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业法律基础

2024-04-27

书业法律基础(共7篇)

篇1:书业法律基础

通过对《书业法律基础》的学习,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对著作权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前还没有学习这一科的时候,“著作权”这一名词在我脑海中简直是一片空白。而在这一学期里,通过对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相关内容的学习,我对著作权有了进一步了解,懂得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故属知识产权之一种,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等。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案例,运用著作权相关知识对此案件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法律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具体表现有: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分别做了规定。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剽窃他人作品。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得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

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案情简介】

本案三原告分别为:魏明伦,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顾问;王持久,系海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剧;陈翔宇,作曲家。本案三被告分别为:河南许昌帝豪集团(简称帝豪集团)、北京标格广告有限公司(简称标格公司)、北京未来广告公司(简称未来公司)。

三原告诉称,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是由魏明伦、王持久作词,陈翔宇作曲,并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播出。2001年,被告帝豪集团在未告知、未被许可的情况下,将上述作品用作其集团形象广告的背景音乐,该广告由标格公司制作、未来公司发布,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中播放,时间长达八个月,经原告再三要求,帝豪集团停止了侵权广告的播放。原告认为,三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并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求被告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0万元。

被告帝豪集团辨称,我集团与标格公司于2001年3 月20日签定了一份协议书,约定:由标格公司为帝豪集团制作其拥有合法版权的广告,今后发生的关于本广告的著作权纠纷,帝豪集团不承担

任何责任。另根据《广告法》第20条和25条之规定,在其制作的广告中使用原告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应当由标格公司事先取得原告的同意。依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制作录音作品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录音作品,无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只须支付报酬。帝豪集团既不是广告的制作者,也不是发布者,不应向原告支付报酬。其认为原告要求赔偿50万元的经济损失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帝豪集团认为,其没有侵权的主观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侵权行为,与标格公司、未来公司也不存在共同的侵权故意,因此不应承担侵权责任、连带赔偿责任。

被告标格公司首先向原告表示歉意,但辩称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工作失误和法律意识的缺乏,没有侵权的故意,事后积极与原告协商解决,书面致歉,并通知未来公司撤下了侵权广告,其认为原告要求赔偿50万元明显过高,愿意在合理的范围内支付补偿。

被告未来公司辨称,其发布广告时,依法与标格公司签定了广告发布业务合同,约定若发生侵权责任由标格公司承担,并且涉案广告的内容完全是由标格公司制定的。根据《广告法》第20条规定,广告涉及侵犯民事权益的,由广告主负责解决。未来公司依照《广告法》第27条的规定,核实了相关的证明文件,履行了注意义务,并在接到原告的律师函,经确认后立即撤换了侵权广告。因此,不承担侵权责任的义务。

法院作出以下判决:

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被告帝豪集团、标格公司、未来

公司在《中国电视报》上刊登致歉声明一次,向原告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声明内容须经法院审核,逾期不履行,法院将自行拟定一份公告,刊登在相关媒体上,费用由不履行该项义务的被告负担;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被告帝豪集团、标格公司赔偿原告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经济损失5万元;被告未来公司对上述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案件受理费由三被告共同负担。原告被告均未上诉。【案件分析】

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属于音乐作品,该作品于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播出时署名的词曲作者为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三人,因而他们三人是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著作权人。

而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被告标格公司所制作的广告片违反了上述规定,擅自使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歌曲中的片断作为背景音乐是一种侵权行为,该广告片由被告未来公司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中播放长达6个月的时间,产生了侵权后果。

本案的焦点在于帝豪集团和未来公司是否应对该侵权后果共同承担责任。法院认为,标格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制作者,帝豪公司是侵权作品的使用者,未来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发布者,在整个侵权事实过程中,三被告对侵权结果的损失分担具有不可分性,故认定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音乐作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并且普遍存在,音乐作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各国的法律和各种国际法律均在受保护的作品清单中提到了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包括配词或不配词的声音的各种具有独特性的组合,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是旋律、和声和节奏。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依法应享有著作权。下面结合此案件就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归责原则、损害赔偿问题作以探讨。

对侵权行为的认定: 本案的关键所在是三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即对著作权侵权作出认定。

在此认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法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律规定,应承担损害后果的行为。

