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2024-04-18

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共11篇)

篇1: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关于制定《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建立和完善我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镇统筹和谐发展,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确保我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山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山阳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和《山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参保对象登记造册达100%,16-59周岁适龄人员登记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达97%以上,实际缴费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达100%以上。

二、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培训阶段(2011年6月10日至2011年6月23日)

1、组织培训。组织对镇村干部、各村文书进行政策业务培训。

2、政策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

料和利用宣传栏、走村串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掌握政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3、会议动员。召开全镇实施新农保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

(二)人员界定阶段(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7月10日)

1、登记造册(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6月28日)。各村要将所有参保对象、享受待遇人员基本信息登记造册。

2、初审(2011年6月29日至30日)。各村对新农保的参保对象和享受待遇人员进行初步的审核汇总,做好相关基础工作。

3、核实公示。将符合新农保条件的参保对象,特别是直接享受养老待遇的农村老年居民在本村进行公示;对遗漏对象和不能列入的对象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调整后的名单再次公示。公示落实后,全镇汇总后上报到县农保办。

4、各村建好参保人员档册。

(三)启动实施阶段(2010年7月11日至2010年8月11日)

1、镇社会事务服务站建立参保人员数据库,并建立个人档案,各村开展新农保基金的征缴工作。

2、对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发放养老金。

3、对各村新农保工作进行目标考核。

三、相关政策

(一)参保条件

凡具有我镇行政区域内户籍(不含在校学生),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不含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应在户籍地参保,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应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确有困难的,也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二)缴费标准及国家补贴

新农村个人缴费分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十一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多缴多得。

国家财政对个人缴费给予补贴,标准为:选择200元以下档次,每人每年补30元;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的补贴40元;选择400元以上的(含400元)缴费档次,每提高一个档次补贴在400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5元,最高不超过80元。

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按最低缴费档次标准进行补贴,其中重度残疾人财政全额补贴,中度残疾人补贴75%,轻度残疾人补贴50%。

对于45周岁以下的城乡居民,在其参保缴费达到规定缴费年限(15年)的前提下,每多缴一年,基础养老保险每月

增加2元。

(三)待遇支持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时(即2011年7月1日)已满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人员,只参保不缴费,按月领取相应年龄段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60-69岁每人每月55元,70-79岁每人每月65元,80-89岁每人每月75元,90岁以上每人每月85元。

对于年龄未达到60周岁的对象即可从年满60周岁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其个人养老保险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持终身,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总额/139。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了加强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领导小组,由镇长王波任组长,副镇长朱培信、屈磊任副组长,由组织、文秘、民政、计生办、财政所、派出所、统计、农业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朱培信任办公室主任,方国尧、宁春芳具体办公,负责全镇新农保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实施。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村级社会保障协保员,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包村干部要深入到村指导、检查和督促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广泛宣传。新农保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各村要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要充分利用召开会议,政务公开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入户讲解,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向广大农民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强化督查。镇党委、政府将新农保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镇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对工作到位、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和工作滞后的,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村,进行通报批评。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篇2: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杨地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

全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结合杨地实际制定了《杨地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杨地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方案

二ΟΟ一年十月十七日

杨地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专项治理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关于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镇政府决定,从2011年10月8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关于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工作要求,抓住苗头性问题,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全面排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决定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武装部部长、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组,并设办公室在派出所,由周邦文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专项治理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1、旅馆、饭店、集镇市场、会议室、公共活动场所;

2、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学校教学楼、图书室、集体宿

舍和操场;

3、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4、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的场所。

(二)专项治理内容

各村委会、派出所要在前一阶段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的基

础上,集中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为公共活动场所)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检查,做到“六个必查”:

1、必查是否经过消防安全检查验收;

2、必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必查建筑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进行;

4、必查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5、必查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和员工是否受到消防安

全教育培训;

6、必查是否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四、专项治理时间和步骤

(一)专项治理时间

2011年10月8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二)专项治理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10月8日至10月15日)。各村委会、镇直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对本地、本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2、自查整改阶段(10月16日至11月30日)。各村委会、镇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本村委会、本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3、督促整改阶段(12月1日至12月15日)。各村委会、镇直部门要按照治理工作任务,坚持整改和防范并重的原则,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日常防火工作,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对存在的问题,务必做到“六个一律”,即对公众聚集场所违法装修的,一律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对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一律依法责令立即关闭;对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自动消防设施损坏,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对采用聚氨酯类泡沫塑料以及其它燃烧后产生剧毒烟气的易燃材料装修装饰的,一律责令限时整改;对人员密集场所室内一律不得使用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4、总结提高阶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镇专项治理

