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2024-05-10

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共5篇)

篇1: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 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十分)1.夏有乱政,而作。

4.在商朝,_商王_ 掌握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5.西周统治者在刑事立法方面提出_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_的指导思想。6.__诰__是西周最高统治者对诸侯和下级官吏的训话。7.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_初税亩_ ”,鲁国开始实行按亩受税。8.竹刑为郑国_邓析_所私造,并无法律效力,后被国家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9.秦以_身高___确定责任年龄。

10.秦朝审讯后,作出判决并“_读鞫_”。

二、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每题2分,共20分)1.(A)是法的最初形态。

A 刑 B 法 C律 D式 2.赎刑制度始于(A)。

A 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3.在商朝,参与司法伪托神意断罪的是(B)。A 商王 B卜者 C司寇 D贵族 4.奴隶社会的五刑包括(ABD)。

A 墨、劓 B 大辟 C 孥、戮 D宫、刖 5.西周奴隶社会中,买卖兵器、珍异之物称之为(D)。A 傅别 B 左券 C 质 D剂 6.西周有关婚姻解除的规定有(A)。

A 七去 B 三不去 C 八辟 D 六礼 7.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的是(D)。

A 邓析 B 叔向 C 孔子 D 子产 8.商殃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ABCD)。

A 连坐法 B 奖励告奸 C 奖励农业生产 D 奖励军工(功)9.律自(D)始。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 10.秦朝的法律形式有(ABCD)。

A 律、令 B 式 C 法律问答 D 廷行事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醢

答: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2.六礼

答: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3.铸刑书

答:春秋 时代 郑 晋 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4.昏、黑、贼、杀

答:是夏朝的一种法律制度。已恶而掠美者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凡此三罪者,依照夏朝的法律要处以死刑。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

一、老幼犯罪减免处罚的原则;

二、区分过失、故意,偶犯、惯犯的原则;

三、区分罪犯动机善恶,灵活用刑的原则;

四、罪疑从赦;

五、刑法世轻世重。

2.简述商朝继承制度。

商朝的继承制度主要在王位继承方面。商朝建立初期,实行兄终弟及,到武乙之后,辅以父死子继。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到了商朝末期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3.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极其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战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编纂。《法经》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将盗法、贼法列于六篇之首。盗贼需逮捕囚禁,所以囚法、捕法主要是用以惩办盗贼的法律。杂法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秽、逾制行为的惩处。具法是关于刑罚的加重和减轻的法律。《法经》基本上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典,其历史意义在于:它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当时各国立法及后世封建社会的立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简述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二、事皆决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封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三、以刑杀为威。主要表现在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三个方面。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立法指导思想。答:(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取消了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开始打破了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

篇2: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答: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

一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组织大纲》,共4章21条。其特点主要是:(1)受美国宪法影响,基本上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2)中央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3)采取一院制的议会政制体制,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其历史意义在于,作为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它使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依法成立,树立起法治的良好开端。

二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也是当时国内资产阶革命党人、立宪派袁世凯为首的大地主买办阶级等各派政治势力,在列强暗中干预下,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制定《临时约法》的目的在力图用法律制约袁氏,防范其专权,用以保卫尊重的民国政体。《临时约法》共7章56条。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为理论基础,吸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平等自由”等宪法原则而制定,集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精神。其主要内容:(1)《临时约法》确认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国。它以根本法形式宣告朕及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2)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个人独裁,彻底否定了君主集权专制政体;(3)具体规定了人民权利和义务和保有财产和营业的自由。《临时约法》的特点:(1)规定的政权形式和权利关系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独裁;(2)规定了修改《临时约法》的严格的程序。规定了严格的修改修改宪法的程序,只能由2/3以上的参议院议员或临时大总统提出,并经参议员4/5以上出席,出席议员3/4同意后,才能进行。《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1)它首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帝制和等级特权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首次将人民渴望的民主、平等、自由赋予法律效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确认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唤起了民主意识,为以后反对帝制复辟奠定了思想基础。(2)它确立的民主法制原则,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是创举,在维护民主权利,一切依法办事,彻底否定了封建法统。

三是颁布了其他革命法令。(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2)改革审判制度。仿效西方文明的审判方式,颁布《禁止刑讯文》、《禁止体罚文》,废除封建的刑讯体罚制度。(3)采用律师制度。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拟《律师法草案》,实行律师辩护制度、公审制度、陪审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临时政府法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性,给几千年封建法制笼罩下的中国带来了一线新的曙光,民主共和、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保障人权、司法独立、法制原则等等开始深入人心,体现了民主思想和法律观,对提高人民民主觉悟,争取人权,维护国家尊严,具有很大启蒙作用,意义深远。

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20分)

答:南京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在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中,绝大多数时期实行所谓“训政”。迫于种种压力,国民党政府管理国家的手段开始从“人治”转向“法治”。从1928年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集中进行频繁的立法,最终建立起“六法”体系,形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基干。所谓《六法全书》简称《六法》,狭义是特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广义是指上述六大法典及其它附属法规,亦即整个法律体系的通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特指1927年

