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国诗歌

2024-04-08

现代外国诗歌(通用9篇)

篇1:现代外国诗歌

茨维塔耶娃(汪剑钊译)

一切是你的:期盼着奇迹,

四月里整个的忧伤,

如此急切地响往天空的一切,——

可是,你不需要什么理性。

直到死亡来临,我仍然是

一个小女孩,哪怕只是你的小女孩。

亲爱的,在这个冬天的黄昏,

请像小男孩一般,和我在一起。

不要打断我的惊奇,

像一个小男孩,总是

在可怕的奥秘中,让我依然

做个小女孩,哪怕已成为你的妻。

篇2:现代外国诗歌

数数扁桃,

数数过去的苦和使你难忘的一切,

把我数进去;

当你睁开眼睛而无人看你时,我曾寻觅你的目光,

我曾纺过那秘密的线,

你的思索之露

向坛子滴下去的线,

那些坛子,有一句不能打动任何人的心的箴言护住它们。

在那里你才以你自己的名义走路,

你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向自己,

在你沉默的钟楼里钟舌自由摆动,

窥伺者就向你撞来,死者也用手臂搂住你,

你们三个就一起在暮色中行走。

让我感到苦吧。

篇3:现代外国诗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了5个系列的选修课程, 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学校按照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 有选择的设计模块, 开设选修课。”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14种选修教材供学校和老师选择。目前, 湖北省主要开设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及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纵观全国各课改地区, 开设《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学校较少,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课程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 难度相对较大;

(二) 与之相衔接的必修课本几乎没有, 学生缺乏阅读基础;

(三) 新高考难以考察这一模块内容, 应试性不强。

笔者以为, 这三点阻碍《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开设的原因恰恰是它应该被开设的理由。以下, 笔者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等几方面简要地谈谈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程的理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设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 与它同属于一个系列的选修教材还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 有了《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个系列才真正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对本系列的要求中写道:“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 没有比较就没有个性, 对外国诗歌散文的了解既是增加阅读广度的需求, 更是加深对中国诗歌散文理解的重要参照。

2、比较文学视野

20世纪初, 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引入中国, 这些作品和理论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随后, “比较文学”诞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3)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了解外国文学有利于形成更广阔的世界视野, 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国文学。所以, 学习外国文学, 特别是外国诗歌散文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3、与必修教材和其他选修教材的联系

必修教材五本共65篇文章, 外国文学只有11篇, 占17%。其中, 外国诗歌一篇也没有, 外国随笔散文仅有两篇, 仅占3%。这种基础性阅读的缺失亟待选修教材进行补充, 否则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将不完整。对于外国文学, 学生普遍比较陌生, 稍微有所接触的也仅仅是每一册必修教材后“名著导读”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等长篇小说。但, 没有对外国诗歌的基本了解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新诗, 没有对外国散文的初步感悟就不能切实深入外国文学的世界。例如, 必修1中《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雨巷》是魏尔伦的《秋歌》和晚唐李商隐诗风的完美融合。

本书所选篇目的作者要么是声名赫赫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或政治家, 要么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这些作家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了解它们对语文学习的全面性来说非常必要。

二.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

1、指导思想

语文出版社的隆林先生在谈到教材编写时说, 选修教材具有“基础性、拓展性和选择性” (4) 的特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前言中说, 学习本书, “一方面, 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 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 可以在于经典、大师的对话中, 丰富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感受。”由于外国文学是翻译文本, 在语言文字上的基础知识较少, 因此, 这一册选修教材更侧重于拓展性的把握, 但基础性的诗歌知识以及叙事、写人散文的写作技巧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这册教材的学习非常注重“比较文学”方法的应用。比较诗歌与散文的差别, 更明确两种文体的特性;比较中外同类作品的差别, 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比较中思考探究将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2、内容构成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和“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诗歌四个单元是按照内容与形式来编排的。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 散文是走路”在比较中确立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主要研究的是抒情类诗歌;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则探讨了诗歌中思想表达的特殊方式;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则带领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了解风格独特的现代派诗歌。四个单元在层层深入, 互为补充,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四个单元基本是按照内容来编排的。分别研究的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自然散文与哲理散文。

3、单元结构

一个单元之内分为四个部分。首先, 用“导言”介绍整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然后, 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到三篇“讲读”课文, 在文本中理解“导言”内容;接着, 安排了两到三篇“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选择, 用多样化的方式体现自主能动性, 在自读过程中辅助使用单元末在“思考与探究”中给出的问题, 作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向。

用“导言”指导学习, 用“讲读”课文加深对“导言”的理解, 用“自主阅读”开拓视野, 增强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这是选修教材的基本单元结构, 但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一样之处在于, 每篇文章之后编者并没有给出若干题目或要求背诵, 而是给出了一段“导读”, 引导学生理解, 这是与外国诗歌散文的翻译特性和中外文化差异相适应的。

