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2024-04-11

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共11篇)

篇1: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对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型以及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定价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作 者:孟小予 MENG Xiao-Yu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西安710002刊 名:陕西经贸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ECONOMICS AND TRADE INSTITUTE年,卷(期):14(5)分类号:F832.33关键词:利率 利率市场化 贷款定价

篇2: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摘要】来央行多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利率市场化会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但利率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下的利率定价现状,包括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情况、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内部利率定价机制,并就商业银行当前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定价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的差别也逐渐凸显。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定价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相对健全。而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定价方法则较为粗放,目前基本上是简单参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进行上下浮动,并未科学制定和使用定价模型。

(一)利率定价机制

中国银监会发放的同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主要以资产负债部或财务会计部门为核心,制定统一的利率管理办法,日常定价管理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相结合,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在总行利率授权范围内执行利率定价政策,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以招商、中信为代表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计划财务部门为核心的利率定价管理组织体系,统一制定产品定价政策。以浙江稠州银行、河北武强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主要由总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竞争情况,制定利率政策,分支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并未建立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内部授权制度及相应的利率定价模型。

(二)人民币存贷款定价方法

(1)贷款定价方法。由于我国贷款利率放开上限较早,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贷款定价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开发了RAROC定价模型;建设银行开发了EVA定价模型,采用标准化定价与综合定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中国银行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开发贷款定价模型,公司贷款和贸易融资已实现依照定价模型计算出的参考价格对外报价。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引进贷款风险定价管理,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都建立了基于RAROC的.定价模型。小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多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采用基准利率加点法,利率浮动比例的确定主要参考历史和经验判断,缺乏定价模型和系统支持。

(2)存款定价方法。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主要执行央行基准利率,存款利率定价普遍缺乏模型和系统支持。206月,央行宣布在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同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由此开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逐步分化,差异化特征明显:

一是大型商业银行仅对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适当上浮。二是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中型商业银行一年以内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三是以地方性法人银行、信用社为代表的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一浮到顶,执行基准利率1.1倍。但也有少数地方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地区同业竞争情况未上浮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四是部分银行根据本行存款期限、客户结构等采取按金额区别报价。

此外,各商业银行在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化定价,主要考虑市场利率、同业竞争和客户综合贡献率;同业定期存款采用shibor加减点方式定价。

(三)内部利率定价机制

大型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上采用全额资金计价管理模式,逐笔匹配资金的成本和收益,计价结果直接入账核算,并体现在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中。对于市场化产品,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根据对应的市场价格,结合各行自身策略调整确定。而对管制类产品,则一般参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通过统一的内部资金定价,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集中在总行统一管理,加大了总行政策传导力度。

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管理系统主要依靠外购,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核算结果用于经营单位利润考核。此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产品和利率市场化产品均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并根据外部利率基准变化和本行业务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城市商业银行等小型银行普遍实行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主要用于上存资金、二级准备金、备付金等,缺少定价模型及信息系统支持。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稳步提高,但从现有的利率定价管理现状来看,对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国际经验,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贷款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变化主要受货币政策调整影响,风险定价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利率连续下调,贷款投放大幅增加,由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贷款利率水平保持低位平稳运行。12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5%,比年初下降0. 31个百分点,下浮利率占比为33.19%,比年初上升7.63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水平下降,下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年项目贷款投放较多,20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6.95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3%,年末五家大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高达71%。这种信贷结构表明国内商业银行贷大、贷长问题突出,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较大,盲目追求贷款低风险和稳定收益,风险偏好和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急需提高。历史规律和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小型商业银行的冲击最大。从国内各类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水平看,农村信用社、城镇银行等地方性、区域性银行的定价能力亟待提高。一是小型银行的定价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远落后于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小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多数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差,这种客户结构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要求更高。二是小型银行的定价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贷款定价主要参考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对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一般执行统一利率,差异化不明显,无法体现不同客户盼风险溢价,缺少符合自身特点的利率定价管理系统,缺乏科学性。三是小型商业银行的盈利与发展更为依赖存贷利差。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已降至50910-600r6,存贷利差收入占比降至60%左右,但多数小型银行对信贷资产和存贷利差收入的依存度仍在80%左右,短期内难以承受利差大幅收缩的冲击。

(二)存款利率定价能力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一是商业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科学化程度较低。11月之前,虽然经过两次利率政策调整的适应和锻炼,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逐步形成分层报价格局,但各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仍主要参考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和1.1倍的浮动上限。多数小型银行对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部浮到顶,仍延续抢市场、扩规模的传统发展思路,利率定价的财务约束意识不够,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够。一旦人民银行继续扩大或取消利率浮动上限,存款利率定价能力不足的现实将会继续影响甚至阻碍小型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是存款利率定价易受市场竞争和监管政策影响。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在资金紧张时期,各银行为争夺存款、稳定客户关系,存款定价往往屈服于市场压力,出现不合理定价现象。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小型银行关注存款利率上升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但也担心存款流失引发流动性风险,其存款利率定价受市场竞争影响较大。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影响,长期以来社会资金需求旺盛,以及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信贷政策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一定程度上属于卖方市场,银行有条件调整资产业务结构,选择贷款定价,实现风险定价。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控制在75%以内,存贷比制约银行的贷款投放,一旦存款流失,存贷比将很可能超标。因此,面对政府监管要求和资产业务增长需要,银行承担着效益性、合规性、流动性等多项职责,其利率定价很难用简单的定价方法和模型确定,银行存款定价能力的提高将更加困难。

(三)存贷款利率定价的基础性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率定价流程管理较弱,定价授权疏于细化,各银行尚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管理人员的定价、议价能力实行差别授权;二是利率定价政策仍比较粗糙,有待细化;三是未建立各项业务的定价联动机制,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之间、资产负债产品之间的联动性较弱;四是利率定价协调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应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定价调整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仍显不足,在市场要素变化时,难以迅速制定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波.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研究,金融监管研究,,(10).