活动工作领导组组织对各村、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全面总结专项整治活动工作经验,分析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为进一步抓好消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圳

龙岗区舞厅的大火,再次暴露火灾隐患整治排查工作还存在不少漏洞,各村委会、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认真吸取教训,采取过硬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发生。目前已进入

秋冬季,各地区气温也逐步降低,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是火灾多发期和高发期,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坚决落实“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火灾隐患排查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切实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措施不落实的,要及时采取谈话、教育、调整等果断措施,坚决把问题解决在事故发生之前。

(二)严格执法,注重实效。派出所一定要严格依法履行监

督执法职责,坚决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务必做到“六个一律”,采取断然措施,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整改人员、落实单位责任、落实隐患整改措施、落实隐患整改期限。对那些不具备消防安全基本条件,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场所和单位,要依法采取坚决和强硬的措施,实行“四个一批”,即坚决整改一批、坚决由政府挂牌督办一批、重处重罚一批、关停一批。

(三)强化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派

出所要集中进行消防法制教育,明确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求,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加强火灾源头的管控,严格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消防审核和验收,严格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严格消防产品质量监管,防止产生“先天性”火灾隐患。

(四)强化执勤备战,做好灭火准备。要针对冬季火灾规律

特点,立足于“灭大火、打硬仗”,切实落实各项执勤备战措施。要对人员密集场所及有经营易燃易爆物的单位和个体经商户做

到“六熟悉”,制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加强冬季灭火救援战术技术研究,开展实战演练。一旦发生火灾,按照“五个第一”行动要则快速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五)强化消防安全培训,扎实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教育。要

对单位消防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各单位对从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要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结合“119”消防宣传日,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和消防志愿者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安全管理,鼓励群众主动举报重大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

篇3:浅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的紧迫性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需要

回顾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下简称农保) 试点首先在山东省进行, 20-60岁人员都可以自愿参保, 其中约40%由集体支付, 60%由个人支付, 60岁以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农保工作试点以来发展迅速, 1998年全国参保人数达到了8025万人, 占当年农村人口总数86868万人的9.24%。但是, 1999年后, 农保基本停滞不前, 2007年末, 农村参保的人数仅为5171万。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为当前新型农保的推广工作给予了非常的肯定和支持。当前的新型农保提倡“个人缴费、财政补贴、集体补助”三方筹资的模式, 取代了原来的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国家进行政策支持”为宗旨的老农保模式, 尝试通过增加政府补贴来解决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的根本问题。

2、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 “4-2-1”结构的家庭在农村普及速度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冲击。据民政部门调查显示, 农村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的比例虽高达88.7%, 但收入来源、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占50.7%、82.2%。同时, 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空巢家庭”不断涌现, 进一步加剧农村养老压力。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必然向社会养老方式转轨。

3、人口老龄化程度愈演愈烈

通常, 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 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8.3%, 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 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 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 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做到老有所养。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对新农保的认识存在误区

试点过程中有些地区由于宣传不到位, 导致农民对新农保认识不足、顾虑较多、参保不积极。例如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中规定, 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 但有一个前提, 是其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所以有人认为, 子女缴费就是拿子女的钱给其父母发放养老金。然而实际上, 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是政府发放的, 子女缴费则是子女为自身缴费, 政府旨在通过此规定调动青壮年的参保主动性。

2、衔接配套政策跟进滞后

新农保制度与老农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是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一大难题。目前, 有些试点地区并没有出台衔接方案, 没有统一的衔接标准, 衔接配套政策没有很好地跟进, 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不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 不利于制度稳定及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将会拖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进程。

3、新农保自愿参保原则和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之间存在矛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而强制性是社会保险基本的属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强调自愿参保原则, 是因为目前农村的经济社会情况使得强制实施还不具备条件。但是, 允许农民自愿参保很难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和参保率。年轻人由于离受益时间很远有的不愿参加, 而老年人由于参加后很快受益而积极性很高, 造成农民参保的逆向选择, 会使得农村社保体系不堪重负, 加大了财政压力。

三、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可以说绝大多数农民并不能够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养老计划, 他们更多的注重眼前利益。要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宣传的方式除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墙报、传单之外, 尤其要发挥村级农保协管员的作用。要加强对村级农保协管员的培训, 保证把新农保的试点办法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农民, 要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新农保制度能给自己带来实惠。

2、妥善解决“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农村居民流动, “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一是要预留制度接口, 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转换的详细办法。在省级范围内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 解决不同社保政策间、不同地区间的基金结算问题。二是改进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 将农村居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障权益予以归集。三是加快社会保险省级统筹步伐, 解决地区间因利益关系而影响社保关系接续转移等问题。四是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 为省际间“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间的接续转移提供技术支持, 出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相关政策。

