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

2024-04-16

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共11篇)

篇1: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

在历经了工业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等经济形态之后,体验经济正在成为经济模式的新潮流。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便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这个论断让体验经济成为当红的概念,而如他所言,体验经济的确正在变成当前企业战略和运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新经济形态下,企业管理的侧重和理念也

在悄然改变,“领导力”概念脱颖而出。人人都应有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完成你的或者组织的目标的能力。”杜葵简单概括了“领导力”的含义,他同时特别强调,并不是只有领导才有领导力,对企业里的任何人而言,都应该具有领导力。美国著名的领导学专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其实早已在其著作中提到,领导能力将决定一个人办事的成效水平。而实际上,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他的成就都超不过其领导能力的上限。

人众人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做拓展训练,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推广新的训练项目于是非常重要。“对于新项目的经理来说,推广新项目是一件大事,但是对公司其他部门的人来说,就算他们都认为新项目推广很重要,但因为不了解新项目的侧重和内容,还会按照对待老项目一样的办法去做事情。”杜葵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内部的一个项目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设计了一个竞赛活动,把关于新项目的方方面面设计成竞赛题目,并且每个月都给参赛的人做排行榜。这样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各个部门了解到新项目的具体情况后也纷纷找到这个经理,主动参与推广工作。”

谈起这件事,杜葵总是很欣慰,他认为这件事情充分展示了项目经理的出色领导力,“他不是动用权力因素命令大家学习新项目的内容,而是能让大家主动关心和参与这项工作,并且达到权力因素达不到的良好效果。”

领导力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企业和职场人之中,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在国外,领导力被分为三种类型。”杜葵介绍说,一是个人领导力,主要指个人的影响力;二是人际影响力,指互动和沟通的能力;三是组织领导力,主要指在企业里调度、整合资源、创造关系的能力。“对于领导力的大小,并没有某种硬性指标来衡量。”杜葵说,但一个人是否具有好的领导力,大家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如果在一个企业中,员工都具有良好的领导力,那么大家都会主动去工作,主动去实现愿景,这并不会影响到管理层的权力,相反,员工们把上司的领导力分解并实施完成,则是大大提升了其上司的领导力水平。

具备领导力的素质

有些观点认为,领导力的形成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很有关系,但杜葵表示,领导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是可以造就的。“人众人公司的宗旨是创造自然快乐的学习体验,我们不仅仅是在做培训生意,更是要让人们在自然学习中激发潜能。”杜葵介绍说,在领导力培训方面,人众人采用特别设置的活动,让参与其中的人们在游戏中去体会领导力的真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感受到领导力的重要性,要求参与相关培训的企业正日益增多。而人众人公司本身也在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员工实施这方面的培训,甚至推出了一年左右的培训规划。除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相关指导,还给员工们推荐了读书计划,鼓励他们阅读《领导力》等相关著作。但杜葵也强调,打造领导力最基础的环节是努力建立信誉,“在领导力的形成过程中,你会感受到,相关的管理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信任和信誉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概念的表述和形象的描述,杜葵还总结了具备领导力所必须拥有的四项素质。“首先是沟通愿景目标的能力。”杜葵说,其实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方面能力的代表人物,他为中国广大的农民描绘了一幅拥有自己土地的远景,给农民们留下了真正的感动,因此才能真正的激发出他们参与革命的热情。另外,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口号“更健康,更强壮,更长寿”也是一个成功的愿景描述的例子,“这是一个拥有力量的愿景描绘,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杜葵说。

其次,具备领导力素质的重要一点是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就是说自己有原则,有方向,并且能把它说清楚。”杜葵解释到。对职场中人来说,心态非常重要,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更好。如果只是被动工作,不但不可能让自己的事业顺利发展,还有可能让自己身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利。

