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2024-05-08

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精选6篇)

篇1: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摘要: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也必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对利率风险有效的管理将是农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紧迫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信贷资产作

为农行的基本业务和盈利主体,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行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利率

一、利率市场化给农行带来的风险及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措施

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的利率体系。利率水平的预测和控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虽然从每个金融机构的自身来看,它对自己的金融产品具有定价能力,也就是说它能确定本机构的筹资成本和贷款收益,但它的定价水平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则取决于能否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因此,它的定价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必须考虑市场利率水平,与

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结合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我国农业银行要从四个方面

着力,循序渐进地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套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是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我国农业银行的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同步市场改革进程,管理的力度滞后于风险的强度,内部职能分工不够明晰,日常工作管理重点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只是其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并未在银行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中充分考虑。以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替代资产负债管理部,一些

行以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

此外,一些行计划财务部也在行使资产负债管理的职能,对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加以规划管理,但其管理目标是保证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指标符合比例管理的标准,资金在全国各分支行的调配上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很少考虑利率风险问题,关于利率预测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必需的组

织机构,发挥相关组织结构的实际作用,是农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2、借鉴西方先进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避利率风险。

3、提高对长、短期利率的预测能力。农业银行要想减少利率风险,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缩小风险缺口。如果农业银行能正确预测利率走势,并保持相应的风险缺口。那么,不仅能回避利率风险,而且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笔者以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的长期走势,可以判断利率的长期走势。从中长期来看,目前人民币名义利率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不排除未来有望走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银行可适当考虑借长贷短的经营策略,保持适当的利率缺口,以实现中长期较高的收

益。

4、完善农行内部控制机制。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环节。

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1、历史遗留因素。

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运营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贷款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使银行信贷风险具有

普遍性和难控性。农行承担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成本,如供销系统企业贷款、农发行划转的贷款、国有农场和国有企业贷款等,现在都成为农行的沉重包袱。

2、政府干预因素。

政府部门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或为了追求任期政绩,好大喜功,短期行为严重,片面追求产值数量、项目数量等,表面上看似乎非常支持企业发展,给银行造成一种假象,以为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有的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地给银行施加压力,迫使银行发放贷款,导致贷款质量

先天不足。

3、市场缺陷因素。

由于社会经济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引发市场经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银企借贷双方很难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前景,使得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加大。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决策的依据,银行信贷行为以项目要素来决策,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市场法制不健全,信贷项目要素的信息不充分必然带来信贷决策的盲目性,信贷决策所依据的信息的粗略、滞后和失真可能会和经济发展前景不一致、不协

调而归于失败,从而扩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性。

4、道德困境因素。

社会诚信的缺乏,企业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竭力追逐利润最大化,个人尽力追求收入最大化,道德良知的约束力显得无力。企业想方设法通过挤占挪用、隐匿资金、拖耗时效、逃脱担保、故意拖欠、恶性侵吞、骗取贷款等形式直接向银行转嫁道德风险,或以破产废债、分立逃债、合资甩债、承包租赁不理债、转让出售不还债等形式间接向银行转嫁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银行个别信贷人员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也

有发放人情贷款,或者以贷谋私,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骗取贷款,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损失。

5、管理失误因素。

个别信贷人员素质偏低,风险意识不强,加上内控机制不全,管理手段不力,监督不严,特别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不力,使银行成为信贷风险的承担者。如调查资料虚假不实,调查内容不完整,审查不严,抵押登记手续不规范,贷后检查不及时,流于形式,重要贷款档案保管失误,对企业风险预警不及时

等等,都将导致企业到期偿还贷款能力降低,甚至债权悬空,造成银行损失。

6、法制缺陷因素。

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法规制度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管理规定》等尚未出台,导致某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混乱;特别是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不尽合理或有效,如国家划拔地抵押登记有关司法解释,导致了银行、土地登记、房产登记三者间难于理顺,在企业间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等,这些

问题给企业逃废债、金融舞弊、地方干预等留有空间,增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三、建立防范新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不良信贷资产

(一)完善信贷决策机制,确保新增贷款低风险。

完善信贷决策机制,讲求贷前调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简单地按企业现成财务报表统计其资产、负债及相关财务分析数据,对应该剔除的如贬值商品、应收款中的呆帐、资产的高估等因素,要予以

