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笔画写法大全

2024-04-20

楷书笔画写法大全(共6篇)

篇1:楷书笔画写法大全

点的书写

设计:图图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图示: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图示:

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如图: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图示: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竖点、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说说你的收获。

篇2:楷书笔画写法大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硬笔楷书运笔规则;

2、使学生明确写好“点”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硬笔楷书的运笔规则

2、各种“点”的写法。【教学重点】各种“点”的写法。【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8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简评学生笔画用笔的优缺点,从而导入新课——硬笔楷书的笔画写法]

二、讲授新课

(一)运笔规则

[要重点强调“轻重、快慢”是硬笔楷书笔画运笔的核心,用笔有轻重笔画就有粗细的变化,运笔有快慢线条就有韵律美]

运笔规则就是笔在纸上运行写出笔画的规则。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好比建筑中的砖瓦、音乐中的音符,虽然很简单,但却是基础。笔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效果,因此就必须学习写各种笔画的运笔规则。例如一点是怎样写成的,一横又是如何写成的。硬笔书法的笔画虽然简单,只是粗细基本上一致的简单线条,但只要写得得法,同样能显出力与美。运笔的规则可以归纳为四点:

1、有轻有重

要写成一个笔画,不管是点横竖撇捺钩提折,是直的笔画或弯的笔画,是长的笔画或短的笔画,都必须起止分明,有提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基本动作,而在完成这三个动作时,用力的大小轻重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起笔收笔应稍重,行笔过程要稍轻;转折停顿处应稍重,笔画过渡的牵丝要稍轻(牵丝是因行笔速度快而在连写笔画的过程中形成的纤细笔迹)。

所谓重,不是说用力越大以至划破纸才好,“重”是指起笔、收笔或转折时把笔尖按下并稍停顿的动作。“轻”也不是说用力越小以至字迹看不清楚才好,而是指与“重”比较起来按笔较轻并且行笔流畅不停顿的动作。重时按力稍大,轻时按力稍小。按力重,写出的笔画就粗;按力小,写出的笔画就细。轻重结合,就能使写出的笔画有粗有细,有起有伏,富有力感和弹性美。

2、有快有慢

写字好比唱歌,要有抑扬顿挫,要讲究节奏。写字的节奏主要表现在书写时用力的轻重和书写速度的快慢上。

轻重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只讲快慢。在一个字中,起笔收笔应慢些,行笔则要轻快;转折停顿处要慢,直行笔画则宜快。一句话,重的地方要慢些,轻的地方则可快些。这好比骑自行车,骑起来了可以快蹬,而上车、下车、刹车时就要慢—点。直路可以快骑,转弯则要慢行。

3、有起有止 所谓有起有止,就是要弄清笔画之间的来龙去脉,在写任何一个笔画时,对究竟应从哪儿起笔,要写多长,在哪里收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人写字,控制不住笔的起止,最突出地表现在竖、撇、捺三种笔画上,不能把力气一直写到笔画的末梢,只是随手一划,要么太长,要么过短,心中没有一点数。由这种“没数”的笔画组成的字,无论如何也好看不起来。

要使笔画起止分明、长短合度,必须做到力送画端,即笔写到哪里,力就跟到哪里。就是说,要用手控制住笔,而不能任笔乱写。

4、方向明确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合而成的,而不同笔画的运笔方向和角度各有不同。比如横画从左到右,竖画从上到下,撇画从右上到左下,捺画从左上到右下等。即便是同一种笔画,出现在字中的不同位置时,其方向和角度也有明显区别。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写出的笔画就十分难看,而结构也就难以安排。所以,一定要认真掌握各种笔画的方向及其变化,做到下笔有数、角度适宜、方向明确。

(二)“点”的写法

[“点”是所有笔画的开始,也是所有笔画的浓缩。因此“点”是写好其他笔画的基础。

教师可以从横、竖、撇、捺、提、钩、折等笔画的形态及写法上分析他们与“点”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些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写法就是点的起收法,写不好点,则其他笔画就不可能写好。应多花时间让学生练好点画。]

1、右点

A、讲解

右点的形态特征和书写方法 B、示范 点的写法 2、左点

A、讲解

左点的形态特征和书写方法 B、示范 左点的写法 3、长点、撇点

A、讲解

长点、撇点的形态特征和书写方法 B、示范 长点、撇点的写法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2名学生黑板上练习,其余同学在座位上用钢笔练习]

四、教师评讲

五、讲解范字“立”

对范字“立”作读帖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临好、临像范字。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临摹“立”,按读、临、比、背的方法连续写10遍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1、谈谈你对运笔“轻重、快慢”重要性的理解。

篇3: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技法研究

关键词: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

硬笔指笔尖较为硬性的笔。楷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只有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 既有实用价值, 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一、点的写法

“点”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如坠石, 书写时要节奏明快, 干净利落。点画虽然短小, 亦有起、行、收三个环节。汉字中点的位置及组合变化不下十余种, 而究其写法, 不外乎侧点和顿点两种。侧点的写法是由轻到重, 顿而回锋。侧点以右点为代表, 还有左点、垂点等。如“亦”字, 上点居中, 横取斜势;下点在腰, 笔断意连。再如“六”字, 三点相连是等边, 一横穿插在腰间;顿点的写法是顿而出锋。顿点以挑点为代表, 还有撇点、竖点等。如“关”字, 顿“挑”顿“撇”, 两点映带;两横收敛, 撇捺开张。另外, 多个点同时出现时, 不可多“点”一律, 要注意每个点的角度、大小、位置、间距等变化, 并使其相互间呼应配合, 切不可“各自为战”。如“杰”字, 横短竖长, 撇捺对称;四点各态, 变化生趣。再如“汗”字, 三点水, 曲中直;上横上点尾, 下横二点头;横短长, 竖最长。再如“火”字, 点点撇捺, 笔断意连;点在腰间, 撇捺挺健。

二、横的写法

“横”, 即大写的“一”, 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 则字不稳。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 横画不能写成水平, 而应写成左低右高, 收笔时要顿笔, 使笔画变重些, 这样, 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 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 不是指横水平书写, 而是要求看似平稳的意思。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第一, 长横。长横的写法是, 下笔稍驻 (亦可尖入笔) , 继而右向行笔渐重, 收笔时要向右下顿笔, 要使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五度倾斜, 向下俯视的形态。如“三”字, 三横有短长, 间距要均等;中横最为短, 底横应最长。第二, 短横。短横的写法是,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 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共”字, 短横短竖, 长竖长横;两横断三段, 两竖分左右。第三, 斜横。斜横的写法与长横相似, 只是右上倾斜七度。如“七”字, 长斜横, 短竖弯, 就是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笔画才均匀, 重心才平稳。

三、竖的写法

“竖”是垂直延伸的笔画。不论在字的中间还是在两侧, 竖都起支撑全局的稳定作用。竖不垂直, 则字不正。所以, 挺劲有力是写竖直的根本要求。“八法”称竖为“弩”, 意在用力。《笔阵图》说竖“如万岁枯藤”, 即写竖必须寓屈曲之力于画中, 不能僵硬死板。竖有悬针竖、垂露竖、短竖之分。第一, 悬针竖。悬针竖的写法是, 下笔先右顿, 然后垂直行笔, 收笔时顺势出锋, 成针尖状。悬针竖因此得名。如“十”字, 横长竖短, 相互对割。第二, 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 下笔先右顿, 然后垂直行笔, 收笔时顿而回锋, 仿佛针尖上垂着一滴露水珠, 故得其名。如“不”字, 横斜五度, 竖直中心;撇需直健, 与点对称;撇点搞竖, 重心平稳。第三, 短竖。短竖的写法同垂露竖, 只是行笔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土”字, 短横短竖, 对割等段;长横托起, 一片天地。

四、撇的写法

撇是左下势的笔画。“八法”中称撇为“掠”。“撇”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 会增加字的美感。撇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 起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撇的写法:顿笔之后, 左下运行;舒展撇出, 力送笔端, 最忌“甩笔”滑出。就是说, 写撇不可轻拂而出, 避免出现“墨到笔没到”的毛病。第一, 斜撇。斜撇又叫长撇, 其写法是, 下笔右顿, 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收笔时出尖, 长而舒展。和捺配合使用时, 收笔要有回锋笔势, 以期和捺画呼应。如“天、夫、大、太”等字, 撇、捺和横同时出现时, 撇、捺要开张, 横要收敛为短横, 一张一弛, 变化使然。而如“美”字的“大”字底, 则需要横长, 撇、捺收敛, 且捺要变成反捺, 又称右长点。再如“人”字, 撇短直, 捺长曲;接点在撇上1/3处, 撇、捺夹角为110°。“入”与“人”字大同小异, 只是接点在捺上1/3处, 其他相同。而“八”字没有接点, 其他相同。“人”、“八”、“义”三字撇、捺的关系, 体现了任何两个笔画的三种关系, 即“相接”、“相离”、“相交”的关系。第二, 竖撇。竖撇即竖而撇之, 上段按照竖写, 后段顺势撇出。如“月”字, 一笔竖而撇之, 二笔折而有力;横多间距要均等, 体态苗条如嫦娥;内横应左连右断, 底横更在腰之上。第三, 短撇。短撇之写法同斜撇, 只是行笔较短, 书写时要短而有力。短撇在字头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平, 可另称之为短平撇, 如“千”、“禾”、“反”、“后”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斜, 可另称之为短斜撇, 如“仁”、“役”等字。