第三项领导力素质是激励别人的能力。对当前的很多企业领导来说,管理基本上靠权力手段去实现,靠制度和规则来约束。但实际上,这样的管理并不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在高科技、脑力劳动者为主的企业里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表扬是最好的激励,激励是最好的领导手段。”杜葵说,想实现自己领导力的人反而要放弃实施自己的权力,只要以身作则,恰当使用激励的办法,就完全能达到领导众人的目标。

最后,“使众人行”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力素质。杜葵举例说,他曾经在员工培训活动过程中假造了一条新闻,声称国外一家著名培训公司将投巨资开发中国市场,要在中国建立几十个拓展训练基地,做成中国最大的培训公司。“当时大家开始都感到非常震惊,对自己公司的前途担忧起来。但是,渐渐的,大家开始寻找自己的优势和应对办法,最终乐观地发现我们自己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对手并不可怕。当然,我最后告诉大家,并没有那

条新闻。”杜葵笑着说,但采用这个办法,却很好地达到了“使众人行”的目的。而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调动众人的力量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篇2: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

让企业的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上次我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万多人中有78%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文化。

我在中国十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在中国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最好是让他们有点“感动”。一旦员工被你“感动”了,那时表现出的对企业的热爱才是真正的“文化”。

感动员工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我当时就给人事部门定了一条规定:所有加入微软中国的员工都要经过我的面试。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中层觉得不理解,甚至怀疑我对他们不够信任。其实我的目的就是在员工还没进入微软的时候就“感动”他们一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以人为本”,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公司的总裁面试每一个员工,即使是最基层的员工。很多从其他公司来的员工十分感慨,说在前一家公司里工作多年,和公司老总没有任何对话机会,而来微软的面试都是总裁亲自做,感觉自己一下子被重视了,这就叫感动。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司楼里的电梯里遇见了工程师David.他正好带着“有可能的‘女朋友’巡视”完公司。我就主动地说:“David,最近你们工行的客户项目做得怎样了„„”第二天早上,我的邮箱里收到了David的邮件,说我让他在他的女朋友面前很有面子,因为连总裁都知道他的名字还知道他在做什么,觉得他在公司里很重要,也一定会有前途。他说他女朋友对他的好感迅速增加了几十分,说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不辜负期望„„David真的感动了。

其实我能记住公司的一千多位员工的名字,这样的方式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因为我每天都和员工接触。每天早上我给大楼“不听话”的电梯都派一个“电梯阿姨”对电梯做合理的控制;我让公司阿姨帮助员工代缴水电费;在工作日,公司负责去机场和车站迎接每一个员工的家属;中秋给员工的亲友寄送月饼„„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小事,但是每件事都会让员工感动。

篇3:领导要学会忙而有方

大禹为了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留下了千古美名;雍正皇帝十几年如一日, 每天批奏折到深夜, 造就了大唐伟业;南唐后主李煜沉湎词学, 不治国事, 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宋徽宗赵佶醉心书画, 对国事漠不关心, 步李煜后尘, 丧身丧国。由于忙的形式内容不同, 其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治国如此, 管理企业同样如此。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 怎样才能忙而不乱、忙到点子上、忙出效果来, 此间大有学问。

一要忙而有据

美国经理人文摘指出:经理人应当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 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 什么都不做。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说, 自己就干三件事: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算别人算不清的帐, 管别人不管的事。看似高深, 细细琢磨, 其实很朴实, 但这种朴实是“绚烂之至”以后的平淡, 是复杂化以后的简单, 是一种境界,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我认为, 领导主要做三件事:

一是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就是方向、目标、战略。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 方向错了, 累死也是白搭。领导责任重大, 必须化大力气谋划、研究。陈云讲过一句话:用90%的时间搞研究, 用10%的时间作决策。道理就在于此。

二是作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一系列的决策活动。决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干部。伟人毛泽东早就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主要的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企业领导同样如此, 要善于用人, 找到实现决策目标的最合适人选, 放心、放手、放权, 信任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充分发挥部下的作用和潜力。罗斯福总统有句话:“最棒的主管会招募最优秀的人才, 把自己想达成的目标交给下属, 然后退到一旁, 让属下自己办事”。作为领导, 该出手时要出手, 该放手时要放手, 越俎代庖, 事必躬亲是领导的大忌。