剔除后再统计,最好企业能提供经有资质的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审核认定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财务数

据。

加强审查环节,明确审查经办人和审查主责任人各自职责,强化制约和激励机制;明确审查职能定位,在审查每笔贷款业务时,必须从客户最基础的数据入手对贷款的合规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等进行综合审查,而不是对贷款材料简单的复核和复测;加强贷审会决策议事功能,明确贷审会参加人员资格认定,贷审会成员必须是最具评审能力的业务精英,而不能随便委托他人参加。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也

要定期走访,了解其生产经营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二)多管齐下,加快化解信贷资产显性与隐性风险。

1、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严密关注借新还旧贷款,借新还旧对降低贷款的实际风险程度意义不大,只能在形式上使贷款保持“正常”形态,正是这种“正常”形态使贷款的不良属性和风险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建立信贷资产质量报告制度,由经营行定期向上级行报送信贷资产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不及时或报告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要予以处罚。

2、健全风险退出机制。

努力提高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情况和客户偿债能力的判断,主动从那些生产能力过剩、经营效益不高、缺乏优势的传统产业、企业提前退出,既有效防范贷款风险,优化贷款结构,又通过信贷资金的转移和优化配置,促使企业、产业和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做到有进有退,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大力发展财务顾问、企业并购重组、不良资产集中处置等投资银行业务,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与

商业银行业务的有机结合,创新资产信托品种,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转嫁信贷风险。

3、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建立清收转化责任制,结合行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强化对清收的考核,划出专项费用与各行清收考核挂钩,确保清收转化目标的实现。发挥信贷效能,把清收转化不良资产与执行停减免缓利息、贷款呆帐核销、以资抵贷、贷款投放、企业重组等结合起来。依靠各方力

量,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区别不同企业,分类掌握,一户一策予以清收、转化不良资产。

(三)建立健全信贷资产考核新机制。

1、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可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使信贷管理做到程序规范化、责任明确化,奖罚标准化,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查、监测、评价体系,使信贷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具体,充分调动其管理信贷

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贷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审贷分离、独立审查、授权授信、贷后检查等制度,并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和业务流程的关键点与风险点实行约束,把内部控制制度置于贷款的全过程,使各职

能部门和信贷人员在内部控制之下不敢违规操作和越权行事。

3、建立贷款的法律审查制度,切实做到每笔贷款手续都具有合法性和法律约束力,要强化转授权的管

理,根据业务品种、地区风险状况、贷款管理能力来决定转授权的要限,并实行动态调整。

4、建立健全管理行对经营行的检查监督机制,定期对经营行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对制度可操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

善,对下级行要承担管理责任。

(四)加强信贷人员素质教育。

1、强化理念教育。

牢固树立发展理念,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方式,去推动我行信贷业务的集约经营、高效发展,开创信贷工作新局面;牢固树立竞争理念,将优质信贷拓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强化竞争意识、营销意识和开拓意识,做好“抢、新、快”文章;牢固树立风险理念,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控制风险的关系,既不为了发展而盲目放贷,也不因害怕风险变成发展的障碍,坚持发展与控制风险两手抓,排除各种干扰,切实实行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贷款的安全性;

牢固树立责任理念,正确处理责任追究中的主动与补动关系,惩罚不负责任的行为。

2、强化业务培训。

严格培训管理,把培训与上岗、任职、晋升和奖惩紧密结合起来。每次培训都要进行测试,成绩不合格者要重新培训,并视情况降低资格等级。

3、强化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培育员工的政策和机制,使员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下,从理念到制度都把全行整体利益及员工自身利益调整到一个方向上,构成一个有机价值链,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

四、加快改革外部环境

1、转变政府机制职能,杜绝行政干预。

真正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者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并明确投资主体,建立出资人制度,政府不干预投资主体的决策和银行贷款;真正实行政商分离,商业银行不再办理政策性业务,杜绝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加快社会信用建设。

尽快对征信行业立法,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为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使用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提供法律保护,也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合法性,才能高效地采集、开发、利用和披露信息,避免多头投入,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3、出台不良资产处置优惠政策。