五、捺的写法

捺和撇相应, 刚柔且见, 可增加楷书舒展、飞动、流美之势, 书写要劲健丰腴, 壮实有力, 进退抑扬, 曲尽其姿。写捺不宜快捷, 而应缓进。要粗细分明。捺主要有斜捺和平捺两种。第一, 斜捺。斜捺要轻落笔, 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 行至捺脚处重按笔, 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 收笔要出尖。注意起伏, 伸展有节;捺脚宜平, 不可上翘, 如“木”、“禾”、“米”等字 (撇捺对称) 。第二, 平捺。平捺的写法同斜捺, 但下笔时要先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右下方向行笔, 相对平坦, 如“建”、“边”、“趣”等字 (遇到前两种字是后写走之, 走字底的字先写走之) 。

六、钩的写法

“钩”是汉字中变化最多, 也最容易出毛病的笔画。书写时要注意长短、曲折、角度等的变化。几种常见的钩如下:第一, 长斜钩。长斜钩也叫戈钩, 其写法是, 右下顿笔, 曲而行之, 注意弹性, 忌弱无力, 尾处再顿, 右上挑出。如“我”字, “我”有一长戈钩, 斜倚重心线上;弧线圆转自然, 重心平稳舒展。第二, 舟底钩。舟底钩也叫卧钩, 其写法是, 下笔稍轻先向右下曲行, 渐渐加力, 后段上翘:尾处驻笔, 左上出钩, 钩要出尖, 但不宜过大, 如“心”字。要想写好心字, 弯钩自然圆转;钩画平躺无折痕, 中间挑点侧点呼;气运连贯写心字, 三点应避以排齐。第三, 浮鹅钩。浮鹅钩起笔稍顿, 向下运笔, 圆转右行, 钩处上倾, 用力向上, 快速出钩。“毛”、“电”等字, 竖的部分略长, 横的部分略短;“巴”、“也”等字, 竖的部分略短, 横的部分略长。第四, 横折钩。先略向上斜写横, 再转而左下运笔, 并稍向左弧曲, 尾处用力左上钩出。横折钩又分两种。“刀”、“勿”、“力”等字, 左侧主笔有撇时, 横折钩要与撇协调, 要写横折斜钩;“习”、“司”、“句”等字, 左侧主笔没有撇时, 要写横折直钩, 以为和谐。第五, 竖直钩。先顿笔写竖, 到起钩处, 再驻笔出钩, 钩的尖角约45度,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丁”字, 先写意长横, 要在格中上;竖钩局中线, 钩向横开头。竖钩有左钩和右钩两种, 如“则、长”等字。第六, 竖弯钩。下笔稍轻, 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 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如“子”字。子字分三笔, 长横居中线;上短下身长, 竖钩重心线。

七、挑的写法

“挑”又名提, 其写法是, 下笔较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收笔要出尖。书写时, 快而有力。挑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第一, 平挑。平挑平而略长, 如“虫”字。口略扁, 竖居中;挑有力, 重心稳。第二, 斜挑。斜而略短, 如“地”字。提土之挑, 短而有力;注意方向, 笔断意连;末笔关键, 尾巴稍长。

八、折的写法

篇4:体会颜体楷书笔画的美

下面,我们就来对照具体的例字分析一下。

大家先来看这两个字:

从这两个字当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不难看出,这两个字体现了“横”和“竖”的粗细变化,那就是“横细竖粗”。“王”字横画很多,主笔横画除了起笔、收笔均须强调外,还要有粗细及弧度的变化,次笔则直来直往,毫不显眼。竖画虽仅有一笔,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较为粗重。“十”字特征更是明显,故古人有“字之立体在竖画”之说。

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看谁最先发现其他的笔画变化规律?

不难看出,前面两个字体现了“撇”和“捺”的区别,即“撇细捺粗”;“入”字捺画粗重,起到了强烈的支撑作用;“及”字撇画较多,突出捺画后使整个字布白协调,重心平稳。后面两个字则是告诉我们:当一个字当中出现了两个竖画的时候,则通常情况下会写成“左竖细、右竖粗”,体现了笔画的主次关系,同时也会使作品更具节奏感。

最后再看看这几个字,虽然笔画较多,但是不是总有一笔看上去特别粗重啊?我们把这一笔称之为“主笔”,它就像字的核心,支撑着整个字的结构。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都要突出主笔,并相互管领,相互依附,服从全局,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八面拱心”。

像这样有代表性的字很多,你也来对照字帖找找看。

一个字当中,笔画的粗细变化犹如一首音调高低起伏的旋律,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赵老师分析得对不对呢?大家也来写一写吧!

《嘻嘻皮皮东游记(三)》答案:

乾隆皇帝解释为:“竹”字分解开就是“个”和“个”;”苞“字分解

开就是“草字头”和“包”,那“竹苞”就是“个个草包”的意思啊。

答案:奔驰

篇5:楷书的基本笔画 教案

楷书的基本笔画

设计:图图

楷书,又叫正楷、正书。楷书点画规整,结构端正,堪称书体中的楷模。由于楷书规范、易认、实用,因此被称为中国汉字的标准书体。学习书法须从楷书学起,以楷书为基础,然后学习其它书体。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写楷书的时候,由起笔到收笔这一动作在纸上所形成的点或线,就叫“一笔”或“一画”,通称“笔画”。汉字主要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基本笔画,在这八种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复合笔画(复杂笔画、组合笔画)。

要写好楷书字,必须从笔画开始,掌握笔画的形态和写法。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美,将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

学习制作精美的“零件”不能单个独立地进行,而是要明确它在“机器”中的位置及其特定的形态。也就是说,学习基本笔画时,只有把它和相关字形结合起来才有实效。这样既可以熟透整个字的结构,又可以从中掌握笔画的写法,同时又能达到减少枯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的目的。

一、点

点画是汉字里各种笔画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写任何笔画的开始,都有“落笔成点”之说。同时点在字的搭配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可以为斜点、左侧点、撇点、挑点、左右点、相向点,相背点、上下点、两对点、合三点等十几种。

1、斜点

形态特点:斜点比较短小,它像飞溅的一滴水珠,也像掰开的一瓣大蒜,还像切一部分的西瓜子。它的上端尖细,下端圆粗。也有人将其概括为:头尖、身肥、尾圆、背弯、腹平。斜点是倾斜的,与法中称点为“侧”,意即写点时应侧势斜落点。

书写技法:空中落笔,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由轻到重,顿笔而成。注意书写时要有行笔过程,不可太过于突然。要一次写成,不能重描。

败笔分析:在书写中往往会出现下列败笔:

①火柴棍:线条平直无粗细变化,平均用力运笔无轻重变化所致。②弯弓:线条弯曲如弓状,动笔方向不对所致; ③钓鱼钩:其开关如钓鱼钩,末端带笔向上所致:

④逗号:其形状似标点符号中的逗号,用笔力度不当所致辞(先重后轻)例字分析:(例字的笔画均用田字格来定位,下同): “文”:第一笔点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竖中线的中间,在斜点的左下方起笔写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并且右边稍高一点儿,要使斜点的中心对准长横的中点。在斜点收笔的下方起笔写撇,撇的弯度稍大。最后在长横的(左端)稍下处写捺,要写得舒展些,并且使撇与捺的交点与长横的中点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2、斜长点

形态特点:斜长点的形态同斜点差不多,只是要比斜点长些。可以看作是斜点的延长,它的形态为:上尖下圆,上细下粗,倾斜。斜长点亦可称为“反捺”或“捺点”。

书写技法:写法与斜点大致相同,只是在起笔后行笔的时间、距离要稍长些。同时其书写速度自然也要比斜点慢一些。

败笔分析:基本同斜点。例字分析:“不”:先写长横,在长横的中点稍偏右处起笔写撇,收笔在左下格内:在对准长横中点下方的撇上起笔写竖(贴近竖中线的左边一点),竖可稍穿透撇。最后在撇与竖交点的右下方写斜长点。竖的末端要比撇、斜长点的末端稍低一点。

3、左侧点 形态特点:::左侧点的形态与斜点有些相似,笔画较短小,头尖尾圆身肥。它与斜点的倾斜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向左下倾斜,而且倾斜角度较大,一般为70度左右。左侧点在印刷楷体中是略向右弯,而在庞体中除了向右弯外,还有一种形态,即斜点的反方向形态,向左弯,且弯度稍大。