三是抓落实。

领导的思路再科学, 决策再英明, 但落实不到位, 等于瞎忙乎。列宁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领导者是企业管理行为的楷模, 是队伍行进的导向, 必须履行自己抓落实的岗位职责,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带领广大员工把思路变成现实,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对国家如此, 对企业同样如此。

二要忙而有序

领导工作忙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方面是任务重、工作多, 是真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瞎忙, 目标不明、计划不周、职责不清, 大事小事, 事必躬亲等。不少领导成了“大办事员”、“会议专业户”, 甚至成了“消防队长”, 哪里有事, 哪里的事情紧急, 就往那里冲、就往哪里去。不少领导在现实工作中失去了“自我”,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日记有余, 岁记不足”, 从早忙到晚, 从年初忙到年终, 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一次韩昭侯酒醉而假寐。管理冠冕的人担心昭侯受凉, 便给他盖上一件上衣。不久, 昭侯醒过来, 很高兴部下有这份爱心, 询问左右:

“甚么人为我盖了衣服?”

“是管理冠冕的人。”

想不到昭侯竟将管理冠冕和管理衣服的人通通加以处罚。

昭侯处理了管理衣服的人, 因为他没有尽到自身的责任。至于处理冠冕的人, 是因为他逾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

管理冠冕的人与管理衣服的人互相越权,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 甚至被人作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加以赞赏。但如果将其业务换成财务部经理、生产部经理、销售部经理, 问题就来了, 很容易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在组织中, 上至总经理, 下至普通的员工, 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晰组织的目标、方向,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知道自己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老总干老总的活, 部门经理干部门经理的活, 普通员工干普通员工的活, 不能越位, 不能错位, 不能不到位, 才能有条不紊。要通过科学的分工和授权、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把企业的千斤重担层层分解下去, 使企业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 做到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三要忙而有度

民间有句俗语:“婆婆勤快媳妇懒”。家中就那么一点事, 婆婆全干了, 媳妇就乐得舒服清闲。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 在同一个管理点上, 你在忙, 别人就可能闲着。领导忙死, 部下闲死。有不少领导, 该干的事情没有干好, 不该干的事情干了不少。干好了, 是正常的、应该的, 干不好, 反倒给人看笑话, 到最后, 自己有意见, 部下也有意见。

指挥员就是指挥员, 告诉士兵打谁、怎么打就行了, 自己冲锋陷阵, 要士兵干什么。领导智商再高, 能力再强, 身体再棒, 一个人浑身是铁, 又能打多少颗钉。领导也是凡人, 精力也是有限的, 自己不放权、不授权, 对部下不放心, 什么事都自己干, 一方面是自己顶着石臼做戏, 吃力不讨好, 另一方面挤占了部下的做事空间, 部下就会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 不利于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增强, 也挫伤了部下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4:领导者要学会决策

近年出版的《决策科学方法》一书,共收入二十四篇文章,虽各自独立成篇,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什么是决策科学,决策的科学方法,决策所需要的条件,决策全过程,决策的最新手段以及决策科学在现代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和论述,值得领导者一读。

该书首先对决策科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描述,对决策由经验变为科学的社会原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决策作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选择最优行为的运算活动,可以溯至远古,但古代决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决策者个人的习惯、经验、智慧和才能,因而属于经验决策的范畴。这是与小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一种决策方式。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也影响着决策方式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大科学(指导弹、宇航、加速器、氢弹等大型科研项目)、大工程(指大型建筑物、大型水利工程等)、大企业(指科研、生产联合企业)。它们给社会活动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使社会活动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多变,愈来愈具有整体性,这些都是过去小生产自然经济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决策已不适用了,决策逐渐从一门纯粹凭个人经验和能力的运筹艺术,向着一门使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博采SCI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DSC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科学学、未来学、预测学、社会学、现代心理学等众家之长,建立在严格逻辑论证和实验检查的基础上的现代综合科学的方向发展。

