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024-05-25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共8篇)

篇1: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都体现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理念,长此以往,形成了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众所周知,我国的城镇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都明显比农村优越,社会保障方面则更是如此。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更甚之,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下,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考察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渊源,其中包括了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人口老龄化,另外,界定了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职能;其次,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旧农保的介绍是对新农保出台做了铺垫,重点分析了新农保的内容及其特征,并且就新农保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考察了世界上三种养老保险类型的国家,包括现收现付制的德国、福利型的瑞典、强制储蓄型的智利和新加坡,分析了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建议;最后,通过对我国新农保的分析以及对国外部分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提出了我国新农保发展的政策建议,法制建设是保障,完善制度细节是关键,政府职能的发挥是必要,资金的保值增值是目标,基层机构建设是基础。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也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如经济、政治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仍然需要做新的调整和完善。鉴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并未达到高级阶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职能法制建设基金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89;F842.6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导论12-191.1选题背景与意义12-131.2文献综述13-171.2.1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141.2.2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作用14-151.2.3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15-161.2.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16-171.2.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171.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1.3.1研究对象17-181.3.2研究方法181.3.3论文框架18-192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综述19-242.1相关概念界定19-202.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20-212.2.1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202.2.2社会公平理论202.2.3福利经济学20-212.2.4人口老龄化212.3我国农村存在的养老方式21-222.3.1家庭养老21-222.3.2自主养老222.3.3社会养老222.4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职能22-242.4.1立法职能22-232.4.2财政职能232.4.3监督职能23-24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24-333.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24-253.1.1探索阶

段(1986-1990)243.1.2试点阶段(1991-1992)24-253.1.3曲折发展阶段(1993-2002)253.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25-293.2.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26-283.2.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28-293.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333.3.1法制建设落后,政策存在不稳定性29-303.3.2“捆绑缴费”问题与普惠式的悖论30-313.3.3基础养老金标准偏低,难以达到真正的“老有所养”31-323.3.4管理水平落后,经办力量薄弱32-334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借鉴33-384.1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条件分析33-344.1.1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33-344.1.2工业化程度进入中后期344.1.3城镇化水平较高344.2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介34-364.2.1德国模式34-354.2.3瑞典模式354.2.4智利、新加坡模式35-364.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借鉴36-38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景与展望38-425.1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制度细节38-395.2明确政府职能,扩大财政投入力度395.3提高保障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39-405.4完善筹资机制,实现基金保值增值405.5重视基层机构建设,加强账户基金管理40-42参考文献42-44致谢44-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篇2: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制约发展因素;传统文化;基本原则;改革。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采取的方式是个人缴费与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二次改革,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把全体农村居民的养老逐步从体制外纳入体制内。

一、建立新农保制度,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民生工程,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开创性工作。为此,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把试点工作做细、做好,逐步向全国推广。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新农保是一项惠民政策,促进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建立新农保制度,为数亿农民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推行新农保,改革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建立现代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使我国农民几千年“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转变为社会养老的公民意识,逐步使中国进入现代化发达国家的行列。

推行新农保,使农民养老逐步摆脱对土地保障的依赖,适时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真正地实现城市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破解“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实施新农保制度所需要的基金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与新农保相结合,实现城乡全体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二、制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开始推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直接制约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重城市、轻乡村,是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几乎完全被摒弃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养老基本上依赖于家庭和土地,有限的社会养老保险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在保障着城镇居民,支付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极低,农民始终游离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边缘。

(二)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收入水平有限。

目前在我国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阻碍是资金问题。50年代以来,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为支持工业发展过度付出,削弱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使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大多数成了“空壳经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为“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而实际上,三者都没有落到实处。政府只给政策扶持不给资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个人缴费受到其个人收入的限制又缺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进展缓慢。

(三)农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停留在政策层面。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将全国人口人为地划分为“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二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实质性差异,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享有养老保险及相关的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广大居民除了“五保”供养制外,没有形成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且“五保”供养制度是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之上,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实行,“五保”集中供养率偏低[2]。对于贫困问题,我国全面推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做到了应保尽保,而农村贫困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处于不规范状态,属于“零敲碎打”的阶段。

随着农村集体保障能力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弱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丧失,农民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城乡居民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而产生的个人收入差异大约为l 933元,农民迫切需要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3]。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尽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我国在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一对夫妇面临着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的局面,家庭保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经济发达城市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经济供养难以保证。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与对策。

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农保制度,是关系到农民群众“老有所养”的基本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公平、和谐的重要问题。

(一)从法律的层面,规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秩序。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刚刚实行,但在内容上针对城镇居民的相关条款较多,而有关农村居民的许多因素则没有具体考虑进去。新农保建设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予以指导。通过立法手段,使新农保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规范管理参保的个人账户以及调节储备金,确保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