三.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选修课本同样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目标, 只不过更看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整合性”, “能力的审美性和探究性”。 (5)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独特性, 理解诗歌情感和思想表达的特点将比要求学生背诵几首外国诗歌更有意义。对“思考和探究”部分的重视将成为能力目标的重要体现。

(2) 过程和方法:关注过程, 就是关注隐性的目标, 长远的目标, 将培养“语文素养”而不是应付高考作为选修课的追求。在选修教材的授课中, 教师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在乎哪一篇课文知识点的掌握, 而重视以文本为基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是选修课最大的价值所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同时又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动力或激励力量。” (6) 中外文化虽然存在差异, 但从“人”这个层面来说, 中外文化又是相通的。高洁的灵魂、闪光的精神是没有国界的, 在阅读中与经典、大师对话, 享受心灵与心灵穿越时空的交流, 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处理

选修与必修不同, 文本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 学生学习的是思想, 锻炼的是能力, 而并不局限于文本本身。加上本书要在9周左右时间上完, 时间有限, 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大胆取舍, 创意组合。例如, 可以开放“讲读”部分的某一篇为“自主阅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的理论来源于华兹华斯, 可以引入他的诗歌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第四单元学习艾略特诗歌之后, 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荒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教学设计

选修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单元整体结构。

首先, 教师主讲“导言”部分, 结合学生在必修课程中或已经学过的选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厘清部分概念和知识点, 例如, 如果之前已经学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 则可温故知新, 沟通中外文学对“诗歌”含义的理解;然后, 精讲一到两篇“讲读”作品, 在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 逐步放开问题讨论, 让学生半自主地来学习, 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接着,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选择本单元感兴趣的篇目进行讲解, 一节课可进行两首诗歌或一篇散文, 教师重在方法引导, 培养学生兴趣, 引起问题探究;最后, 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可用作业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课下延伸。每个单元4到5个课时。另外, 诗歌和散文部分可就各自综合知识类的的一到两个问题进行几次有准备的全班讨论课, 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评价机制

选修课程的评价与必修课不同, 很难完全通过书面测试来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为了体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建议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现在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试行, 取得了一定效果。

“选修模块的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 (占60—80%) , 一是形成性评价 (占20—40%) 。各学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7) 书面测试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设置文本选做题, 以适应选修课学习多样化的特点。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最终成果可以用小论文、心得、汇报讲课等形式呈现, 小组活动将采取组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

选修课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有助于学生形成世界视野, 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学, 开设很有必要。其教材内容和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要全面分析把握, 合理取舍安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单元整体性,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最终评价应注意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 力争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选修课的深入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历程, 这条路任重道远, 笔者所谈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 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 4页。

②同上, 10页。

③钱钟书, 钱钟书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

④隆林, 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 语文建设, 2007年5月

⑤欧阳芬、吴子兴, 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

⑥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 语文建设, 2003年4月。

篇4:外国诗歌课堂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篇目长期以来不受广大师生重视,对于外国诗歌的分析解读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缺乏深入有效的文本阅读,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讨论。在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尝试,运用诵读、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收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入选篇目特点分析

我们以近年来的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入选的外国诗歌篇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涉及的作者华兹华斯、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裴多菲等多为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布莱克的《老虎》、波德莱尔的《信天翁》、里尔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园》等同为西方咏物诗的名篇,带有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同样体现了上述特点,只不过扩充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阵营,《西风颂》的作者雪莱、《秋颂》的作者济慈都是19世纪英国天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19世纪广受欢迎的英美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的《不是死,是爱》和艾米丽·狄金森的《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同样充满了浪漫情调和生活哲理。而波德莱尔的《应和》、兰波的《元音》和魏尔伦的《秋歌》都是19世纪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名篇,瓦雷里的《石榴》、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叶芝的《当你老了》、艾略特的《窗前晨景》以及庞德的短诗《刘彻》,又都属于20世纪前期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经典篇目,俄国流亡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黑马》同样是一首充满象征和隐喻色彩的咏物诗。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入选篇目的分析,其实不难发现,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是最为主要的两种诗歌风格,就题材而言,咏物诗颇受重视。如何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呢?兹选取两首英美浪漫主义和意象派的诗歌名篇——华兹华斯的《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和庞德的《刘彻》——作为案例来探析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

