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

2024-05-03

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精选6篇)

篇1: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

中国法制史作业2

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答:清政府立宪举措:

1、考察西洋宪政

2、设立专职机构

3、改革官制

4、制定新法

5、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6、成立资政院和咨议局

7、颁布十九信条,实行君主立宪

意义:

直接从西方移植了一批近代化的法律。

确立了宪法指导下诸法分立的近代化法律体系。确立了民主宪政的发展趋势。

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

答:清末变法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从制定大清现行刑律开始,清政府分别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律草案等实体法,又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等程序法以及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随着修律过程中这些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体例被西方式的由多个部门法共同组成的体系所取代;晚清政府新制定的法律,均参照了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结构模式,从而彻底改造了传统中华法系的法律结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清廷的法制改革不了了之。但是,中国法制“诸法分立”的进程没有停止。民国时期,中国法制“大陆法系化”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形成了 “大陆法系化”的“六法全书”。

3.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

答: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

颁布革命法令。(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2)改革审判制度。仿效西方文明的审判方式,颁布《禁止刑讯文》、《禁止体罚文》,废除封建的刑讯体罚制度。

(3)采用律师制度。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拟《律师法草案》,实行律师辩护制度、公审制度、陪审制度。

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

答:从1928年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集中进行频繁的立法,最终建立起“六法”体系,形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基干。所谓《六法全书》简称《六法》,狭义是特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广义是指上述六大法典及其它附属法规和判例解释例,亦即整个法律体系的通称。就其内容而言,除搬用资产阶级的一些法律原则外,也继承了清末和北洋政府具有封建性的法律传统。

5.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内容

答:宪法性文件主要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人权条例》。

土地立法主要有:《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1

篇2: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

1、试述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刑法制度主要就体现在五刑制度的变化上,五刑的概念很早就形成了,夏商刑制就有所谓的“墨、劓、刖、宫、大辟“五刑。这时的五刑是比较简陋的,但是以五种刑罚为体系的概念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华法系的一个特点。

西周沿用了五刑的概念,中期,周穆王命司寇吕侯制定《吕刑》,将五刑统一为“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的体系,使其更为完备。

到了东周秦朝时,由于周时定型的社会结构的解体,要求新秩序的呼声就大起来了,因此各类变法活动就在各国兴起。在法律方面,原来的旧的传统西周社会的五刑体系就不够用了,因此五刑体系就逐渐在变法中消亡了,秦朝的刑法体系就包括七类:死刑、肉刑、流刑、徒刑、侮辱刑、财产刑、其他刑等。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改进,新的五刑制度初步形成。根据《晋书•刑法志》记载,首先是曹魏的《新律》,“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更依古义制为五刑。其死刑有三,髡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赎刑十一,罚金六,杂抵罪七,凡三十七名,以为律首。”曹魏的刑制虽然没有完全形成五刑制,但也向着刑制改革迈出了一大步。

西晋的《泰始律》又将曹魏的七种三十七等刑罚简化为五种。即死刑三等、髡刑四等、赎刑与罚金各五等,另加杂抵罪若干等。

《北魏律》定刑为六,计:死、流、宫、徒、鞭、杖。《北齐律》承其后,确立了完整的死、流、徒、鞭、杖。

最终定型五刑体系的是隋唐时期,唐律最终将其定型,确认为笞、杖、徒、流、死五种二十等,而且疏议也对这些刑种做出了儒家化解释:笞刑五:笞一十。赎铜一斤。笞二十。赎铜二斤。笞三十。赎铜三斤。笞四十。赎铜四斤。笞五十。赎铜五斤。

2、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及表现?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运动由董仲舒等人发起,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两汉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这样的律文与原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三是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过程,至隋唐已基本完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议》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另外,从两汉至隋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是逐步深入到最后完成的过程。

在中国法律儒家化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完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也一步步深入,这种影响是全面的,主要表现为礼法合流、德礼并用、德主刑辅等法律思想的确定,儒家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观点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在法律儒家化过程中对司法实践领域的影响等等,不一而足。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强调德治。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中,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3、在“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过程中,儒家基本政治法律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

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法的推广,使得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

3、试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权保障体系?

