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作业四

2024-04-07

外国法制史作业四(共6篇)

篇1:外国法制史作业四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一)(第一章--第五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目前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保存比较完整的成文法是(C)

A、《摩奴法典》B、《乌尔那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那罗陀法典》

2、古代印度佛教法的渊源是(BCD)

A、《法经》B、《摩奴法典》C、《三藏》D、《国王赦令》

3、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划分为公法与私法是由(C)首先提出的。A、盖尤斯B、帕比尼安C、乌尔比安D、保罗

4、罗马法物法的基本内容有(ABC)A、物权B、继承权C、债权D、所有权

5、被恩格斯称为“传播于世界各大洲的“唯一的日尔曼”的是(A)A、英国法B、德国法C、法国法D、意大利法

6、下列关于日尔曼法基本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团体本位的法律B、属地主义的法律C、具体的法律D、世俗的法律

7、构成西欧中世纪法律支柱是(ABD)A、罗马法B、教会法C、海商法D、日尔曼法

8、伊斯兰法形成于(A)

A、公元七世纪B、公元八世纪C、公元九世纪D、公元十世纪

二、简答题

1、《汉莫拉比法典》的立法目的?

答:答:(1)以立法形式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政治和法律的统一。(2)适应私有关系的发展,维护新的经济秩序(3)限制高利贷,缓和自由民的内部分化。

2、罗马法的渊源?

答:(1)习惯法(2)民众大会与平民会议制定的法律(3)元老院的决议(4)长官的告示(5)皇帝的赦令(6)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

3、伊斯兰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结婚制度(2)离婚制度(3)家庭制度

三、论述题

1、评析《十二表法》?

答:答:公元前54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罗马十人委员会制定的《十二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十二表法》分十二表,共102条,第一表至第十二表分别为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房屋与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第十一表补充前五表的内容,增加了贵族与平民不得通婚的规定,第十二表补充后五表的内容,增加了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十二表法》的特点:

1、私法为主,诸法合一,程序法与实体法相混。

2、在诉讼程序上对贵族的专横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3、以严酷的刑罚手段保护奴隶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利贷。

5、保留了若干原始社会的残余。

《十二表法》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首先,《十二表法》的许多内容体现了它是平民斗争的胜利成果。同时,《十二表法》冲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和司法权的垄断;设表分条地吧不同的法律规范按类分别汇集,条理比较清楚;确定了适合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一定的诉讼形式;比较注意条文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因此,《十二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是古代奴隶制法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法律文献之一。

6、试析罗马法物法的基本内容?

7、试析日尔曼法的基本特点?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二)(第六章--第七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宪政发展史上被誉为“近代宪法”之母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英国法的渊源有()

A、普通法 B、衡平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英国法学著作一般按侵权对象把侵权行为分为()A、对财产的侵害 B、对人身权利的侵害 C、对动产的侵害 D、对不动产的侵害

4、为维护封建王权而建立起来的评审制度起源于()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

5、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成为法典是()A、美国1787年宪法B、法国1791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 D、日本1889年1月治宪法

6、下列那一项法律不是美国首创的()A、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首创了违宪审查制度 C、确立“遵循先例”原则

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反垄断法

7、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主要有()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B、《克莱顿反托拉斯法》 C、《罗伯逊-帕特曼法》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8、美国法与英国法的共同点是()

A、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B、实行“遵循先例”的原则 C、强调程序法的重要性D、没有对法律进行系统分类

二、简答题

1、英国衡平法的主要特点?

2、英国法确定侵权行为的责任原则?

3、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论英国法的主要原则?

2、评析美国法与英国法的共同点?

3、试论美国司法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形成?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三)(第八章--第九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法兰西王国封建法律的渊源有()

A、罗马法B、日尔曼习惯法C、教会法D、国王赦令

2、拿破仑时期制定的法国元法包括()A、民法B、刑法C、行政法D、宪法 3、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体制模仿了以下《罗马法大全》中的哪一部()。A、查士丁尼法典B、查士丁尼法学阶梯 C、查士丁尼学说汇撰D、查士丁新律

4、大陆法系的特点有()

A、注重程序法B、法官的作用十分有限 C、与法学理论相比更依赖经验D、主要实行民商分立制

5、德国对罗马法的大规模继承于()

A、11世纪初B、15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宪法是()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D、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

7、将经济生活列为专章的宪法是()

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B、1919年魏玛宪法 C、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D、明治宪法

8、最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二、简答题

1、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2、法国行政法的主要特点?

3、为什么说德国法是大陆法系的现代发展?

三、论述题

1、试述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特点?

2、试述二战后联邦德国民法的发展?

3、试述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四)(第十章--第十二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日本以中国唐代法律制度为蓝本编撰的法典是()A、《大宝律令》B、《养志律令》 B、C、《公事方御定书》D、《御成败式目》

2、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最先借鉴()法,完成了所谓“旧民法”“旧刑法”等的编撰。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 3、1946年日本宪法确定的原则是()A、民主B、和平C、人权D、自由

4、二战后,日本发展最快的法律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经济法

5、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法主要受到()的影响? A、西欧封建法B、中国古代法C、罗马法D、伊斯兰法

6、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宪法是()A、1918年宪法B、1924年宪法 C、1936年宪法D、1977年宪法

7、欧洲联盟成立于()

A1900年B、1919年C、1951年D、1992年

8、欧洲联盟法的渊源有()A基本渊源B、派生渊源

C、欧洲联盟法的一般原则D、欧洲法院的判例

二、简答题

1、简述日本法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俄罗斯法基本属于大陆法系的范畴?