3、适度强制实施农村基础养老保险

新农保依然施行农民自主缴费原则, 但是国家财政却对60岁以上的农民给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其实这相当于一种变相强制实施的农保基金。只是被强制的对象不是农民而是国家。这与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收入情况、工业反哺农业等政策是相适宜的, 同时也更利于农民参保, 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扩大参保范围, 符合新农保的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 当前在我国试点、推广新农保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是适时的、是可行的。我国国情十分复杂, 农村情况尤为特殊, 客观上给新农保制度的设计和推广造成了困难。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 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响应中央号召,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真组织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 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谱写新的篇章。

【项目名称】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福利公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说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的紧迫性基础上, 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1]薛惠元, 张德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2) .[1]薛惠元, 张德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2) .

[2]李文娜.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当代经济, 2010年12月 (上) .[2]李文娜.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当代经济, 2010年12月 (上) .

篇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析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含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2.“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

新农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实行的老农保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開,根据规划,将于2020年前实现所有农民都享受新农保。

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5.怎样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一定的保费,当然缴纳保费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所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程度的高低。在参保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当地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而当地政府则应根据地方财政实力状况,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一定资金补贴。

从全国各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该市2003年就出台了《苏州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他们把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务农人员纳入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所有参保的务农人员,县级和镇级财政补贴50%左右,有的县(市)达到60%。在2003~2005年间,全市各级财政对务农人员的参保补贴额达到13.38亿元,且每年的补贴资金呈上升趋势。该市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方式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有效地解除了广大参保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成为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分担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后,应高度重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否则将面临较大的长期资金支付压力。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基金管理和投资政策,探索基金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还应研究不同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办法,研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政策,以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

篇5:杨地镇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立镇、旅游活镇、药牧兴镇、劳务强镇”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等政策机遇,克服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和冰冻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同心同德,克难攻坚,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按照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第一工程抓党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城镇增容”三大目标,抓好“农业产业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小城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件大事的思路不动摇,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好快发展。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是2010年的 倍;农业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增加 %;粮食总产量达到 万吨;劳务收入达到 万元,增加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增长 %;规模以下工业总产达 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万元。

(二)三农工作实现较大跨越。积极实施“稳粮、兴药、优

篇6:杨地镇民情恳谈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杨地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在百忙之中亲临我镇参加民情恳谈会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就杨地镇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与会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杨地镇位于山阳县城西南70公里,处于两省交界、三县相接之地,辖14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5260户21510人,镇域面积187平方公里。全镇下设22个党支部,624名党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88元,增长28.3%。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中,1个村晋升为一类村,3个村晋升为二类村。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实施“生态立镇、商贸兴镇、畜牧强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带动、重点项目带动、特色劳务带动”三大优势资源,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截止2010年底,完成一村一品建设6个,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00亩,新建成林果

施,年安全生产死亡率控制在0.4‰以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覆盖率达100%。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了“一控四降”目标,刑事、治安案件分别控制在0%、1‰,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创建知晓率分别为98%、95%;全镇90%的家庭、95%的村(单位、学校、企业)达到平安创建标准,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1件,调解71件,已化解71件,排查率、调解率和化解率分别100%、100%、100 %,实现了进京非正常上访、赴省去市集体访的零目标;实现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全覆盖和“三个零”的目标。高度重视生态坏境建设,完成绿化造林面积500亩,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65口。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注册成立了山阳县“牧展”养猪专业合作社”,完成村级信息站建设6个。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成村级农民健身工程 2处,建成“农家书屋”2个。

(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对合河街道和杨地街道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合理规划,修订了规划方案。启动实施冷安路拓宽改造项目,镇政府7间4层宿办楼建设、4间2层“廉政灶”、“卫生间”建设,到2011年5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腰坪电站建设正在进入坝体回拢,厂房安装阶段。二是金盆村5间两层面积292平方米党员活动室及社区已建起投入使用;2400亩核桃基地现已完成建园1500亩。三是投资120万元新建的西坪村北坪大桥已全面竣工。四是工赈移民山槐小区集中安置点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房屋25套,交付使用21套,12户移民已搬入新居,完成配套设施主要有修河堤211米,硬化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小,主导产业优势不够明鲜,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二是项目带动较弱,项目投资较少,落实项目不力,拉动发展的动力不强;三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四是受征地拆迁、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加大,工作进展不够平衡。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着我镇加快发展的步伐,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改进和提高。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经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7:杨地镇村民监督委员会典型事例