(二)从资金的层面,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步伐,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性”、“福利性”,才能使农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养老待遇,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正在许多地区稳步推进,也正是得益于政府加大了扶持的力度。除了国家的扶持外,还要多方面地筹集资金,调动农民缴费的积极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储备积蓄的方式,农民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得,国家财政扶持部分也可按一定比例纳入个人账户,主体上作为统筹部分[5]。农村居民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以及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规模。同时,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反哺农村的功能,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提供财力支持。对于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建议中央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以减轻中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在保障模式上,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推动保障制度的创新。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建设,积极推动保障模式的创新,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能力和效果。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机制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民个人的参保率、覆盖率,扩大社会保障面,使有条件地区的农民尽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积极改进保险资金的管理办法,支持社会化养老保险服务事业发展,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范和管理;加强政策制定和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各级农村社会保险机构,解决和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为农村基层开展新农保工作创造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银娥,杨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31-34。

[2] 张君良,沈君彬。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探析[J]。东南学术,2010(1):94-96。

[3]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

[4] 张秉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96-98。

篇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农村

1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背景

1.1 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有8557万人,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6%,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山东省甚至达到74%, 浙江省也高达71.58%。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左右。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的现实急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2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严重弱化

目前, 我国农民虽然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但其家庭养老功能已经明显弱化。由于城镇化的加快, 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造成家庭空巢化, 许多农村老年人无法获得家庭的养老支持。同时, 农村人口收入提高缓慢, 使农民的养老问题可能面临既缺乏经济支撑, 又缺乏家庭保障的“双重困难”。

1.3 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在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政府的责任和财政支持不足, 参保主要依靠农民个人交费,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 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同时, 旧的制度下, 获得的保障相对较低, 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养老的需要。

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回报水平低也是原先制度的缺陷之一。由于旧的制度设计要求积累的资金只能投资于国债, 资金的收益率就被限制在了较低的水平。

另外, 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 绝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运营集中在县级, 由于监管手段缺乏, 难以防止基金违规, 基金管理运营效率普遍偏低。

2 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 各地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实践中的新农保政策鲜有研究, 下面将以北京市为例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创新及其制度设计的不足进行分析。

北京市的调整和创新始于2006年。和旧制度相比, 新农保有以下一些创新之处:

(1)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公共财政在缴费环节以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新农保制度设置了280元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市县两级财政筹集, 参保超过15年的农民有资格享有, 在养老金领取当期发放。这种制度设计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大为提高。

另外, 财政资金在经办环节和基金保值增值环节都承担起了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责任。从经办环节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再提取管理服务费, 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从基金保值增值环节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区县财政专户, 以区县为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区县财政部门设立专门账户, 按照财政专户管理的相关规定, 负责本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这样的制度安排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老基金运作的成本。

(2) 保障水平有所提高。新农保制度采取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累积的双重保障机制。基础养老金可以提供每月280元的养老保障, 而个人账户则按照本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由于北京市人均收入居全国前列, 相应缴纳的费用和累积的资金也会达到一定规模, 从而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制度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

(3) 建立了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农转居时需要补缴社会保险费的, 可将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 分别划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转居后从事个体、自由职业的人员, 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缴纳城镇社会保险费。已参加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本市农民工, 达到退休年龄时, 可将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全部划转到其户口所在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建立个人账户, 享受按月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通过以上政策机制, 可实现城乡保险的相互衔接。

(4) 缴费模式实现了从月缴到年缴的改变。旧制度采用按月的方式缴费, 忽视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特殊性。许多农村居民由于没有较为稳定的工作, 收入也并不稳定, 按月交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北京市的新农保制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有许多创新之处。但是通过对条文的分析, 可以发现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的一些问题甚至会危及制度的可持续性。

2.1 长寿风险的存在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由于公共卫生、医疗技术的改进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 人类总体生存状况有所改善, 死亡率降低, 会带来预期寿命的增加。从过去人口学研究和实践看, 虽然明确知道了预期寿命的变化方向, 并不能确定预期寿命增加的速度, 这就带来了聚合性的长寿风险问题。长寿风险的存在使养老金计划成本意外增加, 危害养老金计划的健康运行。

北京新农保制度并不是一个自我平衡的财务安排, 政府的补贴占到较大的比重。基础养老金部分完全由市县两级财政筹集;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规定年限转化成年金发放, 如果账户额不足, 由政府补助.可以说, 政府是这个计划的主要出资人和最终担保人, 完全暴露在长寿风险之下。这样的制度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精算水平, 但是现实情况是, 我国的精算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 远远不能满足保险实践的需求。

2.2 制度可移植性较差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北京市新农保制度安排中, 政府财政补贴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北京市的财政状况较好, 可以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承受较高的财政负担。但是对于中西部大多数地区, 紧张的财政显然不能支撑这样的制度安排。所以, 北京市的新农保制度不易移植到我国其他地市, 制度的可移植性较差。