早在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把本阶级的意志提升到法律上,以便保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需要。李悝的《法经》则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而秦在战国时就设有“廷尉”为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但是最高的司法权还是属于皇帝,这也正是专制主义下的司法制度的特点。因此看出:法律是在政权中占统治地位的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平民百姓与贵族之间不平等,而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

到了两汉时期,多次颁布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皆享受有罪“先请”的诏令,以便保护他们在法律上的特权,他们如果犯法,治狱通常需先请皇帝裁决,然后再下司法,凡经上请,一般都要得到减刑或免刑。汉律的罪名也有许多关于维护皇权,严防臣下专权的规定;而且以皇帝为代表封建国家和官僚贵族的其他财产也严加保护;在诉讼制度上的特权,是对封建贵族官僚的犯罪,如需逮捕,得先奏请皇帝,即所谓“有罪先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八议”和“官当”制度正式入律。魏律曾正式规定过维护封建统治特权的“八议”条款;这种制度使得贵族官僚地主更全面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加深广大人民的苦难。晋律则规定了《官品令》和“杂抵罪”的刑罚来保护他们的特权的法律;它的经济立法特点是,在确认豪门士族经济特权的同时,有极力保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利益。

隋朝法律规定:在《开皇律》中明确规定“八议”之制度,以维护贵族官僚地主在法律上享有“例减”、“听赎”和“官当”的特权。

唐朝法律的《唐律疏议》就是封建制度法典的代表,它沿用“八议”制度,而且规定的更为详细:此外还规定几种人享有“请”、“减”、“赎”、“官当”、“免”等法律特权。

元朝是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所以它有一个不同于唐宋的显著特点: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一次汉族人民在政治上除处于最低地位。而蒙古贵族却向有许多法律特权。如蒙古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受理,只能由管理蒙古人专门机关正政府决断,而汉人的审判机关的正长都由蒙古人担任。从而证明元朝的法律是维护蒙古贵族操纵下的军事封建专政的工具。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它的主要特点是维护满族享有更大特权的封建等级制度。清律援用“八议”条款,并扩大其适用范围。“大清律例”特别赋予满族人以更大的特权,满族人犯法不归一般司法机关审理,而由专门的司法机关审理。

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封建法典的内容里,其中一部分就是维护贵族特权,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礼法合流。从汉朝的定罪量刑原则“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八议”,再到唐律的“请”、“减”、“赎”、“免”;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杂抵罪”到魏晋隋唐的“官当”等,都是贵族特权的法律化。

4、从法经到宋刑统,中国封建法典在编撰体例上经过了哪些重要发展变化?

从《法经》到《宋刑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内容的丰富、法律编纂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法典的编纂体例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变化:

(1)《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它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典“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编纂体例;并且法经在结构上明显地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前五篇,相当于近代法律的分则;一部分是第六篇《具法》,相当近代法典的总则。汉律基本沿袭了,《法经》的总分结构,只是在第六篇《具律》之后增加了三篇内容。

(2)曹魏时期编纂的《新律》,在体例结构上首先对《法经》作出了突破。《新律》改《具律》为《刑名》,并且将其从第六篇提升到律首,这样能更好地起到统摄全律的作用。

(3)《晋律》又将魏《新律》的《刑名》篇分为《刑名》、《法例》两篇,仍置于律首。刑名和法例,将总则内容区分地更为明细。

(4)《北齐律》合《刑名》《法例》为《名例律》,冠于全律之首。这种体例基本为隋唐所沿用。

(5)唐宣宗时期编纂的《大中刑律统类》,首先将刑律划分为门,并在律后附以有关的令、格、式、敕。此后,五代时期的后唐、后周,都仿照《大中刑律统类》的体例编纂各自的法典。

(6)宋代的基本法典《宋刑统》,称“刑统”而不称“律”,即采用分门别类的编纂体例;新增加了“起请条”,并总括“余条准此”列于《名例律》之后。

5、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过程及影响?

