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论文

2022-04-16

摘要易班作为新兴的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平台上的新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论文 篇1:

需求层次理论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应用

摘要: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析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实例探讨了需求层次理论在研究生中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层次理论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术活动、科技竞赛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容,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研究生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1]。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也提出,要把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可见,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1.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意见指出,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研究生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所组织、参与、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影响着全体在校生,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2]。

2.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改革,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也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愈加突出和重要。可见,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3.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是大学校园里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年龄跨度大、知识层次高、自我意识强、个性化明显等特点。很多高校普遍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成果,忽视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压力等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因此,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4]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特征: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主业,属于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生源组成多样;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个性化明显、集体观念相对淡薄。此外,研究生管理体制上属于导师负责制,以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为中心。这些特征要求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如下。

1.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较少。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学术类、文体类、生活类以及实践志愿服务类等活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分校级、院级、班级活动,虽然活动繁多,但是精品活动较少,缺少传承性的品牌活动。根据华南理工大学杨琨[4]等调查显示,43.65%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数量虽多但平淡乏味。很多活动本身缺少吸引力,未能真正考虑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这些使得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较少。

2.研究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偏低。研究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偏低。根据北京大学韩流[5]的研究显示,36%的北大研究生长期或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51%的研究生偶尔参加,其余13%几乎不参加。张延港[3]也在文章中指出,研究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首先,因为研究生科研学习压力大,可自由支配时间少;其次,研究生管理体制上属于导师负责制,班级概念较弱,很多研究生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形式仅限于实验室、科研团队,不太注重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3.未能很好融合不同专业、年级和科研团队研究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者多集中在硕士低年级群体,高年级群体仅有少部分人作为管理者参与活动,硕士三年级和博士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数屈指可数。目前,很多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受众面窄,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活动仅限于某个班级或某个年级的部分同学,未能很好地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科研团队优势。

三、以需求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以研究生行业软件培训系列活动为例

马斯洛于194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上的《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需求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在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从实现研究生自我需求入手,根据需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开展的“研究生行业软件培训系列活动”为例,通过调研学生对于行业软件技能的需求,结合各专业和实验室资源优势,开展软件系列培训活动,满足了研究生对行业软件技能掌握的需求,充分發挥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

1.校園文化活动因需开展。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工科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时,对行业相关软件需求很多。行业软件种类繁多,专业性强,花钱学习软件费用很高;其次,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招聘企业都对毕业生掌握的软件技能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要求,掌握某种专业软件成为求职成功的加分项。因此,很多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学习相关专业软件的需求。

2.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要以研究生为本,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身作用,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与“三自”教育相融合。在开展软件系列培训活动时,要以研究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不同实验室、不同专业研究生特长,促进研究生群体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

3.立足长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目标是满足研究生需求。“行业软件培训活动”通过交流促进研究生掌握行业软件技能,培养行业专业素质,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活动从研究生需求出发,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同时融入育人功能,真正实现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育人功能。

总之,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应根据研究生群体的自身特点,从需求出发,深入分析研究生的关注点和兴趣,了解研究生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的诉求,并结合需求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激发研究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研究生德育工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校园文化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5).

[2]段丹.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84-87.

[3]张延港.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9,23(3):84-87.

[4]杨琨,杨曦,关春兰.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对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111-116.

[5]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07-109.

作者:任峰 于洪杰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论文 篇2:

基于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

摘 要 易班作为新兴的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平台上的新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活动。

关键词 易班 网络平台 校园文化 措施

校園文化对学校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网络环境,易班作为一个新兴网络平台,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因此,在易班网络平台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网络育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易班建设工作为例,重点论述基于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情况,探讨易班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