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借鉴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进行不良资产内部剥离,实行人员、帐务和资产的彻底分开,自主经营;对企业债务的减、免、停、缓可以考虑逐级放权,以加速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在放权的同时,从上到下都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对不能严格执行减、免、停、缓政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的,要严厉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历史遗留和政策因素产生的不良资产,如农发行划转的贷款、供销系统企业历年滚动下来的贷款以及一些特定贷款,建议由国家财政弥补银行损失;税

费优惠,对银行提取准备金支出和核销各类损失支出允许税前列支,减免银行收取、处置抵债资产相关税

费,诉讼费允许参照资产管理公司减半支付。

4、健全法制建设。

尽快出台一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法规,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管理规定》等,同时废止一批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法规,完善和细化一批不完善的法规,堵塞法律漏洞,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坚持司法独立,不受地方政府左右,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威严;培养一批精通金融法律的高层复合型人才,成立相对独立的金融法庭,专司金融案件;加强社会金融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依法办事的理性和

自觉性。

篇2: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

利率市场化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金融机构在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也就是将利率的调控权交给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将承担很大的信用风险,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十分紧迫。

一、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由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由于借款人的违约行为而带来的损失可能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于利率市场化之前,因此,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未知性和激烈的竞争市场压力,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程度大大加深,主要表现在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压力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市场供求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利率的不稳定性使客户为了提高收益,在银行业务的选择中更加灵活,导致银行利率变动时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而在固定的市场份额中,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存在不择手段,对客户信息了解度不够或者采用不合理的收益来诱惑客户,不仅使利率水平增加了不稳定性,还使商业银行在客户心中的信誉度严重降低。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内在、外在及相关配置中的问题。对于内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防控体系和程序等方面,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利率水平一直由人民银行进行决定,商业银行已经习惯于原来的市场利率变化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理念,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即使建立了相关的防控部门,但由于职责不够明晰,缺乏相应的防控程序和信息交流机制,导致银行内部信用风险防范制度存在着较多问题。对于外在因素,目前主要体现在外部监管机构中,监管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创新理念,不适应现代化的监管需要,尚未从原来的监管方式中转变过来,导致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体系的配套设施中,不仅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而且违约惩罚机制中失信成本过低,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形同虚设,很难起到防范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控

(一)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防范体系

要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控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能够完善,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内部防范体系。首先要提高管理层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银行内风险管控理念的宣传,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信息反馈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的建设。然后制定健全的信用风险防控程序,细化银行业务中风险防控步骤,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管理。最后,明确内部信用风险防范部门的职责,使其能够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能够充分发挥其防控作用。

(二)设置健全的外部监管制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创新信用风险的监管理念,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及修改以物抵债的有关法规,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其次,要明确央行和相关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中的权限,完善相关政策,使央行能够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监管机构对信用风险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最后,针对利率市场化的特点,对信用风险监管方式进行革新,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明确机关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将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引导、事后治理能够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信用风险监管的整体化。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配套设施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信用系统的建设、运行以及操作要有法律法规规范,然后联合相关行业机构建立服务员客户的数据群,不断修改及完善征信管理办法。最后,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债务人违约的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使金融市场的失信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的完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的管控体系,使商业银行内部能够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力度和防范效率;然后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部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培养符合当前金融形势的监管理念,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发展。最后通过构建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加大违约失信成本来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体系,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园.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控浅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4):96-99.

篇3: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管理之所在,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根本命脉。作为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利率风险管理也是重中之重。1996年,我国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成为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重要角色。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开放利率决定权, 将其交给市场,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情况决定利率高低, 这就给了市场主体极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各自利率进行调整。近二十年来,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得到了充分发展,从统一基准利率到银行自定利率,其对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快改进。

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历程

1.1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初步萌发了利率市场化的设想,两年后,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方案》正式吹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号角。1996年,全国统一的银行间统一拆借市场建立,同业拆借利率上限取消,这首先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同时,国债一级、二级市场发行利率启动招标,国债实现利率市场化。至此,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