本案被告帝豪集团与被告标格公司签订了委托设计广告片的合同。合同中约定,标格公司拥有所制作广告片的合法版权,今后如发生关于本广告片的著作权的纠纷,帝豪集团不承担任何责任。法院认为,版权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并不必然推出版权使用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结论。第一,帝豪集团的答辩理由没有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标格公司与帝豪集团关于广告片权属的约定,受本法条的保护,不仅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对第三人也产生效力。但该条仅对委托作品的权属作出了规定,至于委托作品发生侵权时的民事责任并没有作出规定,如发生侵权应按

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和通常的理解进行处理,而不应做扩大解释。第二,帝豪集团的答辩理由没有法理支持。本案中,广告作品发生侵权以后,不是标格公司与帝豪集团之间的合同内部纠纷,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以外的人权利的侵犯。由于合同只能约束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而不能对抗合同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在没有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帝豪集团与标格公司关于免责条款的约定不能对抗本案原告。第三,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后,帝豪集团是直接受益人,享受了侵权所带来的利益,这份利益是无法免责的。第四,关于委托作品的侵权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认为:“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不能对抗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依据该条款免除当事人的侵权责任。”此外,本案中的侵权广告是一部录音录像制品,并非单纯的录音制品,不适用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规定,帝豪集团关于本广告片无需获得著作权人同意即可使用的辨称理由不成立。综上所述,帝豪集团应认定为本案侵权人。

未来公司也应承担侵权责任。作为本案广告片的发布者,未来公司认为,根据《广告法》第27条的规定,其不负有审查广告片内容是否侵权的法定义务,也不是本案原告作品的使用者。法院认为,《广告法》主要是一部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和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间的管理关系,侧重于公法领域的保护,至于对私权的保护主要受《民法》、《著作权法》调

整。因此,《广告法》第27条所没有规定的审查内容并不意味着未来公司可以免责。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是一部在春节晚会上播出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春节晚会在我国是一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未来公司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广告代理商,在审查涉案广告片的过程中,从其本身所具有的业务知识和职业特点应推定其能够发现涉案广告侵权的事实,但未来公司并未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或对侵权后果进行补救,相反,却促成该广告在电视台有偿播放,扩大了损害后果,主观过错明显,应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行为发生后,未来公司在原告的要求下停止了侵权,但鉴于侵权事实已经发生,民事赔偿责任不能免除。

综上所述,三被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侵权行为,原告的著作权遭受侵权的事实明显存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标格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制作者,帝豪集团是侵权作品的使用者,未来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发布者,在整个侵权事实过程中,三被告对侵权结果的损失分担具有不可分性,故认定为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主要是通过结合有关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对具体案件进行的分析。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今后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就业都要与书打交道,所以,学习著作权的有关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了有关著作权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篇2:书业法律基础

学了《书业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很无知。

在大学摸爬滚打一年了,在外面也在自己身上标榜着“大学生”这个不知是褒是贬的名号,对于与切身利益最相关之一的法律,却依旧茫茫然。这不能不让人纳闷,按理说,法律是公民自己制定的,它高高在上,是所有人行为的最基本的准则,每一个在它管制范围的人都应该顶礼膜拜,牢记在心,至少不会这么漠视,这个原因不得不让我思考。

首先是来自内心心底对法律的不屑。因为在中国,外面不得不承认,很多法律都只是形式而已,被印刷出来了就被束之高阁,或者只是对一部分人使用,或者对一部分人失效,那样的不公平性和虚假性让人很愤怒,却只能无奈,所以只能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来表达内心的反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不公平和体制的混乱触动了人本身的一个最大的弱点,不说尊崇,就连不公然反抗也是幸事。很多时候,“我爸是李刚”一句话就抵过了千万条法律法规,这样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去理解如此没用的法律?当它已经不能保护人们,人们自然就不会重视它了,当它成为一些特殊群体的保护伞或者行凶作恶的遮丑布,人们难免就痛恨它了。