1 易班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1.1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由于时间、场地、多校区等各种不定因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活动知晓率及参与度较低等现象,如在观看画展、演出等线下文化活动时,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场地有限,学生在活动期间内没有合适的时间或只有较少时间参加活动时,将会降低参与者的满意度,以致降低活动成效。在针对我校多校区办学且学生活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如于2016年,我校开始在易班平台上开展“军训最美连队照评比”活动,活动前期将活动的信息通过易班网提前发布,只要注册了易班的师生用户都可以通过易班网络平台随时随地知道活动信息,并在指定时间内不受地点、时间段的限制参与到了活动中,其中于2017年的评比活动中单项活动页面浏览总量更是高达42371人次,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大力支持。依托易班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1.2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新阵地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互动性不强,随着网络的飞跃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体验活动时所获得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师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便捷性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分享心得和表达观点,因此,利用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符合了网络时代的要求。在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师生们不仅可以在易班网上交流活动心得,还可以通过易班点评活动、投票、观看视频直播等,还可以将网上互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把活动开展深入到广大同学们的生活中。如:于2016年,依托易班开展了“易班有礼”相思花月夜主题活动、“唱响相思湖”K歌大赛决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其中2017年“易班有礼”相思花月夜迎新主题活动用户登录次数达高达8606次,到场参与人数达10000人次。在前期“易班”网络抢票中,2000张抽奖券被一扫而空。依托易班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而新颖,趣味性强,大力提升了易班网络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易班校园媒体的知名度,有利于构建网络文化活动主阵地建设,增强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拓展了校园文化活动新阵地。

1.3 安全且资源共享开放

易班是一个需要实名认证的互动社区,学生及老师在注册易班时必须以真实信息认证,需要经过管理人员的审核,且统一管理,相比其他社交网络平台更具安全性。易班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网络平台,不仅能实现多个校区的师生在同一个网络互动社区内,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开放。因此,通过易班网络平台可以让多校区的师生间增进交流,促进学习,同时也拓宽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渠道,不同地区的学校或学生组织可以通过易班进行资源共享,可以借鉴学习,相互交流,使得高校相对狭小的线下活动空间变成了开放性的网络活动空间,有利于丰富学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文化活动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2 易班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易班日常使用率较低

学校在易班建设上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推广建设中使用了行政干预学生注册,带有一定强制性,部分学生对此存有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易班的使用率。易班作为一个互动平台,与微信、QQ、微博等大众网络媒介相比,界面较为繁琐,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快捷,即使为了方便学生搭建了“教务系统”、“公寓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网”及“图书馆”等生活服务链接端口,还以“广艺要闻”、各院系校园活动更新充实校园活动、校园大杂烩等,为学生展现不同的文化活动,但内容、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到易班平台的积极性。

2.2 缺乏技术支撑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易班作为一个新兴网络平台,要求的专业技术也越来越高,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计算机专业技术队伍来推进易班的建设工作。我校易班队伍主要是由学工人员、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辅导员作为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大部分在计算机技术上较为弱势;同时,作为艺术院校,学生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就与之不对口,因此,组成的学生干部队伍在专业技术上也跟不上易班的实际需求,这也导致了整个易班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推广易班活动时缺乏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易班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发展。

3 依托易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深刻认识以易班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易班建设当作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加强易班建设的协调管理,定期召开易班建设工作会议,保持对易班建设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有机联动机关管理干部与各二级学院易班辅导员开展易班建设工作,并在易班发展中心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发挥易班网络平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就需要一支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有力的易班工作队伍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注重提升易班辅导员与学生干部队伍易班应用能力,培育一支由学工人员、辅导员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易班站务管理骨干队伍,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站务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开展易班平台应用专项培训、沙龙交流、学习调研、工作成果展示等活动,确保一线辅导员和学工干部参加易班培训要全覆盖,不断促进易班建设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2 整合资源,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资源日益紧张且活动场所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在廣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会是在团委指导下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学生社团是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组织而成,因加入社团的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发挥学生的特长,也因社团的开放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参与性等特点,使得开展的社团文化活动更具有自主性,更贴近当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社团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依托易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以整合校内资源,充分调动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优势资源和品牌文化活动向易班网络平台汇聚,发挥各学生组织的积极推动作用,号召学生组织主动使用易班,通过传统的线下活动与易班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接地气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易班活动。同时,发挥班级团支部、班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吸引班级学生自觉参与到易班上,通过易班开展丰富的党日和团日活动,发挥易班网络育人作用。

3.3 寻求特色,打造校园品牌

作为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无不彰显着艺术的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优势深入推进文化育人,着力打造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改革创新,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借鉴举办活动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艺术资源和优势特色,自觉将艺术特色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打造能够体现学校艺术特色的品牌活动。通过将易班建设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品牌活动相结合,依托资助宣传月、心理健康教育月、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各二级学院特色品牌活动等,丰富易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打造网络易班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一是以易班网络社区为平台,利用传统节日、社会热点、教育重要节点等,在易班上开展富有内涵和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二是充分发挥易班网络的优势作用,通过提供授课新颖、内容丰富、学习自由的网络教学课程,举办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互动有序的系列网络文化活动,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全面提升网络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推出一批有特色的易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校园品牌,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4 加强宣传,提高关注力度