利率市场化发展初期,利率主要表现为基准利率,由于当时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基准利率在当时能够对市场资金变化做出正确反应,并且能够对下一步的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一定指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可以根据基准利率变化来对市场进行合理预期,从而制定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和整体发展战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在头一个十年,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管理原则进行了调整。2003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 “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由此开始,对于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被逐步取消,利率的决定权开始向商业银行倾斜,这对于银行多年来接受央行基准利率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特别是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更是需要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银行间的竞争优势。2012年6月,央行再次宣布,各银行对于存款利率可以上浮,而对于贷款利率增大了下浮区间。这无疑又对利率市场化作出了较大的推进,客观上对银行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

1.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

一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更加丰富,资产负债中更多将用于主动负债、主动投资,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增大。二是商业银行将重新构思如何对所持有资金进行定价,以满足日新月异的价格变动。三是资产负债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多,如何运用数学模型、管理理论对其进行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特别是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更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形成一种补充。四是银行自身管理系统需要更新换代,银行如何进一步增加表外业务需要进一步探索,这都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央行利率管制的旧体制中逐渐脱离出来,商业银行在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2.1被动型负债仍是主流

在市场经济持续深入和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背景下, 银行的资产负债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其中, 资产被动型负债依然是主流负债方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负债管理的结构单一。虽然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基层网点的重要负债增长方式,但相对于整体发展而言,主动负债占比依然较低。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有负债、效益的平衡管理和资产、利率的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比例管理来保证资产负债总量的平衡性。因比例管理具有吸纳资金风险较低、负债管理较为稳妥的特点,目前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管理方式,而这样的比例管理即为被动管理。

2.2非信贷业务发展缓慢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多年,但目前在发育程度和金融产品种类上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这也使银行在发展非信贷业务上遇到了瓶颈。比如在债券市场上,截至2012年7月,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占总比重近六成,分别达到32% 和35% ,而企业和公司债券相距甚远,分别只有7% 和1. 7% 。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均衡, 银行的非信贷业务也就无处发展。另一方面,与银行非信贷业务紧密相连的资产证券化趋势 依然不容 乐观。 2008年,资产证券化开始启动,第一批试点开始运行, 但是截止到2012年,整个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规模仅为668亿元,其中八家银行总筹占到81% , 达542亿元, 在国内整体债券市场占比不足一成。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操作即是将流动性差的资产通过金融操作将其投放入证券市场,提升其保值增值作用,但商业银行如此低量的投放金额,并没有真正在证券化中得到更多收益,资产流动性差的顽疾也没有得到解决,商业银行也没有从资产证券化中增加利润,这进一步阻碍了其非信贷业务的发展。

2.3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基准利率时期,商业银行不需要过多考虑利率和资金内在关系,尤其是对于资金如何定价更是缺乏理论和实践,利率市场化以来,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即暴露了不足。如何制定科学的资金定价体系,如何确定负债业务定价的合理区间,如何获取定价模型中所需的基本数据和发展趋势数据,如何对借款人或者贷款方的信用进行分类评估,如何对借款人或者贷款方的经营模式、营销手段、利润分成和组织架构进行系统性认知和评估,这些都是现有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中所缺乏的。而这又影响了商业银行存贷款的自主定价合理区间,无法形成对借款人或者贷款方的合理报价,继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的另一个表现是,商业银行如何规避利率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也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

3.1对国外先进资产负债管理的借鉴

美国是世界上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就美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寻求值得借鉴的经验价值。20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出现存款在银行负债占比越来越低的现象,年均利率由5. 02% 飙升了8个百分点至13. 27% ,而年均存款利率仅由2. 39% 提升4个百分点到6. 92% ,两者上升速度和规模完全不匹配。面临这样的形势,美国开始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政府取消利率管制,各家银行继而纷纷提升存款利率吸引资金,降低被动型负债,创新金融产品发放。其次,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更倾向于高利率贷款,贷款占整体资产的比重在短短二十年间由50% 上升至61% ,带动生息资产同一阶段上升7个百分点达87% 。再次,银行纷纷开展表外业务和存贷款业务的创新,如金融期货、 期权、利率互换等,还为客户主动提供备用信用证,业务量得到持续增长。最后,经过前一段时期的努力,1990年美国商业银行逐渐建立 “资本约束”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组合管理,为资产负债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坐标,也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优化组合进行了生动的实践。如今,美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可以合理运用利率市场化方式对资产负债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效益,也有效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

