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2024-05-05

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精选11篇)

篇1: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

为保障蒙华铁路MHTJ-12标三工区所用主要材料满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成品、半成品、不合格材料进场,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

1、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相关部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项目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12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2、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12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3、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项目物资部、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具体作业流程如下:

(1)材料厂 确定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2)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分部试验通知驻地监理 见证取样、试验,审批。

(3)监理见证,材料厂、分部试验共同取样,材料厂向中心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分部填写材料报验单 监理审批后投入使用

4、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1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2)原材料检验合格后,中心试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相应材料复检报告四份,中心试验室、材料厂、各分部现场试验室、驻地监理各一份。材料厂应将复检报告复印后,交各分部物资部一份。

5、各分部应根据材料厂提供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试验室的复检报告负责向驻地监理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二、机械设备进场检验程序

机械设备进场后(含购置和租赁设备),各分部机械工程师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验证,并填写《机械设备验证表》。经检验后达到一、二类技术状况的机械设备方为合格。自检合格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由各分部机械工程师配合工程部分批次统一填报《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单》。《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使用后,分部工程部应及时反馈到分部机械工程师,由机械工程师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状况挂牌标识,特种设备还要有验收合格证挂牌标识。完成以上检验工序的机械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三、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钢筋原材、半成品的吊运、储存

钢筋原材料进厂后,已检与未检的钢筋应分开堆放,不同规格的钢筋应分开堆放,钢筋堆放应制做专门的钢筋贮存架,钢筋贮存架的底部应离开地面20cm以上,保证钢筋原材料放放贮存架后钢筋的中部及两端不与地面接触。钢筋原材料应储存在加工车间内,防止钢筋淋雨表面发生锈蚀。在钢筋半成品应制做专门的料架进行存放,钢筋原材料经下料、弯曲等各道工序形成的半成品应挂牌分类存放入储存架。钢筋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地面,不得与地面水或油污接触。钢筋成品、半成品吊运过程应使用专用吊具,吊点选取应合理,吊运过程中钢筋成品、半成品不得变形。

2、钢筋下料、弯弧、弯曲保护措施

①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加工过程中应有专人压住钢筋,防止钢筋发生扭曲。

②严禁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③钢筋应平顺、匀速进入弯曲、弯弧机,弯芯轴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防止钢筋在弯制过程中产生裂纹。

④应保证钢筋加工机械运转正常,防止因机械运转不正常造成钢筋半成品尺寸偏差。

⑤应保持钢筋加工机械清洁,防止机械上油污污染钢筋。

3、钢筋组

3、装焊接保护措施

①钢筋组装在专用靠模进行,各部件钢筋应对应正确安装,部件在靠模上摆放要平齐,部件与部件拼合必须稳固且成直角。

②焊接电流应在合适范围内,不得过小或过大,防止假焊或烧筋。

4、成品钢筋笼保护措施

①成品钢筋笼应按型号挂牌分类堆放储存。

②钢筋笼在运输、储存运输过程使用专用吊具,吊点及支撑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吊运需轻起轻落,防止碰撞。

③钢筋笼堆放最多不超过六层,每层之间使用垫木隔离,防止钢筋笼相互挤压碰撞。

篇2: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一目的

本制度对于仓库的收、发、贮、管作了规定,以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成品不入库、不发出,贮存时不变质、不损坏、不丢失,保障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料库和成品库及半成品的管理。

三、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

1、主要材料包括:水泥、中粗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矿物外掺料、土壤改良剂、建筑钢材、锚具、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防水装饰材料、工程用水和路基填料等。

2、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分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经理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12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3、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12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4、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附表2)。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各分部物资、中心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具体作业流程如下: 材料厂

确定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分部试验通知驻地监理 见证取样、试验,审批

监理见证,材料厂、分部试验共同取样 材料厂向中心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 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出具检验报告 分部填写材料报验单 监理审批后投入使用

5、中心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1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中心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中心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2)原材料检验合格后,中心试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相应材料复检报告四份,中心试验室、材料厂、各分部现场试验室、驻地监理各一份。材料厂应将复检报告复印后,交各分部物资部一份。

6、各分部应根据材料厂提供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中心试验室的复检报告负责向驻地监理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四、机械设备进场检验程序

机械设备进场后(含购置和租赁设备),各分部机械工程师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验

证,并填写《机械设备验证表》。经检验后达到一、二类技术状况的机械设备方为合格。自检合格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由各分部机械工程师配合工程部分批次统一填报《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单》。《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使用后,分部工程部应及时反馈到分部机械工程师,由机械工程师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状况挂牌标识,特种设备还要有验收合格证挂牌标识。完成以上检验工序的机械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五、试验与检验标准

试验由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在驻地监理的见证下按照国家、铁路行业标准规范及客专线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进行;试验室无法试验的物资,经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及驻地监理的同意后,委托外部具有资格的检验试验机构进行。业主提出要求时按照业主要求进行检验,并在采购合同/协议中规定。按规定需要经过试验的物资未经试验验证、或试验结果尚未知晓、以及试验后为不合格的,严禁发放和投入使用。

1、钢材的检验:钢筋进场时,材料厂必须按批委托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其中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GB13013要求,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GB1499要求,同时要满足本工程项目客专线技术标准的设计要求。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吨为一批,不足一批也按一批计。

2、水泥的检验:(散装)水泥进场时,各分部必须按批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委托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GB175-1999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同时要满足本工程客专线技术标准的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吨为一检验批次,袋装水泥每200吨为一检验批次,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3、砂石料的检验:粗、细骨料都应按批进行检验,其中每批随机抽样检查不应少于四次,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收料人员停止收料。细骨料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粗骨料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者同时要满足本工程客专线技术标准的设计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每400方或600吨为一检验批次,不足400方或600吨也按一批计。

4、外加剂的检验: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坍落度、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标准除符合GB8076和GB50119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其他环境保护的规定外,同时要满足本工程客专线技术标准的设计要求。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吨为一批,不足50吨时,也按一批计。