4月18日建立的国民党***时期制定的六法及其它法律的整个法律制度。就其内容而言,除搬用资产阶级的一些法律原则外,也继承了清末和北洋政府具有封建性的法律传统。

《六法全书》摈弃了历史上诸法合一的法制,采取了西方诸法分立的原则,仿造西方大陆法系的模式,是继受法与固有法的混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教授潘汉典指出,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是封建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法西斯法律的混合体,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其进步之处在于,它延续了自清末以来的法律改革,进一步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法律制度引进我国,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发展,从而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推向最为完备的阶段。但中国仍未真正实现宪政的根本原因在于《六法全书》的阶级立场,它代表的始终是地主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5.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

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及土地立法有《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闵西《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土地政策新的改变》、《关于改变对富农的策略》及《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等。其中《宪法大纲》对其它宪法性文件的影响非常重大,它是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它同资产阶级的约法以及旧中国反动政府制定的宪法有本质的区别。同时,它肯定了革命胜利成果,提出了斗争的方向。尽管受到“左”的影响,仍是划时代的宪法性文件。它的颁行调动了苏区人民的积极性,为以后制定民主宪法提供了宝贵经验。另外,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对这一时期土地立法的内容主要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土地财产分配的标准和方法,以有土地所有权等方面的内容。其意义在于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和积极性,为探索土地革命路线积累了经验。通过学习,了解了根据土法制的性质及形成过程,掌握了土地立法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内容。总的来说,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对中国的初期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四心的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

西周的法律制度的特点是礼法一元化,礼就是法,法律的精神就是儒家的,尽管此时儒家并未真正出现。而至春秋战国,由于法家思想更符合现实,因此法家实际上取得了立法主导思想的地位,法律的精神主要在这一时段主要是法家。

中国古代的法律儒家化肇始于汉代,汉武帝之前的法律是法家化的法律以及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官方地位,并通过春秋决狱,将儒家思想引入了司法领域。而其后的引经注律更是以儒家经典注释律文,使法律儒家化。

从魏晋至唐,是儒家思想进入法典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立法行为,儒家思想进入了法典,具体表现有曹魏新律的八议制度,西晋的“准五服以制罪”,南北朝的官当、重罪十条以及存留养亲制度的形成,这种礼法和一在唐律中正式形成,形成了“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

宋以后至清末是中国法制的进一步深化,此时儒家精神在中国法律中已经定型,法律的演进也就限于形式上的演化,直至清末近代化才开始引发新的变化,打破原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引入民主宪政理念,逐步去除了法律中的儒家精神。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了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专门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因此决定了研究中国法制史不仅需要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从古到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

自汉以来正史中大多列有刑法志专章。《汉书》刑法志阐述的中国法律起源论,尽管不够科学,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成书于唐代盛世的《晋书》刑法志,不仅记载了针对汉末律例杂乱无章所进行的带有总结性的立法工作,并且阐述了律学的成就,及其对立法、司法的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

在论证“画一之法”与君主“临事以制”二者的关系上着墨颇多,反映了汉魏以来“法者,天子与天下共之”的理念。历代刑法志可以说基本上是一部含法制通史与断代法制史;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于一体的法律史学专著。由于中国古代“刑”与“法”通,所谓“刑,法也”,而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又重刑轻民、重公权轻私权,因此无论是上溯法律的沿革,还是叙述本朝的立法过程,都以刑法为中心。这种将刑法史与法律史等同起来的叙史方式,无疑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中国法制历史的实际。历代刑法志的这个根本缺陷,向我们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课题。目前,我承担的编写《清史刑法志》课题便将“刑法志”改为“法律志”,并得到清史典志组专家的的认同。

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法学家以中国法制历史为研究对象,创造了内容较为宽泛的中国法制史的框架、体例,对于此后半个世纪的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着手创建新的法制史学。195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批四位法制史学研究生(外法史二位:胡大展,厦门大学教授,关子健,已经过世;中法史二位,孙炳珠改教宪法,只有我固守中国法制史,在第二批研究生中,留在人大的是张希坡,第三批研究生,留在人大的是高树荫,不久改行外调,留在人大的第四批研究生是邱远猷,不久外调,此后除1962年招收法制史研究生刘海年等四人外,迄至改革开放前,人大再未招收法制史研究生),1951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了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当时在“一面倒”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以苏联学者编写的国家与法权通史、苏维埃国家与法权历史为基本教材,和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范式。苏联学者认为没有国家就没有法权,所以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不应分割,只讲法权史是不科学的。基此,清末以来法律学堂开设的中国法制史的课程,一律改为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至于30—40年代的中国法制史著作均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法学著作,而在图书馆尘封起来。1956年有人提出改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为中国法制史,由是在小范围内讨论,究竟采用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还是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即所谓定名之争。但在当时也只能采用前者,这次争论没有引起重视和影响,最后不了了之。

经过整风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以后,1961年初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稳定教学秩序,这时人民大学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开始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共三卷,我负责编写第一卷“古代部分”,曾宪义、范明辛(已故)编写第二卷“近代部分”;张希坡编写第三卷“解放区部分”。这套讲义在名称上虽仍沿袭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但在体例上却有显著的改进。按苏联教材的结构分为四部分:

一、历史概况;

二、阶级结构;

三、国家制度;