3 对北京市新农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3.1 运用精算方法科学预测未来资金的支出需求

为了及时兑现政府财务责任, 防止发生支付不足的危机, 政府需要运用精算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未来不确定的未知事件的基础上, 对北京市农村地区养老金领取人群的年龄结构、领取期限做出估计, 以事先做出相应的财务安排。具体实践中, 精算应以北京市农村户籍人口的数据为基础, 而不是直接利用全国人口的数据, 这样可以全面反映北京市的人口特点, 减少精算误差, 提高对未来资金支出预测的精确度。

3.2 个人账户积累应该探索运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

北京市的新农保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混合制度, 个人账户部分为基金积累。而账户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是基金积累制度的内在要求。基金积累制度是否有效性的测量指标是基金的收益率, 当基金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 基金制并不能达到保障老年收人的目标。进行市场化运营是提高基金积累制度收益率的有效途径。

同时, 北京市新农保基金也具备市场化运营的条件。从外部环境而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规模扩大, 各种直接投资工具和衍生投资工具纷纷出现。北京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和高校聚集地, 可以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从基金内部治理结构而言, 因为政府承担了制度的最终财务责任, 基金的高回报率可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所以, 作为代理人的政府与委托人的利益函数是一致的, 都希望基金可以实现保值增值, 实现比较高的收益水平。这对政府进行多元化的市场投资行为是有效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国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可行性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 (4) :11-15.

[2]赵殿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32) :1318.

篇4: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财政补贴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农村老龄人口养老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家庭传统养老模式局限及其功能日益削弱,使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问题也成为我国新农保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

(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结构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自愿与激励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筹资制度,弹性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为农民提供了选择空间,因此新农保在保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制度设计仍存在对地区性差异考虑不够全面、政府补贴利用不够合理等问题。三方筹资结构虽然是巨大进步,但纯粹按照政策模式划分政府补贴标准,不能反应出各地区的不同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无法完全彰显新农保的优势。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难以提升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情况下,会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在发达、欠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不均衡发展,其社会保障水平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平衡。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需求量较大,原正常的财政收入不能够支付农村行政、社保等公共产品的支出,财政缺口突出将不同程度影响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三)农村财权和管事权划分不清,加重了地方政府负担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分税制改革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将税收按照税种类别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进行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中央和地方、上级和基层政府之间对农村事务中的财权和管事权始终不明晰。在新农保中,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不仅要承担基础教育,还要承担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支付、保值增值等事权,有限的财权无法负担过多的事权,也就是造成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农保过程中资金不足、参保人不多的困境。

(四)农村地区缺乏自愿上缴保费意识

社会保险最基本属性是按时并强制性上交保费,在新农保制度中,对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中央和地方共同缴费,都是遵从自愿原则。但是,在保险运行过程中,一般高收入、高风险者倾向于购买保险,而低收入、低风险者倾向于放弃购买保险。由于个人缴费遵循自愿原则,经济困难农民因为缴纳不了个人部分而“自愿”地被农保制度排斥在外,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收缴收入也因缴纳人员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对可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也会减少。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新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政策建议

(一)重新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我国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总百分比高达53.3%,财政支出只有21.3%,导致省级及以下省级政府有一个收支平衡差距,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严重,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业人口占比高的省份,往往是经济发展总量与财政收入较少的省份。因此,新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要求中央政府的财政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养老保险,同时在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将难以支付必要的保费配套补贴,以确保贫困地区对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增加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从而影响扩大农业保险制度和推进。

(二)加大新农村养老保险宣传力度

我国大部分农民在客观能力上都可以参加新农保,但由于新农保的农民绝大多数是自愿的,他们参加新农保与否,以主要依赖于他们是否拥有主观参保意愿。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养儿防老”观念特别严重,导致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因此,地方政府应拓宽新农保宣传渠道,深入群众,了解农民心声,使得各项新农保推行措施能深入民心,从而能让欠发达地区农民能主动接受并认可新农保,提高参保率。同时加强村级农业保险协调员的培训,以确保新的农业保险试点办法得以正确地传达给农民,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三)加大财政补贴,加强政策执行力

首先,国家财政部尽快出台中央财政新农保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抓紧制定本地的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规范补贴资金预算安排、申请拨付程序和使用管理工作,防止虚报冒领,为新农保制度推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加强新农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执行力。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新农保补贴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并及时分配,及时到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 实现养老基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设置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监督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对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和基金使用、管理、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同时通过开拓投资渠道,缓解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紧张矛盾,使农保基金实现保值增值。二是以征用的土地补偿费或转让承包土地收益作为社区补助。三是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地方财政可从土地转让费、土地补偿费、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返还中按一定比例注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五)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责任