书写技法:空中落笔,从右上方向左下方,由轻到重,向左(或向右)弧形运笔,稍顿后即收笔。

败笔分析:

①撇点:运笔先重后轻所致。

②弯弓:弧度太大,运笔方向不对; ③火柴棍:运笔没有弯度所致。例字分析:“小”其左为左侧点。在竖中线上起笔写竖钩,不可太长。在竖钩的中点稍偏上的左、右两侧写左、右点,两点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可离得太近),并且要使之对称、呼应。

4、撇点

形态特点:撇点较短小,像某些动物(如老虎)的牙齿。它上部较粗,末端尖细,向左微弯,全心倾斜角度为45度左右。

书写技法:以写斜点状落笔并稍顿,然后转而向左下方行笔,由重到轻,由慢到快撇出。

败笔举例:收笔未出锋;起笔太过形成拐角状;落笔方向不对形成直接右上左下方向。

5、左右点 形态特点:::左右点是点的组合、左边为左侧点,右边为斜点,两点的上下两端基本上齐平,并且左右对称、呼应。

书写技法:左边为左侧点,就是下笔后向左下方轻轻一按;右边为斜点(技法同上面的斜点)。要求左右对称、呼应。

例字分析:“小”同上

6、相向点 形态特点:::相向点也是点的组合、它由左边的仰点和右边的撇点组合而成。左右排列,上下大致齐平、并且左右对称、呼应。

书写技法:左边为仰点、下笔后向右上方挑;右边为撇点技法同上面的撇点,左右对称,呼应。

例字分析:“平”相向点在其上部。先在上半格的上方写短横,然后在短横的上面写相向点,相向点的左右宽度比上横略宽一点。第四笔为长横,写在横中线上,上下两横的间距不可过大,最后一笔“竖”在第一笔“横”的中点处起笔,写在竖中线上,使竖画穿过长横的中点。

“火”:先写仰点,然后在仰点的右上方起笔写“竖撇”,其弧度(弯度)较大些。第三笔撇点,在“竖撇”起笔的右下方起笔,与左边的“仰点”对称、呼应。第四笔捺,在“竖撇”的中点处下笔,收笔处和左边的撇尖基本上齐平。

7、相背点 形态特点:相背点由撇点和斜点组成。它的整体呈上合下开状,与相向点的上开下合正好相反。相背点一般出现在字的下部,两点既可以写成上下基本齐平,也可以写成左点略高于右点,两点之间平衡、对称。

书写技法:左撇点,右边是斜点(技法同上面的撇点、斜点)注意两点之间平衡、对称。

二、横

在八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是保持字水平稳定的重要笔画。由于视觉和审美需要,横画一般呈左低右高状,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横平”只是视觉上的平,而决非真正的水平。相反,如果把横画写成水平,反给人向右下倾斜之感。横画一般可分为长横、短横、斜横等几种。

1、长横

形态特点:长横比较长,它的起笔和收笔部分稍粗,行笔部分稍细;长横呈左低右高状,与水平线的夹角约为3-5度。

书写技法:下笔稍重,然后略提笔顺势向右轻快运笔,取势左低右高,行笔至末端再向右下方顿笔作收。力度:重—轻--重,速度:慢—快—慢。

败笔分析:

①火柴棍:运笔粗细无变化,由于运笔平拖,起、收笔未顿所致。

②波浪;其状似波浪起伏,起、收笔过于夸张所致。

例字分析:

“二”第一笔是短横,.写完短横之后,在其下面写长横,使上下的两横中点在同一垂直线上,且两横基本平行。

2、短横

形态特点:短横较短,其形态与长横有两点不同:一是短,二是收笔无顿笔。

书写技法:下笔轻按,然后向右行笔,至末端停笔作收。收笔时不顿笔,动笔略快。例字分析:“三”:第一、二画均为短横,要写的上长而下略短,最后一笔为长横,要比上面的短横长(约为其两倍),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3、斜横

斜横除了斜度稍大(30度左右),其它特点与长横相同。例字:“七”

三、竖

竖在一个字中起支柱作用,因此要写的正直不歪,尽量作到垂直,挺拔有力。王羲之说:“竖如森林之乔木”,指竖画要写出劲健有力,这样字才能不失重心而平稳。

竖可分为悬针竖、垂露竖和短中竖三种。

1、悬针竖 形态特点::悬针竖像一根悬垂的钢针。它比较长,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中间行笔部分粗细较均匀。它是垂直的,和水平线成90度角。

书写技法: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而向下运笔,中间行笔稍缓慢,待到末端收笔出锋时要直下略快,轻快的提笔出锋,空中收笔。力度:重----轻。速度:慢----快。败笔分析: ① 火柴棍:起笔未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② 拐杖:起笔过大所致。③ 鼠尾:向下运笔时速度过快,力度太轻所致。例字分析:“中”:第一笔为短竖,要写得向右斜一点儿,第二笔横折写在中线以上,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整个“口”要写得扁一昆,然后在扁口的上方竖中线上起笔写悬针竖,要使悬针竖从扁口的上下两横中点穿过,并使竖被口分割后上短下长。

“丰”:从上到下依次写完三横之后写竖,第一、二笔为短横,第三笔则是长横,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要使竖从三横的中点穿过,竖被三横分割后也是上短下长。

2、垂露竖 形态特点::垂露竖的形态与悬针竖差不多,只有一点不同的是垂露竖的末端比较粗,像一颗下垂的露珠。

书写技法:其起笔、行笔同悬针竖,只是收笔时要顿笔。垂露竖为纸上收笔。力度:重---轻---重,速度:慢---稍快---慢。

败笔分析: ① 火柴棍:起笔未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② 拐杖:起笔过大所致。③ 悬针竖:收笔出锋。例字分析:“干”:第一笔为短横,写在上半格中间,第二笔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垂露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从两横的中点穿过。

“个”先写斜撇,在撇的中点靠上处起笔写捺,撇与捺要写的舒展些,其夹角也应大些,最后在撇与捺的交接点稍下处起笔写垂露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竖画不宜写太长。

3、短中竖 形态特点::把悬针竖或垂露竖从下面截去一部分即为短中竖,短中竖短粗有力。书写技法:起笔同悬针竖、垂露竖,然后转而向下快而有力地运笔后收笔。例字分析:“上”先写竖后写短横,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在竖的中点偏上起笔,最后写长横。

“正”:先写短横,在短横的中点处起笔写短竖,在短竖的中点起笔写短横(其收笔与第一笔短横的收笔基本齐平),在第一个短横起笔下方写短竖,最后是长横。

四、撇

撇画是左下方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长短变化,斜度变化、弯度变化、粗细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其姿态舒展的特点。撇画首尾粗细的变化不可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好的撇画,既有兰叶般的飘逸,又有象牙般的坚实。

撇可以分为短撇、竖撇、斜撇和平撇。

1、短撇 形态特点::短撇像一把锋利的短刀。它比较短,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短撇是倾斜的(约45度左右),并且稍微有点弧度。书写技法:下笔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而向左下方由重到轻、由慢到快的撇出。行笔要迅速有力,并且要把力送到底,转腕提笔作收。

败笔分析: ① 钉头:起笔顿笔过大并且回笔所致; ② 拐棍:起笔顿笔过长; ③ 弯弓:弧度过大所致; ④ 火柴棍:起笔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例字分析:“仁”:左窄右宽型结构。先写单人旁的短撇,在其中点起笔写短竖,两比画的长度差不多。在短撇起笔的右下方写短横,在靠近短竖中点偏下处起笔写长横。“生”:先写短撇,在其中点起笔写短横,在短横下面写第二个短横(比第一横稍短些),在第一个横画的中点上方起笔写竖,写在坚中线上。最后在第二个短横下面写长横,三横间的距离要均匀。竖画要穿过在个横画的中点。

2、竖撇 形态特点::竖撇比短撇长,它的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其上部(约点三分之二)较竖直,下部较弯曲,弧度较大,并且有一定斜度(45度—60度左右)。

书写技法:起笔向右下作顿后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行笔,行到三分之二处向左向下轻快地撇出,出锋时要送力到撇尖。其转折处须写得圆转一些。

① 火柴棍:下部没有弯曲,有竖无撇所致; ② 折断:转折处太生硬,不够圆曲所致; ③ 弯弓:弯曲过度所致; 例字分析:“月”:月字为细长形。在靠近竖中线处写竖撇,第二笔横折钩的起笔在竖撇起笔稍右处,横要写短。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收点儿,里面的两短横应靠上写,并且要靠左闪右,上面的两个间距要基本均匀。

3、斜撇

形态特点:斜撇的形态像风中的柳枝。它比较长,弯度也比短撇稍大些,其姿态十分舒展。其他特点与短撇相似。

书写技法:下笔稍用力作顿,然后转而向左下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地撇出。注意行笔之中可以略慢些,今明两年接近出锋时则要加快动笔速度。