四、法权,通称为“四段论法”,(61年以前,我们编写的教材大多仿此),但在这次编写的讲义中,我们打破了四段论的机械排列,较大地加重了法律部分。这部教材在文革前曾起了相当的作用。1979年在法学研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在这个会上集中讨论了法制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我提出“要严格审定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范围,改进过去存在的对象不清,内容庞杂的倾向”。经过讨论,明确了法制史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法制而不是国家与法,并与此同时恢复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在研究方法上我提出:“不仅要从典章文献入手研究法制史,而且要从国家活动中去把握法制的本质与规律……中国法制史也要见人、见思想。” 在这里反映了我在研究方法上力求改变静态研究的传统,使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既见人物、见思想;也见事件、见活动,还法制历史生动的本来面貌。

在法制史料问题上,我提出:“须要大力发掘、整理、编纂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使文献资料、地下文物、社会调查、历史档案、私家笔记等等结合起来,其中也应包括农民起义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檄文、告示、口号、规约、教义、军律等。在浩瀚的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中,有些需要重新辨伪审定,有些需要酌加注释,因而也是一项不可等闲视之的科研工作。如果从甲骨文中有关法律问题编起,可以想见其卷帙的繁博。因此,必须组织力量,通盘规划,分工合作,积极落实。这项工作对于推动中国法制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始终认为不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的法史研究是空的,但是徒有史料缺乏正确的理论加以分析、运用,也难以发挥史料的价值。

在编写《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的问题上,我提出:“要以坚实的专题研究为基础”,并设计了十个专题:“(1)中国国家和法起源的具体途径;(2)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二千多年来螺旋上升的基础、历史作用与深远影响;(3)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立法与司法的影响;(4)以保障家长统治权为中心的家法、族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成因与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6)法治、人治、礼治、德治的相互为用;(7)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管辖的深入,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8)明清刑名书吏对诉讼的操纵;(9)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变种;(10)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道路和特点;等等。”

为了编成《中国法制史》多卷本,我呼吁法史界同仁,以历史的使命感来对待。“如果说三十年代汉学的中心在德国,那么今天研究中国法制历史,其中包括断代史、专史最活跃的是日本。外国学者热心研究中国法制史是值得欢迎的,对他们的成果应予重视。但我们自己更应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激起奋发图强的雄心。三十年代我国爱国的历史学家为了夺回汉学中心,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造就了一代卓越的史学家。今天面对尖锐的挑战,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前人的成果,甚至让我们的后代向外国学者学习中国法制史,那岂不是一种罪过!因此,编写出中国法制史多卷本,是时代的需要,斗争的需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的这个呼吁是有感而发的,1978年美国教授兰德彰告诉我:“此前,世界召开过三次中国法制史国际研讨会,但都未请大陆学者,因为我们只知道杨鸿烈,可是他已过世了。”

以上就是七十年代末我对于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方法、资料、前景的反思。这个反思是经过文革之后痛定思痛的结果,也是在法学春天到来时,在认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一种经历。1981年我撰写出版了《中国法制史》(第一卷)和1982年我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统编教材,就是当时认识的产物。与此同时,我感到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刑法涵盖诸法的束缚。

1983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法史学会第一届年会,我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作了发言,提出“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提法应改为„民刑有分,诸法并用‟……过去梅因的„古代中国无民法‟的观点影响很大,实际上,古代统治者对财产关系是很重视的,这在立法上也有表现,至少从西周就是这样,到了宋代则更为重视。清朝的户部则例就是民法性质的单行法。过去说民事用刑法解决,但许多问题事实上不用刑法,而是用调处解决。然而也应看到,中国古代的确没有独立的民法典。”“……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到唐代已形成以律为主,并与格、令、式、典、敕、例等形式互相结合,反映了法律调整的多样性,标志着封建法制的成熟。但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研究还很不够……法制史研究要开创新的领域,如行政法史、经济法史都应研究,道家与释家对法律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对少数民族的法制史,也应重视。”

西安年会上我的发言有的还不够准确,更不充分,但它反映了我要根据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来研究法制史的想法,力图打破传统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思想束缚。此后,我在一系列论著中,详细分析了法律体系与法典体例的不同,并在实践中致力于法律体系的研究。1992年出版了由我撰写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一书,就是体现这一认识的成果。此外,还组织撰写了《中国刑法史稿》、《中国刑法史新论》、《中国行政法史》、《中国民法史》、《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中国司法制度史》等专著。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时找不到确切的词语来概括中国古代的部门法史,因而,只能借用现代部门法的名称,难免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近在编写清史法律志时,我将清代民法改为“民事制定法与民事习惯”;经济法改为“经济体制与运行管理法”,行政法改为“行政管理与职官法”等等。这种改变也不一定科学,但觉得更能贴近中国古代法制历史的实际。这可以说是我在认识上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经历。

近二十年来,法制史界一批新秀成长成熟,他们的著作体现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达到了新的水平,是法律史进一步发展的希望所在下面谈谈我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法制史学的几点看法:

一、法制史研究需要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法制史的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不能简单化。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好像是一个圆,但截取每一段都可能是直线。” 直线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真实的全部的发展历程。历史又像是一座大厦,任何光源也不可能照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只有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没,才有可能揭示中国法制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注意历史上法律调整功能的多样性。法制历史是复杂的,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因此,法律调整的功能、方式也是多样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制自然拥有对敌对阶级反抗进行专政的功能,否则法典中对反、逆、叛等大罪的严厉制裁就成为无对象的了。过去,把阶级社会法制的功能唯一归结为阶级专政是不全面的,忽略了法律对社会的调整功能,但不能因此把阶级社会的法制史说成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

三、法制史学的任务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法文化,科学的总结历史经验。中华法文化是悠久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中不乏跨越时空的民族性因素,需要从正面加以肯定、阐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内涵。而为现实的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是法制史学生命力之所在。1986年我在为中央书记处讲授法律课,题目就是《谈谈中国法制历史的借鉴问题》,1995、1998年我为人大常委所作的法学讲座中也都贯穿这一主线。提供历史借鉴,绝不是简单庸俗的古为今用,关键是在“科学”二字狠下工夫。比如“依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中国法制历史是有丰富历史经验可循的。

四、凡能揭示中国法制历史真实进程和规律性的方法,都可以采用。1987年第2期《科研信息》发表了我撰写的《谈谈法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其中第一次提出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法制史。稍后我在1987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上发表《开展比较法制史的研究》,1988年《政法论坛》第六期和1989年《政法论坛》第一期连续发表《中外法制历史比较研究刍议》,意在推动比较法制史研究,为此还进行了长期的组织工作。须要指出:比较的研究方法,建国初期是受到批判的方法,因为最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法制同西方法制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我在1987年把比较的方法引入法史研究是认识上的再一次否定之否定。当然从历史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方法,仍然是我多年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依循。目前,许多学者运用各种历史的、社会的、系统的、比较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法制史,是可喜的现象,并且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五、注意理论与史料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不再一枝独秀,出现了多元的百家争鸣,这是可喜的,但却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应有的理论深度。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是需要发展的,而理论分析也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的放矢,揭示本质和其规律性。西方的理论,也值得学习,但要弄懂弄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理论要与史料统一,重视史料但不“唯史料论”而是发挥它在实证法制历史中的价值。

六、使命感与开拓进取。发展中国法制史学,使中国法制史学的中心牢固地建立在中国,仍是法制史科研队伍应负的历史使命,当然不因此而漠视外国学者的贡献。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七十几位学者用了十九年的时间编出了《中国法制史》多卷本。为了推进法史学的研究水平,需要积极开拓法制史学的研究领域,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进取心。

七、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古人说:“一谦而四益”。面对博大精深的法制史,确实需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前进。当然谦虚谨慎绝不等于缺乏自信,而是更加理性地对待已有的成就和持之以恒地进取。更不因此而忽略对中青年学者成就的充分肯定。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史学无论在中国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被边缘化的迹象,这就须要总结我们已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更加努力创造新的成就。所谓中心绝不是一枝独秀,而是要发挥法史界整体研究力

量的作用,使法律史这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年轻学子和司法干部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真实的历史借鉴,这是中国法制史学生命力的所在。

篇3: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一、我国近现代的经济行政部门

1903年, 清政府于六部之外设立商部。商部下设四司一厅, 分别为保惠司、平均司、通艺司、会计司以及司务厅等[1]1481。1906年9月, 清政府颁布预备立宪谕, 将工部并入, 商部改为农工商部[2]471。农工商部下设农务司、工务司 (原通艺司) 、商务司、庶务司 (原会计司) 等。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4年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从此直到1928年北伐军攻占北京, 史称“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建立时, 设立了农林和工商两部, 随后又将两部合并成为农商部。1913年12月, 大总统公布修正官制, 政府设立外交、内务、财政、司法、教育、农商、交通等部[3]1。1927年6月则将农商部和实业部同设[4]22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经济行政机构分为工商和农矿两部。随后, 政府开始组织财政经济行政管理机构。国家机构由五种治权构成, 分别由五院行使, 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行政院下设内政部、外交部、军政部、海军部、实业部、财政部、教育部、交通部、铁道部、司法行政部以及四个委员会。立法院下设法制委员会、外交委员会、财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实业部统管全国工商业等一切“实业行政事务”, 下设总务、工业、矿产、商业、农业、渔牧、劳工等七个司。

二、我国近现代保险业监管机构

通过我国近现代经济行政部门的考察, 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我国近现代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保险业监管机构。但笔者认为, 虽然我国近现代一直没有建立专门的保险业监管机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近现代没有对保险业进行监管, 只不过是将保险业的监管归入其他相关项下而已。

在我国近现代, 尤其是在晚清和民初, “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仅涵盖了传统商业范围, 还包涵了金融行业, 并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部分工业行业。清末农工商部下商务司专司商业, 负责范围涵盖了会计、商埠、赛会、保险、专利、银行等各项事宜。当时对商业的分类, 认为商人包括固有商人、补助商人和媒介商人。其中补助商人即为“当固有商人卖买货物之际, 直接和间接与以便利, 使之易于贸易”者, 其下包括了银行者和保险业者。媒介商人有三类, 包括仲买商、仲立商和代理商。仲立商包含了保险仲立人[5]。《大清商律草案》第二章“商业”也将信托业和保险业归入其中。清末《农工商部统计表》已有保险方面的统计。北洋政府农商部设立矿政局、农林司、工商司和渔牧司。工商司职掌事务第十条就是“关于保险运送外国贸易事项”[6]2。1914年1月, 农商部调整分科细则, 农商部农商科下分四科。第三科所掌事务为“关于银行保险运送、交易场及其他特种营业事项”。南京政府实业部下商业司主要职责包括商业、金融、国际汇兑的调查之研究以及交易所、保险公司、特种营业的核准登记与监督等。