[2]韩松.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篇3: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近几年来, 我国总体金融环境向好, 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速, 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定价空间, 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强度也会加大, 各家银行的净利差将缩小。当前, 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环节的实际状况来看, 混合定价策略顺应了利率市场化环境, 结合银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及借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的支撑, 有益于强化商业贷款的定价能力。

二、制定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施行利率市场化是转变金融市场格局最关键的政策之一, 因为对于银行而言, 在利率市场体系的驱动下, 行业内部的竞争会得到加强, 有利于银行机构改善经营成果, 尤其是在银行贷款市场中, 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将会促使银行的议价能力有所降低, 这就在无形之中影响到银行维持较高贷款利率的成本。因此, 在当前我国各大银行利息收入维持稳定增长的同时, 要转变贷款利率的定价策略, 使其与市场环境相契合, 为更多的实体经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同时, 这又会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1]。现阶段,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剧, 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在积极进行体制改革, 尽可能维持并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强有力的主导地位。

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从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金融管理问题, 因其技术含量较高, 且存在一些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实际上,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氛围中,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核心策略的制定需要通过强化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 以及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等具体操作管理手段来做以支撑, 进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从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未来空间巨大。鉴于商业银行定价策略的选择与其业务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 则商业银行的整套经营模式会发生质的转变。

(一) 剖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在以往, 我国商业银行在定价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诸如银行利率缺乏弹性、市场定位高度同质化以及金融产品类型趋同等等, 在如今的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问题亟待解决, 将银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 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贷款服务, 拉动我国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3]。

(二) 阐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核心策略

混合定价策略是一种采取差异化定价服务的可行性策略, 对于贷款额度较小的客户, 采用的是“成本加成模型”来实施放款, 相对而言, 对于贷款额度较高的客户, 则采取的是“客户赢利分析模型”来跟进客户, 站在客户的角度来为客户“量身制定”贷款策略[4]。这样一来, 既能够保证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稳定, 有能够进一步改善银行的贷款服务质量, 吸引更多的客户与银行洽谈贷款业务等。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 最重要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采用混合定价的策略来解决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更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如何满足市场当中的客户需求。这需要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转变其经营理念, 建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型理念, 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跟进, 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允许下, 为客户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更精准地挖掘出客户的实际需求, 这对于商业银行未来有序经营十分重要。除此以外,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利率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参差不齐, 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资金市场变动时的“嗅觉”灵敏度不够, 这往往会影响到银行贷款定价的具体实施结果, 因此, 需要银行管理层进一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金计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从而保证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的前提下, 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赢利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得头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导向下,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是转变银行经营思路、促进银行经营管理与时俱进的关键问题, 如若科学处理好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降低银行贷款成本, 便能够拉动我国金融行业以及实体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实际上, 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策略有很多, 无论是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方法”, 还是“基准利率定价方法”, 都会对利率市场氛围中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积极的影响。目前, 我国采用的便是围绕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贷款利率, 并考量贷款方的信用等级而上下浮动, 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 有利于国家金融、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迎, 博昭.基于博弈论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1, 12 (12) :45-46.

[2]于成东, 辛锡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理论学刊, 2011, 07 (07) :73-74.

[3]孔春丽, 张天龙, 张同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贷款定价理论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03 (03) :92-95.

篇4: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贷款定价方法;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

1 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把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其本质就是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制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有:①存贷利差收窄,盈利能力降低。②贷款增速下降,风险偏好提升。③经营风险加大,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④贷款定价能力亟待提高,业务转型压力剧增。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短期内转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在此之前,资产负债业务仍然是银行的主营业务。

多年以来,国内银行存贷款主要执行央行基准利率,存贷款利差浮动范围小,净利差收入基本上有保障,商业银行的管理重心多放在追求规模扩张上。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这就对商业银行维持既定的利润水平提出了挑战。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十分重视定价能力的培养,定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定价能力仍显不足。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少根据客户风险、期限、抵押品、自身的资金成本以及流动性需要而建立的定价方法、定价战略和定价管理机制,做不到主动的、逐笔的、客户化的定价。如果定价机制不能得到改善,恶性的价格竞争会使商业银行的净利差越变越薄。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定价机制,以覆盖银行自身经营的风险、成本和资本回报要求,成为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2 常用贷款定价方法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有:

2.1 成本加成法 成本加成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贷款的定价能够弥补商业银行的各种成本,同时还能使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润。具体可表示为:贷款利率=筹资成本+各类费用+必要风险补偿+目标利润。

2.2 价格领导法 价格领导法是指银行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利率(比如央行基准利率或Shibor利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借款人的不同风险等级确定利率的调整项,利率比率浮动或加减点的确定,这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常用的定价方法。即: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利率比率浮动 或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加减点。

