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2024-05-15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精选6篇)

篇1: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截至为止,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等学校数量有2914所,对比增加了35所,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点。校园公共艺术作为校园环境重要载体之一,在提高校园文化素质、塑造人文艺术氛围、发挥和传播校园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要美化校园环境,还要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单纯追求艺术价值的校园公共艺术是不可取的,结合地域特点适应环境的基本理念,通过创新设计,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强师生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认识和文化素养。从研究公共艺术、校园公共艺术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以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为例,对中南大学校园环境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合理化意见。

关键词: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问题;建议

1概述

1.1公共艺术的概念

正如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Carden)所指的那样:“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一种联结社会服务为基础,藉由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福利被强化。”公共艺术并非一种设计风格或者流派,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意义上公共艺术体现了自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公共空间。大众艺术是公共艺术出现的雏形,因此,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互动性以及地域性强的特点。

1.2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概念

校园公共艺术,字面上来说,可以指与校园相关的所有公共艺术,包括独立制作和附属于校园空间的艺术品。从校园文化的层面来说,它包括校园的自然景观以及校园的师生活动。校园公共艺术的范围相当广泛,从教室课桌到校园公共环境中的休闲座椅,都属于校园公共艺术。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存在于学校的地理范围内,蕴含着艺术审美的同时,赋予了道德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从当今高校对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只有通过课堂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校园公共空间中物化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台湾学者胡宝林曾指出,美化或欣赏校园环境并不是校园公共艺术创作的核心目的,它是公共领域的艺术作品[1]。在某种程度上,校园公共艺术能引发师生们的共鸣,是他们参与和生活的空间,彼此有着共同的记忆,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学校的某种情愫。如果说从成员参与的角度来界定校园公共艺术,综合考虑师生共同的经验(甚至包括周边社区的人),表现为一种学校文化、学习体验或生命意识,也是师生们对校园文化和校园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校园公共艺术甚至可以称作学校品牌形象的.识别。公共艺术的探讨范围着重于校园空间内的公共艺术,简称“校园公共艺术”[2]。由于受众群体不一样,公共艺术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要有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作用,还要有艺术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在校师生在无形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1.3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的重要环境,公共艺术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大量新的校园公共空间缺乏公共艺术,使得校园文化缺乏具体的载体和传播方式[3]。以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发展为例,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下,中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20入选全国双一流高校,拥有四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级大学,是湖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1.3.1校园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多以园艺、雕塑、水景以及广场的形式出现,在校园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上相对丰富。1.3.2校园公共艺术的有效性中南大学新校区作为一个新建不久的校园,在公共艺术设计上:水景和自然绿地的面积广泛,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虽然道路流线相对较远,但两者在功能上合理结合,给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南大学校本部,作为一个有一定历史感的校区。在建筑上以古建形式为主体呈现,配合古树等绿植,既古老又有历史的沧桑感,大树与绿化的结合充分展现了校区的历史。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同样有着一定的历史,使得整个校区略显陈旧感,部分雕塑造型简单,色彩单调,但是在绿化环境上却占有一定的优势。

2存在的问题

第一,雕塑装置方面。对比三个校区的校园公共艺术景观,雕塑上多以石块刻字的方式呈现,多数没有与学校或学院的特色相结合,因此,大部分雕塑造型呆板、缺乏新意。例如,位于中南大学新校区的建艺院、物理与电子学院、机电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楼前的雕塑都是以石块刻字的方式呈现,缺乏各个学院的办学、专业等标志性特色。第二,水景水体方面。在水景方面中南大学校园设置较多,例如,校本部和铁道校区设计有池塘,新校区设计有湖景,但是缺乏水景的动态设计,与大众的互动性弱,缺乏亲水设施的设计。第三,建筑小品方面。中南大学三个校区的主建筑造型、色彩等不同,本部和铁道校区作为老校区,以古建红砖建筑为主,而新校区是现代建筑的造型,多以玻璃幕墙、白瓷砖等建筑材料为主。例如,新校区地广人稀,建筑外部的小品相对较少,起不到空间过渡的效果。第四,植物造景方面。在中南大学的校园里最常见的道路只有车行道、人行道,在道路两侧种植简单的树木,对于树木的外部造型设计感弱,缺乏对植物景观艺术的美感体现。第五,公共设施方面。校园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有些机械化和主观性,没有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造型和功能都是老式的、简单的。比如中南大学的新校区,石凳的裸露、造型的单一、垃圾桶的缺乏等都过于简易,使用度低。第六,环境空间的认知与文化引导。缺乏对校园环境空间的认知和文化引导,缺乏校园特色,识别度低。第七,广场景观方面。中南大学校园广场景观多以楼前广场景观为主,基本以硬质地面铺装、草地等形式呈现,空地没有合理规划,缺乏相对人性化的设计。