该书还就决策作为一门科学的具体内容作了探讨,如关于决策的方法、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等。这些,确实都是一些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们的科学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拿决策分类来说,决策者知道了这些,就会对自己工作的决策性质、对象、任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避免“瞎指挥”。

长期以来,我们有不少身为决策者的人,却对如何决策知之甚少。常常决策前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脑袋一热,就轻易拍板;决策后,不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计划方案,以至于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有鉴于此,该书经过对各种决策动态过程的详细研究指出:一个科学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包括建立目标、搜集信息、设计方案、效益评估、价值选择、控制反馈这样六个主要阶段。只有严格地遵循这一程序,才能做出正确地抉择。

该书没有仅限于对决策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还注意紧密地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际,对一些重大决策问题作了理论分析,给人以启迪。有的文章以天津市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利用天然沸石进行海水提钾二件决策事项为例,说明要进行科学决策,首先必须对于决策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做充分地研究;二要加强对未来的研究,进行科学预测;三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四要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五要有系统观点,形成最佳结构;六要有充分的信息保障。

本书还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不适合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体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决策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解决复杂的社会活动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决策已成为建立在许多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科学。人们可以借助于数学语言分析决策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利用数学公式与模型研究各种决策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预选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进行科学的推理与验证,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各种预选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并能利用预测方法对决策后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这一切,都要求决策者具备现代科学的基本常识。

其次,决策者要建立自己的“智囊团”。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文明高度,无论是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重大决策,还是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决策,由于其复杂性、随机性、可变性、相关性、风险性日趋增加,时间性、可靠性、效益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面前,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决策者也难以应付,也必须通过客体补充自我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这就是“智囊团”出现的原因。

“智囊团”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软科学研究机构。它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也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而是聚集了一批第一流的科学技术、系统工程、数学、经济学、哲学、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组成一定的智力结构,运用他们的集体知识、智慧、才干,为决策者提供各种满意的方案、充足的情报信息、精确的科学依据并进行科学预测。但智囊团不直接参与决策。决策者借助这个“外脑”,可延伸自己的大脑,使决策更具有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密集型的功能性和可行性,更好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

篇5:领导干部要学会倾听

当今的工会干部,如何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与工人交朋友,与工人面对面,心贴心,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单位、深入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走中国特色工会道路,工会干部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具备的素质。我们的工会干部首先要诚心,耐心,贴心,以满腔热情态度接待来访的职工,并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们。

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工会干部若要履行好职责,既要具备综合素质。做职工的贴心人。职工有困难找工会,他们弱势人群,也许他们走投无路才来找工会,有些他们的困难解决的难度很大,如要解决职工的困难,要吃很大的苦,碰到许多的困难,甚至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作为一名工会干部要热心于本职工作,力戒无所作为,混日子的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不能一推了之,用心、真心地将工作做好。要真心实意为职工办事,凡是职工来访求助,不管工作再忙,事务再多,都要积极、热心地倾听诉求,实实在在地解答职工提出的问题,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实心实意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工会干部应努力通过有效的工作,并以与职工群众交知心朋友的坦诚之心,搭建起职工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促进企业的和谐尽微薄之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工会干部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学会倾听:要有耐心让人把话讲完;让职工感到工会就是他们的家,觉得很温暖,很愿意向工会干部倾诉,讲得舒心,吐得顺心,诉的放心。

倾听要有度量,正所谓豁达大度,海纳百川。海洋宽广无限,既接纳长江大河,又接纳涓涓细流,更不拒点点滴滴。只有胸襟宽让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作戒。不管职工是发牢骚,或诉苦,或提建议;倾听要尊重在先,平等待人。倾听是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具体体现,不管你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要看不起人家。不能因为你职位高,权力大,就居高临下,用不耐烦,教训人的口气说话,得罪人是小事,但你得罪的是职工的信任,得罪了广大群众的民心。影响了我们工会的事业。