由于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主体(包括程序开发,处理和管理,基金管理)是县委,县政府,县财政将承担重要的责任。有专家指出,在财政收入较高,相对富裕的县,县财政承担一些责任,省,市,县三级财政可以按照1:1:2或1:1:3的比例分担;而在财政收入较低,相对贫困县,县财政可以适当会减少一些责任,省,市,县财政可以按照1:1:1的比例分担。财政责任在省,市,县三级之间的明确划分问题,不同地方可先尝试的试点研究、探索,然后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当地方各级财政之间责任得到合理划分后,农村养老保险筹资境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刚刚在我国开始试点实施,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这些既与新农保本身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有关,也与农村居民传统思想认识密不可分,因此,改进完善新制度的同时,需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将惠民政策宣传到位,将这项利民政策根深蒂固,引导农村居民积极投保,促进新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负责人.支持新农保试点国家财政出重拳.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9):11-12.

[2]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经济体制改革,2010(1):86-92.

[3]刘茜,刘艳美.普及新农保要破解资金难题.中国税务报,2009-8-14(3).

[4]Estelle James. New Systems for old Age Security theory, Practice and Empirical Evidence, EDI Conference on Pension Reform, 1996: 144-157.

篇5: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上)

薛惠元

 2012-03-15 08:52:37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2期

摘 要:目前,新农保试点和推广已2年有余,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新农保制度。文章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反思,包括:2012年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的条件是否具备,个人缴费标准应实行定额缴费制还是比例费率制,捆绑式缴费应取消还是保留,“多缴多得”的激励政策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个人账户中的政府补贴部分应该继承还是充公,个人账户储存额按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是否合理,地区差异的中央财政补助政策是否公平。通过反思,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财政保障能力,捆绑式缴费,多缴多得,公平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自此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进入试点和推广阶段,迄今已2年有余。截至2010年底,新农保已覆盖全国24%的县,参加新农保的人数达到10277万人。可以说,新农保的试点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农保制度本身及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农保试点和推广了一段时间之后,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新农保制度,以达到查漏补缺、健全修正的目的。

一、2012年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的条件具备吗?

国发[2009]32号文件提出,“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即新农保制度从试点、推广到全覆盖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这一推进速度过慢,这是不公平的,会造成未试点地区的老年农民无法享受到基础养老金,从而产生攀比和心理不平衡,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2011年6月,温家宝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农保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要求,“在本届政府任期内(2012年)基本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这里的“制度全覆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农保制度在全国全面推开;二是指新农保制度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即“人群全覆盖”。近年来,新农保试点推进的速度不断加快,2009年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2010年覆盖23%,2011年覆盖60%;按照这个速度,2012年新农保制度在全国全面推开完全可以做到。那么,2012年实现新农保制度“人群全覆盖”的条件具备吗?这个条件应包括财政条件、经办管理服务条件等。下面仅对2012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的财政条件作出分析。

由于无法获取2012年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我们假定新农保制度在2009年就实现“人群全覆盖”,然后基于2009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测算出覆盖率为100%时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及其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进而对新农保的财政保障能力作出评估。

(一)中央财政对新农保年补助数额占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的测算与分析

依据国发[2009]32号文件作出以下假定:①假定“老人”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都已参保,所有“老人”都有资格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②已经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数目非常少,这里不予考虑。

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以及上文的假定,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基础养老金的年补助数额=∑东部各地60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数×55×50%×12,通过计算得出为108.6602亿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基础养老金的年补贴数额=∑中西部各地60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数×55×12,通过计算得出为438.1844亿元;进而可以计算出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贴数额为546.8446亿元(具体如表1所示)。

2009年中国中央财政收入为35,915.716亿元,据此可计算出中央财政对新农保年补助数额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52%。由于2009年中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52.4%,而中央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20.0%。可以说是1.52%这一比例非常小,中央财政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即中央财政有能力承担新农保财政补助。

(二)地方财政对新农保年补助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测算与分析

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规定,作出以下基本假定:①由于地方政府“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鼓励”以及“提高和加发部分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属于选择性规定,鼓不鼓励、提不提高或加不加发,完全由地方政府说了算,只要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合理,这一部分补贴一般不会存在财政无力负担的情况,因此这里不予考虑;②对于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按照最低补贴标准即30元/人·年来测算;③对于缴费困难群体,仅考虑农村重度残疾人,从各地新农保的实践来看,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几乎全部采取的是代缴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的做法,因此这里按照100元/人·年来测算;④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5元/人·月(忽略提高和加发部分的基础养老金);⑤16周岁及以上的在校学生不在新农保的参保范围之列,但由于在校学生的数量很难把握,这里基于风险最大化的原则忽略在校学生做粗略计算,即假定16~59岁的农村居民均为新农保的参保对象。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可以获取2006年4月1日零时的残疾人口数据。其中,从残疾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全国残疾人口中15岁~59岁的人口占42.10%,利用线性插值法可以计算出16岁~59岁的残疾人口占全国残疾人口的比重为41.16%;从残疾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全国残疾人口中农村残疾人口占75.04%;从残疾人口的残疾等级构成来看,全国残疾人口中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占29.62%;各地区残疾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如表2。据此,可以推算出2006年4月1日零时各地区16岁~59岁农村重度残疾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各地区残疾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41.16%×75.04%×29.62%。

