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2024-04-17

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精选9篇)

篇1: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

档案号:************

合同号:

甲方:************ 乙方:************

鉴于:

(一)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分包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已生效;

(二)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工程增值税税率由11%调整为10%;

(三)甲、乙双方已就税率调整事宜进行了友好协商,并且达成一致意见。

甲、乙双方共同约定:

一、自2018年5月1日起,对于原合同中未履行部分,在原不含税金额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新税率进行重新计算含税价,并且继续履行。

二、原合同中不含税价不因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而变化,若在合同履行期间,遇国家税收政策继续调整,则税价合计金额相应调整。

三、除本补充协议明确约定的条款和内容外,原合同的条款和内容均无变更,本补充协议和原合同冲突的,以本补充协议为准。

本协议一式六份,双方各执三份。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审核人: 审核人:

经办人: 经办人:

篇2: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项目《 合同》补充协议

本协议于 年 月 日,由如下双方在 共同签订: 甲方: 乙方:

根据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2018年4月4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的相关政策,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的关于(填写项目地址)• 项目《 合同》(合同编号:,下称“原合同”)内容的变更达成如下补充协议(本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合称为“本合同”):

1、原合同暂定总价款金额(含税):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其中:合同不含税金额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增值税税额为(税率 %):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

甲方已向乙方支付合同款项金额(含税)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税率为 %,乙方向甲方开具税率为 %的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除已付款外的剩余合同价款金额中的不含税金额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现增值税税率调整为 %,调整后剩余甲方未支付合同价款(含税)调整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即本合同价款核减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本补充协议价款为人民币(小写)¥ 元,(大写): 元整。

备注:本合同价款=原合同价款+本补充协议价款。

2、增值税税率调整后的已标价合同清单详见附表(如有)。

3、本补充协议内容与原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以本补充协议约定为准执行,本补充协议没有约定的内容依照原合同执行。

4、本协议甲乙双方盖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后即生效。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篇3: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运行情况, 现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3〕106号) 附件4中有关以水路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适用的增值税零税率政策, 补充明确如下:

一、境内的单位和个人取得交通部门颁发的《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证》或加注国际客货运输的《水路运输许可证》, 并以水路运输方式提供国际运输服务的, 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

二、境内的单位可持上述证书办理出口退 (免) 税资格认定手续。

三、本通知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篇4: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关键词] 出口退税率 外贸战略 出口 进口

一、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1.出口退税及其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1)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货物报关出口销售后,将其国内所缴纳的税款退还给货物出口企业或给予免税的一种制度。具体地说,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环节所应负担的增值税、消费税予以免征。其中,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按照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计算应退税款的比例。它反映出口货物的实际税收负担,是计算出口退税的重要依据。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各国所接受的,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商品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

(2)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额。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该政策实行能以来,我国用于退税的财政支出年均增长为32.8%,出口额也由1995年的12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900亿美元,年均递增达20%以上。可以说,出口退税的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外贸经济的发展。出口退税能有效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出口退税率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呈负相关效应,退税率的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根据有关机构计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出口也会因此下降。若下调4个百分点的话,将使得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4%,对出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必然会抑制商品的出口,而出口退税率的调高则会促进商品的出口。

2.出口退税率的新调整

2004年开始,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做了新的调整,出口退税率整体降低约4个百分点。2004年12月27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出通知,把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部分IT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继而,2005年1月1日,取消了电解铝、铁合金、磷和电石等17种产品的退税;4月1日又宣布取消钢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而从5月1日起,将20类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11%,煤炭、钨、锡、锌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8%,取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金属硅、钼矿砂及其精矿,轻重烧镁、氟石、滑石、炭化硅,木粒、木粉、木片的出口退税政策。

二 外贸战略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出口促进战略。实施这项战略的背景是:国家外汇储备紧张,同时国内需求难以启动,需要增加企业产品的对外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施也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和国内经济的增长。

然而2004年伊始,我国的外贸战略却有了新的变化。国家通过对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见第一点)来逐步改善我国的外贸政策。一方面,通过下调出口退税率减缓出口增长速度,缓解外贸顺差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2004年12月27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宣布把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部分IT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可见,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外贸战略变化的原因及走向

1.外贸战略变化的原因

第一,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一些地方政府本着“创汇至上”的观念,千方百计地促进出口;同时,为了争夺出口市场,很多企业以低价竞销为手段,导致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结构单一,出口价格持续下降,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造成我国外贸的“贫困化增长”。第二,贸易摩擦不断。出口促进政策使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我国与主要工业国家的贸易不平衡狀况日益加剧,各国和地区特别是与我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以各种理由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限制。第三,外贸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如果中国企业不尽快改变粗放的出口模式,不在产品的质量、技术上下功夫,对于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将是十分不利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外贸政策必然要经过调整。