败笔分析:同短撇 例字分析:“人”:先写斜撇,庞体字“人”的斜撇较直些,然后在斜撇的中点偏上处起笔写捺,撇捺写得左右对称并且舒展,其夹角较大。

4、平撇

平撇是短撇的另一种形态。它的斜度比短撇小些,一般为15度左右。平撇主要出现在字的上部,如:千,禾等。

五、捺

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展的一笔。捺画可分为捺杆和捺脚(也叫捺刃)两部分,捺脚要如刀一般锐利有力。由于其书法起源于隶书,因此有“一波三折”的姿态,就是说要有起伏变化。捺脚不能上翘或下垂,也不能写出较明显的折角。

捺画在不同的字中位置不同,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分为斜捺、平捺和反捺。

1、斜捺

形态特点:斜捺像一把大刀。它比较长,粗细变化也较大,既有斜度也有高弯度它的起笔部分较细,行笔部分渐粗,收笔出锋。捺杆部分较斜,并稍有弯曲,与水平线夹角为45度左右,捺角取平。

书写技法:空中落笔,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由轻到重再到轻运笔,速度为快—慢—快。当行笔至捺角处要稍停顿,然后再由重到轻,由慢到快捺出去,底刃一定要取平。败笔分析:

弯弓:捺杆部分过于弯曲所致

翘脚:底刃不向水平方向捺出所致; 钝刃:收笔没有出锋;

吊脚:底刃未取平而是下垂;

折角:捺杆与捺角转折处生硬而形成折角; 波浪:起笔方向不对写成了圆弧;

例字分析:“木”:先写横,不宜长,在横的中点上方起笔写垂露竖,使其穿过横画的中点,在横竖的交点处(或稍下处)分别起笔写撇和捺,其收笔基本齐平且高于竖画的收笔。

2、平捺

形态特点::平捺的形态与斜捺差不多,只是其倾斜角度要比斜捺平一些,约20度左右,斜捺的底刃取平,而平捺的底刃可稍上扬。平捺的起笔也比斜捺平一些。写法与败笔基本同斜捺。

例字分析:“达”和“通”属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应先写被包围的部分,两字都有走之儿,平捺是走之儿的一部分,要注意写好“横折折撇”与平捺的连接部分。还要注意被包围部分与走之儿的位置关系,其间距应适当。平捺要写的长些,托住上面被包围的部分。

3、反捺

反捺即斜长点,反捺在行书中常见,在楷书中(尤其是印刷楷书)较少见。例字中的“女”字中的反捺在语文教材中叫“点”,“使”中的末笔一般为斜捺。建议此处不讲反捺。

六、提

提画又叫挑,是从左下向右上斜向挑出的一笔。提在字的结构搭配中有斜度变化,有的平缓,如平提;有的斜度较大,如竖提等。提画可分为平提、竖提和长提等。

形态特点::提画较短,它的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总体像一把短刀匕首。它较直,但有斜度,约45度左右。

书写技法:下笔轻轻向右下方一点,然后转而向右上方由重而轻、由慢到快挑出,力达挑尖。

败笔分析:

火柴棍:起笔未顿,收笔没出锋所致; 弯弓:把直线写成了曲线; 拐棍:起笔顿笔过长。

例字分析:“攻”:左窄右宽,左边头低底高,右上“撇、横”较短,右下“撇、捺”较长。要注意两部分之间的穿插与避让,反文旁的第三笔“撇”画伸展到了左边提画之下,捺的起笔在左边的短横与提之间。

竖提的形态与平提差不多,只是倾斜角度要大些,约为70度左右,如三点水中的第三笔。长提的形态较长,其倾斜角度也小些,如“虫”字的倒数第二笔。

七、折

折画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写折的时候,重要的是转折之处。折画的变化多在于它折转的角度,可分为横折、竖折、撇折等。

1、横折

形态特点:横折由横和竖两部分组成,先横后折,折角处方中略带圆转,折角小于90度,短竖略向左斜,折角处稍粗些。总体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

书写技法:先写横画,至横的末端顿笔后转而向左内写竖,注意折角处的顿笔不可太过。

败笔分析:

①尖角:横画末端没有顿笔,竖画太向左倾斜形成夹角。

②圆角:折角处太过于圆转形成了圆角; ③多角:折角处顿笔过长形成多角。例字分析:“五”:先写短横,在其中点(或稍偏右)起笔写斜竖(向左斜),然后在短横起笔的下面写横析,使横折穿过斜竖的中点,最后写长横。两竖与长横的交点基本把长横三等分。整个字上小下大呈梯形。“皿”:总体呈扁宽开。由三个短竖、横折和长横组成。第一笔短竖稍向右斜,横折的起笔在短竖起笔的稍右处,要使横长折短,折向左斜,里面的两短竖略呈上开下合状,所形成的间距要在致均匀。

2、竖折

形态特点:竖折由竖和横两部分组成,其折角处比横折稍方一些,折角为90度左右。竖折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竖短折长,一种为竖与折长度差不多。

书写技法:先写竖画,至转折处稍顿后转而向右写横。败笔基本同横折。例字分析:“山”:整体呈扁宽形。先写中竖,然后写竖折(竖短折长),最后再写短竖,与横画交接略露头,三竖间的距离要均匀。

3、撇折

形态特点:整体较小,像数字上的小于号。它是由短撇和短横组成,折角处为尖角,折角角度较小。

书写技法:选择写短撇,但不使其出锋,顺势折笔并顿笔后向右写横,使折角成锐锐角。

败笔分析:

①圆角:折角处太过于圆转形成了圆角; ②多角:折角处顿笔过长形成多角。例字分析:“红”:左窄右宽,左高右矮。先写绞丝旁,第一笔“撇折”要撇长折短,第二笔“撇折”在第一笔起笔的右下方起笔第三笔“提”在第二笔的左下方起笔。“工”的第一笔“横”与左边的第一笔“撇折”的收笔齐平,最后一笔“横”与左边“提”的中点齐平。

“玄”:上宽下窄。先写斜点,在斜点下方写长横,使斜点位于横的中点上方。在长横的中点或稍右处起笔写“撇折”,然后在长横中点的右下方再写一个“撇折”,“撇”要写的长些,最后写点。

八、钩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书写的,写钩需顿笔后在转向挑出。根据汉字结构搭配需要,钩画在不同的字中或平或直,或仰或俯,都是按照字的不同取势而形态各异。钩大致可以分为竖钩,横钩,卧钩,弯钩等。

1、竖钩 形态特点::竖钩是垂露竖的末端向左出钩的形态,钩部饱满健壮,尖挺锐利基本呈三角形状。整个笔画起笔顿笔,收笔出锋,竖长钩短,如悬挂重物的钢钩一般。

书写特点:点画入笔向下行笔,至底部顿笔稍停,然后转向左上方由重到轻、由慢到快斜势出钩,钩尖尖挺锐利,钩角45度左右。

败笔分析:

①尖角:钩角太小形成尖角 ②钝钩:收笔未出锋

③长钩:出钩太长而无力。例字分析:“寸”:先写长横,写在横中线稍偏上处;在长横的中点偏右处上方(右上格内)起笔写竖钩,长横与竖钩的长度差不多。最后在左下格内写点。2、横钩 形态特点::由长横和短撇组成。折角处微粗且有微弧,夹角较小为30度到40度。钩尖尖短有力。

书写技法:在写好横之后,坚持着向左下方作一个很短的撇画。败笔分析:

① 尖角:横画没有顿笔; ② 圆角:横画与撇画之间没有转折的交界点,而形成了圆弧; ③ 方角:横画与撇画的夹角太大形成了方角。例字分析:“容”:先写斜点,在斜点下面写秃宝盖,使斜点对准横钩的横画中点;在宝字盖下写左右点(印刷楷体为相背点),使其左右对称、呼应;在左右点之间写斜撇稍下处写捺,最后在人字下写扁口。要使斜点、横中点、撇捺交接点、口的中心下下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这样字的中心才会平稳。

2、斜钩 形态特点::斜钩比较长,起笔顿笔,收笔出锋。其钩身部分较长,既有斜度(45度—60度),又有一定弯度。出钩部分较短,钩尖的方向朝正上或略偏左(不可偏右),出钩尖短有力。

败笔分析:

① 弯钩:弯曲弧度过大,缺少韧劲; ② 火柴棍:没有弧度所致; ③ 跷脚:钩尖偏向右上方。例字分析:“成”:先写横,在横的起笔处写撇,在撇的中点偏上处写横折钩,折要向左倾斜一点儿。第四笔斜钩人横的中点或中点偏右处穿过,要写得长一些,其底部要低于左边撇的收笔处。然后在斜钩的下三分之一处写短撇,最后在右上角写斜点。