3合理化意见

校园公共艺术在校园总体规划设计中占有中心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布局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我们不仅要理解校园公共艺术,还要分析和遵循设计过程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舒适性原则、生态原则和人文主义原则[4]。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决定了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为大学校园环境的全面塑造提供了保障。

3.1整体性原则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在设计时应考虑校园公共艺术特色的确立,这是对校园自然环境、人文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尊重和探索,是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础。不同学院之间应该确立自身的特色,在设计布局装饰上进行区分,让各个学院各具特色,还可用相同材料、形式等来整合统一。

3.2舒适性原则

不论是公共艺术还是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其本质都是为人服务,为人所用,只是使用的人群各异,因此,必须要考虑使用人群的舒适性。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舒适性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感受,还体现在教师、学生们体验轻松、自然安逸的生活、学习环境。

3.3生态性原则

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人类的天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同时为师生提供了生活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因此,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应考虑环境生态和可持续的问题。

3.4人文性原则

高校作为提供教育教学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使命。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环境,更离不开校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成长。

4结束语

在国家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大众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改变。高校师生对校园公共艺术美的需求也是积极的、多元化的。合理的校园公共艺术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在21世纪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内心渴望拥有一个清新典雅的校园公园,一个安静自然的校园公园,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以及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地方,让大学生舒舒服服地学习和交流,使它具有时代感、使命感以及师生们对大学校园的认同感。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在公共艺术设计上要得到大众特别是使用人群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对校园的师生有更好、更积极的内化作用。通过对中南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提出高校校园建设应与校园公共艺术密切相关,良好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改变,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内心情感。因此,在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进行设计时应将这种潜在的、内化的情感考虑在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多、更优美的校园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帅.粤台两地高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比较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2.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2: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在探讨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地区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而提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西藏高校;公共艺术

教育在高校实施相关的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的特色文化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因此,如何在地域文化的视域下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然成为了各高校领导以及公共艺术教育者应当重视的问题。笔者将以西藏民族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为例,在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重要性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功利性已不是商人的特有标志,某些高校的教育与办学也明显呈现出了功利性的特点,这使得与功利性相背离的艺术教育逐渐被学校所漠视。然而就艺术教育的本质而言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方面:首先,通过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从艺术的视角出发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从侧面帮助高校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并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达到高校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目标;其次,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在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的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则能有效引导学生不断的设计与创造,以此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再次,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也能有效为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有力平台,既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又能有效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最后,在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也能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气息,而通过使地域特色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之间相结合也能有效促进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能有效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西藏地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地域的局限性,笔者仅选取了西藏民族大学为样本进行了关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之前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而言,现阶段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新闻学院从至今逐年开设了书法、绘画、美术欣赏等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学院实施了音乐欣赏、合唱基础、舞蹈培训、书法、美术基础、学前儿童手工等公共艺术课程;以及音乐鉴赏和合唱基础等课程。而这些科目的讲师都是分别来自于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各专业,其中有两名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和两名学士学位的副教授;硕士学位的讲师一名、学士学位硕士在读的讲师名、硕士学位博士在读的讲师一名;硕士学位的助教两名、学士学位硕士在读的助教一名。可见西藏民族大学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授课的教师在学历和能力方面也相对较高。同时,西藏民族大学各学院也从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开展了包含绘画书法展览、艺术教学成果展览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主题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校园的艺术氛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

三、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一种使地域特色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还没有明显的普及,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教学案例也并不丰富,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设策略。1.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地域文化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之间相结合的基础。而要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能真正体现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就要求各高校能在对地域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求,挖掘其中与校园文化和公共艺术教育相适应的地域文化,进而运用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中以形成与高校教学特色最为相符的课程体系。就以西藏地区的高校来看,该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不论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服饰,还是具有该地区传统的音乐和舞蹈都可以设置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因此,在美术欣赏等课程中就可以设置相应的服饰鉴赏课程,而在音乐鉴赏和舞蹈课中就可以加入西藏的传统音乐和锅庄舞等具有西藏传统特色的舞蹈的课程。2.使地域文化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地域文化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求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者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域的文化,将地域文化中优质文化加以利用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