2.我国外贸战略走向

第一,端正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态度,主动调控过大的贸易顺差。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2006年1月~6月间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1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GDP也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长。过大的贸易顺差会招致一些贸易伙伴的不满,不利于我国参加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而且会使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第二,调整外贸战略,建立进口战略体系。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应基于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实际。目前应放弃“重出轻进”、“出口至上”的指导思想,放弃出口导向型外贸战略,坚持“进出并重”,重视并加强进口工作。建立进口战略体系。第三,放弃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曾经采取和正在采取的政策主要有:出口奖励、外汇留成、出口信贷、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出口退税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是以国家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为代价的。因此中国应放弃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目前,重点应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第四,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应该在支持出口的同时控制好出口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进一步扩大有效的进口,还要处理好政府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楠:出口退税政策变局与宏观调控.中国外资,2005(6)

[2]蔡八弟:中国外贸政策转型.政策解读,2006(8)

篇5: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竞争力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提高轻纺电子资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从2009年4月1日起, 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将由15%上调至16%, 已经接近17%的最高水平。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1800万人, 间接就业者超过一亿人。此外, 纺织行业也是我国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 其优势主要在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完整的制造加工产业链,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就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 入世以后的纺织服装贸易顺差额更是远远高于全国的贸易顺差额, 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然而, 从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不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尽管国家从2008年8月份以来已经先后三次上调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但由于出口依存度较高, 在全球经济态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因此, 我国有关部门做出了再次上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决定。

1 出口退税率上调的积极影响

出口货物退 (免) 税, 简称出口退税, 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是避免双重征税和保证国际竞争的公平性。从其含义不难看出, 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以减轻产品的税收负担, 保证其竞争力不被削弱, 促进出口创汇。可见, 出口退税率上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扩大了该类产品的出口。此次出口退税率的再次上调虽未达到市场预期的17%, 但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仍然是个利好的消息。从理论上说, 如果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好处全部由出口企业获得, 那么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 则企业出口总额1%的金额就直接形成企业的利润。据测算, 出口退税率每上调1%,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总额将增加7.89% (76亿元) 。虽然考虑到会有国外进口商借机要求降价的情况, 出口企业不可能完全取得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而产生的全部利润, 但可以肯定的是,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价格调整空间将有所扩大, 尤其是在目前外需不足、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产品的价格优势对订单来说更具吸引力。

除了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外, 出口退税上调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我国, 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事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企业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力, 但这些出口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抗风险能力较弱, 倘若大面积倒闭, 对社会安定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冲击。所以, 政府在短期内多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就是希望帮助出口企业树立度过难关的信心, 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2 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影响有限

据海关统计, 2008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 (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 185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8.2%, 增幅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其中, 2月份和6月份分别出现负增长。2009年前5个月, 我国出口纺织服装 (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 588.6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11%。受春节后工厂开工较晚影响, 2月份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值仅为66.7亿美元, 创下2006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 3月份之后的月度出口值虽然出现反弹趋势, 但出口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降幅。在2009年的第105届广交会上, 纺织服装产品的成交额也下降11.7%。

数据表明, 这一政策调整对扩大我国纺织出口的促进作用有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外部需求持续低迷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成的金融危机不仅引发美国经济增速放缓, 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各国的进口需求也随之呈现下滑趋势, 这对我国外需依存度较高的纺织和服装业必然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欧美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三个传统出口市场, 主要市场的需求衰退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今年前5个月,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欧盟出口122.3亿美元, 同比下降10.3%;对美日市场的出口也只保持了小幅增长, 出口额分别为87.5亿美元和81.9亿美元, 分别增长1.2%和2.4%。

据我国海关数据, 2009年1-2月, 我国对非欧美日市场的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了20.03%。可见, 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出口不仅受到欧美日衰退的直接影响, 还由于这些发达经济体减少对其他经济体的产品需求而受到间接影响。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所面临的外部需求萎缩的困境主要是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输入国家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 单方面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有助于出口企业缓解部分资金压力, 尽量保住原有的订单, 但对于刺激外需、扩大订单数量则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2.2 国内出口企业缺乏议价能力