3、简述欧洲联盟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1946年日本宪法与明治宪法有哪些不同?

2、试述俄罗斯法的基本特点?

3、试述欧洲联盟主要机构的性质及地位? B、罗马法物法的基本内容?

答:

1、物法是罗马私法的主体、实体法的核心,由物权法、继承法和债权法三部分组成。1.物权(1)物的定义。是指凡对人有用并能满足人所需要的东西,包括无形体的法律关系与权利。物的分类主要有要式转移物与略式转移物、可有物与不可有物、有体物与无体物、动产与不动产、消费物与非消费物、特定物与非特定物、有主物与无主物、原物与孳息、单一物与集合物等。(2)物权。权利人可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权利,其范围及种类皆由法律规定。罗马法没有将债权从物权中区分出来,但物权中有对物权和对人权之分,二者又与对物权的两种保护方式(即对物诉讼和对人诉讼)相联系。物权的划分——自物权(所有权)和他物权。所有权是权利人可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最完全的权利,是物权的核心。其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禁止他人对其所有物为任何行为。盖尤斯曾总结出所有权具有以下特性: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最早出现的所有权形式是市民所有权,其主要特征是:主体只能是罗马公民;客体十分狭窄;其转移必须严格遵照法定的曼兮帕休式、拟诉弃权式等方式进行。共和国后半期开始,逐渐出现新的所有权形式。他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物直接享有的权利,它不能离开所有权而单独存在,是基于他人的所有权而产生的物权。罗马法上的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前者包括役权(又分地役权和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后者包括质权和抵押权。

2.继承(1)罗马法上的继承指死者人格的延续,财产继承是附属的。这是由罗马长期实行家长制家庭制度所决定的。继承权指死者所有权的延伸,而非指继承人的权利。家父死后,其权利必须延续下去,他的人格就得由其继承人继承。在早期,继承对象既包括他的人身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其财产权利和义务,即所谓“概括继承”。直至4世纪以后逐步形成,并于543年才确立了“有限继承”原则。公元543年,查士丁尼颁布敕令对继承制度进行彻底改革,规定继承人对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的权利义务,仅以已经登记在财产目录范围以内的遗产为限,从而废除了以往的继承人无限责任原则,而代之以有限责任原则。仍以继承人在得知其为继承人的60天内提出遗产目录者为限,否则仍应负无限责任。

(2)罗马法上的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早期只有法定继承,从《十二表法》开始有了遗嘱继承的规定。在罗马法中,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代位继承、遗嘱继承中的遗嘱能力与遗嘱方式、继承人的指定、遗嘱的效用和遗嘱的限制等均有法可循。

3.债权 在罗马法中,债权是物权的重要内容。

(1)债是依法得使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法律联系。其特征是 ①债是特定当事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②债的标的是给付。③债权人的请求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因为债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

(2)债的发生原因 ①合法原因,即因契约所生之债。罗马早期,订立契约应符合形式主义要求。后来契约种类开始增多,出现各种契约,分为:要物契约、口头契约、文书契约和合意契约。要物契约是指要求转移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契约。属于这类契约的有借贷和寄托。口头契约是由当事人以一定语言订立的契约,由债权人提问、债务人回答而订立。文书契约是登载于账簿而发生效力的契约,相当于后世的契据。合意契约既不要求文书,也不需要当事人在场,双方当事人只要“意思一致”即可。属于这类契约的主要有买卖、租赁、合伙、委托等。合意契约是流行最广、在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契约。②违法原因,即由侵权行为(私犯)而引起的债。罗马法将违法行为分为“公犯”与“私犯”。公犯指危害国家的行为,犯者受刑事惩罚;私犯指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的行为,应负赔偿责任。③准契约,即双方当事人间虽未签订契约,但因其行为而产生与契约相同效果的法律关系,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监护和保佐、海损、共有、遗赠等。④准私犯,指类似私犯而未被列入私犯的侵权行为。例如奴隶、家畜造成的对他人的侵害。

(3)债的分类 主要分类有: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可分债和不可分债,单一之债和选择之债等。此外,关于债的履行、债的担保、债的转移、债的消灭,罗马法上均有详细规定

3、日尔曼法的基本特点?

答:(1)日耳曼法是团体本位的法律。(2)日耳曼法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日耳曼法是具体的法律。

(4)日耳曼法是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外部表现的法律。(5)日耳曼法是世俗的法律。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二)答案

四、选择题

1、A

2、ABC

3、AB

4、D

5、A

6、ABD

7、ABD

8、ABCD

二、简答题

9、英国衡平法的主要特点?

答:(1)衡平法的形成是受罗马法影响的重要表现

B、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单,大法官颁布的命令有强制性作用。C、衡平法的调整对象补充了普通法的不足。

10、英国法确定侵权行为的责任原则?

答:(1)过失责任原则(2)比较责任原则(3)严格责任原则

11、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答:(1)联邦主义原则(2)三权分立原则(3)制约与平衡原则

三、论述题

3、试论英国法的主要原则? 答:(1)分权原则(2)议会主权原则

(3)责任内阁制原则(4)法治原则

4、评析美国法与英国法的共同点? 答:(1)、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2)、判例法的基本制度实行“遵循先例”的原则(3)、强调程序法的重要性(4)、没有对法律部门进行系统分类

3、试论美国司法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形成?