二、走近华兹华斯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于19世纪初的一首抒情短诗,原作无题,后世为了便于标识,一般直接以该诗的首行诗句为题,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方平则另取《水仙花》作为诗题,倒也恰如其分。显而易见,英国湖滨地区生长的水仙花是这首诗的吟咏对象。在华兹华斯妹妹多萝西的日记里,记述了1802年4月15日这一天,华兹华斯兄妹在林中郊游时发现了在树丛掩映下的沿湖岸边盛开着犹如狭长的彩带一般的水仙花,竟然有整条乡村大道那么宽阔。“每当微风掠过湖面,它们就似乎在开怀大笑。”诗人显然沉浸在这片花木和湖水装扮而成的自然美景之中,并最终写下了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

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对于英国湖畔派诗人的创作主张有所了解,那就是强调诗歌应该充满想象力,返归自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湖滨风景,然后思考这样的问题:华兹华斯是以怎样的视角(俯瞰大地)来观察水仙花的,为什么要将自身幻化成天空中的“一朵云”。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意象,“一朵云”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天性和追求,“独自漫游”或者说孤独地游荡,其中又有何深意。应该说这些紧扣诗歌开篇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的心境和理想:试图远离尘嚣,挣脱世俗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阅读诗歌不可轻易错过细节,为什么诗人初见金黄色的水仙时,使用了“忽然间”这样的词语进行修饰,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白,不经意之间的物我相遇,流露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当然也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列举陶渊明或王维等中国古代田园诗人的名作,与华兹华斯的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来进行比较对照。

诗人将茂密的水仙花丛比作连绵不断的夜晚繁星和频频点头、舞姿婀娜的少女,充满了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和随处可见的自然风景进行联想和描摹,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诗歌创作,补充阅读华兹华斯的其他名篇,例如《孤独的收割女》《苏珊的冥想》等。

针对外国浪漫主义诗歌名篇,采用诵读式诗歌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明确的诵读要求,在课堂上可以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停顿和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不能变为毫无目的性地集体朗读,应该让学生带着感情融入到诗人营造的风景和精神氛围之中。考虑到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不妨将诗歌的译作和英文进行对照阅读,还可以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采用播放背景音乐、风景视频或显示图片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理解庞德

1914年出版的《意象派选集》收入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六首诗,其中有几首是取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改写之作,包括《九歌·山鬼》、班婕妤的《怨歌行》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庞德是通过赫伯特·翟尔思的《中国文学史》(1910)最初读到了这些汉诗的英译,值得注意的是,庞德采用了自由诗体进行了大胆地改写,放弃了翟尔思颇为浓艳抽象的双行韵。我们不妨将《刘彻》这首意象派短诗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对照阅读:

刘 彻

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赵毅衡译)

落叶哀蝉曲

刘彻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显而易见,庞德这首短诗的前四行还能依稀辨认出对汉武帝原作化用的痕迹,只不过画面的运动感更强烈。罗袂、玉墀、虚房、重扃等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有的意象,在20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的笔下得到了生动地再现。和原诗营造出的清冷寂寞的氛围相比,庞德的改写十分大胆,“窸瑟”“飘落”“飞旋”“堆积”等动态的词语仿佛一组从宫闱深院渐次扫过的镜头,让这首诗都变得鲜活了起来。原作的结尾两行是无限感伤的,流露出对亡姬李夫人的伤悼和怀念,在庞德看来,过分的抒情性会使诗歌变得华而不实,应该避免抽象地直抒胸臆,摆脱对韵律和词藻本身的依赖,所以庞德大胆地摒弃了原诗的结尾,转而采用英美意象派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并置”的手法,她“睡在下面”,连同“我心中的欢乐”,一起深埋在落叶的下面,这样的情感表达显然更为含蓄,和原诗结尾的感叹相比,更为具象化。

庞德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不仅另起构成了单独的段落,还与上文里描写过的落叶静静地堆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意象的并置,起到了叠加映衬的审美效果,可谓神来之笔。汉武帝原诗里并无这样的文字画面,完全出自庞德的想象和刻意描摹,“落叶依于重扃”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显然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重扃有掩闭着的重重门户之意,在中国古诗文里也可特指墓门,而庞德笔下出现的则是“门槛”,这显然不是什么误译,而是一种创造性地改造,“粘”这样的词语下得贴切传神,显出了一种现代诗独有的艺术张力,通过这片孤零零的潮湿的树叶,庞德精确地捕捉到了主人公刘彻的“心之未宁”,这种寂寞不安的感受被一个特写的景物镜头给放大了,今人读起来也不再有历史的距离感。

