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2024-05-21

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篇1: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相关的调查显示,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享受全国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到了社会11%的社会保障,在县城以下集体单位的1 000多万职工和2 000多万城镇个体经营者基本上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特别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家庭构成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同时还有一至二个子女的负担。(2)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内地农村人口大量向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3)随着农民观念和家庭规模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较低

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都很高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难度,又存在着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很严格,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就是管理、缴费和实施的使用三权分离,互相监督,这样才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使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过程更加顺利,使基金的运营更加畅通;但就我国现行的农村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却是管理、缴费和实施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挤占、挪用、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村养老保障的现行制度和法规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从现状来看,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和法规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正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人均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涌入城镇,使得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其次,新型的社区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障模式仅仅在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农村较富裕的家庭存在,很难推广普及。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老年人比重达7.51%的农村老龄化压力更加不言而喻。

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调研报告范文的延伸阅读——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调查报告的作用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2: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农村养老成为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农村养老保障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口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别于社会养老保险,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分别存在两种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社会保障现象:市民靠政府养老,村民靠家庭自己养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保障具有应急性,缺乏制度化。在目前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之后,农村首要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应提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行列。

关键词:老龄化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养老保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篇3: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性实验, 使大学生初步涉及科学实验领域, 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该计划的启动有利于学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200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在国家即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际,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课题组, 参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组织的调研统计工作, 原省级几位老领导也参与了该活动, 就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经过调研组成员认真讨论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 市县政府建议。调查组分别召开市县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乡镇干部参加的座谈会3次, 与会人员建议:一是将征地农民、独女户夫妇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起来, 实行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议加大宣传和政府补助力度, 帮助农民改变“养儿防老”观念, 通过政府补助引导农民参保。三是新农保试点应按属地管理原则, 具体政策和经办应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由县 (市) 政府制定政策、统一协调。试点县市应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 建立和完善本级新农保经办机构, 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 直接为农民服务。

第二, 村农民反映。调研组先后与乡村干部、农民座谈5次, 走访农家6户。农民群众反映:一是农民对养老保险强烈盼望, 但普遍对养老保险政策不太了解, 有的反映收入低交不起, 有的认为待遇低, 又不愿意交。二是农民认为务农属于重体力劳动, 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不应高于城镇企业的特殊工种 (男性55岁、女性45岁) , 而且应同样享受提前退休待遇。三是村集体基本上都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工作, 村集体没钱给农民参保补助。农民希望, 新农保制度如果能像新农合那样政府拿大头就好了。

第三, 问卷调查显示。一是有67.5%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费来源是子女供养, 家庭养老目前仍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二是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制度需求迫切, 选择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已达到58.6%。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缴纳养老保险费能力有限, 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占27.8%, 大多数被调查者每年能承受的养老保险费在100元-600元 (见表1) 。

二、建立新农保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认识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 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乡镇干部或农民群众, 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遍认识不足。为此, 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国家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重大惠农举措, 对解决农民“养儿防老”问题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关注三农、改善民生的高度研究解决农民养老保险问题, 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将要出台的新农保政策学深吃透, 深刻理解新农保政策的内涵。当前, 从经济条件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公共财力快速增长, 政府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在政治条件上,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建立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 正是体现和饯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在制度条件上,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近3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条件上, 农民对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和呼声十分强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成功建立, 使农民对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险信认度升高,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客观条件已具备, 而且是势在必行。

第二, 资金问题。这是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关键。让农民参保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是我国继免征农业税、实行新农合以及发放各类补贴后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 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是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中央已下决心对中西部地区出资为60岁以上农民负担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同时要求地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标准补助60岁以下农民参保。如果按全省有900万农民测算, 省、县 (市) 财政每年需筹集资金2.7亿元, 2009年按10%启动试点, 需2700万。从目前吉林省财力情况看, 拿出这些钱为农民参保还是能承受的。

第三, 机制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 吉林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 经办机构垂直管理, 责任主体是省政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省里在制定政策、行政管理、业务经办时, 要灵活对待, 要为基层政府在上述方面留有一定空间, 充分调动地方及行政部门推动此项工作的积极性。特别在经办机构选择上, 省里不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14页) 宜指定现已垂直管理的社会保险局经办新农保业务, 要从有利于推动试点、有利于调动地方各部门积极性、有利于便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考虑, 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经办机构。