5、粉煤灰和矿碴粉应按批对细度、含水率、需水量比、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GB1596、矿碴粉质量应符合GB/T18046等现行国家标准的

规定,同时要满足本工程客专线技术标准的设计要求。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和料,每120吨为一批,不足120吨时,也按一批计。

六、进场原材料检测的措施和办法

1、钢材的检测: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次进货均需要进行检验。不足60吨也按一批计,超过60吨则应该按照另一批计,材料厂需重新办理委托试验手续,试验室需重新进行复检试验。

2、水泥的检测: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吨为一检验批次。材料厂每次进货前应该事先书面同水泥生产厂家协商尽量保证同一批号的水泥送达指定的搅拌站使用,第一次进400吨左右(搅拌站有四个100吨的水泥罐),待2个水泥罐里的水泥全部用完后,以后每次进200吨左右;进货时应该提前3天,确保该批水泥3天后检验合格正常投入使用。不足500吨时,也按一批计。

3、砂石料的检测: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每400方或600吨为一检验批次。将现有的各砂石料料仓一分为二,划分为已检区和待检区分别存放标识,待待检区的砂石料检验合格后再存放到已检区使用,不足400方或600吨也按一批计。

4、外加剂的检测: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外加剂每次进货时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厂应该立即清除出场。

5、矿物掺合料的检测: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和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入罐,否则材料厂应该立即清除出场,不足120吨时,也按一批计。

七、原材料储存和管理

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各分部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试验室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检。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材料厂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

2、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各分部应按材料类别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附表3),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3、混凝土用的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各分部应该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4、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各分部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存放、分级计量。

5、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各分部应该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该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放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八、进场物资的标识

1、进场物资标识的范围:水泥、钢材、外加剂、混凝土构件、砂、碎石、石灰、半成品和成品。

2、进场物资标识的方法

对进场入库物资依据验证结果,采用标牌或记录形式进行标识,其内容:物资名称、规格、产地、进货时间、进货数量、检验结果:即检验状态标识、检验人和日期、产品编号。

3、检验状态标识

(1)检验状态标识的内容:进场物资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需进行下列确认:

a)已检验和试验且合格的,在标识中注明“合格” b)已检验和试验属不合格的,在标识中注明“不合格” c)已检验和试验尚未出结果的,在标识中注明“待确定” d)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在标识中注明“未检”

(2)检验状态标识的规定:物资进场后,按照物资验收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复试的物资,由材料厂负责联系进行复试,将复试结果交各分部物资部,由各分部物资部管库人员进行标识并记录。

4、各类进场物资标识应根据性能、状态,按类别做出统一设计和规定,并由材料厂/各分部的物资部门实施。管库人员应按照局程序文件规定对物资进行标识。规定检验和标识的物资,而未经检验和标识的,不得发放和投入使用,且必须重新检验和标识。

5、各分部对现场标识要有专人负责维护,物资负责人应督促检查,确保标识的准确、有序、完好。

九、产品的可追溯性

1、可追溯性的依据是物资台帐。

2、可追溯性要求是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和合同有特定要求进行追溯。

3、可追溯性物资范围:水泥、钢材、外加剂、混凝土构件、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其它物资。

篇3:成品油质量检验问题研究

一、成品油质量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相关部门在开展成品油质量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成品油质量检验检定标准,检验成品油的理化性质,检验成品油的质量能不能满足多类种质量指标的相关要求与规定。油料化验是评定油品质量高度的主要方式,通过检验能够找到油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成品油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改正,规避因油品质量差或者不合格而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在检验成品油质量时经常会存在下列问题。

(一)石蜡凝点测试问题

首先按照《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开展相应的凝点测试,在决定石蜡凝点的具体范围时,假如试验温度低于零下20℃,应该在重新测定之前,将配备了温度计以及试样的试管放置在室温中。待试样温度升高到零下20℃的情况下,在水浴中逐步将试管加热。但是此处也是不少检验员易于进行错误操作之处。通常情况下检验员直接从冷井中拿出试样后,将其直接放入到高达50℃的水浴中。由于试样的冷却速度以及预热处理间原本就有一定差异,石蜡结晶的具体过程以及晶体塑造出的网状骨架之间也表现出了相应的差异,因此应该切实遵照《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开展相应的凝点测试,从而确保准确科学的化验结果准确性。

(二)油品腐蚀测试问题

首先应该按照《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编号是GB/T5096)对油品的腐蚀状况进行检验,假如试片处在两种不同的腐蚀等级之间,初次判定上应该确定为严重腐蚀等级,然后开展第二次评判工作,假如重新测定和初次判定的结果不同,应该再次检验油品的成品油的腐蚀状况。假如检测结果依旧存在着差异,要判定为严重变色的腐蚀级别。然而从检验成品油的实际过程来看,不少检验员通常情况下都是开展一次检验活动,然后将其直接判断为严重腐蚀的级别,并没有开展二次判定操作,如此做法势必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一定误差。

二、提升成品油质量检验水平的措施

为了获得可靠的、准确的成品油化验结果,应该确保准确无误的化验流程,严格依据成品油化验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成品油质量进行检验。

(一)样品采集过程。

样品采集能够为成品油检验奠定良好基础,必须选取代表性较强的成品油样品,按照《液体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的要求适度处理。应该做到下列方面:采样器的选择。针对柴油、汽油以及机动车使用的乙醇汽油,应该按照《液体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中所规定的采样器,但是针对变性燃料乙醇的检验,应该利用特制的相关不锈钢采样器。其次是采样数量,针对柴油以及车用汽油,采集样本量最少是2L,乙醇汽油的样本采集量最少是4L。应该将样本分成两类:首先是用作检验的样本,其次是用于复件的备用样本。第三是采样方式的选择。应该从受检单位提供的待销储罐或者槽内抽取样品,按照《液体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的相关要求,分别从上层、中层以及下层单独取样,应该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第四,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应该穿防静电鞋以及服装。必须处于上风口位置实施成品油采样操作,以避面采样人员吸入油蒸汽而发生中毒事件。要确保采样器是干燥的、干净的,首先用油品冲洗三次,然后采取成品油样品。最后是试样容器内应该保留1/10的无油空间,在封闭好了容器后,查看有没有发生漏油问题。