综上所述, 从晚清政府到国民政府, 保险都被作为相关经济机构而予以管理的:从清末新政时期的农工商部下商务司到北洋政府时期农商部的农商科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业部下的商业司, 其管理范围都囊括了保险业。由此可见, 近现代保险在名义上是有监管机构的, 但这些监管机构都不是专门机构。

三、我国近现代保险业监管法制的创立与实施

清末至南京政府时期, 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修律活动, 并出台了诸如“六法全书”等法律或法典, 由此需要探讨的问题是, 保险业监管方面是否也存在立法修律情况。若存在, 那么其具体实施情况又如何?笔者通过对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创立保险业监管法制体系的情形进行考察后认为, 虽然我国近现代保险业监管法制未能真正建立, 但这并不是无法可依的结果, 而恰恰是有法不依的结果。

1. 清末时期。

清末在兴修法律的浪潮中, 曾有两部与保险相关的法律先后出台, 即一部是1910年 (一说是1907年) 制定的《保险业章程草案》[7]37。该《草案》共7章105条, 分为总则、股份公司、相互公会、物产保险、生命保险、罚则及附则。从内容看, 这是一部集保险管理法与保险契约法于一身的法规。股份公司和相互公会涉及保险业的从业资格问题, 属于保险管理法的范畴;物产保险和生命保险所规定的涉及保险业经营中双方的具体问题, 属于保险契约法的范畴。另一部则是1911年由修订法律馆修订的《大清商律草案》[4]47。该法由修订法律馆聘请日本法学界权威志田钾太郎起草, 修改后报资政院审核批准。该草案第七章为损害保险营业, 第八章为生命保险营业。这两部法律是中国最早的保险法律, 反映了当时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 也为此后保险法的制订提供了参考, 其作用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2. 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也曾先后修订了两部保险法规。第一部是1917年4月由法国顾问爱斯嘉拉拟定的《保险契约法草案》, 共四章109条。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保险总则, 包括通例、保险契约、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义务、时效等四节;第二章损害保险;第三章人身保险, 包括通例、人寿保险、灾害保险等三节。第二部是《保险业法案》, 该法案于1917年由农工商部拟定, 于1918年法制局对其进行修改。该法未分章节, 共42条。它是一部管理法, 主张对保险业经营进行严格管理[8]298。同样, 这两部法规也被束之高阁, 没有施行。

3. 南京政府时期。

这个阶段是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 保险立法也较为频繁, 据称是“为取消领事裁判权之准备, 努力完成法律系统, 保险法遂由此产生”[9]。1928年6月, 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不久, 财政部金融监理局就在全国经济会议上提出了《保险条例草案》, 该草案共九章39条, 内容包括总则、设立及营业投资之准备、凭单及赔款、职员、监督、纳税、罚则、附则。从内容看, 属于保险管理法范畴, 但内容十分混乱, 缺乏条理。随着1928年8月金融监理局的撤销, 该草案也随之流产。1929年, 立法院商法起草委员会拟具了《保险契约法草案》, 经过修改并经立法院通过后, 改为《保险法》, 于12月30日由国民政府予以公布, 但并未立即施行。1935年, 国民政府保险立法开始步入高潮期。首先, 同年6月, 《保险业法》经立法院通过, 于7月5日公布, 随后又公布了《保险业登记规则草案》。此外, 为适应交通部专营简易寿险的需要, 《简易人寿保险章程》和《简易人寿保险法》也在这一年得以公布并开始实施。这些法规修正后再次于1937年公布, 同时, 1929年12月30日公布的《保险法》和1935年公布的《保险业法》, 均于1937年1月11日连同《保险法施行法》一同公布。但很快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保险业被迫转入战时状态。

上述三个时期的保险立法都没能逃脱共同的命运, 均未能付诸实施。在抗战前, 公布并实施的保险法规只有《简易人寿保险章程》和《简易人寿保险法》, 简易寿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也就是说, 最需要保险法规范和政府监管的商业保险, 没有一部法规在抗战前得以实施。但就内容而言, 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又有超越。汪敬虞先生曾言:“不论清末新政时期, 还是民初袁世凯当政时期, 所有的有关经济条例和法规都不曾有一条涉及保险事业。这对保险事业特别是海运保险之长期控制在外国洋行手中, 对中国海运以至对外贸易之受制于外人, 不能说没有一点干系。”[10]64由此可见, 近现代民族保险业受制于外人, 但近现代中国保险业监管法制未能真正建立并不是无法可依的结果, 而恰恰是有法不依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 :中册[M].人民出版社, 2000.

[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中华书局, 197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 (一) [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4]钱实甫.北洋政府职官年表[M].华师大出版社, 1991.