第四, 转移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日益频繁, 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 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可以将农民的养老保险账户分为基本账户和缴费账户两部分。基本养老账户按每人身份证唯一设置, 原则上首先在出生地社会保险部门登记。缴费账户可随本人就业地不同开设多个, 只为缴费设置, 并将缴款转移至登记地社会保障部门的基本账户。在某地缴费满10年可申请将基本账户迁移至此地, 满15年可以正常办理迁移。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 出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相关政策, 借助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 加快“金保工程”建设进程, 提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为省际间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间的接续转移提供技术支持。

三、几点建议

第一, 加快建立健全新农保制度步伐。2009年6月24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在全国10%的县 (市)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10年起逐步扩大试点, 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国家新农保制度框架基本明晰, 吉林省应结合实际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 再增加10%作为省级试点, 达到10个县 (市) 左右,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从制度上覆盖全省。应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 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模式, 逐步将现有各群体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整合, 搞好平稳衔接和过渡。

第二,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务必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抓, 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统筹推进。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與论引导, 全面提升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 使农民知晓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优越性, 了解具体办理程序和参保缴费办法等, 努力营造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农民自愿基础上, 通过合理引导, 想方设法吸引广大农民参保。

第三, 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建议厘定各级财政职责, 由省财政全部或大部分承担国家规定最低线30元补助, 县 (市) 财政将根据各自实际, 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补助水平, 具体由县 (市) 政府确定。在制度设计上, 形成国家支付基础养老金, 拿大头、补出口, 省和县 (市) 财政补入口, 并视财政情况在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 适当提高出口和入口补助水平的格局, 从而为各地建立制度铺平道路, 撤掉门槛, 留有余地。同时, 对计生夫妇、村干部、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予以政策倾斜, 多渠道解决缴费资金来源问题。这样既可激励农民参保缴费, 又能缓解县 (市) 财政压力。

第四, 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试点阶段, 地方政府建议省里不宜指定省垂直管理的经办机构, 应由统筹地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吉林省应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经办人员要服务上门的实际情况, 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在乡镇、村屯的基层服务站所, 加强经办场所、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 一切以理顺管理、提高效率, 便民服务为目标, 突出地方政府在新农保制度上的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篇4: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对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先立法后实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应该有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

关键词 新型 农村 养老 制度

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广大农民老有所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按照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1.覆盖面太窄:长期以来,农民并未被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畴中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青年婚后与父母分家已成为普遍现象。同时,一些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种种原因使得身在农村的老年父母的生活出现了困难。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养儿防老”的家庭保障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传统农村养老保险适应性差:现行的缴费机制设计明显缺乏弹性。如按暂行办法规定,按月缴费标准一直维持在2元-20元之间,但十多年前的缴费标准是无法适应如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另外,现行的养老金计发系数按8.8%的利率测算,具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高利率和高通胀的鲜特征。随着国家连续降息,如此高的利率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3.保障水平低:由于实行自愿投保,大多数参保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费方式,缴费总额又普遍降低。同时,养老金待遇是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来确定的,由此造成保障水平不高。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投保2元/月的农民,缴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再考虑管理费增加和银行利率的下调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领到养老金会更少,农村养老保险的作用受到置疑。另一方面待遇享受没有设计增长机制,几十年同一标准。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化,养老金事实上是在不断地“缩小”之中,不仅难以吸引农民参保,更难以真正起到保障老年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

4.政府重视不够:现有农保的主要做法是采取个人账户、基金预筹的方式,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确定养老金待遇。农保资金的筹集尽管规定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在制度设计中缺乏确保实现政府责任的具体机制,变成完全依靠个人积累和基金自身的增值来实现保障和收支平衡。面对增值来渠道不畅通的现实,以理论上较高的支付系数和实际中缺乏政府投入的事实,基金明显孕育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就称这个国家为老龄化国家。之前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金字塔型,是一对夫妇由三、四个儿女供养,农村老年人生活在三代人或四代人的大家庭中,而现在农村家庭是倒金字塔型,是一对夫妇要赡养四至八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力上,年轻夫妇的负担都过于沉重,仍旧依靠家庭养老会导致老年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如果不引入新的养老机制来解决此矛盾,那么这个不稳定的金字塔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塌。