其次,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孩子屡屡在国际各种奥赛中出尽风头,但是至今都没能有土生土长的中国国籍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例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就断言,以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从那时候起的100年里,中国不会出现新思想。因为中国的孩子在幼年就已经被折断了飞翔的翅膀,每天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与高分,所以学习的东西都是一些围绕考试的却远离生活实际的,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为考试设立的机构中,怎么可能会让他们的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学法律?学校不会配备这样的资源,当然如果那时候有司法考试例外。幼年时候是一个人的塑形期,在这个期间,学校和家长都没有为学生注入重视法律的基础,学生自然也就认为这个东西可有可无,并不那么重要了。在之后的时间里,因为成长带来的困扰愈来愈多,也缺少引导的人,更加无暇去管那个枯燥无法乏味无比的法律了。

再次,就法律本身而言,存在很多让人费解的的因素,也有很多局限性。有的人明明就犯下了滔天大罪却可以打法律的擦边球逍遥法外,有的人可以改造因为法令绝对不可改的条例含恨而去,很多的法律,很空很泛很虚无,仿佛已经脱离了社会生活,并且对于公民很多实际情况不能予以保护。这样的法律,让在它的保护之下的人毫无安全感。记得美国的宪法有一条就是:公民有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的法律就很人性化,让人信任。人们会因为有这样的法律引以为豪,自然就会尊重它了。而我们的法律枯燥无味,冗长却不实际,被忽视也算是一种合情合理了。

最后,是个人因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其习惯、思维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息息相关。诚然外界有许多干扰因素,一个学习力强的人并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被这些因素干扰,甚至于习惯把外界因素当做懒惰的全部理由。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很无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本是自己的事情,但是掺入了功利心后,变成了讨价还价。我们不断放纵自己,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不断缺失着我们的缺失,直至走进危险。

篇3:书业法律基础

1987年,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 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法律基础”课程。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 成为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此, 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法学教育, 而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培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普遍提高, 但是学生仍深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形成

中国法律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 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择其重点, 加以论述。

(一) 无讼法律文化

在传统中国人看来, 诉讼被认为是破坏社会和谐秩序的极端方式。“无讼”是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 且“无讼即德”。无讼法律文化根植于古代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长幼尊卑的家族式的等级结构强调“权”、“术”的专制集权思想, 强调以“仁”、“孝”治世。就连力主“以法治国”的法家, 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所谓没有纷争和诉讼的“刑措”的境界。孔子明确提出了无讼的主张, 他郑重宣布:“听讼”是实现“无讼”的一种手段, “无讼”才是“听讼”的最终目的。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成为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基本诉讼理念。

(二) 工具主义法律文化

在古代中国, 历朝法典编纂的特色之一就是民刑不分, 诸法合体, 体现出泛刑事主义的特点。对民众而言, 法就是刑, 人们谈法色变, 无不视诉讼和与官府打交道为畏途。这样的一种观念使广大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 法律只是统治者驭民的一种工具和暴力手段。

(三) 德主刑辅

中国传统社会中, “礼”既具有普遍大法和纲纪性质, 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 具有安定社会秩序, 矫正人性的功用。董仲舒强调德在治国方略中的主导地位, 提出了“阳德阴刑”的理论。东汉时, 刘向提出“且教化, 所恃以为治也, 刑法所以助治也”的主张。到了唐代, 唐太宗则明确地提出了“为国之道, 必须抚之以仁义, 示之以威信”的治国方略。于是,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治理国家应该“德主刑辅” (《唐律疏议·序》)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

1. 以道德代替法律, 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自古以来, 德治是衡量和评判全部法律制度的价值尺度。这种法律的泛道德主义, 必须导致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 他们对于法律制定些什么规定, 不感兴趣, 也不愿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1]。这样的文化仍然影响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 在不少学生中体现为“法律无用论”的思想。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寥寥无几。

2.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 使学生对法的价值产生质疑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虽有“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一说, 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因此天赋人权, 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仍然难以形成。这样的法律文化直接导致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质疑。

3. 不利于民众法律信仰意识的养成, 削弱本课程的作用

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 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 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需要法律并实际感知到法所具有的神圣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现代社会, 法律工具主义仍被一些执法部门奉为法宝, “运动式”执法现象仍屡见不鲜。受其影响, 人们无法对法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更谈不上对法律存在任何的信仰,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 从而直接影响法律基础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二) 积极影响