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企业又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所以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基本上是由买方主导的。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低迷, 使我国出口企业缺乏议价能力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境外采购商对我国有关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消息十分敏感, 一旦出口退税率提高, 在进行价格谈判时, 他们就会通过压价来分享利润, 很多国内出口企业反映, 每次出口退税率调高后买方都会马上提出降价的要求。在当前外需萎缩的背景下, 由于定价时缺少话语权, 出口企业只有通过降价让利来保住订单, 可见, 出口退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增加了企业的压价空间, 却难以提高企业利润。因此, 出口退税率上调这块蛋糕不可能由出口企业“独享”。

不仅如此, 在议价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 退税的提高为外贸企业减轻了成本压力, 可能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或保护一部分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 不利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

2.3 出口成本大幅提升

由于通货膨胀、油价上涨、进口配额不足等因素, 我国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 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原材料成本上涨10%—20%, 在新劳动法出台的背景下, 2008年劳动力成本上升30%。2009年3月份以来, 我国棉花价格开始快速回升, 与国际棉价差距不断加大。目前国内棉花价格上升到每吨人民币13000元左右, 而我国进口棉花到岸价加征1%关税后却仍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000元-2000元左右。除了要面临上述问题,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还要额外负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压力, 据测算, 人民币每升值1%, 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2%-6%。2008年全年, 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达6.8%, 对欧元累计升值11%。在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转嫁成本、提升价格空间不大、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 出口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企业的面临生存危机, 不仅如此, 原有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已经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开始向成本更为低廉的新兴纺织服装生产国家转移。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累计上调5%, 相形之下, 退税率的上调幅度只是部分抵消了出口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应对之策

显然, 在目前这个特殊环境下, 国家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向出口企业施以援手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减轻企业的一部分压力, 提振信心, 但调整空间毕竟有限, 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关键还是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1 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对出口企业来说, 消极被救绝不是办法,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真正的出路。当前的市场环境是挑战也是机遇, 它不但为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 同时减缓了国家调整纺织品服装产业结构的步伐, 并加大了扶持力度, 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加强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 对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进行深加工, 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则应从产品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入手, 积极研发, 增强核心竞争力, 只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才能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配地位。

3.2 政府的扶持是企业前进的强劲动力

国家近期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除了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以外, 还颁布了促进轻纺行业健康发展六项措施和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政策的颁布虽然对纺织工业进行了完整的调整和规划, 但其中的许多提法对纺织行业的相关企业来说并不陌生, 政策导向早已指明, 但未见显著成效, 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应针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发展计划, 并实施具体灵活的出口税收及信贷等扶持政策。

此外, 政府与出口企业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前者应利用自身优势收集国内外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加以解读后通过信息平台传递给企业;后者可以把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有关部门或组织寻求专业指导,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 内外兼修是企业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

欧美等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大多对产品和服务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 出口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或创新, 更新生产工艺, 提高服务质量, 以此来保证订单的稳步增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 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还应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进一步扩大出口范围, 特别是拥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新兴发展国家, 如巴西、印度、俄罗斯等, 这有助于分散企业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 减少贸易摩擦。除了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可以将目光转向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县乡级市场。当然在国内开拓市场、建立品牌对做惯出口的企业并非易事:对国内市场了解不够;针对国内消费群体研发新产品费时费力;国内流通渠道中设立的费用名目繁多;国内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品价格下降等等。不过, 内销的确是缓冲外贸风险的有效手段, 七匹狼、美斯特邦威服饰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对策, 尽量为外贸企业扫除内销障碍, 使其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除了积极开拓销售市场, 生产区域布局也不容忽视。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有条件的纺织企业更应主动走出去, 在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 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 逐渐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3.4 严格控制管理成本是企业增效的重要保障

纺织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与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出口企业要想节流只能从管理成本上下手。我国许多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而增添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在目前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 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效率, 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系统, 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是十分必要的。

简言之, 仅靠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来克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只是治标不治本。外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切实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荣福, 马广奇.细化出口退税政策促进纺织产业优化[J].经济论坛, 2009 (5) .

[2]张学光.纺织业面临的不是冬天[N].华夏时报, 2009-3-20.

[3]姜捷.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 2008, (1) .