倾听是互动的。工会领导要倾听员工的声音,员工也要倾听工会领导的声音,特别是看工会领导是否言行一致。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工会领导言行不一的行为随时随地会表现出来,失信于员工,员工嘴上不说,心中都明白,说话是不算数的,许愿承诺,给职工解决的过后就忘记了。以后工会办事说得最好听的没有一个员工会相信。人格的缺陷是领导最大的软肋。因此,和谐的环境,人性化管理团结人;要以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格魅力感染人。所有我们的工会干部要有真心实意,办事雷历风云,认真踏实的作风。

倾听的学问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让我们每一个工会人员,用心去做好倾听这一件事,为创造一个团结互助,生动活泼,守纪律,有道德,敢于负责,敢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共同发努力,为所在的工会发展作出你的一份贡献。以前曾有机会参加过几次专业机构开展的管理培训,每次老师都要讲到倾听的问题。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后来经过仔细琢磨才认识到,倾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是沟通的重要渠道,是搞好工会工作,是管理好工会的重要途经,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方略!目前的工会能得信于职工,工会干部学会倾听,倾听是人类的本能(除非是聋子),只有让人讲话,别人才能让自己讲话,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经过语言交流才能增进感情,培植友谊。工会干部走出去到基层去,与工人交朋友,与职工打成一片,做职工嘘寒问暖的知心人。职工们说这才是我们的工会干部。勤到职工中走走,多去职工家看看,向他们说说上面的要求,讲讲企业面临的形势,听他们谈谈基层的状况,多做”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之事,造福职工群众。

倾听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你耐心的听完人家的心里话,对你讲话的人感觉到你对他十分尊重十分信任,话说完以后心情就舒坦了,你再加以引导作些必要的解说或协调一下,矛盾也就解决了。

篇6: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

近日,某报发表文章,批评现在很多领导干部讲话、发表文章常由秘书“代笔”已习以为常,成为一种“依赖症”。

诚如此文所言,当下的领导干部,“照本宣科”者大有人在。固然,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做报告需要有稿子,特别是很多讲话和稿子是代表组织发表的,必须读稿子,不能阐述个人的观点。但是不是所有的讲话都是如此。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不少领导干部讲话作报告就是将稿子从头读到尾。甚至吃饭致辞也要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读一遍。正因如此,不少人说现在的领导干部太好当了,因为开会把稿子读一遍就完事大吉。稿子又不是自己写的,有的讲话稿恐怕连讲话者的一个思想原子也没有,甚至稿子是什么意思都没有闹明白。其结果是读者辛苦,口干舌燥,甚至还会读错稿子;听者则如同嚼蜡,昏昏欲睡。有的地方开会,领导在主席台上讲话,台下却是睡觉者鼾声一片,会开完了,听者糊里糊涂。甚至有的地方对开会睡觉者给予纪律处分。固然,开会不应该睡觉,但是不能都怪罪台下的睡觉者,问题的关键是讲话缺乏感染力,照本

宣科,这样的会又有什么效果呢?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次,一位领导同志讲话读稿子,读到半截,少了一页,于是就让上千号人在座位上干等着,再让秘书回到办公室取那页稿子。固然,在一些重要场合,一些重要会议需要读稿子,但是在很多场合完全可以脱开稿子讲话。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很多场合的讲话没有讲台,完全是站立着脱稿讲的,可谓出口成章,这样才能让听者心悦诚服。