庞德没有采用《落叶哀蝉曲》这样的原题,而是直接以汉武帝的名讳刘彻来命名,试图将一个遥远陌生的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着内心痛楚的普通人来对待。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从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意象派诗歌的“门槛”。作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分支,它反对浮华的风格和抽象地抒情,追求诗歌语言的凝练,提倡自由诗体,具有散文化和具象化的特征。针对如此不无难度和门槛的外国现代派诗歌,课堂教学当中简单地采用诵读法和创设情境法,恐怕不得要领,难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核。和19世纪的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不同,现代派诗歌往往更为晦涩难懂,甚至支离破碎,只有采用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一窥究竟。以庞德的《刘彻》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照注释,尝试着将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翻译成白话文,最好能摆脱韵律的束缚,不去刻意地凑韵,充分感受自由体新诗内在的节奏感。

课堂上教师可以简介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主张,例如庞德在给友人哈丽特·蒙罗的书信里强调写诗既要凝练,也应该像口语化的散文那样,不必拐弯抹角,力求“客观,再客观,然后是表现客观”。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意象并置”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不妨举出庞德的另一首杰作《地铁站台》为例:“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赵毅衡译)这首意象派短诗仅有两行,灵感来自于1911年庞德走出巴黎地铁站时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一张张美丽陌生的面孔,从而引发的奇妙联想。这首诗起初写了整整三十行,最终精简为区区两行。不能片面地把鲜艳的“花瓣”理解为这些眼前闪过的脸庞的比喻,事实上,这种“意象并置”、叠加映衬的手法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随处可见,例如崔护《题都城南庄》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将两组名词不加连缀地直接并置,构成“列锦对”,更是不胜枚举: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庞德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古诗词拉近学生对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内心距离。这种比较式的教学法既可以是相同题材或背景的中外诗歌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例如庞德的《刘彻》和《地铁车站》,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和《秋风辞》,这种比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对于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而言,除了原作和译文相互比较,还可以针对同一首诗歌的不同中译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诗歌的本来面目,诗人北岛的读诗随笔集《时间的玫瑰》即是这样的范例。

庞德的诗歌向来难译,一首《地铁车站》的中译多达数十种,《刘彻》一诗内地诗歌选本多采用赵毅衡译文,和台湾翻译家叶维廉的译文颇为不同,不妨举出叶译:“罗袂沙沙声已断/玉墀上尘埃飘动/不闻足音,叶子——/急卷成堆,躺在那里/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显而易见,叶先生的译文更为古雅,一字未动地沿用了汉武帝原诗里出现的两个意象——“罗袂”和“玉墀”,似乎更为忠实于原作,“不闻足音”、“急卷成堆”这样的词句,比起赵毅衡译文里的“听不到脚步声,乱叶飞旋着”似乎也更为凝练。然而,此前我们已经评介过庞德这首改写之作的创作背景、主张和风格,知道了庞德坚决反对袭用原文、反对文绉绉的书面语,甚至反对使用倒装句,那么,回过头来再读叶译,就会感到雅致有余,灵动不足,“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凭空多出了一层转折,“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更是拆碎了完整的句式。对照此前括号里所引用的庞德原诗的最后两行,赵毅衡的译文明显更胜一筹。

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课堂教学尤为适用。我们可以将《刘彻》的英文原作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一并提供给学生,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尝试着翻译或改写。师生不仅可以对同一首诗歌的内容、主题、意象、技法等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各抒己见,相互激发,进行多元解读,更要鼓励独立思考,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诗无达诂,何况是隔着语言面纱的外国现代诗歌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成课外研究小组,明确分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资料,也可以把补充阅读的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或通过网站链接、资源共享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

注释

①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诗歌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曹文轩主编:《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西川点评,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黄杲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④赵毅衡编:《美国现代诗选》,赵毅衡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庞德等:《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叶维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5:外国现代诗歌

黑森森的麦苗凝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影,轻盈地步入空中,轻盈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倾身。

篇6:描写外国现代诗歌

如果,我死后他们要给我写传记,

那太好办了。

我只有两个日期--生日和死日。

其余的所有日子都构成了我。

我是很好描绘的。

我活得象疯子。

我热爱事物,没有一点感伤。

我从未有过不能满足的欲望,因为我从不趋于盲从。

对我来说,听见了永远比不上同时也看见。

我明白事物是真实的,一切都彼此相异;

我用眼睛明白这一点,从来不靠思想。

用思想去理解最终必然发现它们毫无分别。

有一天,我像个孩子那样犯困。

我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篇7:现代外国的爱国诗歌

你离去了这异邦的土地;

在那悲哀难忘的一刻,

我对着你久久地哭泣。

我伸出了冰冷的双手,

枉然想要把你留住,

我呻吟着,

恳求不要打断,

这可怕的别良的痛苦。

然而你竟移去了嘴唇,

断然割舍了痛苦的一吻,

你要我去到另一个地方,

从这幽暗的流放里脱身。

你说过:

“我们后会有期,

在永远的蓝天下,

让我们在橄榄树荫里,

我的朋友,

再一次结合爱情的吻。”

但是,

唉,

就在那个地方,

天空还闪着蔚蓝的光辉,

橄榄树的荫影铺在水上,

而你却永远静静地安睡。

你的秀色和你的苦痛都已在墓壅中化为乌有,

随之相会的一吻也完了……

但我等着它,

篇8:现代外国诗歌

一、外国诗歌翻译与文学的延续性特征

胡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开始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 使用的是文言翻译形式完成的。胡适的这种文言旧诗体的翻译方法, 同前人对外国诗歌翻译来比较, 有了一定的改进, 但是这种改进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当胡适后来使用白话文进行外国诗歌翻译的时候, 效果却明显地得到了提升, 翻译起来也更为顺手, 其白话翻译代表作为《关不住了》。胡适对新诗要求要予以解放诗体, 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 打破传统的整齐句法。这个作为他的追求, 虽然经历了一段探索的距离, 但是通过翻译《关不住了》这首英文诗歌之后, 帮助其很好地实现了目的。人类传统文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延续性, 文化的延续性在各个历史的发展阶段都是如此, 即使爆发了某一形式的革命, 文化的这种延续性依然会延续下去。因此, 我们可以说文化的最传统、最本质的规定性。假如我们将社会看作是传统内容的大汇集, 那么这个大的汇集, 就是由各个小的传统内容构成的。诗歌就是这一传统内容的小集合之一, 诗歌的美学传统具备特定的历史延续特征, 但是在诗歌文化的内部, 不同种类的诗歌其延续性的耐力是存在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 从国外诗歌翻译过来的白话诗歌, 从严格意义上讲, 称不上是国外诗歌的一个小支系, 但我们从文化传统延续的角度分析, 这种翻译的诗歌是一种最薄弱的集合体。

五四诗歌革命作为一种文化上的方法论选择, 胡适通过翻译《老洛伯》主张通过白话来领略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诗歌来改变古典主义的一些传统观念。陈衡哲在翻译的文章中, 指出诗歌里面的写实和人道主义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这一翻译方法作为具备实用性的工具主义,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翻译的精神本质表现出的是获得实用性的公理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 这一实用的翻译方法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在充满着明显的功利主义气息下的时代, 新诗革命的开展呈现出的是浓厚的人为特点;但是诗歌这种最为古老的文学类型, 其在本质意义上与小说等区别, 表现在诗歌丰富的美学特征上面。随着新诗革命的开始, 上面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这造成了我们在对国外的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 会处于特别复杂的环境中。

二、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诗歌翻译对象的抉择

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的翻译者作为外来诗歌的引入和倡导者, 翻译作者的选取, 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对当时出版的十多种杂志的分析, 我们得出: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最多的是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Meg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得知, 当时的郭沫若、宗白华两位文学家, 在通信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他们受到了歌德这位诗作家的诗学观念影响。1920年, 郭沫若同志写给宗白华的信件里面, 就对歌德的人生观作了详细的介绍, 对歌德诗歌观念中的情感表达的自然性作了分析。1922年在中国的时事新报杂志上面发表了对歌德诗歌的白话翻译文章, 对歌德诗歌的翻译, 有的翻译者采用的是白话自由体裁进行的, 有的是中国传统的骚体翻译的。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中国的翻译者, 在诗歌翻译方式的选取上, 并没有走向自觉, 探寻一条同现代语言、现代生活相符合的诗体,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歌德诗歌表达的情感流露、诗歌情感的自然性都有了一定的体现。很明显这种体现顺应了当时中国诗歌革命的发展需要。

罗志希在1919年的新潮评论栏中, 对少年中国第二期里面惠特曼的一篇诗歌进行评论时指出, 惠特曼在诗歌创作的时候, 指出了以下几点:首先, 要具备足够的魄力来对旧诗的形式等予以打破;其次, 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语言文字, 通过使用新的语言文字, 来避免所谓的俗套;再次, 要具备从普通生活中捕捉新的诗歌题材的能力;最后, 所创作的诗歌要感情方面豪迈。1922年, 刘延陵在一篇文章中对惠特曼介绍时指出:惠特曼不仅仅是一名美国新诗派的创始者, 更是作为一名世界新诗歌创始者永留文学史册。之所以这样讲, 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了阐述:首先, 惠特曼打破了诗歌形式、诗歌音韵上的格律要求, 通过纯粹的白话形式进行诗歌的创作。这有效的解放了诗体, 将新诗的形式进行了全新的开创;其次, 惠特曼在诗歌的取材上, 从原有的事物, 转移到了平凡的人物、事物、语言、实践。指出伟大的东西蕴藏在平凡里面, 平凡表现出伟大。这就使得以往的神典故事、各种领域的英雄人物不再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而是面向了活着的人生。