比如,西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该地域名为“羌姆”的.舞蹈便是其中一种极具宗教文化特色的舞蹈,而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舞蹈教学中便可在流行舞蹈的课程中融入这类舞蹈的动作,即可使舞蹈的形式更加新颖,还能以此来提高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可充分挖掘学生所具有的艺术潜能,并以此为依据组建相应的艺术社团,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3.在地域文化的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进行规范。在地域文化的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进行规范指的是将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料与其他的教学资料进行系统的划分。就西藏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所用的教学资料便可融入西藏地区的传统文化,比如在书法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藏语的书写材料,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与西藏建筑、服饰等相关的教材,并根据高校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年所具有的基础能力不同对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要注意的是,教学材料的内容对高校的学生而言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要能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符合,将地域文化与时代的潮流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料的选择也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内容丰富且有一定深度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进而提高教学资料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所具有的效用性。

综上所述,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要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必须保证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保证公共艺术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中对地域的特色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利用的课程教学中,在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也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更加创新。

篇3: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1.现状调查

美国规划师理查德·P·多贝尔用“校园参与指数”来衡量校园生活的生动程度。他认为“校园参与指数”的一个方面就是指在校园户外空间里, 有多少座位可供人们休息、思考或是与他人交流思想。2在宁夏大学校园中, 现有座椅的形式主要为一字型和半围合型, 材质以木质或石材为主。尽管现有的加长一字型座椅可以满足多人的休息功能, 但是现有的座椅形式无法良好满足两人以上的交流活动, 校园内需要可以使小型交流活动展开的空间成为学生们的期望。

从调研分析的结果出发, 以结合室内与户外交流空间为切入点, 使校园座椅生成的户外交流空间既是开放的, 又是私密的; 既是一个座椅, 也是一个建筑。方案的立意来源于两种空间结合的方式:找出建筑和座椅在形式结构上的共通之处, 取得两者可以共用的语汇并将这些语汇重新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含混多义的整体结构, 以达到在熟悉中追求陌生的趣味性。无顶的建筑就在此时出现, 熟悉而又不同。于此同时, 暧昧的尺度设定使得这个人工造物的身份一直发生着变化, 不同的身体状态不断的重新定义着这幢无顶的建筑。

2.优化方案

20世纪的研究结果表明:校园环境越完善理想,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则是积极行为越多, 消极行为越少, 3因此, 为了优化校园环境, 丰富学生室外交流空间, 基于对宁夏大学内的座椅实地调研, 拟提出改造方案如下。

2.1 初步策略

2.2 材料选择

因为无顶的建筑所具有的特殊性, 材料语汇的选择来自于两个维度, 一是通过原型具象化的座椅, 选择了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基本材料语汇的木材。二是通过具象座椅的拓扑变化得到了一种像椅子的建筑, 这幢建筑的语汇基本只剩下了砌筑的墙体和栏杆, 所以最终的到的有三种材料语汇:砖, 铁, 木材。

2.3 形式生成

形式的生成围绕着材料语汇和座椅原型之间的结合推进, 根据具体的空间需求, 生成的两个单体原型解构, 变形, 然后不断重组, 在重组的过程中完成了基本形式语汇的功能变化, 使形式语汇在日常生活中所对应的被人所熟知的功能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官, 这时, 基本语汇的定义开始变得含混, 它们的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语意丰富整体, 一个像建筑的椅子, 或者一个像椅子的建筑, 如图2.

