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2024-04-13

慕课课程资源建设(精选8篇)

篇1: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拓展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我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决定在校内外开展慕课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慕课课程建设原则

第二条 慕课,即MOOCs,为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缩写的音译,它基于全面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全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在中国,慕课和“翻转课堂”是紧密联系的。“翻转课堂”是指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第三条 我校建设和引进的慕课课程,主要定位于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等优质课程。

第四条 我校慕课课程的建设,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备充分,保质保量;目标明确,设计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高水平师资,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

第五条 我校也将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慕课课程供学生学习。慕课课程建设与运行由教务处牵头成立“慕课课程教学委员会”,负责慕课课程的遴选、评估、将成熟的慕课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提供教学运行支撑和质量保障控制及退出。

第三章 慕课建设要求与设计标准

第六条 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应当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创意、优化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基本流程为:对原课程解构、拆解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重新创意、设计、结构课程→拍摄制作→翻译、校对→课程上线。

第七条 团队要求 课程主持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每人只能主持一个项目。课程团队由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助教要负责资源整理及学生讨论管理。应不少于3人。鼓励建立跨校课程建设团队。

第八条 课时要求 建议凝练课程内容精华,课程设计周数不要过长,以约为4-10周为宜,每周授课时数设计在5-6节,每节平均10分钟左右,每门课程总时数控制在为4-10个小时,以便学生较易完成课程,累积学习成就感,进而保持学习兴趣。

第九条 视频制作要求 需将课程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切割成若干内容精简的小单元(小节),每一节视频以1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视频规格采用MP4格式,确保一般的PC或移动终端都可以正常播放。

第十条 课程资源要求 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为避免产权纠纷,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尽可能使用超链接的形式。教学测试建议采用视频嵌入式测试和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一条 课程讨论要求 慕课应该设计足够的、高质量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讨论。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涉及好后续翻转授课的讨论内容或活动主题。

第四章 慕课建设办法

第十二条 学校每进行一次慕课建设及评选。入选课程列入学校校内慕课建设计划,并视其建设质量和授课情况推荐至校外共享。

第十三条 各院系结合实际课程情况,组织课程负责人填写《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内慕课选题推荐表》,签署意见上报教务处。

第十四条 学校组织专家组对上报慕课推荐材料进行评审后,初步确定学校慕课建设课程。学校公示评选结果,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学校组织专家对初步确定的学校慕课建设课程提出反馈意见,课程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完善相关材料和具体建设计划后上报学校。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建设计划,与国内教育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建设,配备技术人员为每门慕课的拍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慕课课程组要积极开展慕课建设工作,精心准备、按时到场、认真修改,保证慕课按时高质量拍摄、制作完成。

第十六条 学校慕课建设课程全部拍摄完毕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意见,将所有资源上传至,并准备开始翻转授课。

第五章 资助、奖励

第十七条 学校给予入选校内慕课建设计划的课程资助经费,用于课程的建设经费、网络维护及助教工资支付等。并将分段拨付经费,课程拍摄制作完毕拨付资助经费3万元,剩余资助经费待该课程每轮翻转式授课后拨付经费1万元。对于不进行翻转课堂授课的课程,建设完毕后不再予以资助。

第十八条 学校对建设完毕能够在校内翻转式授课的慕课,最终授予校级“精品慕课”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能够在国内各高校共享的慕课,给予 2万元奖励经费。

第十九条 如果慕课翻转授课情况不好,成绩低于同类课程平均分5分及以上,或在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较后排名,学校对慕课课程组不再予以资助。

第二十条 为校外引进的慕课担任助教的教师按照1:1计算工作量。

第六章 慕课教学方式

第二十一条 教师可以采用完全在线学习模式;也可以采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鼓励教师建设慕课后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第二十二条 慕课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及课末考试成绩组成;课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

第二十三条 修读“慕课”课程的学生,必须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身份认证:(1)“在线” 模式:学生先直接在平台选课,平台将修课学生名单反馈给学校审核并认定。(2)“线下” 模式:学生在本校选课,由学校教务处审核后统一提交至平台。

第二十四条 学生可以在课程运行至三分之一前申请退课。退课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在线”或“线下”模式之一进行。退课造成的后果学生自己承担。