篇6: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国家再次调整农药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8日联合发布通知,再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共涉及我国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总计2600多个10位税号的商品。其中,涉化产品有甲醇、农药、塑料和橡胶制品等。

商品清单显示,此次涉化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分为三个档次:三氯杀螨醇和杀螨醇出口退税率被提高到9%;碳酸盐及过碳酸盐、无环烃全卤化衍生物(指仅含氟和氯的)、甲醇、克百威、松香盐及树脂酸盐、松香或树脂酸衍生物的盐(松香加合物的盐除外)的出口退税率被提高到13%;按17%征税的八氯二丙醚、二氯异丙醚和其他无环醚及其卤化等衍生物提高到15%。(本刊讯)

/动态

广西荔浦县农作物监测用上了高科技

日前,广西农业厅、桂林市农业局区划办专家学者对荔浦县应用“3S”技术对地面作物进行监测工作效能进行了考评,专家组对荔浦县科学设点、精准区划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荔浦县通过“3S”平台对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及农业资源、农村经济信息发展状况实现“精确农业区划”、“动态农业评估”,为本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数据统计及荔浦芋和马蹄、食用菌等产业化优势农作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量的科学决策依据。据统计,荔浦县已在荔城、双江、杜莫、马岭等8个乡镇设有1个国家级和8个自治区级水稻地面样方监测点进行监测调查,监测点涉及到水稻、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多达12万余亩,监测数据准确,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本刊讯)

美国环保署更新农药批准计划

最近,美国环保署农药计划办公室(OPP)对原有农药批准计划进行了修改。原计划对7个活性组分进行注册登记,日前新增加一个活性组分,即阿科玛公司的杀菌剂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 disulfide),该活性组分于2008财政年度第四季度获得通过。因此,OPP计划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完成上述8个新活性组分的注册登记工作。

OPP对二甲基二硫醚重新进行了安排,时间延期至2009年第二季度。而2009年第一季度Cheminova公司的杀菌剂粉唑醇(flutriafol)没有获得通过,因而重新安排至2009年第三季度。(本刊讯)

中美合作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加快我国农药风险评估技术建设,提高我国农药风险管理水平,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北京召开了中美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讨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朱恩林处长、国际合作司郭汉弟处长、农药检定所叶纪明副所长,美国环境保护署农药管理局登记处George Jeffrey Herndon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魏启文副所长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美国环境保护署农药管理局的相关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本刊讯)

“农药理化性质试验导则”标准制定工作方案会在北京召开

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北京召开了“农药理化性质试验导则”标准制定工作方案会,共有来自科研、高等院校、省药检所、农药企业以及标准管理部门的16位专家参加了会议。部科技发展中心徐学万工程师参加了会议并介绍了标准制定的有关要求、农业行业标准的现状以及制定该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叶纪明副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此次工作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标准的格式以及内容;明确了任务和分工;安排了工作进程;探讨了解决试验中的技术难题的方法和措施。(本刊讯)

美国批准扩大唑菌胺酯的用途

欧盟委员会已经扩大巴斯夫的杀菌剂唑菌胺酯的EU批准,包括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途。唑菌胺酯作为一个杀菌剂于2004年首次列入EU农药登记法令 (91/414)的附录。在巴斯夫提交更多资料后,该列入已被修改。作为文件起草国的德国评价了该资料,得出结论,该扩大不会产生任何附加风险,或不要求申请限制范围的修改。(本刊讯)

专家预计今年草地螟发生面积将达1亿亩次

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今年草地螟防控工作,力争粮食作物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经济作物危害损失控制10%以内,坚决杜绝农田大面积暴发成灾。

据农业部组织专家会商分析,2009年北方农田及其周边地区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面积将达1亿亩次以上,发生期之早、蛾量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

据介绍,目前各地灯下和田间相继出现成虫峰,比常年提早10-20天,成虫数量是有记录以来最高年份,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等主要越冬区部分地区百步惊蛾量已达3000-5000头,局部高达万头以上。截至5月30日,成虫已发生1.5亿亩。内蒙古中东部和西南部、黑龙江大部、河北和山西北部大发生,吉林和辽宁西北部偏重至大发生,新疆阿勒泰及和田、北京、天津、陕西、宁夏有偏重发生的可能。预计全年需实施防控面积近1.5亿亩次。(本刊讯)

质检总局曝光六大假农资案 查处农资案3943起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春季农资打假情况并曝光六大典型案例。今年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中,全国质监系统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仅假劣化肥就查获21805吨。

今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以来,各地质监部门以无证生产和有过质量违法记录、消费者投诉、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为重点,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尤其对化肥有效含量不足违法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查办大案要案128起,吊销生产许可证9个,建议吊销营业执照6个,移送公安机关16起。(本刊讯)

惠万家农资连锁投资参股合作工程启动

为实现连锁经营宽带网战略,正邦集团旗下全资公司“惠万家”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启动农资连锁投资参股合作项目。

该项目是以四级体系为组织,以打通农资产业链的运营管理、培训及服务为核心,以解决、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打造连锁体系各个环节利润重新分配的企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工程项目。以江西为中心,辐射区域包括湖北、湖南、广西、江苏等省份。