易班既是一个师生互动社区,也是一个网络育人平台,利用易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希望通过易班有效促进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然而,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易班活动,或者参与易班活动的活跃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宣传是否到位。由于辅导员对易班的认知不够,没有详细向学生介绍易班,在宣传中没有突出易班的特色优势,更多的只是把活动通知发给学生,没有进一步跟进活动的参与情况,以至于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院系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学校要加强辅导员对易班知识的培训,提高辅导员易班技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易班宣传。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加大易班宣传力度,并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主题活动,依托学校官网,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并以各级学生组织丰富易班社区的活动,突出特色优势,强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易班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 陈魏巍.易班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

[2] 何东瑾.基于易班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5(3).

[3] 王新兵,朱惠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色构建——以易班文化建设为例[J].高教研究,2013(6).

作者:陈雪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论文 篇3: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探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创业能力;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创业能力是一种与人的事业、职业紧密相连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的各种生存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包括知识、技术、进取心、处理公众关系的态度、方法和技巧、驾驭组织的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敏感度、决策与胆识、忍耐力、从业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等。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校园文化活动是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从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学校各部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班级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同的组织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多样性。同时,从活动的内容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涵盖的内容也很广泛,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层面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不同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在一个人身上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渗透。而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活动的自主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其培养实践更需要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校园里具有明显的自主性。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当代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头脑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并具有更高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的青年群体。校园文化活动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允许的范围内,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策划到实施都不会受过多的限制和束缚,没有固定的模式。活动负责人及其活动骨干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思想组织设计活动,其想象力和创新力比较容易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在活动的开展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而主动性、能动性的开发与调动对一个人的创业能力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机会。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实践、学习实践、能力实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和平台。这些实践平台和机会正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在思想道德实践方面,通过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教授为学生举办“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成败事例剖析”等讲座,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在学习实践方面,通过与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系列活动,如“创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能力实践方面,通过举办的“科技创新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我心中的创业之路”演讲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集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在创新能力实践方面,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通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推动学生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观念,锻炼和提高青年学生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进行科技创业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的协作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已经被公认为是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业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校园文化活动需要集中每一个学生的智慧,需要每个参与学生献计献策,更需要每一个同学都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共同的知识背景、相近的年龄、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培养成员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态度;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运转,还是校园文化举办的活动所造成的校园声势;无论是学生可以创出的成果,还是学生交流的信息,都影响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观念、志趣和追求。作为一个活动的负责人,更需要培养锻炼协作能力。制定方案、组织人员、争取各方面支持、凝聚各方面人员等,对负责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这需要活动负责人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需要负责人把参与成员的智慧挖掘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讲,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1.转变工作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高校作为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共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审视和研究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树立明确的工作理念。一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几项活动,而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和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中;二是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平台,高校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良好的平台,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三是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还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个教师都积极关心并主动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明确的工作理念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活动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各种创业教育的内容。一是将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在学科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劳动活动、集会、党团活动等活动中,渗透创业意识的任务和要求。二是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访问某个创业成功人士,请他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开展有明确主题的创业能力类专题社会调查,组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三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部分在校期间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激情的大学生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帮助,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宣传他们创业的事迹,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四是建立创业类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加强对创业类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他们通过发挥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以社团为依托,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

3.形成良好的工作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学校各方面以及校外各种力量的共同合作,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工作体系建构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至关重要。必须要构建一个领导支持、部门联动、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校企共建的良好的工作体系。一是领导支持。学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政策、经费、设备、师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活动的顺利组织提拱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部门联动。在学院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门、团委、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各个系要有明确的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学生主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发动全院同学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四是教师指导。组织在创业领域有建树的专家或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各种创业教育活动。五是校企共建。通过各种方式让企业家、风险投资、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有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达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4.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也是一种课程方式,但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尽量体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旨和目的,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尽可能地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也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和心理层面上,要紧密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能力培养;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要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交往关系,以利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进入创业能力培养的氛围。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武.论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1):47-48.

[2]李丽坤,张俪馨.多维的校园文化与创业能[J].中国西部科技,2006(35):111-113.

[3]胡丕洪.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111-113.

作者:霍 宏

上一篇:单端电源电路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