2.3 客户盈利分析法 客户盈利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定价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银行在对客户进行定价时,考虑客户与银行的关系,即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银行利润目标。它是商业银行由“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型的具体表现,其定价方式也由过去的单一产品定价,向客户关系定价转型。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收入>客户账户总成本+目标利润

成本加成法为“内向型”定价模式,价格领导法为“外向型”定价模式。这两种传统定价模式都忽略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容易造成贷款定价中的逆向选择,不利于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不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成本加成法的实际操作中,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客户风险评估系统与机制,无法科学的测算必要风险补偿项。而价格领导法中的利率比率浮动项同样缺少科学有效的依据,不能根据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客户与银行的关系来确定浮动比率。客户盈利分析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试图从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中确立更合理有效的定价。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要求商业银行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由“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型,由同质化定价向差异化定价转型。而客户盈利分析法符合银行的转型方向,符合银行改善定价模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因而,对面临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商业客户银行来说,客户盈利分析法能够使企业持续盈利。

3 客户盈利分析法

3.1 指标分析 现对客户盈利分析法的三大要素进行指标分析:

3.1.1 客户账户总成本的指标设立与计算:①资金成本:即银行提供贷款所需资金的加权边际成本。②各项费用:包括客户存款账户的各种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③风险成本:因贷款无法收回而发生的本息损失。应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 和经营状况等进行相应评估。

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成本=资金成本+各项费用+风险成本

3.1.2 客户账户总收入的指标设立与计算:①利息收入:对客户贷款的全部利息收入。②中间业务收入:为客户提供的所有中间业务的服务费收入。③投资收入: 客户账户留存资金用于再贷款或者投资所需要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收入=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入

3.1.3 目标利润的指标设立与计算:目标收益指银行资本要从每笔贷款中获得的最低收益。

①贷款的资本金支持率:等于资本/总资产。②资本的目标收益率:股东目标收益率。③贷款额:客户平均贷款额。

计算公式为:目标收益=贷款的资本金支持率*资本的目标收益*贷款额

根据上述指标设定,可以知道使用客户盈利分析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银行的电脑系统能够实现“分客户核算”。分客户核算同时也对银行的成本和收入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事实上,目前国内的银行系统此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了这一分析方法难以付诸实践。因此,本文对此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

4 差異化分析方法

针对上述客户盈利分析法,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而不能实现“分客户核算”的局限性,现提出基于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分类的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

4.1 客户利润贡献度

客户利润贡献度是指银行在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其他服务中所获得的净收益。它是银行资源产出与资源投入的差值,是客户收入与客户成本的差值。客户贡献度,即客户贡献与银行资源投入之比。通俗来讲,是指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利润占银行总利润之比。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做了一定的改进后,提出如下客户贡献度计算模型:

客户贡献=存款收入+贷款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存款成本-贷款成本-交易成本

4.2 客户分类

通过客户贡献度分析,可以帮助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压缩和减少对资源回报率小的客户的投入,加大对银行利润贡献度高的客户的投入。这可以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并从源头上控制资源的配置方向和数量。

根据客户的利润贡献度,把客户分成核心客户、战略客户和普通客户三个类别。核心客户是指根据“二八原则”确定的客户。这种客户一般占银行总客户量的20%左右,但却能给银行创造80%的利润。他们与银行有着多渠道、多产品的关系,银行的运营成本最低,流失率最低,盈利度最好。对这些客户,银行在定价上要主动考虑给予部分优惠,增加资源投入,提高客户满意度。

战略客户是占银行客户60%以上,与银行目前是单一产品关系的客户。他们虽然盈利度相对较低,但如果银行能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交叉销售的机会很大。对待战略客户,要主动发现有潜力成为核心客户的客户,对这类客户要动态定价、加强引导,提高银行的收入。

普通客户是除去核心客户和战略客户以外的客户。这类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额仅仅能够弥补银行的运营成本,甚至有些还拖欠银行的利息不能弥补银行成本。对待这类客户,应减少投入,维持最基本的服务。

这种分类方式要求银行对客户有相对完善的认知,但不要求特别具体的分析。因此,如果银行没有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在现有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依靠以前的服务经验来确定客户类别。

4.3 差异化定价方法

根据上面的客户分类,确定以下几种定价方法:①对核心客户采用逐笔定价。核心客户,因为每个客户的利润贡献度都较高,并且每个客戶每笔业务的客户风险、期限结构、还款方式、抵押品种类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一般采取内部的、逐笔的定价。②对普通客户采用标准定价。标准定价指采用以产品为单元的定价方法。以产品为单元,信息相对比较透明,且产品的期限结构和抵押品等都大致相同,可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标准定价,减少资本消耗。③对战略客户,根据其特点采用组合定价。组合定价是指根据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逐笔定价与组合定价相结合的方法。

5 总结

改进后的基于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分类的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原有客户盈利分析法的不足,但还是不能彻底克服其技术局限性。因此,本文建议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客户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内部信用调查评估体系,为各级行细分客户群体,实行差别化定价提供科学的量化资料,并为建立客户贡献度分析模型提供数据来源,使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支持各行综合柜员营销理财服务的主要系统。

参考文献:

[1]周四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理论新探,2002(5).