[5]佚名.附录·商业一班[N].商务官报, 1906年第10册.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沈家五.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辑[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7]周华孚.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 (1865-1953)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8]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 (1843-1937) [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9]马寅初.中国保险业与新中国建设之关系[N].银行周报, 1937年第21卷1000号纪念刊.

篇4: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主要的发展变化过程,看看下面的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

2、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

A、竹刑

B、《法经》

C、《宪令》

D、《大府之宪》

4、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

A、商鞅的思想

B、李斯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李悝的思想

5、为了限制士族对清议的操纵,南朝法律中设有( )

A、重罪十条 B、清议禁锢之科 C、八议 D、准五服以制罪

6、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

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

A、宋 B、清 C、唐 D、明

8、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

B、《泰和律》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9、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

A、《名例律》

B、《吏律》

C、《礼律》

D、《刑律》

10、清代以“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 )

A、守 B、政 C、才 D、年

11、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

A、地方立法议会 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督抚的咨询机构 D、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12、南京临时政府依据“天赋****”理论,制颁一系列法令,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 )

A、禁止买卖人口令

B、权利平等令

C、禁烟法令

D、禁赌法令

13、《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的是( )

A、立法院

B、司法院

C、最高法院

D、行政院

14、中国宪政运动史上劳动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抗日救国十纲大纲领》

15、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后

三、名词解释

1、禹刑

2、公室告

3、《天坛宪草》

4、《井冈山土地法》

四、论述题

1.试论汉代法律的主要特点。

2.试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军法 2.吕刑 3.廷理 4.商鞅 5.1975年 6.令 7.三

8.均田法 9.习惯 10.行中书省 11.一条鞭 12.科道 13.洪仁玕

14.《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15.责任内阁 16.特别法 17.三 18.中农

19.公安司法机关 20.人民法院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6.B 7.A 8.C 9.B 10.A

11.B 12.B 13.B 14.B 15.C

三、名词解释题

1.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

2. 秦律规定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凡公室告,官府应予受理。

3.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10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因该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故称“天坛宪草”。

内容包括:继续肯定三权分立的国家形式,肯定责任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做了较多限制,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体现了******企图以法律制袁的要求。

4.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行的土地法规;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但所有权属于政府。

四、论述题

1.(1)以“德主刑辅”为法制指导思想。(可略加解释)

(2)加强君主权威及中央集权。(可略加解释)

(3)改革刑制,向新五刑制过渡。(可略加解释)

(4)推行抑商政策。(可略加解释)

2.主要内容:

(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可略加阐述)

(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可略加阐述)

(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可略加阐述)

篇5: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2、简述西周时期《吕刑》的主要内容。P26 《吕刑》通篇贯穿“明德慎罚”的思想,首先追溯刑罚的来源,认为各种肉刑为苗民首创,他们滥用刑罚,终得恶报,表明应该德刑并用。其次,阐述了以五刑与赎刑为基础的刑罚体系及刑罚适用原则,强调用刑适中。最后,再次强调德刑关系并对司法官员的办案提出要求。

3、简述西周的契约制度。P33 西周主要有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两种。买卖契约分为“质”和“剂”。区别在于:

1、形状不同,“质”较长,“剂”较短;

2、买卖的对象不同,“质”用来买卖有生命的物品,“剂”用来买卖没有生命的物品。由“质人”对买卖进行管理,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

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它是一种书面的契约,债务人执左券,债权人执右券,记载有债的标的、返还期限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当发生纠纷时,“傅别”就成为官府是否受理诉讼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官府处理纠纷的主要依据。

4、西周时期婚姻“六礼”的性质及其内容是什么?P35 西周时期婚姻“六礼”的性质是婚姻成立的程序,其内容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简述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P38 在西周,继承主要包括宗祧继承、爵位继承与财产继承三种,继承时最主要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宗祧继承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意义,与之相伴的是与继承时所产生的对被继承人的身份地位及财产的继承,即爵位的继承与财产的继承,西周均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避免诸子纷争甚至残杀。必须指出的是,在宗法社会里,在财产继承问题上,继承人实际上只是继承了财产的管理权。

6、简述春秋末期郑国的立法活动。P45 郑国有两次立法活动,第一次是子产“铸刑于鼎”,子产的“铸刑书”意味着过去一直被神秘化的法律变成了公开的法律。第二次是郑国执政驷颛(si zhuan)杀邓析而用其竹刑。邓析不满于子产对周礼仅采取改良做法,对于子产的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他私自编订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历史上称为“竹刑”。邓析的竹刑便于携带和流传,在当时的影响巨大,被国家认可后,具有了法律效力。

7、简述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制指导思想。P49、50

一、厉行法治。

二、法律公开。

三、轻罪重罚

8、简述《法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P52 《法经》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它以先秦法家思想为指导,参考、总结并汲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立法与公布成文法的成功经验,代表当时最高的立法成就,它所开创的法典编纂体例与法典的内容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镇压盗、贼为立法宗旨。其次,贯穿重刑主义的法制原则。再次,编纂体例与编纂思想成为后世立法的基础。