答:是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审查联邦和州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联邦和州采取的行政措施,宣布违反联邦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为无效。其形成是因“马布里诉麦迪逊”案而引起的。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三)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

2、ABD

3、B

4、BD

5、B

6、D

7、B

8、D B、简答题

9、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答:(1)、人权是人权宣言的核心问题

(2)、关于政权明确宣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3)、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无罪推定等原则

10、法国行政法的主要特点? 答:(1)构成独立的法律体系

(2)具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

(3)行政法典的判例是行政法的主要渊源(4)没有编撰系统完整的法典

11、为什么说德国法是大陆法系的现代发展?

答:(1)德国法医深厚的哲学底蕴,坚持的法学基础,严谨科学的法律结构,博大精深的法典以技术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2)适应现代社会的变迁和需要,对公共利益和社会保障给予更多关注,推行“社会化”立法,从宪法到民商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标志大陆法系的现代发展

(3)对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确立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如对奥地利、瑞士、日本等国立法的影响 B、论述题

三、试述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特点?

答(1)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民法典(2)民法典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3)法典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4)法典继承了罗马法的系统

(5)民法典用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立法注重实际应用。

四、试述二战后联邦德国民法的发展?

答(1)、德国民法典中修改最多的部分是亲属法领域(2)、对债务关系法也进行了修改(3)、战后在物权法方面的修改比较少

五、试述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

答:(1)在历史渊源上继承了罗马成文法典的系统,采纳了罗马法的概念、体系和术语

(2)在法律渊源上,一般对主要部门法领域制定了法典,并铺之单行法规,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3)将全部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类,法律系统完整(4)法院一般采用普通法院于行政法院相分离的双轨制

(5)在法律制度的发展中,重视法律理论的概括,法学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外国法制史作业题

(四)答案

2、选择题

1、AB

2、B

3、ABC

4、D

5、AC

6、C

7、D

8、ABCD C、简答题

四、简述日本法的基本特点?

答:(1)、日本法是在借鉴外来发达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日本法巧妙地融合了两大法系的特点,被称为“混合法”。(3)、日本法是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有机结合。

(4)、完备的日本经济法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日本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完善的法学理论。(6)、日本法律制度保留了封建社会的许多残余。

2、为什么俄罗斯法基本属于大陆法系的范畴?

答:(1)俄罗斯法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罗马法的许多原则,吸收了法国法及德国法的一些重要成果。(2)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同西欧各国比较接近(3)从法律渊源及法律推理模式,法官作用等方面来看,一直保持了大陆法系的传统

3、简述欧洲联盟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答:(1)关于建立统一市场的法律制度(2)欧洲联盟竞争法(3)欧洲联盟反倾销法(4)欧洲联盟公司法

三、论述题 1、1946年日本宪法与明治宪法有哪些不同? 答:(1)确立国民主权原则,天皇仅为国家象征(2)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3)扩大了国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4)规定了“放弃战争”的条款被誉为“和平宪法”

4、试述俄罗斯法的基本特点?

答(1)俄罗斯法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的范畴(2)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俄罗斯宪法的历史变革鲜明而直接地反映了俄罗斯国家政治形势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

5、试述欧洲联盟主要机构的性质及地位?

答:(1)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和实际立法机构,在欧盟中局中枢地位

(2)欧洲委员会。即是立法机构又是执行机构,同时又具有监督职能,并独立于成员国和理事会

(3)欧洲议会,形式上是欧盟的最高议事机构和监督机构,但他实际拥有的权力十分有限,它的主要职能是实施监督和发表咨询意见

(4)欧洲法院,是根据欧盟基础条约设立的独立机构,其职责是保证欧盟的法律得到尊重,保证在解释和适用欧盟法律过程中的法律统一。

篇2:外国法制史作业四

丁艳雅编

外国法制史课程要求每个同学在课外阅读一本以上与外国法制史内容相关的课外著作,并写一篇读后感,占总成绩的30%。具体要求如下:

1.作业形式。读后感。要求题目中出现书名,可以直接写“读某某著作有感”,也可以把“读某某著作有感”作为副标题。特别提示,阅读书目不限于老师所列书目,但一定要与外国法制史课程相关。写读后感最好选择经典著作。

2.读后感的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可选择所阅读著作中最有感想或最想发表想法的某个问题来写。读后感中必须注明作者本人的感想或看法。如果是从网上直接下载或粘贴的,一经发现,将不计分。

3.字数要求。字数约在3000字左右。

4.格式要求:题目统一用四号字加黑体,标题以后空一行打上年级、班别、学号与姓

名。统一用A4纸打印,以方便于学院存档。

5.注释与文献要求。引用别人著作中的观点(如直接引用,要用引号),并加以注释,注释采用脚注。正文之后还必须注明参考文献。

篇3:《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关键词:外国法制史,教学改革,论文

一、《外国法制史课》程性质内容及学科特征

(一) 《外国法制史》课程性质内容

外国法制史是研究除中国以外的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的、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1]1, [2]1。《外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 (含专升本) 的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研究外国法律制度的本质、表现形式、内容、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法律发展史和法律制度史, 前者研究法律的历史发展, 也可叫做立法史;后者研究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学科特征

1. 基础性。

法学由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和法律史学三大门类组成。法律史学主要包括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这些课程构成了其他各门课程的研究基础, 因此外国法制史对法学专业及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

2. 历史性。

法律史为法学和史学的交叉性学科。历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个自然过程, 历史现象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序的。因此, 应当注重对外国法制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把握。学习外国法制史不但要法学基础好, 而且要有扎实的史学功底。

3. 综合性。

外国法制史研究对象涉及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法律发展史和法律制度史两方面的内容, 是对外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结, 涵盖了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等部门法体系, 是对部门法体系的综合[2]。

