理的教法相结合, 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围绕武术教学中示范的运用、示范面与示范位置的选择以及讲解示范的要求进行简明地阐述。可以说示范是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 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现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能够激发起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3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能动性

在武术教育的进行过程中, 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武术的能动性, 又何谈发展, 所以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能动性就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能动性呢, 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端正认识、增强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比较浅薄, 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民间、武打电影、录像、武侠小说等, 认为武术就是学习一些格斗技能,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自体验后, 他们就会发觉要求得不到满足, 习武的兴趣便逐渐减弱, 这时, 教师针对这种情况, 端正他们的认识, 重新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例如, 使他们明确学习不但要做到一专, 而且要做到多能,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具有健身、防身, 陶冶情操、娱乐欣赏的作用。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与学生以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将起积极作用, 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清晰了, 学武术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此外, 还可以多办一些武术表演与武术比赛。可先在学校成立武术队, 在重大活动时, 进行武术表演并定期举行省市级武术比赛。使学生在欣赏了武术的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的特点的同时, 形成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向往,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除了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外, 还要制定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 如合理地开展课堂评比和擂台赛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质量和运动技能的巩固。

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因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 所以, 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 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也就是说, 安全是学生学习武术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 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 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 合理、科学的运动量安排才能让学生在练习武术时, 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 适应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 从而达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4 加快全民参与武术运动力度

在学校开始武术教育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武术的影响力。当今社会,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这也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 所以我国练武术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比如晨练就是许多中老年人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晨练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 与其说是一种锻炼方式, 不如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据调查, 晨练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中国传统武术和健身气功。所以我们可以在基层建立中国传统武术和健身气功辅导站。这些中老年人是家庭中的一员, 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他们也会成为武术运动的推广者和传播者。通过他们的活动参与, 必将影响下一代对武术的热情。

5 结语

篇9:谁阻碍了武术进奥运

当此之下,武术进不进奥运似乎已不再重要,对于局内人来说,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武术,怎样进一步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怎样让更多的中国人从武术中受益也许才是当务之急。

武术传承之忧

“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李婕如此判定河南武术的重要地位。

而周口地区心意六合拳的发展则很好地验证了李婕的说法。买西山属于武术界少有的能武又能文的心意六合拳名家,正因如此,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发展更容易被大众所知晓,连日本武术界也慕名关注其武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武术,买西山开始从武夫向武术研究者转变。无论到了哪里,初中毕业的买西山必去当地的书店,“我的关于写作方面的藏书可能比作家的都多。”买西山开玩笑说。

“周口心意六合拳到现在这一步,与买西山自学有关,他自觉地走向了武术研究的道路。”与买西山相交了几十年的周兵告诉记者。

目前,那种老拳师授徒要留一手的传统做法依然是中国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例如河南的苌家拳、罗汉拳依然保留了不外传的祖训,这种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门功夫的发扬光大。心意六合拳没有这种传统,买西山也并不担心自己的一身功夫被学生超越,恰恰相反,他的担心是找不到自己的传人。

“连我的功夫还没有学到家,怎么能叫传人呢?”从二十几岁成为心意六合拳第九代传人,买西山从教将近40年,教过的学生有2000多名,然而,“研究型的人不多。”并非仅仅是周口的心意六合拳遭遇此种尴尬,许多中国武术门派的独门招数都已经失传。

“缺的不是好苗子,关键是能长期坚持学武的人不多。”买西山的担忧很有针对性,“女孩子一结婚、一生育就不练了。男孩子一上初中,学习紧张,工作后也没有时间练习了。”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武术传人呢?买西山8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查拳,后因被人欺负,负气跑到武汉跟心意六合拳十三太保之一的买金奎学习心意六合拳,“每天都要练习6个小时左右,体力消耗大,有次一顿吃了17个烙饼、6大碗面条。”而现在买西山的徒弟中能够坚持每天练武1个小时的已经比较罕见了。

买西山的另外一个担心是徒弟中缺乏研究型人才。中国的很多武术家都不靠武术吃饭,买西山先后担任了周口水泥厂和皮革厂的领导,而罗汉拳传人是农民,苌家拳传人也是农民。更多的民间拳师不会像买西山一样自学,缺乏研究武学的自觉性,偏居一隅的封闭性使他们的武术只能在当地生根发芽。

买西山的担忧很有代表性:“主要是很多拳师文化水平偏低,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能力对传统武术进行书面或者音像资料的总结。授徒教学多采用家庭作坊式,这些情况在中国武术界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武术的传播和传承。”

除了教授徒弟,买西山也担任了周口市川汇区李庄小学的武术顾问。事实上,买西山带领心意六合拳走进李庄小学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复制性,该校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正是买西山的徒弟买建军,买建军的“桥梁”身份最终促成李庄小学和心意六合拳的“联姻”。“我们也愿意孩子学点强身健体的东西,买西山老师的人品是有目共睹的。”退休教师李先生如是说,他10岁的外孙也是买西山的徒弟。

但是,“武术进校园不是一个部门说了算的事情。”李婕告诉记者:“必须是体育局、文化局、教育局等几个部门协调一致的结果。”目前,河南热议用武术代替华尔兹走进校园,然而其背后的问题仍然较多,如师资力量不够、缺乏资金建设场地等。

近40年来,买西山的授徒方式都是免费的,首先是心意六合拳的祖训是严禁卖艺赚钱,更重要的是,“我也希望武术能够发扬光大。”

武术进奥运肯定是好事

“武术进奥运肯定是好事。”李婕是武术进奥运坚定的支持者,“现在的武术其实是一种健身运动。一项运动最高最大的舞台在哪里?当然是奥运会。”

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在为武术进奥运而努力。借东道主之利,举办国把自己的国技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1964年日本利用东京奥运会把国技柔道列为了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韩国也是抓住首尔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将自己的国技跆拳道列为了正式比赛项目。