指导思想: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一)《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5月15日颁布)

(1)公布的原因与过程。《大清现行刑律》是清政府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作为《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一部过渡性法典,于1910年5月15日颁行。

(2)主要内容及变化。内容基本秉承旧律例,与《大清律例》相比,有如下变化:

①改律名为“刑律”;

②取消了六律总目,将法典各条按性质分隶30门;

③对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

④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段,如凌迟;

⑤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妨害国交罪等。

(二)《大清新刑律》(1911年1月25日公布)

(1)特点与地位。是清廷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

(2)制定过程及篇章结构。起草工作始于1906年,由于引发了礼教派的攻击和争议,至1911年1月才正式公布,但并未真正施行。《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

5条,规定对侵犯皇室罪、内乱罪和外患罪加重处罚;对无夫奸罪科以刑事处罚;尊长亲属有犯,卑幼子孙不得使用“正当防卫权”。

(3)主要内容及发展变化:

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惟一内容,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的结构形式,将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

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

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段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原则和缓刑制度等。

(三)《大清商律草案》

1.清末的商事立法

(1)第一阶段,商事立法主要由新设立的商部负责。1903年,修订的《商人通例》9条和《公司律》131条,在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奏准颁行,定名为《钦定大清商律》,是为清朝第一部商律。此外,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有关商务和奖励实业的法规、章程加1904年6月颁行的《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同年7月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6年5月颁行的《破产律》等。

(2)第二阶段,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单行法规仍由各有关机关拟订,经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审议后请旨颁行。在此期间,修订法律馆于1908年9月起草了《大清商律草案》,1911年9月农工商部起草了《改订大清商律草案》,此外还草拟了《交易行律草案》、《保险规则草案》、《破产律草案》等等,但均未正式颁行。在此期间公布的单行商事法规有《银行则例》、《银行注册章程》、《大小轮船公司注册章程》等。

(四)《大清民律草案》

(1)总则、债、物权三编由日本法学家松冈正义等仿照德国、日本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理论、制度和原则;

(2)亲属、继承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保守的礼学馆起草,其制度、风格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保留了许多封建法的精神。

(3)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并未正式颁布和实施 影响:

1、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随着修律过程中一系列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已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2、其次,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后世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3、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修律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了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从而促进近代法治观念的逐步形成。

4、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近代化。

6、新民主主义时期各阶段的宪法性文件及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

宪法性文件:(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

(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确定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了土地财产的分配方法,原则上确定农民的土地私有权。

(2)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地权条例》

(3)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确定土地财产的分配方法,确定土改执行机关。

7、评析汉朝的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司法官根据儒家经典特别是孔子编撰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之义理作为决断复杂、疑难案件依据的一种特殊审判方式,其应起源于汉以前,并盛行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定遇疑难案件应以儒家经义来决断,实际是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春秋决狱”的明显案例到唐代基本结束。

篇3: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方法浅议

关键词: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应用型人才

中国法制史课程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法治的重要途径。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讲述中国传统立法与司法, 也正因为其的特殊性, 在一些功利性的教学体系中已无法觅见其踪影或是被边缘化。殊不知, 只有了解历史, 才能更准确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以古观今”, 理论联系实践为教学始终贯穿的主线。

一、紧跟发展,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

现代人才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标, 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 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与生活中, 维护人们的权益与社会的秩序, 甚至在未来参与司法与法治的改革。然而任何社会都有它的内在价值观的标准, 这些标准有些会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变化, 而有一些则是历史的沉淀与累积, 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 只有了解了传统法制和其内在的伦理价值, 才能够因地制宜的对现有法治进行衡量与反思。

同时在多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中,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倒数,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学教育为精英教育, 是一个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 在中国, 法学专业学生大多通过继续攻读研究生和通过司法考试步入法律精英行列, 而这两门考试中都包含法制史的内容, 这也为本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又一联系实际的线索。

因此, 结合以上两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将理论运用与实践, 以各类考试大纲为基础, 以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为纲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活学活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突出重点, 从核心出发向外拓展教学