我们假定各地区16岁~59岁农村重度残疾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保持不变,根据2009年底各地区的总人口数,可以大体推算出2009年底各地区16岁~59岁农村重度残疾人口数,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以及前文的假定,在新农保人口覆盖率为100%时,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年补助数额=∑东部各地16岁~59岁农村人口数×30+∑东部各地16岁~59岁农村重度残疾人口数×100+∑东部各地60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数×55×50%×12;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年补助数额=∑中西部各地16岁~59岁农村人口数×30+∑中西部各地16岁~59岁农村重度残疾人口数×100。据此可以计算出全国各地区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及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到,全国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为254.5198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0.78%,仅为中央财政负担的1/2。可见,从总体来看,地方财政负担并不重,地方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新农保财政补贴。

从东中西部来看,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0.77%)与中西部地区(0.79%)基本持平。具体来看,在东部,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最低的为上海0.06%,最高的为河北2.60%,平均水平为0.77%,负担比较重的为河北(2.60%)、海南(1.70%)、山东(1.54%)和福建(1.31%);在中西部,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最低的为内蒙古0.28%,最高的为西藏1.54%,平均水平为0.79%,负担比较重的有西藏(1.54%),贵州(1.34%),甘肃(1.31%),河南(1.11%)。可见,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省份(如西藏、贵州、甘肃、河南等)和东部农业人口比较多的省份(如河北、山东、福建等)财政负担比较重,会存在一定的财政风险。

由于新农保试点在县这一级进行,因此县级政府将会承担重要的财政补助责任。下面以湖北省5个新农保试点县(黄陂、南漳、宜都、竹溪、来凤)为例,基于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和《湖北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数据,测算出县级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并作出分析。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9]64号)的规定,“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级财政负担20元、试点县(市、区)负担不低于10元”。根据这5个新农保试点县所发布的具体实施办法,发现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均采取了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的做法。这里将测算一下,在新农保制度“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情况下,县级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不考虑地方政府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鼓励”,以及提高和加发部分基础养老金的补贴)。

2009年末,湖北省5个新农保试点县人口和财政方面的数据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到,在湖北省5个新农保试点县中,县级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占当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的为南漳县(2.65%),这一比例为湖北省平均水平(0.81%)的3.27倍,为全国平均水平(0.78%)的3.40倍,来凤县和竹溪县次之,黄陂区和宜都市财政负担很轻,其中宜都市仅为0.16%(见表4)。

结合试点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村人口占比(如表5)进行分析发现,宜都市和黄陂区的经济较发达,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758.90元和1,103.36元,而农村人口比重却较低,分别为70.32%、69.96%;南漳县、竹溪县、来凤县经济较落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43.51元、388.14元、291.06元,可农村人口比重却高达78.65%、85.33%、83.79%。由此可见,越是经济落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少的地区,农村人口越多,县级财政补助的负担就越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试点县,完全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对贫困地区的试点县而言,财政压力会比较大(见表5)。

(三)小结

总体来看,2012年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能力已基本具备;但具体来看,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省份、东部农业人口比较多的省份以及一些贫困县来说,财政负担会比较重。因此,建议重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新农保财政责任,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个人缴费标准:定额缴费制还是比例费率制?

篇6: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初进行试点,逐步在农村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难以推进。1999年,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停办新业务,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过渡为商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从2009年开始选择10%的县(市、区、旗)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与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比和与其他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联系,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对社会养老保险等概念进行阐述,本文所研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范围确定为从事农业劳动的纯农民群体:对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进行述评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方法、研究目标及创新进行介绍。第二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理论基础”介绍了论文分析所应用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了社会公平理论、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公平理念是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员穿全文,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中各级政府财政补贴责任分担问题,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第三章“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回顾”主要介绍了探索建立老农保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及意义;阐述了老农保发展过程和实施状况;分析了老农保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与试点”主要内容为:一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在政治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工作,制定了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经济社会方面,与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相比,基本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二是阐述了新农保试点的发展过程和状况。到目前为止,新农保发展经历了各地方新农保探索、新农保研究性试点和国家新农保试点等阶段,并且试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分析了新农保特征。与老农保相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社会性、互济性和福利性;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更高;明确强调了政府责任,体现了政府在新农保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看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四是阐述了新农保推进原则。新农保在推进中应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先慢后快、逐步推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自愿参保、积极引导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五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人户分离的人群参保、缴费标准设计、财政补贴、村集体和其他组织补助及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问题。第五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分析”主要阐述了研究者在全国试点前对新农保模式的探索研究,各地方新农保实践模

