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筹划方法

2024-05-03

税率筹划方法(通用6篇)

篇1:税率筹划方法

【T3】国家税率大改!两步教你掌握T3税率批量调整的秘笈!

最近政策不断出台,就拿前几日增值税下调来说,对纳税人绝对是利好消息,不过可苦了会计人,且不说各项税负要重新记,使用的T3软件里的税率还得重新调整,提前改吧,实际业务还得按旧的来,不提前改吧,等到新政实施,上万种存货一个一个手工修改,真的要改哭了(存货中有税率项),耽误了做账还要被老板骂,恐怕5月份真正要过劳动节了。

各位看官,还记得前几天服宝发的这篇文章吗?《【T3】批量修改存货档案?还有这功能?》,里面的“T3存货属性批量修改”就弥补了批改的功能,并且就在政策颁布的这几天,攻城狮们紧急加班加点更新了【税率】的批量修改功能,也就是说,T3软件中也能批量修改存货增值税税率了!曾经需要耗费两天的时间,如今一分钟就轻松解决!

只需要简单两步!

第一步:打开“T3存货属性批量修改”,根据要修改的税率筛选存货范围。

第二步:填写修改后的税率值,轻轻一点确定,大功告成!就是这么简单!

(温馨提醒:对于增值税税率下调,除了批量修改存货税率,还需要在【采购】-【采购业务范围设置】,在【业务控制】页签下修改【专用发票默认税率】。)除了存货税率,“T3存货属性批量修改”的修改范围几乎涵盖所有存货属性。比如每个季度企业会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存货的最低售价、参考售价,又比如旺季淡季企业对存货的最高、最低库存数量要求不一样,要做调整;再比如刚导入了一批存货,发现销售属性忘记勾了;当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再一个一个手工调整,恐怕是两三天都不够,而使用这个工具,至少提高了90%的效率!

T6相关税率调整方法

步骤一:

修改采购单据带出的默认税率

1、依次点击【采购管理】-【设置】-【其他设置】-【采购选项】,在【公共及参照控制】页签下修改【专用发票默认税率】的值;

2、检查【业务及权限控制】页签下的【订单到货单发票单价录入方式】,此处需要选择【手工录入】哟。因为只有选择的是【手工录入】,才能将表头的税率自动带到表体中。否则,就会出现表头税率是新修改的、但是表体税率还是之前的。

3、全部修改完成之后,再录入采购单据时就会自动带出最新的税率啦!

步骤二:

修改销售单据带出的默认税率

1、依次点击【基础档案】-【存货】-【存货档案】,点击【批改】按钮;

2、在【存货档案批量修改】的界面中:【修改项目】选择【税率】,【修改内容】中输入正确的税率值,最后点击右下方的【修改】按钮即可全部修改成功。

3、此时,再去做销售单据的录入,表头、表体的税率会自动带出修改后的税率。

温馨提示:目前T6软件中,新增的存货档案税率默认为17%,所以需要自己手工修改哟!

T+软件税率调整如何应对

步骤一:

首先,需要先修改往来单位中的税率,此处可用“批量修改”的功能,一步到位!

依次点击【基础设置】-【基本信息】-【往来单位】-【批量修改】

在【往来单位批量修改】的界面:建议选择【修改查询出来的所有项】,【修改项】选择【税率%】,【修改值】输入正确的税率值。

修改完成之后记得检查一下 步骤二:

修改完往来单位的税率之后,接下来需要修改存货档案中的税率。

依次点击【基础设置】-【基本信息】-【存货】-【批量修改】

在【存货批量修改】的界面:建议选择【修改查询出来的所有项】,【修改项】选择【税率%】,【修改值】输入正确的税率值。

同样的,修改完成之后记得检查一下

这两步修改完之后,就大功告成啦!接下来到了检验的阶段了~

咱们可以随便做个单据试试看!

看完操作步骤之后,有的小伙伴是不是还有些些的小疑惑呢? 比如:

1、为什么既要修改往来单位的税率,又要修改存货中的税率呢?我只修改其中一个不行吗?

2、【系统管理】-【基本信息】里面的【税率】又有什么作用呢?新增的往来单位、存货的税率怎么办?

1、往来单位中的税率是带入到单据表头中的,而存货档案中的税率是带入到单据表体明细中。假设,往来单位中的税率已修改为16%、但是存货中的税率未修改仍为17%,那么录入单据时如果先选择表体存货,带出来的将会是17%的税率哟!

2、【系统管理】-【基本信息】中的【税率】,影响的就是新增基础档案的税率!也就是说,您想要新增的往来单位、存货的税率自动带出16%,那就到这里来修改就可以啦!