(二)分析过程。

成品油分析环节也是重点检验油品质量的过程,油品质量检验和分析结果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笔者联系自己在成品油检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指出了成品油分析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首先是硫含量。在采取SH/T0689紫外荧光法,对油品中的硫含量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应该使外灯预热的时间超过30分钟,从而避免因为紫外灯不够稳定而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第二,在裂解温度高达以及超过一千摄氏度的情况下,能够将其作为火源,必须要认真查看气路系统的情况,规避发生漏气导致的安全威胁。第三是在实施进样积分的过程中,假如高出了积分范围,必须对进样速度进行适当调整,或是对载气量进行调节。

其次是凝点。凝点检验是判定成品油自身的低温流动性的关键性质量指标,也可以用于划分不同的柴油牌号。在具体试验中,必须要提醒的是,通常情况下冷浴温度比成品油的预计凝点低了7℃~8℃;再就是,在温度没有达到成品油的预期凝点时,不得随意拿出试管查看观察,也不得晃动,之后将试管放置于在冷浴内持续降温。然后,在安装温度计安装时,但还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摇摆试管。第三是开展博士实验。因为硫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博士实验能够对油品内有没有硫化氢或者硫醇进行检验。在开展博士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下列方面:第一是确保博士试剂处于透明清澈的状态,过滤浑浊现象。第二是对硫磺粉实施必要的干燥处理,加入大概35mg~40mg的硫磺粉,使其恰好覆盖分层面。第三是在脱除了硫化氢之后才能够开展博士实验,截止到不出现黑色沉淀。第四,假如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氧化物,则宣告实验结果不合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对成品油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操作和实施各个检验环节,使用标准化的检验器具,为确保成品油的质量检验结果提供必不可少的必要前提。这样以来,才能使广大消费者使用高质量的油料,促进国家的能源节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当前国内包括私家车在内机动车总量迅速增加,对成品油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广大用户日益关注成品油质量问题。本文论述了成品油质量检验中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成品油,质量检验

参考文献

[1]王淑杰.成品油质量检验误区与注意事项[J].技术与市场,2015(10):56.

篇4:成品酒检验出厂检验制度

1、为确保检验科学、公正、及时,把不合格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订本制度。

2、批样散酒循环混均后,取样XXml:500ml复查、500ml检验、500ml品尝、500ml备样。

3、检验人员按企标《q/latq01-XX》方法执行,如遇异常及时复检。

4、确认检测结果,不合格样及时通知勾兑员调整,合格后报厂部。

5、“沱牌”系列酒由公司质量负责人感观品尝,符合要求后通知挂牌。

6、过滤质量要求澄清透明无杂,留样3天,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厂部处理。

7、包装班严格执行自检、自封、自盖工号的“三检制度”。

8、在自检基础上完善质量监督。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加强互检,公司专职检验人员随时进行包装质量,计量等专项检查,并综合评出当日装瓶合格率,与工资挂钩,按月考核。

篇5: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使质检专员在成品检验工作中有所依据,严格进行成品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品牌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成品检验以及出货检查等。

第3条

成品检验工作目标如下。

1.明确成品检验作业的各项内容与要求,使繁杂的检验工作不易产生疏漏。

2.规范成品检验的作业流程,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确保成品质量检验的客观公正。

4.提高质检专员和生产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2章

成品检验规划

第4条

质检专员在实施检验之前,应将需要检验的项目列出,防止在检验过程中漏检。

第5条

质检主管应在实施检验之前明确规定成品检验的质量标准,作为检验时的判断依据。如质量标准无法用文字进行说明,则用限度样本来表示。

第6条

质检主管应在进行成品检验前,对使用何种检验仪器量规或是以感官检查的方式检验作出选择。如果本公司不具备对某些项目的检验能力,而必须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则应在成品检验前进行申请说明。

第7条

制订抽样计划的相关规定如下。

1.质检专员应根据所检验产品的特性,在成品检验前确定采用何种抽样计划表,以保证抽样的均匀有效。

2.抽取样本时,必须在群体批中无偏倚地随机抽取,可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但是,若群体批各成品无法编号时,则取样时必须从群体所有部位平均抽取样本。

第8条

列明检验结果处理办法。

在成品检验之前,质量管理部应明确成品经过检验后的处置办法。处置办法应依成品质量管理作业办法有关要点进行制定。

第9条

其他事项规划如下。

1.若检验时必须按特定的检验顺序来检验,则必须将检验顺序列明。

2.必要时可将制品的蓝图或者略图附于检验标准中。

3.质检专员应详细记录检验情况,在成品检验规划中应明确记录的事项和保存时间等。

第3章

成品检验规范

第10条

质量管理部质检主管组织专人进行检验规范的制定工作。

第11条

成品检验具体规范如下。

1.制定方式

(1)对每一类产品应制定一份成品检验规定供最终检验或者出货检验使用,将检验的项目、内容和方法予以明确,有差异部分也应予以明确,并标示出检验依据文件。

(2)最终检验允收水准一般应严于或者等于出货检验允收水准,而出货检验允收水准一般等同于客户允收水准。

2.制定依据

成品检验的制定依据包括国际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或者协会标准、产品设计要求、质量历史档案、客户质量要求和其他质量、技术文件或规范。

第12条

免检处理规范如下。

1.质量管理部经过多次检验确定某类物品的质量可由生产部提供保证时,可免实施抽样检查。2.对于列为“免检”的产品,需在该产品出货单的质检结果一栏中注明“免检”字样。

第4章

检验实施及结果处理

第13条

检验实施流程如下。

1.为保证成品质量信誉,质量管理部须派质检专员在产品下线后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判定产成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质检专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应作好质检准备,检查器具是否齐全、器具运转是否正常等。

3.质检专员依据规定的程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若需要仪器测试,则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4.质检专员应及时将成品检验结果填入《成品检验报告表》中,并列明不合格的项目。

5.若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则质检专员应在《成品检验报告表》中列明不合格的项目,同时出具《不良品分析表》,交由相关部门。