村民监督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级民主监督常设机构,它代表村民履行日常村务监督职责、开展村务监督工作,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报告工作,发挥桥梁纽带、监督制约、组织协调、参谋助手、廉政保证作用。

典型事例一:2010年4月,正在开工建设的山槐村至板厂组的通组公路被迫停工了。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短缺问题;二是群众对修板厂公路的资金使用情况产生质疑。此事曾一度曝光在《西安商报》上。为此村组干部有怨言,老百姓心中有怨气。2010年12月,杨地镇纪委责令山槐村村民监督委员会组织清财组对板厂公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山槐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王维民立即组织监委会、村“两委会”成员、板厂组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组成清财组,对板厂公路建设的所有账务进行清理。经过细致清理,最终将账务全部弄清楚,并进行张榜公布,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镇政府又向县发改局请求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快一度停工的公路又恢复了正常施工。山槐村监委会在村组财务、账务方面发

1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为全镇监委会职能的发挥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篇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就是要求农民年轻时缴纳保险金, 年老时可以按月获得老年基本生活费。而目前,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 农村人口老龄化也相对要高于其他省市, 而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生产劳动能力已经下降, 年轻农村人口又向城区转移, 使得农村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 因而在我国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迫不及待。

1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严重, 尤其是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走向城镇, 使得农村老龄人口老无所依, 这更加剧了我国农村的养老重担。我国目前农村人口为6.57亿人, 约占总人口的48.73%。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约为1亿人,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4.81%。而农村人口中的多数青壮年在外上学、就业、外出务工等等, 这些现状使得农村人口的老年人成为各地区发展的包袱。因而, 在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可以缩小城乡的区别, 让这些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因此,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谓是一项利民政策, 可以让我国数万农村人口解除“老无所依”之忧虑。

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分析

2.1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缺乏安全性, 管理混乱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县级农保部门管理, 但是由于县级的农保部分缺乏专业的人才, 因而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来管理基金, 对基金进一步投资, 这使得基金不能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也使得基金的此项作用不存在。

2.2 农村养老保险对于集体补助项无强制性规定

我国曾提出集体给参保农民补助, 这种补助形式是采取自愿的原则, 没有强制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的集体都没有能力, 或者说不愿意拿出资金对已经参保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助, 这就使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降低。

2.3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各县市发展不均

我国县市较多, 各县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不同, 绝大多数县市的农村养老保险仍然是传统养老方式, 即:家庭式养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条件有限, 财政有限, 导致保障水平较低;而有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好, 财政多, 那么这些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做的较好。

2.4 农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部分存在拖欠行为

农村养老保险, 个人缴纳只是单方面的, 一定要有政府和集体的参与, 名单是由于不同地区集体的经济能力有限, 因此集体的补助就各不相同, 甚至于个别地区, 集体补助在一致向后拖, 没有及时到账, 形成了拖欠行为。

3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 收入水平的增长为我国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就是说, 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高, 参保能力就越强。

3.1 账户可跨地区转移

农民分为很多种, 纯农民的流动性可能不大, 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就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在各个地区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转向另外的城市, 参加另一份工作, 他们的工作为所服务的城市带来了建设, 但是却不能享受服务地区的劳动者福利。因此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投保后, 可随着农民的流动一起流动, 这个问题成为目前急应解决的问题。

3.2 提供信息平台, 使信息共用化

要实现农民投保账户的跨地区转移, 首先应解决信息共用这个问题。农民的投保信息共用, 才可以在各地区进行账户的转移。另外, 信息共用还可以将每个参保农民的个人信息、缴费情况、领取养老金时间、家庭规模等信息公开共用, 为及时更新农民投保账户现金流动性, 为确定我国养老金水平等提供了一个共用的信息平台。

3.3 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参保范围

由于我国农民人口众多, 因此农民的思想受传统观点影响也较深, 在我国农民中, 往往仍然认为养儿防老才是最可靠的养老所依方式。另外, 由于养老保险金的周期比较长, 农民怕政策变了, 担心以后老了不能领出来保险金, 失去了保险金的依靠等等, 这些都成为了限制农民投保的原因。因此, 要宣传农民对社会养老的认识, 让农民认识到在目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大趋势下, 农村养老保险才是解决最终养老的最佳方法。

3.4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农村养老保险最基本的保障是:基金。农村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有个人缴纳, 另外还有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 但是, 由于很多地区的经济水平低, 因而使得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不能及时到位, 这也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慢的问题突显出来。要想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就应该组成专业团队, 一方面督促争睹落实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到位, 另一方面将基金投放到资本市场上, 使其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增值。