第七章 成绩管理与认定

第二十五条 学校承认校内开设慕课及学校引进慕课的有效成绩。

第二十六条 校外引进的慕课课程成绩由课末考试的组织方提供,成绩单电子版由慕课平台或开课学校汇总整理后报送我校,由我校助教登录成绩至教务系统。

第二十七条 校内开设的慕课课程参照正常授课模式,由慕课课程团队登录成绩至教务系统。

第二十八条 慕课课程缺考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再安排补考,可以申请重修,也可申请只参加下一轮课末考试,对于后者,前一轮在线学习成绩仍然有效。

第二十九条 慕课考试作弊者,取消课程修读资格,成绩记零分,按我校有关纪律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八章 收费标准及经费分配

第三十条 校内建设慕课的学习不再另行收费。

第三十一条 涉及学习外校学分认定的“慕课” 跨校选修课程实行收费学习模式:相关学费收入,用于支付开设学校与运行平台的管理、运行。在另行制定的慕课学费收费标准和缴费办法施行之前,暂免收费。

第九章 其他

第三十二条 对于相关的管理和和操作环节,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慕课课程教学委员会”所有。

篇2: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开始,慕课课程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的缩写,在全球教育领域里开始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医学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也有在近3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医学院校,如何利用迅速发展的慕课平台来推动儿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值得医学教育者思考。

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

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精品课程建设是不可能实现其创建的初衷和目的的。精品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定期接受师资培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而基于网络背景的慕课课程是师资培训的很好的途径,慕课不仅仅适合在校学生,也同样适合理论或临床的师资培训。

我们医院儿科教研室有近百年的教学历史,以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水平高在全校各大医学院中著称,高水平教学人才层出不穷,教学比赛和评优中屡获佳绩,多次被评为校级及院级先进教研室。儿科课程负责人为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队伍各年龄层次均充足,教师人数达45人,主讲理论课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教师基础知识扎实,医教研三方面成绩都非常优秀。因此这一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就是为创建精品课程打下最坚实的一步。

二、教学内容及目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南针

我们要充分理解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借申报和建设精品课程的机会,组织并培训一批精兵强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其次要正确定位精品课程目的是什么,在本科教学的知识体系中起到什么作用,确定教授的内容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儿科学的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儿童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各项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儿科学课程教学分三个阶段,即理论、见习和实习教学。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儿科学总学时数以及理论课、见习课和实习课学时数会有所不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儿科学课程理论学时为48学时,临床见习学时为2周,实习时间为5周。儿科精品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于本科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长达近三年的过程当中,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毕业学生的质量。

三、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慕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重点

我们教研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儿科学》课程发展与完善,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儿科学》教学过程是由纯理论逐渐过渡到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完整的不同阶段的儿科教学的慕课课程都还不存在,只有少数相关课题章节内容有相应慕课课程出现,完全不适应儿科教学要求。因此利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慕课模式相结合,制作一套完整的教学慕課课程具有重大意义,符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精神。

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交流、解惑、讨论的场所。国内外不少研究高度评价在医学教育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慕课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教学,绕开了课堂。而翻转课堂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交流性,巧妙地利用了课堂,两者相结合,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在医学院校开展,而网络环境下的PBL实际就是慕课的延伸。慕课网络平台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并提供了个学习和交流平台,而且网络学习可跨越空间的限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不同人不同区域文化可以得于交流,而教学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学校的教学范围,网络能汇聚教师们共同参与PBL,也有利于教学的交流。

但就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来说,翻转课堂、PBL这些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小团体教学,对于大课理论授课就开展模式来说在国内比较困难,而慕课对于和病人互动的实践教学例如标准化病人教学,就没办法应用网络完成。因此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慕课,可以利用其网络优势,作为全日制的教学的有力补充,而在小团体教学如见习、实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精品课程质量的保障

精品课程首先要根据医学本科大纲要求进行设置,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通过从多方面了解教师及学生对《儿科学》精品课程的评价,如学生的毕业成绩,毕业后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校、系、教研室教师之间及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听课及教学观摩,学生对课程教师教学情况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毕业生就业单位评价反馈体系等等,以评促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课程考核,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作业、课堂讨论、开卷考试等,而对于实践课程,利用标准化病人,客观评价学生的问诊及查体方面的技能,通过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和促进学生发现个人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一流的教学中心和网站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

目前信息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结合慕课的精品课程其中的理论授课部分,实际上就是建立络课程。除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还需要构建一流的教学培训中心和网站等硬件设施,教学网站是一个网络平台以供教学活动的开展,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管理人员也在平时也在教学活动启动监督,评价,提醒,批评功能。授课的PPT等教学工具也需要高质量的设计和优化,视频拍摄的技术和场地条件、规模要求也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必需的教学视频。因此高质量高容量高速流畅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后台软件技术的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