用友U8针对税率调整政策的应对方案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 财税〔2018〕32号》政策解读如下: 1.2018年5月1日开始施行。

2.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17%的税率降低为16%。

3.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及农产品等货物行业增值税11%的税率降低为10%。4.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认定标准由原来的50万和80万调整为500万;已申请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5.部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网企业等特定企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税款予以退还。6.原适用17%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7%的出口货物,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6%。原适用11%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1%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0%。外贸企业2018年7月31日前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

针对税率调整政策,用友U8软件中需要对进项税税率、销项税税率等进行批量调整。软件中操作如下:

一、存货税率批量调整

需要将存货档案中进项税率和销项税率批量调整为16。

Step1:点击【批改】按钮,选择批改项目【进项税率】和【销项税率】。

Step2:点击【项目选择】按钮,可以增加调整的范围条件,选择了范围条件,点击【条件加入】,添加条件加入范围。

Step3:勾选存货范围,点击【执行】按钮,执行调整结果。

最终调整结果如下:

二、新增存货税率调整

针对新增存货,需要在选项中设置税率默认值为16。

Step1:打开存货档案,点击【选项】按钮,修改默认值销项税税率、进项税税率。

三、产品特殊调整

用友U8产品支持多样化自动带价,用户因业务需求不同模块设置了不同自动带价时,税率根据带价方式取不同税率,按采购模块和销售模块做如下分类:

1、采购模块单据税率自动取值逻辑:

a.单据表头税率:采购单据表头税率是根据采购管理-设置-选项-公共及参照控制-单据默认税率自动带出的,直接将【单据默认税率】改成16即可。

b.单据表体税率:采购单据表体税率是根据采购管理-设置-选项-业务及权限控制-订单/到货单/发票单价录入方式带出的,如下图:

i)选择【手工录入】:自动取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中的税率。(产品默认供应商税率为空,若设置优先带供应商税率)

优先级:供应商档案税率 > 存货档案税率

ii)选择【取自供应商存货价格表价格】:自动取供应商存货价格表/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中的税率。优先级:供应商存货价格表税率 >供应商档案税率 > 存货档案税率

iii)选择【最新价格】:取相应单据上一张单据税率,需要手工填制一张最新单据,税率输入为16%,后续再操作则会自动带出新税率。

相关操作:

1)批量调整供应商档案税率

Step1:打开供应商档案,点击【批改】按钮,修改税率,点击确定直接修改完成。

2)批量调整供应商存货价格表税率

Step1:打开供应商存货价格表,点击【修改】按钮,勾选需要调整的价格表。

Step2:点击【批改】按钮,录入修改项目税率,录入调整后的税率,点击【确定】执行完成。

修改后结果如下:

2、销售模块单据税率自动取值逻辑:

a.单据表头税率:销售单据表头税率根据表体第一行税率自动带出。无需调整。

b.单据表体税率:销售单据表体税率默认取客户档案/存货档案税率。(产品默认客户税率为空,若设置优先带客户税率)

优先级:客户档案税率 > 存货档案税率

相关操作:

批量调整客户档案税率。

Step1:打开客户档案,点击【批改】按钮,修改税率,点击确定直接修改完成。

四、外贸企业税率调整

企业为外贸企业,U8产品启用进出口管理模块时,税率根据海关编码中的税率自动带出。具体调整如下:

Step1:打开出口管理,设置-海关编码,点击【修改】,修改海关编码中的出口税率及出口退税税率。海关档案不支持批改。

设置效果如下:增加出口订单,表体中录入海关编码,自动带出税率。

五、其它注意事项

问题:发票开票在2018年5月1日之后,发票的开票税率是16%税率,但是之前录入的订单是17%税率,参照之前单据自动带17%税率,怎么批量调整?

方案:正常参照之前单据,然后点击【批改】,录入批改项目税率,点击确定批量调整即可。

采购发票调整方式同销售发票

税改前的专票5月1日后能否抵扣?能否补开?作废如何开票?

1.问:2018年5月1日之后取得的5月1日之前开具的税率为17%、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认证吗?

答:只要在规定的认证期限内(开具之日起360内)认证即可。

附福建国税:取得17%或11%专票,不是必须要在5月1日前认证,才能抵扣17%或11%的增值税额,只要在自开具之日起360日内认证或登录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进行确认,都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2.购买货物,在5月1日前,取得17%税率专票,按规定抵扣了,5月1日后销售(一般计税方法),还能适用16%税率吗?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所有适用17%都调整为16%,购买货物,在5月1日前取得17%税率专票,5月1日后销售(一般计税方法)也适用16%税率。

不要感觉“占便宜”了,没有!因为销售方开17%,其已经缴纳17%的增值税额,没有“占便宜”。

3.所有的17%/11%税率都调整为16%/10%

财税〔2018〕32号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就是说,原来所有适用原适用17%税率的都调整为16%、所有原适用11%税率的都调整为10%。

再者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跟所谓的行业无直接关系,增值税税率跟企业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具体业务行为有关,比如:制造业销售货物适用税率17%(16%),出租房屋适用税率11%(10%)、转让商标适用税率6%,只是通俗的大家认为制造业增值税主要适用税率17%。

