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进校园的实施方案

2023-03-16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武术进校园的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武术进校园的实施方案

2017年校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2017年小尚中心学校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面向全体学生,贯彻教育方针,以五步拳、长拳、太极拳教育为纽带,建立发挥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武术特色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提高,使全体学生和谐发展,成为富有朝气的新人。通过“武术进校园”,打造特色教育学校。

二、创建目标

1、通过创建活动使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提高全体教师的身体素养;

2、通过武术教育使学生具备与武术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武术历史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通过武术美育教育探索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美好情操及人格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

4、通过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武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

5、通过教学实践,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武术特色课程。

三、创建内容

(一)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1、美化校园,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教设施入手,积极进行武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大力营造武术教育氛围。我校将因地制宜,精心布局,使校园整洁、文明、美观、朝气蓬勃。完善教学设备,开辟设施齐全的音乐室、体育室、书画美术室、利用黑板报等重要阵地教育宣传武术。

2、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

(1)完善校训、校风等,切实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实施年级、班级工作量化管理,做到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

(2)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教风,让课堂涌动灵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学会交往,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3、交流互动,创设协调一致的社会教育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校园及校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观。完善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二)优化武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的整合

1、民间武术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

让民间武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去。在开好美术、体育、音乐课的基础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武术教育。如体育教师组织太极拳、五步拳等武术基本功训练;学校利用黑板报等加大宣传。

2、武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发展校园文化,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生活

为学生搭建施展武术才华的舞台,使武术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书画展、每学年举行一次大型文娱汇演,为学生施展其武术才华提供舞台;通过活动竞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武术特长生。

(2)加强课外活动使它成为武术课堂的有机延伸

建立体育(武术)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武术才能,营造浓厚的武术教育氛围。

3、武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

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织专场演出,向社会汇报武术教育成果,把学校武术教育推向社会。开展社会武术实践,建立校外武术实践基地,学校举办师训班、短训班,广泛吸取武术营养,大力拓宽学校民间武术教育的舞台。

4、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有武术特色的课程 (1)课程设置:

①全校所有班级,均开设必修课和必选课程。

②兴趣小组:在完成必修和必选课课时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特长类型的不同,分别开设美术、音乐、书法、体育特长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非特长学生的武术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发现和发展普通学生的武术特长。

③全校所有班级均开设活动课。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特长。

(2)课程开设的保障

学校所有班级,由学校统一制作课表并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师。以上所有课程的开设,均纳入学校相关考核中。学校确保以上方案的实施。

四、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武术教育特色创建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教师实践并进行监督。

2、责任到人,教师要严格制定并执行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教案、有总结。

3、加强师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创建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育理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高。

(1)成立领导小组

鼓励教师人人有计划,人人参与,及时总结。 (2)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武术特长。

积极为他们创设施展特长的平台;引入激励机制,发挥教师潜能。凡在武术教育第一线的专兼职教师,在职称评定、先进评比等方面给予优先;在经费安排上优先满足武术学科的需要,给武术学科教师以充分的观摩、教研时间;武术学科教师课外辅导都计入教学工作量。 (3)健全机构

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构筑起以科研处为龙头,教研组为依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武术教育。 (4)专兼并举,壮大武术教育队伍。

学校本着专兼并举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让部分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武术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武术教育骨干、多名兼职武术教师组成的武术教育师资队伍。

4、保证武术教育队伍的基本稳定、创建经费、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优化教学内外环境。

五、实施方法

1、学科渗透法

武术特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武术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要求,造就身心和谐发展,志向高远,品行高尚,性格优良,知识丰富,举止文明,体魄健美的人。

2、实践活动法

把武术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学校各项活动中,要求学生具有琴、棋、书、画、唱、舞等武术才能,促进学生的五育和谐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开展各种富有武术特色的活动,

3、可控性与开放性结合法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专长发展,提高学生武术素养的最优化条件,既要利用好学校内部的可控性教育条件,又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外部条件,使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武术素养全面提高,个性充分发展的最佳教育效果。

4、常规体现法

武术教育既需普及,又要提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抓好常规教学。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2)建立实践机构,落实参与教师。

(3)学习实施方案,进行人员分工,落实任务。

2、前期实施阶段

(1)选定武术教育教学对象。 (2)根据目标制定学生武术情况评价。

3、中期实施阶段

(1)根据目标进行落实,注意开展资料整理。 (2)对对象进行观察,跟踪调查,随时记录。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武术教育活动。 (4)实验组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5)对对象进行比较、测试、得出结论。