篇3: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慕课主要应用于在线教学。教师将事先录制好的课程上传至慕课网站平台,学生可在该知名的慕课平台注册,免费或付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慕课网站,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在线问答、在线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论坛讨论;教师则可以通过该网站授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或者解答学生疑问。通过慕克网站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拓展学习专业知识,还能获得某些知名学府的学分,甚至获得某些高校的结业证书。

慕课的出现极大地带来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不仅简化了教师工作量、还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保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扩展知识容量,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带来直接的收益与改观。

显而易见,慕课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形式,但是,慕课的课程资源开发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所能提供的课程资源越多、越丰富,学生则越是感兴趣、越是能从在线课程中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或者更多的信息。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够帮助教师完美的完成授课任务,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那么,慕课的课程资源体系中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有效开发?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慕课的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近20种。本课题中涉及的教师资源有: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材、考核标准、“慕课”网站;本课题中涉及的学生资源有:PPT课件、视音频学习材料、真实的企业开发案例、真实的训练任务、电子教材、在线习题、“慕课”学习平台、考试题库。

下面依据笔者的一线教学经验,以及慕课开发实战经验,为大家梳理并介绍整个慕课课程资源体系的开发过程。

1 教师资源

1.1 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授课内容以及实施建议,是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文件,不仅指导教师,也指导着学生。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的学习效果及能力有一个规定和介绍,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完成哪些工作。

对于慕课平台上的课程来说,课程标准也是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一般来说,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①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介绍了该课程的地位及作用。对课程进行简单介绍,同时介绍本门课程的设计思路。②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哪些学习目标,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哪些工作。主要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③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分别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培养哪些素质,对学生有何种要求等。④实施建议。主要从师资队伍、教材及相关资源、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规定了本门课程的实施建议。

1.2 实施性教学计划

通常,我们称实时性教学计划为“教学计划”或者“教学进度计划”,它按照课表规定了在什么时间学习哪些内容、完成哪些课上及课后作业,方便学生制订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

1.3 教学内容

主要以视频或课件录屏的形式来体现,每次课不超过15分钟,教师讲解授课内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网上在线学习。

1.4 教案

教案是每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详细规划了每节课如何教学,讲授哪些内容等。

1.5 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的每节课,都会换来学习效果的回报。所以在每次录课前,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设计”,计划好讲哪几部分,每部分花费多长时间,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甚至包括教师衣着,都应该属于课前教学设计的范围内。

1.6 PPT课件

慕课的PPT(Powerpoint)课件与传统课程的PPT课件最好有所区别,慕课的PPT课件力求简洁、图文并茂、注重颜色搭配,尽量减少长篇大论,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7 教材

慕课的教材一般都是教师自己开发出来的电子教材,未经出版亦可,也可以是关于教学内容的文字材料,主要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参考使用。

1.8 考核标准

教师应提前制定慕课课程的考核标准,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考核,分值占多少?并说明该门课程是否具有学分(有些知名大学的慕课课程是有学分的,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考核后,拿到相应的学分及课程结课证书)。

1.9 慕课网站

一个能辅助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真正有作用的慕课平台,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了解整门课程的授课安排。

●通过微视频,了解和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微视频,复习上次课所学技能点。

●通过微视频,针对性学习自己薄弱的技能点。

●查看网站优化案例的参考手册,以便完成自己的拓展训练项目。

●在FAQ栏目,为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

●在留言板提交问题,并得到老师或其他同学的指导与解答。

●在线提交作品与作业,并得到老师的批复。

●完成在线考试中的应试教育题库测试、行业竞赛测试、职业资格考试测试以及面试题库测试。

●进行学习效果的在线评价。

2 学生资源

2.1 PPT课件

学生可以从慕课网站平台上自行下载PPT课件,进行课前预习、课上使用以及课后复习。PPT课件也是结课考试前学生复习用的参考学习材料,因此是一种尤为重要的学习资源。

2.2 视音频学习材料

除了教师录制的授课视频,建议开发一些其他的拓展学习类视音频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2.3 真实的企业开发案例

通过企业调研,得到真实的企业应用案例,以此为素材,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2.4 真实的训练任务

通过上述企业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通过真实的训练任务进行实训,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2.5 电子教材