2.土地养老功能弱化: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大少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老年农民退出农业生产后,其可耕地就仅限于自留地。自留地成为保障老年基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自留地面积十分有限,除了提供日常菜蔬外,根本无法满足老年农民的生活需要,多数老年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年轻时节约下来的财产和家庭人员的接济维持生计。如果说在正常年份老年人的生存还可基本维持的话,那么一旦遇到疾病或自然灾害,老年生活通常难以为继。

3.农民只拥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在我国,农民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和自由转让权,而且土地数量有限,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农民的种地热情不断下降,效益难以上升。同时这些年在国家和企业征地的过程中,土地的溢价收益被国家无偿获得,剥夺了广大农民的收益。并且,随着农村继续深化改革,一个必然的趋势将是通过土地的相对集中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因此,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将失去本已脆弱的土地保障,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再以传统眼光来看待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保障作为农民养老的唯一依靠显然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4.农村人口城市化加快:随着的户籍身份制度的松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就业,成为以工薪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民。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城镇化和转向非农产业,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与生活的风险。对于流出的劳动力来说,他们自身的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留在原地的农村居民而言,一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特别是对年龄偏大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养老不可能依靠移居城镇的子女,也不可能依靠传统的土地保障。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因人口流动的加快已变得不再现实,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需要。

三、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中国目前已达到发达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的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我国GDP已达2.5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位,我国人均GDP是1890美元,现已超过15个欧盟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地区最初建立的平均经济水平。这表明我国农村普遍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从经济角度看,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基本可行的

2.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实力的空前增强也为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可靠的补充资金的来源,是建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强的后盾。农民投保能力增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自然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变,农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保能力增强: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具备提供一部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乡镇企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使得集体组织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可能。

四、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建立财政补助制度:目前,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持力度不够,基本没有投入,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富裕地区以地方财政补贴为主,贫困地区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补贴标准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平均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补贴计入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既能提高农民参保缴费的水平和将来养老待遇水平,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又可增加基金来源和抗风险能力。

2.加快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应尽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富裕村民与贫困群体统筹兼顾,将落后地区的贫困群体作为保障重点,在资金和政策上应更多地倾斜,使广大农民到老年时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保证其老年基本生活需要,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建立农保基金统筹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目前仍是以县级为单位统一管理运营,自求收支平衡。由于没有各级财政“兜底”和市级或省级调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很小。因此,建立统筹基金账户有利于降低基金支付风险。建立统筹基金账户基本原则是在不增加农民负担基础上进行,专用于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统筹账户的资金来源:一是在社会保险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二是财政补助,每年在财政收入中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划入统筹金账户,国家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倾斜;三是将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一部分纳入法定的农村社保基金补助渠道,以增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互助互济功能及抗风险能力。

4.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我国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因此,应建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机制,使农民进城或回乡后养老保险关系合理、顺利衔接。

五、结语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对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先立法后实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应该有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只要我们本着这样的态度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苏颖.浅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9):20-22.

[2]赵慧洁,周田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劳动保障世界.2006(01):30-35.

[3]鲁晓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与法.2006(07):23-26.

[4]秦建文,石文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改革与战略.2006(06):31-36.

[5]赵建萍.浅议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前进.2006(12):25-28.

[6]刘汉屏,李英娟.论分层分类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15-18.

[7]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责分析.软科学.2006(06):45-47.

[8]王建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缘何进退维谷.www.people.com.cn.2007.09.23/2007.10.07.

[9]廖煜娟,潘怀明.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论探索.2006(06):56-58.

篇5: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目前在农村,由于代际关系“轻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质资源的代际间分配严重扭曲,老年人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话语权也在迅速失落,他们不但缺乏与子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且连表达个人意见和不满的权利也经常被剥夺。老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化与农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农村以年龄和代际为界的社会分化业已形成,并在不断扩大。

第一,家庭养老的制度基础已经改变。

一般认为,家庭养老是在长辈对知识和家庭经济具有控制权威的社会中形成的制度性传统,父辈对财产等资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赖以获得子孙赡养的主要制度基础。我国农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与交往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长辈对家庭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亦非常有限。在农村,儿孙对老人的赡养意愿和赡养水平,通常与老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密切相联。由于父权基础的普遍衰落,除亲情约束之外,养老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力和保障,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子女的个人意愿和内在道德的支撑。