虽然法制史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但是重点则比较明晰, 各类考试的考点也都颇为相似, 这为准确把握课程重点提供了可能性。为贯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因此课程设计在横向上, 综合研究生考试及司法考试考点, 结合书本传统重点, 编写出课程核心点;纵向上以各朝代法制文化为线索进行贯穿。在不遗漏任何一个考点与重点的基础之上, 以此为圆心进行拓展, 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进行全面讲解。如在讲解汉代“春秋决狱”制度时, 以其为起点, 引申出“引经决狱”、“引经注律”, 从而全面的阐述汉律儒家化的思潮与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起源与内涵。同时从各朝的历史与社会制度背景出发, 阐释出法律的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再通过对立法、主要法律内容、司法三大方面对传统法制进行解释, 使同学们在拓展知识的基础上对重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应付未来关键性的考试中也可得心应手。

三、以生为本, 快乐教学创造高效课堂

“寓教于乐”是教学方法中的点金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高效的汲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一) 结合时事, “以古论今”

教师需要积极的关注时事, 准确把握中央文件的内容与精神, 将时事新闻穿插与教学内容之中, 通过“以古论今”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核, 同时也可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 为现代法治改革献言献策, 真正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如在讲解明代“重典治吏”时, 可联系当下的重拳橙贪, 体味传统与现今中央对治理贪腐的决心;又如在谈到唐代自首制度时, 可联系当今自首制度, 相互比较, 取精用弘。除此之外, 将法制史学术前沿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 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 做到与时俱进。

(二) 关注兴趣, 快乐教学

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着, 兴趣点也是如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是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之所在, 角色互换, 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教学, 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寓教于乐, 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知识的乐趣, 获取成功的喜悦,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内牢固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如当下穿越剧与古装剧已成为看剧的新时尚, 可结合剧中情节与人物讲解各朝的法律制度, 让学生更有直观的体会与感受。同时还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 如通过角色扮演、专题讨论、室外实践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 让学生自由阐发自身观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 善用科技, 多彩教学

篇4: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司法考试 本科教学改革

一、历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真题的特点

中国法制史自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试大纲以来,大概占卷一总分值的8%左右(卷一总分值150分),即10分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其中,中法史试题的分值主要介于6~8分之间,当然也有例外,2003年和2005年的分值分别为10和11分。综观历年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一)強调对历代法制及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

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中,占据题数比例最大的不是哪朝哪代,而是对中国历代法制的总体认识,高达16题之多(表1)。在这16题当中,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总体考查有4题(2005年卷1第63、64题、2009年卷1第57题、2014年卷1第56题);对中国古代法典总体演进历程的考查有3题(2008年卷1第9题、2012年卷1第18题、2013年卷1第18题)。可见,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侧重对历代法制及其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而不局限于单独的知识点。在制度及其指导思想总体认识和发展脉络之中学习中法史,是司考“中法史”题目的重点。

(二)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

中国法制史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时间序列为线索向学生讲述法制历史的源流,法制的时代特性较为显著,但与部门法教学不能相对应,致使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方面常有缺憾。如果能以部门法史对之作补充,则有利于通过纵横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定位更加准确,加强和深化与现代部门法之间对比了解。以选拔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宗旨的司法考试,已开始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如对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考查(2005年卷1第94题),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史的考查(2010年卷1第15题),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制史的考查(2007年卷1第10题),对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史的考查(2009年卷1第58题)。部门法史的发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法史研究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说明中国法史学界已经开始突破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刑法的陈旧观念而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考察中国传统法制,大量宪政、经济、民事、行政法史等研究成果问世。可以看出,专题性法制史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实务界所亲睐的对象。

(三)贯概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09年司法考试卷4中,有涉及到中国法制史的分析论述题,分值在20~25之间。如2007年卷4第7题,即要求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素材,从古代的“无讼”、“厌讼”、“耻讼”观念到当代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自选角度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该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它告诉我们,学习中法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服务于当下社会。中国“无讼”的价值观念乃是在道、儒、法等中国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和为贵”、“让为贤”等根深蒂固的法律思想,老百姓“以讼为耻”,认为“对簿公堂”是极不光彩的事。统治者也力行“德主刑辅”,强调道德伦理教化,不重视运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将诉讼当作解决纠纷的唯一或者最主要的方式,动不动就诉诸法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司法解决争端的有效性、权威性和终极性特点的基本反映。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诉讼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程序繁琐、费用昂贵,时间持久,特别是难以做到当事人之间不伤和气与维持原有和睦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诉讼,引导、鼓励当事人把诉讼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大部分案件尽量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均衡得失,采取一种更为恰当的解决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告别无讼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过于强调诉讼的作用,也非法制建设的本意。“好讼”盛行之下,大量的司法资源被无谓地浪费,当事人也为之付出了代价。所以,“厌讼”固不可取,“好讼”的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效果不好。现在法学教学观念和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司法考试的需要,更遑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视角和历史借鉴。