[2]黄敏娟.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3]于渤,郑画.基于客户贡献度的客户盈利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4]单国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

[5]孙景,沈菊菊,李猛.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贡献度模型设计与分析[J].上海金融,2006(1).

篇5: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发表于 2014-08-10来源于:上海证券报

近日,上海证券报(以下简称上证报)就利率市场化推进路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发展关系、金融机构风险配置等问题专访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他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不仅仅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风险价值,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定价;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问题,最核心的是“形得成”和“调得了”。

以下是专访全文:

全面深化改革是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

上证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您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体现在哪里?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经告别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从国际比较来看类似于1973年以后的日本,1998年以后的韩国。三者都是出口型经济,都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减速。但是深入分析又可发现不同之处,中国城镇化率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当时的日韩两国城镇化率都在70%左右,而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3%。理论上,如果一个经济体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人数比)较低,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有潜力。但潜力释放有赖于一个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所以很有改革的必要。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地的城镇化,因此城镇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城镇化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生态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首当其冲,并坚持四个重要的原则:第一,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市场起决定的作用,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第二,市场应该是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分割的碎片化,不是分割的,不仅仅反映在区域一体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要素市场的统一上。其中利率市场化就是要素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形成这样一个利率市场就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市场应该面向全世界,是开放的市场。上海自贸区的安排,从金融上看,核心是金融开放,是向新的国际标准靠拢。第四,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讨论利率市场化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市场经济基本表现就是竞争性市场价格。在微观方面就是企业自主定价,反映在金融企业上就是金融产品的自主决定,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宏观方面就是竞争性的市场形成,反映在金融市场就是各类风格不同的金融企业,竞争性地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由此,利率市场化是各类金融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竞争地提供价格不同的金融产品,并由于产品的竞争性提供形成市场的利率基准。换言之,利率市场是金融市场竞争性价格机制的形成场所。在这个意义上,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资金价格变动,而是金融市场的发育。

利率市场化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上证报:您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前利率市场化推进到了哪一步?

曹远征:既然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伴随着改革而逐步展开并深化。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明确了利率市场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从那年算起到现在,改革已经持续了二十年。

利率市场化的两个目标是:第一,利率是个体系,是市场资金决定的各种利率水平;第二,这个利率体系是可被管理的,利率水平是可以宏观调控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这个目标描述得更细致、更精确了,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健全反映市场供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由于利率和汇率是平价的关系,于是也就需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反过来,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可以自由化,利率也就可以市场化。

观察过去二十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以惊奇地发现,其进展远比我们想象的快,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刻。在2011年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上,只有信贷市场上的存贷款利率进行某种管制,货币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是不管制的。到2012年,央行规定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下浮30%,存款利率上浮10%。一年以后,2013年,我们发现,事实上银行贷款一般在基准利率下浮10%左右,低了银行成本受不了,再高了企业也不干。这就意味着贷款市场竞争性利率开始形成,贷款利率的管制已无必要。2013年7月贷款利率放开了。现在唯一被管制的就是存款利率,但可以上浮10%。

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沿着先外币再本币,先贷款再存款,先长期大额再短期小额的路径推进。推进的节奏是“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放开不是目的,“放得开”的目的是促进“形得成”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形得成”的价格还是能够被管理。

上证报:要实现“放得开”,小额存款保险制度是关键?

曹远征:目前从“放得开”看,唯一管制的是存款。按照央行的说法,在一到两年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利率也可以放开。在今年体制改革的安排中,就有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的计划。

我想强调的是,在大家的理解中,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存款的保险问题,但是更核心是改革问题。请注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为金融机构的退出市场提供一个条件。这意味着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将是商业机构,竞争性地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如果竞争乏力,可能就倒闭。从这个意义

上讲,利率市场化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的发挥,而破产倒闭是这一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来看,也是沿着过去传统思路,先放开大额长期,后放开小额定期。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大额可转让存单已经放开。小额存款放开就是要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

上证报:您在“鸿儒论道”论坛上关于利率市场化要“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判断让人豁然开朗。相较“放得开”,“形得成”和“调得了”似乎有更多的内涵?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的问题,最核心的是“形得成”和“调得了”。从“放得开”角度看,只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小额存款就可以放开,放得开就基本完成了。但是,放开不是目的,放开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是否“形得成”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很关键。放开利率管制为竞争性金融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而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发展取决于金融机构本身的创新能力。更核心的是“调得了”,能不能形成新的市场基准,央行的货币政策管理工具由数量政策变成价格政策,他有没有足够工具,能不能“调得了”。这是因为利率和其他要素价格不同,利率也是宏观调控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实现手段。

如果从全面意义上理解利率市场化,我们发现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有一件更为长期的建设任务,就是要形成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从一天到三十年的国债收益利率,穿透三个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这三个市场有无数个产品首尾相接才能形成一个利率体系。这是金融市场建设问题、发育问题,而只有金融市场发育了,发展了,利率才有条件成为一个可被管理的体系。

上证报:那么,怎样理解和看待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关系呢?