3.方案分析

3.1 适宜的尺度

一堵不高不低的墙总是使人不知道该坐下来还是靠着, 一个暧昧的也尺度总是让人的行为发生了多种可能, 因此, 在座椅的设计尺度方面, 将有些尺度变得不那么清晰, 坐下来, 它是一个凳子;踩在脚下, 它就是一个阶梯, 在这么一个椅子上, 多种尺度定义着多种的活动可能性, 坐着、倚着或是躺下, 既可以是一个书桌也可以是一个靠背。语汇的含义通过暧昧的尺度被不同的使用方式定义着。与其说是各种不同行为的身体状态定义着这些语汇, 更重要的, 不如说这些包含着暧昧尺度的语汇定义了丰富的身体状态。

3.2 构造说明

该设计中运用多种构造形式, 将各个构件稳固连接, 充分利用木材轻巧、灵活的优点, 通过采用传统的燕尾相错的方式连结, 使得座椅牢固有力, 并能很好的抵抗横向冲击能力, 寿命更加长久, 此外, 在木板和地面的连接方式上, 通过采用螺栓固定在地面的锚固件上, 使得座椅更加牢固, 并且方便拆卸, 为以后更换维修提供了方便。同时, 在栏杆和木板的连接上, 引用栏杆和混凝土的连接方式, 使得栏杆在安装过程中方便快捷, 安全稳固。

大学校园是由校园建筑、空间群组成的有机整体。公共座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空间群元素, 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 因此校园文化空间公共座椅的设计至关重要。我国校园公共座椅有样式呆板、舒适性欠佳、数量不足、日晒雨淋等缺点。如今国内外户外座椅正由结实、实用向多功能、舒适、装饰等方向发展, 而大学校园的户外公共座椅却不能满足师生需求。4设计师们似乎把桌椅当作野餐和娱乐的附属设施, 很少充分的认识到它对户外学习的重要作用5文中根据宁夏大学的实际情况, 以无顶的建筑为主题, 将建筑与座椅结合起来, 创造了更加适于户外交流的概念性空间场所, 以期为校园户外环境的丰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爱莲, 贺雪梅, 史江滨, 校园生活与户外座椅设施设计[J], 包装工程, 2011-8

[2]多贝尔·理查德P.校园景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3]张志芳.师生交往空间不仅限于课堂――从“大树下的精神”谈起[J].大舞台.2012

[4]黄洁柔, 韩李禛, 刘奕佳, 荣杉, 王瑶, 基于大学校园文化空间中的座椅需求及设计研究[J], 设计, 2015-11-08

篇4: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初探

摘 要: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好的校园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还可以塑造人文艺术氛围,建立师生文化认同感。本文从几个代表性的大学着手对其校内公共艺术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大学校园内公共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概括出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校园;公共艺术;调查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14-03

公共艺术一词产生于现代,是现代人类观念下的产物。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美国,60年代流行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公共艺术既不是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也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它是一种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但在整体上又是蕴涵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我国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有雕塑、壁画、绘画、园艺、装置、大地艺术及景观设施等。

校园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与气质的显现,是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存在形式[1]。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公共艺术的欣赏,使大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优美的校园公共艺术对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优化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校园公共艺术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有千余所大学的教育大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但要求教师在教室中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校园公共空间的辅助教育作用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校园公共艺术的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调查分析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拍摄。调查范围:建大校本部内校园公共艺术(雕塑、绘画、水景等)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目前主要有校本部、东校区和南校区。

通过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区的使用者-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问发放卷是50份,收回50份,为避免调查对象的单一化,在调查中有意对不同年级、不同地点,不同性质的人群展开调查,从而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可靠。调查内容:(1)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分类、分布及现状情况;(2)校园内的公共艺术的造型、形式;(3)校园内的公共艺术的色彩、材质;(4)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功能。

调查结果:在50个调查样本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总体上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根据对学校师生的采访了解,大多数同学认同学校的公共艺术是学校的亮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文化性和地区性。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前大片草坪上的一组雕塑,是利用废弃了的炼钢车间的链条、轮子与车板组合而成,其本身的材质是钢质的,由于长期的氧化作用,表面已是锈迹斑斑,走到近处便可见粗壮链条表面的钢皮已经慢慢脱落。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它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在建筑学院门口前面有一个刘鸿典教授的具象雕塑,作为“建筑四杰”的直系传人放在建筑学院门口作为典范鼓励建筑学院的学子是再合适不过了(图2);建筑学院前面还有个简陋的房屋,它基本上是用竹篾和泥巴做成的,乍一看里面很简单,仔细观察才发现桌子两边是两个井盖,设计的很巧妙,既可以作为一个建筑来欣赏,又遮住了不便之处,使景观雕塑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完美结合。建筑大学校园里的几组雕塑,不是刻意的雕琢,也没有什么奇特的造型,完全是顺其自然的,只是经过了巧妙的组合,为校园营造出了别样的气氛(图1)。

