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2024-04-30

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共10篇)

篇1: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龙山一中田云峰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以讲读为中心,使学生呈现出一种“零思考”的状态。然而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营造思考问题的情景气氛,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必须根据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条件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精心设计,用多种手段创设出问题情境,目的是要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适合探究的问题。

第二阶段:探寻研讨

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步增长,是探究式教学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假设、想象为基础,相对独立地动脑动手,收集历史资料,汇总各种信息,归纳分析研讨,以求解决问题,发现新的历史知识。本阶段可分为两步:

1.自学探究。问题提出后,学生由此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解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解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追求和要求。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解有机结合,获取新知和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自行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集中突破。刚开始由学生,表述各自探究中的困难,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不必过早解释,应当综合学生的疑问,提出重点和关键词,组织学生再次合作探究。通过探究的多种形式优化组合,使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启发探究,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从而使得概念更清楚、结构更清晰、特点更鲜明、结果更准确。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探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形成历史新知识。同时,师生一起总结,分析错误之处,归纳正确内容。对于探究和交流总结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引申到课外探究,或放到下一轮的探究中进行。

开展历史探究性活动,给学生们创造了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探究、互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们合作提供了舞台,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2011年10月

篇2: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思品教师述职报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境创新,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的文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反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其他各方面做得再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体会,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适用探究性学习作了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反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其他各方面做得再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是调动不起来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的提出者不仅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这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活动思考主动性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寓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课时,我通过制作了一组视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将内容系统地展示出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课文知识探究热情。首先围绕“了解当前的国际竞争”这个主题,通过视频说明目前中国需要适应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要求,认识国际竞争的实质并积极参与,由此才有可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然后围绕“认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个主题,通过视频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说明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是实现祖国腾飞的两个侧面。最后通过视频告诉学生,在面临机遇的时候,也要增加“忧患意识”,引出“增强忧患意识”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要树立爱国责任,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顾明远曾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曾谈及:“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换句话说:不善于发现问题就不善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对于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要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发问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传授——授课过程,创新地以问题为纽带,实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勇于发问,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难,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科学发展振兴中华》中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学习我国人口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勇于发问,经过热烈地讨论和分析,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篇3: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探究主题一:贫穷落后开放变通

【幻灯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材料一:《邓小平文选》中对外开放的原因阐释。

材料二:中国1970年代的三大外交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相关内容。

材料三:教材中对外开放的阐述。

【设置问题】

1.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2.中国为什么能对外开放?

3.概括对外开放的含义(基础、原则、内容、目的)。幻灯片展示材料。

探究主题二:初步形成硕果累累

【结合幻灯片的动态示意图和提示问题,由学生分组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进行讨论,总结并派代表发言。】

材料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动态示意图。

材料二:特别行政区的含义和权力。

材料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优势。

材料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和分布。

材料五:深圳、浦东开放前后的对比图片、数据。

【设置问题】

1.中国是如何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经济特区“特”在何处?特区的创办有何影响?

2.这里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是否一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经济特区创办以后,星星之火是如何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1980年代———1990年代初)

4.课本中提到,继经济特区之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请谈谈其特点和影响。

5.199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在哪?有何优势?目的何在?结果如何?

探究主题三:特色鲜明长期发展

【回顾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引导学生总结特点】

【设置问题】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幻灯片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引导学生探讨深化对外开放的出路】

材料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签字”的图。

材料二: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图片。

材料三: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数据、图片。

材料四:中国走出去的经典案例:海尔集团、格力集团。

材料五: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设置问题】

1.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的对外开放该何去何从?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如何融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去?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将“对外开放”这一课设计成三个探究主题,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提供多样的史料,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对外开放的知识体系。

结合以上课例,笔者总结出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于历史教学中的几个策略:其一,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新的收获。其二,选择适切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自由思疑。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就该适当放手,做一个引导者,给学生提供适切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积极自主进行思考,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三,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释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得出最终的正确结论。其四,布置后续的延伸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布置后续的探究性学习作业,作为课后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到家庭和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访问、考察活动,既是对课堂的补充,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