1. 注重道德教化, 强调对社会的综合治理, 填补法律基础教育的空白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出发, 传统中国社会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礼法结合”的模式, 强调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儒家思想认为, 刑罚的强制作用只能使人不敢犯罪, 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 而德教却可以禁犯罪于未萌。在“依法治国”的大旗下, 一些人从“法律虚无主义”的一端转到了“法律万能主义”的另一端。对此, 沈宗灵教授曾有过深刻的论述, “法治的局限性问题, 可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1) 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2)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 (3) 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相矛盾; (4) 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2]。由此,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二为一就有了历史文化基础。

2. 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的服从, 社会规范的遵守, 增强学生遵章守规的意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 以无讼追求“和合”境界, 培育了人们“和为贵”的法律心态。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 人们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 以触犯法律为耻, 遵守社会现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 遵章守规是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准则。法律基础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基本思想正是与中国民众传统的法律文化相契合。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调解模式, 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的思想符合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 诉讼的激增使有限的司法资源不堪重负, 而诉讼中迟延、高成本等固有的弊端降低了司法在民众心中的威信。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体现在我国官制中, 从周代开始就设有调人之职, “调解机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 对缓和社会矛盾和对抗、消除滥讼现象、减少人际交往及社会诸种交易行为的成本、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3]。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80年9月拟定了一项《调解规则》草案, 人民调解方式已被联合国法律组织接受为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学习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是教育学生每遭遇权利侵害, 必诉诸于法律, 而是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 要求学生树立诚信观、平等观, 引导学生合法、高效的处理问题,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至少从形式上契合了法律基础教学的内容和主线。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摒弃和运用

(一)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 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 也包含着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因此,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 必须仔细的鉴别, 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 应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去。

(二) 古为今用, 将传统法律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 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其不合时宜的部分, 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如此,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从中国法律传统文化中走出来, 学好本门课程。

1. 增强学生的用法意识, 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

中国的法学长期以来在工具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下, 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的, 法律不能成为人们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种方式。虽然当代中国民众的用法意识比过去要强得多, 但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权利意识仍较淡薄, 有时仍羞于言利。“权利是法的内核, 没有对权利的要求, 就激不起对法的需求、渴望和崇拜, 就不能保持法律的至高地位”[4]。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权利观念。在德育教育的同时, 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剖析权利义务产生的原因、存在状况和权利被侵害、义务被违反的后果,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尊重公民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行使权利, 争取权利, 维护权利。

2. 充分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 所有人都应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和同等对待。平等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平等权的目的是充分实现人在各个方面的才能。在法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仍然要求学生孝敬、尊重父母, 同时也要学生们增强独立意识, 自主处理自己的事情。其次在教学中创造平等、竞争、合作的教学环境, 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敢于自我推荐, 通过外部环境外在的来逐渐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

3. 将法律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05年合并为一门课程, 正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 更是“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为道德的作用远大于法律, 但是“以德治国”并不意味着德治要取代法治。在教学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部分应在独立教学之后进行联系、融合, 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律内容之后, 从道德角度进行反思, 从而实现事前调控的良好状态。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 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人们, 现阶段的法律基础教学也深受其影响。当前,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 法律基础课程被寄予更多的关注, 望作为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之一的传统法律文化能为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程,无讼法律文化,法律工具主义,德主刑辅,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2]沈宗灵.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学, 1999, (1) .

[3]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篇4: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

我国法律职业者中因各种功利而弃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的根源在于缺乏对法律的精神信仰,建立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精神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法律职业道德;精神信仰;法律信仰

一、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发展状况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从法律职业的主体构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职业者是法律的直接实施者,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说明了法律职业者的作为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充当着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角色。

鉴于法律职业者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法律职业者的道德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等对检察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违反这些规范的纪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

而《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进行了规范。

以上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给我国的法律职业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在促进我国法律职业更加秩序化、正规化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司法案件不时呈现,冤假错案也时有发生,律师行业之中的各种“潜规则”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之称为一种“行规”,说律师不是打赢官司,而是打通关系。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表明了我国在完善相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法律职业道德本身却难以深入人心。

对于很多法律职业者来说,法律职业道德只是相关强制性规定在法律职业者心中形成的威慑、约束作用表现,而不能成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个人思想,他们大多是“怕而不做,而不是自己不能做”。

这种法律职业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它没有信仰支撑,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二、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一)西方法律信仰起源概述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法律信仰的概念就已出现,其在后来西方历史各种法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初步成型,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法学家和思想家们提出“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等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法治观念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