“戈”:先写短横,短横要向右上斜,在短横上方写斜钩,使斜钩从横的中点或中点稍偏左处穿过,在斜钩的下三分之一处(或稍偏上处)写短撇,最后写点。

3、卧钩

形态特点:卧钩比斜钩略短些,它的起笔轻(没有顿笔),收笔出锋。其钩身可分为倾斜运笔方向和水平动笔方向两部分,其两部分长度差不多,倾斜部分与水平线夹角为45度左右。水平动笔部分与钩的夹角也是45度左右,其钩比其它三种稍长些。

书写技法:下笔由轻到重,从左上方向向右下方运笔,再弯向水平方向,顿笔后转而向左上方钩出。

败笔分析:

① 方框:把圆曲线写成方折的笔画所致; ② 火柴棍:弯曲为直。例字分析:“心”:先写左点,在左点起笔稍后处起笔写卧钩,在卧钩的上方写中点,最后在钩尖的右上方起笔写右点。三点要相互顾盼、呼应。

第二单元

复杂笔画

由八种基本笔画为主体,又可以演变派生出多种复杂的笔画。复杂笔画又叫复合笔画、组合笔画,它是由两个以上基本笔画构成的。因为在汉字的结构搭配中,有些基本笔画要根据搭配方位或取势不同的需要,用折笔连接起来形成复合笔画。复合笔画还不是部首。

本册教育共讲了横撇、横折提、横折钩、横折折、横撇弯钩、横折弯钩、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竖提、竖弯钩、竖折折钩、撇点等十二种复杂笔画。

1、横撇 形态特点::横画和撇画的结合,横短撇长,横与撇的夹角为45度左右,短横的斜度稍大,折角为方折。

书写技法:想右上取势写短横,到短横末端稍停,然后折转方向(折转后要顿笔)向左下方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地撇出。

例字分析:“又”第一笔横撇,横稍短,撇画要比教材横撇中的撇弯度大些。捺要在横画起笔的左下处起笔,与横闪开一点小缺口。撇和捺要写的舒展、对称。

“登”: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把握住字的重心,使其平稳不歪;二是不要把字形上下拉的太长;三是要注意字的右上角的笔顺。

2、横折提

形态特点:由短横和竖提组成,或者说由横折和提组成。横短折长,折角为方角,折角为80度左右,提画尖短有力。

书写技法:落笔先写短横,稍右上斜,然后折转方向下写竖,至下端时驻笔蓄势,最后再转笔向右上挑出。挑出的提要短而有力,力达锋尖。

例字分析:“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在左上格偏右下的地方。第二笔“横折提”在横中线上起笔后稍向右上斜,折笔后稍后左斜。第三笔“竖”在竖中线右侧与“点”齐平处起笔。第四笔“短横”,在“竖”的中点稍偏上处起笔,最后一笔“横”在“横折提”的提画收笔下方起笔,使横画稍高于“横折提”底部。

3、横折钩

形态特点:横折之后加一个向左上方的短钩,也可以看作是横与竖钩的结合。横折钩又包括两种形态:

1、横折竖钩:横短折长,折角方中有圆,约90度左右。横画折笔下行后稍左挺,折是垂直的,钩短而有力。

2、横折斜钩:横与折长度差不多,折角方中有圆,折向左倾斜较大,出钩方向对准横画起笔。

书写技法:

1、横折竖钩:先写横画,至末端向右下顿笔并折转方向下行笔,稍向左挺,至竖的底部顿笔后再转而向左上方挑出。

2、横折斜钩:先写横画,至末端向右下顿笔并折转方向向左下行笔,然后转而向左上挑出。例字分析:“门”第一笔先写点,在点点起笔的左下方(竖中线左面一点)起笔写竖,第三笔横折钩的卢笔处在点的右边,竖要写直,出钩对准左上角。

“勿”:先写短撇,在短撇的中点偏听偏上处起笔定横折斜钩,然后在横画上起笔写两个短撇,使三个撇画的距离差不多。

4、横折折(横折弯)

形态特点:可以看作横和竖弯的组合。三部分的长度差不多,第一个折为方折,折角略小于90度,第二个折为圆转,即竖末与横的连接处为圆弧状。

书写技法:先写横折,至竖的末端动笔要稍慢些,用圆弧状折转方向向右写横作收。例字分析:“朵”: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第一笔较短,在竖中线左边靠上方起笔。第二笔“横折弯”(横折折)横画较短,从短撇的起笔处稍有一点起笔(也可以连在一起),第三笔横较长,在横中线下面一点儿,第四笔竖中线上。最后两笔的规范写法应为“撇、捺”,要写的对称。

5、横撇弯钩

形态特点:由横撇和弯钩组成。横撇横向舟稍宽,弯钩纵向稍长。共有三次转折。起笔顿笔,到横的转折处再顿,收笔出锋。横折转后是由粗到细,弯钩部分是由细到粗再到细,笔画的粗细、曲直变化比较大。

书写技法:先写横撇,起笔略顿,到横的转折处再顿然后转而向左下由重到轻撇出。撇出后不离纸,紧接着由轻到重再到轻写弯钩,从左向右下再向左弯,最后向左上钩出。

例字分析:“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耳刀旁比较窄长,竖为垂露竖,庞体教材中与横不连(留小缺口),印刷楷体为相接。右边日字比左边耳刀旁宽些,但纵向较短,应使其居于中间稍偏上的位置,其上下均不与耳刀旁齐平。

“邓”:左右结构左右宽度差不多。右耳刀旁较宽,一般占左右结构字的二分之一左右。右耳刀旁的竖为悬针竖,并且竖与横撇弯钩是上连下离。左边的“又”靠上,上与右基本齐平,下不齐平。

6、横折弯钩:

形态特点:由横折和弯钩(或竖弯钩)组成。两次转折,第一转折宜方,第二处转折宜圆。横画末端顿笔,转折后向左弯斜,然后又折笔右弯,出钩方向为正上或正上稍偏左。

书写技法:落笔先写横画,至末端稍顿后折转向左下行笔,然后再折笔转向右平移。最后向上或左上出钩。

例字分析:“九”:第一笔“撇”在左上格起笔,起笔后逐淅向左下撇去。第二笔“横折弯钩”在横中线起笔,起笔向稍向右上倾斜,在横中线右边折后稍左斜,弯处要和撇尖基本齐平。

7、横折折撇

形态特点:由横折和横撇组合而成。其整体细长,下部舒展。两横长度差不多,最后一撇比横撇中的撇要长。第一个折处为方折,第二个折处为圆转。

书写技法:下笔写短横,至末端顿笔后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宜长,然后在折向右写短横,最后折向左下写撇,稍长并出锋。

例字分析:“及”:先写斜撇,在斜撇起笔的左边起笔写“横折折撇”,使撇与横的横的横的中点相接。最后在斜撇的中点稍偏上处起笔写捺,使两撇和捺的收笔基本上齐平。两撇的高弯度不同。

“建”为半包围结构,应注意两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8、横折折钩

形态特点:由横折和横折钩组合而成。上紧下松。一笔三折,前两折为方折,且折度较小,第三次方中带圆,且折度较大。横、折、折较短,第三个折较长且向左斜。

书写技法:先写横折,顿笔后向左下写折,然后再向右写横折钩,第三次折笔略显弯曲状。例字分析:“乃”:上紧下松。注意撇画的收笔要高于“横折折钩。”的底部。“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部分上面比械要低,下面与左基本齐平。还应注意右边两短撇的位置。

9、竖提

形态特点:垂露竖和提的组合。整体细长,提画不宜长,收笔出锋。

书写技法:先写垂露竖,至竖的底部顿笔后转而向右上方挑去,提要尖短有力。例字分析:“民”:第一二笔写在上半格居中,“横折”的折要向左斜且短,“竖提”的“竖”要直,横写在横中线上,“斜钩”在第二笔“横”的中点稍偏右处起笔,并且要使其斜度稍小一点儿,收笔比“竖提”稍低一点儿。

“长”第一笔撇写在右上格偏左一些。第二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提靠近竖中线左边起笔,一直写到左下格偏下靠近竖中线处,使竖提在长横的中点偏左处穿过。提的收笔处要紧靠边竖中线,约在一半格中间位置。最后一笔捺,起笔在横竖交点处或稍偏右处,收笔处要高于竖提的底部。

10、竖弯钩

形态特点:其形态如鹅浮于青波之上,故又名“浮鹅钩”。起笔顿笔,收笔出锋。转折处圆中有方,书竖画下行时稍有左挺,出钩方向为正上或左上。

书写技法:起笔同竖画,向下行笔时稍向左斜,至转折处向右弯行,写的圆转让力,至右端稍顿,最后转而线上出钩收笔。

例字分析:“元”先写短横,在横中线偏上处写下横,两横间距要适当,然后在长横的中点稍偏左处起笔写撇,不宜长,最后在长横的中点稍偏右处起笔写竖弯钩。

“扎”: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竖弯钩”的起笔处比左旁的确端稍低,沿竖中线右边垂直而下,至与提手旁的提画起笔齐处向右弯,到适当处顿笔向上出钩。