第二,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

有研究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孝”文化可以成为当今家庭养老制度的主要依托性资源。但调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撑作用并不乐观。在农村,对赡养内涵最具共识的看法是“给老人吃饱”,这种基本义务也成为普遍的标准赡养行为。例如,兄弟几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谷子或300元钱后,对老人其余衣食寝饮、情感悲欢不闻不问,以“供”代“孝”,有“养”无“孝”。虽然农村目前还能普遍接受家庭养老制度,但是在养老的制度基础逐渐瓦解后,作为其文化基础的“孝道”观念也已逐渐式微。

第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资源短缺和血缘关系弱化。

调查显示,贫困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赖子女数量。农村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现的老人供养及其照料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重。流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紧密的血缘联系。地理间隔使得农村老人从儿孙方面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变得不现实。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过程的开启将会导致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们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认同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养老的基础。

第四,养老行为的规范资源消失或功能减弱。

篇6: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摘要:**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养老是全省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省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使大学生初步涉及科学实验领域,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该计划的启动有利于学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国家即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际,**大学商学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课题组,参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组织的调研统计工作,原省级几位老领导也参与了该活动,就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过调研组成员认真讨论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市县政府建议。调查组分别召开市县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乡镇干部参加的座谈会3次,与会人员建议:一是将征地农民、独女户夫妇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起来,实行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议加大宣传和政府补助力度,帮助农民改变“养儿防老”观念,通过政府补助引导农民参保。三是新农保试点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具体政策和经办应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由县(市)政府制定政策、统一协调。试点县市应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本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直接为农民服务。

第二,村农民反映。调研组先后与乡村干部、农民座谈5次,走访农家6户。农民群众反映:一是农民对养老保险强烈盼望,但普遍对养老保险政策不太了解,有的反映收入低交不起,有的认为待遇低,又不愿意交。二是农民认为务农属于重体力劳动,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不应高于城镇企业的特殊工种(男性55岁、女性45岁),而且应同样享受提前退休待遇。三是村集体基本上都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工作,村集体没钱给农民参保补助。农民希望,新农保制度如果能像新农合那样政府拿大头就好了。

第三,问卷调查显示。一是有67.5%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费来源是子女供养,家庭养老目前仍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二是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制度需求迫切,选择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已达到58.6%。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缴纳养老保险费能力有限,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在元以下的占27.8%,大多数被调查者每年能承受的养老保险费在100元-600元(见表1)。

二、建立新农保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认识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乡镇干部或农民群众,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遍认识不足。为此,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国家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保险是一项重大惠农举措,对解决农民“养儿防老”问题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关注三农、改善民生的高度研究解决农民养老保险问题,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将要出台的新农保政策学深吃透,深刻理解新农保政策的内涵。当前,从经济条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共财力快速增长,政府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在政治条件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建立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正是体现和饯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在制度条件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近3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条件上,农民对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和呼声十分强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成功建立,使农民对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险信认度升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客观条件已具备,而且是势在必行。

第二,资金问题。这是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关键。让农民参保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是我国继免征农业税、实行新农合以及发放各类补贴后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是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中央已下决心对中西部地区出资为60岁以上农民负担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要求地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标准补助60岁以下农民参保。如果按全省有900万农民测算,省、县(市)财政每年需筹集资金2.7亿元,按10%启动试点,需2700万。从目前**省财

力情况看,拿出这些钱为农民参保还是能承受的。

第三,机制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经办机构垂直管理,责任主体是省政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里在制定政策、行政管理、业务经办时,要灵活对待,要为基层政府在上述方面留有一定空间,充分调动地方及行政部门推动

此项工作的积极性。特别在经办机构选择上,省里不宜指定现已垂直管理的社会保险局经办新农保业务,要从有利于推动试点、有利于调动地方各部门积极性、有利于便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考虑,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经办机构。

第四,转移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可以将农民的养老保险账户分为基本账户和缴费账户两部分。基本养老账户按每人身份证唯一设置,原则上首先在出生地社会保险部门登记。缴费账户可随本人就业地不同开设多个,只为缴费设置,并将缴款转移至登记地社会保障部门的基本账户。在某地缴费满10年可申请将基本账户迁移至此地,满15年可以正常办理迁移。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出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相关政策,借助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加快“金保工程”建设进程,提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省际间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间的接续转移提供技术支持。