学生随时可从慕课网站下载。

2.6 在线习题

参照慕课网站,学生可进行在线的习题练习,完成课上及课后作业。

2.7“慕课”学习平台

即慕课网站。国内有很多知名的慕课学习平台,例如百度传课、腾讯精品课、国家开放大学、学堂在线等,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慕课学习资源,还能满足我们学习方面的一切互动需求,例如联系教师解答疑问、论坛互动等。

2.8 考试题库

为学生开发试题库,可以方便学生为结课考试做准备,同时也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加深学习印象,突出重点难点学习内容,考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论

以上,笔者对慕课的课程资源体系及开发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随着慕课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慕课课程被开发出来,但是个别课程的开发效果差强人意。其实,只有充分做好慕课的开发规划,分条列目地开发出多样性的课程资源,才能保证慕课的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要:慕课起源于国外,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热捧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慕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直接决定了该门在线课程开发成功与否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慕课“课程资源”的探讨与研究十分必要。文章系统介绍了慕课的课程资源体系,对体系内的十几种课程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说明。

篇4: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关键词】定格动画 课程群 慕课建设

一、动画专业慕课建设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相融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动画是现代艺术观念和软件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审美创意能力、设计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保持对专业的持久兴趣。因此,有必要进行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

二、《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

目前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慕课往往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也降低了慕课建设效率和利用率。选择《定格动画》课程群而不是某一门课程作为慕课建设对象,将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如下:

1.利用《定格动画》这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动画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及专业必修课组织起来,组成能够向动画专业学生稳定开设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群,是使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进行的总体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课程间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慕课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以点带面扩展开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专题化、系统化的慕课体系。

2.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张先做总体规划,最大化地共享课程间的资源。具体到每一门课的建设中,主张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增补应有的数字资源,而不是对传统教育的推倒重建,以便教师更快捷地完成慕课建设,并促动画专业慕课的推广与应用。

3.与慕课配套的课程教学,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设计式、综合式、小组合作式、学生参与式等等,体现专业和课程的特色。

三、《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实施方案

1.构建《定格动画》课程群的体系框架。以《定格动画》课程这作为突破口,以创作流程为主线建立课程群框架(图1),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慕课课程,符合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本质要求。

图1 定格动画创作流程图

2.组建慕课建设及教学团队。慕课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包括主讲和在线教学人员。首先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慕课课程,充分做好网络教学设计,确保课程的学术性;其次,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包括教学视频的拍摄方法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合成、平台发布、互动方式等。教学视频的制作剪辑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影像拍摄,也有动画、图片集等媒体组合的形式呈现。

3.建设慕课课程。慕课课程以系列微课形式出现的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为主,微课内容短而且模块化,按问题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在视频教学中,尝试使用符合《定格动画》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建立配套教学资源。慕课课程建设将立足于现有教学资源的积累,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或补充,以符合网络教学习惯。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实践案例教学资源库,注重学生对于各个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5.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借助于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获取的方式放置于课堂外,运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可在慕课平台先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课堂内注重学习的分享、分析、讨论和学习疑问的解决,从而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

6.设计灵活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慕课的教学质量由于受到授课内容、制作风格、发布平台、观看的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借用高效课堂教学那套成熟的评价体系。需要借助 “点赞”、“转载”、“评价”等全新的网络评价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为不同的因素或者不同的评价方式予以不同权重,综合多种方式来设定考评考核体系。

四、结语

目前国内针对高校的慕课研究基本是就某一门课程单独建立的慕课,而且,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有的慕课资源未能突出专业特色、配套资源没有跟上、课程之间的关联没有建立起来等。以动画专业必修课《定格动画》为核心的课程群的慕课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运用慕课平台促进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凸显动画专业特色的慕课建设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程娅.论慕课环境下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教育模式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5(08).

篇5: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摘要:慕课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借鉴慕课中的关键环节:视频播放、互动答疑、考核方式的创新,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嫁接,结合《预算会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慕课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并对该模式在《预算会计》课程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慕课 “慕课化”管理 预算会计

一、“慕课化”管理模式的提出

慕课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必然结果。缘起于美国的慕课如今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掀起了用技术改变教学的浪潮。2012年获得数千万投资支持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课平台成立,推出了近百门在线课程。2013年9月,英国开始进入慕课的全球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Future Learn。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也相继开通了慕课平台,如德国的Iversity、巴西的Veduca等。2013年更是号称中国的“慕课元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推出了自己的慕课。