6.若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合格,则质检专员填写《出厂检验传票》交仓储部,由仓储部据其办理出货手续,运输部准备货物装运。

第14条

质检专员应定期对在库存储的成品进行抽检,以确保产品质量,避免将质量变异的产品送交客户。发现质量变异,应立即着手调查原因,同时做好防范措施,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检修。

第15条

对不合格货批及不合格品处置的相关规定如下。

1.对于不合格货批及抽样检查所抽验出来的不合格品,应明确加以识别。

2.对于不合格货批,原则上应由质量管理重新检查与选择,剔除不合格品。

3.对于已剔除不合格品的货批,原则上必须再次进行抽样检查。4.对于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其出厂。

第16条

对抽样检验的判定存在异议时,相关处理规定如下。

当生产部与质量管理部对检查的判定存在异议时,质量管理部经理应设法进行协调,经双方沟通作出最后的判定。

第17条

检验记录保管的相关规定如下。

质检专员应真实、详细地将质检结果填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并将《质量检验记录表》、《成品检验报告表》等表单和数据于规定的时间内建档保存。

第5章

附则

第18条

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制定,报经总经理批准后通过,修订亦同,质量管理部保留对本制度进行解释的权利。

第19条

本制度自

篇6:成品、材料管理制度

一、严格物资出入库手续,把好数量关、质量关。

1、产成品入库时, 化验员对每班成品进行化验,出具化验单。

2、成品出库时本着先进先出原则,按照客户需求对产成品进行包装。

3、成品出库时,必须要有发运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办理出库手续。

二、仓库产成品的日常管理

1、成品按照名称、型号等标示分区域堆放。

2、日常对方成品做好防尘措施,加盖防尘网。

3、成品包装过程中做好防尘措施,进行喷淋降尘。

4、搞好成品区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清洁。

三、纪律的管理

1、文明装卸,杜绝因野蛮装卸造成产品的损坏和浪费。

2、成品间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司劳动纪律,进库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材料管理制度

一、对入库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包装等认真验收核对。按照采购不同和有关标准严格验收,做到准确无误。

二、入库材料验收应及时准确,不能拖拉,尽快验收完毕。如有问题及时提出验收记录,向主管采购人员反映,以便得到解决。

三、材料验收合格后, 应及时办理入库验收单,核对无误后入库签字,并及时登帐。

四、材料领用应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原料领料首先由生产部门(车间)填写领料记录,月底经过生产主管汇总审核后签字。

五、材料的管理

1、根据库存材料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合理储存和保管,做到保质、保量、保安全。、对不同的品种、规格、质量的材料都分开,以便先进先出。

3、材料码放要整齐,针对材料质量要求加盖防尘网,搞好库区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清洁。

篇7: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1 开工资料问题

开工资料主要审查工程审批文件、开工报告、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及有关图纸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等。审查时常常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1.1 开工申报不够及时

一些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 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 从总公司到分公司, 再从分公司到工程项目部, 不能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安装单位人员未经过相关专业培训, 不知何时申报、如何申报, 往往造成开工申报不够及时;甚至有时为了抢工期, 先施工后申报。因此, 对安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的现场落实, 有必要进行抽查。

1.2 设计资料不符合要求

1) 平面布置图和图纸目录上未加盖设计单位资格印章。部分规模较小的建设单位为了节约设计费用, 聘请无证或有证但私自出设计图纸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2) 储罐设计技术参数标注不全, 如无设计温度、腐蚀裕量。3) 无损检测标准和合格级别标注不全或选用标准及标注不合理。如仅注明射线探伤采用JB4730-94, 未给出合格级别;部分设计人员在2006年出具的设计图纸中还采用旧标准JB4730-94, 且未给出无损检测比例。

1.3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不完善

1) 内容不全, 如缺乏吊装工艺、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 无专门无损检测方案。2) 版本雷同, 不切合实际。有的安装单位照抄其他安装单位的内容, 针对性不强, 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2 材料方面

2.1 无材料代用文件

部分工程所用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 实际采购的材料规格或材料类别与设计不符, 而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又都没有设计单位出具的材料代用文件。

2.2 无质量证明书原件

1) 部分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从中间商获得材料, 中间商提供质量证明书复印件未加盖印章或印章不清晰;2) 个别材质单内容不全, 如无热处理状态等;3) 材质单数据与现行验收标准不符。

2.3 焊接材料问题

1)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材复验, 如SPV490Q钢板焊接用EG-1和EG-60焊丝进行焊接, 其扩散氢含量要求在5ml/100g以内, 未对其扩散氢含量和熔覆金属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焊材中超标扩散氢的存在 (达7ml/100g) 最终导致焊接延迟裂纹的产生。2) 焊材管理存在漏洞。对扩散氢含量要求严的焊丝, 其焊丝包装拆除后, 每8小时, 其扩散氢含量几乎翻番, 由于施工单位的意识及管理不到位, 焊丝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焊接质量差;个别施工单位的焊条存在反复烘干现象, 抽查发现个别安装单位对正准备使用的焊条根本不进行烘干处理。

3 焊接方面

3.1 焊工问题

进行焊工持证情况抽查时, 发现个别施工单位聘用无证人员进行焊接, 焊接质量差。焊工考试合格项目不齐全, 存在超项上岗现象, 如只重视板材对接合格项目, 而忽视了管板角接头项目, 造成超项上岗;部分储罐具有加热器装置, 其一般采用氩弧焊打底, 焊条电弧焊盖面的焊接方法或直接采用氩弧焊, 但往往忽视了氩弧焊这一项目。

3.2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不符合要求

1)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不全:安装单位常常忽视接管与罐壁焊接需要预热这一点, 未进行焊前预热焊接工艺评定;个别安装单位在施工现场只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无焊接作业指导书。2) 个别安装单位, 按JB4708-92标准要求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 至今未按JB4708-2000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3.3 施焊记录等内容不全、数据有误和不及时