三、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建立健全新农保制度步伐。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起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国家新农保制度框架基本明晰,**省应结合实际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再增加10%作为省级试点,达到10个县(市)左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从制度上覆盖全省。应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将现有各群体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整合,搞好平稳衔接和过渡。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务必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与论引导,全面提升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农民知晓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优越性,了解具体办理程序和参保缴费办法等,努力营造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农民自愿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导,想方设法吸引广大农民参保。

第三,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建议厘定各级财政职责,由省财政全部或大部分承担国家规定最低线30元补助,县(市)财政将根据各自实际,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补助水平,具体由县(市)政府确定。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国家支付基础养老金,拿大头、补出口,省和县(市)财政补入口,并视财政情况在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出口和入口补助水平的格局,从而为各地建立制度铺平道路,撤掉门槛,留有余地。同时,对计生夫妇、村干部、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予以政策倾斜,多渠道解决缴费资金来源问题。这样既可激励农民参保缴费,又能缓解县(市)财政压力。

第四,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试点阶段,地方政府建议省里不宜指定省垂直管理的经办机构,应由统筹地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省应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经办人员要服务上门的实际情况,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在乡镇、村屯的基层服务站所,加强经办场所、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一切以理顺管理、提高效率,便民服务为目标,突出地方政府在新农保制度上的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篇7: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的困境

目前在农村,由于代际关系“轻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质资源的代际间分配严重扭曲,老年人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

和社区中的话语权也在迅速失落,他们不但缺乏与子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且连表达个人意见和不满的权利也经常被剥夺。老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化与农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农村以年龄和代际为界的社会分化业已形成,并在不断扩大。

第一,家庭养老的制度基础已经改变。一般认为,家庭养老是在长辈对知识和家庭经济具有控制权威的社会中形成的制度性传统,父辈对财产等资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赖以获得子孙赡养的主要制度基础。我国农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与交往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长辈对家庭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亦非常有限。在农村,儿孙对老人的赡养意愿和赡养水平,通常与老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密切相联。由于父权基础的普遍衰落,除亲情约束之外,养老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力和保障,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子女的个人意愿和内在道德的支撑。

第二,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有研究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孝”文化可以成为当今家庭养老制度的主要依托性资源。但调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撑作用并不乐观。在农村,对赡养内涵最具共识的看法是“给老人吃饱”,这种基本义务也成为普遍的标准赡养行为。例如,兄弟几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谷子或300元钱后,对老人其余衣食寝饮、情感悲欢不闻不问,以“供”代“孝”,有“养”无“孝”。虽然农村目前还能普遍接受家庭养老制度,但是在养老的制度基础逐渐瓦解后,作为其文化基础的“孝道”观念也已逐渐式微。

第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资源短缺和血缘关系弱化。调查显示,贫困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赖子女数量。农村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现的老人供养及其照料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重。流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紧密的血缘联系。地理间隔使得农村老人从儿孙方面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变得不现实。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过程的开启将会导致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们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认同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养老的基础。

第四,养老行为的规范资源消失或功能减弱。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家庭养老制度还包含一套规范人们养老行为的制度维护机制,如法律、社区行政组织、宗族制度和公共舆论等,对不赡养行为予以规范和惩戒。但农村的现实情况是,除法律外,其他传统的制度维护机制作用都在显著消退,家法族规和公共舆论曾经是农村最重要的规范资源,但是这项制度资源的功能也在弱化中。村干部对眼皮底下发生的一些赡养纠纷通常持消极态度,“民不举官不究”,“管不了,没法管”。一旦发生不赡养或其他虐待事件,老人能够从制度渠道获得的救济非常有限。

第五,新的制度资源开始进入,但是远远不够。一些新的支持性制度资源正在进入农村并且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资源目前还存在着资源量小、覆盖面窄等问题,总体而言,还只是杯水车薪。

二、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政策思路

农村养老制度目前面临两难选择,所谓资源困境实际折射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因其制度化基础改变而难以为继。对此,首先要改变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自然主义态度,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的积极干预、扶植和管理;其次,要创造新的资源形式,立足农村资源的开发,鼓励探索和实验新型养老方式。

第一,政府主导在农村兴起尊重、关怀老人的风气,以政府的威望代替老人在社区和家庭中日益没落的权威。除必要的大力倡导和宣传工作之外,还应考虑采取一些制度措施,如成立老年人协会等,并规定其在村庄相关事务决策中的一定地位,以提高老年人在社区中的话语权来带动老年人其他权利地位和权利意识的提升。