4. 借鉴性。

自从清末变法修律以来, 传统中华法系解体, 我国被迫卷入法律西化, 以至于我国近现代的法律制度、法学研究等均是建立在西方 (含日本) 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无法摆脱西方的影响, 怎样使我们的法治更胜一筹, 只有大胆学习借鉴西方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等, 系统掌握他们的发展脉络及基本趋势。而若要完成这一系统掌握任务, 唯一途径就是认真学习外国法律史, 就学科而言, 主要包括外国法制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 做到洋为中用。

二、《外国法制史》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局面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尤其是在本科阶段。法学本科毕业生几乎全部要做实务, 无论是在律师事务所, 还是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企业等。从法学的实践性、现有情况、搜集到的资料和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 外国法制史在各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处境很是不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本科法学教育的应用性

尽管法学体系中有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历史法学三大分支学科。但是本科教育却是以应用法学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从事实务工作, 尤其是象我们黄河科技学院这样的三本院校, 更加突出法学的应用性 (我校就明确指出以应用学科为主) 。而外国法制史恰恰就是历史法学, 这就使得学生不可能在这门课程上付出较多的精力,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 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多少兴趣。

(二) 学生历史知识的有限性

历史是一门叙述过去事件的学科, 一些学生错误的认为学习历史主要就是靠记忆, 加上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选修学科, 地位不如语数外那么高, 经常被视为“副科”。加之历史教材抽象枯燥等, 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 为了升学, 高中生更愿意学习“主科”。而法学本科又往往是文理兼收, 至少在我校法学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学生本来普遍对历史就缺乏兴趣, 再加上不修历史的理科学生, 大学里法科学生历史知识的有限性可想而知。从笔者这四年讲授中国法制史和外国法制史的情况来看, 即使是原来在高中是为文科学生, 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掌握都不尽如意, 对外国历史更是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高中是理科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有限的历史学知识是限制他们学习外国法制史的重要客观条件。

(三) 教材内容缺乏吸引力

现今使用的外国法制史教材在内容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在涉及外国法律制度“现实”部分, 内容比较单薄。第二, 教材仅粗略介绍世界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 很少探讨为什么在那样的历史发展阶段、那样的客观条件下会出现那样的法律制度或法律现象, 其发展规律是什么。第三, 更少研究世界历史上某些产生过重大历史影响的法律制度及其发展规律对当今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上述问题的存在, 会令人感到外国法制史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远, 对于目前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无能为力, 从而使该学科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此外, 还有教师队伍不专业、教学手段不当等因素[3]。这些都使得外国法制史这门本来可以拓宽学生法学视野、提升其法学素养的课程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之中。

三、《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 教学手段多样化

把讲授、多媒体和影视资料有机结合于一体。

讲授是每一门课的必备教学手段, 尤其是对于文史哲法等学科, 但是要避免照本宣科似的背诵教材等方式。百家讲坛讲史的火爆也证明了单纯的讲授就能吸引观众 (含学生) , 一堂课老师从头讲到尾并不等于满堂灌或者是灌输。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必须具有扎实的法学和史学专业知识、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同时还应具有熟练的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等。当然老师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

多媒体在很多方面会更加直观, 如文献资料图片、人物照片、记录短片等, 多媒体也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按, 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偶尔也可以播放一些影视资料, 如《大国崛起》中第四集《走向现代》, 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讲英国法的发展和内容。除此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看一些影视剧。如《法律与秩序》中展现了美国的司法程序等, 《少数派报告》中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誓死维护, 《甘地传》中的为权利而奋斗及和平争取权利等等。这些影视资料都可以在老师讲授到相关内容时课上或者课下欣赏, 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心得体会。

讲授这门课时不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来完成。应该以兴趣 (无论是否重点内容) 为中心, 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学 (律) 思维能力、 (抽象的) 权利义务观, 以及通过比较得出可对我国法治进程的可借鉴之处。使之用法学 (律) 专业者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 养成把保护公民的权利作为志业、良好的职业道德, 避免仅为了谋生或富贵而歪曲、抛弃法律等, 为我国的法治建设而努力奋斗。

(二) 古今中外对比结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外国法制史也能很好的和现代社会结合起来。泛泛而言, 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 自清末以来我国各阶层人士都基本形成共识, 那就是他们的制度健全, 尤其是法治完备。所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应当积极向西方进行学习, 学习他们的法治经验及教训。

具体内容甚多, 试举其一———民主。譬如说苏格拉底之死, 这就是民主局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因为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人用民主的方式处死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民主也给法国人带来惨痛的教训, 以至于勒庞写出《乌合之众》加以批判。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 民主不是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能使用的, 也不是在公共事务和私人空间都可以用的。在立法、执法上应该民主, 但在司法上往往就不能实行民主, 应该严格依法进行。譬如在某些死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上, 我们不能因“国人皆曰可杀, 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 就是今日的“民愤”杀人, 如果找不到能够处死他的足够证据就不可以处死他, 极端的例子就是辛普森案。在公共事务上因为涉及大家的利益, 所以就因该民主;而在私人空间就不可以用民主, 我们不能说大家都同意限制或剥夺某个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 这样我们就可以以各种借口不断地限制或剥夺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 而且在人多的时候, 当时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甚至被操控, 纳粹政权就证明了这点。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公共事务要民主, 私人空间要自由。温家宝总理在其新书《温而文雅》就提到严复的名言“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做到洋为中用、古今结合, 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历史不知是过去, 很可能就在身边, 不懂得历史就容易走弯路, 做到以史为鉴。以此增强他们学习外国法制史等法律史的的兴趣。

