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应急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在提出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内容并对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内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较为直观地分析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最佳成本模型,在达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前提下,找出最佳的成本投入,即寻求制度合理、成本经济的高校治安成本投入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校园应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校园应急管理论文 篇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已经成为当下人们了解信息、传播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而高等学校内外部环境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化的负面的因素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在当下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对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全面加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对高校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信息化 高校

【基金项目】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YSK1402。

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公共危机的曝光率大大增加,传播时间迅速,范围广,影响广泛,甚至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谬误,舆论跟风现象严重,特别是网络成为了谣言的助推器,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学生在知觉、判断、认知上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情绪易激动等等,传统的高校应急管理方式措施存在着应对不及时,效率不够高,处理不够人性化等弊端,未能很好地协调突发事件对高校的影響,导致突发事件相关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激化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将不良影响转化到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将危及到高校治安和稳定,不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和建设。而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时期,隐藏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各种复杂不稳定的因素,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均,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深层次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高校校园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一系列高校的突发事件让高校的应急管理的完善迫在眉睫。

一、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社会中思想最为活跃敏感的一份子,高校为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特殊的复杂的环境、这就导致了高校突发事件主客体的明确指向性,使得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社会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我国对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法律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就数量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是这方面的立法不够统一,不够集中,同时国家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当代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高校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同样没有制定出专门针对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文件规范,并以此来指导高校的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法进行。

管理者缺乏对于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应对不及时,导致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缺乏组织化的应急管理机制,高校关于应急管理的日常的教育培训、预备防范、紧急突发事件安全预防演练等工作同样也停滞不前。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淡薄。

高校管理者管理理念滞后。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者担心不良信息公开会损害高校利益,破坏高校形象。或是一些管理者过于重视政绩害怕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害怕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出于种种考虑,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信息发布滞后导致谣言和猜测对公众误导,引起更大的恐慌,让局面变得更加被动,大大增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难度。

我国高校的应急信息交流网络不健全,对突发事件的各方面信息缺乏高效、精准的收集,甚至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会出现,各环节信息无法共享,信息的报送渠道受阻等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收集工作的进程。导致了高校应急效率低下,耽误突发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机。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多方面压力,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大学心理教育缺乏,缺少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措施。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使高校应急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各级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来指导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建立健全高校完善的突发事件预案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所谓应急预案,就是对应处置应急突发事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一套全面完整的防范体系。同时不断对预警机制与预警预案进行调整使其不断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改进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能。高校应定期展开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不断完善预案。建立健全多层次检查监督机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合理可靠的监督检查能够有效地预防其发生,要不断完善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检查监督为主,学校纪检部门、广大师生、社会媒体舆论监督为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利用多层次监督检查机制防患于未然。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点就是培养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应急管理意识,进行必要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熟悉并熟知高校应急预案的内容,掌握在不同类别事件中相应的应急管理技能,学习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应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以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应急预案,熟悉上级部门的政策文件,清楚自己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和拥有的权利的关系,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在法律范围内有序进行。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干预,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我国当前高校教育过度的重视科学文化教育,没有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大学生对危险观念的淡薄。此外大学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愈演愈烈造成严重后果。最后,当突发事件已经发生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立”把学生生命放在第一位,同时保障受众人群的信息畅通防止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与谣言。同时对突发事件损失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能受到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尽快组织高校师生尽快恢复工作、学习与生活。最后,启动责任追究机制,深入、细致地调查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以及影响,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绩效成绩进行评估,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工作失职、监督不力、滥用职权等现象进行相关责任追究,防止类似事情的再发。

参考文献:

[1]钱伟超.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161-163.

[2]刘会亮.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法律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3]张着.高校危机管理防预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伟,张万红.高校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社,2009:3

[7]谢施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张婧华 孙娜

高校校园应急管理论文 篇2:

会计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理论探析

【摘要】 本文在提出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内容并对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内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较为直观地分析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最佳成本模型,在达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前提下,找出最佳的成本投入,即寻求制度合理、成本经济的高校治安成本投入模式。