入盟会员可享受连锁经营、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网络建设、营销服务等专业培训支持,企业上市后还享有成员单位优先权。(本刊记者:王莉香)

/走势

《有机农药及其中间体质谱手册》出版

为满足各行业中质谱工作者进行农药检测和分析鉴定的需要,化学工业出版社近期出版了《有机农药及其中间体质谱手册》。

该书共收集整理了1412种有机农药及其中间体、代谢物的质谱资料和相关信息,并按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分为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农药中间体等14个部分编排,可供农业、环境保护、检验检疫、医疗卫生、司法鉴定等行业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参考使用。(本刊讯)

阿维菌素类原药价格破位下行

近期,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原药价格迅速下滑,阿维菌素油膏价格在920元/千克,阿维菌素精粉价格在880元/千克,甲维盐价格在1580元/千克。但是阿维菌素制剂市场价格比较稳定。

阿维菌素原药价格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部分阿维菌素原药厂家在逐步实现扩产计划,供应明显增加;一些经销商手上存有阿维菌素现货,前期价格下挫造成心理恐慌,加速阿维菌素原药抛售,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甲维盐原药价格受阿维菌素精粉降价及产能加大的影响也出现明显的跳水现象;下游终端市场杀虫剂制剂库存量较大,有待于市场消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市场阿维菌素制剂量有3万吨左右(按1.8%乳油折百计消耗阿维菌素原药540吨)。另外,近期南方省市下雨,对虫情影响较大,厂商心里预期落空,造成阿维菌素类原药价格迅速下滑。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天气情况比较复杂,南方水稻杀虫剂用药明显减少,北方市场用药刚刚有所启动,商家较往年进货谨慎,因此今年杀虫剂用药将会比较集中。 (本刊讯)

50亿元打造千村植保“保丰收送平安”全国公益惠农工程

2009年6月20日,千村植保“保丰收送平安”全国公益惠农活动率先在山东省齐河营运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此活动由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发起,通过与各地保险公司联手,以投保的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保障。投放对象为千村植保的会员用户和相信科学种田的广大农民朋友,每份保单一万元,全国范围内将投放保单五十万份,投保总金额为50亿元。

篇7: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一、政策调整———把握内容关键点

1. 出口退税率调整有升有降。

财税[2008]111号文的出台,将纺织品及服装等31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竹制品等5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0或5%提高到11%;部分农药、白银及电池等40类“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可以看到,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行业的生存压力。同时,也继续扩大了取消“两高一资”出口商品优惠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调整仅适用于2008年8月1日以后出口的商品。

2. 出口退税率下调设置过渡期。

此次对出口退税取消后的处理改变了去年财税[2007]90号文《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对外提前公布调整,不设出口企业适应调整过渡期的做法,而是规定取消出口退税后适应的过渡期为五个月,即:对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凡企业在2008年8月1日之前已经签订出口合同且价格不能更改的,可在2008年8月15日之前持合同文本到当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经备案的出口合同,在2009年1月1日之前报关出口的,出口企业可以按调整前的退税率申报退税。逾期未能备案的以及2008年12月31日以后报关出口的,一律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执行。

3. 出口合同备案具体要求。

财税[2008]111号文对出口合同备案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一是合同签订日期、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内容要明确,必须经出口企业和外商双方代表签字确认或盖章,符合《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二是出口合同必须为真实有效的书面资料,对不符合规定的合同一律不予备案;三是出口合同一经备案一律不得修改。

二、当前应对———及时适应运作关

财税[2008]111号文规定,自2008年8月1日执行新的调整退税率,取消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合同备案,可以执行五个月原出口退税率的优惠政策。那么,如何规避风险显得十分关键。因此,对出口企业而言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及时将出口合同备案。

按照财税[2008]111号文规定,取消出口退税的企业应凭纸质有效的出口合同及相关资料,在2008年8月15日之前及时到当地国税机关进行备案。由于政策调整并未提及是否采用以往出口合同电子数据录入与纸质资料申报相结合的备案方式,因此,出口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将纸质资料备案到位方为首要的举措。

2. 及时回收出口单证。

取消出口退税率的企业应当加强管理,指定专人或部门全力做好出口报关单回收工作,在过渡期内要尽快办理通关手续,对出口数额较大且出口退税被取消的商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单证才是加快退税进度的关键。反之,对于上调出口退税率的企业而言虽然不需要合同备案手续,但是在出口退税率有利的前提下,同样也不可忽视回收单证的速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按照新的设想签订新合同,以实现当前利益最大化。