曹远征:这一关系可以从利率传导机制上得到清晰的观察。利率是从短端向远端传导的,短端是货币市场,远端是资本市场,中间是信贷市场。通过不同市场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形成首尾相接的期限不同的金融产品谱系,进而贯通各个市场,造就了联接各个市场的完整平滑的收益率曲线,也就是市场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产品分化的过程,是金融深化的过程,也是金融市场发育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既是竞争性金融市场,也是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其核心是对风险的定价,每一个金融产品就是一个风险的合约。对风险的管理、识别、把握和定价就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过去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只反映时间价值,是对远期收入的现金贴现。但是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不仅仅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风险价值,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定价。因此,利率市场化更重要的含义是风险的释放,是对风险价值的准确把握。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尽管是融资机构,但是核心功能不是融资,核心是风险配置。金融机构是连接投资和被投资的桥梁,投资是面临未来的活动,未来是不确定的,不确定被理解为风险。

上证报:金融机构是怎样配置风险的?

曹远征:金融机构的配置手段大致有两种。风险从逻辑上来讲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不确定性要么沿着时间轴发生,要么沿着空间轴发生。因此金融机构配置风险也是沿着这两个轴进行。如果是沿着时间轴配置风险,我们就称之为跨期配置,这个配置核心就是积累良好流动性资产,或把风险化解,或把风险推向未来。这种配置风险的方式通常是商业银行业务,即资产负债业务,其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流动性。还有一种配置就是资本市场的空间上对冲的业务。它的核心风险管理理念是把风险分散到市场参与者身上。其风险管理要点就是市场的交易性。由于风险是服从概率分布的,大概率事件就是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金融产品的买卖,小概率事件就是衍生产品的交易。更小概率就是衍生上加衍生的市场交易,于是对冲市场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由于利率市场化本质是对风险的定价,而风险配置是沿着时间轴或者空间轴,从而金融市场就表现出两种风格不同的金融机构,一种是跨时配置的商业银行业务,一种是空间对冲的投资银行业务。如果一个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那么这个市场结构就是间接融资机构。如果这个市场以对冲为基本特点,那么这个市场结构是直接融资结构。一般看来在金融市场发育早期,因为期限都是比较短的,通常跨期是可以处理的。所以商业银行业务是最早出现的,从而利率主要体现为中短端。因此,最早发育的是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资金需求日益强劲,而依靠人为风险定价的信贷市场难以应付,于是就出现了资本市场,其风险定价是靠市场交易,交易决定价格,而不是人为制造。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开始向远端延伸。而随着从事对冲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育,金融结构开始向直接融资转变。受这一转变的冲击或吸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开始向多业方向发展,这既是金融脱媒,也是混业经营的开始,事实上,中国利率市场化也正在开启这一过程。

上证报:您认为利率市场化中的“调得了”如何实现?

曹远征:过去,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配置的核心是流动性。所以商业银行有句行话,存款立行,因为存款不仅是可贷资金,还是流动性的来源。如果一个银行流动性不足,就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借钱。如果所有的银行同时遇到这个困难,短期拆借市场流动性枯竭,银行就只能向央行去借。央行的核心功能是最后贷款人,是最后流动性的提供者。从历史上来看,央行出现以前,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央行出现以后,金融危机概率降低,这就是各国都相继采用中央银行制度的原因。

通常,央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补充流动性的。中国央行的操作主要是央票。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仍然管制,必须要强制结汇,外汇卖给央行,央行必然要

放出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央行就收回央票,释放流动性。由此,央票的发行基础高度依赖外汇占款,而外汇顺差则是不稳定的,外汇占款多流动性就会过剩,为了对付过剩央行就发行央票,收回流动性。去年上半年五月份以前,外汇顺差是减少的,外汇占款随之下降。央行补充货币的渠道是堵塞的,流动性就偏紧,所谓钱荒便出现了。它表明依靠央票操作是不牢靠的。

国外央行的公开市场工具是国债,国债的好处是稳定性,因为赤字可以控制,在控制赤字的同时依靠短期国债融资,可实现借新还旧的滚动发行。央行通过吞吐国债来影响流动性,而金融机构通过买卖国债来获取流动性,流动性的成本,即货币市场利率便成为基准利率,由于央行的国债会满足流动性补充的平稳型,公开市场操作影响金融机构获取流动性的成本,从而使货币市场利率从短端向远端传导,用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也就实现了。这就是“调得了”。

利率市场化促进金融脱媒

上证报:请您谈谈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曹远征:随着利率市场化提速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金融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出现了金融脱媒。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需要有长期负债来源,出现了债券融资替代贷款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贷款端的金融脱媒。

从收入增长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基本进入中等收入社会,储蓄行为变成了投资行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一种新现象,银行的存款被理财化了,存款端的金融脱媒正在普遍发生。

篇6: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应对与防范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对资金的利率一直实行大一统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计划性、垄断性和封闭性.从全部金融活动来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且改革正在向更深和更广的.程度上推进.从阶段上看,我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作 者:李刚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20 刊 名:新金融  PKU英文刊名:NEW FINANCE 年,卷(期): “”(1) 分类号:F8 关键词: 

篇7: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

一、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作 者:李建营 作者单位:北京市商业银行右安门支行,100054刊 名:新金融 PKU英文刊名:NEW FINANCE年,卷(期):“”(2)分类号:F8关键词:

篇8: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1、贷款利率定价基本模式

(1)成本加成模式

成本加成模式认为价格是由成本加成目标利润而成的,贷款的利率都应包括:资金的筹集成本,各项费用,风险溢价,目标利润。由此可建立公式如下:

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的管理费用率+贷款的风险溢价率+目标利润率

(2)价格领导模式

价格领导模式选择某种基准利率作为标杆,然后针对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确定风险溢价,确定该笔贷款的利率,由此可建立公式如下: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X风险溢价乘数

价格领导模式以一般利率水平为标杆,充分考虑贷款的风险来制定贷款价格,有较高的合理性,但该模式忽略了客户的需求,有可能制定的利率与客户目标利率不符。

(3)客户盈利分析模式

客户盈利分析模式认为金融机构在为贷款利率定价时,全面考虑客户与金融机构的关系,通过服务成本、收入以及目标利润确定定价水平,由此可建立公式如下:

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的目标利润率+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的总成本—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中除贷款利息以外的其他收入)/贷款额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的选择

价格领导模式需要选择利率标杆。但农村各地区情况有所差异,难以找到适应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利率标杆。客户盈利分析模式需要有较高的运作能力,进行成本也高,所以适用于实力雄厚的大客户,这与农村地区客户情况有所不同。

成本加成定价模式比较适合应用于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定价。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尚在试点初期,现阶段对于农村情况不甚了解,暂时需要从自身角度考虑贷款利率定价问题。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扶贫性质,着眼于解决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重点不是利率高低的问题。所以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应通过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为贷款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的构建

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为贷款制定出合理的价格。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和农村地区的现状,考虑到模型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确定出了成本加成定价模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公式,即:

贷款利率=信用风险溢价率+期限风险溢价率+资金成本率+贷款费用率+贷款含税率+目标利润率

1、信用风险溢价率

风险溢价是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做出的补偿。贷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面临的主要的风险。贷款违约损失主要由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和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L)引起。所以信用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信用风险溢价=EL+UL

2、期限风险溢价率

期限风险是由于贷款期限变化导致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化。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期限风险可利用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复利模型进行计算:Y=AeBT

其中,Y为国债到期年收益率,A,B为结构参数,T为期限。结构参数A,B可采取统计方法得到。

3、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是根据贷款的自然期限在金融市场上融入同种性质的资金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可以通过资金历史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加权来计算资金成本率。

资金的历史加权平均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n为第n种资金来源的利息支出,fn为第n种资金来源的可用资金,CTn为第n种资金来源的平均成本,CT为可用资金的历史加权平均成本,Fn为第n种资金来源的数量,TF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总额。

4. 贷款费用率

贷款费用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包括信贷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所发生的费用,管理贷款时使用的用具和设备成本等等。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成本管理依然落后,无法精确地计算成本。可以采取近似的方法去进行计算,用每笔贷款所分摊的费用来估算贷款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费用=(上年费用支出×上年贷款利息总收入)/上年总收入×上年日均贷款规模

5、贷款含税率

贷款的含税率主要是指所含营业税率,表示为100元贷款中所含的营业税额。计算公式如下:贷款含税率=营业税额/贷款金额

6、目标利润率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建立在服务“三农”这一原则的基础上的,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自己的目标利润以持续经营的一个条件。每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目标利润率。

三、结束语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利率定价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之一,选择合适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成本加成定价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本文尝试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参考文献

[1]张红伟.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1)

篇9: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利率化市场  内蒙古  信用社  贷款定价

自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利率市场化正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而在农村信用社当中,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贷款定价模式对其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笔者从针对内蒙古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模式研究后发现,因为缺少健全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管理系统和客户数据库等,这些农村信用社在运营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已经陷入到了困境之中,所以建设有效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是保障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麦金农为首的科学家所提出的经济自由化思想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推广开来,这一思想直接帮助了日本、美国等众多发达国家进行了利率市场化的变革。而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是通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权的下放,将利率的最终决定权交还到市场当中,通过国内市场的具体需要来进行利率的变更。中央银行则需要凭借再贷款率和再次贴现率来实现对国内市场利率的间接控制。在中国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先外汇、后本土货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首先长期巨额的方式和步骤,在近几年当中,逐渐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变革。

二、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情况和所采取的定价模式

(一)当前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情况

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脚步的逐渐深化,在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其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款和贷款的利润差。而这一盈利方式在近几年当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农村信用社为了尽可能的吸引客户进行存款,必须要根据国内市场的现状来增加用户存款的利息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农村信用社的利润。再有就是,在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当中,贷款的利率已经进一步放开,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压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让农村信用社必须要降低自己的贷款利息率。在以上两者的综合作用下,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利润率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详细分析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所采用的贷款定价模式

1.影响内蒙古地区贷款定价模式的原因和当前模式。根据笔者对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对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方式产生影响最为重要的原因分别是:资金成本、税率成本、信用社运营成本、需要达到的利润状况、贷款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等多方面的原因。而综合以上原因,笔者将内蒙古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定价模式归纳为:

贷款的利润=资金成本的利率+农村信用社运营的成本率+各项税务的成本率+需要达到的利润率+赔偿风险的资金。

在上面的公式当中,所提到的资金成本的利率就是用户存款利息的支出加上手续费的支出,再除以农村信用社人均存款的余额。农村信用社运营的成本率就是各项业务所需要使用到的实际费用加上日常营业所需要的费用,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费用,再加上除营业所需要花费的其他费用,再除以人均存款数量加上人均贷款数量。各项税务的成本率就是银行在营业过程当中的税金缴纳除以贷款的余额,需要达到的利润率是之前5年获利的均值,再除以贷款的平均余额。赔偿风险的资金为贷款的基准利息率*风险控制系数。