(一)掌握知识的碎片化

在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这门课体系杂乱、知识点零散,因而学起来难度大,考试不容易拿到高分甚至不好通过。实际上,中法史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古代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要想理解某一制度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单纯用法律语言去解释,只能使内容更加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心思倾注到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从整个历史长河的视角来把握法律制度的流变。比如说,明清时期“三司会审”中的刑部,其职能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总掌“天下诸刑狱”;大理寺的职能是国家慎刑机关,“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明清的司法制度后,忽略了对之前唐宋时期刑部和大理寺职能的回顾,而这一时期,大理寺主管审判,对应的是明清的刑部;刑部主管复核和司法行政,对应的是明清的大理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记忆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而没能将整个历史时期的司法机关集中起来加以对比学习,那么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碎片化了。

(二)缺乏现实关注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法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历史上法制的成功与失误,认识当代中国显性和隐性法制的本土渊源,认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在西方法制冲击下中国法制近现代化的得失利弊,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对当今法制建设的正负作用和意义。但在授课过程中,有些老师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只讲课本知识,同时,学生也没有意识将古今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之后便很快忘记了各色各类的知识点,将中法史知识扔进了历史的海洋。历史只有跟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具有永恒的魅力,如果单单学习历史而忽略其传承性,缺乏足够的现实关注,那么历史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任何生命力可言。比如说,在讲授汉代“亲亲得相首匿”法律原则时,切勿就事论事。具体来说,在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背景下,除谋反、谋叛和谋大逆等严重危害皇权的十恶不赦罪行外,亲属间互相隐瞒罪行,即同居相隐不为罪。而在现行《刑法》中,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就会构成包庇罪。比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现在有无必要实行“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如有必要,哪些犯罪可以适用,怎样界定亲属的范围。进而让学生思考:自清末变法至今,我国引进大量法律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自身法律传统的总结、理解,导致在法律实践中出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现实矛盾冲突,作为法学学生,应该怎样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对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之后,笔者结合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的特点,并以此为视角,认为有必要对中法史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中法史教学的目的。

(一)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

学习中国法制史必然离不开对历朝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出其基本发展脉络:中国早在商、周两个朝代就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法律,也开始形成有系统的法律思想。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时代的学说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法律思想的基本面貌。自秦朝后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巩固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思想界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两汉时经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一种正统的官方理论,其对法律的定位和论断也就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思想的争鸣已经过时,不能再被统治者所容忍,只是在若干的具体问题上后世的思想家有一定的发展。鸦片战争开始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随着空前的统治危机以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反映在思想界也再次出现了争鸣的局面。维新运动时期,欧美的法律学说开始传入,猛烈地冲击中国思想界,这一趋势在20世纪初依旧存在。然而由于20世纪初中国处在长期的战乱之中,并没有具备建设近代化法制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条件,也没有给思想界充分吸收消化匆忙引进的欧美各类法学流派的机会,更没有创立本土法学学派的可能。尤其是引进的法律制度、法学学说和中国社会脱节,形成了西化的社会精英阶层法律思想和保留传统观念的民间法律意识的巨大鸿沟。

(二)对历代法典更迭与演进的梳理

历朝历代的法典编纂及其演进历程是中国法制史课程的重中之重。宏观地掌握整个历史时期的立法动态,是我们学习中法史的基本任务。中国法制文明起源于炎黄时代,自那时起至今,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的进化。在这一漫长的法制发展历程当中,法典的编纂代表了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走向。但由于中国古代朝代众多,且每朝每代的法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更迭,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存在困难。为了方便大家掌握该知识点,我们不妨将其演进历程做成一张图表,以便更加形象地加以对比分析(图1)。