4、总结阶段

(1)汇总整理各阶段的成果资料,进行武术性教育成果总结性汇报活动。

(2)撰写总结报告。

(3)申报市级武术教育特色学校,准备相关材料。

七、组织机构:

为使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特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孟庆富

副组长:张拥卫 张卫华

成 员:李 靖 张鑫磊 张艳霞 及各班主任和有关教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

八、评价与保障

创建武术特色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循序渐进,并加强过程的监督、指导,对实验的每个阶段及时给予评价,以提高实效性。

1、在遵循科学性、指导性、激励性原则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评价。

2、组成指导小组,负责对过程的指导,并依据评价标准,对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2017年2月1日

第二篇:“南少林武术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颜波元

摘要:崇文尚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武术发展到今天,由于各地政府对武术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充分利用、挖掘武术文化资源,同时,武术家保守的传授方式使人们对习武望而生畏等,造成地方拳种逐渐失传。国家课改委在新课标中提出“三级管理”的宏观指导,更为体育课程的校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校以此为契机,确立“南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本课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时代的要求,挖掘南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拓展南拳教学内容,探索新时期南拳传授方式、途径,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借鉴,发展当代的武术教学。 关键词:南少林武术 校本课程 意义 实践 研究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名城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以“五祖拳”、“白鹤拳”为代表的南拳系拳术享誉海内外。加上泉州是著名的侨乡,早年大量泉州人移居海外,将泉州南少林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南少林武术由此成为泉州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1999年以来,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拳馆(社)的武术家纷纷踏来寻根探源、研习、交流、推广南少林武术。如今,南少林武术与南音、南戏、闽南建筑并称泉州四大闽南文化,蜚声海内外。但是,“南拳”作为地方拳种,普及程度低,特别是青少年知之甚少,武术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泉州武术界人士曾经想在中、小学推广“南拳”,普及“南拳”文化,但因为不了解学校体育改革情况,学校缺乏条件等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我校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南拳”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研究,把 “南拳”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计划。

开发“南拳”校本课程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能让学生经历文化体验,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在小学开设“南拳”课程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能较好地体现地方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

一、课题的实践意义

(一)本课题实验针对南拳的普及与推广,进行系统的综合实验,着力构建校园的南拳文化氛围,制定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武术课程中开拓一条新路,构建教学的新理念,推广武术教学方法。将南拳文化延伸入学生的生活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本课题的成果将完善和发展《南拳》课程,总结南少林武术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并进行推广。

(二)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课题试验中,学生通过在各种自然环境(酷热、寒冷、凉风)练习南拳。培养了学生自信、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等优良品质。

(三)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课题试验中,我们将研制南拳“三战八法操”安排为课间操和下午的体育活动课中,不但调动学生的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满足学生锻炼要求,还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教育方针。

二、南拳推广价值

(一)老少皆宜:南拳套路的创编是从三方面角度设计的:

1、依据学生各年段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及生长发育。

2、从武术健身角度、设计动作简单易学,动作难易度适宜,配上“哼”“哈杀”等喊声,使操生动有气势能体现学生,朝气蓬勃。

3、文化传统角度动作的设计,源于原汁原味的五祖拳,师生的练习,不仅学生受益,同时也促进教师的健康,利于教师文化传统的传播。

(二)南拳健身特色:

1、吐纳调息,在“三战”每招每式里呼吸的调节都很有讲究,在练习中吞吐有力“哼”“哈“洪亮,促进学生肺的活动,曾强肺活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如何增强肺活量。

2、增强体质。南拳特点是稳扎稳打,上肢固防攻打,下肢平稳,长期锻炼具有防身、强健体魄、振奋精神、延年益寿等功用。

(三)南拳具有观赏性与交流

南拳是闽南的传统文化,深受泉州人喜爱,我校“南拳”课题深入开展,操作科学、实效,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如课题启动仪式,参加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展示大会,第八届市运会开幕式等等,将我们的课题参与到社会体育中,同时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三、南少林武术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南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确立后,我们发现实施难度大,师资有限,专业知识有限,学校资源利用有限。没有现成的教材,制定的武术广播操,需要作曲配乐,动作设计也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在课题组面临重重困难之际,学校领导进行前瞻性的指导和宏观的安排,一方面,号召全校师生全力打造南拳校本课程,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借助市政府“南少林武术进校园”的东风,与泉州武术协会联合,实现武术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嫁接,使课题顺利地进行了创新性、实质性的研究。