第二,强化村级组织在社会风气、道德建设方面的规范、监管职能。在养老制度以道德自律方式难以充分维持的情况下,应补充以行政手段,建立新的尊老敬老的村规民约,以及群众投诉和举报的受理责任制,切实解决不赡养和其他虐待老人的行为。

篇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近三年的各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过程中, 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制度变动频繁, 缺乏长远规划。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人口老龄化迅速、收入差距较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 要建立新农保决非易事, 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 但如果制度变动过于频繁, 将不利于制度的推行。不少地区对刚推出的新农保进行了重大修改, 如北京市的新农保实施还不到一年就改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成都的农民养老保险实施一年多就作了显著修改。尽管基本思路变动不大, 但保持相对稳定非常必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农保属于创新项目, 缺乏足够的经验可借鉴, 同时, 已经实施多年的城保制度也不大可能完全照搬, 但也不能不受其影响, 因而难免会摸着石头过河;二是新农保专业人才匮乏, 理论研究尚未跟上, 方案出台缺乏充分论证与长远规划, 往往注重短期效益, 这显然不适合养老保险作为长期保障项目的发展要求。

2.权利与义务不相称。一项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平稳运行或者说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考虑了各方负担能力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的养老保险基金去有效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制度“好坏”的评价不在于待遇是否优厚, 也不在于缴费是否低廉。判断的标准在于权利与义务是否相称, 或是否匹配。缴费有确定性的规定, 待遇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因为地方政府的负担没有量化, 难免会让参保人员的待遇难以维持在适度水平

3.各地制度千差万别, 对农保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近年来, 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新农保试点, 在缺乏国家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协调论证的情况下, 出台了若干套新农保方案, 这些方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基金运用也缺乏有效监管, 并且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制度千差万别, 难免会出现攀比风, 甚至相邻地区同样缴费的参保人员所领取的待遇相差很大。从而使待遇偏低地区有提高待遇的压力。新型农保制度相比于过去的农保制度有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制度上的设计有了新的内涵, 制度千差万别为今后制度彼此之间的融合带来困难, 也不利于农村居民身份的转换、人员的流动。固定数额缴费意味着不能跟踪收入水平的提高, 意味着需要经常调整, 甚至每年调整。若不及时调整缴费参照物价, 几十年后就可能出现像老农保所支付的养老金低得不值一提的尴尬局面。

4.统筹层次偏低。目前, 已推行的新农保大多实行县级统筹, 尽管有些地市一级或省一级劳动保障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 但总体上统筹层次偏低。这意味着全国新农保被分割成条块, 不利于人员流动, 抗风险能力削弱, 养老保险基金分散, 也不利于通过组合投资等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投资收益。这一后遗症在城保中已显示出来, 城保目前正努力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统筹。国务院《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阶段, 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 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 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笔者认为, 新农保建设不能重复城保的改革路径, 改革应具有前赡性, 可以领先一步, 甚至考虑城保的改革趋势, 使二者在若干年后统一起来。

5.存在逆选择。逆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对产品的类型和质量等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次货驱赶良货的一种现象。保险的特性容易让身体状况较差或危险性较大的人积极投保, 身体状况健康或危险性较小的人不急于投保, 或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险种或方式去投保, 这种倾向, 称之为逆选择。同样, 新农保也存在着逆选择, 参保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较低的费率、较短的投保年限投保, 以便相对于自己缴费来说获得更多的基础养老金, 即投保人沿着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对举办者有利的方式去投保。尽管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但基础养老金并不与自己缴费成正比。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尽管个人缴费、各种组织对个人缴费的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但享受的基础养老金是一固定数额, 未能体现选择较高档缴费获得较多的基础养老金的优势, 只是对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二、对策

1.提高失地农民养老金待遇, 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都是国家公民, 理应享受同等权利和义务。如今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当重新调整政策、拟定制度, 让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 或者与城镇居民身份平等地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因此, 建议失地农民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养老待遇,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若按规定计发的月基本养老金达不到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70%的, 应按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发;在经济特别落后地区, 失地农民的养老金, 可以介于“低保”与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之间, 以后逐步过渡到同等标准。