这一信仰理念,使广大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中解脱出来,并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投身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理念的形成,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纵观西方法律精神信仰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西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宗教息息相关。

西方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真理世界,人则是二者的结合体,人就是为了追求精神的高度发展而回归真理世界。

西方的宗教信仰乃至法律信仰大都以此为基。

“人不是物质的创造者,却是思想的创造者。”笔者认为唯心主义断不可取,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特别之处就是具有智慧,那么,人的这种智慧意识的存在意义及追求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应该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需要,但是人类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必要,这早已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明。

一个国家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是难以实现的。

(二)我国的法律信仰建设浅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被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然而,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有重大误解,说唯物就是物质利益至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早已提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部分法律职业者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无法抗拒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的种种诱惑,背弃法律职业道德的现象多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建立法律职业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精神信仰,解决我国的法律信仰危机,为法律职业道德找到支撑基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

首先,法律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至上等思想无不是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

让整个社会接受这种思想,必须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制度,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组织等定期进行民众化的.普法活动,这不仅能让普通民众了解法律的作用、价值,而且会让法律成为人人皆备的救济手段,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逐渐呈现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局面。

其次,建立法律信仰必须靠制度建设。

这种制度建设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还包括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这就对整个社会的法制发展提出了要求。

要加强对法律职业者的惩处立法,不论是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私人性质的律师,只要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因为法律职业者不仅是知法犯法,还是执法者犯法。

同时,要更加全面和认真地审查立法工作,兴良法,禁恶法,树立法律权威。

这些措施一方面会使法律职业者不敢随便践踏法律和违背道德,另一方面,通过对法律职业者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可以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使整个社会更加信服法律。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建立对法律的精神信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相一致。

建立更加强盛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本身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真理的最高追求表现。

实现这样的目标,基本要求是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提高。

而法律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信仰并遵守法律及伴随法律产生的法律文化和人性精神(当然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更是对人之为人的完善。

法律职业者在违反法律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也说明了法律职业者本身“人性精神”的丧失!这种法律精神的丧失是与人类社会及自身思想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

当然,对于思想层次的改造向来是循序渐进的,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潜移默化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信仰必将逐渐成型。

参考文献:

[1]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高鸿钧,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谢晶晶.法律信仰浅析[J].重庆科学院学报,.09.

篇5:法律基础

二、多选:ABD、ABC、ABCD、BD。ABD.三、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革命(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û)

3.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需分配的方。(û)。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ü)。

5.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û)。四.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答: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核心,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意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的认识和丰富的过程。

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重大理论成果。

3.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答:民主法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坚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完善社会主义管理制度,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五.论述题

1.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⑴提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⑶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论述我国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答:⑴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⑵•••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和健康发展的保证。⑶•••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需要。

3.怎样理解全面改革开放,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依存、~制约,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稳定都是为了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根本任务途径,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要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篇6:法律基础与实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法律基础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8分)

1.根据我国法学界的通说,下列哪项表述是最正确的?()

A.法是民族的精神B.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C.法是上帝的意志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关于法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法人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

B.法人是指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正职负责人

C.法人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自然人

D.一般而言,法人就是指国营单位,而不包括非国有企业

3.甲在乙盗窃前答应帮助其销赃,乙实施了盗窃后将赃物交给了甲保管。甲、乙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构成销赃罪的共同犯罪

C.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假设以下各项中的行为人都智力状况正常,那么下列哪一项行为应被认为是犯罪()

A.甲是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打了李某一记耳光,但未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

B.乙今年22周岁,盗窃了价值200元的财物

C.丙今年15周岁,前两天对马路上的行人实施抢劫,劫得财物价值200元

D.丁今年45周岁,因迟延履行合同,导致对方当事人损失超过2万元

5.以下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

A.罚款B.剥夺政治权利

C.取保候审D.拘留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国家对本国公民的保护

B.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国家的权利

C.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个人的权利

D.庇护权在国际法上是国家的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

选均不给分,每题4分,共20分)

1.关于我国法律的适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我国境内的中国公民适用我国的法律

B.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原则上仍受中国法律保护

C.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也适用中国法律

D.外国公民在国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一定情况下也适用中国法律

2.以下哪些人属于我国监护制度中的被监护人?()