换句话说,只要涉及到税率17%/11%,不论哪个行业都降为16%/10%。

4.征收率5%/3%未调整

(1)税率:一般纳税人按规定采用一般计税方法下所适用的增值税征收比率,或境内的购买方为境外单位和个人扣缴增值税的,按照适用税率扣缴增值税。

(2)征收率:增值税纳税人按规定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下所适用的增值税征收比率,包括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3)预征率:目前主要针对不动产和建筑行业采用预征办法,主要有5%、3%和2%的档次 财税〔2018〕32号文件,只是规定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没有涉及到征收率和预征率的调整,比如一般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租赁满足简易计税方法条件选择简易计税方法,适用征收率5%,2018年5月1日后征收率还是5%。

至于预征率是否调整,由于不动产和建筑服务适用税率11%调整10%,会不会涉及预征率调整,要看后面是否有具体补充文件。

5.2018年5月1日前在申报时按照17%/11%税率填入“未开具发票”栏。5月1日以后,购货方举报未开具发票,该单位接受处罚后需补开具发票,问开票税率应是多少?如何申报?

答:开具17%/11%税率的发票。申报时,可将“未开具发票”冲减后,按照17%/11%税率申报。

6.调整增值税税率后,对于2018年5月1日前已开具17%/11%的发票,在5月1日后发生开票有误冲红重开、销售退回、作废重开的情况,应按照什么税率开具?

答:在2018年5月1日后发生开票有误冲红重开、销售退回、作废重开的情况,应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所适用的税率开具发票,即对于2018年5月1日前发生的业务,应按照17%/11%税率开具发票。

7.2018年4月30日之前发生的业务,5月1日之后怎么开票?

答:2018年4月30日以前已申报确认销售(纳税义务发生)尚未开票的,仍可按17%/11%税率开具增值税发票,其余按16%/10%税率开具增值税发票。

申明:参考13%减并税率为11%的各地税务机关实务操作,如出新总局公告或者新文件,以新文件为准。8.2018年5月1日后对原税率发票红冲后重新开具,适用什么税率?

答:应按照原税率开具。

9.2018年5月1日后前开具免税的农产品普票,7月20日才取得,是否仍然按扣除率11%扣除?

答:应按照原规定进行扣除。即按票面上注明的金额*11%填入附表二第6栏,如果满足加计扣除再按票面上注明的金额*2%填入附表二第8a栏。

10.问:2018年5月1日前未开具发票,调整税率后再开具发票,适用什么税率?

答:应当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适用税率。纳税义务发生在5月1日前的,适用17%、11%的税率;纳税义务发生在5月1日后的,适用16%、10%的税率。

举个例子:B公司于2018年4月3日向C公司(一般纳税人)采购一批货物(原适用税率为17%)并预付了货款,C公司于2018年5月13日发货。则C公司应当货物发出的当天,开具16%税率的增值税发票给B公司。若C公司采取的是直接收款的方式并于4月3日收讫销售款项,则C公司即使是5月1日之后补开发票,也应当按17%税率开具。

提醒:属于增值税相关规定的政策,同时依据也是财税或者总局公告,也就是说全国通用!

篇2:税率筹划方法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现在减按10%的税率征收。 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篇3:税率筹划方法

(一) 国有企业性质与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 国有企业指政府拥有的或以某种方式和途径控制的经济实体。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通常可以用做政府达成经济干预目标的手段, 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控制关键产业、平衡经济结构、稳定经济运行等。我国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有企业被赋予特殊属性, 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还是政府参与经济的手段。作为我国企业组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公司制改革后的国有企业广泛分布在竞争性、盈利性领域, 它们在培育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就业岗位、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有性”和“公司性”的双重属性下, 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经济目标和经济目标, 即一方面代表政府关注公众利益, 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经营所得, 为政府获取稳定的财政收入。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国有企业, 实现经济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向政府 (股东) 上缴红利, 而非经济目标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 (沈志渔等, 2008) 。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和经济目标总是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 (黄速建、余菁, 2006) , 但“国有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的实现是为非经济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刘玲 (2007) 、朱林兴 (2007) 、沈志渔等 (2008) 等学者均认为国有企业应当承担比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或义务。

(二)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提出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管《指导意见》仅涉及中央企业, 但由于中央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如直接由中央企业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就接近300家, 《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条款中, 《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 及时足额纳税。将“依法纳税”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的观点, 同样出现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如李玉平、吴晓娟和纪元 (2009) 、乔明哲 (2010) 等认为“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是国有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属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责任范畴。彭建国 (2010) 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纳税贡献, 包括纳税意识、纳税行为、纳税数量等, 不能偷税漏税。强调国有企业的纳税责任是与国有企业的性质相吻合的, “国有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属性是公益性 (王丹, 2010) , 而税收是政府社会公益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 一般认为, 国有企业在纳税义务履行上要起表率带头作用, 实务中许多国有企业所缴纳的税费远高于一般企业 (闫敬, 2007) , 部分国有企业税务筹划意识淡薄。