篇4: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为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

网络信息的多媒体特性能使信息通过图、文、音、像等方式处理和生动表达,这些为探究性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信息储备和研究基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中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它不仅能提供学生大量直观,形象,生动的资源,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而我们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历史课探究性学习中,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登陆和历史研究相关的网站,搜集到与研究相关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揭开历史的面纱,得到准确的结论。

二、培养持续探究的兴趣,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教师有责任努力保持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虚拟的网上学习环境和鲜活、生动的真实生活的感受,学生身临其境,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

例如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在讲授这节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在网上搜索大量青铜器的图片,把图片分类,从而总结出在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且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

2.提供表演舞台,拓展探究空间。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再讲过程,然后分析结果。历史课探究性学习要求改变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大量资料,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课堂让给学生。

例如,在学《赤壁之战》时,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搭建一个“殿前辩论舞台”,让学生扮演曹操和大臣,课堂中形成了主战、反战的两种力量,唇枪舌战,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归纳出主战派有以下四个理由:1.曹操本人能谋善断,胸怀大志,又善于用人,身边有很多谋士。2.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就显示了实力。3.如果天下不统一,那战争就不会断。所以曹操有愿望统一天下是好事,因为这顺应历史潮流。4.曹操兵多,而且最近又攻克了荆州等地,士气正旺。如果曹操能利用好这些优势,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如1.刘备有诸葛亮等谋士,而曹操的谋士中没有一个能抵得上诸葛亮。2.孙权手下有许多有勇有谋的猛将。3.孙权、刘备联合,力量更大。4.孙刘一方拥有长江天险,这对曹军也是不利因素……学生的争论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探究兴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三、组织历史活动,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调查、辩论会等。目的就是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活动,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组织历史活动。我曾设计了这样一堂活动课:在学生学习了明清长城以后,我对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任务组织学生到古长城开展寻访历史的活动,请各组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寻访路线,让同学在最短时间了解与长城有关的历史。

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了解,也学会了活动的基本方法,本身也接受了教育,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篇5: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目前我国义务阶段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实现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激情,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教材的安排等设疑激趣,将学习任务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驱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注意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都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内容来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激励学生像上楼梯一样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或依次完成:(1)、插入四张你喜欢的图片;(2)、有目的地插入一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人物图、风景图等;(3)、精心地设计和挑选,插入的一组或多组图片有一定的主题,美观、艺术。

2、激趣诱导法。“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设计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实用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或通过玩游戏、找方法、找规律、做比较等,让学生开展比赛或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练习打字时,让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提高打字速度;学习复制,让学生探求多种复制方法进行比赛;在《金山画王》中试着找规律;简单的、与前面知识有联系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

3、“空白”发现法。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实践操作,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计算机的功能又十分强大,一种操作往往有多种方法,各种软件还自带帮助。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空白”,让学生自由探究未知领域,完成课堂的扩展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钻研奥秘,获得意外收获,享受一种探索的乐趣,培养探索的精神。如学习“microsoft word”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帮助或鼠标提示自由学习老师介绍之外的其他的更多的工具按钮,自学“自选图形”部分的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法。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搜索、整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解决一些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三年级学生在电脑上写日记;四年级用电脑创作艺术画,学习《图形的缩放》一课,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张桌布;五六年级学习网上搜索,让他们搜索一些写作文、解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借助网络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录制歌曲,查找学习资料,查看天气预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等。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 ”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教师则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多方联系,大胆询问,勇敢尝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探究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兴趣、自学探究。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质疑,课中探讨解疑,课后延伸复习。学会查阅资料, 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对未知、未见、未懂的知识进行自学探究。

2、小组分工探究。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完成一部分,或者小组内几个人,一个人探究一个问题,最后进行组合、集中、共商、确定。这比如组织同学办电子板报,制作校园网页等。