(一)提高师资水平,创编教材,为课题奠定基础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中华武术讲究的是功底,强调的是精、气、神。为了能向学生传递南拳的真谛,课题组体育教师凭着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克服酷暑和家庭困难,利用暑假和双休日,三上南少林寺,拜师学艺。面对武僧严格的超强度训练,课题组教师克服伤痛,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在短时间内使自身的技术有了较高的提升,为课题实施提供保障。 南拳教材的创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直接关系着课题实施的成败。我校聘请泉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徐清辉老师为课题顾问,直接在徐老师的主持下研发教材。请中国音乐协会会员、泉州市原音乐协会主席,著名闽乐作曲家王鼎南先生为“三战八法”武术操创编音乐,让南拳操浸染浓浓的闽南乡土气息。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课题组教师齐心协力下,终于完成了纸质校本教材和电子教材的开发,为课题实验创造条件。

(二)做好宣传工作,为课题实施创设氛围

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而言是课程文化的重建,如果课题实施只是一部人在运作,那就失去课程的价值。学校领导前瞻性地看到这一点,果断地集结群体的力量与智慧,共同打造。如,精心组织了全校师生参加的课题动员大会,会中请徐清辉老师开设了南拳的专题讲座,请南少林寺武僧做了现场表演。再如,在市、区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举行了隆重的课题启动仪式,参加会议的来宾一百多人,市、区两级领导以及国际“五祖拳”协会负责人、各国的“五祖拳”协会主席、都应邀参加,泉州晚报及泉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到校采访,国际“五祖拳协会”的代表还做了精彩的武术表演。启动仪式不仅在校园里,在社会上也获得了重大反响,提高了南拳校本课程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学生心中播洒兴趣的种子,使学南拳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三)巧设平台,开展实践活动,使课题实验得到升华。

现代教育认为给学生多大舞台,他就跳出多美的舞蹈,课题的实验给师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课题的内涵也在平台中得到积累、拓展和提升。

1、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每周开设一节南拳校本课程,让学生能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教师一点一滴地将南拳文化灌溉到学生的心田,将南拳文化的种子播撒于孩子们的心中。

2、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心动促行动,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南拳文化。我们真正把南拳作为文化来开发,开展了“南拳征文征画征集感言活动”“我与南拳”演讲比赛,校年段教师比武汇演,各年段学生南拳比赛等,创设了浓郁的南拳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积极创设了师生与其它国家南拳选手交流的平台,在各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中雄健的“武”姿,和谐的节奏和振奋激扬的音乐,令师生们真切的触摸到南拳文化的脉博,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南拳文化气息弥漫到校园的每寸土地上。我们借中央电视台5套到泉州拍摄南少林专辑为契机,加紧练功比武,师生的飒爽英姿荣登CCTV荧屏,在校园中掀起了学南拳的热潮,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四)链接生活,拓宽练习渠道,培养自主锻炼的品质

在实验中,我们认识到教师不应是“授之于鱼”,当辛劳而收效甚微的老师,而应是“授之于渔”,教导孩子拥有健康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健康观念。我们让学生将南拳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在家里练习时给父母亲戚作表演,教父母学南拳,使南拳成了家庭成员交流的纽带,在社会、家庭刮起南拳风,增进家庭生活的和谐。我们树立以“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服务,拓展和引导学生练习和学习的领域和空间,丰富学生自学成才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许多同学主动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武术方面的书籍,与武术有关的书籍名列校园流行书籍排行榜的前列。

(五)优化教学,发扬创新精神

课题实施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它是师生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正确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生成过程。实验教师进行以下几点创新教法的探索:

1、实验教师将南拳动作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玩中学会动作,在自由切磋中增进对武术动作运用要领的感悟,激活学生创编动作的智慧和热情,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如:创设一个游戏情境,用三个相克的动作进行比赛。

2、实验教师将南拳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儿歌化,让学生更快掌握动作要领。如“掀手冲拳我们都是好朋友,左臂抡一抡,比比手臂粗,右出拳,左出拳,大家一样粗,放下手臂排排队”等。

3、实验教师将武德教育融到课堂中,将武德教育以小笑话或故事形式表现出来,引发学生对学习武术目的的思考,开展小辩论会,使学生在欢笑中学会武德,在讨论中明白事理。

(六)科学实施试验,实事求是的印证。

在实验初,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采集数据分析。评析课题实施前的情况。通过阶段的试验,再次采集数据和调查,进行对比,达到课题的预期目标和要求,收到良好的试验效果。

经过实践证明“南拳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实验,符合国家《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弘扬民族文化的要求,符合体育课程“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目标要求,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健康生活一辈子”。是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能较好地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南拳校本课程必将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⑴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⑵张兴.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育论文.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5年版 ⑶小学体育教学实用手册.中国体育学校杂志社,2002年增刊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邮编:362000 工作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15905999719