式以及全国试点后各地对新农保的调整和完善情况。第六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主要阐述了政府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政府在新农保中的立法职责、财政职责、组织实施职责、监管职责等责任。重点分析了政府在新农保中财政责任及其各级政府承担财政补贴的方式,这部分介绍了国外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经验,归纳了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财政补贴的主要方式——进口(缴费)补贴、出口(养老金待遇)补贴。分析了不同的补贴方式的效应:进口补贴能提高农民缴费意愿,激励效果较好,能提高农民参保人缴费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增加了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加重了财政困难地区地方政府负担,多缴多补的鼓励办法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出口补贴直接提高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减缓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普惠性,但没有缴费补贴的激励效果大。这一章还分析了目前新农保政府补贴在基金中存在补贴比例低、补贴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等问题和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补贴机制和建立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财政责任分担机制等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了省、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补贴比例分配的三种方式——三三制、高中低或高低低、低中高。第七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成及不同养老方式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了新农保目前和将来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主体地位,农村养老保障在将来一段时期内还主要靠家庭养老,随着新农保进一步发展,将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但也必须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才能完全实现全面保障农村居民养老的需要。第八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景与展望”通过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较,对新农保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合并实施,这体现了财政补贴的公平性,易于建立相似或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也有可能存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内部管理机制不顺和保障水平缺乏相对公平等问题;认为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基金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为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制度相衔接和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准备条件。在推进进程上,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第二步是到2020年,新农保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步是到2049年,新农保的基本制度框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一致,城乡基础保障水平基本相同,形成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九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老农保的缺陷有必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较老农保设计更合理;新农保最终发展趋势应该更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转移支付;新农保目前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与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共同完成农村居民养老功能等结论。文章村在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无法对新农保的中长期收支变动趋势进行精算,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等不足。

篇7: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黑龙江省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还存在着参保率低、覆盖面窄、筹集资金困难、缴费水平低,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等等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试图为构建适合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养老之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策

一、建立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2009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相对于过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言的,简称为“新农保”。过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农民自己缴纳费用,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下,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方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广覆盖性、强保障性、高度灵活性三个特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如果要在2012年实现千亿斤粮食发展战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惠农制度应该在全省提前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少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让广大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自己多年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回报。

二、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民政部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1994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基本方案》的内容颁布了《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大力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但由于《基本方案》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加上中央政府机构调整等原因,1998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顿状态。1999年由于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新参保人数锐减。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111个县(市、区),70%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至2007年底农村人口已达1 762.9万人,仅有184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至2008年6月末全省共拨付农保基金306.45万元,涉及到26 892人次,领取保费的有67 568人。目前全省领取养老金的农民中,领取标准每月只有几角钱的占25%,每月领取五六元的占50%。以阿城市为例,每年续缴率仅为1%,从2000年至2005年阿城市新增参保人数每年为6人。阿城市共有355人领取农村养老金,社保部门每月共计发放2 320.30元,月人均领取6.5元,其中月领取养老金超过60元的只有7人。可见,虽然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然而,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有较强的需求。2008年一项对黑龙江省依安县、双城市、五常县、肇东市四个市县的调查显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之后,农民最想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养老观念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率低,仍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意愿深刻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不足以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早在 1991 年就开始试点,由民政部门组织开展,200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总体纲领,“新农保”制度在具体实行半年后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保率低、覆盖面窄

黑龙江省现有农业人口 1 791 万,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可支配收入少,而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包含参加“新农保”)仅仅占其 1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农民不在这个制度的受益范围之内,另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是农民自愿参保为主,而这种仅依靠农民个人缴费为主的养老保险机制,在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普及开来还是具有相当的难度。

(2.)筹集资金困难、缴费水平低

如何保证财政充分安全有效地安排资金对农民养老缴费进行补贴,这是“新农保”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在全国还处于低水平,缴费能力不强,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萎缩,集体养老保障功能已经严重削弱,拿出资金来补助“新农保”仍是难题,在“新农保”制度的构建中,政府补贴对于收入有限的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尤为重要,但是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财政困难,尤其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地方财政能力严重消弱,除了少数相对富裕地区外,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各级财政投入还相当有限,无法承受大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而且,地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基金的筹集以及待遇支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财力支撑明显不足,将对以后 “新农保”制度的扩展与推进产生消极影响。

(3)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工作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在“新农保”制度运行初期,已经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经办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政策执行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业务办理的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甚至以手工操作为主,且管理模式不一致,操作流程差别较大,势必会造成管理成本过高、导致效率低下,这些都将对保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和基金的安全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新农保”在基金管理体制上沿袭了“老农保”制度以县为单位分散管理的模式。以县为单位开展基金管理工作层次较低,对于农业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受其财力的限制,基金管理水平往往也十分低下,绝大多数地区缺乏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才、技术和投资主体资格,基金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监管手段缺乏,大大增强了基金被挤占、被挪用的风险,不利于基金的监管。同时,“新农保”制度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后,将拥有庞大的参保人群,届时个人账户将会积累起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应确保“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在“新农保”中,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储蓄利率按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计入个人账户,如何解决“新农保”个人账户保值增值的问题意义重大。