3.5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建设

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外出务工, 农村人口较为分散, 这就使得农村的养老保险工作问题多, 比较有难度。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来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 而且这个团队要了解我国的人口特点, 熟悉当地人口去向等, 所以在村委会中选出一部分人来进行这项工作最为合适, 但为了使这部分人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此项工作, 应该明确工作的岗位职责、培训他们的工作流程, 以此来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

3.6 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方式

由于我国部分农民外出务工, 农民每月到当地的养老金发放地区领取养老金非常不便, 造成我国农民养老金发放速度也较慢。在我国, 要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首先应给农民提供较为多的领取养老金的网点, 这些网点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 网点根据农民养老金信息的网上共用化, 可以查询到农民领取养老金的信息, 提高农民领取养老金的速度, 也为参保农民提供了便利;另外, 可以给每位投保农民建立储蓄存折, 在每月固定时间将应发放的养老金打入存折内, 这种方式可大大提高农民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速度, 并且农民可以不必要按月按时间必须去领取, 农民可根据自己情况, 三个月、半年领取一次都可以。

综上所述,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实施还应该和本地区的经济、人口、政策等相适应, 才能使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保障。

摘要:我国明确提出, 在2020年之前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为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而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使其老有所养, 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这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婷.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J].法制与社会, 2009, 7.

[2]何安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管理者, 2009, 11.

篇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是由中国国务院进行重点推广的一项惠及农民的政策,也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愈加严重,加快新农保的发展成为了必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为例,探究了新农保在海虞镇的覆盖率,满意度以及政府对此的财政补贴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满意度;覆盖率;财政补贴

一、研究背景

老龄化程度高已成为当代中国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2012年末,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3亿,占总人口的9.34%。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1]。这对我国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提出了巨大挑战。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新农保的参保率不断提高,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农民中有4.6亿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有1.31亿人已领取养老金,基金累计结余数千亿元[2]。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为例,旨在深入了解新农保的覆盖率、满意度以及财政补贴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对新农保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意义:尽管新农保制度在试点推广时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研究新农保制度目前的实施情况,能够为新农保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发展,最终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第一,问卷调查法,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选取三个村落发放500份问卷进行调查。第二,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第三,实地调查法,走访常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虞镇劳动保障所。第四,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利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块进行学习探讨。

数据来源:本文有关数据来源于扬州大学商学院“新农保发展调查实践小组”于2014年7月至2014年8月完成的关于新农保实施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87.2%。

四、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在本次对新农保的研究中,我们小组分别从覆盖率、满意度、财政补贴等三个角度对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新农保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一)关于新农保覆盖率的研究

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全国新农保参保人数為4.9亿,而试点之初只有0.7亿[3],参保人数在不断上升。通过走访常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虞镇劳动保障所,以及查询政府网站上公开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常熟市于2010年有432876人参加新农保,于2011年有518938人参加新农保,于2012年有597566人参加新农保,参保率都超过了98%。2009年11月,苏州市被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改革小组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地区之一,当时海虞镇在45943名劳动力中便有45557人参保,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16%,24377名老年人中便有24143人参保,其中享受老年补贴有12012人,养老保障率99.04%[4],可见试点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2014年7月至8月,我们实践小组在海虞镇当地派发了500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了436份有效问卷,在经过一系列整理计算后,统计得出有414人参保,占到统计总体的94.95%,考虑到调查误差,和政府公布的数据相吻合。

为了更好地对新农保的覆盖率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我们统计总结出了调查对象职业与其是否参保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在总体参保比例较高的前提下,务农农民或实地农民、个体工商户或其雇工、乡镇企业职工参保比例均达到了95%以上,而外出务工人员、小城镇农转非人员、小规模企业的职工的参保率则相对略低。参保率偏低的职业也是今后政府在继续宣传和推广新农保政策的时候需要关注的重点。

为了研究部分人没有或者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原因,我们对农民了解新农保政策的途径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显示,有46.10%的农民是通过邻居或者亲戚的口口相传来了解新农保的,占总体的比重最大,而传播便捷性最强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传播准确度最高的村干部宣传,只分别占到了22.48%和31.42%。有些村民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口口相传虽然容易让他们接受,但在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对政策解释不准确甚至是对政策错误解读的现象。

针对这个现象,村干部一方面可以通过召集下层干部开会,传达中心思想,再借由他们一步步下达,另一方面还可以制作相关方面的教育短剧在电视上播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正确的宣传新农保制度以及它的有利之处。