A.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刚满10周岁的小学生

C.又聋又哑的成年残疾人,但智力正常

D.因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的卡车司机,高位截瘫,长年卧床,但智力正常

3.李某未经甲同意,以甲的名义向商店订购了一批彩电。三天后,商店送货上门,并要求 甲支付货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行为的有效与否,取决于甲的追认或拒绝

B.因为彩电正是甲急需的,李某也是一片好心,所以,行为当然是有效的C.李某的这一行为未经甲的授权,是无权代理,所以这个采购行为肯定无效

D.如果甲对此一直未予以明确表态,则意味着甲表示拒绝,这一采购行为无效

4.甲国公民A合法居住在乙国,根据国民待遇原则的通常做法,A在乙国境内肯定可以 享有以下哪些权利?()

A.购买房产、签订合同的权利B.参加选举的权利

C.向乙国法院起诉的权利D.参与继承的权利

5.假设有一位希腊人在意大利将一意大利人杀死,后逃亡美国,应如何提出引渡请求?

()

A.希腊可以向意大利提出B.意大利可以向希腊提出

C.希腊可以向美国提出D.意大利可以向美国提出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7分。每题判断正确得3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理由阐述正确得4分。本大题共28

分)

1.法的实施每时每刻都要借助国家政权及其暴力系统,只有借助国家暴力系统法才得以 实施。

判断:()

理由:

2.无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 己进行民事法律活动。

判断:()

理由:

3.王某翻墙来到邻居的阳台准备进入屋内偷窃,忽然听到屋里有响声,以为来了人,急忙 逃走。实际上并没有人来,是风大引起的声音。可见,王某是自动中止了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判断;()

理由: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 罪。”根据这一规定,在人民法院依法确定某人有罪之前,他不应被认定为罪犯。

判断:()

理由:

四、分析题(每题17分,共34分)

1.甲的相机发生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为此,甲将相机专程送到了该品牌的特约维修 店去修理。经查验,相机的某一零部件有些毁损,需要调整,新零件的市场价格是200元,加上 修理人工费,共计300元,甲当即支付了全部费用,双方约定两天后取相机。两天后,甲再次来 到维修店,相机已经修好,由于甲是摄影器材爱好者,所以甲提出原来相机中坏损了的零件也 要一并取走,但这一要求遭到维修店的拒绝,维修店表示,所有换下来的零件全部由厂商收回,这个品牌的相机一贯如此。甲表示,这样的“惯例”闻所未闻,坚决不同意。经查,厂家和维修 店都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这一做法,另外,旧零件的价值也没有在甲支付的款项中抵扣。请问:(1)维修店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吗?为什么?

(2)1日零件的归属应如何确定?

2.甲在一起纠纷中被乙挥拳打伤,经医治已无大碍,但花去医药费、误工费等费用1000 多元。甲的妻子要甲去找乙索赔,要乙承担法律责任。但甲不愿意将事态扩大,只想息事宁

人,不愿意再纠缠在这事情上。见甲这样的态度,甲妻非常气愤,自己去找乙“算帐”,要求乙承 担相应的责任。乙对甲妻的要求毫不理会。

请问:在此情况下,乙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为什么?

试卷代号:2 18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法律基础与实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D2.A3.A4.C5.B6.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共20分)

1.ABCD2.AB3.AD4.ACD5.CD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每题7分,判断正确得3分,理由正确得4分,共28分)

1.判断:×

理由:如果法律得到了遵守,就不需要国家政权或暴力系统的介入。例如,一般民事违法 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赔偿等方式进行纠正或弥补。

2.判断:×

理由:只有完全行为能力人才有资格行使委托代理权。无行为能力人因其认识、判断能力 的限制,在法律上不具有实施该行为的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认识、判断能力相 适应的行为和活动。

3.判断:×

理由: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虽然表面上看,王某是自己停止了犯罪,但实际上他并 非出于自愿。王某停止犯罪是被迫的,没有自动性。因而,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而不是 中止形态。

4.判断;√

理由:根据该原则,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只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未经依法判决,人民 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换言之,在被依法确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应被视作罪犯。

四、案例分析(每题17分,共34分)

1.(1)维修店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2分)