3.2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一是科学树立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美国在开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走过一段弯路,银行为了追求盈利目的而盲目追求高风险的利率提升,这在缺乏利率风险管控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比如前几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就重挫了美国经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一定要明确利率风险防控,科学树立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现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风险防控意识的显著增强,资产负债监管的力度加大,商业银行应该更加注重对资产负债的整体业务总量进行科学化分析和把控,明确其基本内容和基本趋势,在资产负债的结构和资金定价水平上精准设计,在资产流动、资金安全、 负债收益上准确把握,将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定位于科学回报率上,持续实现价值回报。

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结构组合多元化管理。多元化并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组合,是当前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方式。银行要在国际国内宏观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对银行资产进行组合管理,如对资本结构进行分拆组合,达到最优效果; 对信贷资产进行最优化分析,找出理论最优存贷比,根据银行自身情况和面临环境及时修正为实际最优存贷比; 对资产的流动性进行多元化分析,特别是对能够带来价值回报的资产重点进行评估考虑。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实现负债管理利益最大化。

篇4: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回顾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其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利率市场化;存贷利率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按照这一思路,至今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债券市场利率品种和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存贷利率也在2004年成功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并且无论是从国际实践的角度、从外汇管理的角度、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还是从中小企业融资的角度,利率市场化都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尚处于起始阶段,缺乏相应的经验和实践,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过分依赖利息净收入。几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集中在稳定的利息收入上,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直接冲击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利率风险的识别能力和衡量能力较弱。进行利率风险规避、化解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能够对利率风险能够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衡量。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利率风险度量系统和监管体系。

利率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且利率风险管理相对被动。由于长期的非市场化和利率管制的存在,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被动,在未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使银行很难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适当调整来规避和化解利率风险,外部条件的制约和非市场化的影响使我国在利率风险防范、化解和管理上相对滞后、较为被动和不够重视。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的建议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效的对利率风险进行防范、规避和管理,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切身利益和持续经营,还关系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实现。在我国现有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和政府分别提出相关建议。

(一)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加快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目前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在我国还未完全建立,对于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也未能完全掌握,并且无法保证对利率走势精准预测和分析。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应尽快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借鉴国际经验,善于运用量化指标较为准确的衡量利率风险大小。

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我国商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这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各方面投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敏感度以及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各个部门和岗位要权责明确,各司其职,避免发生利益冲突。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展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资产和负债业务这些传统信用业务,使利息收入成为其营业收入的最稳定和最重要的来源,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容易出现利率风险。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不仅是扩展银行收入来源、促进资产多元化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商业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优势。

进行金融创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具有主动性、前瞻性和开拓性。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优势是不需要改变银行的资产负债净头寸,而往往通过期限的调整来进行风险规避。但是也应注意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仍然滞后,金融机制还不够健全,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实践操作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二)对政府的建议

培育和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要培育功能健全和定价有效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这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操作的场所。大力推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更有效的手段。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监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商业银行的利率决定权和投资选择权的自主性更强。商业银行逐利的本性,可能出现为追求高投资收益而出现过度负债而导致资本金不足的现象,从而加剧利率风险。中央银行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监管,可以采取实地检查、运用模型和技术进行全面的衡量以及建立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的防范、识别和衡量。

建立完备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环境和培养人才。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流动性和安全性管理的法律法规,而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法律约束,建立完整的利率风险监管指标体系以有效的监管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风险大小。

参考文献:

[1]卢庆杰,唐国兴.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上海经济研究,2003(4): 53-59.

[2]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金融改革,2010(2): 40-43.

[3]姚明德.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金融会计,2014(1):19-26;(9): 117-118.

[4] 科宁,莱德曼,克莱因.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赵飞.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措施分析.财政金融,2012(8): 55.