9、简述《九章律》的主要内容。P78 《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盗、贼、囚、捕、杂、具”的基础上,参照秦律,增加户律(主要规定户籍、赋税等事)、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等事)、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驿传等事)三章,合为九章,构成汉律的核心内容,是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典。

10、简述汉朝对西周矜老恤幼原则的继承。P82 汉朝对西周矜老恤幼原则的继承具体表现在:除特殊犯罪和诬告及杀伤罪外,一般可以免刑;具体刑罚上给予宽宥(you);监禁期间免戴刑具的优待;女徒顾山。

11、简述西汉初期刑制改革的历史意义。P87 文景二帝废除肉刑,具有进步历史意义,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还使我国古代的刑罚制度由野蛮残酷变得相对文明。这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后世以身体刑、劳役刑为主体的“五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与前朝立法相比,曹魏《新律》有何发展? P108

一、《新律》以汉朝《九章律》为基础,修改十三篇,沿用五篇,共计十八篇,弥补了旧律的缺陷。

二、在体例上,将具有刑法总则意义的《具律》改称为《刑名》,列于首篇,这是我国法典编纂体例上的一次重大创造,成为日后中国法典编纂体例的基本思路。

三、此外,《新律》还删除了不合时宜的条款,合并内容相同的律、令、科条;在内容上,改革刑罚制度,重定刑名,减轻对某些罪的处罚。

13、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的发展变化。P116

一、初步形成封建制五刑。

二、废除宫刑。

三、刑罚日趋规范与文明。

14、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司法机关的主要变化。P123

一、中央审判机关的名称在不同政权曾有不同的名称。

二、曹魏魏明帝时,曾在最高审判机关“廷尉”之下设立“律博士”一职,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增长司法官的专业素质与办案水平,培养司法人才,成为我国最早设置的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机构。

15、简述隋《开皇律》在内容方面的创新之处。P129

一、关于刑罚制度。开皇律克服以往刑制比较混乱、不统一的情况,确定了五刑,而且还规定了刑等。

二、关于十恶制度。开皇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

三、关于八议和官当制度。这是开皇律规定的两个重要的司法特权制度。

16、唐朝《贞观律》对《武德律》作了哪些修改?P136

一、增设了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介于常流和死刑之间。

二、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

三、完善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和官当等一些主要制度。

17、简述秦至唐代的各种法律解释。P139

一、秦的《法律答问》在解释和补充法律内容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不仅解释文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解释的面扩大到定罪、量刑等一些方面,但是,这种解释和补充还不够系统、完整。

二、汉魏晋时期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补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唐律“疏议”的诞生,实现了对律文解释和补充做法的飞跃,使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它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简述了每一篇目的沿革情况;解释律文;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等。这样,唐律的“疏议”便使中国的法律解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显优于以往任何的法律解释。

18、简述唐朝法律有关司法官责任的规定。P158

一、审判责任:唐朝的法律要求司法官严格依照法律审判,决不可有“出入人罪”的行为,并严惩此种行为,其基本原则为反坐司法官。

二、执行责任:司法官还必须依法执行五刑,违反规定的,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量刑在笞(chi)至徒之间。

三、监管责任:唐朝的法律也对司法官的监管责任作了规定,其内容涉及罪犯所带的刑具、官府应给的衣粮、病后应给的医药等方面。司法官违反了这些方面,都会受到处罚。

19、简述宋朝的法学成就并举例说明P170 宋朝崇文抑武、重视法制,加上有一大批懂得法律的“士大夫”,使得宋朝在刑律、案例及法医研究上均有突出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洗冤集录》及《名公书判清明集》两部著作。《洗冤集录》为南宋宋慈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法文化的卓越贡献。《名公书判清明集》是胡颖等人所编著的一部宋代诉讼判词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源自司法实践的“实判”著作,是现存唯一的宋代判词专集,代表了中国古代判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律适用、宋代法制、古代民事法律规范、古代司法文书写作等重大课题的珍贵史料。

20、简述宋代鞫谳(ju yan)分司制度。P180 鞫谳分司制度即审与判分离,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的诉讼审判制度。负责审问的机关为鞫司,负责判决的机关为谳司。在这种制度下,检法断刑的官员无权过问审判事务,负责审判的官员也无权检法断刑,两司独立活动,不得互通信息。此做法一方面利于互相制约,避免司法官专权而导致冤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司法程序复杂的弊端。

21、简述明初《大诰》的基本内容。P206 《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编《大诰》主要由典型案例、新制定的特别法令和明太祖对臣民的训诫三个部分组成。《大诰》是一部以惩治官吏犯罪和豪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特别法。

22、简述中古时期“律”以外的综合法典与单行法规。P135、P233 综合法规:

一、《唐六典》:主要内容涉及国家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等方面,系统地规定了唐朝的行政法的内容,是一部行政法典,并对以后的行政立法产生过深远影响。

二、《大清会典》:是清代的行政法规汇编,详细记述了清代从开国之初到清末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是我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单行法规:是专门针对具体事项而颁布的法律文件。如“令”