整体来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内公共艺术的形式主要是雕塑,具体有纪念性雕塑、主题雕塑和装饰雕塑等,且绝大部分是具象的,分布基本合理。公共艺术的材质基本是铁质、竹、泥和石材等常见材质;雕塑的主要功能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丰富师生的生活空间,启迪师生的思维。

(二)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建校31年,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千人到实际在校生3万余人;办学层次实现由学士、硕士到博士的三级提升,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老校区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后海湾,依山起伏,荔枝成林,花木繁荣,环境优美;新校区位于西丽大学城,现已开始动工兴建。深圳大学里的公共艺术分布很广,如“日晷”、“三人像”、“脚踏实地”、“天地人和”等。调查内容:(1)校园公共艺术的数量、种类、材质;(2)校内公共艺术的造型形式、内涵文化及功能;(3)校内公共艺术设计的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性。

调查结果:深圳大学的公共艺术分布基本上从正大门开始,从门口就可以看见外广场的中心绿地上有一件嵌入地里的雕塑作品——“日晷”。“日晷”是外广场的视觉焦点,但它不在广场的中央,而是稍微靠北一点。日晷的形式简洁,除了晷针和晷面的十二个刻度以外,没有多余的构件。日晷是古代中国运用天文学原理制作的测时仪器(图3)。深圳大学内还有许多壁画或浮雕,其中位于图书馆底层架空部分的壁画,作为建筑的一个元素,营造了一个想象空间。壁画用马赛克贴面的方法做在墙壁面向外部空间的这一面上,整幅壁画没有具象的内容,它是现代构成主义的作品,纯色调的运用,表达了热情奔放的年轻人的心态。在深大校园内还有独居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那就是“堆石题刻”系列。最吸引人的首推图书馆后面的那片“友谊林”,友谊林是为到深大的国际友人提供的一片植树场地。友谊林的主题雕塑是一块高约2米,宽约1米的大石头立在微微隆起的坡地上,上题“友谊林”三个绿色大字和几行小字(图4)。整个雕塑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浑然一体。类似的“堆石题刻”作品还有很多,如师范学院入口处、西门篮球场旁边的路中小岛及东北角的学生宿舍区内雕塑等。值得一提的是学术交流中心对面休闲广场那块大石碑式的题刻,在一块三米宽、两米高左右的石材上赫然写着“古石今人”四个大字,气势雄伟(图5)。

调查发现,深圳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多,分布很广,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有壁画、绘画、雕塑、石刻、喷泉等。材质以石材居多。造型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寓意确切,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且能很好地与美丽的大学校园环境统一。

(三)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省属重点高校。校园占地面积3528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8个学院。下面是对其校内公共艺术的简单调查。调查对象:在校师生、后勤工作人员等。调查内容:(1)公共艺术的种类、造型及特色;(2)公共艺术的数量与分布情况;(3)公共艺术与环境的融合程度。

调查结果:安徽农业大学的公共艺术主要以雕塑为主,在动物科技学院大楼门前的“耕天下”雕塑,其寓意指学院“桃李满园,同舟共济,耕行天下”。校园内设置的我国古代农学家神农氏的塑像,此外,还有“森林”雕塑,这个是与森林、林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合安徽农业大学办学方向相契合。

调查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纪念性雕塑为主,这些雕塑侧重文化传承,偏重于弘扬学校历史文化或专业文化的精神,意在激励老师和莘莘学子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二、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几个代表性的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调查,发现大学校园内公共艺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形式单一,制作粗糙。所谓的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大都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雕塑形式出现的。且多数造型呆板,做工粗糙,缺乏新意,有的甚至毫无生命意义和精神内涵。(2)与大众的互动性不强。有的学校为了美观,只是将雕塑设置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忽略了通过公共艺术这种形式与广大学子的交流和互动。(3)缺少文化内涵,形式雷同。大学本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可多数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形式基本雷同,千篇一律,且有些公共艺术作品缺少文化内涵,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4)摆放位置不合理,与环境不协调。任何一个校园的公共艺术所表达的主题和所用的材料都应与校园的总体环境相协调,要与周边环境以及建筑形成统一的氛围,所以不能把校园公共艺术随意摆放,应符合周边的建筑和环境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校园景观雕塑没有很好地考虑其应摆放的位置。有些校园景观雕塑的摆放位置比较偏,远离大众视线,这些都暴露出校园景观雕塑摆放位置具有随意性。(5)管理不善,无人定期维护。大多数校园的公共艺术是无专人定期维护的,它的清洁基本依赖自然雨水,或是清洁工人简单清理,不少雕塑有很多污垢,甚至破坏严重。所以在其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好作品的耐脏、耐腐蚀性,还要注重其材料的选择。