篇5:利率市场下的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摘要】来央行多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利率市场化会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但利率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下的利率定价现状,包括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情况、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内部利率定价机制,并就商业银行当前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定价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的差别也逐渐凸显。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定价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相对健全。而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定价方法则较为粗放,目前基本上是简单参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进行上下浮动,并未科学制定和使用定价模型。

(一)利率定价机制

中国银监会发放的同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主要以资产负债部或财务会计部门为核心,制定统一的利率管理办法,日常定价管理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相结合,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在总行利率授权范围内执行利率定价政策,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以招商、中信为代表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计划财务部门为核心的利率定价管理组织体系,统一制定产品定价政策。以浙江稠州银行、河北武强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主要由总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竞争情况,制定利率政策,分支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并未建立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内部授权制度及相应的利率定价模型。

(二)人民币存贷款定价方法

(1)贷款定价方法。由于我国贷款利率放开上限较早,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贷款定价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开发了RAROC定价模型;建设银行开发了EVA定价模型,采用标准化定价与综合定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中国银行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开发贷款定价模型,公司贷款和贸易融资已实现依照定价模型计算出的参考价格对外报价。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引进贷款风险定价管理,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都建立了基于RAROC的.定价模型。小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多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采用基准利率加点法,利率浮动比例的确定主要参考历史和经验判断,缺乏定价模型和系统支持。

(2)存款定价方法。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主要执行央行基准利率,存款利率定价普遍缺乏模型和系统支持。206月,央行宣布在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同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由此开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逐步分化,差异化特征明显:

一是大型商业银行仅对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适当上浮。二是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中型商业银行一年以内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三是以地方性法人银行、信用社为代表的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一浮到顶,执行基准利率1.1倍。但也有少数地方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地区同业竞争情况未上浮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四是部分银行根据本行存款期限、客户结构等采取按金额区别报价。

此外,各商业银行在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化定价,主要考虑市场利率、同业竞争和客户综合贡献率;同业定期存款采用shibor加减点方式定价。

(三)内部利率定价机制

大型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上采用全额资金计价管理模式,逐笔匹配资金的成本和收益,计价结果直接入账核算,并体现在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中。对于市场化产品,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根据对应的市场价格,结合各行自身策略调整确定。而对管制类产品,则一般参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通过统一的内部资金定价,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集中在总行统一管理,加大了总行政策传导力度。

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管理系统主要依靠外购,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核算结果用于经营单位利润考核。此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产品和利率市场化产品均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并根据外部利率基准变化和本行业务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城市商业银行等小型银行普遍实行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主要用于上存资金、二级准备金、备付金等,缺少定价模型及信息系统支持。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稳步提高,但从现有的利率定价管理现状来看,对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国际经验,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贷款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变化主要受货币政策调整影响,风险定价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利率连续下调,贷款投放大幅增加,由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贷款利率水平保持低位平稳运行。12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5%,比年初下降0. 31个百分点,下浮利率占比为33.19%,比年初上升7.63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水平下降,下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年项目贷款投放较多,20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6.95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3%,年末五家大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高达71%。这种信贷结构表明国内商业银行贷大、贷长问题突出,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较大,盲目追求贷款低风险和稳定收益,风险偏好和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急需提高。历史规律和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小型商业银行的冲击最大。从国内各类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水平看,农村信用社、城镇银行等地方性、区域性银行的定价能力亟待提高。一是小型银行的定价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远落后于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小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多数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差,这种客户结构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要求更高。二是小型银行的定价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贷款定价主要参考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对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一般执行统一利率,差异化不明显,无法体现不同客户盼风险溢价,缺少符合自身特点的利率定价管理系统,缺乏科学性。三是小型商业银行的盈利与发展更为依赖存贷利差。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已降至50910-600r6,存贷利差收入占比降至60%左右,但多数小型银行对信贷资产和存贷利差收入的依存度仍在80%左右,短期内难以承受利差大幅收缩的冲击。

(二)存款利率定价能力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一是商业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科学化程度较低。11月之前,虽然经过两次利率政策调整的适应和锻炼,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逐步形成分层报价格局,但各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仍主要参考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和1.1倍的浮动上限。多数小型银行对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部浮到顶,仍延续抢市场、扩规模的传统发展思路,利率定价的财务约束意识不够,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够。一旦人民银行继续扩大或取消利率浮动上限,存款利率定价能力不足的现实将会继续影响甚至阻碍小型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是存款利率定价易受市场竞争和监管政策影响。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在资金紧张时期,各银行为争夺存款、稳定客户关系,存款定价往往屈服于市场压力,出现不合理定价现象。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小型银行关注存款利率上升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但也担心存款流失引发流动性风险,其存款利率定价受市场竞争影响较大。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影响,长期以来社会资金需求旺盛,以及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信贷政策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一定程度上属于卖方市场,银行有条件调整资产业务结构,选择贷款定价,实现风险定价。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控制在75%以内,存贷比制约银行的贷款投放,一旦存款流失,存贷比将很可能超标。因此,面对政府监管要求和资产业务增长需要,银行承担着效益性、合规性、流动性等多项职责,其利率定价很难用简单的定价方法和模型确定,银行存款定价能力的提高将更加困难。