【关键词】 校园安全 安全成本 最佳安全成本模型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日益加快,人民群众对高校校园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校园与社会的“围墙”逐渐模糊,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愈加复杂。近年来高校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性质日趋严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教育事业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向高校校园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城市,人口流动量大,社会成员结构复杂。加之高校的社会化运营,社会人员流入校内,为武汉各高校治安维护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在社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已有的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是多少,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用于高校校园安全,怎样调整、安排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结构,如何决定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规模,怎样的成本结构能带来最大的高校校园安全水平,这些问题是高校校园治安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另外,高校治安案件呈现出发生率高、案件标的物小的一般特点,决定了合理的安全成本规模、结构才能带来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高效益。因此,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安全成本的概念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来的,我国随后将安全成本的概念引入。1993年王荣在《浅谈工业企业安全成本核算》中第一次完整概括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指出安全成本就是企业为了减轻或免除危害事故给人、社会及自然造成的损害,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减少和避免财富意外消耗及损失而进行安全管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为没有达到安全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并且列举了衡量安全成本及其效益的几个指标,包括安全成本率、安全经济效益等。

2004年姚庆国在《论安全成本与安全成本核算》中进一步阐述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指出安全成本概念的意义并对安全成本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2004年兰小童在硕士学位论文《安全成本及其效益分析》中详细论述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提出了安全成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及安全投资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安全投资效益的关联分析模型,有效地找出了影响企业安全投资—效益的关键因素。

目前,安全成本的研究局限于企业,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学者完整提出。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核算作为附属于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一般在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中反映,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分析和控制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有效地体系。

本文认为,我国正出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动荡期,造成社会安全的不稳定性,高校校园安全将面临挑战,而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直接与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相联系,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安全经济学是伴随着安全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安全、事故、事故损失、安全投资、安全效益、安全经济评价等问题。在传统上,安全成本研究方式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的,如安全事故损失的界定及计算方面,不少学者普遍的观点是用发生事故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来表达。在安全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方面,人们基本上遵循美国学者Votey 根据“安全投资的基本经济目的是使净效益最大”原则提出的“投资—效益曲线”。

在安全经济学的学科框架中,国际学术界对安全成本的研究很少,而且目前的安全成本理论研究是宏观的或表层性的研究,缺少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和相对完善的研究思路。在安全成本分析方面,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是局限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造成的直接损失的认定和计算上。

三、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内容

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是为了维护和提高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一切财、物、人力及社会公共资源。总体来看,从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方面可将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划分为:高校校园内部成本,即提高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所发生的直接成本;高校校园外部成本,即整个社会采取的对提高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有一定作用的一切安全措施的耗费中高校校园应承担的部分,如不同级别立法单位针对青少年安全或高校校园安全制定法律法规的成本,再如政府运用各种资源提高整个社会安全水平,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也会因此受益。

高校校园安全的水平应该达到充分保障师生财产、人身及心理上安全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良好可行的高校校园安全组织计划和高校校园安全事故应急计划,较好地落实高校校园安全计划,采取有力的高校校园安全措施,形成良好的高校校园安全风气和有效的师生、校卫、警力三级联动机制,能有效的评估高校校园安全环境,找出高校校园安全隐患。

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发生各种高校校园安全事故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可进一步划分为安全工作成本、安全培训成本、安全宣传成本。安全工作成本是指在高校校园安全体系中,为了预防、应对、处理可能的安全事故,提高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成本。安全培训成本是指为使高校校园安全达到既定目标所发生的提高高校校园安全硬件设施和提高高校校园安全人员素质能力所发生的成本。安全宣传成本是指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所进行的高校校园安全宣传工作的成本。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在测试评估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安全落实检验成本、安全效果检验成本。安全检查成本是指对各项高校校园安全设施和防患情况进行检查所发生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成本。安全效果检验成本是指为检验各项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所发生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成本。

3、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是指政府等社会职能部门为提高整个社会安全质量所发生的成本中高校因受益应承担的成本,包括立法费用、维稳费用等。立法费用是指针对高校校园安全立法成本中高校应当承担的费用。维稳费用是指政府等职能机构为提高社会稳定程度所发生的成本中高校安全因受益所应承担的部分。

4、结果成本

结果成本是指在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下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失,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高校自身内部资源的损失。外部损失是指因高校自身责任而在外部发生的各种赔偿、保险、罚款等。

四、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建立最佳安全成本模型,如果不考虑安全成本的投入,对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要求是几乎没有上限的,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我们必须进行可行的安全成本投入,因此解决安全水平与安全成本投入的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质量要提高到满足高校校园安全目标的最低水平,第二,为提高安全水平付出相应的成本。