这里的风险控制系数,说的是贷款额度、贷款的使用用途、贷款的时间期限等原因的变化系数和重要性的运算。可以按照相关历史数据信息来开展运算,也可以凭借专家的判定来进行评估汇总。如表一所示。

表一 贷款详细数据

2.内蒙古地区某农村信用社案例分析。如果从事种植业的某农户甲计划向农村信用社贷款8万元人民币,期限为一年,担保方法为农户联保,资金的用途是拿来进行经营,预计收入为12万人民币,没有信用记录。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可以依照2015年财务数据收集和农户贷款风险系数控制表,运算处适合农户B的贷款利率为9.68%。

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对自身资本进行科学的管理

因为在农村信用社当中,资金成本利息率在贷款利率当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比例,因此对贷款定价机制的健全需要涵盖整个农村信用社的全部资本。并科学地对这些资本开展资源管理,最大程度较小资金成本率,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收入。

(二)对运营成本进行精准的运算

从上文进行的案例分析当中,可以得出贷款的经营成本在贷款的利率当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这一部分所占有的比例进行精准严格的运算,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信用社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当下我国最为科学的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运算方式是作业成本法,它能够针对某一笔贷款业务精确计算出其成本。所以农村信用社需要就该种经营成本运算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农村信用社完善其相关制度。

四、结束语

从上文进行的案例分析当中不难发现,这种利息率定价方式有着较高的灵活性,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凭借客户种类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贷款率制定,由此完成定价的差异化定价。但是此项工作在现阶段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很对信用社在进行利润率运算的过程当中,细化程度不高,并且无法全面对农户的运营成本进行运算,并缺少相关的数据样品。这些因素都无法让农村信用社快速精确的运算出损失率,不利于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通过上文提出的几点意见,能够为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邱济洲,范文婷.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现状及改进——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16,01:27-33.

[2]李登科,田桂梅,贾树花.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贷款利率旧模式的难点与策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2:40-41.

篇10: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王占峰

6月8日和7月5日一个月内央行连续两次降息,第一次表面是对称的,但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因为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按基准利率的1.1倍上线执行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浮幅度首度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倍,从政策导向上已明显缩减了银行利差。

从利率定价机制来看,两次调息基准利率都仍然是由官方而不是市场确定的,贷款利率下浮的市场弹性实际很小,存款利率各家银行也只是有一定幅度的执行利率浮动权,而且由于几乎都一浮到顶,所以并没有实现央行存款利率差异化的意图,实际上各行执行的存款利率基本是同一个标准。因此,准确地讲,这两次利率调整还仅仅是发出利率市场化的信号,远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个人预测,中国利率完全市场化最晚不会超过2018年。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或规律,从管制利率到利率完全市场化一般都不超过20年。如美国从1980年3月颁布《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控制法》到1994年取消所有存款的利率管制大约14年;日本从1978年允许银行拆借利率弹性化开始到1994年实现利率自由化大约16年;韩国从1981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步伐到1997年放松对活期存款的利率管制、实现全部利率市场化大约17年;我国台湾地区从1975年开始允许贷款利率上浮到1989年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大约14年。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到目前为止,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已经进行了16年,考虑到从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将近四年利率市场化步伐暂停的因素,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已进行了大约13年。保守估计,再过5年,也就是2017年底、2018年前,中国应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体经济增速的降低将会压缩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长空间,与此同时,社会对商业银行靠政策利率获取高额利润的日渐不满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社会动力。如前所述,让利于民、让利于实体经济可能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必须承担的社会压力。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转型步伐,逐渐靠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及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稳步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改善收入和盈利结构。对广大的中小银行来说,如果利差收入占比从目前的85%左右逐年降低到60%或50%,按存贷利差每年下降30个基点计算,这个过渡期大约需5年左右。在这个过渡期间,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利率政策保护。因此可以预计,央行会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逐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到最终完全确定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也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

三是国家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银行业中长期监管目标将会积极推动和促进我国加快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6月8日央行利率市场化信号发出的同一天,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并明确提出2018年达标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完成6年过渡期后,在2018年资本管理能力会整体达到或高于国际同业的水平。经过5到6年的调整与发展,商业银行将会强身健体,在资本充足率、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提升自身应对利率完全市场化风险的能力,这将为利率完全市场化奠定良好的商业银行微观经营基础。此外,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国务院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国际国内都推测中国在2020年GDP总量将超过美国;经过“十二五”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有效缓解和法制社会的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环境会更加成熟、健康。这些都意味着经过“十二五”的“明显进展”到“十三五”中期,我国存贷款利率就应该市场化。

中国是高储蓄国家,中低收入家庭贡献了90%以上的储蓄存款,但却长期饱受低收入、低利率、负利率、高物价、高房价、子女教育高费用的困扰;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政府掌握的经济核心和命脉,中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对GDP的贡献度都占了绝大多数,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社会难题。这就是我国利率完全市场化要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因此,究竟何时实现何种程度上的利率市场化,这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十三五”规划中期即2018年前后可能是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最佳时机。除非再发生一次世界金融危机和类似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经济或社会危机,否则这个时间只可能提前而不会推后。