23、简述清朝有关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立法。P234 为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并兼顾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以法律手段治理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并制定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实行对这些地区的有效管辖。这些法规主要有:蒙古地区的《蒙古律例》;青海地区的《禁约青海十二事》和《番律》;新疆地区的《回例》;西藏地区的《西藏通制》。此外,嘉靖二十年编纂的《理藩院则例》,经过几次增修,集清朝少数民族立法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民族立法的代表性法律。

24、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P269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君上大权”是“正文”,共14条;“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共9条。《钦定宪法大纲》首先强调君权的地位和君主的神圣,第1条、第2条即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3条到第14条分别赋予了君上种种大权,包括颁行法律、设官制禄、黜陟(chu zhi)百司、总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gou)和以及发布可“代法律之诏令”,等等。《钦定宪法大纲》中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部分,主要是规定人民有当兵、纳税和服从清政府法律的义务,虽虚伪地规定了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等自由权利,但又规定必要时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25、简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在国家权力结构的规定方面有何差异。P270

一、它采纳了英国式的虚君共和模式,开篇首先宣示“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随后的内容对皇权作了许多限制。

二、《十九信条》提高了国会的地位,加强了国会的权力和监督作用。

三、《十九信条》还明确了要实行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内阁总理的权力。

四、《十九信条》规定了皇权、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制衡原则。

26、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P272

一、实质: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和国内外立宪力量的强烈呼声,不得不做出让步,以应付时局,取悦列强,缓和内外矛盾和舆论压力、政治压力,遏制革命形势,以达到消除统治危机的目的。所以,预备立宪从其本质动机来说,是一场政治欺骗活动。这样动机下推出的各项立宪举措,其前提都是要保护皇室的利益、维护皇权统治的。

二、影响与意义:首先,它推出的系列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混乱,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从另一个方面催生了新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诞生。其次,“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机构,却是封建政体的异体。尽管它们的活动都在严密监视之下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冲击了根深蒂固的专制政体。再次,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法律理念,传播了宪政文明。这些观念在中国逐步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法律观念逐步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宪政法律素养的法律人才,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创设了条件,也为我国近代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7、简述清末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P279、280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是一场围绕新刑律中是否应该加入传统礼教内容而展开的争论。在争论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力量被称为“礼教派”,以沈家本、伍廷芳、杨度为代表的革新力量被称为“法理派”。两派主要争论集中在五个问题:

1、关于“干名犯义”条的存废问题;

2、关于“存留养亲”是否应编入刑律;

3、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4、关于“子孙违反教令是否为罪”问题;

5、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礼法之争”最后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不过,这场争论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的传播,对于以后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28、简述会审公廨制度。P282 会审公廨是英美列强强迫清政府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司法审判机关,实际由外国人控制,主要负责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按照协议规定,会审公廨管理各国租界内的案件,凡牵涉有约国洋人必须到案的洋华诉讼,无约国洋人与华人的互相诉讼以及被外国人雇佣和延请的中国人的诉讼,外国领事均有权参加会审。会审公廨的经费由中国政府划拨,名义上是中国的司法机关,但实际上完全被外国领事所把持。会审只是空有其名,审判的主动权也几乎被外国领事所控制,中国官员大多是象征性的陪衬。会审公廨的出现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29、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审判机关。P300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按照司法独立的原则设立了专门的审判机关——临时中央审判所,作为民事、刑事诉讼的最高审判机关,并着手对全国各级审判机关进行调查。在地方上,司法部开始推动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建立和独立,并拟改良全国裁判所及监狱,以切实保护人民财产。总体上,临时政府审判体制初步方案为,中央为中央审判所,地方设高等审判厅、检察厅,地方审判厅、检察厅。

30、简述北洋政府时期司法制度的特点。P318、319

一、军事审判范围扩大。北洋政府从本质上讲是军阀专制的政府,军阀们为确保自己对司法的控制,以扩大军事审判的方法来强化对司法审判的干涉。

二、新旧杂陈。1)司法制度的新发展,包括律师制度初步形成,法官职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负面现象,包括县知事兼理司法、封建军阀对司法权干涉的扩大、司法专横和外国人司法特权扩大等问题。

3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特点。P325

一、立法权由国民党直接控制;

二、法律制定的速度较快;

三、数量大、内部协调性较差

32、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构成。P325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从渊源上讲由成文法和判例、解释两部分组成。

1、成文法:主要由六部法律及其相关单行法律构成,因而人们习惯将其法律体系称为六法体系。

2、判例及解释:属于非成文法。判例是指最高法院在适用成文法时对某一具体案件所做出的判决或裁定。解释是指司法院对现行法律条文所运用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

33、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婚姻立法的主要基本原则。P361

一、婚姻自由。

二、一夫一妻。

三、男女平等。

四、保护军婚。

34、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劳动立法的基本内容。P373

一、适用范围,凡在企业、工厂作坊及一切生产事业和各种机关的雇佣劳动者,都受此法保护。

二、废除对工人的各种封建剥削和压榨。

三、保护工人各种合法权益,包括集会结社权、劳动及休息权利、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权以及女工、青工和童工的特殊权益等。

四、劳资纠纷的处理。

35、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P375

一、方便民众。

二、形式多样。

三、事实上独立。

36、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原则。P381

一、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二、调解必须自愿,不能强迫。

上一篇:党校开学典礼讲话下一篇:《朱生豪情书》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