经济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目标是指寻找可接受的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水平。在此观点下,我们将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外部成本作为控制成本,将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下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失作为结果成本,控制成本随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结果成本随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因此结果成本与可控成本呈相反方向变动,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与可控成本呈现同方向变动,根据可控成本与结果成本的相互关系和特点,为求短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建立短期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以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作为横坐标,以高校校园质量成本作为纵坐标,分别作出可控成本与质量水平,结构成本与质量水平关系的曲线,以及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总成本的曲线,可以看出这两类成本存在彼涨彼消的关系,控制成本的提高,将带来结果成本的下降,当结果成本的下降速度等于可控成本的上升速度时,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总成本位于最低点,此时成本效益最高。

可以将最佳结构中的高校校园安全总成本曲线分成三个区域,如图2所示。

第一,改进区。其显著特点是结果成本占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总额的70%以上,而控制成本则低于30%,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校园安全水平存在改进的必要,应加大各种成本的投入。

第二,至善区。一般特点是可控成本大于结果成本,高校校园安全水平高,结果成本小,但可控成本大。

第三,适宜区。在这个区域内,可控成本与结果成本十分接近,达到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值,是一个质量成本的合理投入区,应减少控制成本投入。

为求长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建立长期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从长期来看,控制成本前期投入较大,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安全水平在较高水平成为定势时,即整体安全环境改善,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稳定程度提高,经济水平提高,这时不再投入较高的可控成本,安全水平也不会下降,结果成本也不会提高,此时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总成本下降。

五、总结

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理论是安全成本理论的延伸,其对构建和谐高校校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校园安全是高校校园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稳定的高校校园安全环境,师生就无法进行正常有序的教学、研究与学习。维护高校校园稳定、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安全秩序是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研究,有利于引导高校对高校校园安全的关注,对创造安定的高校校园环境,对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意义重大。

(注:本文系中南财金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 蓝小童:安全成本及其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

[2] 马红伟、陆刚:安全成本及安全成本分析指标的确定[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 任月君:质量成本核算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赵泽朋

高校校园应急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对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创新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足球进校园”部署的理解,对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有关校园足球的具体要求,以及借鉴先进的校园足球教学理念,制定出适用于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并力求在实践中探究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创新发展路径,提高参与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水平,扩大五人制足球在高校及社会的影响力,创建校企合作模式,为社会提供有足球特长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关键词: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路径

一、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发展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意义

1. 2016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中再次要求普及校园足球,随后出台的系列政策也体现出国家的高度重视,而推动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计划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加快发展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五人制足球发展水平的基础工程。在国家以足球运动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指导思想下,足球作为一种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项目,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健全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教育手段,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发展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普通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在整个校园足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相对于十一人制足球有着一定的优势,首先受场地条件限制小,可以在较为局限的场地条件,或者是在室内的场地内进行;其次,不受天气因素影响;第三,比赛时间灵活,规则较为简单;第四,因为场地较小,所以使得身体对抗和反复的冲刺跑增多,这一因素使得比赛相比较十一人制足球赛对抗更加激烈,比赛节奏更快,观赏性更强。综合这些因素,五人制足球在高校中相对与十一人制足球更加容易开展,更容易推广,更容易学习。

目前,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在校园足球中小学的足球比赛,大部分是以五人制足球比赛为比赛形式,而中小学校园足球作为基础足球教学,为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能与高校五人制足球相衔接,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

(二)發展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 各高校在校园足球重视程度上不一,没有全面将校园足球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在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理念以及重视程度一直是左右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推进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层重视如否,直接影响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目前,很多的高校在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发展重视的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高校五人制足球的运动时间和竞赛时间不足,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可利用资源较少,再加上对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的激励机制以及高校内部的五人制足球竞赛的组织管理不完善,使得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缺乏一定积极性,使得五人制的推广也变的较为困难。从整体上看,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五人制相关发展政策的难以落实,同时领导层思想不统一,较为容易出现分歧,则政策落实就缓慢,其实施方案就难以统一,最终导致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呈现“原地踏步”现象。