(三)注重古为今用

在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比较法的视野来思考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比如说:(1)在2008年刑法的修订过程中,对于年满75周岁的老人的刑罚适用,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尊老恤幼的法律原则加以探讨。(2)在讲授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即登闻鼓制度时,可以把击登闻鼓这种古代进京上访的主要形式与当今存在的进京上访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古代的“越诉”和“京控”与今天的上访从历史根源上是一致的,进而认识到现今上访形成的原因并深入理解法律文化的传承性。(3)在谈到明代朱元璋“重典治吏”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当下大力打击贪污腐败的现象,体味传统与现今中央对治理贪腐的决心。总而言之,通过联系当前法律实践,能够赋予中法史教学以更多的活力,必然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法律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对中法史知识的理解,提高透过表象从深层次把握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結语

博登海默曾言:“攻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很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该国法律制度机构对其周围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①学好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代大学生在学习中法史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学习法制史缺乏系统,不能从古今中外比较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法制史中的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从司法考试的趋势来看,从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源流过程来理解具体的法律制度,是考试的方向。那么,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中法史的理论素养,还是应对司法考试,都需要在教学方面有所改变。教师在教授中法史课程时,应该在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源流和脉络的背景下去讲授某个具体法律制度,应该在古今比较的视野下去讲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有助于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历史思维。

注释: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

篇5: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

14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贯彻始终的法律原则。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奴隶制时代的一项法律原则,是指礼和刑适用对象不同,各有侧重。礼主要是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的准则,而刑则主要是针对奴隶、庶人和异族的。此原则的基本是精神是维护贵族官吏的法律特权,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并未贯彻始终。如先秦法家主张刑无等级;明代厉行重典治吏,采用廷杖制度,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147.。

明代“廷杖”制度是刑不上大夫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明代厉行重典治吏,对违犯皇帝旨意的大臣,在朝廷上当众施以杖刑,甚至杖毙朝廷重臣,从而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体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极端强化。

148.。

春秋时期邓析所造“竹刑”公布后即成为国家的法律。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竹刑”是邓析私自编写的一部法律,因写在竹简上公布而得名,起初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公元前501年,郑执政大臣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竹刑为国家采用,才成正式法律。

149.明初重典治国的法治思想是朱元璋采纳法家法制原则的结果。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朱元璋奉行的是儒家礼法并用的法治思想,主张“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而由于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朱元璋才决定采纳刑乱世用重典的策略,以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地位。

150.编敕是宋朝最重要的最经常的立法活动。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编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法律形式,可根据社会关系变化的需要而随时修订。宋中期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时,为了突破旧法制的束缚,为变法改制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敕的地位和作用。此后,编敕日益频繁,成为宋代最经常的立法活动。151.南京临时政府最高领导层始终坚持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定以美国独立后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政府体制采取总统制。后来孙中山等领导在制定《临时约法》时,为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才改为实行责任内阁制。

152.唐朝实现了礼法合一,因而在司法上盛行春秋决狱之风。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春秋决狱是汉代儒家法治思想确立之初,对司法制度影响的早期表现形式。随着唐代礼法合一的实现,唐律已将儒家礼教纲常、道德规范直接融入法律条文。法律的儒家化,使春秋决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基本结束。

153.“同居相为隐”即“亲亲得相首匿”。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上述两项原则虽然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一是在亲属相隐的范围上,前者比后者宽泛得多;二是在法律责任上,前者比后者完善具体得多,不仅规定了完全不责刑事责任和减轻刑事责任的范围,而且规定了不许相隐的犯罪。

154.中华民国的宪法文件都规定了“五权分立”的政权体制。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大纲、临时约法,以及北洋政府的几部宪法文件,都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权体制。只有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法文件,才按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理论,确立了五权分立的政权体制。

155.唐律将所有犯罪行为分为公罪和私罪两类。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唐律只是将官吏的犯罪。按性质划分为公罪和私罪。公罪是指官吏因公务关系,而非私人不正当行为造成的犯罪。公罪多为过失犯罪,量刑相对从轻,以调动封建官吏的积极性。普通平民的犯罪行为,不可能构成公罪。