慕课的优势毋庸置疑。授课的教师是名校的名师,讲课水平高超;其开放共享性和在线学习的特点让学习变得更为灵活,完全没有了实体课堂的时空限制和门槛限制。学习过程也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但从慕课在世界各国推广的实践经验看,它需要大量的资金不断投入,以维护教学网站的运行以及服务器硬件的更新;团队更是需要由授课教师、课程助教、摄制团队和后期制作等多人组成。这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维系的慕课并不适合高校数目众多的普通课程的建设。

笔者认为,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慕课化”管理模式是针对一门课程,嫁接慕课的关键环节――课程视频播放、习题讨论、作业互评、考核,无需复杂的网站建设、视频录制与编辑技术以及巨额资金支撑,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时代的课堂翻转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长,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也能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课程进行“慕课化”管理的意义

第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2014年本科生课程共 1 237门,其中校级精品课程125门,省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其余约90%的课程为普通课程。只有令高校中绝大多数的普通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调动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第二,有利于每位任课教师打造自己的精品课程。身为高校教师应有职业紧迫感,探索借鉴慕课的模式,力争将自己讲授的每一门课程都打造成精品课程,才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第三,便于开展高校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课程的“慕课化”管理可以通过远程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摆脱了传统听课方式的束缚和不便。同时对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的选课参考、教学督导的远程评课也能起到辅助作用。第四,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变一维为多维的教学空间,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并且有利于打造用于全民终身教育的开放式学习资源。

三、《预算会计》课程进行“慕课化”管理的实施

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笔者所在的高校将《预算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本科三年级的选修课程。

(一)《预算会计》课程进行“慕课化”管理的优势

1.《预算会计》与先行课《基础会计》关系紧密。尽管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属于不同的分支,但会计原理、复式记账的规则是相通的。因此通过对微视频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预热,提高课堂效率。

2.课程内容模块化明显。政府会计、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自成体系,其会计科目设置、报表编制有各自的特点。由于知识点段落明显,适合对微视频的内容进行划分。

3.学生选修课程目的更加明确。学生结合自己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在学习动机上比必修课更加积极。尤其是结合近两年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火爆,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将来工作的具体内容。因此开展课程创新对学生而言更有吸引力。

(二)《预算会计》课程进行“慕课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1.借助微视频对知识点的预习和复习,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补充。观看视频是进行慕课学习的主要手段。而在“慕课化”管理模式中,微视频主要是用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预习和复习是学习链条上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可以令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和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课后学生对自己没有听懂的环节,反复收看某个微视频片断进行复习和查漏补缺,直至彻底搞懂,也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在慕课视频制作中,需要授课教师、摄制团队和后期制作多次沟通,且对现场灯光、背景、声音等要求较高。单单凭借任课教师的个人力量,录制这样的视频实在是力不从心,而微视频的录制则非常灵活简便。借助智能手机、DV、数码相机、摄像头等录制设备就可以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借助iPAD,利用edu-creations ShowMe或是explaineverything等APP也可以录制微视频,并且这种方式下录制好的视频格式可以直接导出,非常便捷。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智能笔,利用高速红外扫描头记录在纸上书写的文字或公式,同时记录下教师讲解的声音,通过和Wi-Fi网络连接,将记下的内容实时地同步到各种移动设备,非常适合教师不出镜,边讲解边写分录的微视频的录制。另外OFFICE 2013中的PPT自带录制功能也可以生成画面质量清晰稳定的微视频,适合配合PPT出现的微视频录制。通过优酷土豆视频网站,或是百度云、金山快盘等“云端”都可上传录制的视频,不需要借助专门建设的慕课网站,从而方便学生观看。

微视频内容的选择应该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与精巧设计。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标准和学科自身的逻辑重组知识点,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到15分钟之间,争取一个视频解决一个知识点。如“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应用,由于该知识点贯穿《预算会计》各个模块,因此教师应作为重点内容录制视频。同时对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使用,事业单位净资产核算等知识点,学生容易遗忘与混淆,都应录制独立视频进行辅助学习。