2. 对于如何提高校园足球的教学及竞赛没有具体统一的规划和实施办法。政策是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灵魂与动力,教学与竞赛则是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具体实施手段。首先,教师在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是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五人制足球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及指导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足球五人制足球运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校五人制足球人才的培养。与目前高校十一人制足球的教师水平相比,高校五人制的足球教师多数是从传统的十一人制足球教师转化而来,所以专业水平不足,从五人制足球的运动经历和指导竞赛以及训练的水平上看也比较薄弱,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教学水平和竞赛水平。

其次,体育课教学是普及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基础,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提升学生对于五人制足球的兴趣,也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的增加校内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参与人数,同时,体育课教学也一直是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战场。然而,自校园五人制足球推广以来,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教育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足球运动概念上,教学方法也没有根据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特点及时的进行更新,缺乏先进的与国际和社会接轨的足球理念,且较少有普通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五人制足球发展规划来设计属于自己本校的校园五人制校本课程。最后,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存在的许多问题:一是,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是普及校园五人制足球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年进行的具有影响力的高校五人制足球赛,赛程较短,场次较少,能够给予学生的锻炼机会较少,难以提高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在高校学生中的参与度,并且,对于高校校园足球五人制竞赛的赛事推广,推广仅仅只是存在于校内和高校的校际之间,没有向社会拓展,也没有制定良好的社会推广和赛事宣传方案,故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在社会上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也缺乏品牌效应;二是,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也是中国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运动员选材和检验高校五人制足球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仅仅只是作为一项赛事,其人才培养功能和人才的输出功能没有体现,并且缺乏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的人才输出制度,没有将人才输送与职业联赛或者企业相对接,造成校园五人制足球人才的流失。

3. 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缺少专项经费支持。足球运动是一个经费投入需求较多,但相比较个人项目收效较少的运动项目,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经费的缺乏是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原因如下:一是经费的来源匮乏,目前经费来源主要以学校的拨款为主,而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机构,大部分的经费都用与教学,能够用于发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经费较少,经费的来源较为单一,而社会中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于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但没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二是经费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无论是训练还是竞赛,每一项经费都没有合理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经费的浪费,并且经费的用途尚未做到公开透明,影响了经费使用的效益。

二、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路径

(一)做好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社会联动机制的顶层设计

首先,通过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领、指导、普及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理念及足球精神;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来提升校园五人制足球基础水平;通过学校加强校园五人制足球的保障工作,来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社会组织的赛事与活动来提高高校五人制足球品牌效应,增加高校五人制足球建设经费来源;通过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组织的合作、运作,加强对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工作融会贯通落到实处。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和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现状,一并运用政策杠杆和经济杠杆,加强宣传力度,改善普通高校、学生、社会对于高校五人制足球的认知,提高政策执行力度,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重视程度,达到校园足球开展的预期目标。

其次,对校园五人制足球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监督和审查,建立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对现行的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监督。针对现有校园五人制足球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进行监督、評估。现阶段,一系列评估制度的缺乏,是高校校园足球五人制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而评估制度的建立在高校五人制足球实施、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而且尤为重要。

因此,合理运用评价机制对已有的校园五人制足球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公正、有效的评估,同时结合教育、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社会监督是推进校园足球的有效手段;而综合利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法规手段,运用优胜劣汰的长效管理机制,是推进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顶层设计的关键。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二十三条中提到:“扩充师资队伍。通过培训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教练水平。”师资在足球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发展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师资队伍,也是目前普通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提升高校足球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设立个人五人制足球理论学习发展目标和实践水平提高标准,在不断提升高校五人制足球教师水平能力的基础之上,招聘更多具有较高水平的五人制足球专业教师到高校工作,全面提升五人制足球教师、教练员的水平,为学校开展优质的足球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保障。

(三)积极推动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的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是解决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经费匮乏、场地条件不足的有效途径。

首先,校企合作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给予校园五人制足球发展资金上的支持,并为学校提供校外足球实训基地,解决学校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则可以为企业输送体育专业人才,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体育产业和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成学校与体育企业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目标。学校可依托投资方体育产业优势,与足球职业俱乐部、足球产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创办足球培训基地,打造品牌进而申报特色足球学校,培养有特点、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足球人才。

其次,通过学校的影响力,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合作,通过一定的形式合作,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人员支持,获取一定的赞助;通过计划实施有效的宣传,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足球运动基本规律,创新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活动形式,加强高校内五人制足球意识宣传,校企合作加强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品牌建设力度,从而为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争取更多可利用资源,获得企业和社会方面的支持。