通过前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知, 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 重点对准了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之所以如此, 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翻译语言的白话特点、音节的自由特点;其次是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和直接性;再次是诗歌选材的生活化与生命化。这三个特征构成了五四新诗革命的重要表征。不管是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八事, 抑或是陈独秀先生提出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都是与五四新诗革命的精神本质相互统一的。由此, 我们可以得知五四新诗革命这一阶段, 翻译者选取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 都给当时的新诗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五四背景下新诗革命诗体类型的特征

五四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翻译者, 通过不同诗体类型的互译, 探寻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理解的途径。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先生, 曾对瓦雷里的《咏花诗》进行过翻译, 原作为白话散文体裁, 刘半农将其翻译成五言古诗, 这种翻译使得诗歌的韵味产生了明显的变换。翻译之后, 刘半农对原诗评价时指出:措辞平易, 句法正确, 并指出这是对17世纪古拙艰深之习的一次革命。刘半农的这段评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一首诗的评论, 更是一种诗歌理想的表达和追寻。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对国外诗歌的赞赏并没有得到直观的表现。

导致问题的成因在哪呢?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刘半农翻译的这首《咏花诗》原本是白话自由体, 但是刘半农却将其翻译为五言格律形式。从《咏花诗》白话体到五言格律体的翻译, 是高水平的翻译家, 依靠高深的翻译技巧将诗歌的外在意义表达的过程。在表达的过程中, 诗歌的原味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诗歌韵味是多种因素构成的, 诗体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 国外诗歌翻译的特殊性, 是诗歌意味产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刘半农使用五言诗体对白话自由诗体进行翻译, 的确能够传达出诗歌外在意义层。而其他的层面因为诗体翻译而造成丢失。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 翻译语言对原有诗歌意味的重要意义。这两种不同的诗歌题材其表现出的内在节奏是有差异的, 导致诗歌的原有意味在进行翻译传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我们从翻译实践的深层分析可以看出, 国外诗歌的自身意味是表现在语言的特有节奏里面。通过五言或者七言的诗体对白话文进行翻译, 其难度非常大, 原因就是如此。因此可以这样讲, 诗歌体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表现形式, 更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知在中国和外国不同的诗歌体裁之间, 进行翻译时所取得的成果, 所遇到的失败, 为中国诗歌翻译者认识新诗革命的本质,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正像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通过翻译经验的总结, 指出五言七言诗体在诗歌内涵生成方面, 存在着先天性的盲区, 这种盲区导致同白话自由体的翻译, 诗歌意味方面会表现出对等的关系。中国新诗革命的倡导者认识的改变, 是对外国诗歌翻译经验总结的过程, 也是中外诗歌互译、中外文学交汇的过程, 在这一交汇过程中, 中国翻译者逐步探索出了诗歌翻译的逻辑和技巧, 为中国五四新诗革命的发展、中国后来诗歌翻译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我国翻译国外诗歌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升, 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 中国的新诗革命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新诗革命道路上的争议事件也不断地产生。通过征求读者的不同翻译, 来探寻外国诗歌翻译的真谛。著名的诗人徐志摩曾说想进行一次认真的诗歌翻译尝试, 徐志摩的这种尝试代表了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的探寻与追求。

以上我们对五四时期开始阶段外国诗歌翻译的内容研究可以得出, 五四时期中国的新诗革命阶段, 我国学者对诗歌翻译的认知和发展过程, 其深入的程度同新诗革命发展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诗歌翻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同那一时期新诗发展过程当中, 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当时对外国诗歌翻译的过程, 真实地反映了新诗革命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下外国诗歌翻译时代特征的研究, 我们了解到国外的诗歌翻译, 同中国的诗歌革命相互间, 表现出了特别巨大的正面互动关系。也是因为新诗革命者所表现出的这一功利性, 使得新诗革命者将自己变成了诗歌翻译者。在通过哪种诗体来对国外诗歌完成翻译的时候, 这些翻译者通过逐渐的探索过程实现了翻译的自觉程度, 表现出了由个体翻译到有意征译的特征。在这一探索的过程当中, 翻译工作者逐渐地发现, 中国的白话自由体, 对国外诗歌翻译有着很大的可能性, 有了更为充足的理论支撑, 便于更好地进行外国诗歌的翻译, 这一长期互动的过程, 推动了我国诗歌翻译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意识形态和个人审美标准对穆旦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10 (9) .

[2]陈凤梅, 魏昭颖, 李洁.试论梁实秋翻译美学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S2) .

[3]张政.简论辜正坤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J].世界文学评论, 2009 (2) .