读稿子的结果就是出笑话,因为稿子是别人写的,自然体会不到实际的环境。明明会场外面下着滂沱大雨,但讲话人依然义无返顾地照着稿子读出来的却是阳光明媚;明明是台下的灯光已经关闭,但依然要读为灯火通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不想动脑筋,想偷懒。因为读稿子不用动脑筋,有一张嘴就够了。读稿子的人省心省劲了,但忙坏了秘书班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国从上至下不少党政部门都配备了专门给各级领导写讲话稿的专门机构,有的地方叫研究室,有的地方叫政研室。结果导致机构越来越庞大,写稿子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会议越来越多,领导读稿子的越来越多,自然讲话稿也越来越多,以致于写作班子也满足不了需求,现在的网络又十分地发达,个别地方发生了秘书实在应接不暇,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岂不更省事。结果就闹出不同地区领导的讲话稿几乎完全一样的笑话。

领导干部的文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带出好文风来。这里很重要的是自己要亲自参与重要文稿的起草。”

领导干部亲自参与起草文稿,重要在哪?笔者以为,领导干部写文章,其实写的是自己的理念和观点。秘书代笔往往无法体现领导的思维层次,达到领导需要的高度。而领导亲自执笔写讲稿,在台上讲话时才更生动,台下才能听得更尽兴。

除此而外,还要如上所述,多调查研究,多动脑筋。同时还需要有制度规定,除了必要的场合需要按稿子讲以外,要锻炼我们的干部脱稿讲话,甚至要形成制度。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收到了良好效果。只有脱稿讲话,才能体现领导干部的水平,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去动脑筋,促使领导干部去调查研究,去主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大

篇7:领导干部要学会做群众工作

会做群众工作,是对领导千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谢基本功。这里之所以强调领导千部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不仅因为这一问题重要,而且因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还因为确实有些领导干部不怎么会做群众工作,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诚挚地呼吁我们的领导千部还是要悉心地研究和学会做群众工作,以便更好地执政为民,以便更好地保证改革、稳定和发展,以便更好地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两个务必”教育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毋庸置疑,从总体上看我县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不断增强,走群众路线的思想比较明确,做群众工作也比较有成效,不然不会有我县当前的大好局面。但就某些单位出现的问题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村街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引发群体事件,造成农村班子倒台,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不仅在经济条件差的村出问题,而且有些经济条件好的村也出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经济条件好的村闹起群体事件来,情况更复杂、问题更突出,后果更严重,无不是以干部下台和经济受损失而告终。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究其原因,除与干部不勤不廉有关外,一个共性的教训是我们的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引发和激化了矛盾。平时不注意做深人细致的群众工作,使矛盾和问题越积越深。到了矛盾和问题爆发时,不但不正视矛盾和问题而理智地去解决,而是耿耿于怀与群

众产生对立情绪,甚至简单粗暴地与群众戗火激化矛盾,使群众情绪激愤,矛盾升级而使局面不可收拾。这样的问题出在一些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身上,也出现在一些有多车工作经历的老干部身上。这说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年轻干部和老千部都有重新学习做群众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呢?大家可以共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最基本的是要念好五条经:

一、要在工作的立足点上为了群众。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只有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把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放在发展和实现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上;真心实意地听民声、解民难、聚民智、帮民富,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我们办事情才会得民心、随民意,再做群众工作才有坚实的根基,才有底气。

二、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实践证明,群众的情绪很重要,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是关键。群众情绪好、心气顺,工作一呼百应,一顺百顺。群众感情被伤害了,什么事情也别想办成。同时,群众的感情也最真挚,绝大多数群众是纯朴善良和通情达理的,是主持正义和配合千部工作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把感情上贴近群众作为做好群众一作的一把金钥匙。只要千部满腔热情地真心为老百姓办事,深入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和疏导群众情绪,就一定会赢得群众,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有一往群众说得很实在:“老百姓最听话也最知足,只要村千部为群众办点事就感恩,只要不给气受就知足,给个

好言语事情就好办,最腻的是干部不干正事黑唬着脸。”干部贴近群众与疏远群众真是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村干部一声令下,群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在所不辞,统筹款主动送去三天收齐?才目反,为什么有的村干部几句简单粗暴的话便激发群体事件?差就差在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上。