(四)建立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联盟

构建并完善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发展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竞赛赛制,并建立与职业联赛相衔接的人才输送体系,保障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体系的发展完善,须坚持“普及为主,人才输送为辅;校内竞赛为主,校际竞赛补充”的发展思路。在完善的竞赛体系中继续选拔和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为社会及相关体育企业,建立起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塑造完美的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形象是打造有竞争力是发展有特点的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前提条件。所谓形象塑造是指提升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形象力度和社会知名度,通过设计一致的效果,运用合理的宣传方式和推广手段,将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人才培养理念、文化及其人才输出目的传递出去,形成高校五人制足球特有的品牌形象,以凸显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和企业建立一种双向的、相互信任的沟通关系,从而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最终提升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的品牌效应,提高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人才培养和输出力度。

其次,联合企业,对高校五人制足球人才的输出进行规划。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对于五人制足球人才的具体需求,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的五人制足球人才,同时,在完善的竞赛体系中,对人才的培养结果进行检验,通过五人制足球竞赛来选拔优秀足球人才,并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知名媒体或者网络电视,增加高校五人制足球赛事的曝光率,使得从高校足球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质人才,能够获得更强的人才竞争力,也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足球后备人才提供一个选拔途径。

(五)完善运动安全风险防范制度

运动安全与运动风险,一直是学校以及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安全是保障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要素,安全要素已经成为了学生选择一项运动的基本参与标准。所以,在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中要积极加强五人制足球运动安全的教育、检查和管理,增强学生的足球运动安全意识,完善足球运动安全保险和安全保障,降低学生参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安全成本,从而为学生和学校解决后顾之忧,增加校园五人制足球的参与程度。

1. 设立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应急方案。虽然五人制足球运动相比较于其他体育运动对抗较为激烈,常见的有意外划擦伤、碰撞。但通过风险评估,均是一个可接受的风险,风险水平较低,风险易于控制,通过对校园五人制足球的训练、活动开展、校内竞赛的隐性风险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设置风险防范应急方案,方案中应当包括防范等级、建立风险发生的信息报告和通报程序、重大风险及后果预测评估。因此,应当根据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风险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周密的风险应急方案,明确发生事故的处置程序,购买相应的足球运动商业保险,保障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健康发展。

2. 开展足球安全教育,加强教练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从保护学生及降低学校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保障学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安全性,学校有必要实施开展一定的校园足球安全、风险教育。主要真对风险的防范、管理监督和安全的责任,其中就包括了急性足球运动损伤的处理,足球运动中的纠纷处理等内容。同时,还必须对学校足球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足球训练设备的安全等加强管理,加强足球场地、设备管理、日常检查和设备维护,保证学生的安全使用。还要关注于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情况,以及学生的着装符合一定的要求等。足球教师和教练应认真学习风险防范方法,科学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场地、设备、学生和其他因素,合理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有利于增强校方对运动安全风险的敏感性,增强识别足球运动风险的能力。因此,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统筹安排,有效避免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的风险发生,使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能够健康发展。

三、结语

在举国发展足球运动的大背景下,高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五人制足球特长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是一项长期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逐步完善校园足球组织管理体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监管管理,把每一项政策都应落到实处,夯实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政策、制度基础;二是要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尝试采用“引進来,走出去”的方法,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并通过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从整体提高校园足球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要建立校园五人制足球“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实践机会,学校则根据企业未来人员架构,协同制定相应的五人制足球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与企业输送足球专业人才;四是完善校园五人制足球竞赛体系,建立完善的高校五人制足球赛事品牌,塑造良好的赛事形象,提高社会美誉度,与职业足球和社会进行人才输送衔接,保障竞赛的延续性;最后,建立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小平,夏青.校园五人制足球推广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

[2] 杨博.高校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7,(15).

[3] 陈云龙,夏青.校园五人制足球的特征及意义解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

[4] 李毅.五人制足球在大学校园推广与普及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71-72.

[5] 林东序,蔡向阳,伊超.校企共建俱乐部模式对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研究——以湖北大学五人制足球队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

[6] 张凡,刘荣.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270-272.

作者:刘涛

上一篇:法治价值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石油企业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