(三)存贷款利率定价的基础性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率定价流程管理较弱,定价授权疏于细化,各银行尚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管理人员的定价、议价能力实行差别授权;二是利率定价政策仍比较粗糙,有待细化;三是未建立各项业务的定价联动机制,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之间、资产负债产品之间的联动性较弱;四是利率定价协调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应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定价调整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仍显不足,在市场要素变化时,难以迅速制定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波.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研究,金融监管研究,,(10).

[2]韩松.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篇6:银行会计信息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

一、银行会计信息资料是借款单位资金运作和经营情况的真实反映

银行会计工作是银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包含着银行会计和出纳两大门市业务,客观上成为银行内部资金运作和社会资金清算的产成品车间。它通过科学地将核算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运用正确的科目划分、账户设置、凭证填写和账簿记录,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相互钩稽的记账方法和核算手段,在办理银行贷款发放与存款吸收、信贷资金调拨与内部资金划转、经营效益综合核算与中间业务委托代理的同时,通过企业结算账户设置、会计核算资料记载和会计凭证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了借款单位的资金运作过程,反映着开户单位真实的经营成果。

(一)银行账户是信贷单位资金运作的序时记录

银行在承担整个社会资金筹集与使用的同时,其业务也贯穿于单个企业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包括产、供、销和资金的筹集与再分配。企业的整个资金运作过程,均是依托银行会计——这个特定职能部门,通过转账结算和现金结算来完成的。换言之,任何企业单位的任何资金运作,都需依托银行会计清算来完成,而在开户银行留下资金往来痕迹(违反《现金管理条例》因素除外)。因此说,银行在有偿完成受托企业资金运作和核算的同时,就能足不出户、低成本地采集到各企业单位真实、可靠、直观的经营信息资料,包括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情况、发出与收到托收情况、应收、应付款项变动情况、销售收入与费用支出、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情况、汇票办理与贴现等银行信贷资产在贷款单位经营运作中的基本情况。[!--empirenews.page--](二)银行会计核算资料是信贷单位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根据银行会计核算的账务归属和账务核算的内容,任何企业单位的经营状况都可归并在开户行,通过结算业务量及结算资金的变化、货款归行率的变化、结算种类和结算账户使用情况等变化来进行真实的反映。同时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归集和综合分析,开户行则可对信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基本的判定。

1.结算业务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银行结算量是会逐年大幅增长。在形成发展的惯性阶段,业务量即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和衰亡,结算业务量则会不断减少或停滞。笔者对某一使银行形成近亿元坏账的破产企业的结算业务量进行了分析。

从该集团资金运作中,可以看到,1995年该集团月平均结算业务量为256笔,结算金额为1892.42万元,此时该企业正处于经营发展的鼎盛时期,资金进出运行频繁,经营状况良好。1996年4月份始,该企业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则逐渐减少,至年末,该集团全年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分别以30.47%和56.46%的速度,减至月平均178笔和796.5万元。1997年该企业集团的月平均结算金额则以90.2%速度迅速滑至到月均78.92万元。此后直至1999年1月该集团实施破产之日,在长达1年零4个月的会计期间在开户行则未发生任何资金往来。

2.货款归行率的变化

按照以企业银行存款分户账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同期银行在该企业的贷款数的计算方法来统计,统计结果则可直观地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在贷款单位的运用情况和该企业货款回行的变动情况。以该集团为例,1995年,该集团月货款回行量在1829万元左右,而同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为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货款回笼与银行贷款数额相比为36.58%,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经营的虚假繁荣和银行贷款的部分体外循环。1996年,该企业货款回笼为月平均796万元左右,而同期银行注入资金5000万元,货款回笼与贷款相比为15.92%;自1997年该企业货款回笼则每况愈下,月均仅有200万元左右。