农民自身经济水平的限制对新农保的覆盖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农民自身收入较低,缴纳新农保的保费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对农业产业结构加以改善,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推进新农保的全覆盖。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一直以来以家庭养老以及土地养老为主,传统的养老模式根深蒂固,部分农民一时不能接受或者不易接受新农保政策也是较难以避免的,但只要做出恰当宣传,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配合新农保制度的实施,相信《指导意见》提出的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的目标将会很快实现。

(二)关于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的研究

在研究新农保问题上,不仅仅要考虑新农保的覆盖率,即农民的参保数量,还要考虑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度,即农民的参保质量。

考虑到不同因素对新农保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因素对调查对象的普适应,本次研究选取了政策了解程度、待遇高低、經办人员服务态度等三个因素作为研究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满意程度的依据。

1、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

本次研究根据“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这个因素设计了“您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个问题,经过统计整理,仅有6.88%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表示非常了解,50.69%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表示比较了解,有42.43%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表示不了解,虽然不到总数的一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此可见村干部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导致很多农民对此政策仍然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

针对此现象,第一,在许多已经存在的宣传平台上,例如电视广播报纸,村干部不仅应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还应加强对新农保政策具体实施过程的解释,争取让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从了解变为理解。第二,因为有些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在对新农保政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村干部应该创造更多更便于农民认知新农保政策的平台,例如可以定期开展新农保政策宣传讲座,当面解释新农保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回答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疑问。

2、待遇高低

本次研究根据“待遇高低”这个因素设计了“您认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对您的实际生活有帮助吗?”这个问题,经过统计整理,20.87%的农民认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43.12%的农民认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对自己的生活有点帮助。但仍有24.31%的农民认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对自己的生活帮助很少,11.70%的农民认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帮助。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为农民设置了每年从100元到600元之间6个档次的新农保金额,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约59.20%的农民选择了每年600元这一档次,参保农民普遍选择较高的缴费金额。

通过进一步访问得知,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而大多数新农保受益者领取的养老金在每月200元~300元之间,在日常生活开支中所占比重不高,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社会养老的需要。建议政府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开设金额更高的缴费档次,并保留现有的较低的缴费档次,既能让低收入层次农民承担的起,也能满足较高收入层次农民的养老需要。

3、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

本次研究根据“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这个因素设计了“您认为新农保的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如何?”这个问题,经过统计整理,仅有11.70%的农民认为新农保的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69.50%的农民认为新农保的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还行,有18.81%的农民认为新农保的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

通过进一步访问得知,一些新农保的经办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高,自身对新农保政策的认识程度不够,无法准确回答农民对新农保的一些疑问,而一些工作人员对待农民不够耐心,态度不甚友善,这些都影响了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程度。

针对这个问题,第一,政府应加强新农保经办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新农保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二,政府应设置新农保经办人员服务评价体系,依据参保农民对服务人员的反馈意见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

4、对新农保政策的总体满意程度

本次研究也设置了“您对新农保政策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这一问题来反应海虞镇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总体的满意程度,经过统计整理,21.10%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总体很满意,60.78%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总体基本满意,18.12%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总体不满意。

总体满意程度基本印证了从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待遇高低及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的角度对新农保满意度的研究,在反映新农保制度在海虞镇近十年取得的丰厚成果的同时,也给新农保制度提出了极大的提高要求与改进空间。

(三)关于新农保财政补贴的研究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国家对新农保政策变“政策支持”为“政府补贴”。中央财政一年对各地区基础养老金补助的金额=∑60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数×55×12,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5]。根据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江苏省常熟市新农保的缴费补贴为60元/年/人,其中市和镇各负担50%,海虞镇对于未满45周岁的参保农民补贴50元/月/人,满45周岁的参保农民补贴90元/月/人。

在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有能力承担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费用。一方面,我国中央的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对各地方的新农保补助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另一方面,常熟市海虞镇的经济实力较强,为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新农保发展的当前阶段,还存在着财政补贴政策水平不够高,相关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了能够在新农保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我们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政策提出了以下建议:

1、建议政府提高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不断上升,想要对农民参保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提高养老待遇标准势在必行。

2、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水平制定财政补贴计划。例如常熟市海虞镇是一个经济发展快、实力强的城镇,可以适当地在原先《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补贴金额上再给当地农民增加一定金额的补贴。

3、建议地方政府完善新农保财政监管机制。将新农保各个环节在资金投入和使用方面的相关信息公开发布到统一的新农保信息平台上,并在每个乡村村委会的公布栏里公布,让参保农民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相关信息,并对此进行监督。

五、总结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把对我国新农保的发展得出的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针对关于新农保覆盖率的研究