二、国有企业税务筹划与社会责任关系

(一) 税务筹划的经济学解释

企业税务筹划无论在微观还是在宏观层面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后果。就微观而言,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为达到节税的目的而制定的科学的节税规划, 即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而获得的节税收益 (徐信艳, 2008) 。企业因税务筹划减轻税负, 不仅能够改变成本函数, 增加税后利润, 而且能够促使供求曲线右移, 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 进一步降低均衡价格和扩大均衡产量, 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 由于税务筹划带来的均衡价格的下降, 降低了因政府征税带来的消费者剩余损失,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从中得益。就宏观而言,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 政府通过给予企业不同的税务筹划权力使宏观调控发生效力。在竞争性市场上, 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 从而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方面, 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 削弱了其支付能力, 从而改变其经济决策;另一方面, 纳税人用非征税活动或低征税活动代替征税或高征税活动, 政府借此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 (李嘉明, 2001) 。例如, 政府对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的产品征税, 对新技术、市场待培育的产品免税, 企业税务筹划的结果是以新产品代替老产品, 推进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如政府对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实行差异税率, 税务筹划带来的地区替代效应将经济资源引向开发落后地区, 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 国有企业税务筹划与社会责任关系

虽然作为一种既能促进微观企业价值增长, 又能实现政府宏观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税务筹划在市场经济中被广泛使用, 但国有企业是否应该进行税务筹划, 在学界仍存在相大当的争议。反对税务筹划的观点主要基于国有企业的“国有性”, 不少人认为国有企业的红利和税收均上缴国家, 税务筹划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且国有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是及时足额纳税, 税务筹划行为可能会与其相悖。笔者支持国有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认为这与国有企业目标的实现、责任的履行不矛盾。从经济责任的角度而言, 税务筹划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成本, 加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了企业价值, 进而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上缴红利的增加;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而言, 一方面尽管税务筹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期税额, 但有利于国有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 只要企业发展了, 税源自然会增加, 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剪继志, 2009) , 税务筹划在涵养税源、培育税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随着公司制改革及改制上市工作的加快推进, 国有股东主营业务和资产日益向所控股的上市公司集中, 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占了上市公司数量上的相当大的部分。在这些公司中, 国家作为控股股东 (包括作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 还应当承担起对中小股东的社会责任。对股东, 特别是中小股东的社会责任被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中国企业所忽略。徐尚昆、杨汝岱 (2007) 对来自12个省市的630位企业管理者进行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开放式调查, 发现管理者主要关注社会责任的九个维度, 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客户导向、以人为本和公益事业等中西方共有的维度, 但没有“股东权益”和“平等”这两个西方普遍认同的维度。在上市公司每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 “对股东的责任”大多仅限于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股利政策的合理公平性, 很少提及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上的举措。以税务筹划为例, 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合法、合理的规范, 能够提高税后利润和资本市场对企业股票的估价, 由于红利多少和股价高低与中小股东的利益直接相关, 税务筹划行为实际上体现了国有企业对中小股东履行的社会责任。

三、国有企业税务筹划比较分析

(一) 国有企业适用税率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12月31日, 在我国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共1657家, 其中国有上市公司 (含国家控股和国家参股的公司) 为658家。尽管国有上市公司的数量只占上市公司总数量的39.7%, 但总收入和总资产分别占上市公司总量的54.9%和48.2%, 国有上市公司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和实际税率进行比较, 本文删除了净利润为负值, 或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值, 或在2008年和2009年间股票停牌不交易, 或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 最终获得1530个非平衡面板数据样本, 其中2008年有726家, 2009年有804家。根据“是否拥有国有股权”的标准, 笔者将1530个样本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个大类, 再根据“实际控制人是否政府 (或政府机关) ”将国有上市公司划分为国有控制和国有非控制两个类别, 同时按“董事长或总经理是否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或以人大、政协代表身份参政”的标准将非国有上市公司划分为非国有有政治联系和非国有无政治联系两个类别。样本公司的适用税率指样本公司在样本期内执行的所得税税率 (有别于子公司税率) , 该指标数据由笔者从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年度报告的附注中手工收集得到。表 (1) 显示了不同类别上市公司的适用税率的均值差异的T检验结果。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最高法定税率是25%, 适用税率与最高法定税率的差异体现了公司的税率优惠程度, 适用税率越低, 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由表 (1) 可见, 国有上市公司的适用税率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要高, 且差异显著, 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与非国有且无政治联系公司的均值对比。该结果反映非国有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且这种税收优惠程度差异在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无政治联系公司间最为明显。换言之, 国有企业可能因其“国有性”, 在争取税率优惠上的积极性低于其它非国有企业。此外, 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非控股公司的适用税率无明显差异, 说明政府拥有控制权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税率优惠。