11、竖折折钩

形态特点:竖画和横折折钩的组合。三部分的长度因字而异,但第二个折(竖)必须向左倾斜,竖画也向左倾斜。第一个折角为方折,第二个折角处要顿笔,使之方中带圆。

书写技法:起笔写竖,稍左斜,然后折笔向右写横,折角略小于90度。至横画末端顿笔后向左下写竖,并略向右有点弯曲。最后顿笔向左上出钩。

12、撇点

形态特点:撇画和长点的组合。两部分长度差不多,撇点的起、收笔较粗(顿笔),中间转折处较细(力度轻)。撇与点的夹角约90度。

书写技法:先由重到轻写撇画,不必出锋,稍停后,笔不离纸转折由轻到重写长点。例字分析:“女”在竖中线稍偏左处的左上格内起笔写撇点,在撇的中点右边起笔写第二笔撇,使撇与点的收笔基本上齐平。最后在横中线上写长横。

“巡”:注意三个撇点之间的距离要均匀,走之儿与被包围部分的位置关系要适当。

第三单元

偏旁部首

对基本笔画和组合笔画熟悉之后,接着就是这些笔画的初步搭配了,这种搭配便形成了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楷书学习中的重要过渡环节,它起着承个启下的作用。

偏旁就是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部分它是组成字的重要部件,一般称左边的部分为“偏”,右边为“旁”,上边为“头”,下边为“底”。因在左右两边的最多,就以偏旁来统称汉字的某些组成部分。

部首是字典和词典中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是查字典用的名称,又是组字的部件,部首与偏旁是一致的。

根据偏旁部首在字中的不同位置,一般可以分为“字旁”、“字头”、“字底”、“字框”四类。偏旁部首有数百种之多,但常用的仅几十种。同一偏旁部首在组字中同一位置上的 写法大致是相同的,因此在学习中便可举一反三,融类旁通。

1、两点水

形态特点:两点水是点的组合,总体呈短小的长方形。它由斜点和挑点(提)组成,斜点短小,挑点较长,且较竖。他们上下排列,左开右合,笔断意连、呼应。他们的收笔基本上下齐平。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起笔处的下方稍偏左起笔写提,提要写竖一些,其收笔不要超过斜点。

例字分析:“冲”:左窄右宽。两点水要写得稍窄、稍矮。第一笔“点”在左上半格中部,第二笔“提”在左下格的左上部。右边扁口的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与第一笔“竖”相接点为本字中心点,末画“竖”在竖中线偏右一点儿。

“冷”:左窄右宽。两点水写法同“冲”字。右边“令”,第一画“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上半格的一半处,“撇、捺”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三笔“点”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2、三点水

形态特点:整体呈细长形。它由两个斜点和一个挑点(提)组成,三点上下弧形排列,第一三笔的收笔在同一垂线上,第二笔斜点的位置比一三点稍靠左(外)一点和挑点的起笔宜低使二三点距离稍大于一二点之间的距离,并且挑点的出锋不能超过上点。整个组合呈扇形,并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起笔处的左一方起笔写中点,最后在中点收笔处的下方稍偏左处起笔写挑点,甚上笔与上点的收笔上下齐平。

例字分析:“江”:左右结构,左窄稍高,右宽略低。三点水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两个斜点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点比第一点稍靠左一点儿,第三笔提位置不可过高,出锋不宜超过上点,右边“工”要上下居中,第一笔横在三点水第一点收笔处理右下方处起笔,末笔横在提的中点稍偏右处起笔,要比上横稍长。

“泪”:右左窄右宽,右边“目”字第一笔“竖”在三点水第一点收笔的右下一点处。左右两部分左边稍长。

3、文字头

形态特点:整体呈扁宽形。由斜点和长横组成,斜点位于长横的中点稍上处(可接亦可稍离)。庞体斜点略带牵丝。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的左边稍偏下处起笔写长横,使斜点的中心与长横的中点在同一垂线上。

例字分析:“文”:首笔点写在横中线以上竖中线的中间,在其下写长横,使斜点位于长横中点之上。第三笔撇从长横的中点稍偏右处(即斜点收笔的下方)起笔,要写的弯曲(弧度)一些,最后从长横起笔的右下方起笔写捺,撇捺要写折舒展,使其交叉点在各自的中点以上,并且使斜点、长横中点、撇捺交点上下在同一垂线上,这样字的重心才会平稳。

4、厂字头

形态特点:由短横和撇画组成。短横向右上取势,撇比较特殊,是介于斜撇与竖撇之间的一种撇画,它的倾斜角度比斜撇大,并且其弯度也比斜撇大。横短撇长,起笔相接。

书写技法:先写短横,要向右上取势,在短横的起笔处起笔写撇,撇的弯度和斜度要适当。

例字分析:“历”:厂字头作为字的偏旁使用时,组成左上包右上结构的字,下面的被包围部分要靠近左上方。先写厂字头,其右下是“力”,首笔是“横折勾”,横画在横中线上,稍逊一筹倾;至右横中线部向下折;“钩的顿笔处与厂的撇收笔处同高”。末笔是撇,倾斜度同左撇平行。

“压”:“厂”为偏旁,左上半包围结构。左上是“厂”写法同上。土的第一笔“横”比上横稍短,在横中线上,“竖”位于竖中线稍右侧,穿过上“横”的中部,末横略长于 “厂”的首笔“横”;末笔是点。

5、立刀旁

形态特点:整体为细长形。由短竖和竖钩组合而成,短竖位于竖钩的左边,其中点位于竖钩的中点稍上处,与竖钩的距离要适当,其长度应小于竖钩长度的二分之一,竖钩稍有左挺。

书写技法:先写短竖,然后在短竖起笔的右上方起笔写竖钩,使短竖位于竖钩中间偏上一些,竖钩要写得左挺一点儿。

例字分析:“刊”: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干”的第一笔横写在左上格中间靠竖中线处,第二笔横稍长些,第三笔竖不宜长。右边的立刀旁要写得瘦长些,居右半格之中。整个字左矮右高。

“刻”:左边“亥”的上点写在竖中线左侧,横中竖中线右侧收笔,撇折的折笔在横中线上,两撇上长下短末笔点的收笔处与上横的右端对齐。立刀旁军民一写法同上。

6、人字头

形态特点:扁宽形。由撇和捺组成,撇与捺的交接点靠上,夹角比独体字人要大,撇尖稍低于捺底,字型较扁平。撇捺较舒展,且左右对称。

书写技法:先写撇画,要稍平一些,在撇的中上部起笔写捺,要使其夹角略大些,撇捺要伸展,以盖住下部。

例字分析:“介”人字头下面的部件左右对称,撇与竖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并且要左短右长。

“全”:末笔横比上面两横长些,中横与末横之间的距离大于中横与首横之间的距离。竖画写在横中线上。

7、单人旁

形态特点:细长形。由短撇和垂露竖组成,垂露竖的起笔处与短横的中间,两部分的长度差不多(竖可稍长)

书写技法:先写短撇,不宜平,在短撇中起笔写垂露竖,竖要直,不宜太长。例字分析:“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矮。在左半格写单人旁,在单人旁短撇起笔处的右下方起笔写“乙”,乙字底部要高于左边竖画收笔处。

“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与“亿”字不同,右边的“半”字要比右边部分上下长些。

8、句字框(包字框,包字头)

形态特点:整体竖长形,由短撇和横折钩(横折弯钩)组成,横析钩在短撇的中点处起笔,且横短竖长,钩指向左上,横折钩折笔后可向左略取斜势。

书写技法:先写短撇,在短撇的中点处起笔写横折钩。折笔后可向左略斜,横短折长。书写技法:先写短撇,在短撇的中点处起笔写横折钩,折笔后可向左略斜,横短折长。例字分析:“句”句字框作为右上偏旁,要写得大些。撇写在左上格右边,横折钩从撇中部起笔,约写至右上格中心折向下,往左有一点斜度。“口”字写在左下格的右上角,右上折角大约在横竖中线交叉点上。

“旬”:右上半包围,要包住左下的部分。写框内日字时,要与字框保持均匀的间距。

9、力字旁

形态特点:呈上下长,左右短的长方形。由横折斜钩和斜撇组成。撇稍长,横折斜钩的折略斜,横短折长,撇与横的交叉点在横的中点处,撇的起笔处与横折钩的钩底基本在同一垂线上。

书写技法:先写横折斜钩,在横的中点上方起笔写斜撇,使其穿过横的中点。例字分析:“功”:左小右大,左边工字的横写在左上格偏右下处,较短;竖在横中线下侧收笔,也较短;提的起笔处比横的起笔处往左些。“力”作为右偏旁,横折钩的起和处在工字的上横收笔处的右下方、竖中线的左侧,折笔略向左下斜,出钩处比较靠下;末 和撇起笔处要高,略带弯势撇到提的右下方收笔。