“南少林武术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颜波元

第三篇:武术进校园总结大全

半阴坡小学武术进校园工作小结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民健身条例》,不断完善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学校品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我校坚持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现就近一年来学校在加强武术进校园活动方面总结如下:

一、中华少年武术进校园,培育体育特色项目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武术文化,我校将中华武术引进校园作为体育特色项目来培育。学校成立了由罗彦军校长为组长,赵成安为副组长,体育教师为成员的武术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落实。并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体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确保了体育特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组建中华武术兴趣班,传承武术文化,定期开展训练

我校以“全面铺开,建设活泼、健康、向上的学校体育”为宗旨,积极开展校园体育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各班挑选功底较好的学生,组建了学校武术兴趣班,每周利用每周

二、四下午课外活动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三、结合体育课、课外活动课渗透武术特色项目

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课上,因地制异的引入中华武术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为保证“中华武术进校园”落到实处,我校采取了分步教学,以点带面,以比赛评先为激励措施的多项办法。先派体育老师参加渭源县中华武术进校园的培训,再由体育教师培训其他老师,然后由班主任、任课老师配合体育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工作。并且要求内容统一,动作规范,套路娴熟,精神面貌好。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多种方法并举:方法上,先研究备课后实施教学;层次上,先教高年级后教低年级;动作上,先分解练后综合练;措施上,先分班组练后进行班级和全校比赛。同时将学校的课间操全部改成中华武术操。做天天练天天做,使中华武术进校园正常化、常态化。

渭源县会川镇半阴坡小学

2014.9.23

附:学校武术比赛图片

第四篇:武术进校园红头文件

武术进校园红头文件;武术字〔2014〕269号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全国武术之乡落实 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指导意见

各武术之乡: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武术字2014176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武术之乡段位制推广工作,全面推动武术之乡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六进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各武术之乡要把《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列为的重要工作。充分展示武术段位制在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在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各武术之乡要结合全国武术之乡管理办法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各项规定,按照十年规划要求,加强对本地区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战略设计和系统部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段位制发展格局。

三、各武术之乡要把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纳入大群体工作的格局之中,切实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工作三纳入(纳入政府规划、纳入考核、纳入财政预算),使武术段位制成为武术之乡全民健身的重要选项。

四、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的组织建设。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建立一套机制健全,执行有效的管理系统。

五、各武术之乡要充分发挥各级武术协会和武术组织的作用。加强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骨干队伍的培训,培训数量不少于100人,建立一支能够满足武术段位制工作需要的指导员和考评员队伍。

六、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的考段培训与考评工作。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好各种类型的武术段位制培训和考评活动,全年不少于5次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人数不少于2000人,考取段位的人数不少于1000人。

七、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考试点的建设。要根据本地区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习武者身边建立不少于5个分布合理、设施完备、考评规范的武术段位制考试点,以满足广大武术习练者考取武术段位的需要。

八、各武术之乡要鼓励和支持武术习练者参加全国和省级武术比赛及武术段位制考评活动,加强交流,促进本地区武术水平的提高。

九、各武术之乡试点单位要严格按规定要求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拨的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的补助经费和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加强管理、专款(专物)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十、各武术之乡要加强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网络和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有关方面及全社会的认知、认同感,使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形成广泛共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十一、各武术之乡试点单位要按照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的进度和要求,认真做好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要积极探索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14年7月11日

第五篇:武术进校园活动推行总结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武术的不断推广发展,武术已成为了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相体育运动。它具有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人们正直的思想品质。同时武术也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武术也渐渐进入了校园里。但是很多学校的武术教学开课率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更不理想,几乎为零。如何通过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当务之急。

学生普遍认为武术学习太单调,即使学会了忘得也快,因而往往缺乏兴趣。所以 ,要上好武术课,应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我总结了武术教学的几个步骤来叫学生 更好的学习,使之对武术产生兴趣。

一、在武术教学中注重武德的教育

为人的跟本在于“德为先”,所以在进行武术教学过程中武德教育是必须要有的。继承传统武

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 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 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 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术,刻苦练功, 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 献。使我们的孩子德才兼备。教师可以再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关武术的小故事,如:岳父、霍元甲大刀王五等一些武术名族英雄的故事,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从中学习其优良的 品质。

二、在教学中加强实际运用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自己所教的套路,把武术变得单调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武术非常的枯燥。 为此我们应该在教授套路的过程中,应该穿插实际运用的教学,叫学生更好的认识武术,从中学到武术的精华,理解武术并不是枯燥的,它可以无穷的变化,它很巧妙。例如:我在进行太极拳的教学中把实际运用和太极拳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明白了以巧破千金,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记得更加牢固了。