(三) 把论文写作和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于一体

外国法制史也能作为一门应用学科, 主要可以用在为本科毕业论文打基础上, 尤其是以教学应用型为主的高校, 譬如黄河科技学院等。下面就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提出一些设想, 以期对外国法制史教学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本科高校的至关重要组成部分。从执教这几年来的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情况看, 很多本科毕业生往往 (无论以往各科成绩好坏) 不知、不会、不能制作出一份合格的本科毕业论文, 优秀毕业论文更是难上加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譬如, 高中阶段尽管也写包括议论文在内的作文, 但都是为考试而模拟, 基本不是出于学生的意愿;大学阶段学生在平时缺少写论文的机会和训练。很难想象一个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论文的大学生, 在毕业时突然遇到一篇10 000字的毕业论文能够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 其间还要找工作。

为此, 为了提高学生写 (毕业) 论文的能力, 必须在平时多加训练。而目前我们的课程考核模式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应从现有课程中抽出部分课程, 其考核方式用论文方式进行, 恰好《外国法制史》就是适合这种考核方式的课程。

1. 基本思路

(1) 选题。外国法制史是法学中涉及课程最多、时间跨度最大的一门课。从横向看, 外国法制史涉及到、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除中国法制史以外的所有核心课程基本分非核心课程。从纵向看, 外国法制史上起古埃及法, 下至欧盟法。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从纵横两个大的方面选论文题目, 选题空间非常大。教师可在授课时针对某个问题提示同学们, 也可以直接在开课之前告诉同学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选好写作方向之后, 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确定题目。也可以结合中国法制史对比研究。为了能使学生充分学习内容, 便于选题, 可把课时定 (下转277页) (上接268页) 在64—72之间。

(2) 外国法制史在第六学期开设。在前五个学期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核心课程, 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已较为全面。这时, 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结合外国法制史这门课程, 有利于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选题及写作, 制作出一篇合格的论文,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放在第七学期, 一是离毕业论文写作太近, 二是面临毕业;第八学期又没课, 还要找工作等, 不利于学生写作。

(3) 与文献检索课结合。论文写作, 兴趣很重要, 资料同样重要,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们在授课之时, 也应教给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尽管已是大三, 但是很多学生仍然不会查阅资料, 尤其是网络资源, 写作业往往是直接从谷歌或百度上直接粘贴或抄录。为了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我校在第六学期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 这有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查阅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材料。从今年开始, 我校学生不但可以利用维普, 也可利用知网资源从网络上免费下载各种所需资料。

(4) 为了有利于教师从时间上、精力上来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 可以通过核减课时、增发薪水等方式给相应教师于鼓励。

2. 大致要求

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作为毕业论文的预演, 字数不须多, 可定在3 000—5 000字之间。本次写作不用制作文献综述和文献翻译。其他具体要求可依照《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手册》。根据学生所写论文的形式是否符格式合要求和内容是否完整有价值等给出相应的分数。

写论文不但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预演, 也可以使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写作修改等, 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要改变《外国法制史》课程当前的不利局面, 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实践, 努力探索, 不断进行分析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才能更好的把《外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希望笔者这一努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何勤华.外国法制史: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希发, 武志孝《.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研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4) .

篇4:外国法制史漫谈

[关键词] 外国法制史;漫谈

【中图分类号】 D90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56-1

一、关于平等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卢梭和马克思都认为,人类社会的经历是从平等到不平等最后回到平等。这其中贯穿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人类社会初期的平等自不待言,这个时期人人享有完全的自然权利,完全的自由。直到不平等的出现。卢梭浪漫的描绘了不平等出现的这样一种场景:一群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突然有一天,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个骗子,他跳出来,拿着一根棍子在地上划了一个圈,然后对其他人说“你们看清楚了,我圈的这些土地是我一个人的”。其他人却相信了这个骗子。自此私有制产生,不平等出现,经济上的不平等继续发展,变成了政治上的不平等。然后政治上的不平等继续发展,直至人民再也无法忍受,通过革命或其他方式建立一种新秩序,重回平等状态。这是卢梭的不平等理论。

从唯物的辩证观来分析,经济基础产生上层建筑,那么人类不平等的出现有可能是这样一种场景:由于人和人之间天生有差别,一起生活的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天生强壮而勤劳,另一个是身体不怎么样而又懒惰的人,长此以往,这个身体不好而又懒惰的人由于对此人帮助的需要而对此人言听计从,由此产生了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不平等。人类不平等出现的内在动因在于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产生的主要诱因则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由于按照聪明的人说的做和接受强壮人的保护而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斗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所以人类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坦然或被迫地接受了这种由平等到不平等的转化。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人类个体是逐利的,趋利避害的,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自私自利的人类个体组成的人类社会在之前却选择对个人利益进行某种剥削和压制的发展道路,一点都不符合单个人自私自利的本性,当然这种发展道路对当时的人类来说是有益的,这不能不说人类在组成一个社会之后,整个社会的发展由于每个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而具有了某种理性,这种理性甚至能让单个人去接受某个时期的某种不利。可以说人类社会由于经济上的需要而产生了不平等的制度,但是这种不平等的制度对经济的贡献确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能更好的发挥人类的智力便是人类社会制度发展的方向。