注:*, **和***分别表示均值差异在0.1, 0.05和0.01水平显著。

(二) 国有企业实际税率比较分析

实际税率不同于适用税率, 它不仅考虑了税率优惠, 还包括税前扣除项目 (税基) 和税额的优惠, 综合反映了企业真正的所得税税负 (吴文锋等, 2009) 。由于不同企业的税务筹划水平不同, 实际税率偏离适用税率的程度也不同, 从实际税率偏离适用税率的大小, 可以判断企业的税务筹划水平。根据我国在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本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实际税率:ETR= (TE-DTE) / (PTI+DV-PBD-FTIP-FVP) …… (1) 。其中:ETR表示实际税率, TE表示所得税费用, DTE表示递延所得税费用, PTI为税前利润总额, DV为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PBD为可抵扣的坏账准备, FTIP为可免 (扣) 税的投资收益项目, FVP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表 (2) 可见, 实际税率最高的是国有控股公司, 为21.04%;实际税率最低的是非国有且无政治联系的上市公司, 为18.62%。从整体上看, 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为20.84%, 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18.89%, 而且在五个组别中, 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无政治联系公司的实际税率的差异最大, 但国有控制和非控制公司的实际税率差异不显著。表 (3) 显示了同一类别上市公司的适用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均值比较结果。在所有类别中, 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都比适用税率高, 这是因为样本公司的适用税率一般指母公司的主营业务税率, 而实际税率指上市公司整体 (含母公司和子公司) 的实际所得税负担。为了扶持上市公司, 许多地区政府给予母公司主营业务税率上的优惠, 但母公司其它业务税率可能高于主营业务税率, 子公司税率也可能高于母公司税率, 从实际税率高于适用税率的程度和显著性, 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通过业务和组织整合进行税务筹划的能力。在六个类别中, 只有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控制公司的实际税率显著高于适用税率, 说明国有公司和国有控制公司可能忽略了使用经营策略来进行合理节税。综合而言, 表 (2) 和表 (3) 的结果反映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税务筹划水平普遍较非国有上市公司低, 特别较非国有无政治联系的公司低, 但政府控股与否不影响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水平。

注:*, **和***分别表示均值差异在0.1, 0.05和0.01水平显著。

注:*, **和***分别表示均值差异在0.1, 0.05和0.01水平显著。

四、结论

篇4:出版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法探讨

一、适用税率筹划

所得税税率是国家法定的,但对于同一个行业,企业会由于业务性质、所在地区、规模大小的不同而导致税率有所差别。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率有四档:基准税率25%和三档优惠税率。税率筹划的思路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争取适用低档税率;不满足条件的,创造条件以满足优惠税率的标准。税率筹划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针对处于文化转企改制时期的文化事业单位为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第34号),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该政策是对处于转制时期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的最大、最直接的税收优惠,但只有5年的时间,进行税务筹划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拟进行转企改制的经营性出版事业单位应尽快转制为企业,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一项优惠政策。

(二)适用于出版行业的产业优惠政策近年来,出版行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密不可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的出版和发行形式,成为出版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鼓励出版企业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第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件),其中规定: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相关领域内,符合国家高科技企业认定办法的,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出版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税收优惠时,首先要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其次要提供企业的研发费用和支出账目、产品(服务)收入的审计报告,以及知识技术证书、新技术的证明文件等。相关的报告要经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值得注意的是,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必须在未来3年中进行年检,如果年检不合格则会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就会失去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待遇。因此,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出版企业,在取得新技术,新产品时要及时向科技主管部门报备立项,形成研发成果归档,以保证出版企业顺利地持续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三)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出版企业新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免征”。 企业所得税为中央与地方共同分享,自2003年起,中央与地方政府所得税收入分享比例为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因此,处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可以减免属于地方分享的40%的所得税,减免权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所在的人民政府。此项优惠政策还可以与新税法中“在我国境内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居民企业,应当汇总纳税”的规定相结合,进行税务筹划。例如,对于总机构在西部民族地区外,分支机构在西部民族地区且经营业务良好的,可以考虑将分支机构设立为子公司,使子公司享受此项优惠;而对于总机构在民族地区,需要在民族地区外设分支机构的,就要选择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使分公司与总公司合并纳税,以享受上述优惠政策,从而减轻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纳税负担。

二、收入筹划

税法规定的收入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从是否纳税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出版企业日常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编辑出版收入和出版物销售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期实现的收入应在当期确认,并结转相关成本。对收入筹划的思路是,区分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延期纳税,合法合理的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一)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不纳入应税收入,具体是指财政拨款、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收入。对于转制改革时期的出版企业,不征税收入的优惠比较特殊。例如在《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 第24号)中就有以下规定: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收入和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收入,不计入其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出版企业应仔细甄别哪些收入属于不应税收入,进行专户管理并按规定使用。

(二)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指的是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纳税的收入,具体指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等。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必定会在生产经营中涉及筹资、投资等金融活动,利用金融活动也可以达到对所得税进行筹划的目的。出版企业对外投资时,可以考虑选择符合条件的股票、债券直接投资,也可以选择国债投资,如企业可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国债,国债产生的利息收入可以免收所得税,从而增加免税收入。

(三)延期纳税延期纳税并不是当期实现的收入推迟确认,而是通过业务安排达到推迟实现收入的目的。例如發生的年底的大笔收入事项,可以通过推迟销售事项的发生,将应纳税额推迟到下期,获得资金的占用时间,从而增加节税收益。

三、税前列支费用筹划

税前列支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和亏损。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利用税前列支费用进行税务筹划,是出版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重点,其筹划的空间非常大。