然而中国武术似乎生不逢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上任时,面对已有28个大项、日益庞大、臃肿的奥运大家族,于2005年开始推行他的“奥运瘦身计划”,在旧有奥运项目垒球、棒球都被扫地出门的情况下,一个新项目进入奥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奥运会诸多赛制的约束下,很多武术的精妙之处就表现不出来了。”买西山对于武术进入奥运有着自己的看法:“中国很多武术妙在细微之处,比如猴拳、鹰爪等,选手一戴上防护手套,这些招数都使不出来了。心意六合拳也一样,最厉害的肘、膝部位在比赛时都不能用,很多一招‘毙敌’的绝技都不能发挥出来,就是把心意六合拳最厉害的地方给抹掉了。”

不过李婕认为赛制对武术的约束并不是一个问题:“时代变了,武术的内涵也变了。在和平年代,武术更应该是一种健身运动。可能有的传统武术家比较担心武术的变化是一种倒退,其实不是,只是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太极拳的推广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家制定了八式和十六式的简化太极操,这种低门槛促进了太极的推广,而这种在民间的流行也可以推动对太极拳的研究工作。”

“武术如果进入奥运,就只能是武术+舞蹈+体操的混合体了吧。”退休教师李先生对武术进入奥运的态度比较谨慎。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中国武术门派太多,“从中选择出代表性动作很难,现在只分散打和套路两大块,其实这种选择很难体现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买西山说。

尽管如此,国人对武术进入奥运会基本上持一边倒的支持态度,买西山虽有诸多担忧,事实上也非常希望武术能够进入奥运会:“进入奥运会当然是好事,政府和媒体都会更加重视武术,还会提供资金支持。”心意六合拳现在没有受到密切关注的最大后果就是经济投入不足,买西山在授徒方面一直在贴钱,他想办专业心意六合拳武馆和研习院的想法迟迟难以实现,最主要的就是缺钱。

“心意六合拳表演性不强,很难上舞台,观众可能觉得翻几个跟斗很好看,但那不是真正的武术。”买西山说,“其实很多拳种都因为表演性不强难以与市场接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得到政府的关注。”

周口心意六合拳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在记者6月底约好采访的前几天,在周口市相关部门的鼓励下,买西山带着他的20多个徒弟连续熬了几个通宵整理文字材料、照片、光盘等,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买建军告诉记者:“准备申请前后花了1万多,现在都是买西山老师一人垫付。”周口相关部门答应拨专款来支持他们申请,但是拨款要走程序,这笔不知总额多少的专款至今还走在路上。

已经在国内外武术杂志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的买西山现在正在写一本关于心意六合拳的专著,已经完成23万字,将要收尾。为了使这本专著更为完整和权威,买西山经常带着专家学者到上海、安徽、武汉等地观摩交流,这些钱基本是买西山自掏腰包,“如果继续下去,我会力不从心。”而武术如果进入奥运会,经济可能不再是让买西山头疼的问题。

去年7月,武术最终被列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共有10枚金牌,但是其奖牌将不计入奥运会金牌总数。虽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这并不意味着武术项目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只要时机成熟了,奥运会大门还是会向它敞开的。”但是在目前“奥运会瘦身”的背景下,既然借东道主之利都无法挤进奥运会,武术与奥运的“联姻”显然遥遥无期。在很大程度上,罗格的话与其说是对武术进奥运的美好前景的预测,倒不如说是抚慰无奈的中国人的安定剂。如何在没有奥运会的东风鼓帆的条件下实现武术的发展才是要真正面对的难题。

三条腿走路

买西山最近正在和弟子们忙着筹钱,准备去太原参加首届国际传统武术邀请赛。之前买西山本来准备7月初带团队到北京参加一个武术锦标赛,终因资金问题而流产。

买西山掰着指头算了下路费,“20多个队员,就算在参赛队最迟报到的那天去,我们这些人的花费大概也需要两万元左右。”这对于买西山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

这几天,买西山和买建军一直往政府部门跑,“希望我们作为地方队,能够得到政府的拨款。”但是现实并不乐观,“不是没想过商业赞助,但是找企业首先难度较大,其次也觉得比较丢分儿,有违祖训。”

“我们的武术是一辆三轮马车,要让它快速前进,媒体、观众、企业这3个轮子缺一不可。”1997年的第一届全国武术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张发强的这个比喻在今天看来,仍未过时。要使3个轮子协调运转,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

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提出河南省的两大跨越时,把武术作为河南优秀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单列出来。在接受采访时,李婕告诉记者,徐光春书记就河南的发展还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的八大块,功夫娱乐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日报》会出理论专版,这对河南武术在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婕说。

两届世界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形意拳、太极拳等拳种的单列性的比赛,在郑州、登封、焦作等选择试点学校推进“武术进校园”,河南政府的一系列行动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但是李婕认为仅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

“我们现在把武术分为3个层次来发展,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主要是政府投入,其次是全民健身,还有业余训练。”

所谓的业余训练主要是指河南武术学校的发展。包括了世界上学生最多的武术职业学校河南塔沟武校在内的一大批武术学校,已经成了河南武术乃至中国武术发扬光大的中坚力量之一。

李婕说:“我们会鼓励武校和当地优秀的武术资源相结合,发扬当地优秀的武术传统,而且武校也为保存濒临失传的武术资料创造了条件——学校会制作与武术教学相关的平面、音影资料等。武校也有助于把传统武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不花政府的钱,整体上又增加了对武术的投入,而且又促进了武术事业的市场化,其实是一举多得。”李婕认为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政府对武术事业投入的缺口。

上一篇:棠溪站规划下一篇:2015年内蒙古工程测量员初级理论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