三、要在千事业上依靠群众。领导干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群众,或是做群众工作,或是为群众做工作。离开了群众就失去了领导的意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使群众认识到工作中蕴含的自身利益,并且同心同稳地共同奋斗,我们的事情才能办好。要搞好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调动群众关关心支持集体事业的积极性。否则,不依靠群众;不聚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工作不是不能被群众所接受,就是领导千部孤掌难鸣,造成工作事与愿违或难以开展。

四、要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上取信群众。做群众工作,主要的是处理和解决一些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及时平稳地化解矛盾,如何适当地正确处理存在问题,这是对领导千部的严峻考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下些领导干部中存在害怕暴露矛盾和问题,不敢正视矛盾和问题,回避掩盖矛盾和问题,不从根本土彻底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思想和做法,是非常有害的,也足十分危险的。成绩不讲跑不了,矛盾和问题不解决逃不了也不得了。现实中的一些严重教训在警示着我们。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只有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不出大的问题”的思想。对矛盾和问题要见微知著,下大力量及早从根本土解决。做

到不拖、不推、不捂,知难而进,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彻底解决不罢休。

五、要在干部形象上示范群众。领导千部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影响和带动群众至关重要,关系到做群众工作能否有发言权、可信性和权威性。“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做到勤政廉政,公道正派,戒骄戒奢,带头奉献。切忍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李瑞环同志曾经打过形象的比喻:“自己满脸污垢,怎样号召人家讲卫生”,这种“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群众工作,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篇8:老板要学会做员工的服务员

通过国外一些优秀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凡是能做到优秀乃至卓越的企业,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特点,那就是“顾客才是老板”,“领导是员工的公仆”。我们知道,没有了顾客的认可和购买,老板只不过是空公司的老板;同样,缺少员工凝聚力的领导那只不过是坐在办公室的光棍领导。空公司的老板和光棍领导绝对不可能把公司做得让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的,没有这两个满意又何来效益,又何来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建议中国的老板们不要单单只是会做决策、下命令,更重要的是学会做员工的服务员,在企业文化理念上、心态上、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做员工的服务员。

第一、做文化理念上的服务员

企业的文化理念一般通过两方面来向员工渗透:一是通过老板口头上的言传,如会议演讲、平时沟通、带头学习;二是通过老板自己的身教,老板是企业员工学习的第一榜样,

大家清楚,老板的行为就是企业的文化,老板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员工的情绪和行为。比如一家内衣厂的老板想出一招:“用速度战胜规模”。于是,他在大会小会上都说公司一定要讲速度,一切围绕着速度进行;在车间里、饭堂里以及办公室等场所都贴出了很多关于速度的重要性标语。可遗憾的是老板始终还是每天十二点中以后才起床、才打开手机,要办一件事还是跟以前一样需要5个人以上签名才能执行。这个公司从行动上、程序上告诉我们,速度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摆在公司的变革日程上。老板没有以身作则向员工服务,向客户服务,向员工们从言到行上改变过去的一些理念行为。你要想你的员工有速度,老板你自己首先就要决策快、拍板快、行动快和跟踪快,否则,你要求的速度只不过是一句口头语言罢了。

篇9: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

一是权与责的关系。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需要用来为人民服务。权力与职责是相互的,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要充分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道理,无论在什么职位,掌握多大权力,都要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解决好权与责的关系。

二是人与官的关系。做人与当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处理不好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做为领导干部要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不能单单只为自己用权,只为自己奋斗。胡锦涛同志曾告诫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这正是每一个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做人与当官的座右铭。