(一)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与旧制度不同的是,新制度并没有严格区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对于业务招待费,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筹划思路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据实扣除费用的额度,对于有据实扣除限额的费用应该用足标准,直到规定的上限。 首先,出版企业可以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在整个公司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费用扣除的收入基数,从而增加扣除的限额;其次,也可以通过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会务费、差旅费,使会务费和差旅费不计入业务招待费,最大程度地加大扣除费用的额度,从而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但是不能故意将业务招待费计入会务费和差旅费,否则属于偷税,造成税务筹划的失败;再次,出版企业可以通过事先筹划,将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直接进行合理地转换,这种做法的前提是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两种费用一高一低时,通过对出版企业事务的安排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二)损失出版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损失的发生,比如固定资产盘亏、出版物因滞销导致的库存积压,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发生不利于出版企业的发展。而为帮助出版行业顺利度过转制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31号文件中规定:“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包括出版当年,下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 出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根据上述条款扣除呆滞出版物造成的损失,但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年度处置的,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一般而言,呆滞物应在年末处理,即要将损失留到年末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才能取得节税收益。另外,企业在处理库存呆滞出版物时,应注意把握是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所得税方面,如果确认为非正常损失,则要按照财产损失申报的相关规定,在规定日期之前向税务机关进行报批。

参考文献:

[1]王春如:《税收减免政策讲解与避税实务指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XHC790021)的资助]

篇5:税率筹划方法

专业论文

浅议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优惠所得税税率的措施和方法 浅议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优惠所得税税率的措施和方法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可帮助企业合理节约应纳税所得额10%的税款,经济效益明显,值得对此进行税收筹划。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享有优惠税率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以及一定的税务风险。本文针对企业享有15%所得税税率筹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并从实务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使其合法获取收益、减少风险。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倾斜较多,其企业所得税税率可减按15%征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5%优惠税率减免税额较多,受到了各企业的广泛关注,鱼龙混杂的高新技术企业便充斥于市场,致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征管工作愈发严格,企业难以享受税收优惠。

一、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税收优惠发展历史和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需经过国家机关认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为鼓励企业发展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较多税收优惠,例如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超3%税负返还等。这些税收优惠的享受对企业有诸多要求,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主要依靠地方,各地政策之间差别较大。例如有的地方要求享受税收优惠必须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注册办公;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必须以高新技术产品而非服务为主营业务等。这些均导致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效果不突出,国家科技进步不明显。

2007年至2009年,为配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和规范高新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术企业税收优惠管理工作,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国发[2007]40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70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2008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985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等文件,对高新技术企业享有所得税优惠税率重新进行了规定。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我国也出现了财政收入不足、税源紧张的现象,且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不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仍然享有了15%的减免税率。国税总局、审计署为此多次派出审计组,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开展专项审计,已有许多企业被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10年,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审核更加严格,专项审计更加频繁,审核也从财会、税务等方面延伸到了专利、业务、研发等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难度增加。

从有关规定来看,高新技术企业若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主要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二,产品或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第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第四,企业为获得除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或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比例符合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 5 000万元的企业,该比例不低于6%;在5 000万元至20 000万元之间的企业,该比例不低于4%;在20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该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第五,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第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即对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指标权重分别为30%、30%、20%和20%,结果需达到70分以上。此外,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分类及对每项列支的内容、归集方法等也有明确规定。

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情况下,能够申请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企业均为优质企业,能够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部分硬件条件,仅在某些个别方面或操作层面上存在不足,而这也是审计署和税务局开展专项审计的审查重点。当前实施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成果记录

享受税收优惠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具有将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转化为产品和收入的能力,形成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其中,专项审计最重视其中的开发环节。但是,目前许多公司在这方面的组织实施较弱,片面的关心收入而忽视了科研,科研项目较少且科研过程缺乏人事考勤、研究开发过程等记录,科研成果应用较少,导致公司在审核时缺乏足够的基础材料。

同时,部分公司虽然开展了科研项目,但研究开发活动与未来收入不直接相关,且未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记录;研究开发活动不产生成果;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不健全,未在财务账册中单独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内容核算不准确,部分研发费用在成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中列支等。而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开发费用归集往往是高新技术企业审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缺乏核心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与收入的关联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有关规定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核心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独占许可权利,要求具有排他性。目前,部分企业核心知识产品较少;部分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不具备排他性,常与其他企业共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不具备创新能力,容易被裁定为不符合资质要求。

此外,为配合管理办法的实施,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属于该领域范围内,且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60%。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要求与高新技术产品、著作权、专利权相对应。目前,许多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仅为了申请而申请,与企业的收入关联和对企业收入贡献不大,因此企业的成长性也不大。这不符合政府部门当初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的初衷,也较容易被裁定为不符合资质要求。

(三)忽视细节考核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应按照指引的要求进行复核,并规定了详细的复核内容。有的企业对于一些细节内容不重视,容易出现被否定的情况。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员一年需至少在企业从事开发研究工作183天以上,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等方面容易被企业忽视,而一旦出现低于70分的情况便无法通过资质复核。