篇11: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第一条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永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的竞争力,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贷款利率定价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指贷款利率定价必须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利率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在遵循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基础上,重点考虑贷款的风险度,同时参考资金成本、业务综合收益贡献率等最终确定贷款利率价格,体现对风险溢价的覆盖。

(三)市场化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定价方法,切实提高定价能力,并逐步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机制,使贷款利率管理适应市场需要,具备市场竞争力,能扩大有效的市场份额。

(四)差别化原则。根据客户对本行的贡献度、忠诚度、信誉度,将客户细分为战略客户、黄金客户、基础客户,并实行不同的利率档次。

(五)规范管理原则。严格遵守贷款定价流程和授权的有关规定,不准擅自变相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

第三条 贷款利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经利率定价委员会审定通过后

实施。贷款利率的具体定价由贷审会执行。

第四条 定价流程

(一)基准利率确定。本行执行的基准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各期限贷款基准利率。

(二)浮动幅度确定。本行贷审会原则上每年年初确定上、下浮幅度并设定不同利率档次(因特殊情况可研究调整)。执行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幅度)。

(三)贷款利率定价的确定。按照贷款审批流程随同贷款审批同时确定。客户经理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担保方式、资金回笼、利息收回、贷款期限等要素,按照本办法计算贷款利率,向贷审会提出执行利率意向,由贷审会审批同意。给予客户优惠贷款利率的条件要素由客户主动提供,我行审核后确认。

第五条 利率定价

(一)公司类客户的贷款利率定价:

1.在我行开立基本结算户,贷款手续齐全、抵押物足值有效的单位,且在征信系统查询中无任何不良记录,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0-80%之间定价,即:如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的5%以下,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80%执行;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5%(含)以上,利率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60%执行,在此基础上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每递增10%,利率下调20%,最低按同档次基准利率执行(详见附件)。

2.对在我行开立非基本结算户,贷款手续齐全、抵押物足值有效的单位,且在征信系统查询中无任何不良记录,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0-120%之间定价(一年内的客户按基

准利率上浮130%执行),即:如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的10%以下,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120%执行(一年内的客户按基准利率上浮130%执行);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10%(含)以上,利率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110%执行,在此基础上日平存款占用信总额每递增5%,利率相应下调10%-20%(详见附件); 存款占用信额度最低按同档次基准利率执行。

3.公司类客户存款仅指在我行开户并属客户名下的全部存款,包括子、母公司,但不含其他关联企业。

(二)个人类客户的贷款利率定价:

1.对在本行开立个人结算户,贷款手续齐全、抵押物足额有效的个人,按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0-130%之间定价,最低按同档次基准利率执行(详见附件)。

2.个人类客户存款仅指在我行开户并属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名下的全部存款。

(三)小额再就业贷款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四)个人首套住房按揭,首付比例20%且信用良好,最低可按基准利率下浮10%执行;二套房按揭,首付比例30%且信用良好,按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

(五)按等额本息方式还款的抵押贷款,按基准利率上浮30%定价。

(六)对用本行存单质押的贷款,统一按基准利率上浮20%定价。

(七)永州市农信系统内的股权质押贷款,按基准利率上浮60%定价。

(八)福祥便民卡统一按基准利率上浮68%定价,集团授

信便民卡利率按一至五年期基准利率定价。

(九)福民卡初始利率定为2‱,即月利率为6‰。一年期满客户日平存款回报率达授信额度的30%(含)以上,且用信情况好,则在下一实行日利率1.5‱,即月利率为4.5‰。

(十)对本行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黄金客户、战略客户,其贷款利率由贷审会研究决定并定期报董事会备案。黄金客户是指与我行已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对本行贡献力度较大,且合作期间无任何不良信用记录,经贷审会集体研究确定的客户;战略客户是指愿与本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未发现任何不良信用记录,且对我行预期贡献度大,经贷审会集体研究确定的客户。

第六条 利率的调整

(一)遇人民银行政策性利率调整:一年期以内(含)的短期贷款,原则上不予调整;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贷款利率一年一定。

(二)已实行优惠利率的中长期贷款,若贷款后能按贷款合同的约定正常收息,并能维持贷前优惠标准,在贷款期限内可维持原利率不变。维持不了优惠标准的,三个月后本行有权取消优惠利率。

(三)未实行优惠利率的中、长期贷款,若贷款三个月后,能按贷款合同的约定正常收息,并达到了我行贷款优惠利率相应标准,贷款客户可申请在贷款剩余期内实行相应的优惠利率,在优惠期内,维持不了优惠标准的,三个月后再次取消优惠利率。

(四)凡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付息的贷款,累计欠息达两次以上(含两次)的,待利率调整时,调至同类贷款最高利率。

第七条 结息方式及罚息

(一)结息规定。贷款一般按季结息,贷款总额在100万元(含)以上的,按月结息。

(二)逾期贷款执行利率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40%;借款人未按借款用途使用的,贷款罚息利率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罚息收至清偿本息为止。

第八条 监督检查

本行稽核审计部负责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检查不少于一次。凡违反本办法规定,随意浮动利率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的有关责任人员,按《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永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违规处罚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触犯法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九条 本办法由本行负责解释和修订,与本办法有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祈使句 感叹句练习下一篇:明火采取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