篇10:领导干部说过要学会用两面镜子

所谓问思,就是要常问工作思路清不清。年轻同志要更加注重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作用,就需要具备超前发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的能力。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加强学习,更好地适应职能工作的同时,更需要在“思”上下足功夫,做到找准定位切实思、把握大局全面思、寻求规律超前思。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一次即席演讲中所讲到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做好稽查工作,道理亦同,既要“埋头拉车”,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更要“抬头看路”,仔仔细细把好方向。只有充分体现好工作的前瞻性要求,在思想上、服务上、行动上都先人一步,才能更好地为职能工作做好服务、为整体推进统筹协调。

所谓问勤,就是要常问主动意识强不强。做任何事情,缺少了主动意识,将一事无成。什么叫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就能出色的完成工作。《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曾写道:“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就要做到不仅仅完成领导吩咐的事,还要掌握好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领导之所想,更要想领导之所未想。要不断增强工作的预判性,跳出局部看全局,及时发现问题,理性分析问题,迅速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程序意识、细节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

所谓问效,就是要常问工作效率高不高。工作效率的高低是由执行力的强弱所决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行力,要求我们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爱岗敬业、精通业务、提高效率、注重实效”这十六个字上,要求我们对照个人工作实际,查找不足,努力改进。美国西点军校两百年来始终以“没有任何借口”这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作为第一个理念传授给每一位新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更是一种完善的执行能力。对待任何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都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作风,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只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

篇11:管理者要学会打造员工领导力

这时候,你就进入了“生命的顶峰状态”。处于顶峰状态中,一切似乎来得不费吹灰之力,躲也躲不开。美国蓝球超级明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就常处于这种顶峰状态之中。

产生这种顶峰状态的关键是要有自我责任感。这意味着你打算有什么样的出色表现、要付出多大努力、想达到什么程度。一旦事态发展不尽人意,你得承担遭受挫折的责任。

自我责任感似乎并非难事,不过,透过它的表面就会看到另一层:思维选择的概念。通常,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思想的东西。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即随着思维而来的是情感。思维选择、情感和自我责任感,这三者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具体说来,这种因果关系是这样的:你选择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便产生一种情感。这个想法与这种情感相结合就会导致一种具体的行动。你在某种情况下的行动是你在那种情况下的情感使然的。而这种情感又是你怎么对那种情境思考的结果。因此,你能把握自己的思想,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承担责任,还是一推了事全在你个人的决定。

整个过程可以总成一句话,我称之为自我责任机制:停下来想一想,然后再选择有效的思想。有效的思想在实现理想目标时很有用,因为它们能产生你想要的情感状态和行为方式,

管理资料

坚持一惯的高水平发挥确是一大快事。能看到一起共事的人有这样的出色发挥更是其乐无比。

但是,要激励员工处于这种顶峰状态需要特别的技巧。每个员工都有其独特性。最好的经理能敏锐地捕捉员工形形色色的性情、个性和抱负。他们会花时间去了解其员工,掌握激励他们的方法。激励顶峰状态的经理满脑子都是各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战略。他们把自己看作一个帮手,而不是老板,竭力避免把员工培养成凡事离不开经理、只会等着经理来鼓劲的人。这些经理知道什么时候该领一领路,什么时候该推一推员工,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员工自己去摸索。

最好的经理应当态度温和、做事干练却又不动声色。他们做了许多出色的活儿,却常常声色不露,站在幕后做顶尖员工的后盾,帮助所有员工尽他们应尽的一份力。他们认为,“共同参与领导”“共享远景”、“共担责任”不仅仅是个热门词汇,而是他们应该坚信不移、并竭尽所能提供给员工的东西。

因此,一旦建立起这种处于顶峰状态的员工团队,最好的经理就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服务这些员工上,并尽情享受“这种顶峰状态”的生活。当生命顶峰的状态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时,经理的生活就会轻松自如一些。处于这种状态,人人都是赢家。(文/Gerald?Kushel)

工作中我们换种情绪会如何?

是人生主题,而非人生目标

身在职场多年后,你是否还有愿景?

上一篇:(村民说事)典型材料(2011.3)下一篇:为振兴中华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