“加”,左大右小,力作左旁,注意口旁要写的扁小些,居于右边中心略靠上的位置。

10、竖心旁

为与小学语文生字表统一,这里按庞中华新版字帖《中国汉字规范字帖》中的写法来讲,建议教师也做这样处理

形态特点:细长形。由左侧点(竖点)、斜点和垂露竖组成。左侧点较竖些,斜点较平些、小些。左点位于竖的中点略偏上处,并且与竖相离,右点比左点高且与竖相连接。竖心旁一般占到字的三分之一左右。

书写技法:先写左侧点,在左侧点起笔的右上方写斜点,宜平、小,最后在两点的上方写竖使之与左点相离右点相连。竖心旁还有其它笔顺。

例字分析:“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竖心旁写在左半格中间位置,较瘦长。右边“不”字比左边略矮,脚齐头不齐。

“悔”:左窄右宽。右边“每”字较大,下下均与左边齐平(甚至略低些)注意:“悔”字中的每书写有两点与语文教材不一致:一是“横”与“母”之间有牵丝相连;二是“母”肉质两点写成了短竖。应按旁休新版教材来讲。

11、宝盖头

形态特点:扁宽形。由斜点、左侧点、横钩组成。斜点位于横钩中点之上(可连亦可离),横向右上取势,钩与横的夹角小于45度,且钩比左侧点略短。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收笔处的左边写左侧点,左侧点稍长、宜竖,在左侧点上起笔写横钩,横向右上以势,宜长,钩宜平宜短。

例字分析:“宜”: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凡上下结构的字,除上下对夜明星上,还要安排好向两边伸展的笔画,并注意各个部分在全字中所占有的比例和各部分间高低宽窄的变化。“宜”字上部宝盖要写的扁宽,上部“且”要写的略宽窄长,末笔横与宝盖等宽。

“定”: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上部宝盖写法同上。下部的“横”,应写在宝盖内,宜短;撇捺向左右伸展,其宽度应略宽于宝盖的宽度。

12、门字框

形态特点:整个字框呈长方形。高略长于宽,且稍有点上窄下宽。由斜点、垂露竖和横折钩组成,斜点略带牵丝(宜可不带),左竖较短且微左斜右挺,横折钩横短折长,且右斜左挺。钩底比左竖收笔稍低。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起笔处的左下方起笔写垂露竖,宜短且右左斜右挺。在斜点收笔处的稍右写横折钩,折笔后宜左挺右斜,最后出钩指向字中心。

例字分析:“间”;“门”的首笔点写在左上格的右上部,次笔竖从点的左边往下处起笔,末笔横折钩约从竖中线处起笔,高低在点与竖之间。里面被包围部分“日”要适当往上靠,其中心在横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闹”:“门”的写法同上,里面的“市”,首笔“点”写在横中线上面,次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左右居中末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从“横”的中点处起笔,收笔处比左右两边稍高。

13、提手旁

形态特点:整体呈瘦长形。由短横、竖钩、提组成,短横略向右上取势,竖钩较长且位置偏右,提不宜长。竖钩从短横的中点稍偏右处穿过,提从竖钩的中点偏下处穿过,右边的锋尖不超出短横收笔处。

书写技法:先写短横,向右上取势;在短横中点稍右处上方起笔写竖钩,使竖钩被横分割后上短下长,最后在短横起笔的下方敖左处起笔写提,提尖穿过竖部分不宜长。

例字分析:“扣”左右结构,左右宽度差不多,但左长右短(纵向)。在左半格内写提手旁;“口”的第一笔“竖”在短横收笔的下方起笔,收笔处比左旁“提”的起笔稍下一点儿;整个“口”型较扁,在右边位置上下居中。“扰”:左窄右宽结构。提手旁写法同上,右旁“尤”的横画在横中线上,“撇”要先写得竖些,过“横”后,再逐渐向左下撇去,“竖弯钩”从横撇交点的右下方起笔,至于与左旁下端齐处(或稍高一点儿)弯向右方,在适当处向上出钩。

14、提土旁

形态特点:整体较小,呈上下长左右短的长方形。由短横、短竖和提组成,竖画从横画的中点穿过,竖被分割后上部稍长一点儿,提不宜长其起笔比短横的起笔稍左一点儿,收笔与横的收笔基本上对齐。

书写技法:先写短横,左低右高,在短横中点的上方起笔写竖,最后在短横起笔的下方稍左处起笔写提,提尖与上横末端在同一垂线上。

例字分析:“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两边头齐脚不齐,右边脚长一些,右边“文”第三笔“撇”弯度稍大,其撇尖伸到提土旁的下面。

“圾”与上“坟”相似,可参照分析。

15、草字头

形态特点:整体为扁宽形。由长横、短竖、短撇组成,撇比左竖略长一点儿,短竖和撇基本把长横三等分,竖与撇均向内斜,呈上开下合状。

书写技法:先写长横,在长横三分之一处上方写短竖,稍右斜;在长横右三分之一处上方写短撇,稍左斜。

例字分析:“花”:上下结构,上薄下厚,草字头占字的三分之一。先写草字头,“竖”在竖中线左边左上格的右下角,“撇”在竖中线右边右上格的左下角。下面“化”是左右结构。单人旁的“撇”对准上面竖画的收笔处起笔。右边的部分“撇”对准上面横画的收笔处起笔,撇尖稍过竖中线一点儿。“竖弯钩”对准划字头的撇尖起笔,转折处与单人旁的收笔齐平或略高一点儿。

“落”: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下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具体分析可参照上字进行。

16、小字头

形态特点:整体较短小。它有两种形态:

1、由短竖、左侧点、斜点组成;

2、由短竖、斜点、撇点组成。两点既可以是左右点,也可以是相向点,因字而异。

书写技法:先写短竖,然后再写左右点或相向点,注意要使其对称、呼应。例字分析:“尚”:小字头中的两点为相向点。“尚”字上窄下宽,上面的小字头要左右居中,中竖略长,左“点”略低,右“撇”略高,下面的字框要宽大些,“口”居中或稍偏上一点儿。

“省”:半包围结构,“目”作右上偏旁。上面是“少”,“小”字下面紧靠着一笔“斜撇”,“竖”要写的短些,右点要写出稍平一些。下面是“目”,第一笔“竖”要比上面的竖靠左些,第二笔“横折”的竖画对着上面右点起笔处起笔。“目”内两短横要靠左闪右,且间距均匀。“目”的位置摆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字的重心稳定。

17、口字旁

形态特点:整体较短小,是口字的缩小。第一笔“竖”稍向右下斜一点儿;第二笔“横折”后向左下斜一点儿;最后一笔短横的起笔要在第一笔“竖”的收笔处稍上一点儿,短横的收笔要托横折的收笔,整体上宽下窄略呈雇扁平状。

书写技法:先写短竖,入笔后稍向右下倾斜;在短竖起笔处稍下一点起笔写横折,折笔后稍向左下倾斜,最后在短竖的收笔稍上一点儿起笔写短横,其收笔要托信上竖并露一点头。

例字分析:“吐”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口”字在左半格中偏右处。“土”的上横写在横中线上侧,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竖起笔处要高些,下横从“口”的右下方起笔,略长。

“吟”:左右结构,左边小而窄。“口”的下横的横中线上,右边“今”的“撇”要高于左边的口,撇尖伸到口下面,略超过口。

18、大口框

形态特点:长方形,高略长于宽(竖长于横),具体应用是还有另外两种形态:正方与扁方。由竖、横折钩、横组成,横短竖长,右竖比左竖略长,堵口后右下角竖露点头儿。

书写技法:先写左竖、宜直;在竖起笔处(可离可连)起笔写横折钩,折要长于左竖;最后写横。

例字分析:“因”:字形略长,全包围结构。先写字框架,里面“大”的横画写短些,“竖撇”从中线上起笔,最后一笔捺画变为点画,从竖顺的中间起笔,里边的留白要均匀。

“围”“韦”的两横上长下短,写在横中线上边;横折钩(横稍长)从横中线上起笔;竖紧贴竖中线左侧写,“韦”在框中上紧下松,横间距均匀。

19、巾字部

形态特点:整体窄长,由短竖、横折钩、垂露竖组成,短竖直,横折钩的折稍向左斜,出钩较短小。短竖与横折钩位于垂露竖的中间偏上处。

书写技法:先写短竖,在短竖起笔处(或稍下)起笔写横折,折笔后稍向左斜,出钩要小,与左边短竖收笔处基本平齐。最后垂露竖,要使之穿过横画中点,竖被横分割后上短下长(上占三分之一左右)。

例字分析:“贴”:左右结构。左边“巾”写的窄些稍高些。右边“占”上窄下宽,与左边头齐脚不齐。“帕”:左窄右宽,头齐脚不齐。右边“白”第二笔“竖”约写在竖中线上。

20、山字头

形态特点:扁宽形。由竖、竖折、竖组成,中竖略长,左右竖短。三竖间距均匀,整体略显上宽下窄状。

书写技法:先写中竖,略长;在中竖起笔处的左下方起笔写竖折,竖短折长;最后写短竖,短竖收笔可略露头儿。

例字分析:“岂”: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已”上下部件,左齐右不齐,末笔要向右拉长些。