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措施和方法

(一)申请认定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企业需向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国税部门、地税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加盖公司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针对研发费和上的技术性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的材料清单,加盖公司公章的知识产权证书复印件(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相关证书),与RD表一致的立项报告,研发投入核算体系――财务制度,与科研机构签订的产学研合同,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立的研发机构和设施、设备清单(附购买设施和设备的发票及合同),最近三年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文件,附带社保、劳动合同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公司科技人员花名册,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资料(清单、合同、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等),公司的资质,获奖证明材料等。取得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证书后,即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此后,每年需进行复核以维持该资格,可向科技部门进行申请,复核通过后即可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二)组织和实施研究开发项目立项工作

企业需在统一安排下,拟定研究开发项目实施计划,编制研究开发费用预算,向科技部门提出申请,进行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工作。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也是进行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必要程序之一。立项通过后,企业应组织研究开发部门开展研究工作,记录研究开发过程。由人资部门负责记录开发人员的考勤、报酬支付等,包括参与人员的名单、工作时间和内容,工资和奖金标准,社保缴纳情况等。策划部门负责关注研究开发项目的整体进度,确保按照预计进度实施开发项目,如果出现项目延期则需履行报备手续。研究开发项目部门负责实施开发,记录开发过程和结论,包括使用的设备软件名称和时间、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成果等。针对项目需委托给大学、科研机构的情况,应负责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并形成记录。财务部门负责确保研究开发的财务资源,支付研究开发费用,进行研究开发费用专项核算,尤其应注意在财务账册中按项目单独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对于企业使用的财务核算系统比较特殊而无法在其中按项目归集的情况,应在财务账册中按科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并另建立备查账簿按项目核算研究开发费用。

(三)研发成果利用和推广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形成的成果应予以推广和利用。一方面,应组织办理专利、著作权、高新产品证书的申报,争取取得尽量多的核心知识产权,并使得核心知识产权对今后的收入取得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研究开发成果的推广工作,将研究开发成果形成产业,取得营业收入,实现企业盈利的不断增长。

(四)开展税务申报和备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研究开发项目在科技部门立项以后,财务部门应准确核算高新产品或服务收入、技术开发费用,严格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在第二一季度中,应将科研项目立项情况报税务部门进行登记和备案。同时应积极申请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佐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汇算清缴时需对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出具专项报告。对于税务检查和专项审计,应积极准备材料。

篇6:简述契税的纳税筹划方法

2009-12-10 22:11 陆英 【大 中 小】【打印】

契税是以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为征税对象,依据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向承受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国税发[2004]137号)文件规定,契税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并普遍适用于有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涉及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契税缴纳行为较多,根据契税缴纳的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筹划,降低契税支出,日益为各方面纳税人所重视,现举例说明契税缴纳的纳税筹划方法。(以下

所举各例中涉及到缴纳契税的税率为4%)

一、签订等价交换合同,享受免征契税政策

【例1】金信公司有一块土地价值3000万元拟出售给南方公司,然后从南方公司购买其另外一块价值3000万元的土地。双方签订土地销售与购买合同后,金信公司应缴纳契税=3000×4%=120(万元),南方公

司应缴纳契税=3000×4%=120(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土地使用权、房屋交换,契税的计税依据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由多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其他经济利益的一方缴纳税款,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税。

根据上述文件对于免征契税的规定,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如下:金信公司与南方公司改变合同定立方式,签订土地使用权交换合同,约定以3000万元的价格等价交换双方土地。根据契税的规定,金信公司和南方

公司各自免征契税120万元。

二、签订分立合同,降低契税支出

【例2】红叶实业公司有一化肥生产车间拟出售给月星化工公司,该化肥生产车间有一幢生产厂房及其他生产厂房附属物,附属物主要为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油池油柜、若干油气罐、挡土墙、蓄水池等,化肥生产车间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整体评估价为600万元(其中生产厂房评估价为160万元,3000平方米土地评估价为240万元,其他生产厂房附属物评估价为200万元),月星化工公司按整体评估价600万元购买,应缴纳契税=600×4%=24(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屋附属设施有关契税政策的批复》(财税[2004]126号)规定:

1.对于承受与房屋相关的附属设施(包括停车位、汽车库、自行车库、顶层阁楼以及储藏室,下同)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按照契税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契税;对于不涉及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转移变动的,不征收契税。

2.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房屋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总价款计征契税。

3.承受的房屋附属设施权属如为单独计价的,按照当地确定的适用税率征收契税;如与房屋统一计价的,适用与房屋相同的契税税率。

根据上述文件对于免征契税的规定,在支付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价款时不征收契税,由此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如下:红叶实业公司与月星化工公司签订两份销售合同,第一份合同为销售生产厂房及占地3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的合同,销售合同价款为400万元,第二份合同为销售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主要包括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油池油柜、若干油气罐、挡土墙、蓄水池等),销售合同价款为200万元。经上述筹划,月星化工公司只就第一份销售合同缴纳契税,应缴纳契税=400×4%=16(万元),节约契税支出8万元。