3.结算种类和结算账户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发生困难时,为躲避贷款行的监督或转移收入和分散资产,一般会采取逐步增加现金支取和减少现金收入入账、在其他银行开立结算账户等会计手段,来完成和维持企业经营的基本运转和相关费用支出。在此仍以该破产集团为例。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不难发现其经营困难的表现:一是1995年5月,该集团在我行某一办事处开立了基本结算账户,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会计期间内,没有在其他任何商业银行开设银行结算账户。但截至实施破产时,该集团在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设立的银行账户已多达29个;二是1996年5月之前,尽管该集团在开户行的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在逐年减少却仍有发生。但自下半年开始,该集团的现金结算支取金额和笔数却明显增多,现金收入的解缴则明显减少;三是从1997年9月始到1999年1月实施破产时,该集团在开户行的基本结算账户则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三)银行会计凭证是贷款银行实施贷后检查最真实有效的凭据。[!--empirenews.page--] 银行会计凭证既是企业资金运作及过程的时序反映,也是企业资金运作过程的逐笔记录,更是贷款行贷后审查的有效凭据。如:根据会计凭证借方传票的翻阅,我们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核算原理,直接了解到信贷单位的每笔资金去向;根据会计凭证贷方传票的翻阅,可了解掌握信贷单位的销售及往来单位;根据利息传票的翻阅,不仅可了解信贷单位的逐笔贷款的付、欠息情况和倒逼银行贷款情况,还可直接了解该企业的还款意识和还贷情况;根据表外科目传票的翻阅,可了解到信贷单位承兑汇票和贴现情况;根据保证金账户的传票翻阅,则可了解信贷单位对到期票据贷款的还款能力和保证情况。

(四)银行的企业分户账表是核实企业信用度的最好佐证

根据有关制度规定,借款人在借贷期间应当如实向贷款人提供各类相关资料,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包括定期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贷款行可根据银行内部记载的企业分户账表,足不出户即对信贷单位报送财务报表中相关内容进行信用核实,包括:银行存款变动情况、发出与收到托收情况、应收应付款项变动情况、销售收入与转账现金收入情况、费用支出与转账现金支出情况、承兑汇票与贴现情况、银行账户开立与使用情况等诸多要素进行双向稽查与核对,根据核查结果,则可对信贷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企业的信用程度和信贷资产的风险度等作出基本判定。

二、采集和运用银行会计信息的有效途径

勿庸置疑,银行会计部门,因其工作职能和工作对象所决定,它在记录和完成企业资金运作中所形成的各类会计信息资料,客观上已成为银行内部采集信贷资产风险异常信号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比单一依托信贷单位提供的外部资料和银行内部对某笔贷款的还款监控情况来采集风险信号来的更直接、真实和全面,其运作成本也更加节约。随着人民银行对企业单位的贷款证、银行账户、现金使用等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市场机制对企业单位的法律制约,银行内部采集的数据信息量的外延拓展和信息内涵也必将会越来越丰富,其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广泛采集、有效运用银行内部的会计信息资料,来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一)银行内各部门是采集和运用会计信息资料的有机构成从目前来看,银行内各部门采集风险信号的渠道是多途径的,其中有发放贷款的业务部门,也有综合性反映的信息管理部门,更有承提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九九渠河归源头,其基础数据均来自银行会计——这个金融产品车间的数据输出。因此,我们在采集风险信号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银行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要形成由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风险防范有机整体,共同扎紧防范风险的铁栅栏。同时要借鉴会计核算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剖贷款单位的经营账务链,要从核对子户与账户、科目与科目、总账与分户账、账账与账表等关系中,及时发现风险信号,进而提出和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

(二)提升科技水平是降低采集风险信号成本和提高数据技术的有效途径[!--empirenews.page--] 银行内部采集信贷资产的风险信号,其工作量的繁杂和涉及的部门之多,以及对采集来的数据分类汇总和分析判断等一系列工作,仅凭手工完成和工作经验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是不科学的。为保证数据资料采集的及时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成本的高效产出,应立足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有效地降低采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完善防范机制。

(三)提高从业人员综合技能,是规避风险的根本保证。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版下一篇:门禁施工工艺