三、提升校园的公共艺术质量的几点意见

提升校园公共艺术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体现艺术多样性,突出校园特色。校园公共艺术的建设要避免单调,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不仅有雕塑、绘画、浮雕、水景,还应该尝试大地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2)增加大众的互动性。校园公共艺术的主旨就是公共性和大众性,所以应增加师生的互动性,摆脱以往艺术形象高高在上的局面,使它们成为师生可以理解和欣赏的艺术品。(3)体现地方特色、增加文化内涵。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体现地域特色,增加文化内涵。(4)加强校园公共艺术的管理。(5)调整校园公共艺术的摆放位置,适应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伟.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创作[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51-53.

〔2〕张晓珂.校园公共艺术之初探[J].青年文化家,2009,(23).

〔3〕孙晓光.浅谈公共艺术设计中公共性的实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5〕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欧式.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析[J].观察与评论,2003,(9).

〔7〕吴忠.浅析校园公共艺术在校园文件建设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5).

篇5: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葛春先

当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概念被引入之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产生了新的需求,立体化教材就呼之欲出了。[1]

立体化教材以纸质图书为载体,同时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是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整合和交流平台。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微课视频、案例素材、模拟场景、动画演示、考核评价系统与课程教学网站等都是其包括的内容;表现形式有纸质教材、音像光盘、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等。[2]

立体化的《音乐鉴赏》教材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网络教学便捷,其浓郁的趣味性、强烈的个性色彩和较好的互动效果都为广大师生所喜爱。《音乐鉴赏》教材的立体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侯良健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平台,传统教材与数字多媒体资源正从共存$互补$整合$优化创新发展到一体化研发,实现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之间1+1>2的效应。一体化资源建立在纸质教材、数字多媒体资源、教学和设计制作队伍以及平台深度合作等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资源一体化设计。相信随着慕课$微课等数字课程的研发,必然改变!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教材的关系’结合新形态教材与数字课程的深度融合及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形成更加丰富$开放$动态的系统。

关于教师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魏振水

进行教材的资源组合,进而改变课堂教学核心要素间的关系(见表 1),打破教师是知识权

威、信息的主要占有者和发布者的状况,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线索和学习资源,改变教学必须在课堂中进行,必须按照教师安排的进度进行的状况,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主动学习和活动体验,建构自身知识,获得自身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成为教学和师生共同进行研究的中心。

随着理念、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成上线,与之配套的新形态教材应运而生,对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新形态教材建设实践,对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色及建设路径进行研究。

总结高教社教师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实践,我们认为,新形态教材是指以纸质教材为核心,纸质文本与相关数字资源(或数字课程)整体规划设计,多种形态的资源(教学微课程、教学工具、音频、动画、图表、图片、视频案例等)通过二维码技术与文本有机紧密关联,支持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新型教学和学习资源集合体。

在新形态教材中,文本仍然是最主要、直观的内容呈现形式。通过二维码关联的多种形态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教学微课程,即文本教材中相关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讲解的教学微课程;二是教学 PPT 以及与文本紧密关联的背景知识,拓展阅读材料,图表、图片等;三是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案例,这也是教师教育独具特色的资源形式;四是相关测试题及答案,等等。

新形态教材提供的教师对关键知识点、重点、难点等教学的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掌握知识的帮助,也是对师范生将来教学实践的示范;同时,教材中大量引入的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教学案例,为师范生了解和研究一线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使得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新形态教材,不仅支持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也支持师范生入职后继续通过相关学习,反复实践和验证与发展相关理论,获得新的经验。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并且不断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本内容与相关辅助资源的配置,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微课程的配置,不同形式资源的配置要符合教学和学习的逻辑,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发展阶段与水平,因此,要有机整合资源。师范生缺乏对一线实践的深度了解与认识,还无法恰当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资源,需要教师得当的引导,根据教学需要,对内容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得当、适量、适度的搭配和整合。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是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关键环节。设计包括内容体系设计和教学设