2.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与学生互动答疑。慕课在每个视频旁边都有一个对应的讨论区或论坛,供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互动来获取知识。答疑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集体式、开放式、即时性的,从而促进集体增加智慧。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师在Coursera开设了一门慕课,当他准备对线上的一名同学提问答疑时,起身倒了一杯咖啡,就在短短的几十秒时间,他发现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为该提问者作出了解答。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开通了微博进行在线答疑,但发觉这种答疑方式虽然是即时的,但解答问题是一对一的,不利于学生参与,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往往需要重复解答,并且不便于问题的查询。借鉴慕课的经验,通过新型的社交软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如通过创建微信群的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加入该群。有问题提出时,可以由在线的其他同学代为解答,教师可以对已解答的问题进行点评或添加。借助语音方式发送答案,也可以提高答疑的效率。但缺点是当互动人数较多时,问题的解答需要多次翻页才能找到。而通过创建百度贴吧进行问题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保留,版主通过置顶的操作,保留精华的提问。借助微信群或百度贴吧,教师还可以发布和《预算会计》课程有关的热点新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讨,让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同时还可以布置拓展材料阅读、进行在线作业提交、阶段测验等。

3.考核方式的创新。慕课视频之间会穿插多个小测验,既提高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闯关成功的斗志。《预算会计》课程的模块化明显,可以通过设置每个模块的单元测验,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并厘清不同模块的账务处理要点。

慕课的课程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慕课化”管理模式下,课程通过网上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此最终考核成绩也是由网上评价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各占总成绩的50%。教师可依据视频观看进度、提问的难度、参与解答问题的参与度、精准度、拓展资料学习进度、作业的完成等情况,对学生在线学习成绩进行加权设置,从而确定学生在线学习成绩。笔试成绩则是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闭卷笔试中所取得的成绩。

四、结束语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当90后的大学生已经习惯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高校教师必须比学生更加熟练地借助网络平台,注重和学生互动,增加学生对教学的黏性。课程的“慕课化”管理模式,对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是个挑战,更是机遇。教师进行课程的“慕课化”管理时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视频的制作与上传、答疑平台的维护、平时成绩的给定等额外工作,这需要教师的努力、学生的配合,同时也对学校单单凭借工作量核算课时费的方法提出了挑战,需要引起学校及学院的重视。S

参考文献:

篇6: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摘要: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林、牧、生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反应机理,又能提高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课程改革,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逐渐减少。为了在短学时内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合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慕课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慕课;高等农业院校

0、前言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林学、生态、兽医、畜牧、生物、食品、水建、材艺等近几十个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实验课程,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的途径[1]。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慕课”从中脱颖而出。近年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某农业大学公共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课时数减少为32学时。结合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如何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应大学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依然沿袭传统模式,即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学生在课前通过课本等参考资料预习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课堂中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演示实验装置,然后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再进行指导;课后学生总结实验及撰写实验报告。受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制约,学生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低,实验预习不充分,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随着实验学生人数的增加(一般30人左右),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时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再者,随着学时数的减少,学生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如熔点的测定、分馏、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等等。要让学生在很少的学时内学会应该具备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专业课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它的核心理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学习自由”,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的实验技能[2,3]。目前,根据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需要将慕课与传统教学相融合,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2、1教学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从头到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随学生而动,学生要随教师而思。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特色”的教学观念。明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它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针对每个专业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需求度,合理安排课时数。比如对于生物制药、农学、食品等对有机化学实验需求度高的专业采取48学时制,对其他需求度低的专业采取32学时制。并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开设有机合成化学的全校选修课。

2、2教学内容

目前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比如分馏、蒸馏、熔点及旋光度的测定等,然后是性质实验,最后是基础合成实验,即分别做一个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这其中涉及一些重复性操作,并且大部分合成的产物没有进行纯化和表征,让学生在实验时感到枯燥无趣。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实现基本操作实验与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相联系,增大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比例。并尽可能将基础操作实验和性质实验合并到综合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并达到性质实验的教学目的。比如,乙酰苯胺的合成实验,对于合成出来的产物利用熔点的测定进行表征;溴乙烷的合成实验,对产物通过折射率的测定进行表征。此外,对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实验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或者有地方特色的化合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设计实验采取和生活密切相关或者结合教师的.科研,比如表面活性剂、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或者果蔬中色素的提取等。并且采取分层次教学,分别设置32学时和48学时的教学内容供相关专业进行选择。

2、3教学方式

针对某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采取传统教学为主,翻转课堂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有机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4,5]。慕课的主要载体是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我们可以为每一个精选的有机化学实验制作微视频,在视频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教会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之前,通过视频和教材进行预习,对实验过程已心中有数。在具体操作时,就可以避免边看书边做实验,解决了以前“照方抓药”的坏习惯。并且针对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此外,针对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建立虚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慕课学习,自己设计合成路线并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研究,通过不断改变条件达到最佳的实验结果,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配合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反应机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所需的知识、技术手段和创新能力。而如何在减少课时的情况下,有效实施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慕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值得大家思考。