因为旧零件的归属权不属于厂家,也不属于维修店。(2分)财产权利的转移通常通过两 种途径,有偿交易或者无偿赠与。甲与维修店之间既无交易的事实,也无赠与的意愿。(3分)所以,维修店单方制定的规则不具有法律效力。(2分)

(2)旧零件的权利归属于甲。(2分)因为作为原来相机的组成部分,这一零件的所有权就 是属于甲的,这一事实并未发生改变。(2分)甲全额支付材料费和人工费后,并未明确表示放 弃旧零件的所有权,所以,旧零件的归属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属于甲。(3分)甲有权要求维修 店返还旧零件。(1分)

2.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乙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2分)

这是一起民事纠纷,涉及民事权益和民事责任。(2分)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不同,受害人 是否主张自己的民事权利,是否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由受害人自己决定。(3分)国家通常 不主动干预,这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3分)

篇7:书业法律基础

教学重点是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人民至上”的法治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精髓

在“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上。这是因为,一方面,法律知识浩如烟海,高校的“基础”课仅有32个课时,分配到法律部分的课时不可能超过10个课时,时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基础”课法律部分教学的主要授课目的。即我们的国家要构建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要有起码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律意识,以自己较高的法律素养支持和参与国家的法治建设。因此,这门课程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一种法律精神,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1]例如,在讲《宪法》时,应着重讲授立宪主义的精神和人权意识。在讲《行政法》时,应当重点讲授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在讲《经济法》时,必须讲清诚信意识。我们要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人情的冲突,经常会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对错。即使我们感觉到某些法律规定不合理、不合情,也不能漠视、违背或者搁置法律。因为,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者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和执行。大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必须从法律规定出发,分析利弊,守法护法。

在教学实践中,在向学生讲授法治理念时,应当向学生讲清:法治理念的核心就是“法律至上”。资产阶级在对封建主义宣战的过程中,法律至上是其重要的思想武器,良法善治被其称为价值上的追求目标。而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立法者至上”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法律至上”神圣外衣的包装下,法治却在事实上沦为了独裁者实施其统治的工具。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存在的巨大的物质力量的束缚,人民———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单独的个人很难摆脱这种束缚而成为法治上完全独立的权利主体。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指出,“法律至上”的实质应该是“人民至上”,而人民应为“现实中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

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其社会的基本属性及物质生活条件客观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不可能真正做到“人民至上”。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中,现实的个人因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保障,才可能以法律上的真正独立的权利主体出现,立法者才可能真正考虑人民的利益,法律才可能真正成为人民至上的法律。因为在人民管理的国家里,“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通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3]。

指导大学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我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又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设想。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也是一个刚刚实现了民族解放且必须快速实现国家富强的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处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传统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实践又曾因某些原因而受到极“左”思想的干扰;特别是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等等在冲击着我们国人的思维,全面否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屡屡滋生。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形成之初直至今日始终都面临着反封建、反极“左”和反西化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现实依据。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以大量生动的历史史实,讲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法律是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的工具,也是组织社会生产、进行经济改造及文化教育的工具。这既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实行“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的法治实践为现实依据,所解决的是中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供、也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只有靠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创造性地解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难能可贵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曾经取得过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良好开端,虽然这一开端几乎被十年动乱对法制的践踏画上了休止符;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中国法治建设曲折历程进行深刻总结,在对我国和苏联及其东欧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失败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民主和法律的制度化来遏制人治的治国思想;在邓小平完整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于1999年3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完善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回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六十多年的探索,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运用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继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重大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根基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总结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先进理念,是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问题所作的历史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治国理念及法治理念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并走向成熟。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实践中的司法现象

要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大学生人民至上的法治精神,在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司法现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成败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可程度,也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秩序的遵守程度。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用一般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司法裁判,往往导致学生对于一些所谓的“误判”的误读,而产生对合法的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乃至法律的公正性的疑惑。诚然,学生对司法现象的理解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这是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的重大差别混淆不清所决定的。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审理没有任何证据的民间借贷纠纷时,在借款人对于确实存在的借款事实予以否认的情况下,法院只能根据司法裁判规则裁判借款事实不存在。这样的判决绝对是依法的裁判,但却与我们一般的道德标准相悖,于是大学生对于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甚至延伸到对于整个法律制度的怀疑。更不容乐观的是,此类误读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所以,讲好裁判标准、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