3、解疑合作探究。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合伙攻克难关,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分析透彻,达成共识。课堂上,鼓励邻座同学多商量、多讨论、互帮互学;课外,让学生自由组织互助组,促使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大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商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交流、集体探究。即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想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或指出不足;选出全班最优秀的在教师机上给大家演示、交流、欣赏、展评,进行集体探究学习,激发全班同学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努力探究的热潮。

5、激励引申探究。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些经验或收获时,及时给一些鼓励,恰切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多总结,多思索,琢磨反馈,举一返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再接再厉,拓宽知识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深入的探究学习,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学生的探究还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探究;在质疑问难处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多方探究,养成习惯,提高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如下:

1、养成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就时刻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一个知识,遇到一个问题,便立即开动脑筋:思索——质疑——探询——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由创造、积极创新,学会、会学,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人。

2、扩展思维,多方探究,力求创新。引导学生探究要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空间、充足时间,让学生“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例如,在学习“绘制标准图形”时,我只教给学生绘制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的作品,便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作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品,力求独特、新颖、别致。

3、联系实际,进行整合,提高能力。就是尽量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整合,把各科相关知识贯穿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如讲录音机和插入声音时,让学生把音乐课中的好歌曲录下来;在讲《绘画》时,让学生画最喜欢的动、植物、花卉,用美术的思维完成这节课;四年级文字输入时,让学生写作文、输古诗等。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可抗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陆宏

4、《对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武健

5、《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现代化》总第72期

篇6: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禹成忠

(内容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努力走出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有效实施“探究”策略,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构建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式,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①”语文“课堂总目标”里,也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即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尽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问题轰炸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师生间的互动大部分还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跟着教师问题走”。学生的个性、灵性很难真正发挥,就如同有些专家感叹:“通过几年的小学教学,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1](P45)从学生学习规律看,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地吸收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需要时,有接受的动机时,他才有可能十分投入地获取知识,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为之付出努力。本文尝试从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这一角度对其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些启发。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P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②

基于以上理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语文创新能力的一种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使学 1

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p279)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基础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从人的发展角度考虑而作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运用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4](p60-71)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探究性学习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5](p82)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

恰到好处的教学辅助手段更利于激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如多媒体形象直观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探究性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6](p93)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氛围容易营造。因此,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再如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摄影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教师充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请学生亲自做实验验证伽利略的话的正确性等。无论采用哪种手段,教学活动不能只是满足和迁就学生眼前的兴趣和需要,否则,学生获得了感官的愉悦,却学不到知识,得不到真实的发展。正如中国台湾学者欧用生所指出的,这种所谓的愉快教育势必成为学生的“安乐死”。④

3、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第十册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可在班委的号召下全班同学共同创办,图书管理员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探讨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自发地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7](p40)

(二)、培养探究性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

(p124)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8] 爱因斯坦也说

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这样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和语文知识成为好朋友,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你们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提一些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写?”有的说:“语文要学些什么呀?”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适当地给予鼓励,出于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探究兴趣越来越浓。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来源于质疑,只有善于质疑,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好求甚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汉语中,有很多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如《邱少云》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话:“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用了20分钟”、“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两句话中的“才”一样吗?学生通过教师的质疑了解到两个“才”的意思不一样:前一句表示时间短,后一句表示时间长,战斗之所以结束得快,是因为战士们被邱少云的精神所激励。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教师抓住人们大笑追问:“人们为什么笑?”、“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在学生探讨不出结果时,及时给学生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原来“四周黑洞洞"是指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继续追问:“通过谈碰壁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以此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