施焊记录补记现象较为普遍, 个别甚至无施焊记录;焊接接头检查记录数据随意性较强, 雷同较多, 个别安装单位无焊接接头检查记录。

4 无损检测

1) 无探伤资质。部分施工单位将无损检测外包, 但承包单位并无探伤资质, 且探伤质量差。2) 未严格按GBJ128-90 (或GB50128-2005) 对每个焊工施焊焊缝进行抽查, 部分安装单位选择焊接水平高的焊工施焊焊缝进行探伤, 以此达到规定的抽检级别。3) 表面无损检测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对于高强钢, 如SPV490Q对接焊缝或角接焊缝按GBJ128-90 (或GB50128-2005) 要求, 焊缝清根后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查, 合格后方可施焊, 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时间, 往往不进行此项检测。对于碳素钢储罐, 厚度大于8mm的罐底边缘板与厚度大于16mm的第一圈罐壁板相焊, 其罐内角焊缝焊后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储罐充水试验后应用同样方法进行复验, 而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充水试验后的表面检测。

5 充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 充水试验做正负压时, 由于压力控制不当, 发生罐顶抽瘪现象。2) 气密性试验, 存在压力表未经校验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情况;试验时, 使用一只压力表, 少数焊缝漏查等情况常常存在。

6 竣工资料

竣工资料常见问题是汇总资料不齐、不及时、资料与实物不吻合等情况。资料后补、资料整理不重视、由于施工单位人员的流动性, 施工现场技术或管理人员经常更换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7 结语

上述例举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安装监检中常发现或一但发生将产生重大质量问题的情况, 反映了原油、成品油储罐安装的现状。同时, 也告诉我们, 原油、成品油储罐的安装和监检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 同时还需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监检单位在内的各方面努力, 才能保证原油、成品油储罐的安装质量, 确保其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篇8:原材料和成品仓储管理制度

原材料及包材出入库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库管员收发原材料及包材作业行为,确保出入库工作安全、准确、高效,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包装袋、PE料、纸箱、胶带、原纸的收发工作。3.管理制度: 3.1职责划分:

1)库管员负责实施原材料及包材的具体收发工作,到货后及时通知品质部对原材料及包材进行检验验收,严格按验收结果执行入库、码存及标识,按领料单进行发放,且负责保存期内的巡视检查工作。2)搬运工负责材料的搬运及码存,搬运过程应注意安全操作。3)仓库主管负责监管库管及搬运工工作及仓库日常巡视检查工作。3.2执行标准:

1)严格按照采购计划的规格、品名数量办理物料入库手续,计划外物料严禁接收入库,特殊情况需要领导同意签字确认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卸货前要核对到货品名、规格、型号、标识、数量等是否与计划请购单一致,不一致应通知采购调换。

2)所有物料入库前都要进行检验,物料到货后,应及时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品质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清点数量办理入库手续,安排卸货。

3)货物入库后应做好记录:详细填写货物来源、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经手人、检验人等内容;化学品、易燃易爆品要单独分类记录,便于追溯。

4)库存物料按照进货日期分开存放,以便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货。

5)保管员要定期对入库物料进行盘点,做到物、卡、账三者是否相符,日清日结,不做假账;变更物料保管账目必须以正式收发凭证为依据,账目不得任意涂改,必要修改时应领导签字确认。

6)待检及暂存货物要隔离存放挂牌标识,严禁发放;经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应及时通知采购退货,并如实填写记录。

7)到货原始单据、凭证、验收合格证等相关记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存放,以备处理问题时使用。

8)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仓库内严禁吸烟,做好防火防盗及卫生保持工作;库容文明、清洁、定时清仓和及时排除漏雨现象,并进行维护保养。

3.3管理考核:执行《仓库管理处罚条例》,详见《成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中3.3 4.相关记录 《领料单》

货位标示卡、库存统计表

编号:XHY-SC-GZZD-05

成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库管员收发成品作业行为,确保成品出入库工作安全、准确、高效,保证库存成品安全储藏,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适用于成品储藏及收发工作。3.1职责划分:

1)库管员负责实施成品的具体收发工作,品质部验收合格签章后的产品方可执行出库,按发货单进行发放,且负责保存期巡视检查工作。2)搬运工负责成品的搬运,搬运过程应注意安全操作。

3)仓库主管负责监管库管及搬运工工作及仓库日常巡视检查工作。3.2执行标准:

1)成品经成品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并及时登记在成品卡上;库管员应认真审核入库成品的数量、规格、型号,严格按规定堆放,对不同等级的成品进行标识,堆放实行定置管理。

2)成品发货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凭业务部开具的发货通知单发货,调运货物时必须做到:认真审核成品出库单、标签、收货单位、地址、产品规格、型号数量、到站;发现差错及时更正,并及时登记在成品卡上。

3)退回的成品,及时进行整理;该返工的及时退回到生产车间,报废的及时报废,让步处理的及时登记在成品卡上;收到货物三天内按程序文件办理手续。

4)保管员要定期对入库物料进行盘点,做到物、卡、账三者是否相符,日清日结,不做假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仓库内严禁吸烟,做好防火防盗及卫生保持工作;库容文明、清洁、定时清仓和及时排除漏雨现象,并进行维护保养。

3.3管理考核:执行《仓库管理处罚条例》,具体如下:

1)严禁在仓库内吸烟,严禁酒后上班,违者记过处分并解除劳动合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违者扣绩效10分并仓库管理人员连带处分;严禁随意动用仓库消防器材,违者交公司记过处分;严禁在仓库内乱接电源,临时电线,临时照明,违者交公司记过处分。2)严禁在仓库堆放无关工作的物品;严禁在仓库内存放私人物品。3)严禁私自涂改账目,违者交公司记过处分;严禁私领私分仓库物品,违者按物品原价赔偿。

4)保证当班的产品当班入库完毕方可交班(特殊情况报上级),违者扣除当班工时,库管人员连带处分。

5)在作业过程中保护产品,轻拿轻放严禁产品外箱破损。4.相关记录

篇9:原材料和成品仓储管理规定制度

一、原材料入库管理规定:

1)仓库根据物资采购计划、提单、发票、质量证明书等有关原始供货凭证,对进库物资核对规格、批号、型号、质量、包装、件数、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及重量进行验收。

2)对规格型号、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非计划采购物资,有权拒绝办理入库。

3)整车物资验收时,必须注明车号、发货和到货时间和货物状况验收记录。

2、原辅材料保管:

1)仓库对入库的原辅材料,要按照材料的类别、型号规格进行分类,进行登记、标识,并对仓库进行区域划分,货架标识,定点保管。

2)仓库保管员应做到勤清理,确保品种清,规格清,储备清,保证无差错、无丢失、无质变。必须做到帐物相符合。

3)对仓库里的各类物资保管员必须随时清理,查看,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货。对超储物资和低于储备下限的物资,仓库应及时与供销部、财务部门反映,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呆滞、积压物资的处理。

3、原辅材料的发放:

1)车间和各用料单位按照主管领导审批核实的数量、品种填写领料单、调拔单、核对发料。

2)凡印鉴不全,未经审批或涂改的领料凭证,仓库有权拒绝发料,对有包装的材料实施回收和交旧领新制度。

二、生产成品仓库管理规定

1、生产成品入库

1)车间生产的成品物资历必须经质量检验验收,并出具该批产品合格报告后方能入库,严格按照合格、不合格或次品分别存放。

2)入库前应由生产车间做好产品的包装处理。

3)对进库成品核对品名、规格、件数、质量进行验收入库并对每件产品进行编号、品名、规格。

4)生产成品的批次班次数记载生产部门人员、检验人员、产品型号、规格数量(包装和件数编号)及入库时间等详细记录和标识备查。

2、生产成品出库:

1)仓库凭销售部门出具的发货通知及财务部出具的提货单方可发货。

2)仓库按照销售主管审批核实的提货单数量、规格型号、品种、单价,核实后保质保量发货。

3)凡印鉴不全,未经审批或涂改的提货单凭证,仓库一律拒绝发货。

三、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台帐,正确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按时编报库存物资月报表。

四、每月进行一次库存物资盘点、核对工作,并将盘点表上报财务,保存好原始资料(五年以上)。如实物与财务不符时,及时书面上报物资部查证处理。

篇10: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一 目的

使原料、成品储存、保管、搬运有序进行,以达到维护质量之功效.二 内容

2.1 储存期限规定:

2.1.1原物料按国家规定或供应商提供期限为准。2.1.2外包装材料(纸箱、包装袋)有效期为12个月。2.1.3成品有效期按企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期限为准。2.1.4化工及危险品按供货商提供期限为准。2.2储存区域及环境:

2.2.1储存区分为:原料区、物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2.2.2储存条件为:仓库场地须通风、通气、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下雨天应关好门窗、以保持原物料、成品干燥,防止潮湿。2.2.3仓库内原物料、成品以常湿(2℃~32℃相对湿度42%~82%)环境储存。

2.2.4易变质、变性物料在仓储期,需采取冷藏、恒温等特殊措施,防止原料变质。2.3储存规定:

2.3.1储存应遵守三原则:防火、防水、防压;定点、定位、定量,先进先出。2.3.2物品上下迭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3.3原物料、成品严禁直接摆放于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摆放。

2.3.4呆废料、隔离品必须分开储存。

2.3.5不允许有火种进仓、晚上下班应关好门窗及电源。2.4安全

2.4.1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须遵循“三远离、一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离电源,严禁混合堆放”。2.4.2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2.4.3认真执行货仓管理的“十二防”安全工作:防火、防水、防锈、防腐、防蛀、防爆、防电、防盗、防晒、防倒塌、防变形、防鼠灾。2.4.4消防设施齐全、定期检查、确保其使用功能。2.5保管:

2.5.1仓管员应将仓库内储存区域与料架分布情形绘制《储存图》挂于仓库明显处。

2.2.2坚持每日巡仓和抽查、定期清理仓库呆滞料和不合格品。2.2.3对仓库内保存期满的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通知检验部重检,一经发现有变质情况及时隔离。

2.2.4所有原料、物料、成品建立完整的帐目和报表。

2.2.5对进厂之原物料不同客户、品名、规格、质量状况要有明显标示。2.6搬运: 2.6.1搬运时,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堆放整齐于栈板上,用叉车匀速推行,严禁摔落产品。2.6.2严禁超高、超快、超量搬运物料。

2.6.3物品堆栈,以不超过栈板宽度为限,高度不得超过200厘米为原则。

2.6.4人力搬运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2.6.5货物承载运行应避开电线,水管及地面不平的地方。2.6.6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料采取防淋措施。2.7成品出货:

2.7.1成品出货需有出货通知,查询检验部已判定为合格的产品后,仓管员及叉车司机依出货通知出货。

2.7.2仓库管理员指挥运输车辆停放位置及出货位置并组根据车辆先后顺序安排出货。出货明细需要详细记录于《产品销售明细表中》。2.7.3出货中,发生产品摔落情况,摔落产品需经检验人员目视检验外包装无破损后方可出货。需核对出货数量及库存数量。2.7.4仓管员、叉车司机出完货,需及时整理栈板及库存数量。2.7.5仓库主管需监督出货情况,抽查成品库存,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追查原因与呈报。

篇11: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物资产主要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较为耐用的低值易耗品及经营性租赁租入资产等。石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有价值高、种类多、型号杂, 且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技术性能复杂等特点。作为全国性的大公司, 实物资产管理既要有统一性, 又要兼顾各省、各地市分公司的差异性, 因此应注重管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控制是保持统一性的法宝, 而结果控制则是适应差异性的利器, 二者如何做到协调统一, 是石油销售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是如何处理好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的关系, 第二是根据对控制基调的选择, 如何确定顶层设计与基层设计的分工。

1 控制基调的选择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 该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绩效而进行的目标设定、评价、监督以及反馈。实物资产管理控制指通过为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设定行为和结果的目标, 对实现目标的方法进行指导, 并对其实现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估和反馈的管理过程。