“崩”:上小一大,上窄下宽。下部两“月”同形,笔画不变,两“月”对排,托住上面的“山”

21、反犬旁

形态特点:细长形。由短撇、弯钩、短撇组成,上撇比下撇略长一点儿;弯钩的上部弯度较大些。弯钩从上短撇的中点穿过下撇从弯钩的中处起笔。两端撇不宜平行。

书写技法:先写短撇,在短撇的左上方起笔写弯钩,穿过短撇中点,最后在弯钩的中点起笔写第二个短撇。

例字分析:“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长右短(纵向)。在左半写反犬旁,宜窄。在右上格的左下角写横折钩,比左边部分要低,末笔“竖弯钩”要向右伸展,底部比左边底部高。

“狡”: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下下基本平齐。右边“交”的首笔“点”要与左边同高,横与左边首撇与弯钩交叉点同高,“弯撇”要伸展到弯钩的底部,捺要向右伸展。

22、食字旁

形态特点:细长形。由撇、横钩、竖提组成,撇较竖且较长,横钩的横较短。横钩在撇的中点或中点偏上处起笔,竖提在第一,二笔的交点或从交点稍下处起笔,提的收笔与上部横钩基本平齐。

书写技法:先写撇,要竖一些,在撇的中点或中点稍下处起笔写横钩,横要短,最后在第一,二笔的交点或交点稍下处起笔写竖提,竖不宜长。

例字分析:“饮”:左窄右宽,食字旁在全字中约点三分之一,写在左半格中间,右边“欠”第一笔撇的起笔与左撇同高,末笔宜写成捺画。

“饰”:左窄右宽,上齐上不齐,右边长些,右边的短撇与左撇同高,短横与横钩同 高,末笔悬针竖应向下伸展而低于左旁。

23、弓字旁

形态特点:整体窄长,并略取斜势,由横折、横、竖折折钩组成,横折的横宜短稍上倾,第二横与上横差不多长,第二个折比上两竖要长些,并左斜,整个偏旁上紧下松。

例字分析: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在左半格内写弓字旁,右边是“长”第一笔撇从左上格的中部起笔,撇尖位于第二笔横的略上方;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略上倾;第三笔竖提紧靠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横与竖提的交点处(或稍偏右处)起笔,向右伸展。

“弹”:左窄右宽。弓字旁写法同上。右边“单”,上边两点的起笔略比左边高,中间“日”的封口“横”与左边竖折折钩的横均在横中线上,“日”下的横较长,末笔悬针竖比左边的下端略低。

24、女字旁

形态特点:整体窄长。由撇点、撇、提组成,撇点的撇长点短,撇直点弯。第二笔撇从撇点的撇中点偏下处的右方起笔,穿过点的中点偏上处。最后一笔为平提,从撇点撇的中点偏下处穿过,收笔不穿过第二笔撇。

书写技法:先写撇点,要使撇略长于点。在撇的起笔的右下方起笔写撇,穿过点的中点偏上处,最后平提,不要穿过撇画。

例字分析:“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基本齐平。先在左半格中写女字旁,宜窄。右边“也”第一笔横折钩的起笔处在女字旁提画收笔处的右下方,横的倾斜角度较大些,折笔要向右伸展,钩向上挑出。

“妙”: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边“少”的末笔“撇”应向左下伸展,伸到女字旁右下方。

25、绞丝旁

形态特点:窄长形。由两个撇折和提组成,第一个撇折比第二个稍大些,第二个撇折的起笔在第一个起笔的右下方,提的起笔与第一个撇折的折角上下基本齐平。

书写技法:先写第一个撇折,撇长折短,在首笔起笔处的右下方起笔写第二个撇折,比第一个稍小,最后在第二个撇折折角下方稍左处起笔写提。

例字分析:“红”:左右结构,左窄长右宽短。绞丝旁写在左半格内。右边的“工”,第一笔横与左边撇折的收笔平齐,最后一笔横略长,与左边提的中点平齐。

“绊”:左窄短右宽长。右边“半”比左边要长,末笔悬针竖的起笔比左边高,收笔比左边低。

26、马字旁

形态特点:窄长形。由横折,竖折折钩,提组成,横折窄小,竖折折的宽大,左上角留小口,末笔提稍靠上,左伸。

书写技法:先写横折,横取斜势,宜短,折比横略长。在横起笔稍上处起笔写竖折折钩,第一个折角为方折,第二个折角要方中带圆,此折比上横要宽,第二个折要向左斜,末笔提宜平。

例字分析:“驶”:左右略等。左旁写在左半格内,右旁“史”,“口”略扁,封口横与左边竖折折钩的横约在横中线上,撇的起笔处稍高于左边且先直后弯,捺角与左边的下端平。

“骆”:左右高矮相仿。右边的“各”也要写的窄长些,撇的起笔处略高于“马”的右上角,它与横撇的撇尖均略过竖中线;“口”要写的扁小。

27、火字旁

形态特点:窄长形。由斜点(庞体为仰点)、撇点、竖撇和斜点组成。首点较竖,与撇相离;撇点比首点高且与撇相连,竖撇较长,末笔斜点与竖撇的中点偏上处相连。

书写技法:先写乎点,在首点右上方写撇点,在两点上方起笔写竖撇,使其从两点之间穿过,最后在竖撇的中点偏下处起笔写斜点。例字分析:“灶”:左窄右宽,高矮相同。在左半格写火字旁。在火字旁的撇点右下方起笔写土的上横,宜短;在与左边竖撇起笔同高处起笔写竖,最后从左旁斜点下方起笔写长横,与左撇下端平。

“炼”: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上部与左齐平,下部比左要低。

28、示字旁

形态特点:窄长形。由斜点、横撇、竖、斜点组成。首点位于横撇上方,不与横相连,其收笔与横撇的折角下下齐,横宜上斜,竖在撇的中点偏上处起笔并对准上点起笔处,末笔斜点在撇竖交点处起笔。

书写技法:先写斜点,在斜点下面写横撇,横宜短,斜,在撇的中点偏上对准上点起笔处写竖,最后在撇竖交点处写斜点。

例字分析:“社”:左窄右宽,左旁高长。在左半格写示字旁,右旁“土”上下都不与左齐平,土字比左旁矮短。

“祥”: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右旁的首点比左旁低,但右点应比左旁首点稍高(至少平)。三个横画间距相等,末横稍长,悬针竖应拉长。

29、斜王旁

形态特点:窄短形。由两个短横、短竖,提组成。两短横短而向右上斜,长度等而平行。短竖与横中点相连,末笔为提,起笔稍左,收笔与上二横齐,两间距基本相等。

书写技法:先写短横,要短而稍斜,在其下写另一短横,与上横类似,然后从首横中点(或略偏左)起笔写竖,最后从两横起笔下方稍左处起笔写提。两横及提的收笔上下齐平。

例字分析:“玻”:左窄小,右宽大。在左半格中写王字旁,第二横在横中经上,右边“皮”第一笔横钩起笔的高度在左偏旁两横之间,第二笔竖撇长,撇尖伸至左旁提的右下侧,第三笔竖的起笔比左边头高,下边“又”的捺画较伸展。

“珠”:左旁同上。右边“朱”的第一画短撇起笔比左旁头略高,两横中第二横稍长,在横中线上,“竖”长,头高脚低,从两横中间过,末笔应为短捺。30、木字旁

形态特点:窄长形。由短横、垂露竖、短撇、斜点组成,短横略上斜,垂露竖从短横中点偏右处穿过,竖被横分割后上短下长。撇在横竖交叉点起笔,短而竖,末笔斜点在横竖交叉点稍下处起笔,收笔与上横齐。

书写技法:先写短横,在其中点偏右处上方起笔写垂露竖,在横竖交叉点处起笔写撇,要短而竖且宜,最后在横竖交叉点稍下处写斜点。

例字分析:“极”: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左边“木”写在左半格偏右,右边“及”的撇从竖中线右上侧撇到左下侧。横折折撇在上半格竖中线左侧起笔,捺向右伸展。

篇6:欧阳询楷书教学基本笔画

一、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557一641年),唐代,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498~563年)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二、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

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图片

当代书法家田英章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三、楷书的基本笔画

横、竖、撇、捺、点、钩、提、转折是楷书的8种基本笔画。

四、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五、横画的写法

1、长横的写法

2、短横的写法

3、中横的写法

4、尖横的写法

横画书写示范视频

六、竖画的写法

1、垂露竖的写法

2、左垂露竖和右垂露竖的写法、悬针竖的写法

竖画书写示范视频:

七、练习

书法教学课堂--欧阳询楷书教学基本笔画

上一篇:凑数游戏教案下一篇:黄锡城因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