语文课程新理念认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就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探究意识。如《穷人》一课中,对于桑娜是否应该抱回西蒙的孩子,有位老师采用辩论的形式,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独特的看法和感受予以肯定,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生成探究的问题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⑤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按照原先确定的思路开展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生成新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以持续下去。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并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便会踊跃地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效果。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有必要解决它。(1)通过课文标题生成问题。如《玩出了名堂》一文,写谁玩出了名堂?玩出了什么名堂?怎么玩的等,有的课文在结尾处生成问题,如《峨眉道上》,最后一句话:“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可针对这句话发问:平常,我们把什么样的人叫英雄?为什么说铺路人是无名英雄?(2)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生成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中生成一些核心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重点词句生成问题。如《白杨》一课中,有“沉思”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爸爸这两次沉思都想了些什么?说明什么?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此,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的途径。(1)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经过周密思考,选择最佳答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

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是为了什么?教师出示了三个答案让学生选择:A、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都是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B、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祖国文化史上的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C、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学生必须反复阅读才能得到正确答案。(2)思议结合,探究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未必都是正确的,这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也有可能是答案不只一个,这时可在同学间评一评、议一议,用思议结合的方式验证探究的正确性。(3)合作讨论,探究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探究方式,教师都不要误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完全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活动,它不受教材和大纲的限制,研究内容五花八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引用一句教育格言就是“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误入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四)、正确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有机地整合各类学习方式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类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课时计划等实际情况,整合运用各类学习方式。

1、优势互补,正确运用各类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在知识获得方式、思维过程、师生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平衡和最佳结合状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从而使传统的演讲法、实验法、训练结合法、模仿记忆法等常用的“接受性”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形神兼备,谋求探究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教学中,既要关注探究的过程步骤,体现出“形”似,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体现出探究过程中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不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所限,做到“神”似。不仅要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

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以上是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的若干不成熟的思考,以求和同行共同探讨。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者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把握将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实施和驾驭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出现的问题也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希望有更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指出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更多改进的新思路、新举措。

注释: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5页,2001版.②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页.

③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8页,2001年7月27日教育部.

④见欧用生撰《披着羊皮的狼一校本课程改革的台湾经验》30页,2002年第7期.⑤见李秉德著《教学论》7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⑥引自《中小学管理》25页,2003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2]叶平.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湖北省教科所,2001.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理解文科教育、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2002,(4).

[6]基础教育重要文件选编[z].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7]杨启亮.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A].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7: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建构多元立体的探究模式,都具有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怎样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呢?

一、把“教本”变为“学本”,由“自学”走向“治学”。

1、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语言材料,把它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案例1】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春》。

师:有人说,课文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一句与全文不协调。请大家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书、思考,继而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课堂讨论。)

生1:我觉得是不协调。我反复阅读了课文,发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健壮”、“铁一般”这些词儿不协调。

师:何以见得呢?

生1:你看文中的描写:“风”是“轻悄悄”的,还“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草”是“软绵绵”的;“雨”呢,也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等。这些景物都没有“健壮”、“铁一般”的特征。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是协调的。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讲的大都在课文的开头,但是开头部分描写的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时的景物特点,也就是初春的景物。而春天也是在发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应该到了接近夏天的时候的景物了。所以我认为是协调的、一致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全班形成两种对立意见,相持不下。)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恩格斯讲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强调要有一个绝对的统一的答案。大家下课后,把各人今天在课堂上发表的意见整理一下,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写一篇小论文。注意一定要以课文为依据,不能脱离课文哦。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语言材料,经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后,课文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学生对课文有了真正的内化了的体验和感受,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利用课文的“留空”,设计探究性学习训练。

“留空”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文中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空间,能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2】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为你打开一扇门》。

师:阅读课文“探究·练习”一《致文学》的节选,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学的功能。

除此以外,文学还有哪些功能?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体会和经验,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致文学”节选的两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文学反映自然、反映人生的两大功能,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个“留白”,组织学生以扩写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上)《记承天寺夜游》。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文中“解衣欲睡”的“睡”,与“怀民亦未寝”中的“寝”有没有区别?

师:是同义词,没有区别,都是“睡觉”的`意思。

生1:那两者之间能不能互换呢?