3、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根据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浅析慕课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旨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聂旭亮,熊万明,刘长相,陈金珠。高等农业院校应化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慕课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化工,,(5):167―168。

[2]岳斌,常国华,陈明凯。“慕课”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6):139―140。

[3]温燕梅。慕课时代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工化工,,41(18),180。

[4]仝芳。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45(12):248。

篇7:慕课课程资源建设

1.济南大学构建慕课模式具有受众众多、平台基础牢固的可行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最重要最便捷的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报告,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6.49亿,而且一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大学生网民的比重较大,这深刻反映出网络时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理念。很多学生反映网络信息传播快、内容广泛,学生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新鲜的讯息,可以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虽然这种快餐式、片段式的接收知识的方式曾一度遭到教育界的诟病,但我们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是新时代下产生的普遍而流行的大趋势,对于这种现象要想抵制或者逆转,成功的可能性基本很小,但我们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应用和改良,建立起一种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观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技术和教师的力量,做到将知识化整为零地传递给学生,再引导和辅助学生讲知识归纳整合,真正做到科学、高效教学。慕课教学正是一种先按一定逻辑将知识片段化,最后再通过复习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下学生学习理念,因而具有可行性。在对济南大学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建设的调查和访谈中可知,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课程模式,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受众基础。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后,济南大学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努力探索教育平台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务处网页逐渐完善,不断增设精品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还开设了假期网上通选课程,与其他高校联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并实现网上提交作业、网上测评。这一系列的教育平台建设为慕课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慕课模式构建的局限。目前慕课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全面发展起来,部分重点高校拥有较强的教育资源能与世界顶级的学校联合,并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构建联合平台,而对于中国多数普通高校包括济南大学来说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教育资源分享和获取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二、慕课模式构建基本框架

既然济南大学有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可行性,笔者尝试借鉴“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构建本校此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府、学校、教师团队共同努力是慕课建立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支持和指引是教育改革大胆前行的精神支柱,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明确提出,慕课一类教学模式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增强了教育吸引力,鼓励各高校合理运用,并增加这方面的教育补贴。这无疑給慕课模式建立点亮了一盏明灯。

学校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集散地,应对形势与政策课慕课模式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继续加强技术优化,可以培养本校技术人才,也可讲慕课平台的建设交付于与本校有合作的企业,但也要防止商业化、功利化的弊端;另一方面学校可发挥整体影响力与其他高校合作,参考深圳大学发起的“优课联盟”活动,即各高校开放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各高校学生学生提供更广阔丰厚的教育资源,也有人提出“由单一办学主体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主体转变”,这一想法,这是一种更为大胆而开放的教育思路,符合慕课模式基本的教学和运行理念,也是济南大学努力的方向。

鉴于慕课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就给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老师们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老师们进修和学习,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信息应用技术。另外慕课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选择优质课程内容、制作精美视频、解决学生线上疑问到准确公正的教学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单靠个人是很难做好甚至完成的,这就需要建立教学团队,老师们共同备课,设计优秀的课程内容,并合理分工,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使该课程的慕课教学快捷而有序进行。同时也要重视“名师”效应,通过慕课这一开放的教育平台,部分优秀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育风格必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二)在线课程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1.完整慕课在线流程的构建。慕课教学试以打破常规课堂的时空束缚,积极引入并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打造一种开放、自由、高效的新式课堂。黄爱华提出了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的新教学模式原则——GSPT,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效为主旨、信息技术为动力。慕课的运行流程基本反映了这种思想理念,它借助信息技术,在线完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互动—练习—测验—慕课证书”等流程。因其在网上完成,只要取得一定登录资格,学校之间即可互相传递或者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真正打破教育教学门槛的桎梏。

慕课课堂建设的第一个是优化教师讲课内容,激發学生学习兴趣。慕课视频最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内容精炼。它从系统的知识中抽离出一个个关键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教学,学生通过观看一个慕课视频可以学到一个重点,达到高效掌握知识的效果。然而化整为零,是照顾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这是慕课教学的一大优点,却不该是慕课教学的终点。慕课教学若想得到更长久的推广和发展,就必须做到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要求。因此先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最终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融会贯通,为其以后的学以致用奠基,应成为慕课追求的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是慕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也是对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情况的评价,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公平、全面。慕课测评除了教师参与还引入了学生互评系统,建立完善的评分标准,并引导学习参与者根据标准互评。比起传统课堂老师作为唯一测评人的模式,慕课将学生互评与教师测评相结合显然更为科学,并得到了诸多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学生互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深度学习、终身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更能发挥学生自主性。