三、黑龙江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做好充分的战略规划。

国家规定2012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6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黑龙江省要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覆盖,农村参保居民月领取养老金达到90元,2012年农村参保居民月领取养老金达到75元,做好规划更利于制度实行。

2.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覆盖面窄,参保率低,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必将成为制约“新农保”实施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对“新农保”宣传力度不到位,农民对“新农保”仅限于知道层面,即便是参保农民对具体“新农保”参保流程、政策内容、政策受益了解甚少,因此政府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电视,报纸,传单,广播等),尤其是在广大的偏远贫困地区要重点加强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应的法制教育,让其认识到依法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自己应履行的义务,从而增强其社会保障意识,提高参与投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要区别不同地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条明晰试点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实施办法等。同时要特别考虑农村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农村特殊群体包括三类人:一是农村的“五保户”、贫困户,他们是农村社会救济的对象。二是失地农民,尤其是进入老年的失地农民,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有了土地的生活保障,成为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首要针对的对象。三是那些因缺少劳力而陷于生活窘迫的家庭,尤其是无子女在身边照顾的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应该特殊考虑。四是计划生育户即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按现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当其夫妇一方或双方年满60周岁时,可领取每人每年600元的养老扶助资金,该奖励只是杯水车薪。

4.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应该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果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农民把土地经营权长期转让出去,可以给予较高的养老金待遇和相应的流转补贴。如果通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的转包、出租、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自己的土地承包权,则可以给予更高的养老金待遇和更多的流转补贴。这项制度一方面可以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黑龙江省应该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契机,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密切配合我国目前的农业政策,尤其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种粮时有基本收益补贴、年龄大时有养老金保障,真正安心

种粮,享受党的政策的阳光雨露。通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但可以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还可以作为政策手段来促进农业发展。

5.落实实施措施。

首先,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要向农村居民解释清楚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交待清楚他们都需要做什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实惠,消除他们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投保。其次,要做好反馈工作。方案的实施难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情况,方案实施涉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遵照方案,认真执行,对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反馈和解决,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再次,要通过试点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模式,为以后扩大和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基础。最后,要做好调查和总结工作。有关部门要经常了解不同部门实施方案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更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农村居民的愿望和建议,倾听群众的声音,做好调查工作,把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中去,要把好的经验和模式进行推广,同时也要借鉴其他省份好的试点经验,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真正建立起适合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还必须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纳入法制轨道,通过法律来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农民的养老提供有力的保护。而且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这项社会事业才会更加规范和严肃,才会更健康地发展。

6.制度发展渐进化。

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是覆盖全社会,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分步骤进行。从国际上看,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个国家在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初都未将其包括在内,即使建立了针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也是遵循“低交费低支付标准”的原则并与其它行业分开实施,保障水平较低。对处在生存温饱线以下的农民,各国对其养老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通过社会救济或由政府补贴来实现的,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政府有能力通过再分配方式或他们自身有能力积累充足的退休金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得以发展和完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国在建立农村保险时,应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的推行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篇8: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农村所拥有的人口数量接近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但也出现农村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人口的年龄结构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老年人口抚养比也随之提高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保制度功能逐渐弱化,提出一项能解决我国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的办法,确立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受益的养老保险制度极其重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与城市养老保障水平相比之下差距逐渐拉大,并且尚未形成一套整体的制度模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能在客观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可以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条件。

二、人口老龄化内涵及农村老龄化发展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的内涵

据联合国人口委员会的相关解释,人口老龄化内涵指的是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普遍认为,某国家(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这就意味着该国家(地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社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5.5%,而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1%,我国己达到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

我国受老龄化影响最严重的却是农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又因为农村物质基础与城市相比较为薄弱,农村的老年人所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福利待遇和保障水平也较为偏低,所以在我国农村老龄化的问题更加严重更需要迫切解决。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生育率、死亡率下降和人口的流动,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得到了延长,所以,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青壮年去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于是农村便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这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所以,关注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强和完善农村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一环,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务院对此也相当重视,在2009年9月提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起了崭新篇章,在我国10%范围内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计划在2020年前让新农保政策普及全国的农村老年人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同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相关社会保障政策措施配套实施,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将逐渐增加,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史上取得了重大进步,是切实符合全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之“老农保”政策而言,优势突出和特点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三、新农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农保制度设计的目标为解决老农保存在的不足之处,秉承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标准设计,其制度设计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要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但我们也要辩证分析新农保制度,虽然新农保制度已逐渐从试点向全国铺开,但在其实施的系列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诸多问题,应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逐步调整,以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立法具有滞后性