156.唐律规定有同居相为隐原则,故亲属犯罪,互相容隐均不负刑事责任。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唐律同居相为隐原则规定,只有容隐犯罪的近亲属才不负刑事责任。若小功以下较疏远的亲属相隐,要负一定的刑事责任。若容隐犯谋反、谋大逆、谋叛等重罪的亲属,则必须负刑事责任。

157.轻重相举即轻其轻罪,重其重罪。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轻重相举是唐律的一项原则,当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时,可以适用性质相同的法律条文比照论处,即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是明律的一项量刑原则。轻其轻罪是指凡事关风俗教化之类一般性犯罪,明律量刑比唐律轻。重其重罪是指对于贼盗及事关帑项钱粮之类直接危害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犯罪,明律量刑比唐律重。

158.《暂行新刑律》是在删修《大清新刑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北洋政府遵照袁世凯关于暂行援用清末法律的命令,将《大清新刑律》中与民国国体相抵触各章、条加以删改,并撤销了附加暂行章程五条,定名为《暂行新刑律》,作为通行的刑法典。

159.《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即《大清现行刑律》中民事规范经确认继续有效的部分。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北洋政府时期通行的民法《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内容,除《大清现行刑律》中的服制、户役、田宅、婚姻等部分外,还包括《大清户部则例》中有关户口、田赋、租税等方面的条款。

160.我国古代有关法官责任制的规定,最早见于《吕刑》中的“三风十愆”。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我国古代有关法官责任制之最早的规定是西周《吕刑》中的“五过之疵”。司法官吏在审判活动中有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等徇私枉法为者,均要受到处罚。而“三风十愆”是商朝禁止官吏腐化堕落,督促官吏遵守法纪的官刑。161.奴隶制法律五刑之属三千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奴隶制时代,刑的主要锋芒是针对庶人、奴隶和异族,而不是针对奴隶主贵族的。刑书没有规定贵族犯罪的条款,也没有贵族违法如何定罪量刑的内容。五刑之属三千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体现了“刑不上大夫”的法制原则。

162.《大清新刑律》规定的“妨害国交罪”是唐律“化外人有犯”条的继承和发展。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唐律“化外人有犯”条,是关于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其基本精神是既尊重外国人的习俗,又维护了国家主权,较好地解决了唐帝国境内外侨犯罪问题。而《大清新刑律》的“妨害国交罪”,则反映了清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对外国侵略者在华特权的维护,是清末法律半殖民化的表现。

163.死刑复核制度不等于死刑复奏制度。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死刑复核是一项审判程序,即死刑的判决必须呈报中央政府,经主管部门复核后,报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而死刑复奏是一项死刑执行程序,即死刑案件执行前均须向皇帝奏报三次,才能行刑,故又称三复奏制度。二者均反映了封建皇帝对司法控制的加强。

164.南北朝时期立法是“北优于南”。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北朝政权多以少数民族为主体,锐意求治,重视立法,在律典制定、法律形式更新、法律制度的完善,刑罚制度的变革诸方面建树颇大。而南朝统治者偏安于江南崇尚清谈玄学,法制上沿用西晋律典,创制甚少。故南北朝立法总的说来是北优于南。

165.元朝宽纵官吏,法纪废弛。吏治腐败是其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元朝官吏多由蒙古人和色目人充任。蒙古人和色目人享有种种特权,故法律对官吏犯罪极为宽大,常用笼统的字样代替具体的代罚。即使规定有量刑标准的律条,也较唐宋明律为轻。所以元朝法纪废弛、吏治腐败,终于导致人民大起义。明初将元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宽纵”二字。

166.元朝婚姻家庭制度深受儒家伦理纲常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元朝婚姻家庭制度深受蒙古民族习俗和道德观念的影响,而儒家伦常和道德观念的影响相对淡薄。如对亲属相犯一类悖逆封建伦常的行为处罚减轻;不禁止良贱通婚和同姓为婚;对蒙古人和色目人中盛行的“收继”婚俗不加干预等。

167.清朝法律规定,蒙古人在内地犯法,应依照《蒙古律例》治罪。

答题:

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据《大清律例》“化外人有犯”条之规定,少数民族在内地犯法,一律统一适用《大清律例》,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犯法,才适用相关的单行条例。故蒙古人在内地犯法,应依《大清律例》治罪,而不依《蒙古律例》惩处。