计。内容体系设计包括文本结构、文本容量、关联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等。教学设计包括知识点、能力点、重点、要点讲解的教学微课程数量,相关资源(包括教学材料、学习材料、案例、动画、图片等)与文本内容的衔接及形式。

我国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建设30年历程#问题及对策

杜尚荣 李森

笔者认为&多样化教材的核心价值取向问题&至少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就本质内涵而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样化教材必须兼顾的共同要素问题!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到好处地融入多样化的教材发展中*另一方面&教材的特色性多样化发展也必须充分考虑和提取出一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核心价值要素!二是就发展过程而言&当前多样化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三是从教材实施的角度出发&所关涉的多样化教材的核心价值转化问题!多样化教材的特色化必将带来相应的教学模式的特色化变革!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

张美芳

(四)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编写理念,彰显人文关怀

以往的大部分翻译教材注重知识和技巧的灌输,而忽略了!人“在学习翻译和翻译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该书引进了全新的教材观,即提倡翻译教材的编撰应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类型(水平(性别(地区)的受众,编写分层次(多样化系列教材,其建设目标是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意识,不仅仅要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还要加强他们译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书中呼吁,翻译教材的编写要用描写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引进案例分析和!项目驱动型“翻译任务,创造性地在教材中留出!空白”,培养学员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本书也为教材编写者(使用者(五个附录)提供了一份有益的指南%第五章就是从教材编写者视角出发,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影响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的外部因素,呼吁专家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切忌!盲目性“,要根据翻译政策和教学大纲的规定,适当地考虑处在一定社会语境中翻译教师和学生的方方面面,贯穿!全人教育”理念。

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

靳玉乐 王洪席

教材不仅仅被看作是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而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以及体现人文关怀的意义开放系统*它不仅要能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其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由此可见$两种教材观的对峙与分野也就成为了新旧教育教学活动的分水岭。

给章节命名,小细节,大学问,彰显教育睿智和人文关怀”

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

宿州学院

丁虎

周家华

三、生物教材编写依据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它既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也是学生 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与出版的质量,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 族的前途与命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辑与出版,我们认为 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针对性

教材是内容的载体,因此编写教材时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内容的选择。要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 [3]。

特别是要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未来的职业教育完美地结合起 来。这就要求在编写的内容上体现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特别是对于工科院 校,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材的内容与人文学科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的选择,还是深浅度上,都要求教材对所有的学生不能千篇一律,要突出它较强的针对性。2.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教材的内容一定要反映出涉及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和时代青年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探讨,比如时下社会热议的“80后”、“90后”青年人的思想焦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等,以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历史任务,必须始终与时代同步,在坚持中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2] 同时还要注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时代特点、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方案等,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市场经济下人际交往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等。这些现实问题须给予正面的回 应,以体现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3.教材形式的灵活性

形式是内容的表达方式,好的形式对大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材在形式上更应该灵活多样。如有的教材把内容分为“理论篇或者认知篇、个案篇、实践

操作篇、思考篇”[4]等几个大的板块。有的则在每一章中体现内容的丰富多彩,例如有本教材把一章的内容分为“名人名言、个案与热点、理论园地、操作指南、思维空间”[5]等几方面。由上述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编写思路既体现了教材的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实在性、实用性,也克服了以前教材那种呆板、枯燥和抽象的理论说教在学生中的印象。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教材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

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造诣很高的有关专家的主持和参与,因为没有较高的学术水

平作为根基,就很难从理论的高度上驾驭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等,就不能从未来的角度把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同时,也很难在内容所依赖的形式上有所突破,甚至出现由于专业的原因,编写出的教材不伦不类的现象。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没有基层相关教师对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教学实践,没有他们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的了解和总结,即使是再高深或者再前卫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是无的放矢。要么就只有空洞的理论,要么是教材中的理论和实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根本难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的真正需要。因此,教材的编写不但要有从事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担当主持,而且还应该吸收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这样的教材才具有切实的实践基础和较强的针对性。另外,教材编写人员的来源仅有这两方面的人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吸收更多的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人才补充到这个队伍里来,比如涉及大学生心理的心理学专家、时政问题的社会学专家,以及美学、文艺学等方面的专家等等。这样就能从教材源头的质量上,保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提高。