1、在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强传播的准确性,避免传播过程中对新农保制度造成的误读,让农民正确认识新农保的有利之处,进而提高新农保的覆盖率。

2、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使新农保保费不再成为部分低收入农民的负担。

(二)针对关于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的研究

1、加强对新农保政策具体实施过程的解释,增进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程度。考虑到部分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应使用一些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新农保进行宣传。

2、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开设金额更高的缴费档次,并保留现有的较低的缴费档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需要。

3、加强新农保经办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新农保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设置新农保经办人员服务评价体系,依据参保农民对服务人员的反馈意见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

(三)针对关于新农保财政补贴的研究

在中央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水平制定财政补贴计划,并建立和完善与新农保制度配套的财政监管机制,切实从农民自身的利益出发,满足农民的养老需要。

六、结语

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对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虽然目前新农保的推广过程比较顺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真挚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新农保制度会更加完善,最终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3.

[2]《2014-2018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3.

[3]陈之楚、范志萍、滕新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2014.

[4]《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调研组来常调研——常熟新农保试点工作全国领先》.常熟日报,2009.

篇10: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保险业务实施方案

我县被国家批准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做好代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工作,现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王焰才,副组长:王飞达,成员:刘卫华、徐学中、张进、储昭华、刘结林、范丛斌、储诚林、祝岳芹、王家苗、张道圣、王南才、郑志怀、吴贻太、王厚贵、胡国清、王文钧、刘胜军

二、职责范围

1、工作小组负责与财政局、人社局、农保局、乡镇事务所沟通协调;负责组织各支行代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发放工作。

2、财会部负责各支行在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发放工作业务指导,及凭证、耗材供应。

3、电子银行部负责确保网络畅通、设备正常运行,及相关技术指导。

4、各支行负责与乡镇事务所、村委会沟通协调,为参保人开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存折》(以下简称“银行存折”),将参保人应缴保费存入“银行存折”。

5、营业部负责将参保人应缴保费从“银行存折”上扣划并转入指定收入汇缴专户及养老金批量代发;与县社保局做好对账工作。

三、代理范围

天堂镇、响肠镇、毛尖山乡、石关乡、主簿镇、姚河乡、头-1-

陀镇、巍岭乡、中关乡、五河镇、菖蒲镇、田头乡等十二个乡镇;城关支行负责城关各居委会,天堂支行负责所辖行行政村,其它各支行负责所在地乡镇。

四、操作步骤和流程

为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及时、准确上缴,确保基金收缴安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将实行由我行代扣代缴的方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通过我行为参保人开立的“银行存折”上缴,实行一人一折,参保人将保费存入个人“银行存折”,县人社局与我行签订代扣代缴协议,委托我行将参保人应缴保费从“银行存折”上扣划并转入指定收入汇缴专户。

(一)参保缴费业务

农保局于2011年11月30日前提供包括参保人养老保险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电子文本,同时制作批量开存折清单,加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章,作为各支行为参保人开立“银行存折”的开户资料。农保局负责确保参保人开户资料的真实性。以后每月月末前,提供新增参保人相关信息及资料。

所在地支行为参保人批量开户,导出开户信息,并据此制做参保人银行存折移交清单,连同银行存折一并交乡镇事务所签收,再由其分发给参保人,此项工作应于收到相关资料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明年起,每月新增参保人开户手续应在三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内完成。

乡镇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无误后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由县农保局每月审核汇总,生成扣款明细信息,并将扣款明细信息传递至总行

营业部。总行营业部根据代扣代缴协议,及县农保局提供的扣款明细信息从参保人的“银行存折”上足额扣划保费。总行营业部在扣款后的3个工作日内(节假日顺延)将扣款结果信息、资金到账凭证等反馈给县农保局。县农保局及时将总行营业部反馈的扣款结果信息导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根据扣款结果信息、资金到账凭证核对扣款明细信息与实际到账金额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县农保局将扣款金额记入参保人账户。

乡镇事务所应及时将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名单反馈给村委会,村委会负责向参保人提示缴费。至缴费截止日仍未缴纳保费的,按中断缴费处理。

(二)养老金发放业务

1、各支行收到县农保局提供的包括养老金领取人的养老保险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电子文本,及制作批量开存折清单,据此作为为养老金领取人开立“银行存折”开户资料,批量开立银行存折后,导出开户信息,再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总行营业部,将银行存折交乡镇事务所签收,再由其分发给参保人,此项工作应于收到相关资料十五日内完成。