3. 及时按期申报退税。

在规定的出口退税申报期限内,取消出口退税的企业要尽快适应,做好短期过渡的工作。同时,还要及时做好退税申报的工作,防止由于加大和突击出口而忙乱出错造成漏报、少报、误报或者逾期申报等情况发生,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未来打算———着眼长远筹划面

在短期内,上调出口退税率让中小型出口企业受益颇多,但从长期来看,如何维持较好的外贸出口经营运转,并不只是依靠此次的出口退税率上调来实现的,无论什么情况下,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打造品牌战略和技术创新才是出口企业立足长远、发展自我的落脚点。

1. 出口业务短期运作、长远处事。

回顾过去几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商品数量多于上调出口退税率的商品数量,企业每次签订长期的出口合同,由于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不稳定而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但是出口企业(如纺织行业)可以通过商品提价将一部分退税成本转嫁给国外买家。可以想象,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国外客户同样也会要求产品降价,企业是否还能实现税前利润最大化还很难讲。因此,出口企业可改变合同与订单的签订计划,采取缩短订购合同时限、分期多次签订合同的方式,建立长远的业务伙伴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减少流转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消化产品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集中力量,渡过难关。

2. 做好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测算分析。

出口退税率调整后不同企业所受影响并不一样,其影响的规避程度全在于企业的自我评估与测算。上调出口退税率的企业其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经营利润直接挂钩。例如,服装及大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利润及退税额与调整前是否有区别、利益与损失的影响因素等,不经测算就无法评估。取消出口退税的企业在充分考虑政策调整和外贸出口增减等因素的基础上,应自下而上地综合分析出口退税的增减情况,测算利润的盈余空间,掌握谋求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3. 中小型企业应当把握这次良机。

出口退税率的上调主要指向了以纺织服装为主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机遇。虽然,利好使得企业压力稍有减轻,但在生产成本增加、信贷环境恶化以及外需市场疲软等情况下危机并没有消除。而且,出口退税率上调所产生的政策“红利”并不完全为中小型企业所享有。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不能抱有仅靠一两个政策就有改观的想法。从根本上说,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靠结构调整,如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以及开发新的市场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才是中小型企业恢复活力的最终出路。另外,适当调整出口商品的报价,加强与国内供货商、国外客商的沟通,权衡利弊考虑采购原材料成本问题,无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采购都应尽量压低采购价格,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有计划地实现转嫁前移。

4. 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技术含量。

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当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对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商品要减产,转而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不断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增强前瞻性,分析出口的形势和环境,制定出口规划,从低价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竞争。例如,我国纺织行业由于缺乏国际品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缺乏自主定价权,因此,在功能设计、质量提高、包装提升等方面有所创新。同时要以发展品牌为目标,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声誉,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5. 企业筹划应建立在政策变化的主导方向上。

篇8:孕期补充营养素要根据月份调整

怀孕第1个月——

主打营养素:叶酸

补充叶酸可以防止贫血、早产、胎儿畸形。准妈妈要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面包、面条、白米、面粉等谷类食物以及牛肝、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苹果、柑橘、橙子等。除了食补以外,还可以口服叶酸片保证每日所需的叶酸。

怀孕第2个月——

主打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B6

适量补充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牙齿疾病。维生素C来源于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青椒、菜花、白菜、番茄、黄瓜、菠菜、柠檬、草莓、苹果等。维生素B6在麦芽糖中含量最高,每天吃1~2勺麦芽糖不仅可以抑制妊娠呕吐,而且能使准妈妈精力充沛。富含维生素B6的食品还有香蕉、马铃薯、黄豆、胡萝卜、核桃、花生、菠菜等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中以瘦肉、鸡肉、鸡蛋、鱼等含量较多。

怀孕第3个月——

主打营养素:镁、维生素A

镁不仅对胎儿肌肉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且也有助于骨骼的正常发育。色拉油、绿叶蔬菜、坚果、大豆、南瓜、甜瓜、葵花子和全麦食品含镁较多。胎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维生素A,它尤其能保证胎儿皮肤、胃肠道和肺部的健康。甘薯、南瓜、菠菜、芒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怀孕第4个月 ——

主打营养素:锌

准妈妈如果缺锌,会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使胎儿的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发育不良。富含锌的食物有生蚝、牡蛎、肝脏、口蘑、芝麻、赤贝等,在生蚝中含量尤其丰富。补锌要适量,每天膳食中锌的补充量不宜超过45毫克。