篇9: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浅谈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

结合本人的外国诗歌教学的实践,探讨一下外国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式教学法

诵读,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而且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诵读应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如处其时,如临其境。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诵读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诗的韵律、节拍、停顿,不能把握好语速,不能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语流的疾徐曲折,就不能体味到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一)课前预习时提出诵读要求

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预习这一环节。学生每接触一篇外国诗歌作品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和不易理解的语句,也可能会遇到对诗歌的节奏、需重读的词把握不准等问题。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为诵读做好准备。在完成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进行诵读。

在学生预习外国诗歌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要求:(1)读准字音。这一点可在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注释的方式来完成。(2)划分节奏。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读诗时不划出节奏无法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3)把握情感。要把握作品的情感,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手头资料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要抒发的情感。(4)反复诵读。在对诗歌作品有了整体感悟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其节奏及感情,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活动中诵读感悟诗歌

1、激发诵读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感染学生;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或播放诵读录音熏陶学生;也可以鼓励有诵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诵读以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还可以用小组比赛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范读和听录音读这两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诵读加以指导,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脉络。学生的个性理解的诵读和小组比赛诵读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诵读完后老师要遵循多鼓励、多指点的原则,及时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

2、通过诵读感知形象

高尔基说:“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形象总是尽量简约、尽量“以一笔藏万笔”的。它总是隐多于显,藏多于露,因而,阅读鉴赏外国诗歌时,感知、把握和再造诗歌形象是欣赏诗歌十分重要的一环。

要感受、把握和再造外国诗歌的形象,就离不开想象,可以说,诗人通过想象才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才能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形象。

3、通过诵读进入意境

在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中,诵读时必须要突出意象以及诗人对意象的修饰和描绘,抓住意象的特点,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下面还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来说明。

通过诵读品味,我们可以看出《我愿意是急流》的意象很美,其比喻新颖,相依相联,刚柔相济,循环往复,角度丰富,极好地寄寓并表达了作者真诚热烈的情感。作品通过多组并排意象的铺陈,情感真率,一唱三叹,表现出的是优美清新、阔大奔放的艺术境界。透过作品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的悲壮之美。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进行创新思维,得出新见解”“善于想人之所未想,言一人之所未言”。要想使外国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走出低谷的位置,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和推广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探究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们的学生读惯了中国古典诗歌,再加上高考的限制,可能很熟悉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但对外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诗歌形式了解甚少,而表现手法又是外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外国诗歌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教材和读本中的每一首外国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雪莱的《西风颂》和普希金的《致大海》都典型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在中外传统诗歌中早有运用,有的是局部象征,有的是全文都是象征。在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象征不再是局部的象征,而是一种整体的启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如雪莱的《西风颂》中,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作文章,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但是学习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却能深深地感受到,雪莱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在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景色,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在普希金的《致大海》中,作品歌颂大海的奔放和崇高,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大海一样的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

(二)多元解读外国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语言和内涵也是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外国诗歌也不例外,而且它的时代、它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离我们比较遥远,这就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外国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进发。

《篱笆那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诗歌单元三首外国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可以说是包括参考书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鉴赏,大多模棱两可。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易,既可爱又耐人咀嚼,可是学生理解起来又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正好给我们留下了探究的空间。对于这首诗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

1、探究意象的多重含义

在教《篱笆那边》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草蓦”、“篱笆”、“上帝”“孩子”这几个中心意象,告诉学生这几个意象有多元性,即每一个意象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这一问题,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再加上意象本身很新奇,所以学生很感兴趣,经过认真深入地讨论,对这几个意象做出了很多解释。具体解释如下:

草毒: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是自由;它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它是一种新的思想;它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它是能引起人美好回忆的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一种诱惑。

篱笆:它是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阻碍;它是约束人的传统观念;它是对人进行限制的道德规则;它是保护自己不让受到伤害的人或物。

上帝:它是传统观念、道德规则的维护者;它是声誉、职责、良知;它是个长大了的孩子;它是已经告别天性的成年人。

孩子:它是敢于任性而为、听凭心灵召唤的人;它是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常理而敢作敢为的人。

2、探究本诗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富有哲理”。这种哲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篱笆那边》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在探究此诗的内涵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来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去查资料进行筛选整合,老师也要适时地进行引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下几个看法:

①对单纯心灵的向往。这首诗写了一个很简单的生活情节:篱笆那边有鲜润、真甜的草蓦,“我”(应是一个孩子)想爬过去摘,可又怕弄脏了围裙,上帝会骂我,可如果上帝是个孩子的话,他也禁不住这诱惑。透过对孩子的心理独白的描写,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美好与单纯。因此本诗含有对美好、单纯心灵的向往。