新农保在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却依然未有法律明文规定,这不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以及新农保的全覆盖实施。集中体现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严重的立法滞后性、立法层次也普遍较低、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的监管意识薄弱等方面。虽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仅下发了《指导意见》,但现阶段正积极拓展新农保的试点工作,不能只表现在政策层面上,而忽略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新农保制度试点的拓展需要与当地政策法规相结合,以确保新农保的顺利实施。

总结许多国家成功经验,国外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都通过立法手段予以制定的。例如日本与德国,这两个国家所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均依靠立法手段,只有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才称得上具有实际意义的保障制度,才能够有利于确保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金筹集难度大

资金的筹集严重影响着新农保推行,怎样筹划财政预算确保切实有效地补贴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这关系到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实施。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养老保险缴费难度较大,补贴的力度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在现阶段新农保制度的实施中,国家财政支出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均有出现收支缺口,地方政府严重地依赖转移支付,特别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新农保制度试点逐渐增加时,将会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使财政补贴也更加困难,这不利于新农保制度的扩展与推进。

(三)政策缺乏吸引力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求只有子女也参保缴费的年龄满60周岁的老年人才可以享受到国家基础养老金。这种“捆绑式”方法要求全家参保,从表层分析,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起到增加农民参保率的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子女并不想缴纳捆绑式的社保缴费,这既有可能是经济方面原因导致的,也有可能文化教育方面的原因促成的。这种“捆绑式”参保规定并不一定会达到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甚至可能还会引发的消极作用导致两代人的嫌隙,不能做到代际交替,降低了基础养老金所发挥的作用,这将会造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成本增加,挫伤农村社保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新农保”试点扩大的困难,扩展受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制度间有效衔接性差

新农保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保制度需要做好与相关制度的衔接才能稳健实施。根据实际情况而言,要整合各类保险制度,避免制度重叠(两种及以上的保险制度所保障的对象为同一目标人群)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重叠会造成农民群众的缴费压力过大或挫伤缴费积极性,这也相对增加了人口迁移的难度;第二,多种制度杂乱并存的现象不利于社保机关的管理统筹,造成资源上的不必要浪费,甚至与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背道而驰。第三,使在农村居民内部养老待遇水平出现区别,部分人享受高的养老水平待遇,部分农村居民只能享受到偏低的养老资源,这便造成了农村居民养老资源的内部分配不均。而且,在全国各地的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制度呈现出碎片化的模式,如何完成老农保向新农保制度转型,这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所面临着许多问题,想要逐一破解这些难题,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个比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不只需要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本身进行完善,更加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才可以构建出适合我国农村实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从国家发展的历史角度看,任何一项制度的提出和确立,均是需要通过立法形式,才可以顺利实施。新农保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新农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村养老保险法制化,这是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

(二)明确政府的管理和监管责任

划分权利和责任的归属,明确政府的责权,才可以防止权利的滥用,推卸责任等不作为行为,确保新农保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当作为拓展新农保制度的主导者,增加对新农保的财政资金支持,统筹新农保的相关配套措施,正确把握新农保的实施方向,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去构建与之相配套的财政补贴机制,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使农村群众可以从政策中普遍受益。明确政府权责的同时,还应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按照法律法规制度对新农保实施的各环节进行监管,包括养老保险缴费,养老基金管理,养老基金的派发,以及政府权利的使用,一切公开透明、合理合法,才能保证新农保的可持续性。

(三)优化新农保政策设计

新农保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支持力度,只有通过农村居民对政策的充分认识与普遍支持才能不断地扩大新农保的试点数量以达到全面覆盖的基本目标。所以,在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中,要做到主动去参与到新农保当中,要制定便农惠农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取消强制性的捆绑缴费政策,实行自主自愿的原则,要在短期内使达到可享受待遇的老人可以无条件领取国家基础养老金。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物价水平,适当调整农村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完善财政补贴机制。

(四)妥善处理制度间的衔接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想要快速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是一个难题。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应当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到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之中,但要根据城乡特点去调节参保方式和费用设计以及确定相应的待遇水平,要做实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简易养老保险转续工作,制度设计要遵循灵活方便的原则,建立起满足各类人群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制度的完美衔接。

总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代表着党和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重视,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解决广大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这是扩大农村内需、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稳定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着立法具有滞后性、资金筹集难度大、政策缺乏吸引力、制度间有效衔接性差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逐步调整,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的管理和监管责任,优化新农保政策设计,妥善处理制度间的衔接问题,以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农保

参考文献

[1]陶纪坤.“新农保”方案的主要变化及完善对策[J].经济纵横,2010(5):5-8

[2]贺蕊玲.浅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的区别[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2):29-31

[3]李冬妍.“新农保”制度:现状评析与政策建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1):30-39

[4]薛惠元.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70-176

上一篇:人生感悟有范文吗下一篇:写教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