(一)司法裁判的标准是法律事实的“真”而非客观事实的“真”

对客观的“真”的追求是判定道德上是与非的唯一标准,任何违反客观上“真”的行为都可能受到道德的裁判。然而,笼统地将客观的“真”强加于诉讼行为却有着先天的不足。首先,与纠纷无关的哲学意义上的客观事实在法律领域并没有任何意义;其次,与纠纷有关的可能造成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事实大多要通过当事人的客观描述才能重现(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应作为例外),这一过程“无论是对事实进行规范性评价,还是将其描述出来,都是语言的过程”[4]。既然是语言的过程,那么表达的方式、语言技巧,甚至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态度都可能影响裁判者的判断,更不要说在表述的过程中当事人会因为各自的需求而在事实上加以主观价值的判断了。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描述中,要使裁判恒为正确,就要求裁判者必须知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这一点是不可能达到的。再次,如果以客观的“真”作为裁判的依据,就必然导致裁判者从先前的审判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案件的基本事实出发去找证据,这本身就偏离了“真”的基本范畴。在这种框架内,多元的纠纷很可能被一元的裁判所左右,如果将一元发展到极致,不但裁判的公正性无法保障,也容易导致司法腐败、践踏人权。例如,在众多的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错案当中,警察往往是根据先前的经验而不是具体的案情主观地认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进而根据“有罪”的需要去找证据,所使用的方法是刑讯逼供,结果是践踏人权,而理念的缺陷却是对所谓的客观事实的“真”的盲目追求。

将法律事实的“真”作为裁判的依据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当与案件相关的众多材料集中到裁判者手中时,人们往往不会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有何争议(因为这些都是法律事先预定好的),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到事实是否发生或如何发生的问题上,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争议双方所提供的材料都有可能“非真”。裁判者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择(规则本身是法律所事先预定的),使基本案情得到比较充分的描述,进而使案件事实的全景得以呈现。这种选择过程的结果是从规范的视角评价事实行为,而非所谓的客观的“真”。将法律事实的“真”作为裁判的标准是解决现实纠纷的需要,是人们对法律标准形成共识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法律事实“真”的正当性来源于程序正义

当法律事实的“真”受到责难时,我们必须从人类自身的局限去理解。人类认识受到时间一维性的约束,过去的事实不可能完全重现,将其作为裁判的追求必将导致纠纷无法解决或是司法腐败。所以,对法律事实的“真”的选择是次优选择,也是人类在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当人类还无法突破时间一维性的约束时,我们只能对裁判的正义性标准做出约定,即程序正义可以最好地保障实质正义。例如,广东肇庆的某法官因涉嫌民事案件中“玩忽职守”而导致被告人自杀的判例,该法官在庭审的过程中,依法律规定进行了法庭调查、质证、辩论和调解等程序。被告提出借条是受案外人胁迫而签订的,实际上不存在向原告借款的事实,但并无证据支持,事发后被告也没有报案。法院传唤了案外人,但案外人对于胁迫的“事实”予以否认。于是判决被告还款,被告未上诉,判决生效。后来被告在法院围墙外服毒自杀。被告家属进行上访,当地检察院以玩忽职守罪对该法官提起公诉,法院最终以该法官不存在玩忽职守的情形而判决其无罪,理由就是该法官在民事审判过程中,是严格按照民事诉讼程序操作的,其证据采信过程符合民事证据原则,民事判决中也充分论述了对原被告双方诉讼请求和抗辩意见采信与否的理由,不存在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可见,当公正的充满理性的程序设计及充分的法律论证能够说服裁判者也说服当事人和公众的时候,由此而生的法律事实虽然不一定完全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再现,但最起码在理性的当事人看来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即使法律裁判与客观事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一定是当事人在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或是在证据的搜集、留存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并存在着一定的过错,为此而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也就能被当事人和社会所接受了。退一步说,即使在个别案件当中可能存在严重的权利义务的失衡,而就整个社会而言,权利义务却可能因此而达到最大的平衡。当我们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基本的法理向大学生讲清捋顺时,必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可程度,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8页

上一篇: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下一篇:让HR疯掉的的简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