二、关于分权

分权的理念可以说是西方对于现代社会运行模式的一种笃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人民对公权力和政府的天然不信任。分权模式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英国国王与贵族政治斗争的实践;二是西方思想家们的理论贡献。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于1215年,封建贵族占领了伦敦,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约翰在被挟持下,被迫签署了大宪章(Great Charter),这张书写在羊皮纸卷上的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日后成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英国现在虽然仍有君主,但是其权力基本已经转移到了议会和首相的手里,仅剩余一些虚权,这是英国政治分权的实践。分权的理论设计首先来自洛克,洛克的分权理论是只分为立法权和执法权,立法权由议会掌握,人民选举议员,由君主或是行政机构去行驶执法权。之后的另一个理论家孟德斯鸠综合了英国的政治实践和洛克的分权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的理论,三权分立就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离。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行使制定、修改、解释法律的权力。行政权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权负责解决纠纷,裁判诉讼。这三种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通过这种相互制衡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在18世纪,美国是分权理论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美国在建国的时候建立了严格的分权制度,美国宪法的前三条是对三种权力的划定,第一条是国会的立法权,第二条是总统的行政权,第三条是法院的司法权,虽然司法权在前期相比立法权,行政权比较弱势,美国总统和国会一开始并没有把联邦法院放在眼里,但是自从马歇尔大法官通过1803年马伯利诉麦迪逊一案的绝妙判决自创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以后,司法权逐渐取得了和立法权、行政权抗衡的地位。

三、关于社会契约

西方社会进入到文明时代,是通过社会契约。所谓社会契约是指每一个人把自己在自然状态下完整权利的全部或是一部分让渡给社会,形成一种公共权力。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这部著作被誉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统治的斗争,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和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均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在于探寻合法的政治权威,卢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人民的自然状态中,政治权威并不存在,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赋予政府公共权力,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反过来保障每个人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榕年.2000年外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1,(1).

[2]何勤华.外国法制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律史论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篇5:外国法制史重点

1、古代奴隶制法共同的特点:奴隶制法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法律。(1)各国的法均从习惯法开始,经过一个阶段才出现成文法,着重宣扬“君权神授思想”。(2)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对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的私有权。(3)体现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把奴隶视为物件、权利的客体,公开规定自由民之间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以及法的规范中起初都保留一些原始公社的残余。

2、楔形文字法:是指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特点:(1)法律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一般均采用序言、正文和结语三段论式的表述方法。(2)法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婚姻家庭法等各方面,反映了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君主专制制度。(3)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4)法律被描绘为遵从神意制定的,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神的惩罚。

3、汉穆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左右,由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晚年颁布的,法典原文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留最为完整的一部奴隶制成文法典。其立法思想:(1)极力宣扬推行“君权神授”思想。(2)为了“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等。(3)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借神权保护王权,充分保护奴隶主对财产和奴隶的私有权。

4、古印度法的特征:(1)与宗教密不可分。(2)严格维护种姓制度(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

5、摩奴法典:约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它较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该法典(12卷涉及刑法、民法、婚姻诉讼和审判制度)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传播至东南亚及远东地区。

6、罗马法律的分类:(1)公法与私法。(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3)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4)市民法与长官法。(5)人法、物法、诉讼法。历史地位:(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在东罗马帝国境内一直适用,各“蛮族国家”对原罗马帝国的居民仍适用罗马法。(2)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期,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了对罗马法的研究,采用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称为“注释法学派”,为罗马法的复兴奠定了基础。14世纪以意大利法学家巴尔多鲁等为代表,又形成了研究罗马法中的“评论法学派”,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突破,被西欧许多国家所采用。法国是最早接受的国家之一,德国早在13世纪就已广泛采用,在西班牙也同样受到重视,就连英国也受到影响,吸收借鉴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制度和精神。(3)罗马法作为世界古代最为发达和完备的法律,不仅积极影响了中世纪许多国家,推进了西欧法制的发展进程,也对近代以来的法律与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对近代以来私法的建设与统一具有卓越的贡献。

7、欧洲中世纪法律制度产生发展的主要线索:主要是自公元5世纪中叶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7、18世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开端前欧洲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1)公元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和巩固时期,西欧封建制法律是罗马法同日耳曼法相融合的产物。公元13世纪后,地方习惯逐渐被编纂为成文法典。(2)从公元12世纪初开始,首先在意大利然后在法、德展开了对罗马法的研究和应用,史称罗马复兴。(3)教会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法律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规定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守则,而且在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继承、犯罪与刑罚、诉讼等方面都有规定。发展为独立的法律体系,教会法院管辖的范围不断扩大。(4)公元11世纪前后,随着西地中海沿岸海上贸易的复兴和自治城市的出现,西欧商法也逐渐发展起来。中世纪后期,随着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西欧各国法律开始走向统一。英国与西欧大陆各国不同,其法律发展变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就是西 方两大法系的由来。(5)公元12世纪开始,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涌现出一批自治性的工商业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高度自治权,设立有市议会和法院,并创立了自治城市法。基本特征:(1)私法发达完善,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2)是团体本位的、属人主义的、具体的、世俗的法律。(3)是封建性的、与神学密切联系的、具有相当完备体系的法律。

8、日耳曼法的基本特点:(1)团体本位的法律。(2)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是具体的法律。(4)是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外部表现的法律。(5)是世俗的法律。

9、教皇国家制度: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早期基督教会的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却仍然残存下来。其后,随着西欧封建化的加深,教会势力重新抬头。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为酬答教皇为其加冕,赠与教皇土地使之成立教皇国。此后,教会地位不断提高,其司法权也进一步扩大,教会法不仅适用于教徒,对世俗居民也具有强制性。在教会内部划分出不同权利的等级,形成森严的教阶制度。教阶一般分为教皇、大主教、主教、神甫等,统称大教职,下设修士、修女等小教职。在教务方面按照级别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