明年起,每月为新增养老金领取人人开户手续应在三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内完成。

县农保局将本月养老金领取人员信息(包含电子版)提供给总行营业部;县财政局进行资金划转后,总行营业部负责在3个工作日内(节假日顺延)将支付金额划入“银行存折”,并及时向财政局、农保局反馈资金支付情况。

(三)对账业务

总行营业部负责每月向县农保局提供参保人电子版缴费对账

单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余额对账单。参保人对其缴费金额提出异议的,总行营业部将及时受理进行核实。

五、实施步骤

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0月1日-10月28日)。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安排试点工作。

(二)参保登记阶段(2011年10月29-11月30日)。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申请参保,经县农保局审定后,将参保人信息及身份证复印件传递到指定支行。

(三)保费解缴阶段(2011年11月30-2012年3月31日)。,2011年12月30日参保人今年缴费截止,营业部根据县农保局提供的扣款明细信息,从参保人的“银行存折”上足额扣划养老保险费(不足额不扣款)。12月31日将扣款结果信息、资金到账凭证等反馈给县农保局。2012参保人缴费为2012年1至3月份。

(四)养老金兑付阶段。2011年12月31日前,营业部根据县农保局提供的养老金发放信息,完成首批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兑付工作。以后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相关支行成立代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工作小组,支行行长作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集中缴费时期要安排人员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并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

(二)做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参保人(养老金领取人)银行存折移交清单等相关资料应分类有序装订,纳入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不应低于五年。

篇11:杨地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

中共杨地镇委员会

杨地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村支部、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杨地镇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杨地镇委员会

杨地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8日

杨地镇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市、县人口计生工作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为目标,围绕“学习提高年”活动,以“三控三保三促进”为抓手,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三大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2‰以内;

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6%以上;

3、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以内;

4、节育及时率保持在95%以上;

5、重点三查率保持在98%以上;

6、流动人口办证及验证率达95%以上;

7、三大工程普查普治率达95%以上;

8、宣传教育,宣传品入户率和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

9、优惠政策兑现达100%;

10、社会抚养费征收率60%以上。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强化目标管理,坚定不移地落实计生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定低生育水平考核暂行办法》,制定出切合我镇实际的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

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单独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村委会”评选活动,加强人口计算和基础信息核查和统计监测,做好专题抽样调查,推进阳光统计,提高人口基础数据质量。继续抓好千人以上大村及边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将“一票否决”延伸到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及中心户长,在全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基层基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大力开展“三控三保三促进”活动,着力控制出生人口数量、出生人口性别比和计划生育指标,确保三查率、节育及时率及优惠政策兑现率落实到位。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坚决遏制违法生育反弹,确保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实现。将村民自治与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2%的村、10%的家庭达到新农村新家庭标准,龙潭村达到县级新农村示范村标准,2个村达到镇级标准。发挥计生、公安、统计、民政、教育等基础信息的作用,完善村级人口个案信息管理制度,健全镇级“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

(三)、稳步综合改革,统筹人口问题机制。建立以镇为主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为目标,按照“扩职、克难、转型、创新”的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统筹协调、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宣传倡导、利益导向、村民自治等六大工作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落实责任,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

力,重点在依法行政、违法生育管理、节育技术服务等重点环节取得突破。

(四)、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加强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的衔接,形成技术服务站基本免费治疗、医院治疗合疗报销及民政大病救助的阶梯式治救模式,建立“查、治、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检查率和治疗效果。稳步推进计生家庭创业工程,认真推广计生家庭创业试点经验,加大计生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不断扩大计生家庭受益面,力争10%的计生家庭贫困户得到扶持。扎实推进优生促进工程,落实设备和经费、建立机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镇服务站婚前检查室和孕前筛查室建设,免费开展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孕期保健等服务,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认真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站(室)创建活动,新建西坪、后荫2个服务室,继续开展村服务室人民满意服务室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深化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和普及人口理论、计划生育政策及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开展二孩生育全程服务,落实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两非”案件调

查难、处理难等问题,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自然平衡。

(六)、突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现区域“一盘棋”格局。针对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探索建立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着力构建部门配合、城乡联手、区域合作的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统计上报制度,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同管理、同考核。认真落实流动人口返乡24小时报告制度及共同服务管理责任,准确掌握外流人口生育节育情况,杜绝外流人口违法生育。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关爱关怀活动,免费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服务,使流动人口办证率及验收证率达到97%以上,免费节育技术服务率达到100%。

(七)、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制定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法,做好进城落户农民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优惠政策的衔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标准,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以镇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为载体,深化“阳光计生”行动,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加强信访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确保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

(八)、转变工作方式,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一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好“六难”问题,即政策外生育难

上一篇:描写当官的滋味的作文下一篇:槽车运输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