三、改变抵债时间,享受免征契税政策

【例3】金图公司因严重亏损准备关闭,尚欠主要债权人明珠公司5000万元,准备以公司一块价值5000万元的土地偿还所欠债务。明珠公司接受金图公司土地抵债应缴纳契税=5000×4%=200(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4号文件规定: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关闭、破产后,债权人(包括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承受关闭、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

根据上述文件对于免征契税的规定,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如下:明珠公司改变接受金图公司以土地抵债的时间,先以主要债权人身份到法院申请金图公司破产,待金图公司破产清算后再以主要债权人身份承受金图公司以价值5000万元的土地抵偿债务,可享受免征契税,节约契税支出200万元。

四、改变抵债不动产的接收人,享受免征契税

【例4】华业公司欠石林公司货款2000万元,准备以华业公司原价值2000万元的商品房偿还所欠债务。石林公司接受华业公司商品房抵债后又以2000万元的价格转售给亚美公司偿还所欠债务2000万元,石林公司接受华业公司抵债商品房应缴纳契税=2000×4%=80(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石林公司最终需将抵债商品房销售给亚美公司抵债,华业公司抵债商品房在石林公司账面只是过渡性质,却需多缴纳契税80万元,在三方欠款均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纳税筹划后这80万元多缴纳的中间环节契税可免征,可考虑纳税筹划方案如下:石林公司与华业公司、亚美公司签订债务偿还协议,由华业公司将抵债商品房直接销售给亚美公司,亚美公司将房款汇给华业公司,华业公司收亚美公司房款后再汇给石林公司偿还债务,石林公司收华业公司欠款后再汇给亚美公司偿还债务。经上述筹划后,三方欠款清欠完毕,且石林公司可享受免征契税,节约契税支出80万元。

五、改变投资方式,享受免征契税政策

【例5】王明有一幢商品房价值500万元,李立有货币资金300万元,两人共同投资开办新华有限责任公司,新华公司注册资本为800万元。新华公司接受房产投资后应缴纳契税=500×4%=20(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

根据财税[2003]184号文件的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根据上述文件对于免征契税的规定,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如下:

第一步,王明到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王明个人独资公司,将自有房产投入王明个人独资公司,由于房屋产权所有人和使用人未发生变化,故无需办理房产变更手续,不需缴纳契税。

第二步,王明对其个人独资公司进行公司制改造,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吸收李立投资,改建为新华有限责任公司,改建后的新华有限责任公司承受王明个人独资公司的房屋,免征契税,新华公司减少契

税支出20万元。

六、改变购买不动产方式,享受免征契税政策

【例6】金盛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1月向国有独资公司兴业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三幢商品房,价值9800万元,金盛公司应缴纳契税=9800×4%=392(万元)。

纳税筹划思路:根据财税[2003]184号文件的规定:非公司制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其部分资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在新设公司中所占股份超过50%的,对新设公司承受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房屋、土地权属,免征契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合并改建为一个企业,对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房屋、土地权属免征契税。执行期限

为2005年12月31日之前。

另外根据财税[2006]4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文件规定,企业改制重组涉及的契税政策,继续按照财税[2003]184号文件规定执行,执行期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于财税[2003]184号文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了如下规定:

1.184号文件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的“整体改建”,是指改建后的企业承继原企业全部权利和义务的改制

行为。

2.184号文件第二、三、四条中所谓“企业”,是指法人企业。

3.184号文件第二条第一款中规定的“股权转让”,包括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同时变更该企业法人代表、投资人、经营范围等法人要素的情况。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的企业登记认定。即:企业办理变更登记的,适用于该款规定;企业办理新设登记的,不适用于该款规定。对新设企业承受原企

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应征收契税。

4.184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企业分立”,仅指新设企业、派生企业与被分立企业投资主体完全相同的行

为。

5.184号文件第七条中规定的“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是指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母公司所属的各个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自然人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之间、同一自然人设立的个

人独资企业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关系。

6.以出让方式承受原改制企业划拨用地的,不属于184号文件规定的范围,对承受人应征收契税。

根据上述文件对于免征契税的规定,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如下:

第一步,金盛公司与兴业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共同出资组建兴盛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金盛公司出资2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投资比例为2%,兴业公司出资9800万元,出资方式为三幢商品房,投资比例为98%,并约定兴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于6个月内办理商品房产权变更手续。办理商品房产权变更手续时,新设立的兴盛有限责任公司承受兴业公司投入的房产,因兴业公司投资比例

超过50%,享受免征契税392万元。

第二步,办理完商品房产权变更手续后,金盛公司与兴业公司另签订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兴业公司将所持兴盛有限责任公司9800万元股份原价转让给金盛公司股东。

第三步,股权转让手续办理完毕后,金盛公司与兴盛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1月签订合并协议,由金盛公司合并兴盛有责任公司,合并后金盛公司承受原兴盛有限责任公司的房产,享受免征契税392万元。

在以上对于契税缴纳的若干案例筹划中,要注意契税缴纳和土地增值税缴纳密切相关,进行税收筹划时需同时考虑土地增值税的税负,并结合有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免征政策,综合考虑企业总体税

上一篇: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下一篇:终医院信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