2.强化政府在新农保制度推进中的主导作用, 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 实现政府对农村的“反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 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宜重新定位在农村社会保险中的责任, 建立以财政补贴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应通过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补贴、老年人直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 还应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 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

3.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破除城乡分割体制, 创造条件探索实现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将享受到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参保模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农民转居后, 便可与城镇养老保险衔接过渡。

4.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避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刀切”。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差异很大, 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千差万别。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 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劳动者缴费能力有限,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农民之间, 其收入状况和生活成本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应成为设定缴费基数和养老金标准的依据, 既要真正发挥保障作用, 又要根据各地的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实际水平, 缴费基数和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可本着低水平进入的原则, 并随着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水涨船高”。

5.健全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 仅凭借存入银行、购买国债、缴存财政专户取得利息等手段, 无法保证兑付要求。为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应建立较高层次的基金管理中心, 组建一支懂金融、会运营的基金管理队伍, 通过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达到基金最大程度的增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增值要求, 实行专款专用, 不得直接投资或变相投资, 不得挤占、挪用。不得干预基金的正常使用。要在国家金融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改进投资方式, 拓展投资渠道, 制定优惠政策, 增加运营工具, 调动各有关会融机构参与管理运营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基金运营的收益率。

6.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在制度建设中法律是最稳定、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制度形式。它不仅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效能,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克服对风险的恐惧, 增强人们对制度的信任程度。因此应大力加快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 明确农民享有与城镇职工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权利, 也是建立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信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篇9: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以耕地养老的模式渐渐消退,而随着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大,家庭養老这一模式也不能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在我国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推广的必要性和重大作用以及我国在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应采取的措施和做法两方面,对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一议题进行探究。

一、在我国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推广的必要性和重大作用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数量迅速增加,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

近年来,我国已经显现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据人口学家研究表明,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直至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农村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约为全国老年人总数的四分之三,与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农村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尽快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刻不容缓的。由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实行着计划生育政策,新生儿数量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且近年来呈现出双方独生子女抚养四位老人和至少一位孩子的家庭结构,这一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青年人承受了过多的生活负担,削弱了家庭对于养老的贡献。农村较城市而言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育率,但由于近年来的进城务工潮,造成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社会现象,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也有所降低。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土地对于生活的保障作用越来越弱,也成为农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综上各种因素和困难,必须尽快将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建立起来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农村养老问题。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农民对于养老问题不再过度担忧,进一步推进了和谐社会主题。

(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能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已经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但由于地域的限制,有些财政能力差、较为贫困的地区无法负担农村养老的政府公益部分,导致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限制,致使保障制度无法顺利的推行下去。传统的养老保障体制主要为个人一次性交付一笔养老金,而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往往选择金额较低的投保数额,经过国家养老基金体制的运作,加上金融各种风险的扣除,最终每年只能领到数额极少的一笔养老金,完全不足以维持老年生活。这种保险模式没有体现出较强的政府扶持性和社会公益性,不能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而是显现出较为强烈的商业气质,不是一种合格的社会福利类保险形式,亟待改革和完善。同时,对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进行完善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二、我国在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应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一)在农村建设完整的、统一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主体文件和核心内容,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政府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严格的、合理的设置。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较为有保障,退休金足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三类保险制度的长期不同步、脱节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和不满,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应对三中保险制度同时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得三种保险制度的获益能力基本相同,三类人群可以得到基本对等的保障力度,从而缩小社会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其中,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力求为农村养老争取更多的保障。

(二)切实扩大、普及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

虽然上世纪就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相比较城市而言,建立的时间仍旧较晚,因此,发展程度和完善程度都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有着一定的差距。政府要着重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提高保障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养老基金的投资情况和收益数额,应由政府牵头建立三方监督体制,三方分别为资金管理中心内部监督、社会大众监督、国家监督,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效的、持续运转的监督机制。提高基金监督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养老保障资金的投资运作,同时也可以扩大养老保障的受益面。另外,要加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需要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三方面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提升迅猛,对于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也越来越为激烈和广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虽早已建立,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保障的力度和水平却有相当差距,不能有效发挥保障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投入,不断创新,根据新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办法,尽量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共同、一体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J].新财经,2011(05):12-13.

[2]徐莉.构造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2-3.

[3]魏飘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浅析[J].中国市场,2012(14):34-35.

上一篇:外委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补充规定下一篇:勇气与智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