师(思考片刻):不好意思,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回答?(学生默然。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5分钟后,组织学生发言。)

生2:前面用“睡”,后面用“寝”,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

生3:不能换。“睡”带有口语色彩,“寝”是书面语。对自己用口语,随意自然;对他人用书面语,显示尊重。

生4:“睡”,去声;“寝”上声。读起来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在此案例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并及时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行为的交流,不具备真正的探究意义。如教师能适时为学生补充有关知识,指出只要“闭眼”就是“睡”,而“寝”则必须“上床”,然后再请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探究,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换,而且换了更贴切。因为,干什么要“解衣”啊?当然是想上床睡觉啊,所以,“解衣欲寝”就比“解衣欲睡”更准确。对张怀民而言,如改为“亦未睡”,就说明张怀民不但没上床,连打盹都没有,说不定满腹心事的他还在屋里踯躅徘徊呢。那么邀张怀民“步于中庭”共同赏月,岂不是更合时宜吗?

二、以几篇课文或一个(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有9个“专题”,可供教学时直接使用。除此以外,更多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体例,以几篇课文或一个甚至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探究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探究专题:月亮文化(传说、诗词、科学等)。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学习《月亮诗三首》,选择其中一首,用图画表达诗意,用散文语言描述意境,说出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学习:交流、对话、评价(学生争先恐后展示)。

课后学习:选择专题,展开研究并写一篇文章。

篇8:历史想象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历史想象到底该如何运用?我认为,想象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否则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这种知识与经验很有限,但只有从已知出发,学生才能建立起一定的学习自信,才能更好地去感悟历史。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像戏剧表演,既需要一个仿真的历史舞台———情境;同时也需要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通感,从而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获得最具有真实触感的历史。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历史想象按照其依据来源与运用方式大体分为三种形态:

一、历史背景的共性想象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作为底色或者基石而存在。”推而广之,作为整体的历史,不仅在文化层面,而且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会有这样一种基本而普遍的水准,它们共同搭建了历史舞台,前人的活动不可能超越此限度,而后人也可以借此限度来充分想象,从而重构前人的历史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已出现的像帕帕迪、二毛故事等虚构史实,虽然讲述的是个人遭遇,但这些人物在历史中的思维和行为却体现了群体性,即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共同行为模式,这恰恰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历史大背景所决定的。我在教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性活动———孔子求职记,让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君主,相互诘难批驳。

甲方:作为孔子,你有哪些优势和特长?想谋求什么样的职位?

乙方:作为君主,你会给孔子职位吗?为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孔子受君主尊崇,但不受君主重用。这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历史大背景所决定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早已不是西周初年郁郁乎文哉的王道时代,而是群雄角力的霸道时代,孔子的主张显得不合时宜,其不受重用,时势使然。但孔子不曲学阿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又足见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精神。

二、个人际遇的个性想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如出身、才能、意志、经验、性格等,都会在自己参与的历史事件中留下烙印,甚至决定着个别历史事件的走向。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通感共情和换位思维来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行为。当然,个人际遇必须与历史背景相互动,纯粹的心理游戏是不真实的。