怀孕第5个月 ——

主打营养素:维生素D、钙

胎宝宝的骨骼和牙齿生长得特别快,对钙质的需求剧增。因此,从第5个月起,牛奶、孕妇奶粉或酸奶是准妈妈每天必不可少的补钙饮品。此外,还应该多吃以下容易摄取钙的食物:干乳酪、豆腐、鸡蛋或鸭蛋、虾、鱼类、海带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有效吸收,孕妈妈要多吃鱼类、鸡蛋。

怀孕第6个月 ——

主打营养素:铁

此时的准妈妈和胎儿的营养需要量都在猛增。许多准妈妈开始出现贫血症状。为避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准妈妈应该吃一些含铁丰富的蔬菜、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等。还可以从这个月开始每天口服0.3~0.6克硫酸亚铁。

怀孕第7个月 ——

主打营养素:“脑黄金”

DHA、EPA和脑磷脂、卵磷脂等物质合在一起称为“脑黄金”。此时的胎宝宝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全身组织尤其是大脑细胞发育速度比孕早期明显加快。而足够“脑黄金”的摄入,能保证婴儿大脑和视网膜的正常发育。准妈妈可以交替地吃些富含DHA类的物质,如富含天然亚油酸、亚麻酸的核桃、松子、葵花子、杏仁、榛子、花生等坚果类食品以及海鱼、鱼油等。

怀孕第8个月 ——

主打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第8个孕月,胎儿开始在肝脏和皮下储存糖原和脂肪。此时,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将造成蛋白质缺乏或酮症酸中毒。所以,应保证热量的供给,增加主粮的摄入,如大米、面粉等。一般来说,准妈妈每天平均需要进食400g左右的谷类食品,这对保证热量供给、节省蛋白質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在米、面主食之外,要增加一些粗粮,比如小米、玉米、燕麦片等。

怀孕第9个月 ——

主打营养素:膳食纤维

孕后期,逐渐增大的胎宝宝给准妈妈带来负担,准妈妈很容易发生便秘。准妈妈应该注意摄取足够量的膳食纤维,以促进肠道蠕动。全麦面包、芹菜、胡萝卜、白薯、土豆、豆芽、菜花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怀孕第10个月 ——

主打营养素:维生素B1

篇9:税率调整的补充协议

关键词:退税率,无机化工品,出口额

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普遍采用的被WTO所允许的一种税收政策,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无机化学工业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为世界主要的无机化工品出口国之一。在此期间,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退税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对无机化工品出口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通过历年的统计数据对此展开研究。

1 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概况

自1994年我国实行了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以来,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经历了以下几次重要调整[2]:

(1)1994年税改后,出口货物实行零关税,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为17%;

(2)1995~1996年,无机化工品退税率两次下调,从17%降到14%,再降到9%;

(3)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无机化工品退税率又两次上调,从9%升到11%,再升到15%;

(4)2004年,主要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由15%降到13%,部分无机盐的退税率降到5%;

(5)2005~2006年,取消或调低了部分稀土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6)2007年,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经历重大调整。241种涉及“两高一资”的无机化工品完全取消出口退税,另外16种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也降低。此次调整,对无机化工行业影响巨大;

(7)2008~2009年,迫于金融危机给外贸出口带来的压力,国家多次上调不同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无机化工品的退税率也相应提高,包括纯碱、氯化钙等重要无机化学品;

(8)2010年随着外贸出口的复苏,国家恢复对“两高一资”产品施以重拳。以磷化工为代表的部分无机化工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

可以看到,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率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于1999年整体上调和2008~2009年部分上调,用以刺激出口以外,其他的几次调整都以下降为主。特别是近年来对“两高一资”产品的打压,大幅度取消或降低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充分显示了国家的在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上的政策导向。另一个特点是,自2004年开始,无机化工品的退税率调整不再实行“一刀切”,而是对不同产品分类实行不同的调整,这可以理解为退税政策日趋成熟的标志。

2 退税率变化对无机化工品总体的影响

一般认为,退税率的增加将带动出口增长;而退税率的降低则抑制出口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降低(提高)一个百分点,出口额会相应减少(增加)1.845个百分点[3]。那么,对于无机化工品总体而言,两者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家税务局历年年初公布的“出口退税率文库”数据及历年海关统计资料计算整理。