10、罗马法复兴的进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在东罗马帝国境内一直适用,各“蛮族国家”对原罗马帝国的居民仍适用罗马法。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期,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公元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亚马菲城发现了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原稿抄本,引起了法学家研究罗马法的兴趣。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了对罗马法的研究,伊尔纳留斯等人采用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称为“注释法学派”,为罗马法的复兴奠定了基础。14世纪以意大利法学家巴尔多鲁等为代表,又形成了研究罗马法中的“评论法学派”,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突破,被西欧许多国家所采用。意义:(1)法国是最早接受罗马法的国家之一,并成为复兴罗马法的中心,使罗马法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扩展。(2)德国早在13世纪就已广泛采用罗马法,18世纪“潘德克顿”学派兴起,罗马法以更广泛的方式适用于德国。(3)在西班牙也同样受到重视,就连英国也受到影响,吸收借鉴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制度和精神。(4)罗马法作为世界古代最为发达和完备的法律,不仅积极影响了中世纪许多国家,推进了西欧法制的发展进程,也对近代以来的法律与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对近代以来私法的建设与统一具有卓越的贡献。

11、拜占庭法的渊源及对斯拉夫人国家法律的影响:

12、民法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民法法系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在罗马全盛时期,统治阶级以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广大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也因罗马法的完备发达而自愿采用罗马法。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使罗马法得以保存。公元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相融合。12世纪后,经过改造和发展的罗马法成了欧洲的普通法,从而奠定了民法法系的基础。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产生,确立了民法法系的模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它以罗马法为基础,成为当时最完整、最典范的法典,得到了广泛传播,其影响遍及欧亚、美洲许多国家。正是在法国民法典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一大法系-大陆法系即民法法系。

法国民法典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的背景下制定的,它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肯定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的经济基础。1800年起,拿破仑领导了全面立法活动,他任命著名法学家为起草委员会委员,多次主持和出席有关会议,在其直接干预下,1803年2月5日-1804年3月15日,民法典全文陆续通过。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命令公布施行。基本特点:(1)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民法典。(2)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3)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4)注重实际效用,缺乏理论概括。(5)继承了罗马法传统。

13、1947年日本宪法的特点:(1)确立国民主权的原则,(2)确立了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责任内阁制,(3)扩大了国民基本权利和自由,(4)规定了“放弃战争” 的条款,体现和平原则。

14、拿破仑法典(即法国民法典)的特点:(1)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民法典。(2)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3)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4)注重实际效用,缺乏理论概括。(5)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历史地位:拿破仑法典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的背景下制定的,它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肯定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它以罗马法为基础,成为当时最完整、最典范的法典,得到了广泛传播。由于拿破仑对外征服和法国殖民势力的扩张,其影响遍及欧亚、美洲许多国家。正是在法国民法典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一大法系-大陆法系即民法法系。

15、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点:(1)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在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方面已有所变化。①肯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不受限制的原则。②肯定了资本主义“契约自由”原则,并直接保护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对雇佣劳动的剥削。③在民事责任方面,确认了“过失责任”原则。(2)规定了法人制度。(3)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①对容克贵族的土地所有权及其他权利加以特别保护。②保留有中世纪家长制残余。③立法技术上讲究逻辑体系严密、概念科学、用语精确。历史地位:1900年德国民法典成为继1804年法国民法典后大陆法系的又一面旗帜,为20世纪以来众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主要范本,它确立的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结构及其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民法原则被广泛接受。它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它的颁行对统一德国法制任用巨大,成为德国民法发展的基础。它以深厚的哲学底蕴、坚实的法学基础、严谨科学的法律结构、博大精深的法典化技术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16、商法典编纂以来商法的发展:法国1807年商法典是最早的一部资产阶级商法典,并为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提供了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商法典颁布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又有许多商事法律出现,诸如票据法、银行法、合伙法、海商法等等,使商法典只起到商法通则的作用。现代时期,商法的主要变化是(1)商人责任。1919年3月18日法律加强了商人责任,要求商人向商业局登记,并为第三人提供信息。(2)合伙公司。19世纪末以后出现这方面的大量立法。(3)合同和票据。增加了商业合同的类别。(4)破产法。经过1838年、1889年两次修订,商法中改变了严格的破产程序。

17、普通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世界性法律体系。它是伴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而逐渐形成的。英国大约从17世纪开始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相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并在当地推行英国法。经过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英国法已深深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殖民地占统治地位的法律规范。到19世纪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时,普通法系也最终形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获得独立,但大都加入了英联邦,依然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法律传统。普通法系非但没有解体,反而通过英联邦这条纽带得到进一步加强,英国法的许多新发展都可能对英联邦成员国产生重大影响。基本特点:(1)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受英国法的影响,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渊源一般都分为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2)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3)法官对法律的发展举足轻重。(4)以归纳法为法律推理方法。(5)在法律体系上不严格划分公法与私法。

18、普通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1)普通法。(2)衡平法。(3)制定法。普通法和衡平法都是判例法,判例法为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19美国法与英国法的主要区别:(1)法律移植中的批判精神。美国对英国法的运用,以符合美国的国情为前提,对不适合国情的普通法规则不予适用。(2)立法和司法双轨制结构。(3)制定法的比重和任用较大。(4)制定法和判例法更具灵活性。(5)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