“王国维之死”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一段公案,其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说法最为后人论道。他认为,王国维先生蹈湖自杀,不是纠结于个人的恩怨(家庭变故),也不是一个王朝的灭亡(殉清说),而是以死明志,体现其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因为这些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生命力。近代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王国维作为中国第一代受到现代训练的知识分子,既受四书五经的熏陶,又有欧风美雨的浸染,其一生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又格外珍视现代式学术自由,而当时恰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式微,新文化有很强的功利性,要服务于改造社会。再联系其遗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当时南方革命军已经打来,尤其是湖南名士叶德辉被农民军所杀,使其感同身受。王国维所传承的传统文化自当被革命,王国维所捍卫的学术自由恐怕也在劫难逃。故王国维自谓“永抱悲观者”,其自杀是可以理解的,是王国维的志业性格与社会巨变的互动产物。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基于历史人物心理的想象会经常不自觉地用到,譬如教学《戊戌变法》时,改革最后被慈禧太后所扼杀,有的学生激动说:“光绪帝为什么斗不过慈禧这个老太婆呢,要是我就和她去拼了。”其实,教师只要把光绪帝的个人际遇(光绪皇帝为慈禧抱养才做了皇帝,慈禧从小对他严加管教,动辄呵斥并体罚,光绪见慈禧如见狮虎,会害怕得瑟瑟发抖,慈禧不叫他起身,他就会一直跪着等历史细节)告诉学生,他们听后会有所感悟的。有的学生说:“性格决定命运,光绪年轻锐意进取,对慈禧的管教和束缚有叛逆之心,同时也对慈禧的养育也有感恩之情,所以光绪可以忤逆慈禧意图去改革,但绝对不敢生弑杀之心。”

三、多样性的推理想象

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把已发生的历史事件看作某种历史必然的产物,混淆了实然与应然的界限,最终从唯物历史主义走向了唯心宿命主义,不承认历史发展存在着第二种可能性。其实历史本由人创造,而人可以在多重可能性之间做出抉择。所以“必然性并非天生的,而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最初,历史是向各种可能性开放的,历史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最后只有一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利用“历史想象”来进行“历史可能性”研究,既彰显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又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实际进程的理解。

李泽厚在《告别革命》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历史命题:“中国当年如果选择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他认为,历史发展有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像宿命论所认为的只有一条道路。多种道路之间相比,改良要比革命对社会破坏小,另外改良可以在现有的政府框架内进行,而选择革命就必须要在革命后再建立一个政府,而这一过程是漫长的。细观其论述,可以用社会学“选择成本”理论来考量,改良是比较经济的做法,对社会的破坏较小,故而有“告别革命”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人们对百年中国史的反思和再认识。

我在日常教学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讲授《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时,设计了一个小论文来引导学生探讨科技革命的影响,题目为《假如没有电》。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有的说:“煮不了饭,洗不了衣服。”有的说:“吃不到冰淇淋。”有的说:“夜晚将会漆黑一片,人们将重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更有甚者不无幽默地说:“终于晚上可以不上自习了。”显然,这种可能性的想象是反事实的,但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即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悟历史事物。这比那种平铺直叙、一味说教“科技革命如何重要”要更加真切,更加感同身受。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只要以基于历史背景的共性想象来构建舞台,以基于个人际遇的个性想象来塑造角色,以多样的可能性来推演剧情,让过往的历史像一幕幕戏剧一样呈现,历历在目感同身受。通过想象来重构历史,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想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用之得当,就会大有裨益。

摘要:“想象”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教师应重视历史想象在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想象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可从历史背景的共性想象、个人际遇的个性想象、多样性的推理想象这三个方面着手,使学生深刻感悟历史时代背景、真切感受历史人物情感、辩证评析历史史实,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推进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历史想象,探究性学习,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钱穆.国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4]王国维.王国维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王学典.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篇9: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我们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一、培养探究兴趣,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一)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历史剧,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人物面对面交流,或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出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学习《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教师可以虚拟这样的历史情境:假如你们穿越时间隧道来到唐朝,你们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你们将怎样生活呢?(要求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学生就会搜索信息,主动探究,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我用筒车灌溉农田,我的粮食产量很高”。有的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商人,经营丝绸生意,我的丝绸薄如蝉翼,行销全国”。有的学生说:“我也是唐朝的商人,我的店铺里有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我通过水路、陆路把商品发散到全国各地”。有的学生说:“我是来到唐朝的阿拉伯商人,我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到欧洲,欧洲人很喜欢”。还有的学生说:“我是唐朝的诗人,我用诗句赞美盛世经济的繁荣”。

