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明校园标准与测评体系分析

2022-09-29

2018年, 既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同时也意味着第一批00后高中生也在九月份步入大学生活。这批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已有显著成效的孩子们生活在多元价值观和多种信仰并存的年代, 几乎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染, 还没有形成稳固价值理念的学生被一些不良思潮影响导致他们质疑现有的价值评价体系, 对行为选择感到迷茫, 无所适从。大学是思想引领的前沿阵地, 是思想文化革新的首要来源, 自始以来就有肩负着教化、传承、拣选、批驳和创造人类文化的职责,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可以有效促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近年来, 教育系统和中央文明办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使相关精神落地产生实效, 为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行任务分解, 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发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文明校园标准与测评体系进行分析, 进一步明确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为高校文明校园的建设提供指导。

一、相关政策解读, 领会文件精神

2006年4月, 为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25号文件精神,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教党[2006]9号文件就如何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提出十项意见, 主要围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为教育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2009年3月, 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 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活动, 旨在促进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

2015年11月, “网络文明进校园”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推进会由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组织, 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016年12月7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求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使。

2017年6月,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召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 会议就着力培养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高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等问题作出全面部署。

以上相关文件以及会议强调内容顺应社会发展, 关注不同阶段的社会突出问题, 不断丰富高校文明校园的内涵, 使高校文明校园的建设体系趋于完整。“和谐稳定”是文明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绿色校园”的概念, 要求把校园绿化作为一所学校的基本建设组成部分重点来抓。随着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加剧, 2015年引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文明意识”以及“统筹线上线下”等概念。2016年, 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强调指出文化育人、文明校园创建重要性。2017年, 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战略意义, 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工程, 是培养打造中国梦主力军的战略工程。同年,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教党[2017]62号) , 引入“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的概念, 《纲要》重新把握了新时代高校的特点, 创新了文明校园创建的新载体。

二、高校文明校园标准分析

2015年9月, 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对文明校园的建设标准划分为六类:一是领导班子建设好,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好, 三是活动阵地好, 四是教师队伍好, 五是校园文化好, 六是校园环境好。横向对比高校与中学的文明校园标准可以发现, 高校对以上六类的标准有不同倾向的侧重。

总结不同指标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高校文明校园标准注重制度建设, 在校园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之对应的各项基本准则与相应制度为其保教护航, 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它是引导和制约师生的隐形法宝。二是两个阶段对学生行为的要求是相近的, 但高校文明校园标准对思想引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是各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明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 必须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三是高校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建设, 通过活动的参与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 引领大学生有效抵御当代中国社会的不良思潮。

三、《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分析

2017年6月, 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细则》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文明校园创建任务, 为检验创建工作进展成效以及评选文明校园提供了基本依据。测评细则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三部分, 设置6项一级测评指标、36项二级测评指标、160项测评标准。

36个二级指标中共有8项指标为最高权重值5.0, “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要求工作有方案、会议主题要突出、学习有次数。“思想政治建设”强调的对象是领导班子, 考察领导班子是否切实履职尽责, 考察校党委是否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师德教育”的权重值彰显了师德为先的首要位置。“活动场所管理”中包含考核校园理论传播的渗透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管理”鼓励师生探索优秀网络文化, 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尤其要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一级指标“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占权重5.0档位的50%, 包含4.0以上二级指标表数量最多, 占本指标的73%, 占二级指标的22%。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的出台为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提供了方向,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方便相关部门对标查找不足。测评方式包含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 材料审核贯穿于整个评建环节, 这就要求把功夫下在平时, 抓日常抓常态抓过程, 及时汇总材料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牵头部门可以根据《细则》将多项重点任务逐项分解, 明确责任, 按照权重排序从具体事情抓起, 从重点人群抓起, 开展院校两级的预评估工作,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摘要: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可以有效促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近年来, 教育系统和中央文明办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使相关精神落地产生实效, 本文将对高校文明校园标准与测评体系进行分析, 为高校文明校园的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校,文明校园,测评文件分析

上一篇:作文批改让学生做主下一篇: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