20、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度:美国宪法规定,国家管理形式是总统制的共和国,国家机关按“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建立。由国会、总统、法院分别行使国家立法权、行政和司法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除立法权外,还有宣战、弹劾等权力。总统是政府首脑,又是国家 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拥有指挥和监督联邦全部行政的大权,有官吏任免权、发布行政命令权、外交权、军事权、事实上的提案权、赦免权等。联邦法院法官实行终身制,法院审理案件时不受总统和国会的干涉。1803年,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确立了由最高法院解释宪法以及审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的先例,从此掌握了司法审查权。

制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的立法享有批准权或否决权,联邦最高法院可利用司法审查权宣布其违宪而使之失效。总统有行政权,但任命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和缔结条约,必须经参议院2/3议员的同意;总统虽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国会两院如各经2/3议员再次通过,即可推翻总统的否决,当然生效;总统如有违法失职行为,国会则可进行弹劾。联邦法院有司法权,司法独立,但联邦法院的法官须经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国会还可以弹劾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

21、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与演变:15世纪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人之间的口头契约日益增多。16世纪,出现了英美契约特有的对价制度,确立了契约自由原则。至19世纪,英国契约吸收了大陆法系契约的某些重要原则。进入20世纪后,契约自由原则受到极大的限制。法国民法典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在法国民法典颁布后的民法发展中,传统的民法原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契约自由原则受到限制,出现了新的契约形式。缔约人的自由意志开始受到国家和法律的约束,出现了“强制契约”、“定式契约”和“集体契约”等形式。

英美契约必须包括的要素:(1)必须具有缔结契约的能力,(2)必须由双方自愿达成协议,(3)必须具备有效的对价(对价原则①对价无须相等,②过去对价无效,③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④平内尔原则,⑤不得自食其言原则),(4)标的和格式必须合法。

22、衡平法的特点:衡平即平等、公正。(1)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仅指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衡平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2)衡平法的诉讼程序相当简便、灵活,以快速、经济、切实解决当事人的争端为宗旨。(3)衡平法只关注那些普通法调整不力的方面。(4)只有在普通法的救济方法不足以弥补当事人的损失时,衡平法的救济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篇6:外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模版)

5.中世纪法律思想研究 6.中世纪教会法研究

7.中世纪西欧法律二元化的影响 8.古东方法特点研究 9.伊斯兰法律传统研究

10.法律移植与法制变迁的历史实践与理论

11.欧陆法律传统解析

12.法国民法典与法兰西民族文化 13.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的贡献 14.法德民法典比较

15.普通法精神与英吉利民族文化 16.英国土地法研究 17.英美判例法研究 18.英美宪政制度研究 19.英美司法独立制度研究 20.英美陪审制度研究 21.英美律师制度研究

22.英美合同法与对价制度研究 23.英美信托财产制研究 24.英美侵权制度研究 25.英美刑罚制度研究

26.英美法制现代化比较研究 27.近代西方法治思想研究

28.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29.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30.历史法学派的思想贡献 31.刑事古典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2.刑事人类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3.刑事社会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4.两大法系陪审制比较研究 35.西方监狱制度比较研究 36.西方检察制度比较研究 37.西方警察制度比较研究 38.西方法院与法官制度 39.西方庭审模式研究 40.新自然法学思想评析 41.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 42.新分析法学思想研究

43.经济分析法学对现代西方法制的贡献

44.古希腊法律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5.罗马法复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6.英国近代衡平法的生成与发展 47.英国判例法生成与发展

48.基督教神学对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49.日耳曼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50.论罗马法的私法自治精神

51.论教会法对西方法治传统的影响 52.论英国判例法主义传统

53.论美国宪政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54.评个人主义时代的法国民法典 55.德国民法发展意义 56.法律的本土化与移植——以日本法制为例

57.汉穆拉比法典对商业关系的调整 58.古印度法律种姓制度特征及其对以后印度法律的影响

59.试论古希腊公法中的民主传统 60.罗马法的借鉴意义

61.试论教会法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积极影响

62.论伊斯兰法的特征及其对现代穆斯林国家法律的影响

63.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特点 64.英国衡平法的起源与发展

65.1804年法国民法典及其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

66.1900年德国民法典及其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

67.美国司法审查权的理论与实践 68.资产阶级古典刑法思想在法国革命时期立法文件中的体现

69.美国权利法案的理论与实践 70.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7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民法所有权制度的变化 72.论日本1946年宪法中的和平条款 73.日本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

74.论1952年美国《统一商法典》 75.论经济法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76.普通法中“程序优于权利”如何形成

77.英国信托制溯源 78.英国陪审制的形成

79.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80.试论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 81.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 8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剖析 83.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84.论梅因的法律思想 85.边沁功利主义法学评析 86.论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 87.论庞德社会法学理论 88.从柏拉图的“哲学王”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89.论神学法律理论 90.西塞罗的法律观 91.论古典自然法学理论 92.论哲理法学派 93.论分析法学派 94.论历史法学派 95.论社会法学理论

96.从奥斯汀法律命令说到哈特的法律规则说

1、试论《汉穆拉比法典》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的贡献

3、罗马所有权制度的发展

4、试论中世纪教会法对西方法制传统的影响

5、试论英国普通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6、试论罗马法对英国衡平法的影响

7、英美两国宪法的异同

8、罗斯福新政立法述评

9、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10、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继承和发展

11、《法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

12、法国宪法的多次变更及其原因探析

13、法、德两国民法典之比较

14、德国《魏玛宪法》剖析

15、明治维新与日本法制的近代化

16、现代西方民法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17、日本的经济立法与经济起飞

18、二战后日本法的变革

上一篇:语文课听课评价总结下一篇:新旗杆和旧旗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