虚拟历史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非常喜欢。

(二)搭建辩论平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历史学科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正确分析与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指导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讨论和辩论是历史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通过辩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比如,学习“赤壁之战”教学内容时,先请学生预习课文,然后教师亲自扮演曹操,学生扮演谋士,教师向学生征求意见,赤壁这一仗是否该打?课堂上很快形成了主战和反战两股力量,主战派认为曹操胸怀大志,身边有很多谋士,官渡之战就显示了威力,统一天下是历史潮流,应该打这一仗;反战派认为,刘备有诸葛亮,曹操虽有许多谋士,没有一个比得上诸葛亮,孙刘联军有长江天险,曹操北方兵不习水土等,这一仗不该打。两股力量唇枪舌剑,展开激烈辩论。学生争论的过程,就是对战争的背景,战争胜负原因等主动探究的过程,辩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尽可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培养探究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过去的单一、陈旧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授之以渔,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获得创造性成果。

(一)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教师只是带路,教给学生写论文的方法: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推荐有关书目和相关网站,或是小记者采访身边的学者、专家,完成论文的写作。如学习唐朝历史时,让学生写评价武则天的论文,世界上有三位著名的女皇,请同学们将她们做比较。武则天给自己死后留下了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现在我们就写一篇论文来评价她吧。

学生试着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历史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搜集、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二)组织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现行历史教材安排了不少活动课,“活动与探究”等内容,目的是通过比较集中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活动,也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内容,围绕一定主题,自己组织历史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动脑、动口、自编、自导、自演,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了解,也学会了活动的基本方法,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课时,有的学生非常投入,动了真情,流了泪水,学生通过这样的主动参与和体会,不仅了解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而且实现了自我感悟和自我教育。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的学习方式。由于历史现象的过去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更不能取代接受性学习,历史课堂所摒弃教师的讲述是不可想象的。一些超出学生生活经验的历史主题,一些较深层次的历史思维问题,仍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转变学习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但这绝不意味着排斥,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需要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者的有机结合。

总之,新课程改革,教师既要传承以往优秀的教学方式,又要有所发展与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加速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

篇10: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专题

本人在学院主要承担公共体育课课程教学工作。本次来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专题》,主要就是想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对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改进与创新。特别是在公共体育课精品课程的创建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切实落实“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教学指导目标。

在听了何克抗教授的精彩讲座后,让我感受颇深。特别是“课内整合模式”的介绍,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课堂上很好地运用,那将会很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不同与其它学科教学,作为高校学生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每个人都对体育有着自己的锻炼习惯与爱好,因此通常在高校(女生)体育课堂上,通常会出现“不爱动、赖得动”的现象,或是找出种种身体不适的理由进行见习,这也使得教师很头痛。通过何教授介绍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后,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很适合运用在女生体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强调是学生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中,很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认识工具”,让其产生认识冲突。认识冲突是指不同群体或个人在对待某些问题上由于认识、看法、观念之间的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当人们认识到他们态度的认识成分情感的和行为不一致时,就出了个人内部的认识冲突。这种不一致会使人们感到心理上的不安,感到这种不安的人们往往会想通过各种方法找到其原因,以在心理上的寻找到平衡状态。那么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这点,进行引发性教学。现代的高校女生对美容与健康常识较为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此类问题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联进行整理,总结出在现实生活中女生们常常出现的错误观点与行为,把这作为在课堂教学认识冲突的突破口,将其运用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课堂准备活动部分内容,也可以变化一贯作法,通常在课堂中总是教师事先安排好了各种准备活动内容,学生一味的模仿,时间久了老师没了新思路,学生也就没了参与热情。因此,我们稍稍放权,把准备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把学生进行若干小组,给各小组提前制定准备活动的目标,每次课安排一组成员,进行自主性安排内容,想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激情程度远远超过老师事先安排的教学模式。课堂中相信只要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一定会大胆地表现自我,一改往常的“老成持重”,作为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自学、自练和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又达到教学目标。

上一篇:售卖车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一篇:插班生VS老学生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