三.要遵的教学规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教一些简单的手型、手法、步型,简单的动作组合,使学生一学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克服“不好学”“学不会”的心理。教学生对武术不在有抵触。

然后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首先要培养体育骨干,就是要有目的地挑选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养,以使他们提前学会教材 ,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有效地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信息教学法:利用电脑和录象带进行教学内容演示。将多媒体教作为武术课的辅助手段,是改进武术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除了采用以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 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从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和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

四、不局限于课内教学,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体育课上还可以通过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兴 趣来促进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体育锻炼而武术由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是农村学校在课外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一项不错的选择。因此在课外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的关键。

利用早操或课间操的时间进行武术项目的推广,是学校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以外进行武术锻炼,早操或课间操的练习是每天都要进行的,这就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能使学生长期在武术氛围的熏陶中对武术产生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组建武术兴趣小组,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结合起来,以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在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进行武术表演展示,激他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使其加入到武术兴趣小组中来,促进武术项目在课外活动的推广。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比,它的活动内容不拘于教材,更具吸引力。在武术教学内容里,仍简单化的套路进行教学如“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等。而课外活动时老师就可以介绍些防身术、擒拿术、拳击和散打等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武术的不同需求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课堂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总之,我们作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认识,对于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跆拳道和空手道等国外体育项目。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教材内容有待改进,教学模式过于老套,在中小学的开展很不乐观。为此我们身为体育工作者应共同努力 ,在借鉴跆拳道和空手道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推广模式,我们的武术比它们更精彩,总会有喜欢的一种且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这两个关键环节,让学生普遍喜欢上武术。让我们共武术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 ,还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蒲川中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教学活动总结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又称国术或武艺,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等作用。随着武术的不断推广发展,武术已成为了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相体育运动。它具有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人们正直的思想品质。同时武术也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武术也渐渐进入了校园里。但是很多学校的武术教学开课率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更不理想,几乎为零。如何通过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当务之急。

学生普遍认为武术学习太单调,即使学会了忘得也快,因而往往缺乏兴趣。所以,要上好武术课,应培养红宫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曾庆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我总结了武术教学的几个步骤来叫学生更好的学习,使之对武术产生兴趣。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县体育运动中心于2014年3月24日至4月3日对151所中小学相关教师进行了“武术进校园”培训。

我校也进行了武术教学,因为学生现在这个年龄段学习武术是很合适的。初中的学生,正在学习长拳这一项武术内容,在他们看来,武术“挺有意思,挺好玩”。我们学校学习武术的同时,注重武德教育 “武”是干戈军旅之事;“德”指道德、品德。拳论讲:“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浇花浇根,教心。听其言,可知其行;观其拳,可知其德;武术中武德居首也。 学习武术会不会助长学生的打架之风呢?针对这一疑问学校除了让学生习武之外,还开设了武德课,让同学们明白习武要讲德,而不是为了打架。蒲川中学的武德教育主要涵盖高武德、正武旨、严武纪、良武风等十方面内容,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武德知识和武术礼仪教育,让学生在习武的同时懂得武术教学中的礼节和武术竞赛礼仪。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对学生进行武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校师生改变了以往的问候方式,行抱拳礼。抱拳礼是武术礼仪的一种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抱拳礼有着特殊的含义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将武术扩展到校外 形成社区文化特色蒲川中学的学生们都说学习武术之后,身体变强健了,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意志,做事情能坚持做到有始有终,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身体强壮了,精神状态自然就好了,教学劲头更足了。 201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庆六一活动,蒲川中学武术队的学生参加了武术展演展演,扎实的武术功底,高昂的精神面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赞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曾经说,“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国强种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还是弘扬中华民族化与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蒲川中学在“以武尚德,文武馨德”发展之路上的种种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句话的写照。

学习武术的目的是

1、培养孩子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树立正确的武术观;激活孩子的潜质,落实素质教育,使他们在武术学习中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丰富生活,增进友谊,进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张扬。

2、培养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得以强身健体之攻效;培养心理健康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技能来调节自我情绪,增强自信心。

3、社会适应性目标:学会获取武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和谐的交际关系,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武术道德,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点。作为我国本土的体育项目我有必要大力的开展武术教学,这不仅是出于对教学对象自身的考虑,也是延续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武术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认识,对于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武术。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教材内容有待改进,教学模式过于老套,在中小学的开展很不乐观。为此我们身为体育工作者应共同努力 ,在借鉴武术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推广模式,我们的武术比它们更精彩,总会有喜欢的一种且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普遍喜欢上武术。让我们共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上一篇:为什么要搞好民族团结下一篇: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