按照一般分类, 管理控制可以分为结果控制 (Result Control) 和过程控制 (Task Control) (Atkinson et la, 2001) 。过去, 人们将结果控制的标准称为业绩指标, 将其归为管理控制, 而将过程控制标准称为制度, 将其归为内部控制或会计控制, 但现在看来这种分类显然是不准确的 (COSO, 2003) 。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都应属于管理控制, 区别只是在于控制的侧重点。而在实际应用中过程控制是保持统一性的法宝, 而结果控制则是适应差异性的利器。

我们将企业对管理侧重点的选择称为控制基调选择。本文通过研究实物资产的特点来分析是过程控制还是结果控制更有效率, 以及石油销售企业在实物资产管理时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1.1 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的理论分析

在结果控制中,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较少的指导和监督, 主要评价结果, 例如实物资产管理方面可对实物资产完整性、经济效益等结果进行评价, 而对于完成结果的方式不特别关注。

结果控制的优点在于:

(1) 更加直接贴近于管理地终极目标。

(2) 执行控制的操作简单。

(3) 给被管理者较大的自主权, 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结果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由于企业缺乏对相关人员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 有可能会出现操作人员更关心短期利益, 而忽视长远利益, 产生损害组织的行为。

在过程控制中, 管理者更加注重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同时也会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标准、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

过程控制的优点是:

(1) 有利于企业对外保持统一的形象。

(2) 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3) 对人员的指导和控制更加注重长期效果。

但过程控制也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

(1) 用来控制和评价指标较多, 且贯穿业务始终, 控制较为复杂。

(2) 过程控制为相关人员制定的工作程序及行为标准, 可能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 而且统一的程序或标准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公司, 也会导致员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 过程控制可能为一些管理绩效差的公司提供了推脱责任的理由。

公司在选择控制基调时, 要针对管控的具体项目特点和控制条件, 因地制宜的决策。选择基调只是决定主次, 而不是非此即彼, 要处理好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的关系, 取长补短。本文依照Ouchi提出的管控模式分析模型作为公司选择实物资产管理控制基调的工具。Ouchi的模型分为两个维度, 从过程与结果关系的清晰性维度来看:第一种情形是二者的关系清晰, 只要按照明确的方法去做, 结果就是肯定的;第二种情形是二者的关系不清晰, 方法和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从最终产出的可度量性维度来看:一种是最终产出结果易于度量;另一种是最终产出的结果难以度量。表1清晰地说明了在何种条件下如何选择控制模式。

1.2 成品油销售企业控制基调选择

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终极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是保持资产完整性。成品油销售企业占比重最大的实物资产是油库和加油站资产, 它们地域分布广泛, 资产品类繁杂, 资产非正常损失的风险较大, 因此保持资产完整性是一个基本的管理目标。

第二是发挥资产最佳使用效率。也许一些工业企业的大型生产线或数控机床价值抵得上一座甚至多座加油站实物资产的总价值, 但运行操控却只需要少数人完成, 使用效率容易控制;油库、加油站资产却不同, 它们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错综复杂, 操作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 资产运行效率极难控制, 这是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又一重要课题。

第三是取得资产最大使用效益。企业有时分不清效率和效益究竟有什么区别, 从逻辑上, 要取得最大效益, 必须发挥最大效率, 反之, 资产发挥了最大效率, 却未必取得最大效益。例如在同一市场区域, 以较大的资产规模经营和以较小的资产规模经营, 虽然资产运营都达到了最有效率的状态, 最终的效益也是不同的。总之, 取得资产最大使用效益是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最重要的目标。

针对上述目标, 下面结合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过程, 使用Ouchi模型来进行控制基调选择的分析。

1.2.1 资产完整性

资产完整性是一个可以分解的目标, 企业整体的资产完整性可以分解为各级企业总部、各下属油库和加油站的资产完整性, 这些企业下属机构统称为“资产使用单位”。

各资产使用单位的资产完整性可以通过以下主要的过程控制措施实现:

(1) 明确每项资产保管责任人, 制定日常巡检维护等措施, 防止非正常丢失或损坏。

(2) 明确资产调拨、报废、处置的相关手续, 防止资产不受控的从资产使用单位转移出去。

(3) 加强资产清查盘点, 发现资产非正常灭失的及时追究。

但这些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并不清晰, 一方面是受成品油销售企业特点影响, 这些措施容易受到人为执行偏差的干扰, 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殊途同归, 许多单位有各自保持资产完整性的高招, 未必一定按规定动作执行才能达到目的。

另外, 资产完整性的可度量性高, 通过账实比照的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因此资产完整性的控制基调应以结果控制为主, 过程控制为辅, 只要保证做到账实相符, 可以允许分支企业的资产日常保管、调拨、报废、处置等手续存在差异。过程辅助控制的重点放在资产清查盘点这一过程上, 因为这一过程是评价资产完整性、实施结果控制的重要依据。

1.2.2 资产使用效率

资产使用效率是一个很难统一量化的目标, 通常只能就单类甚至单件资产进行评价, 仅凭这一点, 资产使用效率的控制基调就应该以过程控制为主, 结果控制为辅。相关过程主要包括:

(1) 资产维护保养。资产的维护保养, 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是保证资产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应制定维护保养的标准、频率及责任制, 加强过程控制。当然维护保养的标准和频率应当视不同的资产类别科学制定, 即使同类资产也应视实际情况差别对待, 不能一刀切, 例如可以根据提枪频率、单次加油量等运转强度指标确定维护保养的频率。后文将要提到的资产效益结果控制会对资产使用单位提高资产维护保养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总之资产维护保养以过程控制为主、结果控制为辅。

(2) 资产调剂。资产调剂是指对资产调配做出决策的过程, 在资产完整性的控制基调选择这一部分我们提到了资产调拨, 它与调剂的概念不同, 调拨是将调剂的决策付诸实施的过程[6]。资产维护保养是提高单台资产运行效率的措施, 而资产调剂是优化资产配置, 发挥整体最大效率的措施。

资产调剂的过程控制要点主要包括:

第一, 通过资产效益的结果控制激励资产使用单位及时申报闲置资产 (这一点体现了结果控制的辅助作用) , 通过资产清查盘点及时发现闲置资产, 总之要尽可能及时、完整地掌握闲置资产信息。

第二, 在批复任何资产购置的申请前都应对照闲置资产信息, 做出是否通过资产调剂来满足资产需求的决策。

第三, 至少按年度对下属加油站进行效益评价, 尽量将运行效率较高的资产向高效益的油站调剂。

1.2.3 资产使用效益

资产使用效益是将涉及资产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工作使用货币衡量的综合结果, 因此易于度量;另外, 影响资产使用效益的因素较多, 资产使用效益的高低很难通过分析精确定位其影响因素, 也就是说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并不清晰。因此, 资产使用效益目标的达成应以结果控制为主, 过程控制为辅。

资产使用效益主要使用一些货币类的指标进行评价, 包括:

(1) 利润率指标。利润率指标是企业利润与资产价值的比率, 根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有多种算法, 例如整体计算、单项计算、按资产组计算、按年计算、按资产寿命计算等。

利润率指标是最综合的资产效益评价指标, 受投资决策科学程度、投资建设过程成本控制、资产优化调配、营销水平、资产维修维护合理性、资产报废处置控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 成新率指标。成新率指标是资产净值与原值的比率, 最具评价意义的是报废资产成新率, 它受资产维修维护合理性、资产报废处置控制等因素影响。

(3) 资产月均成本。资产月均成本是资产原值及后续支出的合计数与资产寿命的比值, 它受资产投资成本控制、维修维护合理性、资产报废处置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资产使用效益的辅助过程控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 对关键节点加强控制;二是这些关键节点的控制方法要注重参考以往效益指标的情况, 例如审批资产投资项目时, 对于利润率指标较低的单位应从严审批。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成品油销售企业, 对于实物资产的维护保养、清查盘点、部分报废处置应选用结果控制为主的控制基调, 通过制定的一系列评价指标来实施实物资产管理控制, 下属公司只要符合这套体系的验收, 实物资产的管理效果就基本能保证。采用结果控制提高控制制度的适应性, 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通过各种创新的方法寻找到最适合的具体操作方式, 而销售总公司可组织推广下级公司成功的实物资产管理经验。同时在基层层面, 由于子公司员工对实物资产管理的认识及管理能力不同, 如果仅仅通过结果控制将很难起到统一的效果, 因此应辅以完善的操作流程标准, 指导相关人员按流程、规章操作, 加强过程控制。在流程设计过程中可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销售总公司的结果控制要求。

对于资产投资、调剂调配应选用以过程控制为主的基调, 需要总公司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提供方案、指导、监督以保证整体的有效性。而基层要严格按照集团的相关流程完成工作, 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顶层设计与基层设计的分工

在基调控制选定后, 本文着重探讨第二个问题, 即如何将基调融入到整个管理控制的系统中。如何设计顶层和基层组织的分工。

2.1 制度的形式

制度设计需要以一定的形式体现, 企业管理中的制度通常有规章、流程、指引和岗位职责等形式。

规章是文字性的, 通常明确各类业务管理的原则, 例如各类规定、办法、细则等。

流程是管理的环节与步骤, 通常是图表的形式体现, 例如内控流程、操作规程等。

指引是对执行规章和流程的具体指导, 例如系统操作手册、设备使用说明等。

岗位职责是明确规章、流程执行人的说明。

以资产报废业务为例:相关规章应规定报废的条件、类别、审批权限等原则, 这些原则是适用性广且相对稳定的;而资产报废应经历怎样的步骤, 则相对灵活, 例如同样是符合正常报废条件的资产, 一些企业认为要实地核查, 一些企业认为不需要, 因此应在各企业的流程中体现, 不将它们列入规章可以使规章不至于经常变动;指引则可能是列举报废条件的实例, 或者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报废申请的操作方法等;而岗位职责是企业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途径, 例如加油站经理根据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要负责站内资产的报废申请, 那么他就可以查阅规章, 判定哪些资产符合报废条件, 然后查阅流程确定是先在系统提交申请, 还是先通知技术人员前来鉴定, 当他确定需要在系统提交申请时, 可以查阅指引并进行操作。

2.2 顶层设计的误区

“顶层设计”是近年流行的说法, 在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尤其受到推崇, 这一理念有其必然的优势。然而顶层设计一旦被分解到各个业务层面, 总归还是要不同的管理人员去制定, 大家的理解不同, 设计能力不同, 种种因素影响, 使顶层设计出现了一些误区, 以为顶层设计就是要一贯到底的执行相同操作, 忽略了基层的差异性和从上到下进行贯彻的巨大成本, 最终导致执行效果远远达不到设计的初衷。

本文认为, 顶层设计并非剥夺下级企业的设计权力, 将制度设计的职能上收, 而是由顶层统筹各级企业的设计, 由顶层分析各级企业的控制基调, 并相应明确控制的目标、制度的形式等, 形成制度设计的指导框架, 各级企业在这样的框架下分工完成制度设计, 从而形成上下协同的制度体系。

2.3 实物资产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框架范例

下面依据第一部分对实物资产管理基调选择的分析, 以表格形式展现总公司、省公司、地市分公司和加油站四个层级的制度设计框架, 见表2。

3 结语

销售公司实物资产管理属于分散型管理, 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特别要让所有设备都处于受控状态是对企业软硬两方面条件的考验, 特别是随着加油站功能的不断拓展, 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实现公司整体的管理, 除了本文的探讨外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而本文探讨的制度设计的思想, 同样也适用于成品油销售企业以外的一些大型企业。

参考文献

[1]Atkinson, A.A., Banker, R.D., Kaplan, R.S., and Young, S.M., New Jersey:Prentice Hall[M].Management accounting, 2001.

[2]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2004.http://www.coso.org.

[3]Ouchi, W.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J].Management Science September, 1979, 25 (9) .

[4]于增彪, 赵晓东.中国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系统:两个模式,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及实务运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

[5]赵骏.加油站设备管理初探[J].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2 (12)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下一篇:个人疫情防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