16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自治反革命条例》存在着“唯成份论”的左倾错误。

答题:

对.错.(已提交)

篇6:关于学习中国法制史课程心得体会

(一)掌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学习中国法制史首先要了解中国历法制史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便于掌握我国法制发展的脉络,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类型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以及其阶级本质。

中国法制史大致分四个历史阶段。从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历经商朝、西周、春秋时期都属于奴隶制法制。到战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直到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经过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各王朝所建立的法制都是封建法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不同类型的法制。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

(二)掌握法律制度本身的连续性和因革关系

法律产生以后,有它自身的发展历史,这种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与发展、敌对阶级的矛盾与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与斗争,都会引起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但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的法律变化,并不影响其阶级本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和体例作些调整,使其更能符合新情况的需要。因此每个王朝建立后,在进行新的立法时,总是在前朝原有的法律基础上,“有所损益”。所谓“损”,就是去掉过失的;“益”,就是增加现时需要的新的内容。内容的变化,也往往引起体例的变化。从法律制度本身的历史发展来看,法律制度正是由于历朝历代不断损益因革,随着统治者立法经验的积累,法制建设也不断成熟与完善。

以汉律前后的变化为例谈律典的因革演变关系。汉律是从战国《法经》发展而来的。商鞅在秦国变法,就是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六篇,汉律又在秦律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篇,这就是汉朝的《九章律》。三国时,魏律又在汉律九篇基础上增加九篇,共十八篇,并把《法经》以来的《具律》改为《刑名》列于篇首,《具律》是总则性的一篇,《法经》置于最后,《九章律》置于中间,而《魏律》置于律首。这次在体例上所做的调整,从律典体例上说更为合理。

(三)抓住每一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

我们以法律思想为例来说明如何抓住每一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大体一致,都是神权思想,具体表现在“天命”、“天罚”。发展到西周,出现“明德慎罚”思想,它包含神权思想,同时强调德的作用。这一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基础。总体上,奴隶制时期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吸收了“明德慎罚”思想,并进一步完善。在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地位独尊,具体表现为德刑并用、顺天行刑。那么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封建立法的指导原则。在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一度作为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并延续到秦朝。教材中所列的战国和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就是法家的具体体现。清末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法律指导思想表现为两面性,一方面极力维护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另一方面又保护帝国主义在化的的利益。这样一分析,我们就能够清晰、准确、快速地把握教材中需要掌握的所有立法指导思想。 我们用一个表格更能清晰地表现出我国古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

(四)按照专题理出学习线索。

我们以民事立法为例。因为夏朝刚刚从原始社会发展演变而来,当时的生产力非常低下,所以夏朝的民事法律关系非常简单,教材没有介绍。到了商朝,由于史料缺乏,教材只谈了商朝的婚姻家庭和王位继承制度。随着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民事法律关系逐渐丰富。这些变化在课本中都有反映。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就增加了所有权、契约关系,再加上已有的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两汉时期又出现了类似现代民法中行为能力的相应规定。以后各章的民事法律制度就在此基础上有所增损。以专题形式进行学习同样适用于刑事立法、诉讼立法、行政立法和司法制度等。

(五)使用前后对比的方法。

中国法制史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有一定的规律,每章大致包括立法概况、法律形式、立法指导思想、法律内容等几部分。阅读教材时,有意识地找出前后有哪些变化,每一项制度有它产生、发展的过程,有延续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当统治阶级认为不适应需要时,往往就制定新的制度而取代旧的制度。大家通过对比,便知道前一个王朝与后一个王朝的法制发生哪些变化,即便同一王朝前后不同时期也有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就能加深记忆。以立法指导思想为例,西周时期是以“明德填罚”为立法思想。战国、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各提出三点,这两个时期有些类似,因为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但也有不同点,即秦朝强调法令统一。汉朝又有所不同,汉初是以“约法省禁”为指导,汉武帝以后则以“德刑并用”为指导。对比之后,就容易记了。

(六)以点带面、以面含点。

上一篇:对党的认识作文1000字下一篇:申请留学的条件及学历要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