2.1 出口退税率上升的影响

目前为止,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率经历了两次向上调整。但2008~2009年的调整只涉及部分无机产品,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所以我们重点分析1999年的调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1月1日起,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到11%; 1999年7月1日起, 再次把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统一提高到15%。在如此大的调整背景下,无机化工品1999年的出口并没有好转,反而较1998年出现了-2.33%的负增长。虽然2000年情况得以好转,出现了15.25%的出口增长,但相比当年全部商品出口总额27.8%的出口增幅明显偏低。可见退税率的提高对无机化工品出口额的总体提升作用相对不明显。

2.2 出口退税率下降的影响

从2004年起至2008年,无机化工品的出口退税率经历了几次向下调整,平均退税率由11.4%下降到0.36%。我们分析这些年份的出口额数据(考虑到滞后效应,取2004到2009年数据)可以发现,虽然退税率降低, 但总体上出口额却呈上升趋势(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副下降外)。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特别是2007年7月1日,为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构成,我国大幅度降低和取消了部分产品的退税率。330种无机产品中,241种取消了出口退税(占总数的73%),16种产品的出口退税从13%降低到5%(占总数的4.8%)。 剩下没有变化的73种产品中,仅3种保留了13%的退税率,其余均为调整前已取消退税的产品。在如此重大的调整下,无机化工品的出口增长率却在2007年达到26.67%。考虑到滞后效应,再看2008年的数据,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8.28%。由此可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并没有抑制无机化工品出口总额的增长。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3 退税率变化对具体产品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出口退税率作为调整无机化工品出口总额的杠杆作用较不明显。相比其他可能的因素(如汇率、GDP、价格及国际出口环境等),退税率并非影响其出口总额的最关键因素。那么,退税率变化对具体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又如何呢?

由于无机化工品(特别是无机盐产品)品种繁杂,对各个产品逐一分析其所受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对产品进行筛选以确定分析对象。相比简单地分析某一产品在退税率上升或下降情况下所受的单一影响,如选取的产品能够经历上升和下降两种调整,那么相比前者,其显示的结果更能完整地反映所受退税率的影响。所以,应将这类产品划定为研究对象。并且在时间选取上,由于太过久远的数据不能反应现实情况,应把研究的重点定在近十年来退税率变化对产品产生的影响。根据以上原则,对无机化工品各产品小类进行筛选,得出七种产品满足条件(见表2)。这些产品即经历了2007年7月1日的退税率下降或取消,又经历了2009年4月1日的退税率上升。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在分析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受退税率变化影响的时候,笔者搜集汇总了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原因是退税率变化虽发生在2007年7月1日和2009年4月1日,但考虑到退税政策的提前消化期和作用效果的滞后性,笔者采用2006~2008三年的数据分析2007年7月1日的调整效应;并采用2008~2010年三年的数据分析2009年4月1日的调整效应。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海关统计资料整理。

结果显示,七种产品中,只有“二氧化硅”一项的出口额受到明显影响:2007年7月1日取消13%的出口退税后,2007年出口额由2006年的13575万美圆下降到12941万美圆,2008年继续下降到11709万美圆。而受2009年4月1日退税率上升到9%的影响,出口额在2009年出现增长,达到17243万美圆,并在2010年继续上升到28345万美圆。除“二氧化硅”以外,其余产品的出口额或显示不受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如“碳酸钠”),或显示只在退税率上升期间受部分影响(如“氯化钙”、“次氯酸钙及其他钙的次氯酸盐”)。可见就这七种产品而言,退税率调整的影响仅在少数产品上体现,而对于大多数产品,其影响并不明显。

当然,以上七种产品只是作为研究的代表,仅以它们来说明所有无机化工品所受的影响是不够充分的。由于每种产品的品种特性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出口额受到退税率变化的影响必定存在差异。在面对具体产品案例的时候,需要通过进一步独立的分析研究来确定其出口额受退税率变化的影响。

4 结 语

总体上,出口退税率变化对无机化工品出口总额的影响较不明显。在选取的具体产品中,也仅有少数显示受到影响。无机化工品出口额的变化主要来自退税率以外的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汇率、GDP、价格及国际出口环境等。

此外,由于无机化工品多数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行业又面临供大于求的窘镜。所以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出口结构,加快产品结构升级[4]。近年来针对“两高一资”产品连续的退税率取消或下调充分显示了国家的政策信号。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提示,无机化工品出口退税的作用重点并非对出口额的调整。应更关注其对结构调整的影响,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使无机化工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平,黄健梅.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3(12):25-30.

[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法规库[OL].http://202.108.90.171/guoshui/main.jsp#.

[3]陈阳生.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3):40-44.

上一篇:蛋白质摄入:神奇的亮氨酸的作用下一篇:关于教书育人的名言警句,教育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