②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草莓”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自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是一种新的思想,是人们所喜爱的某一事物等,可是要想采摘到它,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有“篱笆”的阻碍,还有上帝的监督,所以理想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它和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③有付出才能收获。“我”要采摘到草蓦,要有所收获,就必须越过篱笆,跨越障碍,这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并且还会因此弄脏了围裙而遭到上帝的责骂。

④写出了人类的两难选择。“我”是爬过去采摘草葛还是因遭到上帝的责骂而止步,是获取还是放弃;是满足欲望还是抑制欲望,这就陷入了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的生存困境的写照。

三、比较式教学法

在进行外国诗歌教学时,教师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把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描写进行比较,或者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把不同的翻译稿进行比较等等。

运用比较法,最关键的就在于要找到事物间的可比性,确定比较点。可比性是关系到比较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大问题。“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因而有待于人们去发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品间的联系,去寻找、发现作品之间的可以进行比较的地方,确定比较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在进行教材中的外国诗歌作品的教学中,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可比点呢?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一)不同作品中同一写作对象的比较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写作对象,不管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时间、地点、树木、花草、动物、风霜雨雪水云、器物、颜色等等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写作对象。这些写作对象大都是客观的物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同一个写作对象可以在不同诗人的作品中出现,也可以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相同写作对象的比较,找到其异同,从而把握作品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雪莱的《西风颂》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作品中对“西风”的描写把握其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或查寻一些有“西风”这一写作对象的中国诗歌来进行了比较。

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与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比较:雪莱的描写中可见其笔下的西风是不羁的自由的精灵,既是摧毁一切腐朽势力的破坏者,又是播撒希望的种子、预告春天消息的使者。作者对西风是热情歌颂的,歌唱西风“你破坏,你也保护”,体现了诗人呼唤变革、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理想。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西风”,除了杜牧《齐安郡偶题》外,大都用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与萧瑟、肃杀、衰败、凄凉、落寞、惆怅、哀伤等有关。透过这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把握甚至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的情怀。通过这一比较,也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在鉴赏外国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习惯。

(二)同题材的不同诗歌作品的比较

相同的题材在不同作家那里,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比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与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都是描述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这一题材的作品,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我国诗人舒婷的《致橡树》都是有关爱情这一题材的作品,教学时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1、《孤独的收割人》与《观刈麦》的比较

这两首诗语言都非常朴素平实,不加雕饰;在思想内容上,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可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表达方式不同。《观刈麦》重在叙事,先开头交代时间和背景,接着写农人辛苦劳碌的生活场景。《孤独的收割人》重在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先写年轻的姑娘在高原的田野上收割时孤独而凄凉的歌唱及其歌声的动听感人,接着写诗人猜测姑娘所唱的内容及诗人受歌声感染,激起内心的强烈感情,对歌声很是神往,当歌声消失时又很惆怅。

②创作风格不同。白居易《观刈麦》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其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农人生存的艰辛,叙事自然真实,不加雕饰。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主要写的是个人的感受,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③表现手法不同。《孤独的收割者》中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阿拉伯沙漠夜莺的啼嗽和赫伯利群岛杜鹃的啼声来衬托突出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观刈麦》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农民经年累月劳作,但最终“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穷苦和我却“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富裕生活作对比。

④思想感情不同。华兹华斯的同情中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和关爱,如在听到歌声后,作者写道“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这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白居易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怜悯,这各白居易的身份有一定关系,他身居官位,写此诗的目的是希望统治者能减轻农民的赋税。

2、《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的比较

①意象不同。《致橡树》中的意象比较集中单一,代表男性和女性的都只有一个意象,分别是“橡树”和“木棉”。《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意象很丰富,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有五组意象,分别是:代表男性的“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代表女性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②爱情观不同。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橡树”和“木棉”是比肩而立、各自独立的,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传统的“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为了自己的爱人“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能够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能够愉快安逸地在自己的“稠密的树枝间做案,鸣叫”,能够沿着自己“攀援上升”,能够“愉快地缓缓闪现”能够更加的鲜艳辉煌,不惜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来回奔波,不顾危险,面对毁灭并不懊丧,不惜“饱受风雨的打击”。在这里,诗人诊释了“我”和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果安等编著:《诗歌的欣赏与写作》,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王先霖,王耀辉主编:《文学欣赏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3]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2月。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7]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9]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10]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1]王先霖主编:《文学批评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14]宁鸿彬、张鹏举等:《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王启兴主编:《诗粹》(上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16]长江文艺出版社编:《戏曲粹》(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17]陈毛美、郑容芳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北京: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19]苏立康等汇编:《中学语文教学论》,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21]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上一篇:社区护理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家校合作交流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