5.教材版本的规范性

在教材版本的问题方面,国家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思想道德教育课教材的

篇6: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巩雪 夏雪辉 程宇 赵辉 徐雅群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前言:2000、2003年两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专题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包括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均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缺乏将地方高校作为一个独特的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地方高校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矛盾、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陈旧和艺术课程教学上的“非艺术化”等许多共性问题都需要通过课程建设的创新去正视、解决;地方丰富多彩的地域艺术等多元性的文化优势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创新去传承、发扬;地方高校现有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资源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创新去规范、整合。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地方性“非艺术化”课程建设创新

内容: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全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通过透彻剖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地探究其原因,并逐一探讨解决途径,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建设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正文:随着国家艺术教育专题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诸多纲领性文件的颁发,可见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有着广袤的疆域和丰富的民族特色,那么就为公共艺术课程的色彩斑斓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我国的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存在种种弊端,没有充分实现艺术化。

为此,我们针对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地方艺术的结合与否,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教学形式创新与否等问题对数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进行的总结分析与研究发现:其中,21%的学生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53%对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知半解,而只有26%的学生认为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学到了很多;31%的学生认为,艺术教育课程上课形式单一陈旧;32%的学生认为,地方公共艺术教育没有与地方特色结合;13%的学生对于上课内容不感兴趣。高达53%的学生上课从来没有用过相关辅助器材,57%的学生甚至没有公共艺术教材。授课老师所使用的辅助器材,其中71%的是基本的放映器材,如,幻灯片、电脑等,也有13%的老师没使用辅助教材,仅使用书本;根据一连串数据显示,目前高校课程建设着实存在诸多问题,形式不容乐观。问题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矛盾、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陈旧和艺术课程教学上的“非艺术化”等许多共性问题。其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

据调查分析,造成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对称、单

一、非艺术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自身素质也是造成公共艺术教育授课内容出现不对称性矛盾的重要原因。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全面地掌控艺术教育本质以至没有规划出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协调的教学体制。其次,受当地教学水平的限制,使得艺术教育课程需要的一些特殊器材,如,钢琴、摄像机等,不能很好地满足课堂需求。教学器材了匮乏了成为了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而其又引发了一个突出性问题,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性,实践性不强,甚至没有课外实践。当然,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也与学院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把握不到位密不可分。有些地方高校甚至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还有个别院校甚至视公共艺术教育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

式。然而数据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69%的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还是许下了期望值。既然,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相关教育者,专家们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责任了。为此,项目组采访了系列专家以及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针对如何改善我国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提高整体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考察、咨询。形成了系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说服力的观点。总结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关键在于,进行创新,课程教育的创新。

课程建设创新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适应性选择和必由之路。现阶段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因为存在受教育群体艺术基础的先天不足与艺术教育内容的不对称性矛盾,必须进行课程调整与创新,以使得艺术教育得以有效进行,这是艺术教育主动的适应性选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程建设创新是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艺术的必有使命。广袤的疆域和丰富的民族特色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得以异彩纷呈的前提,这也为高校艺术教育加强课程建设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也在于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不同民族特色的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

课程建设创新是高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进行课程建设创新,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要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我们总结出创新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地方性”与“

一、二课堂兼容性”创新

(1)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将代表性的地方艺术

纳入课堂,既让学生感受亲切、易于接受,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2)以常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实施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建设创新,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如合唱、舞蹈、简笔画、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兼容性”与“多样性”创新。

(1)进行与其他课程的兼容性建设。可以依托体育在公共课程中的强势地位,加强艺术与体育兼容性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和实践。还可以利用人文科学课程设置面广的优势,加强艺术对其他人文科学的渗透与交叉,使艺术教育借助其他课程得到更充分的扩展。

(2)进行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建设。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广泛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树立大课程观念,将艺术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对各类艺术实践和艺术竞赛的指导,把相关的培训与学习纳入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等等。

加强建设高校艺术教育建设,契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呼吁教育界人士加强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认识,提高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为我国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奉献力量。

摘自:

丁析:《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艺术百家》2005第6期)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

上一篇:读《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有感下一篇:高一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