2.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慕课课程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内容精简,而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多具有开放性和争议性,需要拓展的地方很多。讨论区能为学习者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但存在时差问题,而且若有争议性过大、需要教师精讲或者有必要将学习者聚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共同解决的问题时,在线下进行拓展课堂十分必要。

结语:随着慕课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慕课已经不再是一种空想的理念。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济南大学以此课程作为构建慕课体系的先行课程有一定可行性,但构建过程“道阻且长”,仍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乃至更多课程改革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篇8:面向慕课的信息安全课程建设思考

慕课 ( MOOCs, Open Online Course) 是一种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的在线学习系统, 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难以共享的缺点,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开放的学习平台。慕课起源于美国, 一经推出, 便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国内高校和业界也迅速跟进, 纷纷加入到慕课平台建设中, 并涌现出慕课网、北大慕课、超星慕课等一大批优秀的慕课平台。慕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当然也给传统教育带了巨大的挑战。在当前慕课浪潮中, 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好慕课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平台, 改进传统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方式,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信息安全人才。

二、信息安全课程教学现状

( 一)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信息安全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但信息安全与计算机其它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教授信息安全相关课程, 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的带来的结果是虽然课程内容体系较为全面, 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起来较难, 而课后缺乏具体指导, 所以总体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 二) 教学过程无法重现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对于初学者难度较大, 以密码学为例, 不仅涉及到群论, 离散数学等抽象的数学内容, 又涉及到信息论等信息技术相关内容, 很多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 但由于每个学生在每周要学习多门不同课程, 无法及时巩固课堂内容, 所以在课后复习时无法回忆起教师的授课细节, 遇到问题后不知道如何解决。而教学大纲安排的内容是连贯的, 这就导致学生会不断累积问题, 导致无法顺利跟进课程的教学进度。

( 三) 职业技能缺乏训练

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 一个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理应掌握了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工程等信息安全需要的专业技能, 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很多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对各种信息安全技能仅限于理论知识, 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防火墙如何配置, 当然更谈不上如何做渗透测试、逆向分析等。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实践技能的指导, 更重要的是缺乏职业技能平台, 由于信息安全很多训练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三、信息安全课程建设改革

( 一) 教学内容模块化

慕课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 因此, 在课程内容设计时尽可能的以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如SQL注入攻击来构建一个教学模块, 在时间设置上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或者内容多少加以灵活调整, 并且根据本系教师对不同技术的熟练程度分配相应模块;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模块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从自己最感兴趣或者容易入手的模块入手, 例如对汇编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逆向工程相关模块, 而对于Web技术较为熟悉的学生则可以选择XSS, CSRF等Web安全模块学习, 通过这种形式, 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得以大力提升。

( 二) 实训平台虚拟化

实验教学是信息安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提升学生信息安全职业技能的关键手段。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基于硬件实体的实训, 如基于物理防火墙和路由器以及服务器搭建网络安全训练平台, 这种方式因为实体资源严重受限, 在提升学生整体实践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在慕课环境下, 可以结合云计算技术, 将虚拟化的实训平台融合到慕课平台中, 学生只需要利用一个浏览器, 即可一边听课, 一边实验; 因为实训平台是虚拟的, 所以很容易实现多人并发, 并且实验环境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

( 三) 综合训练项目化

学生完成信息安全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后,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成为一名社会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因为很多学生获得的仅是单个的知识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知道如何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为此, 必须让学生通过综合训练走完信息安全基本职业技能的最后一公里。可以基于之前的虚拟平台, 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综合训练项目, 如安全评估, 让学生组成实际的项目小组, 按照信息安全工程要求, 完成该项目的各项任务。通过实际项目训练, 为将来在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慕课是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而掀起的新的教学模式, 给传统信息安全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安全被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 对信息安全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适应慕课带来的新变化, 改革信息安全课程教学, 对于提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质量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地, 吴桐.美国“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若干前沿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4) :49-54.

[2]老松杨, 江小平, 老明瑞.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 36 (3) :6-8.

上一篇:“夏天的荷花”600字作文下一篇:★《小王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